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100字

2022-05-05 00:2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100字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一本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一):阶级之壑

  娜塔莎和阿廖沙的相爱,正如万尼亚描述的那样,是真诚的,热烈的。纵然阿廖沙移情别恋,生活浪荡不堪,蠢到了极点,娜塔莎的爱是以同情、怜悯为核心的,但他们的爱成立。可是,爱不能战胜一切。

  阴险卑鄙的公爵下三滥的阻挠手段是一个方面,因为两个年轻人的结合会伤害他获取更大的利益。(题外话:阿廖沙这个蠢材没有守住家业的能力。公爵敛财除了下半辈子活得更体面,有啥用?)阶级矛盾始终存在,而不是因为公爵道德败坏才凸显出来的。

  此外,同样是善良、智慧的两个女孩,娜塔莎和卡佳,大家一致觉得卡佳更适合阿廖沙。阿廖沙爱娜塔莎,但尽管如此却还是爱上了卡佳。虽然公爵从中作梗,但他只不过是引导罢了。卡佳的成长环境和阿廖沙更相似,他们的思想一致的单纯。而娜塔莎虽然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但阅历更广,更聪明的她和他们俩不一样。两个阶级是不同的,当一个人处在自己的阶级的时候,他不一定意识到阶级的差异性,直到他遇到另一个阶级的人。

  这段恋情注定是无疾而终的,阿廖沙不适合娜塔莎。他们义无反顾地相爱了,无论公爵是否从中作梗,他们都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因为阶级难以跨越,如果要越过这条沟壑,必定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上层集团不愿意放弃利益,下层集团不愿意舍弃尊严。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二):好人太清高,只会纵容恶果

  刚开始特别共情伊赫缅涅夫,觉得他经历了看人走眼,还被女儿背叛了,所以一直往后看想知道后续。但是书后面真的有点无聊,娜塔莎一直在和男主分析阿廖沙说了啥,他在想啥,这意味着啥。天天在房子里走来走去。磨叽死了。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脑子里整天想着那个男人在想什么,这恋爱脑绝了。而且他们的爱情很畸形,更像是母子的依恋。 后续内莉和她母亲,以及史密斯之间的故事倒是打动我了。深爱女儿却被抛弃固执不肯原谅的父亲,满心愧疚遗憾却致死没得到谅解的女儿。最后女儿死了,前半生受过良好教育家境优渥却在最后贫病交加靠女儿乞讨短暂过活死在了地下室的角落。父亲赶来看到的是女儿的尸体。曾也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大亨,最后物质精神全面溃败死在街角。真的太遗憾了。不管怎样,知道错了的家人,还是可以原谅吧。一家人都高高兴兴地才有未来。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过分强调道德制高点,抓住物质很重要。

  伊赫缅涅夫和我很像,对人不对事。相信朋友,所以外面的流言蜚语不愿意相信,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是这种人。勤勤恳恳帮朋友做事,证据?我帮朋友做事还需要什么证据啊。

  但这样的人一旦看走眼就是万劫不复。万事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内莉的妈妈也是。她被人骗了,就应该拼命地拿回属于自己家的财产。可这位主倒好,视金钱如粪土,有证据也不诉诸法律,反而“态度傲慢地蔑视他们” ,“不屑与这种人为伍”。让那些小人背地里偷笑,知道他们“宁愿饿死都不会举报的”。

  这本书所指出的“心理上的满足”说的也很对,善良的人们总是出于各种理由,完全的道德制高点也会带来快感,所以愿意放弃金钱。大哥们!真的不要这样。内莉妈死之前还想着那个人痛哭流涕求原谅呢,人家可巴不得你早点死啊。不管怎样,一定要钱❗❗要钱❗❗要钱❗❗

  公爵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过得很好。善良的人,也要有爪子自保啊

  每个国家的作者果然最能写出自己国家的国情。通过此书,对当时的俄国也有了粗浅的了解。不错的阅读体验。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三):拿什么来救赎你,我生命中的苦难

  我是在生命的阴天打开陀氏全集的。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陀氏的长文,理应写下些什么来记录心境。

