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孩》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男孩》读后感锦集

2022-06-22 09: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孩》读后感锦集

  《男孩》是一本由[法]马库斯·马尔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读后感(一):无数的灾难和少数的欢愉

  并不是说这本书就值五星,事实上我认为它没那么好,只不过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合适的星级了……

  作者的文笔没得说,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文学性比较强。但因为我是扫读,所以意外地觉得非常好看,竟然两天一口气看完了。从引入故事的奇特方式开始,男孩的经历让人产生深深的代入感,明明相比于其他作品似乎也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的波折,却让人不忍置卷。

  小说从男主14岁丧母开始,忠实地记录了他余下的一生,不长不短共过了30年。其中前十年总体算是幸福的,主要讲述了男孩对世界、对文明、对爱情、对战争初步的探索,大多数值得详叙的经历差不多也都发生在这个时候。尤其羞耻而意外的是我居然看性描写看得十分之入迷……(该说作者太会写了吗……)男主和爱玛是真心好磕!而且我也好喜欢这种大姐姐×小破孩的组合。此外能感觉到他们是真心相爱并且喜欢彼此都是有充分理由的,不像是某些小说里(当代的甚至包括某些名著)莫名其妙地就爱上了,让人都还没看清楚那个人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根据与我妈相处的经验来看,人一到中年很多热情,想象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冷却了(当然不是绝对,可能还是跟从小到大接触的文艺作品类型有关)。所以我决定趁现在多看一些只有暂时还年轻的人才能欣赏的东西(雾)(一句话:什么年龄看什么书吧。然后就是看当时自己喜欢的就好。)

  这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生存是“无数的灾难和少数的欢愉”。从整本书而言,我觉得这个idea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如果说男孩走出混沌状态后的前十年是“几分欣喜,几分波折”,那他的后半生(后二十年)几乎就全是灾难……然而这一部分,这理应最沉重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分,作者总共只花了三四十页的篇幅来写……再加上前面体现生命美好那一派的恋爱描写过多,书的结构就变成了“无数的欢愉和少数的灾难”。

  但是你以为这里写崩了吗?不!事实上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就是这种对比才让人觉得“天啊……这个人在这几十年都经历了些什么……结果却只用这么点笔墨去描写?”不由产生一种深深的悲壮和无力的感觉……继而明白过来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啊。文章的整体布局并不是为了炫耀奇巧的构思而也是主旨表达的一部分。

  回到书本身,里面当然也有一些我不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弥漫在书的后半部分的通篇对于战争的控诉。赤裸裸的反战表达得太刻骨、太煽情了,虽然我明白这就是爱玛的性格所在,但这样的抒情有时也会让人感到不适。尤其是那些不断开的混杂着意识流心理描写的表现战争如何如何残酷的大长段,感觉作者就像在炫技一样,这样的表达未免显得太过拙劣。没有人喜欢战争,然而这种方式早已被前人写滥了;感觉当下的国际形势是更加微妙、均衡而又脆弱的,所谓时代就是永恒,希望在21世纪能够看到更含蓄更新颖的反战表达。不过,一整段战死人名的插入、当年大事记、提前叙事等等结构上的探索仍然是可圈可点的。不说爱玛的信,这种写法倒比较常见。

  整本书里作为主角的男孩没有说过一句话,而他的恋人爱玛也跟个大号小孩似的。这应该也是两人能够相爱的原因之一吧?不过应该说我倒非常喜欢这种过分天真的角色……此外13、4岁也确实是我最喜欢的年纪(目前已经是老阿姨一枚了),所以男孩的旅程从这个时间点开始,这种设定上的艺术一下子就戳到我了。我觉得只有在这个年纪才是最纯洁最美丽的,而且是无限可能的。但随着生命渐渐流逝,“文明”的枷锁逐渐箍紧,可能性也逐渐收窄,最后看不到了。最后男孩回到了印第安的领地,从某种意义上 也是回到了原点,一开始收养他的约瑟夫的妻子是印第安人,而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了十四年的家也是一个类似的与世隔绝的小小文明。虽然也是个很常见的闭环结构,但读起来很不错。

  另外最近刚好也看了《21世纪资本论》……弄出后遗症来所以,忍不住想偷偷一句……果然是有钱有闲的人家才有心情发展一段可歌可泣的恋爱故事吗……

  《男孩》读后感(二):文学书评|马库斯·马尔特《男孩》:你是否曾质疑过文明?

