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精选

2022-07-06 09: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精选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一):没想到这本书弥补了我童年的缺失~

  之前在B站关注的张辰亮老师,出书啦!可能有人玩W博,他那时候在围脖上开了个号,专门解答网友关于各种动植物的相关知识,后来也创办了《博物》杂志。博物学是孩子蕞好的自然老师,这套书就是给孩子的自然博物启蒙读物。

  说实话,现在小朋友在对自然动植物的认知都太少了,尤其小学阶段,假期周末都在兴趣班补习班度过,对于植物的认知可能来自于菜场,什么什么瓜果蔬菜都只认识常见的几种,要么就是来自于书本图册,认识图片但是遇到本尊就不认识了。一切都源自于对自然的探索太少了。

  这套书精选了小朋友感兴趣的60个主题,200个常用知识点,100种动植物和自然现象,还有近300幅精细写实的全彩插画,适读年龄:4-10岁。

  这套书共包含6册:

  《不可思议的花草树木》——脐橙为什么有“肚脐”?向日葵晚上会跟着月亮转吗?植物能吃掉虫子吗?植物界真是不可思议,看似普普通通的花花草草却暗藏玄机,这本书带着小朋友去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一边观察学习一边记录。

  .

  《叹为观止的自然现象》——我们小时候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雪花为什么会是六瓣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我们能不能走到彩虹脚底下?这些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是我们探索的动力。

  .

  《深不可测的水生动物》——每每去到海洋馆,小朋友们都异常兴奋吧?那你们知道海豹、海狮、海狗的区别吗?你们知道章鱼、乌贼、鱿鱼他们谁的腿比较多呢?为什么淡水鱼到了海里就活不了呢?这本书里有答案,快来一一起解开谜团吧。

  .

  《无奇不有的昆虫世界》——说到昆虫,那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呀。臭屁虫放臭屁的时候,噫~记忆深刻了吧?那小朋友知道臭屁虫是怎么放臭屁的吗?伪装成树叶的虫子是什么虫子呀?会飞的蚂蚁你们见过吗?

  .

  《大开眼界的陆地动物》——陆地上的动物小朋友都能说出多少种呀?我们想象,同为百兽之王,狮子和老虎打一架谁会赢?可爱的小刺猬真的会在背上扎果子吗?进化论说,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那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无法进化成人类呢?

  .

  《奇趣无穷的飞鸟乐园》——我常常在小时候幻想,要是自己能长翅膀会飞那该多好呀,小朋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呢?当我们观察鸟类的时候,是不是有注意到它们会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如果遇到落巢的小鸟要如何救助呢?鸟真的是恐龙进化而来的吗?

  .

  带着思考带着问题,一起看这套书,并且可以通过书中原创的“我的自然观察笔记”记录下来哦~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二):家长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多维度去喜欢科普知识

  每位家长都会给孩子备一些科普书籍,但是孩子不爱看,甚至从来不翻,就成了家长最深的痛。

  这么好的书,这么贵的价钱,都无法燃烧孩子的热情,家长们潜意识里就会刻板印象:孩子不爱阅读,不喜欢科普之类定论。

  如果去儿童书店,大部分孩子对故事绘本比对科普书要热情得多。如果去大自然,大部分孩子应了陶渊明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玩乐之心哪里还顾得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今非昔比,家庭教育的方法也该随之升级,好的方法应该是生活实践+视频影像+书籍系统解读,三项灵活运用,多维度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即时获取知识,形成良性循环思考,开拓思维。

  全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匹配孩子的喜好度,认清孩子的学习阶段,才会事半功倍。

  科普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首选,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入门级的科普书呢?

  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书籍对于孩子来说,吸睛的第一要素是视觉美感,尤其是对于低幼儿童,识字较少的孩子在亲子共读中会主要目光集中图片信息上,会引发头脑中形成想象和思考。

  好看的图画,会在他们稚嫩的内心种下一粒阅读的种子,良好的阅读体验也是他们再次翻开书籍的动力。

  科普书籍需要知识结构更严谨一些,但不意味着语言专业,苦涩难懂,趣味的解读可以让父母在共读过程中充满乐趣,语调与语言都接地气儿,自然受到孩子喜爱。

  tip:不要以大人审美眼光看待孩子对图片审美的需求,选择书籍尽量给孩子看一下图片。如果是亲子共读的书籍,文字内容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让朗读的父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识文读字那么枯燥。

