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了不起的妈妈》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了不起的妈妈》经典影评有感

2022-06-02 08:5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了不起的妈妈》经典影评有感

  《了不起妈妈》是一部由姜又兮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一):人间百态

  看下来有个感觉,基本上妈妈们怎么要求自己,相应地也会如此规划和教养孩子。拍摄的细节感觉非常真实,新加坡卷王妈妈每一帧画面都写着自我拼搏,和美国精英华人一样,都从孩子出生就规划好了“赛道”;大理佛系妈妈把一生活成了“十辈子”;非典型海淀妈妈养娃原来是可以这样放手的,人间百态啊。大多数普通人妈妈会不会像我这样,时而鸡娃,时而放养,在各种随波逐流和育儿焦虑的裹挟下,持续的复盘和思量。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二):在家分管教育的俩娃爸观看笔记

  我不同意的评论区观点:

  1.以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为由,开脱父母教育的责任。

  2.所谓七八集开始才接地气。的确,七八成家庭都不是一线中产家庭。的确,七八集以前说的是中产以上,特别是第一集以旅美精英家庭开始,父亲是律所partnet,母亲是剑桥和啥双料顶尖学府的教育硕士且全职带娃。但这更应该是一般家庭开拓视野,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人家精英家庭也不缺乏的坚韧刻苦),弥合信息鸿沟的真贵纪实材料吧?

  同意的教育理念:

  1.在自己经济和精力都负担的起的教育模式中,以120%为目标,做到80%以上的完美。

  2.家庭教育在雕刻自己孩子的同时,也雕刻甚至重塑着人到中年的父母自己的思想。

  (持续更新)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三):大人的期待与孩子的心愿

  第三集 “我妈妈就是逼我考级考进。” “你觉得你能考进吗?” “我不懂,但是那个不是我自己的梦想。” 妈妈坐在她旁边,与其说是陪她练琴,不如说是监督她。 她有一个地方卡住了,弹了好几遍,还是错的。 妈妈说,你到底在干吗?怎么还在错?快点我不要再听到有错了,怎么可能还在错?你这里弹得乱七八糟!你要我的火上到上面去吗?如果不想要我的火上去的话,请你自己把手放到钢琴上。 妈妈的语气很不好,眉头皱在一起,表情有点可怕。 她哭了,妈妈站起身说OK,然后转身离开。 我只是旁观着屏幕上这样的画面,觉得小朋友好可怜:她碰到了困难,可是妈妈不是她的帮手,而是给她更大压力的人。而且,她这么辛苦地弹琴,只是满足妈妈的期待,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但是,又转念一想,如果是我身处其中,我大概也会这样上火吧。 所以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以旁观者视角观察别人的家庭教育,观察其他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进而自然而然地反观我自身,提醒我自己。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四):赵小姐的妈妈

  赵小姐只有9岁。这是她妈妈乐乐说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记录下来。时时鼓励自己、提醒自己。

  一个妈妈不照顾好自己,你怎么照顾好孩子。因为牺牲里面没有爱的,很多妈妈说自己牺牲自己的幸福,我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我为孩子去挣钱。我觉得那本身就是一个谎言。那个谎言的单是没人买的。因为孩子他其实真的是需要你舒服。

  如果问你带孩子有什么心得?我说我永远把自己放在优先秩序。因为我要舒服。我对他们好就是非常自然。当你自己别扭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让别人舒服。

  就妈妈有个功能就是管他。因为这样,你已经把孩子,当做你身份的一个延伸嘛。你觉得他的好坏跟你是有关的,跟你的心情有关,跟你的面子有关。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来荣耀我们。如果孩子什么,就是哈佛啊什么,就是这个社会上的成就,我就觉得我成功了。那如果孩子这样,我就觉得我失败了。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两件事情分开。他有他的命运,你是你的命运。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是成功。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五):养育是一面镜子

  今天中午点开,连看了三集,下午下班后又连着看了两集,这个节目给一个还未生育的女性展现了作为不同类型的妈妈的各种可能,我觉得很棒。

  第一感触是,每个妈妈都很了不起,不管你是否喜欢她的教育方式,她们都try the best,尽可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爱护和培育。

  第二感触是,不管多么严厉的妈妈,她们的严厉背后都有一颗温柔的内心,那是无私的爱,因为我看到每个小孩都教育得好好,有练琴的幸苦,但是更多的是他们都被教育得很懂爱。所以小孩子是不会骗人的,因为他们获得过妈妈的爱,才会知道爱是什么,不管是练习花滑的小女孩,被摔倒的疼痛,还是练琴的小女孩被母亲打手,在她们心里底色都是有爱的。

  第三个感触是,你的格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都会很大的影响你的小孩,看片中的妈妈以及她们所选择的教育方式,极大概率都是按照自己一些背景和价值认知来为孩子选择前进的道路。

