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之家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文学之家读后感100字

2022-07-02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之家读后感100字

  《文学之家》是一本由[英]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著作,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之家》读后感(一):那些虚构且真实的庄园古堡们

  最近几乎每天晚上的睡前仪式就是读一章《文学之家》,篇幅不长不短,读起来很轻松,作者文笔流畅,阅读体验非常棒。重温大师经典的同时也着实种草了不少作品,想看书里写的恐怖小说,想把贝克街的故事全都看完。也有想把之前读过的《奥兰多》再翻出来重新看看的冲动,当时完全不知道它寄托了伍尔夫这么多情感。

  房子和人类共存,有的房子只是个房子,而有的房子是家,是情感的寄托。人在房子里待的时间久了,房子里的物件会日积月累的吸收人的感情。所以同样的宅子让不同的人来住会有完全不同的变化。某某庄园是英国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历史悠久,格局复杂,有无数房间,有很多被擦拭的锃光瓦亮的银制餐具。这样的庄园里大多有着固执的长辈,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年轻人。有田产无数的贵族,也有为了生存苟且的底层人。于是传统和变革会产生碰撞,穷人和夫人会产生价值观会产生冲突。再加上男男女女的感情纠纷,以及复杂的遗产继承,一个典型的古典小说就产生了。奥斯汀笔下的Emma,曼斯菲尔德,傲慢与偏见,以各种某某庄园命名的小说都可以按照这个套路总结。奇妙之处在于,这些固定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每个都能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冲击。

  拿到书我最先读的是霍格沃兹,作者把厚厚七大本的故事用一两页纸概括讲出来真不容易。没读过原著的人可能很难产生共情。一个完全虚拟的城堡,但被JK罗琳描绘的栩栩如生,我怀疑她在创作的时候提前画好了地图,不但整体格局很真实,里面的无数细节都让人印象深刻。虚拟的城堡比现实的庄园更难塑造,因为后者有实际参考,而前者是完全存在于魔法世界的,整个世界观都是新鲜的。罗琳要让霍格沃兹有血有肉的同时也能自圆其说,难度很大。

  贝克街221号是这里面我唯一去过的地方。读的时候我仔细盯着地图回忆当时去过时看到的场景。暖烘烘的火炉,挂在墙上的贝雷帽,稍微有些拥挤的布局,当然还有门口超级无敌帅气的和游客合影的帅哥。柯南道尔创作的时候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地段合适,靠近火车站,干净整洁但又不太高端。他可能想不到在这么多年后,这里已经成了伦敦的一个著名景点。

  庄园古堡不但是故事的发生背景,它也是有血有肉的,读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主人给房子带来不同的变化。作者把这个复杂的象征物拆解的平易近人。二十个庄园,各有不同。作者深入浅出,简单介绍小说内容后还会联系作者创作时期的故事,让读者知道这些庄园对作者本身意味着什么。对于有些我没读过的故事,产生的共情感较弱,但也让我产生找来读一读的冲动,能被作者选中的作品,一定都是精挑细选值得花时间阅读的经典。

  《文学之家》读后感(二):“文学”“史”及以后——读《文学之家》

  在网吧写的………………回学校没带电脑,只能在网吧愤愤不平敲字——我想打游戏!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多少还算有些亲切——一方面是海峡文艺出版社前面那个明晃晃的福州太过熟悉,同时手边也还放着同一个出版社出的一套网络文学研究的丛书,另一方面是因为之前也陆陆续续读了一点类似的书籍:《人类砍头小史》《伦敦文学地图》……这些在中国的文学语境当中不太会出现的视角和观察点,其实提供了不少理解文学、或者说叫复原文学现场的新思路。

  先说“史”的部分吧。作者自己在正文之前的序言中就已经很明确讲了自己的写作方式:对小说原文的引用和第一手材料(小说作者的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可靠材料)为主,而尽可能少的去引用各路学者的理论分析和学术化规范——这明显带有了预先且明确的史料筛选属性。以小说中的“家”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建筑的解读来观照整个文本,寻找其他细节的内在的联系,某种意义上从“史”的角度,看已经算是比较典型的微观史学风格。

  因此,沿着这个思路,这种写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斯伯格那本著名的《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当然,《文学之家》并不能算纯粹意义上的微观史学,除了核心的文学的那部分,全书涵盖的二十个典型建筑之间也没有构成逻辑上的联系,微弱的时间上的前后关系也不足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关涉历史的宏观视角。落实在具体行文之中,作者经常从小说文本中抽取出一个建筑,寻找其与现实的对应,从而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虚构的两个角度同时来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加以分析和解读。但这种分析解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小说第一文本的有限范围之内,还没有太找到合适的发力点向纵深拓展。换言之,用“史学”来定义《文学之家》并不完全合适,因为其根本落脚点还是在文学上。