  字数:2327 字

  阅读时间:6分钟

  作者:Ansel 图片:unsplash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男孩》

  作者:[法]马库斯·马尔特

  译者:黄雅琴

  出品方:可以文化

  出版年:2021-1

  从荒原中来到荒原中去,这是这部史诗般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野孩子,没有父母赐予的名字,也没有自己的语言。有的只是对历史的见证,以及自我的呈现。

  虽然书很厚重,从外观看颇有学术巨著的味道,但是真的翻开去读,在法式烂漫的描绘下,整个画面被渲染得很美,且丝毫不生硬。 我们看到一个男孩背负着垂死的母亲往着湖边走去,期待着可以见到所谓的大海: 天边的云散去了。太阳染白了蓝天,但离高悬正空还有一半路要走。金雨把海面啄食得斑斑点点:那不计其数的光斑在骄阳之下化作了一片萤火或是鬼火。 故事在这些油画似的背景中推进,很难说在视觉层面的描摹方面,作者没有得益于先前在电影艺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 在小说里,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碰撞: 生于原始森林的男孩VS标榜文明却充满暴力和冲突的社会。 在小说中,我们能时不时看到不同时间段的大事被陈列出来,比如:那一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 那一年,刚果宣布独立,它原本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有地产,后来君主将其馈赠给国家,变成了比利时的殖民地…… 读者本以为男孩或许要与这些历史事件有某种神秘的关联了,但是实际上,他只是茫茫尘埃中的一粒,男孩被村庄文明所捡拾,第一次遇到了社会与上帝(他被要求出演耶稣诞生的故事),他似乎与这些毫无相关,除了战争。 就像鱼水一样,人类难以逃避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文明中辨识文明? 这正是古希腊学者留下的亘古难题(文明镌刻在我们的生命深处?亦或是它从来就不为我们所知?) 所以小说借着男孩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明是否可以被习得?或者更本源一些:何谓文明? 在阅读中,你会发现男孩除了情绪和动作,他不会说话,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读者有理由怀疑他只能听懂看懂语言,但是不会表达。 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见证者,纵使在20世纪初奔赴一战的战场,但是他似乎也与此无关: 现在,他们在行军。这片地区都是耕地。这片地区属于农田、村庄、麦田、葡萄园、奶牛、教堂。这片地区属于乳房和圣人。曾经。战争的魔力。翻天覆地,改变了人,改变了地形。往面包师头上扣一顶头盔,他成了士兵。往头盔上插一个雄鹰,他成了敌人。在甜菜地里撒上钢弹,它成了尸体堆。比威廉·C·哈丁更强大。更庞大。大型马戏团,旅行队。盛大的阅兵 他们在行军。 小说中对战争的描摹,反思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更触及了文明的核心,我们所呈现的文明到底是什么,除了需要面对真实的生死,男孩何尝不像舞台上的演员,在荒芜中扮演毫无意义的剧目。