  大量的知识可以用无数的问题串联起来,现在很多视频博主就利用这种方式吸引流量,都是一些我们很关心,虽然平时并没有疑惑,但非常想知道的答案。

  那么同样,提出好问题,可以吸引孩子们注意力。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最吸引我家小儿子的地方就在于每本书的十个问题,例如:

  我拿到《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书时,第一页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和儿子边回家边探讨,这是十个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但是我们俩之间的探讨过程十分愉悦,也启发了很多育儿的方式。

  当问题提出,孩子会搜索头脑中一切相关信息去获取答案,而家长示弱表示不知道答案之时,反而更激发了孩子深度思考能力,他搜集很多信息去论证,像一个老师一样一本正经的“授课”于我。

  当看到孩子闪烁发光的眼神,我就知道回家后势必是一场愉快的共读时光。

  科普书籍最大的问题是与现实生活相隔甚远,孩子们即便读得起劲儿,合上书籍就把知识束之高阁。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法布尔幼年时在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童年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等等众多昆虫陪伴,后来他把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写了书籍《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还有《昆虫记》。

  我最早关注小亮老师,是因为他之前出了一本书叫《海错图笔记》。《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小亮老师根据这些资料逐一去搜集素材、实地考证,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为孩子们阅读的读书笔记。

  专家运用现代科技钻研生物科普,给孩子们带来知识领域的拓展,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每位家长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成为“法布尔”,可想做法布尔就要从认真地踏实地去观察一种植物、一种动物开始。

  在《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每一节的最后,都会有一张“我的自然观察笔记”,并提出两个问题,让小朋友在空白处画出来或者贴上照片。

  所谓观察笔记,当然要去观察才能开始“做作业”,行动去来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去动物园带着问题去做观察笔记......好的书籍可以引发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更大的热情去观察自然,去热爱生活。

  孩子一旦孩子对某个领域感兴趣了,家长要做好后续资源的支持工作。

  就像我的小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对人体内容非常感兴趣,我就给他买了大量的人体科普绘本,以及相关的幼儿科普视频,但是两个月后实在找不到新鲜的内容,他的热情也就随之减退了。

  而恐龙类的科普书和书籍供应比较齐全,取之不竭,每一次新内容都会刺激他大脑中的兴趣点而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自然科普类书籍品类繁多,我给孩子读《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这套书籍时,会结合小亮老师在微博、抖音几个大平台上定时更新的生物视频一起看。

  小亮老师录制的“生物鉴定”,非常像视频版的生物观察日记,从生活中、海鲜市场、果树中、公园里......解读生动有趣,一口北京腔,孩子和大人在欢乐的气氛里就掌握了生物知识。

  最最关键的是小亮老师的观察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科普,走在田间、树边,也会要用手机拍下视频,不懂得问题回家第一时间上网搜索,这个过程就是具备了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那么读书与电子产品就不再是对立的两种方式,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竭力利用现存便利条件,而学习的内核永远都是保持好奇心。

  家长要对科普书籍的作者背景有所了解,网红当道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对孩子的教育不能马虎,还是要找此领域的专家。

  查了一下小亮老师的背景资料,“典赞·2017科普中国”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青春版《博物》编辑。

  从小就对大自然怀有极大热情,2004年曾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的青春版《博物》杂志的“博物少年”。2006年创办了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协会并任副会长。在全国十多个省调查昆虫及其他生物资源,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经验, 采集制作了上千个昆虫标本。

  为《博物》、《生命世界》、《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探险》和果壳网等媒体撰写文章。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这套书分为六本,分类细致,内容直指小朋友最关心的话题,以兴趣引导为主,是我们小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升级版本。

  这六个主题板块,分别是花草树木、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鸟类、昆虫、身边自然、涵盖了植物、动物、进化、天文、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都是日常身边能见到的,感受最具体的,但是我们却从来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孩子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被带进博物学的大门,但获取最扎实的知识一定要从系统成册的书籍当中,因为缓慢可重复的阅读可以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成为观察自然的“小专家”,不仅仅是习得了某些知识,而是成为了热爱生活最可爱的人。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读后感(三):好养活、漂亮又适合孩子养的鱼有哪些?看完这些再也不怕把鱼养死

  “妈妈,我知道为什么叶子到了秋天就变黄”

  “妈妈,我知道天上为什么有时候下雨,有时候下雪,有时候又是下冰雹”

  “妈妈,你还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

  好家伙,小勋现在已经变得这么狂妄自大?看样子,我以后得喊他大勋了,他再也不是那个整天用奶萌奶萌的声音问我“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了。