  从短篇的穷人、白夜和赌徒过渡到这个长篇,并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很大程度的原因也许也来源于生命的成长带来了对苦难的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无能为力之感。下定决心背离父母去追随所爱,同“我”等在彼得堡深夜街头的娜达莎,多么像白夜中那个苦苦等待爱人的女孩,而可怜的涅莉、她举止怪异的祖父,又多么像穷人中连最后一眼阳光上帝都不能允诺他的青年教师啊。随处可见的脱落斑驳的墙壁,寒冬深夜中衣衫褴褛的女孩,还有阴冷潮湿散发着腐败霉烂气味的走廊和里面咯吱作响的木质楼梯,刻画出作者笔下这个冷漠的、承载着众多苦难的彼得堡。

  苦难二字,人非要亲自经历亲自体会,方能有所感悟。想来生命中前二十多年过得顺遂,常傲慢而又自大的以为自己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一路未曾遇到艰难险阻,亦从未想到人世间竟多的是无能为力、求而不得之事。今本命之年,终于被苦难二字从天砸中了脑袋,一步步走的越发战战兢兢,也在努力试图走出那种从小到大的掌控感,须知生命无常又脆弱。暗自庆幸在这样合适的时间遇到了陀氏和他的书,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书中人物的无力感和脆弱感,才能感受到苦难古今中外,其实一直都笼罩在每个人的周围,散发着混沌和沉重的气息。

  想来,大抵所有的苦难都被镀上了或贫穷和卑微,或疾病和脆弱的色彩,故而也拥有着相似的底色。苦难中的人们才能够彼此理解、彼此救赎。涅莉的生命是苦难的,从出生便被命运套上了苦难的枷锁,涅莉的母亲是苦难的,她沉沦爱意和她高傲圣洁的性格便注定了她的苦难,而涅莉的外祖父亦是苦难的,女儿的离去和自己的不原谅是他的苦难,这苦难的一家子,人明明会问:他们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从未背叛信仰作出背弃道德之事,为何生命的苦难就要这样笼罩在他们身上,为何命运不肯放过这样善良高尚之人?可是没有人能给出答案,这样的故事却永远都会存在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每每想至此处,也不由得感受到一种深深地悲悯。

  所幸结尾是美丽的,涅莉的苦难给了娜塔莎父母深深的感触,他们仿佛看到了多年后孤独的女儿和悔恨的自己,他们重新接纳了可爱的娜塔莎。苦难一直都在,只有相爱之人才能让苦难中煎熬着的自己得到救赎。正如娜塔莎父亲在接纳她时说的那一段肺腑之言:

  " 尽管我们被伤害,尽管我们被侮辱,可是我们又相聚挨一起,让那些傲慢而骄横,伤害并侮辱我们的人得意去吧!让他们去诽谤我们吧!别怕,娜塔莎,我们要牵着手出去,我要告诉他们:这是我钟爱的女儿,这是我无辜的女儿,你们侮辱她、伤害她,可是我,我爱她,我要永远为她祝福!”

  我曾读过一段文字,它伴随我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光。关于一个悲天悯人的王子国破家亡沦落为乞丐之后,说“凡是人间的苦难,只要落在谁头上,谁都得受着,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但我仍想加上一段关于苦难的救赎。虽然很多的苦难伴随着身而为人的卑微和无力,但是仍然要相信爱,说起来虽是虚无缥缈之词,但是若仍有爱你的人,请走向他们,请求爱你的人给予自己苦难中的救赎,至少让苦难的色彩不再那么黑暗,至少给黑夜点亮一盏回家的灯。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四):初读陀翁——汹涌的感情爆发

  《被侮辱与损害的人》可以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许这部作品在思想深度上略显稚嫩,已经体现了陀翁写作的特点:滔滔不绝的大段对白,汹涌磅礴的感情爆发,对心理的细致的描写,角色之间的复调辩论。

  本文已两条线索组织行文,明线为娜塔莎一家与公爵之子阿廖沙的遭遇,暗线则是内莉一家的悲剧。陀翁擅长以对白、自白与心理塑造人物,主要角色有:

  内莉一家与娜塔莎一家的经历互为表里,体现了公爵父子这种上层人物对于底层人物的伤害与侮辱。比起狂热的爱情,更打动我的是两位父亲对于女儿的亲情,平时隐忍而深沉,最终则是汹涌地迸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