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父城遗址今犹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父城遗址今犹在

2016-08-31 作者:将相河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城遗址今犹在

  父城遗址今犹在

  赵光耀

  平顶山的文化由来已久,较早的根系在于古汝水和滍水两大人文脉络,其中的女娲部落和蚩尤部落以及由此繁衍的火神祝融等血脉相连。从如今的许南路八矿一侧有路盘旋于半山之腰,先是经过祝融部落集聚地、孟良寨、紫云书院、金牛山、马棚山,再到卫东区的观上往西行不远,就是张良故里,再往西行,就是后山的父城遗址。

  从文化角度审视平顶山,则我经过一番研究和实地走访认为,后山文化优于南山文化。南山除了新华区地盘的湛畈之战、五矿的豢龙城、卫东区诸葛庙、包公水牢之外,就数北山的父城遗址了。父城遗址则是位于平顶山北5公里许的宝丰县庄乡,包括古城村、马庄村和杨庄村。父城商周时属于应国管辖,春秋时,楚国经营犨城后触角前伸,把该城叫为“城父邑”,是楚国北方之边陲重镇,楚太子建曾从筹建犨城之中先后镇守于此。秦朝时,城父分为郏邑(今郏县)和父城县。彼时的观音前身妙善公主就在父城出生,后先后在白雀寺、香山寺修成正果。十几年前,我陪同总政话剧团团长燕燕走访白雀寺时,其时市交通局有一名干部老家中收藏一块青石城门牌“父城”。据他讲,该门牌系汉代古城门上方所有,后流落民间,由他捡漏而得。后他推开密室,我们得以在昏黄不清的光线中审视了一番。东汉二十八宿、著名军事家“大树将军”冯异生于城内,死后魂归故里,葬于父城东南之龙山脚下。父城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包含的年代起于商,至南北朝时期的古城址,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等诸多朝代。据专家推算,该遗址城址分内外二城,外城呈长方形形状。去年秋上,我们围绕运粮河及附近护城河遗址走上一遭,秋后收庄稼时节能隐约可见旧时城垣的些许痕迹。据文物部门测量,遗址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1250米,全城周长6公里,面积约220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基宽10余米,残高约2米。当地人把内城称作“紫禁城”,如同鲁山县张官营镇人称古犨城内城为紫禁城一样。父城遗址现存可见的附属文物有楚长城、运粮河、白雀寺、三皇姑坟、冯异墓等,听原李庄乡党委书记楚亚伟介绍,观音菩萨最先出家的白雀寺所在的位置是内城的西南角。

  父城遗址所在平顶山北、宝丰县东,但因与东部安徽亳州东城父对应,而称为西城父。如同西鲁和东鲁中鲁山和屈曲阜的关系,宝丰和安徽亳州也存在着西城父和东城父的关系。亳州人讲,城父城遗址,位于亳州市城东南35 公里城父乡南500 米的农田中,为春秋晚期楚迁许君于城父的城址。而许国历史以许昌为发轫,既而先后数次迁徙,受制于强大楚国,叶县、鲁山、安徽亳州等。《春秋左传》记载:“楚伐陈,取焦、夷”。焦地即今亳州城关,夷在焦东南七十里,实为城父前身。楚平王十七年(前528 年),灭焦筑谯城,又易夷为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周景王十二年(前533 年),楚迁姜姓之许实城父。战国时属楚。汉置城父县,唐末改名焦夷县,后唐复名城父,明代洪武时废县。 城父古城遗址系夯土筑城,平面方形。城垣残存最高处约1。8 米,南城垣似一条土垅,横亘于平原之上。城之东南角保存较好。北城垣与西墙已毁为平地。城之周长约8 公里。原有四门,今略可见东门痕迹。从南墙剖面可见城垣夯土层,每层厚10 多厘米。城垣上宽约30 米,两边呈漫坡状。城中有洪水淤积土层,还挖出许多汉代砖瓦遗物。建国初期,当地农民在城中发现过楚金币郢爰等。现被列为亳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别说,东西城父颇有渊源,有一个人物值得注意,他就是太子建,据说跟屈原关系颇好。而且此人先后在两个城父都居住过。查其历史,其人也颇为不容易,先是老爸楚平王把自己秦国的媳妇先行霸占,以至于自己跑到楚国北部边疆,辗转反侧,闪挪腾夺,闹腾不已。

  资料显示,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姬贵十九年,太子建的少傅费无忌受命去秦国为太子建迎亲,见秦女孟嬴很漂亮,便向楚平王熊弃疾建议“自娶“。昏庸的楚平王在霸占了儿子太子建的夫人孟嬴后,又抽梁换柱地把一位齐国女子送给太子成亲。太子少傅费无忌怕太子建知道此事后对自己不利,遂向楚平王献计,先把太子建赶到与宋国相邻的城父邑(今河南许昌襄城),后又献计叫来城父邑的军事统领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司马奋扬情知太子建无辜,暗中派人先去向太子建告密,自己则不慌不忙上路。太子建都已经逃到宋国去了,司马奋扬才慢悠悠地赶到城父。后来,司马奋扬让城父邑的大夫把自己押送郢都去待罪,楚平王问奋扬:“那个杀太子的命令,出自寡人嘴里,进到你的耳里,是谁泄漏给太子建的?”司马奋扬坦然地说:“是臣。大王曾经嘱咐臣要像服侍大王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不敢三心二意。臣按大王先前的嘱咐执行,不忍心按大王后来的命令执行。臣把太子放跑,现在后悔莫及了。”楚平王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司马奋扬说:“臣没有完成大王的使命,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了,臣不敢。”楚平王无奈,对司马奋扬说:“你还是回城父去,像以前那样做的官吧!”(心灵鸡汤 www.wenzhangba.com)

