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可以体罚学生的求学时代
山东 魏国华
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很少有老师敢体罚学生了。学生犯错,最多是批评、罚站(这也算体罚);再严重些,无非就是叫家长、停课回家反省。 时间久了,调皮的学生基本熟悉了这些流程,往往也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但我认为,没有体罚的教育不算完整的教育,就如小品中所说:不打你,你印象不深刻!当然,这体罚,必须掌握一定的“度”。
自己年近五旬,已经到了喜欢回忆的年纪,回顾自己那个可以体罚学生的求学时代,竟然感觉那时的体罚并非残忍粗暴,有时竟然是一种甜蜜的回忆。
那时,曾有一犯错的同窗,晚自习时间被班主任传唤到办公室。那时的办公室设备简陋,空荡荡的大屋里四张长条桌并排在房间中央,就是老师们的共用办公桌。
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冬天有些阴冷,但冷却不了班主任心头的怒火。一番训斥之后,班主任意犹未尽,起身拿起了门后的笤帚疙瘩。我的那位同窗身经百战,立即领会了老师的意图,一边赶紧认错,一边绕着办公桌躲闪。于是,在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里呈现出这样精彩的一幕:班主任举着笤帚疙瘩怒气冲冲的在后面追,学生一边认错一边绕着桌子跑。几圈下来,班主任竟“扑哧”一声笑了。据说多年以后,我的那位同窗与班主任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其实,作为教师心里都明白,打,并非泄愤,只是一种小小的惩戒,因此老师一般都是专打手心或者是屁股,只是让你长点记性而已。在我们那个可以体罚学生的时代,学生一般也理解这一点,一般不会翻脸或者反击。
记忆中曾有这样一位奇葩的犯错同窗,当老师用戒尺敲打他的屁股时,他睁着惊异的眼睛反抗:“老师,你怎么打我?”老师笑笑:“我这是打你吗?”“呯”的一声,又是一戒尺。“你这不是正在打我吗?”学生不服。老师还是笑笑,“呯”的一声,又是一戒尺,“我这是在打你吗?”三戒尺下去,学生立即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马上改口:“老师,您不是在打我,是在教育我!”老师这才收起戒尺,满意的拍拍他的肩膀,称赞他说:“孺子可教也!”
那时的体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没有惊悚,只有趣谈。多年后的我们,也许忘记了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但永远忘不了那些曾经体罚过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