  好吧,不得不承认,孩子总会慢慢长大,总会翅膀变硬,甚至还会嫌弃父母“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呀”。

  很多人说,父母总要接受自己的孩子终归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其实啊,父母还得接受孩子总有一天会变得比你强,懂得比你多,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用那句话来形容我们:

  妈妈,你要不停的学习啊,不前进就等于退步。

  你看,当初我们教育他们的话,现在都成了他们反过来教育我们的至理名言了。

  我仔细一想确实是的,小时候我每天陪着他看科普动画片、读绘本、看百科书,自己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他现在会自主阅读之后,我就开始放养。他一问我问题,我就说:你自己学着上网找答案呀、你自己学着读书呀、你很棒的,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后来,答案是找到了,结果就是他越来越“百晓”,我越来越“白痴”,最后演变成他越来越盲目自信,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比妈妈还要厉害。

  我怎会轻易认输,所以又开始和他一起看百科书,毕竟学海无涯啊,不学习就等于退步啊,都是自己说的话(挖的坑),不得自己去实践嘛。

  前阵子他迷上了养小鱼,又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很多问题老母亲也无能为力,为此特地买了一套《小亮老师的博物课》,其中有一册就是讲“深不可测的水生动物”。

  以前我们一起看《动物兄弟》动画片时,其实也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但毕竟那些动物离我们太遥远,很多动物只能在动物园或者书里能见到,生活中就很难接触到。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里面介绍的生物非常接地气,就拿小勋最近迷上的养小鱼这件事来说吧,水生动物这一册里就讲到了我们平时会吃到的鳗鱼饭、公园池塘里的鱼是什么鱼、什么鱼适合小朋友养、鱼也分地盘?

  我一看这也太接地气了吧,平时我们看到的科普书都是:美洲虎,它主要分布在某某地区,从某某时代开始……

  这本书倒好,全是和小朋友息息相关的话题,果然还是中国人了解中国小朋友的小脑瓜。小亮老师在全网有2000万粉丝,最擅长动植物科普,还被这个科协评为“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

  下面我来给家长朋友们答疑了,好让你们也可以在小朋友面前显摆显摆:你看,老妈/爸也是知道点干货知识的吧,下次别再在我面前狂妄了啊。(是不是想想就觉得扬眉吐气)

  1、我们还能吃到鳗鱼饭吗?

  2018年,有人发了一条微博,说他了解到鳗鱼已经被吃到濒危,即将灭绝。

  什么?那我们还接着吃鳗鱼饭可不就是加速鳗鱼的灭绝了?我们都成帮凶了?

  鳗鱼确实已经是濒危物种了,尤其是欧洲鳗鲡,我们平时吃到的是日本鳗鲡,也临近濒危。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餐厅在卖鳗鱼饭呢?那是因为宣布鳗鱼濒危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没有法律效力,它只能宣布哪种动物濒危,但不能禁止动物买卖。所以日本鳗鲡虽然濒危,但捕捞、买卖都是合法的。这也是为什么餐厅还在卖鳗鱼的原因。

  又有人疑惑了,既然野生鳗鲡濒危,那我们可以人工养殖呀。可是鳗鱼并没有那么好养,很多小鳗鱼会在一个关键时期——柳叶鳗期死亡。

  这个时候的小鳗鱼全身透明,像纸片一样薄,形状像树叶,所以叫“柳叶鳗”。这个时期的鳗鱼在人工环境里什么都不吃,饿死了。因此,人工繁殖一直没有成功。

  后来虽然有科学家研究了柳叶鳗愿意吃的食物,但是这些饲料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花费十分昂贵,因此这样养出来的鳗鱼价格也非常高。

  我们现在在市场上买到的鳗鱼,依然是从野外捕捞鱼苗,然后人工养殖长大的。

  其实,鳗鱼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食物,所以为了拯救鳗鱼,我们就先不吃鳗鱼吧。

  2、公园池塘里的鱼是什么鱼?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以前小勋就问过我几次,我都没找到答案,这次终于在书里翻到了答案。

  一般来说,池塘里比较常见的有原生的、本土的小鱼,还有斗鱼、虾虎、鳑鲏等。

  斗鱼:俗称国斗,它分为圆尾斗鱼和叉尾斗鱼两种。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养活。只需要找一个干净的玻璃瓶,装上水,把它放进去,每天喂一点米饭粒,它就能活好长时间。

