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家》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哲学家》读后感摘抄

2022-06-19 09:29: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家》读后感摘抄

  《哲学家》是一本由(美) 威尔·杜兰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021-5图书,本书定价:19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家》读后感(一):哲学家,哲学,你真的懂吗?

  哲学,非常高大上的一个词。百度百科说,哲学的定义是研究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科学家说,科学与哲学密不可分。哲学这个词,常常能听到,却难以,在讨论哲学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一下,哲学家。

  《哲学家》,威尔·杜兰特著的哲学系列作品之一。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杜兰特为读者介绍了五位著名的哲学家,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弗兰西斯·培根、斯宾诺莎、尼采。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我以为第三个会是亚里士多德,结果并不是。并非说亚里士多德不够格,而是其思想与柏拉图比较相近,所以不需要单独提出,文中对于亚里士多德仍然有介绍。

  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一对师徒,令人陌生又熟悉。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聪明的,他就会看到促使一个人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品质——正义、智慧、节制、勇气,同样有利于个人利益和发展。历史上不乏评论家,或者说批评家,无情地反驳苏格拉底的学说。比起苏格拉底,柏拉图显然走到另一个境界。他远走他乡,见识各地风貌,体验各国风土人情,漂泊了12年才回到雅典。柏拉图的哲学不是一个枯燥的学术问题,不是零敲碎打,胡拼乱凑;而是充满活力。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通过这些哲学家的学说,为大家讲解这些学说,研究社会问题。在这其中,首先是关于社会研究的问题,女性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说实话,这一章我是没怎么看懂的——正如哲学家早已认识到的那样,智慧的开始就是对无知的忏悔。

  其次,是哲学的作用。包括作为控制手段的哲学、作为科学与政治中介的哲学。哲学,在后面,慢慢演变成政治家手中的棋子、工具,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哲学家”,然后通过“哲学家”的理论,来统治他们的子民。

  《哲学家》读后感(二):哲学和哲学家到底有啥用

  杜兰特的这本《哲学家》着眼于哲学与社会问题,特别是政治之间的关系,着眼于哲学的作用。杜兰特在书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政治家才能的哲学就是认识论,没有哲学的政治就是美国政治”。这句话挺有嚼劲儿的。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后半句比较容易理解,美国的政治确实比较缺少哲学内涵,他们靠的是始终拿第一的热情和勇气。那么前半句,没有政治家才能的哲学,很明显杜兰特期待着这个世界的政治由哲学家来掌管,他希望哲学家们学以致用,将哲学应用到社会管理中。甚至于杜兰特在第八章中主张建立一个“社会研究协会”,由哲学家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构成,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每月向社会输出新知识。杜兰特称其为“智慧组织”。这是杜兰特期待哲学摆脱经院化的一个构想。 此外这又让我联想到中国的哲学。很多人说中国的哲学是不成体系的,基本上只是认识论,没有方法。但是我们想到孔子的儒家学说,他的哲学大大渗透进了政治中,或者说被统治阶级用于了政治。那么这就可以推导出孔子的哲学不是单纯的认识论,而确定是哲学吗?或者说孔子的哲学其实只是方法,是做人的规则,根本谈不上认识论? 这本书包含上下两篇,各五章。上述内容属于下篇。上篇主要讲述了“哲学五雄”: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尼采。因为杜兰特主要从哲学的作用这个层面来讨论,所以在分析这五位哲学家时,杜兰特也紧贴社会问题。比如苏格拉底将知识与美德作为社会的根基,杜兰特将其哲学归纳为一个方程式:智慧=美德=幸福,这显然是缺乏执行力的;到了柏拉图,他想要建立一个精英的社会,使普通群众作为供养他们的奴隶,这跟叔本华的“天才”说及尼采的“超人”说非常相似;培根醉心于科学乌托邦,想要将科学组织作为国家机构的核心;斯宾诺莎认为思想必须是绝对自由的:即使是最危险的异端邪说,也必定对我们有所教益…… 哲学对于大众来说可能是比较两极分化的一门学问,有的人很爱,有的人对其不屑一顾。但是哲学是必要的。这门学问对于社会、政治,甚至经济都有非常大的用处。