  所以养育就是一面镜子,你如果希望你的小孩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吧。

  我希望我能做一个像第五集的北京妈妈的母亲,先是自己,再是其他身份,让自己和小朋友都可以独立、丰富、平衡的去创造和体验人生。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六):“了不起的自己,普通的妈妈”

  如果可以,希望女生们都可以成为了不起的自己,有选择地成为了不起的自己和普通的妈妈,或者只做了不起的自己。

  前六集看下来,最辛苦的是新加坡的妈妈,自己平时上班,周末要开钢琴补习班,把自己的父母都带到新加坡去帮自己照顾两个孩子,自己平时基本没有空陪孩子,一陪孩子,孩子弹琴弹错就脾气很暴躁的凶孩子

  最让人羡慕的是大理的妈妈,她的孩子都很懂事,有点心疼孩子,但作为妈妈,能到她那种心境的极少,对孩子也没有过多的要求,更多的是让他们自由地成长。喜欢她说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自己幸福了,才有能力让孩子幸福,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个体,不用让孩子来荣耀自己。”

  片中涉及的家庭基本是中产及以上的,可能父母本身也害怕自己的孩子以后长大过得还不如自己,在这种相互卷的环境下,能真的佛系养娃的太少了。母亲这个身份,大家对她一贯的认知就是为了孩子要牺牲,要付出,要奉献,好像国内大多都是这样子的,哪怕是很佛系的大理妈妈,在片中也说到,当她第一个孩子出生,如果当时有一道选择题,说必须她死,孩子才能活,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说“OK的”,这是生物的本能,大多数母亲天然地爱孩子。

  前六集也看到了一些妈妈养育孩子的方式会参考自己的父母,比如海淀的妈妈培养自己的孩子独立就是参考以前自己的妈妈培养自己的方式,比如新加坡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妈妈,就是小时候也同样被父母逼着学习音乐。

  她们是不一样的妈妈,有不一样“了不起”的地方,像洛杉矶妈妈带孩子去学花滑,孩子一边摔,一边哭,她依然严厉地在旁边要求孩子勇敢站起来继续练习,作为没有关系的观众的我,已经无比心疼那个不停在摔的孩子,作为孩子的母亲,她大概比任何人都要疼,甚至比摔倒的孩子还要疼,但为了她的成长和成功,她能忍住这份疼痛和残忍,这也是一种了不起。

  当然这样的了不起,都不是一天就养成的,孩子在成长,妈妈也在成长,大多数对妈妈的形容是“超人”,“了不起”,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难道就不能当妈妈了吗?这部片子,看完更多不止是鸡娃,鸡娃之前还得先鸡妈,对比之下,更焦虑的只会是妈妈。不用冠以了不起之名,就正常当个对孩子负责任和给予孩子爱的妈妈,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了不起的妈妈》影评(七):妈妈首先是个人,其次是个女性,再次才是个妈妈

  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跟孩子爸爸说:对孩子的爱和照顾就是个无底洞,无论放进去多少,都觉得不够,同样,孩子对你的需求,更像是暗物质和黑洞,无论多少,都会吸引进去不见踪影,唯一的变化就是母亲的憔悴和衰老(端粒体缩短)。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很明确的说:对于孩子,母亲不过是盛装基因的容器,这句话再残忍不过的揭示了这个真相,作为母亲,我们不过是被人类基因和本能控制的卵子的载体。

  当这些了不起的妈妈在用生命养娃的同时,我只有一个问题,除了延展人类基因这个伟大使命,那母亲自己呢?

  我认为的顺序是,母亲作为生命个体,首先是自我生命的展示,无论是第一集的妈妈出国读了牛津的教育学硕士(她只是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杰作),还是第二集母亲自己有体面的外企工作,而且是百万网红博主,其次才是把基因传承下去,母亲是其中的一个身份;

  但为什么富裕的家庭的女性是不出来工作,全职培养孩子,因为到公司做到领导岗位,或者像第一集妈妈去学校教书,最终也是在培养别人(的孩子),而富裕的人可以在这方面自私,他们没有生活压力。如果看透一点,人类的牛逼就在于每个人的工作都在培养别人,都在让人类的文明和基因更好的传承,不是在家里,就是在社会中。你培养别人的孩子也是在交换别人来专业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样,培养孩子也不需要焦虑,就像工作要设定 “SMART” goal,跳一跳可以够的着的目标最好,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每天过好每一天,而不是去煎熬。如果我坐到到工位上感觉就跟女儿坐到钢琴前的难受一样,那怎么行,根本不可持续嘛。但是我认为真正优秀的女性可以做到两方面,在家里培养孩子,在公司培养下属。而一方面的成功一定会刺激另一方面的成功。我们称之为女性领导力。心理学里强调母亲的焦虑是可以影响小朋友的心理。

  所以我更愿意有一份可展示自己价值的社会工作,而母亲只是我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是我对自己的全人教育,如果我不能对自己实施全人教育,又怎么能要求孩子whole person?因为社会的角色,我可以反哺到孩子的教育上,例如对员工的激励理论,也可以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适用的沟通技巧,对员工也适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