  因为它生命力非常强,对水质的要求也低,并且它喜欢安静的水,不喜欢流水,只要用小盆装点水,它就能活。

  不过,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你要养斗鱼的话,一个缸里最好只养一条。因为它们爱打架,可能会导致受伤或死亡。

  虾虎:经常趴在池塘的底部或边缘,像壁虎一样垂直于地面,吸在池壁上。

  它的腹部有一对腹鳍,两个腹鳍长在一起,变成一个圆圆的像吸盘一样的鳍。这是因为虾虎虾虎呆在流动的水里,为了不让自己被水冲走,就进化成小吸盘,固定在石头上。

  虾虎的得名是因为它很凶,喜欢吃虾,人们觉得这种虎头虎脑的鱼吃虾的样子很像老虎,就叫它“虾虎”。

  麦穗鱼: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你一定看过这种鱼。它长得细长细长的,经常在荷叶或水草之间游来游去。

  我们常常能在国画里看到这种鱼,比如齐白石先生的画。

  麦穗鱼身体侧面往往有两条黑线,常被用来喂乌龟。

  下次去野外郊游,或是公园野餐时,我们再看到这些小鱼,记得趁机向小朋友科普一翻,让他那崇拜的小眼神再次回到你身上。

  3、什么鱼适合小朋友养呢?

  这个问题可来得太及时了,相信很多父母带小朋友逛公园时,都会看到卖小鱼的,可是有的小鱼很难养,没几天就养死了。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适合新手小朋友养的鱼。

  孔雀鱼:因为雄孔雀鱼的尾巴特别大,还有各种好看的花纹,就像雄孔雀的大尾巴,因此而得名。

  养鱼技巧:

  ·不必买纯种鱼,因为太贵,买杂色鱼,它是纯种孔雀鱼交配之后生出来的一些杂色鱼,同样很好看。

  ·即使雌孔雀鱼没有雄孔雀鱼漂亮,但也要买一条雌孔雀鱼回家,他们会进行交配,不久之后,雌孔雀鱼就会直接生出小鱼。一般来说,买三四对孔雀鱼,一年之后就能变成好几十条孔雀鱼。

  ·不需要过滤器,孔雀鱼只需要一个玻璃缸。隔半个月或一周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不要把水全部倒掉,用小管子把三分之一的水抽走,再倒进三分之一的新鲜水就可以了。

  ·如果给它加一点灯,或是放在光线好的地方,孔雀鱼会更漂亮。

  斑马鱼:身上有斑马一样的条纹,因此而得名,它繁殖速度快,很好养,和孔雀鱼一样,只需要一个小缸子装点水就可以了。

  泰国斗鱼:这是一种特别漂亮的鱼,鳍就像一条丝绸一样飘来飘去,特别漂亮。

  养鱼技巧:

  ·不需要很多水。因为它的鱼鳃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不需要从水里获得氧气。

  ·每条泰国斗鱼都要单独放在小杯子里,因为它擅长搏斗、脾气暴躁。如果有两条雄鱼碰到一起,就一定会打架,甚至把对方的鳍咬坏。

  ·不需要过滤器,泰国斗鱼喜欢安静的水,如果有水流的话,反而影响它。

  ·可以买两条泰国斗鱼,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的玻璃缸里,让它们看得到对方,又咬不到对方,从而激起它们的斗志。它们就会向对方示威,把身上的鱼鳍全部展开,像孔雀开屏一样,非常华丽。

  这样我们就可以欣赏到泰国斗鱼最漂亮的样子啦。

  ·一定要有鱼缸盖子,因为它们的斗志很强,很容易从水里跳出来。

  了解了这些好看又好养的小鱼,周末可以带着小朋友去花鸟市场行动起来了。

  由于篇幅有限,就先把书的内容分享到这里了,其实《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深不可测的水生动物》里面还讲了很多有意思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接地气。比如,怎么会有五颜六色的宠物?为什么淡水鱼到海里活不了?鱼也分地盘?

  你听我说了这么多关于鱼的干货知识,估计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文字书,其实并不是,它图文并茂,非常适合6——12岁的小朋友看。

  但是,家长朋友们可以自己先悄悄把书看完再给小朋友,这样我们才能堵住小朋友的“嚣张”气焰呀。等小朋友来你这里显摆的时候,你可以假装漫不经心地回他一句:哦,这个啊,妈妈早就知道了。

  写在最后:

  其实呢,小朋友总有一天会变得比我们知识渊博,比我们更厉害的。真到了那一天,也挺好的,且行且接受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