  小说字里行间很显然带着某种法式的浪漫色彩,像极了情书(甚至在小说下半部分篇篇情书确实被搬进了小说),这在书中反复出现,甚至被许多读者诟病,说着要是篇幅可以减去百页,故事便还要紧凑一些。 确实460多页的大部头图书,在当下的社会,很容易吓退图书馆的学生和逛商场的白领,当然也会吸引对这些图书颇感兴趣的人来作为整月的阅读献礼。 很难说这种法式的浪漫里有没有承袭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风味,以至于小说多处展现重复、大段独白以及内心描摹: 当信仰突然破灭,就像被吹灭的烛光,当妄想分崩离析、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则是反面:确信自己无法幸免于难,自己不会活着走出战场。我要死了。就这样。盲目的信仰撞上不幸的真相。好吧,真糟!恶心涌上来。人们接受了。顺从了。够了,够了,够了!厌烦了。缴械投降。然后是勃然大怒。去SI吧,死尸!最后的愤怒。去SI吧,既然理应如此!最终,人们不再思考。冲啊。躯体,只有躯体引领我们邂逅我们的命运。人们跑啊,跑啊。从未有人如此卖力地奔向死亡。去SI吧,混蛋!去SI吧,垃圾!去SI吧。 这一段疯狂且自负的描摹,在许多读者看来累赘、重复且情绪化,但却是作者承袭了崇尚自然表达的浪漫主义的明证,只是在现代这种夹杂了反讽的浪漫是否还有读者愿意买单,依然是个有待市场证实的问题。 当然更为极端甚至带有实验性的例子是死亡名单的记录,从小说的第394页到405页,人名、出生地、死亡日期的组合一个个排列呈现,甚至颇有非虚构的味道。末尾作者附上一句:这只是外籍军团1团步兵2团的名单。 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这个问题显然变得棘手了些,这样的简单记述还能打动那些觉得一战像历史一样遥远的读者吗? 或许作者就是为了唤醒那些对死亡无动于衷的读者对死亡的敏感。但是问题是,作者的目的能实现吗?

  凯撒在给元老院的战报上是这样写的,我来了,我见证,我征服。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骄傲甚至有些自大的人在面对文明时的写照。 文明可以说是集体的创造,但是也有人认为那只是少数人的意识呈现。 秦皇汉武,凯撒屋大伟,这些人物以暴力的手段将意志加诸社会之上,在某种意义上便构造了文明。诗歌曲赋、文学小说从另一个方面叙述了文明。但是历史真的可以塑造个体吗?还是说它只不过是一场真实的舞台剧。 但不管怎样,小说里的男孩始终是文明中的一个积极配合的体验者,是被署名者,而不是署名者。读者可以把它当作历史的尘埃,文明的棋子,但是他的生命鲜活有力,他曾被排斥和拒绝,也被欢迎和接纳,被爱被关注,被恨,被抛弃。 他的友情与爱情,欢愉与悲痛,不比任何一位将军更稀薄,也不比任何一位帝王更苍白。或许这便是我在小说中所读到的那种作者对生命歌颂的热枕与对文明虚妄而飘渺的悲怆。 小说最后,那个从丛林里来的男孩变成了老人,继而重新回到了丛林,爬到了岩石上,等待生命的终曲降临。 这何尝不是对人生抽象的一种演绎:我们穿上戏服,走上舞台,扮演角色最终赢得喝彩、倒彩或是冷漠,最终曲终人散,我们褪去角色的外衣最终归于原始的自我。 所以,倘若你喜欢人生,必然会喜欢这本小说。

  《男孩》读后感(三):这本书为何受到费米娜奖女性评委们的青睐?

  费米娜文学奖是法国久负盛名的文学奖。1904年,法国《幸福生活》杂志(la Vie heureuse)的22名女性撰稿人联合设立评审均为女性的费米娜文学奖,该奖创设之初,旨在奖励女性文学创作,而后改为奖励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1926年的费米娜文学奖评委会

  小KEY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男孩》正是2016年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

  男孩

  评价人数不足

  [法]马库斯·马尔特 / 2021 / 浙江文艺出版社

  “这个时间点,众人还在沉睡,在城里,在村里,在别处。此处,没有人烟,空无一物。假如明月当空,那照亮的也仅仅是一片密林,原始、荒凉。未经开垦的土地。”

