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掘记》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发掘记》的影评大全

2022-04-27 08:0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掘记》的影评大全

  《发掘记》是一部由刘军卫 / 朱允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掘记》影评(一):强烈推荐。

  《发掘记》是近年来看到的非常优秀的考古主题的纪录片。它不同于《古墓派》等发掘纪实型纪录片,重点在出土的文物和挖掘中的传奇性趣味性事件,而是以考古学学科和考古人为表现重心。全片风格朴实无华,细腻柔软,人文精神闪闪发光。每一位老师,学生,技师,助手,都可爱又可敬。

  中国考古学已经诞生100年了,愿考古学和考古学人们能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和理解和尊重。

  《发掘记》影评(二):口碑炸裂,央视点赞!这部《发掘记》才叫「国产天花板」

  近几年,三星堆遗址频频登上热搜,是当之无愧的文博界网红!

  残缺的黄金面具、精美的青铜神树、3000多年前的丝绸痕迹……随着一批批惊艳世界的宝物出土,大众对历史、对文物的探索欲逐渐被激发。

  最近,小咕发现了一部有关考古的宝藏纪录片——《发掘记》

  与关注出土文物、宝藏的考古纪录片不同,这一次,焦点放在了考古人身上。从晋中墓葬群与盗墓者斗智斗勇、到栎阳城遗址的探索发现,甚至还有黄海海域的水下发掘现场。

  这群考古人十年如一日的与泥土为伴,第一手触摸历史,感悟时代的变迁。

  1 15岁的“天之骄子”

  在中国山西西南部,聚集着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的古代晋国高、中级贵族的一大片墓葬群。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埋葬于此。

  田建文,15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扎根基层。

  如今,担任邱家庄考古队的领队,负责主持这一代晋国墓葬的发掘工作。

  出于国家对保护文物的考虑,墓葬考古工作一般只能被动开展。

  这意味着,考古人要跟随盗墓者的脚步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啊,是能不挖就不挖,迫不得已才挖。我们不希望发掘,这都是被迫的。”然而,此前发掘的1号大墓,被至少8组盗墓者几乎洗劫一空。

  形势逼人,必须尽快抢救晋国墓葬群。田建文正在带队发掘的,名为37号墓。看规模至少是一座大夫级别的墓葬。

  初步发掘,三个“壁龛”映入眼帘。

  这是墓主人为了放置漆木器、陶器等珍贵器物特意修筑的。

  可随着向下探索,出现一个疑似盗洞。

  这让考古工作者们心中一紧。土壤,是考古人判断遗迹的唯一依据。通过辨认土质、土色以及包含物的细微差别可以寻找墓葬的蛛丝马迹。

  迫于身体原因,田建文无法亲自下墓,只能在上面焦急的等待勘查结果。直到排除盗洞的消息传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采访中,田建文袒露腿脚不便的原因——1997年,从工地返乡的他,遭遇了一场车祸。

  手术后不到20天,田建文就急着回到考古现场,导致病情恶化,留下了严重后遗症。

  “出血量比第一次出血量还大。医生说不会走路了,也不会说话。后来这就开始锻炼,脚抬不起来,到了路上看见字就念”

  几天后,考古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对“壁龛”。每个人都很期待挖掘出珍贵器物,从而了解墓主。可惜,挖到洞底也只有一只羊骸骨。

  原来与考古队没日没夜较量的,是一伙儿古代盗墓贼。

  年头久了,盗洞已经被积土填满,由于盗洞的入口不在墓坑上方而在侧方,再加上天气干燥,土色难以辨认,考古队差点就被骗了过去。

  一直以来,田建文心中最大的期待是——通过考古找到真正的古曲沃。曲沃代晋,指的是晋国一次长达67年的内战,也是古代中国“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但对于古曲沃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大面积勘探土壤,考古队寻找到了古城墙的蛛丝马迹,还收获了意外之喜。在一处坍塌的棺椁下,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界定人身份、地位的最重要的器物。

  铜器上的铭文更是断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

  盗墓痕迹让考古结果在几天内数次反转,田建文的心情如过山车般起伏。

  转眼间,37号墓的发掘已经接近尾声,而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们...

