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毕竟骂他不是目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毕竟骂他不是目的

2022-07-13 20:04:53 作者:秦珍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载入中…

毕竟骂他不是目的

  毕竟骂他不是目的

  用生命对抗暴力的崔译文,不该再一次遇见“暴力”。

  她的故事,我们3年前报道过。她在同学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保护,身中8刀。她的伤口要用钢丝缝合,疤痕像用订书机订过。

  看上去,小崔弱质纤纤。当时她才20岁,体重不到90斤。被刺中一次后,她捂着伤口追上歹徒,再一次把同学挡在身后。

  “我们俩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结局。”她说。

  这样的英勇,值得这个世界的注目,无数人以自己的方式向她表示敬意。

  广西灵川县政法委向她颁发“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证书,教育部授予她“最美大学生”称号,最近,她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数亿人在社交平台读过她的事迹。前几天,有个微博账号发了崔译文的故事。在这条微博下面,出现了画风奇怪的评论。

  “麻烦转告她,我愿意娶她,真的。”一名网友写道。

  这句表白瞬间就陷入了围攻。

  有人说“能别这么自信吗”,有人反问“你配吗”,有人讥讽“姑娘是立了功,又不是犯了罪”……回复超过8000条,牢牢站住热评第一的位置。

  我也不喜欢这句表白,理解网友的“气结”之处。

  “我愿意”原本是一句郑重的承诺,它应该发生在两个彼此相爱、相托的人之间。但一句随口的“我愿意”,则显得一厢情愿,在上述的语境中,还有一种“怜悯”和“施舍”的口吻。中国女性已经到了自由、自主、自立的时代,早不需要“有人愿意娶”来确认价值。正如网友所说:“好像你愿意娶她是给她的至高荣誉似的。”

  更何况,崔译文的英勇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性别意义”,是人类、人性的“至善”——拿一只甜筒去装月亮,装得下吗。

  批吗?批吧!论吗?论啊!

  这样的批评与讨论,的确有价值。且不说能改变啥,推动啥,最起码,能让一些人反思一下自己的观念,润色一下自己的赞美,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

  然而,这场讨论中还夹杂着另一些声音,有侮辱谩骂,譬如“晦气”“围观精神病”;还有人身威胁,譬如“我愿意揍你”“受不了了,有没有同城‘代打’”之类。

  这就超出“批评”和“讨论”的范畴了吧。

  不少人涌到表白者私人微博页面,在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个人记录下,骂他是小丑,质问他为什么想害人家姑娘,说他是令人作呕集大成者,甚至扒出他照片嘲讽他的外貌。一条评论格外引人注意:“你配不配啊,你是清北毕业?还是海归留学?你是有一个亿?还是有三套房?”在我看来,功利主义地、用这些标准去匹配崔译文的光荣,和用婚姻丈量女性的价值一样差劲。也许这位网友,是想用魔法打败魔法吧。

  这不就是网暴的基本形态吗?当小崔姑娘用生命对抗暴力时,说着敬佩她的人,却在亲手实施暴力。然后他们骂着骂着就忘了,最开始让大家围拢而来的,是小崔啊。她的伤对生活有影响吗,歹徒被绳之以法了吗……大家忘了问了吗?

  至于那个表白者,我也相信,他是出于对小崔姑娘的“敬爱”才说出了那句令人“不适”的话。

  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在理解与表达这两件事上,我们都受限于知识框架、价值观念、思考角度和深度、词库是不是丰富……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表达。此一刻达成共识的、普世皆美的,下一刻亦未知如何。

  同是赞美一大片水,范仲淹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我三舅爷可能说“大海真是大”。我三舅爷和范仲淹怎么比,但他没有权利表达吗。再比如,一个乞丐真诚地赞美国王王冠上的宝石,“我愿永远装它在我钵钵里”。善良的网友大概也不会说出“你也配”“宝石差你一只讨饭的碗来装吗”。

  那个表白者,也许他的表达拙劣,不够正确,但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不一定读了很多书,不一定有过很多思考。他以为他的表白,是他拿得出手的最动人的“话”了,结果他面前是“认知”的千沟万壑,随意跳一跳,就跳沟里了。那些抖着机灵辱骂他的人,和他的“自信”有什么差别呢?当我们自己还在反复地“燃”“破防”“yyds”,我们有资格笑话别人“词穷”吗。

  那个表白者,他需要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女性的美和力量,已不需要“婚姻评价”;需要知道在中国,各类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均超过男生,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50.9%。那些辱骂者,也需要知道,为各阶层争取权利“平等”,需要热烈的表达,更需要实在的奋斗。辱骂骂不出真知灼见,只能看见口水横飞,真想让这个小伙子“醒醒”,需要理性的批评。

  有人总结,当下的互联网讨论,常常掉入一种于追寻真理、建立共识无效的循环。比如“狂欢——制止狂欢——反思——制止反思——接着狂欢与反思——骂战”,比如有人愤怒,就有人出来劝人息怒,再引发新一轮针对“请息怒”的愤怒。

  大家怒着骂着,离事件的核心越来越远,最后的结局,不是在对骂中找到真理或真相,而是在对骂中渐渐遗忘。

  我翻了翻那个表白者的微博,在过往的岁月里,他曾赞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伟大”,也曾为国旗护卫队发“大拇哥”,他“致敬”过抗战老兵,也在国家公祭日送上“蜡烛”。他调侃过自己单身,也怀念过和友人的情谊。他的文字一直都很普通,没有太华丽,也没有什么恶意。遗憾的是,在密集的攻击中,他设置了“半年可见”,也删除了一些内容。辱骂者砍去了他互联网形象的一部分,他怕了,这就对了吗?

  我们批评、反思、抗议、斗争,都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共识,这过程大概永无尽头,但寻求共识的过程,正是为大多数人谋求福祉的过程。

  骂那个表白者,能让他瞬间一激灵;建立更多共识,才能让这个时代,配得上小崔姑娘的英勇。

  最后想说一句,他的“词穷”是真的,但他的敬意也是真的。

  “麻烦转告他,我愿意相信他,真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毕竟骂他不是目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