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斯伯格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斯伯格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17 09: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斯伯格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金斯伯格的故事》是一本由【美】凯瑟琳·克鲁 / 张小溪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斯伯格的故事》读后感(一):金斯伯格:人间清醒的女性榜样 真是又美又飒

  这本是讲述的是金斯伯格一生的绘本。她是犹太后裔,身高1.5m,个子不高却能量很大。从小有母亲很好的陪伴和教育,也希望她能有独立的事业。母亲很聪明好学,却因为世俗,生孩子后回归当家庭主妇,非常不甘。所以她母亲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她曾分享过母亲的教导说,即使你遇到王子,也不要忘记独立。

  她聪慧好学,在大学成绩优异,但是那个年代对受教育也有偏见,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她自己也很受挫,遭遇很多的不公。比如上课教授会嘲笑他们,连写作业去图书馆查阅杂志都不让,因为是女生。她曾恳求门卫把杂志带出来,却被冷漠拒绝。 甚至还有法学院院长单独请客她们女生,就为了问清楚她们来上学的目的,为什么要占用男生的名额。这样的遭遇让她不忘记要时刻为了推动平权而斗争。

  毕业后,她去应聘当法官助理,因为是女生被拒绝。后来,转去当大学老师,逐渐用律师身份代理案子,5个案子胜诉4个,让她获得了大大地力量和关注,从而逐渐走上法官的道路。她看到因为性别歧视,男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终身致力于推动平权。 在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里,她直言不讳的说:“我不求女性能获得什么额外的好处,我所求的仅是让男人把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挪开。”

  她高学历高情商高颜值,终身致力于自己的事业,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第二个终身女性大法官,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个终身女教授。80岁了还每天做20个俯卧撑,84岁红遍全网,出门都有人跟她合影。除了工作,她家庭关系和谐美满,还有很多爱好。真的是成为一道光照亮了很多人。就连她去世时总统还为她降半旗。 金斯伯格让我们明白:把事情做极致历史会铭记。只要奋斗不息,就会有人给你让路。 女生啊,没有人因为生孩子而载入史册。早点清醒比什么都重要。 对应的纪录片还有《异见时刻》《金斯伯格大法官》。欢迎去看一下。

  《金斯伯格的故事》读后感(二):自由做自己的权利

  一拿到这本绘本我就被封面深深的吸引了

  看完后,我用它替换掉了日常的装饰画,摆在了我手边的书架上。每每回头找书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她鼓励的目光。

  插画的绘制者将它献给了所有正在追求梦想的女性。而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记住,很多时候,一些被现在我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是由曾经的某个人为我们争取来的。

  这本书讲述的正是一个女孩——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如何成为了一位为平等和真理而战的勇士的故事。

  而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读一读这个故事,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理解鲁斯所追求的性别平等是什么样的。

  鲁斯的母亲,西莉亚,用鲁斯的话讲,是她见过最聪明的人,可是在那个年代,她却只能读到高中,而且结婚后就辞职了,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应该在外面工作。

  鲁斯自己进入法学院的时候,她是五百多人的班级里仅有的九位女生之一,在那个时候,教授们会为了拿她们做笑柄而点名提问,然后在她们答不上来时嘲讽她们。

  而鲁斯以全班最优的成绩毕业后,却迟迟找不到工作。因为当时的职位说明里都写明了“只招收男性”。

  从那个时候起,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开始走上了为真理而战、为改变美国社会而战的道路。

  这种就业歧视的现象现在在我们的身边也并不少见,

  在法学院教书的过程中,鲁斯发现了法律对于女性的不公平之处:

  于是她一边教书,一边参与成立“女权计划”(Women’s Rights Project)

  五宗案件成就了金斯伯格。作为1971年到1980年间女权项目的首席律师,鲁斯在最高法院一共打了五起大案子(其中一起败诉)。通过在十年的时间里发生的这五起里程碑式的案件,她极大改变了美国女性的宪法地位。

  鲁斯也会为男性受害者进行辩护,她说:“性别不公正会伤害到每一个人。”

  1993年,鲁斯被克林顿提名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

  她感谢了女权运动“为和我一样的女性们创造了许多机会”,还感谢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让女权运动得到了许多灵感与鼓励”。

  在此后,鲁斯更加努力的工作,她始终以强硬的姿态为平权发声,因为她认为,我们都应当有“自由做自己的权利”。她希望世界是一个男女都不受性别成见限制、充分参与家庭和工作的地方。

  老是有人问鲁斯什么时候才会觉得最高法院上的女性足够多了。她总能一句话就堵住提出这种愚蠢问题的人的嘴:“等到最高法院里有九位女性大法官时吧。”

  《金斯伯格的故事》读后感(三):杰出女性引领我们争取权利之路

  .

  我希望我能成为我母亲本可以成为的那种女性——假如她能生活在一个允许女性追逐梦想、成就事业,一个女儿能够和儿子一样被重视的时代。(金斯伯格)

  ~~~

  《金斯伯格的故事:从平民女孩到大..法官》

  作者:凯瑟琳·克鲁 / 张小溪

  出品方: 法律出版社

  .

  1993年,金斯伯格被提名为联邦蕞高.法.院大..法官。

  上述这段话,就是金斯伯格在接受提名时演讲时说的,她当时佩戴着过世的母亲的胸针和耳环。她希望母亲能够分享她的荣耀,亲眼目睹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

  .

  这部传记漫画简述了金斯伯格的一生,起笔就是从母亲西莉亚与女儿鲁斯温馨相处的阅读时光开始。在西莉亚的时代,人们不认为女孩与男孩的能力相当,也不期待她们拥有自己的事业,女人拥有好的婚姻就可以了。可是西莉亚希望鲁斯能有所作为,成为一个独.立的、举足轻重的人,西莉亚的教育,奠定了鲁斯的人生之路。

  .

  这部漫画轻笔掠过鲁斯参与的大案,只在附录里陈列了金斯伯格的法律成就,正文突出她作为一个女性的成长之路,更具有普遍意义。

  .

  书中讲述了金斯伯格因为犹太身份遭受的歧视,作为法学院稀.少人数的女学生而被院长轻视、被同学嘲笑等经历,而她做到了以全班蕞好的成绩毕业,求职的接连碰壁也没能改变她的志向,反而更加坚定了她为改变美国社会而战的决心。

  .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强大起来,才能抵抗、反击不公。金斯伯格不断在法庭上取得胜诉,她为女性权益奔走疾呼。她关注孕妇受到的职场差别待遇,关注女性堕..胎选择权、隐私权,既为“我也是”运动发声,也考虑男性权益,以促使法.案更加中立地适用于两性。

  .

  金斯伯格说过:我认为男人和女人肩并肩,共同努力,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就像我不认为男性是一个更优越的性别,我也不认为女性是一个更优越的性别。

  .

  金斯伯格的经历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职业女性的辛酸与努力。我近期分享的《让火箭起飞的女孩》里也有描写,即使如此杰出的女性们,要想争取自己的社会身份,做出自己的成绩,也会遇到种种障碍,也被怀疑或自我怀疑,女性争取权.利之路从来就是漫长的,直到现在,世界各国女性的枷锁仍然只是松动而没有卸下。

  .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金斯伯格,奉金斯伯格为偶像的原因。

  .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