  2毅然留在考古一线

  栎阳城遗址,是西安附近考古发现的第3座大型秦汉都城,也是著名的商鞅变法的发生地。从1980年第一次挖掘至今已经40余年。

  年逾古稀的李毓芳,是栎阳城前任考古队长。曾经独立主持了阿房宫的考古工作。

  通过实地发掘证实了:阿房宫从来没有被建成和被火焚烧过。

  修正了这段被误传千百年的历史。

  如今,李毓芳仍然坚守在考古前线。参与栎阳城的发掘工作,亲自下墓指导后辈。

  在考古中,文化层是指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形成的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的历史时期。

  但晚期的人类活动会破坏早期的地层,扰乱堆积关系。这是考古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难题。

  随着年纪增长,体力大不如前。李毓芳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案头,主要负责出土瓦当的描述工作。她对自己极为严苛,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

  丈夫刘庆柱,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即便早已退休还在为考古事业四处奔波。

  夫妻二人都从事考古研究工作,也就意味着聚少离多。“坚守岗位,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

  每每谈到考古,李毓芳就充满力量。“实在难以割舍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考古事业,考古就是我的命,离开了它,我简直就活不成了”

  李毓芳先生不仅与丈夫执手相伴一生,也与考古执手相伴一生。这种幸福感、获得感只有她自己能深解其味。

  3 坚守与传承细数近年来的考古纪录片,不占少数。《发掘记》之所以能好评如潮,主要在于观众能从中看到「真诚」。

  拍纪录片也像是考古,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在做的过程当中慢慢寻找。

  为了捕捉考古人们最真实的模样,主创团队从春季拍到冬季,又等待万物复苏。

  《发掘记》执行总导演朱允曾说,“如果说世界上最寂寞的职业排名,考古,估计能名列前茅了。其实,做纪录片也挺寂寞的,为了不摆拍、不矫情,我们可是真的在考古现场生等啊。”考古人的等待迎来了文物出土;而主创团队的等待收获了真情流露。

  历史向前发展,而考古人选择向后探索。

  他们忍受着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一个简单的刮土动作要重复几十万遍...

  百年来,一代代考古人坚守着自己的热爱,耐得住寂寞,克服重重困难。将珍贵的历史故事留存,也将灿烂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发掘记》影评(三):考古人,是一身尘土的精神贵族 | 让三星堆冷静一下,看看考古现场真实的质感吧!

  寂寞一点,没什么不好的|春天,考古的季节到了。

  前几天北京沙尘暴,天地玄黄土,引发朋友圈一阵大惊小怪。

  这放在考古圈,都不叫事儿。

  山西晋国古墓群的“剌脸风”

  春天,土的功能可不只沙尘暴,还可以去挖土啊!欢迎随时来考古现场,别的没有,土管够。

  前几天,纪录片《发掘记》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映。有网友说,这是一部神纪录片。

  我至今也没太搞懂这个“神”的逻辑,但是大概明白,网友似乎想强调一种“甘于寂寞”的感觉。如果说世界上最寂寞的职业排名,考古,估计能名列前茅了。其实,做纪录片也挺寂寞的,为了不摆拍、不矫情,我们可是真的在考古现场生等啊。

  那我就试着用自己的感悟,拆解一下这其中的“寂寞”吧。

  寂寞,我是故意的

  一个拍摄日的间歇,我们和王秦岭一起吃饭。饭间闲聊,我问他是哪年出生的,王秦岭说,94的。于是我俩展开了一段简短的对话——

  “像你这个岁数的,都喜欢肖战啊,还是蔡徐坤啊?”我好奇地发问。

  “他俩是谁?”王秦岭一脸茫然。

  “你都不知道他俩是谁?你平时不看综艺吗?”