  《哲学家》读后感(三):璀璨群星,在同一夜空下闪耀

  威尔·杜兰特经典系列共包含四册,《哲学课》《哲学家》《追寻幸福》以及《生命的意义》。

  这四本书聚焦于不同的主题,但彼此之间却也总能发生一些梦幻联动,比如这本《哲学家》和同一系列的另一本《哲学课》就有一些共通之处。

  杜兰特在《哲学课》中强调,科学是对部分的分析性描述,哲学是对整体的综合性解释。

  这一观点也出现在《哲学家》中。在本书中,杜兰特再次指出,在当下,专业化使科学分裂得如此之深,以致几乎没有一种全局性的观念能够存活下来。

  而哲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哲学会教给我们以一种整体观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能力。

  杜兰特在《哲学家》中探讨了五位大哲学家认识事物、窥探哲学、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学说,书中用“哲学五雄”来概括这五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以及尼采。

  在《追寻幸福》一书中,杜兰特说,我们会觉得我们今天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差远了,今天的诗人和作曲家与雪莱和巴赫相比寂寂无名。我们无需因此失望,因为群星并不总是在同一个夜空下发光。

  但在这本《哲学家》中,杜兰特让璀璨的群星闪烁在同一夜空下,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五位哲学家共同散发出了思想的光辉。

  事实上,要想说清楚上面五位哲学家的学说,绝不是一本两百页小书能办到的事。杜兰特在书中也承认了这一点,因此他谦虚地表明,“我们的目的只是阐明一些而非全部哲学家对社会问题的主要兴趣,我们可能仍然有断章取义之嫌。”

  尽管如此,《哲学家》中对五位大哲学家学说的剖析依旧非常到位。本书作者威尔·杜兰特本身也是一位名声斐然的哲学家,因此他在提到各家学说时信手拈来。

  在有限的篇幅中,杜兰特仔细地重申了苏格拉底对智慧的诉求(智慧是唯一的美德),柏拉图对哲学家国王的期望(教育的目的与其说是智慧的普遍传播,不如说是发现和培养卓越的人),培根对知识组织和统治世界的梦想(如果一个人从确定开始,他将以怀疑结束;但如果他愿意以怀疑开始,他将以确定结束),斯宾诺莎对以民主为发展途径的温和坚持(知识带来控制,控制带来自由,自由不是恩赐,而是胜利),以及尼采对贵族和权力的热情辩护(在这个人人都有权利评判一切的时代,重建等级秩序已是当务之急。)

  上述学说反映的是不同哲人对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思考,但在我们当下依旧具有启发性,杜兰特在对哲人的解读中也加入了他个人的观点。

  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哲学五雄均是哲学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他们的学说照单全收。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本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学说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甚至在我们当下来看是大错特错,比如尼采对于剥削的肯定以及对人生而不平等的辩护,在我们当下就很难接受。

  对于这些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弃之一边。正如杜兰特在书中所说,(哲学家)不仅热爱智慧,而且会运用智慧。如果只是对前人的智慧照单全收而不加以运用的话,这样的人并不算是哲学家。

  哲学家代表的并非是坐而论道,沉迷于诡辩。杜兰特在本书中始终在强调哲学家们在“走出书本,走进生活”方面的努力。

  书中提出,哲学家是改造自己的人,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改造社会。

  苏格拉底对于真理的追求,柏拉图对于和谐的追求,都可看出哲学家对自己以及社会的改造作用。

  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对哲学五雄学说的论述,后半部分则论述的是“学说的应用”。

  在这里,杜兰特提出,如果要改造世界,必须以哲学而不是科学为引导。为什么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因为科学正在日益碎片化,不同学科间越来越缺乏协调,也日益丧失整体性,我们也因此生活在一个思想破碎、协调衰落的世界。

  可即便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在其它领域依旧可能表现得一无所知。

  而哲学将会带给我们一种全局观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不是对经验的理性分类,而是对生活的理性重建。

  正是凭借这种“对思想的社会重建功能的强调”,哲学才有重生的机会,世界会回归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培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