  前一段电视热播《芈月传》,跟芈月同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城父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的城父邑有两处:一处是春秋时期楚国夺取陈国之地后所设,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宝丰县城东李庄乡古城村一带,古城村即在龙山北侧不远处,到了秦、汉时期,在城父邑的基础上又设置了父城县,到了公元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曾改称为龙山县。另一处则是在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的城父邑,也就是太子建赶到与宋国相邻的那个城父邑。

  再说太子建和伍子胥后来又逃到郑国避难,请求郑定公姬宁帮助伐楚报仇。郑国无力抗楚,郑定公劝太子建去晋国求救。晋国正想利用前来投奔的楚国太子建为间谍以打击郑国,晋大夫荀寅便与太子建和商定先灭郑,而后伐楚。其后由太子建去郑国策反。晋国与楚太子建商定,晋国从外面打,太子建作为内应,里外合力,消灭郑国。太子建的一个仆从因受到太子建的殴打而怀恨,便去告发了太子建与晋国之间协商的阴谋。郑国国君郑定公和正卿公孙侨得知太子建与晋国勾结谋郑的企图后,暂不露声色。待太子建密谋作乱时,先发制人,杀掉太子建,用反间挫败了敌方的阴谋。太子建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原居地城父邑的名称为姓氏,而城父邑的楚国人也都怀念他,即有人便以其居邑名称为姓氏,皆称城父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城氏者,世代相传。到了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贵族叫城浑,居于周王室的京畿,他演绎了流传千古的《城浑出周》,其就是该支城父氏的后裔子孙,被汉朝史学大家刘向记载在《战国策•楚策》中。

  城父还有一个出处,是与人名有关。其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将领王子城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王子城父,公元前658-?年待考,即王子甫,姬姓,复姓王子氏,琅琊人(今山东潍坊临淄区),是著名的春秋时期齐国将领,承父爵仕爵齐国都城临淄为城父,史称王子城父,官位相当于今天首都警备区司令。

  公元前616年,齐昭公姜潘十七年秋,北狄鄋瞒国(今山东高青,国主为兄弟四人:侨如、简如、荣如、焚如)率众侵犯宋国,被宋军败于长丘(今河南封丘)。北狄败军遂入鲁国,农历10月被鲁国大将叔孙得臣败狄军于咸阳(今陕西咸阳),杀其首领侨如。之后,北狄又转侵齐国,王子城父率军败之于周首(今山东平阴),临阵斩杀狄酋荣如,埋其首级于都城北门外,然后驱逐北狄人至经卫,复被卫国军队击败,杀了另一首领简如,再驱迫其散迁于河南、山西一带,最后只剩一个酋首焚如,鄋瞒国由是灭亡。王子城父因有大功,齐昭公拜其为莱阳君大夫,并赐姓王氏。自此,王子氏始别姬姓,嫡系称为单姓“王氏”,该支王氏自王子城父始。三国时期曹魏国的《王基碑》、唐朝时期韩愈的《王仲舒神道碑》中先后都有记载,并见于史籍《左传•文公十一年》中的史事记录。但在王子城父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城父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城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楚国经营中原中,方城之外据点有三:叶邑、犫城、鲁阳。后扩大为五,先前所说将西城父一分为二:建郏邑和父城。伴随着当年楚国太子建驻跸此城的马蹄声声犹在,曾经的楚长城蜿蜒走龙,在父城遗址东南。呈南北走向,从小擂鼓山向北经贺沟、尚王村,由闪庄村进入郏县境内,长约8。5公里。近前一观,墙体沿地表砌筑,外侧用红石垒砌,中间则以碎石填充之中。运粮河欸乃橹声犹在,沿着父城遗址东北方走访,就可见昔日楚庄王动用民工开挖的一条运粮河。这是一条南源白雀寺、北连汝河的人工运河,用以航运粮草。其主河道由南向北穿过外城,由内城东门引入内城后设码头;另一支河道从外城由北往南引入内城至南城墙,将内外城自然连接,形成水路通道。此外,白雀寺缭绕香烟和汉代大将冯夷的汉代雄风、汉传观音出生慈海渡航地还在。在我看来,千百年来,此地之所以兴盛,无不得益于南山龙凤呈祥的气脉。东边不足十里就是汉留侯张良故里,就占居凤凰来仪的气穴。问鼎中原的大战起起伏伏,南山擂鼓台至今保留石鼓一对,那是妙庄王点将台,是开拔黄河岸边的指令旗,是与郑国交兵的将令牌,是操练兵马的演兵场。宝丰东汉大将贾复的点兵台虽没找到,但我在江西九江烟水亭见过周瑜的点将台,在河南新乡见过鬼谷子的演兵台。等等。所谓历史,哪有无兵的时候?东汉大将冯夷在此领五城守候,惜乎东汉以后,自打贾复城出现在宝丰,父城历史渐渐暗淡起来。倒也不必寂寞,这不,妙善公主成为观音,而妙庄王及其王后、大皇姑、二皇姑都相继入佛门修行,并各得其所,修成正果。最为骄人的是,观音二位姐姐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汉化观音在此成就了佛国兴盛,让人佩服的是妙庄王的江山也就贡献出来了。史料语焉不详,大约在公元前11-6世纪,在与应国的战斗中,两国各有胜负。后随历史烟云飘散,这个城池过了几百年后,归于湮灭;但同时反而是观音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且越发光明正大。透过高低不平的田畴,我可以看到古今地理位置的变迁,那是成就观音的父城遗址,那是成就观音的白雀寺,那是成就观音的每一寸土地,以废墟为代价,让观音文化发扬光大。那还是观音入土为安坟茔,在脱离凡体的大冢前,遥想故去的三皇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父城遗址今犹在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