  “不看啊。”

  “那你平时都看什么呢?”

  “看书啊。”

  说出这个答案时,王秦岭的表情坦然淡定,就好像这是个傻子都懂的常识。他是我们纪录片中的人物之一,当时,我们正跟拍他给自己策划的一次毕业旅行:沿着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踪迹,找寻侯马铸造的遗存。

  一个人的旅行,默默庆祝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专业博士生的喜悦。

  站在上海繁华的陆家嘴天桥上,我问他,你毕业后打算留在大城市吧?他说,不,我觉得大城市太乏味了,我想回山西,干考古。

  这一天,他穿着一件粉色T恤,诉说起大都市的寡淡和忧郁,让我瞬间想到了在同一地点,曾经拍摄过的一部电影名叫《她》,讲得是一个寂寞的人,和人工智能的语音助手陷入爱河的故事。

  如果说《她》中人的孤独是环境所迫,那么,王秦岭的“寂寞”,则完全出自他乐意。他有个和他田建文伯伯相同的爱好:制作考古卡片(考古卡片是按照出土单位,把器物绘制在同一张图上。用于还原器物与器物之间的共存关系)

  田建文制作的考古卡片

  这本来考古人做类型学研究的一项准备工作。但神的是,容易上瘾。就好像大厨没事儿就爱磨刀,作家不写书倒喜欢给别人纠错别字。枯燥是枯燥,但是饶有兴致。远观是一个人的寂寞,实则该人乐在其中。

  想来,王秦岭爱看书的“独特”,可能是考古人稀松寻常的个性吧。就比如,刚才提到的田建文伯伯,他是我们《发掘记》第二集的主要人物。小学上了四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就去考大学了。一考就考上了北大,于是北大和考古界同时多了一位神童:15岁入校,他毕业的那年,同龄人才刚入学。

  15岁的田建文刚刚来到北京 车祸后右手不便,常背一绿色军包

  神童最后去向何处?答案依然是老家山西。在考古人的眼中,哪里的遗址资源丰富,哪里就是他们要去的地方,在这个标准下,北上广深不值一提,倒是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成为了必争之地。如今山西作为“晋”文化主要传承地的依据,就是田建文跟随前辈一同考证出来的。至今,仍在继续。

  自从一次车祸后,田建文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在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期中,他不停地制作卡片,做了无数张卡片,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但右侧身体失去了一部分控制,他便跛着脚,绿色的斜挎军包继续考古。挎包成了他的鲜明标志,考古界神童的名号,继续散发着传奇的色彩。

  让我们再瞧瞧那些在考古遗址上挥洒寂寞的英姿俊男靓女们吧:

  北京大学田野考古现场的北大女考古人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合影 1958年

  考古学家刘庆柱与李毓芳结婚照

  秦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平粮台考古队领队

  参加水下考古培训的队员们

  看到这些照片,别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女性(且美女)搞考古,我真不知道。我能提供的相关性是,我们纪录片团队中的优秀导演们,也清一色是又飒又美的女孩子,平均年龄27岁。阵容涵盖北师大、厦大、广院、北外、UCL等高校。

  考古人最过瘾的是触摸历史,但过瘾归过瘾,它同样意味着你要为你伸出手的这一下子,这一铲子、一刷子负责。然而,在浩瀚的历史面前,你付得起责吗?你会陷入一段漫长的忐忑与犹疑中。

  每个人,都有真正长大的那一瞬间。医生或许是独立做一台手术;宇航员或许是逼近第一宇宙速度的恐惧;考古人长大的一刻来自:自命不凡的你,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渺小;而尽管渺小,你却做着一件上下五千年非你不可的动作:考证历史的真相。

  怎么样,你还寂寞吗?