  《男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片荒袤的土地上。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名字,也不说话,他出生在南法的一个小地方。在整个世界上,他只认识自己的母亲。1908年,母亲死了,或许是受天性驱使,他踏上了旅途。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很多人:丧失了爱人之后心灰意冷的约瑟夫、喀尔巴阡的食人魔布拉贝茨(摔跤冠军、江湖艺人)、文采飞扬的断臂下士,还有爱玛——男孩那如姐如母的爱人。

  在旅途中男孩开始模模糊糊地了解到生活是由什么组成的:几多欣喜,几多波折;几多欢聚,几多离别。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男孩经历了恐怖的大屠杀、人类的极度疯狂和我们所谓的文明。

  △法文版《男孩》

  这是年轻灵魂的一段旅程,男孩在懵懂间经历了铸就历史的大小事件,几分机缘巧合、几分随波逐流之中,他开始觉醒。

  《男孩》风格独特、深刻、有趣、严肃,是一本着眼于整个世界的伟大小说。作者用诗意的语言,透过讲述一个无名男孩的旅程,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沦;用极度克制的叙事风格讲述着:什么是爱?恋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爱,父子之间怜惜的爱,以及作为一个人,对这世界最深沉、无望的爱。

  小说的作者马库斯·马尔特是一位深受法国读者喜爱的作家。他于1967年出生于滨海拉塞纳,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港口城市。自幼热爱文学,约翰·斯坦贝克、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季奥诺等作家的作品陪伴马尔特度过了童年。

  △马库斯·马尔特

  马尔特从小学时开始写作,中学毕业后学习电影专业,23岁时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开始为更多读者熟知,代表作有《爱的花园》《和声》《男孩》等,其中《爱的花园》斩获十余种文学奖项,包括ELLE读者大奖等,《和声》荣获法国推理批评奖,《男孩》荣获费米娜文学奖。

  费米娜奖的评委会主席莫娜·奥祖夫评价称:“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之作,小说出色地讲述了一个野孩子发现文明的神话。这是一个关于学习和成长的精彩故事,也是关于战争之残酷性的寓言。”

  《男孩》出版后以其独具魅力的叙事、诗意的语言和极具象征性的人物塑造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媒体的一致好评。目前已翻译为十余种语言出版,英文版在2019年3月上市。

  法国《阅读》杂志评价称:“马库斯·马尔特胆识过人,野心恰到好处。小说的叙事语言根据情境不断变化:时而富于诗意,时而迂回曲折;时而尖锐犀利,时而暴烈张扬。小说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世界的混乱和人性的复杂。”

  而关于世界和人性的探索,透过这个沉默不语的男孩的眼睛,清晰地传递给了每一个读者,也引发着我们对于文明、战争、爱与死的思考。

  △《男孩》

  [法]马库斯·马尔特 著

  黄雅琴 译

  天还没亮,旷野远方出现了奇怪的身影,两个脑袋,八条肢体,一半似乎僵直。那身影比暗夜更浓稠,在茫茫黑幕之后渐渐化为透明。要眯缝起眼睛才能注意到。能够相信眼前所见吗?人们不禁有了疑问。有了怀疑。

  这个时间点,众人还在沉睡,在城里,在村里,在别处。此处,没有人烟,空无一物。假如明月当空,那照亮的也仅仅是一片密林,原始、荒凉。未经开垦的土地。

  是谁来到这里?那是什么东西?一无所知。人们越发打起精神来探究那个奇怪阴影,试图将其归为某个已知物种。找不到合适的。属于哪个种类?是人是鬼?人们满腹狐疑。目不转睛。他在往前挪动,佝偻着背,脊柱因为隆起的大包而变形弯曲,步履蹒跚、机械规整。

  人们在猜测,那步伐踏出了绝望和执着。似乎是一只巨龟靠后脚支撑起来。或是一只身如壮熊的奇异甲虫。人们莫名紧张起来。驱散了念头。又卷土重来。脑中过了一遍常见的动物,未果,只得放弃那是巨兽的猜测。真真切切的巨兽。