  回到“文学”的立场上,《文学之家》一下子就呈现出了另一种面貌:一种小个子女生式的自如和灵活。“文学地理学”的框架足够大却也太过高冷,这里的建筑却鲜活生动。不仅是作家笔下的文本和现实中的建筑寻求着某种精细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肉体对应,作家自己的面目通过文本和现实建筑中的生活进行着灵魂的对比和互渗。从《奥特兰多城堡》开始的神秘,到《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的神奇,形成了近乎圆满的休止,中间包含着柯南道尔贝克街221B的逻辑高度,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种族命题,司各特对民族之间百年纷争的探讨,艾米丽勃朗特对内在爱情的谜语暗示…………这是属于英国文学的独特风景。

  手边还放着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一套徐则臣。当然,这里不过多展开他的文学书写,而是从书后附加的访谈找一个点:对“出租屋”的反复提及。

  相比起《文学之家》中的“建筑”——作者如此称呼,但其实按当下的眼光来看,那种奢华的建筑已经脱离了“家”的范畴——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空间,中国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似乎越来越少在文本中建构出一个有着丰富细节的建筑。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如果说前者是在“家”的框架下探讨“建筑”,后者则似乎更多只是草率地将某个“建筑”称之为“家”。毕飞宇禁足在南京面向城墙开窗的小居室也好,彭剑斌蜗居在深圳阴湿闷热的城中村也罢,或者徐则臣直接将一整个小说集的故事背景都设置在出租屋,现代人的某种困境在各路作家的笔下隐隐浮现。

  这并不是想做出某种道德判断或指责,而是说或许这可能就是古典和现代的某种分野。正如同作者所引用的J.K.罗琳的自述“让孩子们在某个地方一起过夜对剧情至关重要…………霍格沃兹必须是一所寄宿学校。…………在小说中,寄宿学校取代了家庭。”家表现出了文学叙事上的自我局限。作为名词的“家”既可以指作为家庭居住地点的建筑,也可以仅仅指被我们彼此确认为家庭成员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之家》或许还可以有着更多的现实的解读角度——在“文学”和“史”之后。

  《文学之家》读后感(三):它们不只是建筑

  读小说时,你有没有注意过书中的建筑,比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荒凉山庄、呼啸山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尔庄园,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建筑在书本中的意义?你一定也没有想过它们是否有原型吧!

  有人关注到了文学作品中的那些传奇建筑,她就是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哈迪曼特,2018年,哈迪曼特以72岁高龄出版《文学之家》。在这部书中,作者精选了200年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20栋房屋,借助建筑解读作品,分析建筑的原型与作家创作的灵感,独特的写作视角,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着实有趣

  一栋建筑可以很好的反映主人公的性格,如果是小说中的建筑,那么它必然与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息息相关,更能反映出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

  奥斯丁作品中的房屋特色鲜明,总能反映出居住者的个性,《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参观彭伯利庄园后,对达西大为改观;《艾玛》中,艾玛·伍德豪通过唐维尔庄园确信了奈特利先生高贵的品格。《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曼斯菲尔德庄园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范尼虽然住进去却并不开心,成年的范尼在历经波折后与埃德蒙相爱,最终住进曼斯菲尔德庄园附近的牧师住宅里。

  简·奥斯丁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似乎与塞缪尔·理查逊《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中女主人公所在地北安普顿郡有关,相传那是曼斯菲尔德庄园所在地。但作者更认为通过《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看到奥斯丁家族一连串的命运变迁,还可以看到正确的子女教育问题。作者为本章内容取名《迷惘之屋》,细细品味颇有意思,范尼从曼斯菲尔德庄园到牧师住宅,似乎也意味着范尼从迷惘到清醒。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构建了一处宏伟的建筑,“它惊人的造作,不像个家”,就连盖茨比跟他也有隔阂,这栋建筑其实就是个工具,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挚爱黛西·费伊的注意,希望得到她的仰慕。一切宛如梦幻般,一切都不那么真实,不像家的豪宅终究是迎接不来它的女主人。通过这一栋建筑,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这个故事注定是悲剧,而盖茨比的性格又何尝不是如同这栋建筑般充满梦幻,不切实际。

  伟大文学作品也许就是如此,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多余,何况主人公居住的住所?即使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也能从一个人的住所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习惯和能力等等。伟大的作家们,总是会在生活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那些非同寻常的建筑,似乎也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除此之外,《文学之家》提到20栋建筑,涉及到20位作家,这其中不乏我们读过的作品,也有一些并没有读过的作品。读完这本书,我已经被种草了很多部作品,期待有机会可以阅读。所以,这也是一本种草机,不知道你会被种草什么书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