  有氧睡觉运动

  在刚开始平粮台遗址的拍摄时,大家都不适应河南淮阳的农村生活。但随着进程的深入,我们的主摄影张亮老师,分集导演家希和制片雅涵,开始迷恋起了这片土地。

  吃得好吗?鱼,是后面池塘里现捞的,外加一盆杠子馍炖鸡,一盘麻婆豆腐,茴香小油条,每天都是一样的配置。住得好吗?反正是不喷花露水,就得跟苍蝇一起栖息。补充,这可是全县能办得了宴席的客栈哦(上档次的那种)!

  我一脸懵,只能问,吃得还凑乎,住得无从评价,那为什么还爱得不行呢?

  三人异口同声:因为可以有氧睡觉啊!

  有氧睡觉运动,简称有氧睡觉。是这三位经过平粮台遗址的点拨,发明出的词汇。意为:在一个充满了负氧离子的空间里,肺部充分地开合呼吸,充足的氧气抵达脑部,使精神得到放松、进入深度睡眠的这一运动过程。第二天早6点起床,神清气爽,智商满格。

  原来,幸福可以来得这么简单。

  枯燥?无聊?想什么呢!在北京你搞得了有氧睡觉运动吗?趁机除了正经工作,全留给睡觉,已经够忙的了!这不仅是摄制组的心声,四十多号北大师生们也狂点头的。好了,那工作之外很忙,那么再说说工作之内的寂寞吧。

  现在网上很流行一种考古玩具,你买来一个土块,然后拿配套的小铲子、小锤子、小刷子展开迷你版发掘,最终体会如获至宝的惊喜。现在很多小孩痴迷于“盲盒”,诸如奥特曼卡片啊、泡泡玛特还有各类文具都死死地抓住孩子对于未知的好奇,生意盆满钵满。

  考古盲盒也不例外。

  但它也还是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它在给你惊喜的一刻,告诉你这是真的。这就突破了游戏的一个虚构范畴,给参与者带来某种跨越维度的快感。我当然不确定考古玩具是否真的进行了学术意义上的考究。说着说着,有点偷换概念嫁接到了真正考古人的心理上了。

  真正的考古遗址:辽上京遗址

  很多考古人都特别单纯,甚至是有点社交恐惧症的。这倒不稀奇,像比如程序员、搞后期的、独立创作的人,很多都是内向型的人,不善社交,但却内心丰沛,充满表达欲但总是词不达意,就干脆不说话。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并且很强烈。考古人可能就是小时候好奇心最强的一批孩子,稍微带点社恐,于是内卷再内卷,一路长到大,终于能拿好奇心当饭吃且无需指望嘴皮子了。

  当然事实绝不仅仅是这样的。其实,当真的进入考古工作,偌大的考古遗址,复杂的地城关系会让你瞬间清醒:这个巨大的盲盒,根本无法靠一人之力完成。每天与土相伴,稍有不慎分错了地层,就白干了。你以为考古都像电影和小说里讲得似的,一个巨大的宫殿或墓室,里面神秘古怪,充满悬疑?事实上悬疑是有的,但是你想象的三维空间,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风蚀、后世的破坏,早就坍塌成了二维的一个“片儿”了,就想象一座房子塌了,房顶上的瓦和地砖是不是bia到了一起?考古人见到的,多数就是这种二维化了的遗迹。

  划分地层,全靠经验和手感

  通过一块地砖,联想整个户型图

  房上的瓦、地上的砖,傻傻分不清楚

  通过一块磉墩,确定整座佛殿的柱网结构

  跟拍考古的一年半里,我感受最大的是,想做一个考古学家,必须熟识几何,建筑,生物,艺术,绘画、历史,文化,地理、地质、化学、物理、风水……等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少了哪一样,都无法判断遗迹现象。好似干考古就像当侦探,刺激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破案。惟一的区别就是,考古的线索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土土土,沙尘暴挂起来的那种土,纯纯地。

  因而你发现没,考古人的外部世界都是十分朴素的,拿个铲子,往返于遗址中间,除了挖土就是查找书籍资料、撰写考古报告,显得枯燥得不行;而考古人的内心戏却极其丰富:茂密的森林里为什么有一片枯树?难道因为下面是空的?这里不会就是耶律阿保机陵墓的入口吧?!(答案果然是)同一根柱子位置变了三次,难道这座佛殿被改建过?(答案是,是,可见辽代都城的香火多旺,游牧民族的定居生活多稳定)。