  传说和神话浮上心头。人们又开始罗列异兽,那些原始的、古老的、想象的、奇幻的。人们从那最久远的恐惧,那最深层的惶恐中汲取灵感。打了个冷战。

  当人们的思绪乱如麻团、焦虑不安之际,佝偻的身影仍亦步亦趋地走在一条从没有开辟的路上。

  靠近了。眼尖的已看得分明。立马把那个整体一分为二。那是两个独立的躯体。一个背着另一个。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上面,像是在操场上面打闹摔跤的两人——就算有过比赛,一旦结束,对手无论胜负统统跑得没影,无从得知。

  因此,那是两个人。

  是人是鬼的疑云已经解开,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轻松下来。呼吸反而变得局促。事与愿违。

  那是两个人,但他们是谁?

  姓甚名谁?

  干什么的?

  从哪里来?

  问题接踵而至。

  被骑着的那人是个十四岁男孩的身量。瘦削、顽强。凸起的肋骨、肌肉、肌腱,瘦得皮包骨头。掩盖在松松垮垮的布片之下,就像是稻草人身上的破衣烂衫。他赤脚前行,脚底裹了层树皮。那是木栓槠。

  海藻一般的长发披散在肩头和前额。他大汗淋漓,闪闪发光,像是刚刚从初始之海探出头来。汗水弄得眼睑咸咸的,又顺着泪痕滴落。偶尔有一滴凝结在上唇细软的胡子上。乌黑的双眼,那种黑色甚于年岁的沉淀,却闪烁着最初光芒的印记。

  那是个孩子。

  压在腰上的并非骑士,那可怜的身形属于一个女人。一个女人身上仅存的。一把圣骨。褴褛的衣衫下面露出一截胳膊,一截腿,那血肉似要挣脱开破布,就像从破旧洋娃娃体内钻出的稻草。

  她其实没多少分量,但现在死沉死沉的。男孩每跨出一步都会晃动一下。女人的头颅倚在男孩肩胛骨之间。双眼紧闭。面色蜡黄,皮肤皱瘪得像是从树上掉落下来的野苹果。看上去足足有六十岁。她还三十不到呢。

  那是母亲。

  男孩时不时停下脚步。抬起下巴。铆足了劲用鼻子吸气、呼气,空气在嘶嘶作响。甚至还能听到他的心跳声,但那是错觉。过了几秒钟,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全神贯注,浑然不觉大腿因为一阵阵痉挛在抖动。双膝在颤抖,但没有弯曲。上身因为负重压得低低的。

  他瞥了眼茫茫夜色。他在探路,寻找半明半暗的环境中他唯一能辨别出的地标。这条路,他只走过一次,够了。他记得那些细节。灌木丛的大小,树干的弯曲度,岩石的轮廓:大部分人分辨不出,他能抓住细节,而且记住,细枝末节都不会放过。

  在他脑回路的某些角落堆积了成百上千的椴树叶子,差别只在叶脉纹路上。还有成百上千的梧桐树叶子,成百上千的橡树叶子。脑海的兜里装满了小石头,除了在南方烈日照耀下折射出的光线有微妙的差别,再无不同之处。男孩有这个天赋。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下,他能准确指出某颗突然缺席的星星。这或许就是他唯一的财富。

  背上的女人一动不动。她被固定在山羊皮和绳子做成的皮兜中。她清楚这事马上会发生,于是费了心思做了这件粗糙的手工制品。女人的四肢从皮兜两边探出来,垂在男孩身体两侧。重新上路前,他拉起勒在胸前的带子,缓和一下压力。皮带嵌入血肉,勒出一道淡紫色的痕迹,类似新鲜的刀伤。时间会抹去伤痕。