  这种内热外寡的个性,就这么一点点塑造和反塑造着考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是大搞特搞有氧睡觉运动,谁都知道那是实在没别的娱乐活动了。可是考古人乐在其中,因为内心足够丰富与强大,这是他们朴实的清高。

  考古人,是一身尘土的精神贵族。

  《发掘记》第五集中定远舰3D模型,由志愿者刘煊赫提供。作为一位民间甲午爱好者,他花费多年考证了定远舰的结构,全程参与了定远舰的水下考古过程,为考古队研究甲午和定远舰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片中所上的动画为真实的定远舰模型。

  一条命不够啊!

  殷墟发掘了90多年,良渚超过80年,我们影片《发掘记》中的栎阳城遗址,也有40年的考古进程了。但挖了多少呢?可能还不足遗址的几分之一。

  别被各类考古节目中动不动就挖出国家宝藏的故事所吸引,你只看到了宝藏出土的一刻,不知道在那之前考古人花了多长时间去准备,很可能你此刻的法显,来自你上一代倾尽一生的铺垫,因为考古考量万物尺度的不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而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文明进程。在这面前,人的生命还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

  这是一张单程票,一端是渺小的伟大,一端是终究的灰飞烟灭。

  无奈啊,寂寞啊。但是,真过瘾啊!

  考古人的过瘾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也许堪比小孩子从考古盲盒开出了一只恐龙,或者从玩具土块里挖出了一座兵马俑。这种惊喜刺激,可能还不足真正考古人工作中的十分之一吧。

  没错,现实的考古盲盒只会更精彩。

  在遗址上发现一棵残存的木柱,可能比发现金银珠宝还重要,因为通过年轮可以更加确定古代建筑的具体年代时间

  晋国古墓里发现的金箔,从汉代盗墓者手下抢出的遗存

  图上画满了宝贝,是真的宝贝哦

  盗墓者古已有之,但好在汉代还没有洛阳铲,盗墓者向下挖一个这么深的洞,也属于高危作业了

  李毓芳先生曾回忆,当她带着杜牧《阿房宫赋》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后面不引述了,毕竟是中学课本必背课文)”的激励去寻找阿房宫,在巨大的夯土台基(古代建筑地基)上发掘了两年,愣没看到一丝一毫秦代的建筑遗迹,于是蹉跎、纠结、怀疑人生:难道,原来阿房宫就没见成过?没有烧土的痕迹,那火烧,就更是后人移驾项羽头上的一项虚罪了……

  得出这个结论时,不知道是不是李毓芳先生人生中最“烫”嘴的一次:让我们设想,这么大的事儿,你敢当第一个喊出来这个真相的人吗?你确定你说得是对的吗?你懂得推翻历史记录的后果吗?可这恰恰是考古人最刺激的、人生的高光时刻、像小孩拆开盲盒大声宣布收获时,那种不可思议的自豪感: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说就完了!

  考古是个长期主义的事业,如果做,就踏实下来,看自己能实现多少,less is more地面对人生;如果寂寞难耐,就离开吧。这就好比有些人带着做综艺的心,来做纪录片,是走不下去的。即时价值和长远价值,先想想你要哪个。

  在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历史之后,人的自信才建立起来。也就不在乎什么社恐不社恐的了。过去后,还是一头扎进黄土里,继续进入新一年的发掘季。当你沉浸在如此庞大纵深的时空版图时,就好比一个人突然变成一只蚂蚁,要从前门走到地安门。你只会觉得人生太短了,历史太长了。

  一条命不够啊!哪儿还有时间寂寞呢?!

  这可能是考古人会给出的,最真实的心声。也许,这就叫“甘于寂寞”吧。

  文 by 朱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