  现在,男孩重新找到了地标,辨别出了标志,他要再次上路了。看着两个人越走越远,又一次消散在黑暗中,黑暗将他们吞噬殆尽,人们不禁忧心忡忡。前路在何方?终点在哪里?说到底,人们并不在意答案,却开始期盼两人会来到他们面前。

  男孩背着母亲。

  大海,她告诉他。大海。大海。反反复复几次。她抓住他的手臂,直视他的眼睛,这么干是为了确定他听明白了。这费心的举动没有必要:他立马就明白了。可有时候,他会恶作剧似的迟迟不肯点头确认,他喜欢那种感觉,她的手握住他,她的目光注视着他。这样的举动很难得。

  他们蹲在沙滩上,她指向面前那茫茫大海。那天,天空和海水是一色的灰,要到很远很远,要到地平线,天和水才会分开。男孩保持着警觉。他见过了水洼和水塘,但大海,从没有。水洼和水塘是可以跨过的。

  水洼和水塘是死水,而面向大海,他感受到了一种无穷的活力,那澎湃的力量就蕴含在水面之下,随时会喷薄而出。他从海水低沉、持续的怒吼声中觉察到了危险。刺鼻、滞重的海水味充斥了肺部,灌入心脏。更不消说,泛白的泡沫在沙滩上留下了痕迹。

  母亲长久地眺望大海。眼球中闪现出男孩不懂的火光。他希望能升腾起同样的光芒,或至少用手中的海螺采集来一些,为母亲挡住寒风,挡住一切。那簇新的光亮令他吃惊。她在那里看到了什么,点燃了她的灵魂?

  男孩从未听说过船只、旅行,还有大陆。

  或许是在两个月前。大海,女人最后一次重复这个名词,然后站起身来,这一次,他急忙表态他听得明明白白,那是为了让她欣慰,让她高兴。他要守护那丛火光。可一旦转过身去,火光就消失了,像是被吹灭了。母亲眼中挥之不去的愁幕又落了下来。那是他的过错吗?还有什么可以做的?没人回答他的问题,因为他无法用言语组织起问题。

  他们返回家中。

  那天是她领着他回家。迈开步子。她十分虚弱了。疾病占据了肉体。一呼一吸之间伴随着细碎的声音,咳嗽有时会撕心裂肺,把内脏都呕出来。双脚还站得住,还能走路。一个人。慢慢地。昨日还需要一路小跑才能追上她的脚步,而今却要克制住步子才不会踩到她的脚后跟。他隔着四五步的距离,心存敬畏地守护着母亲。

  细细端详,发现母亲缩小了。这只是感官印象。几个星期之后,母亲的身躯日渐枯萎,干瘪、皱缩,腰身的的确确变细了。疾病的恶果,一如既往。她的身上豁然开了一个窟窿,生命一点一滴地从窟窿中流走。

  她还能走路。她在往前走。对于方向,没有半点犹疑。于她而言,路线似乎没有秘密可言。她是否常走这条路?有些早晨,男孩独自醒来。母亲没在床上,没在屋里,也不在菜园里。他在小屋周围寻找,一片相当开阔的土地,他稔熟于心,那是他的乐园,他的狩猎场,他的整个世界。还是找不到。男孩回到家中,一屁股坐在门槛上,余下的时光只用来等待。驻守。守候。从未有过的孤独。

  大海,大海:那是她要去的地方?她离开了,没有事先告诉他。男孩不相信母亲会永远离开。他会等下去。大多数时候,要等天黑以后她才回来。再细微的脚步声,男孩也听得见,接着,他辨别出了月光勾勒出的轮廓。

  他没有离开哨岗。母亲不做任何解释。她打男孩身前经过,走进小屋,没有言语,没有爱抚,只是投来一个简单的、没有含义的眼神,身上散发出腐殖土和汗水、硝石和灰烬的气味,在那些夜晚夹杂着,是的,千真万确,陌生的气味,更遥远、更馥郁的霉味,男孩闻到了,猜不出源头。

  大海,她告诉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