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0: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的读后感10篇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是一本由房伟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二):再见,小波

 我读书慢,一是因为我反应慢,很多字句都要慢慢经过大脑,我才能明白它们的意思;二是我更喜欢有点难读的东西。还有就是我几乎没有读过所谓人物传记,总觉得个人传记是和励志成功学之类联系在一起的,而我觉得自己很普通,也远远不想成功。能记起的就是在读研的时候读过《蒋经国传》,读的原因是偶然知道了作者因写此书而被买凶杀害,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只好像其中并没有我觉得值得因此丧命的秘闻。于是当我三天就读完了三百页的《王小波传》时,想想还是写点什么吧。
       之所以想了想,因为作者在书里已经列举了一个很大的数字,是有关王小波的著作、论文和期刊上的文章,这也让我知道自己只是凑个热闹而已。在这本书里,作者把王小波的生命历程分成不同的阶段:童年、少年、云南插队、山东插队、人大求学、海外求学、回国写作、逝后,非常详尽的记述了王小波的整个生命经历。读间,我就在想,如果把我一生中所有的经历,甚至是那些我自己都并没在意,早已忘记的事情写成书,会不会有三百页 。而当一个完全不认识我的人读了这样的一本书之后,对我的了解,与我本人之间,又会有多大的距离呢?我觉得,相较于那些推崇王小波和贬损王小波的人,作者对王小波的记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但也同样有些过誉的赞美。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我差不多都读过,小说里最喜欢的是《绿毛水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多年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把读书当作与现实对抗的手段,然后以几乎没有修饰的天然才气,写的真诚又无比浪漫的故事,怎能不叫人喜爱。也有说法,这是王小波一次失恋后的作品。《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巅峰之作,这可能也是王小波一再修改,精益求精的一部作品,而此后他再也没能超越,不知是否那过早流露的才华也并非取之不竭吧。当然,王小波小说中的想象力与真诚给人很深的印象,但其中也一直有股涓涓怨念,自始至终,从未消失。王小波自称欣赏罗素,追求理性,不过至死也没有找到和这个环境的理性的平衡妥协点,依然是那个乖戾愤怒、五大三粗,放在哪里也显得很不协调的大孩子。我很疑惑当他经历了少年青年时代备受束缚的环境挣扎之后,终于能够有机会在更加文明开放的美国安顿时,却和妻子选择了回国。即使是因为当时他在美国混的不好,但可以预见的是他回国后也不会的混的有所起色。他仍旧执拗的固守己念,与周围对抗着,也许只有和一心促他成功的妻子在一起时,和那些认同他才华的欣赏者、崇拜者在一起时,他才有些许快乐吧。他的小说杂文里有很多美轮美奂、充满诗意的句子,但在无情时间的风化之后,那些美妙无比的诗句,仍然在鼓舞着一代代不断长大、初次见识时间残酷的青年人,但对于王小波来说,都落得和随处标语同样的境地,因为他自己离那些诗意已经渐行渐远,不断“受锤”。
       当书中作者说如果王小波没有死,也许能成为一个文学巨匠时,我并不认同。我想如果没有那意外的离世,王小波还是会继续执拗,继续愤怒,可能会成为一个并不著名的文化批评者,开一个博客,也许能和方舟子在网上对战。也许最为人所道的身份,是著名性学研究大师李银河女士的丈夫。至于能不能再写出伟大的小说,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即使把他的生命延长二十年,他也不会收获多少人生的快了吧。
       不过,王小波死了。那样对他来说那么痛苦,对活着的人却那么浪漫的死去。这也给了王小波一个机会,让已经难以避免受锤衰老的王小波完全成了另一个人。即使他自己已经无法感知,但至少让多年来一直渴望他成功的妻子得偿所愿。王小波成了一个能代表很多很多的标志,成了这个话语环境下又一个被塑造成的典型。但这也许不是王小波吧,类似的我知道,雷锋不是“雷锋”。我觉得如果王小波没死,他肯定不屑于让人拍一张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的照片,这种事王小波干不出,但他妻子我就不担保了。当王小波生前用过的电脑也可以被拿来展览的时候,我想起《大话西游》里刘镇伟说,“这就是五百年前孙悟空打死牛魔王的地方“。我宁愿王小波是我某个同学的同学的远房亲戚,辗转拿到他写在大笔记本上的《绿毛水怪》的复印件,然后在偶然看到他的照片时,说声”真丑“。
       我曾经写过,理想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这样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王小波那些洋溢着爱恋与诗意的情书,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不过现在我觉得他们的爱情虽然难得,但也只是年少爱恋美好青春的一味寻常草药,王小波那些洋溢激情的情书是他青春热情地证明,是他才华显露的途径,而某种程度上,这也来自王小波心中不易察觉的自卑。毫无疑问他们的爱情真诚热烈,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纯美之物。而在王小波去世多年之后,在已过不惑的年纪,非要把年少时的情书拿来公之于众,也许是种现实的考虑吧。
       无论如何,我是偏爱王小波的,他真诚、幽默、多才,也敏感、执拗、压抑,曾经我觉得他很伟大,现在我觉得他很平凡。就像我离开了村上春树,我也要向王小波说声再见了,再见不是意味与他告别,因为即使现在阴阳相隔,从浩瀚的宇宙来看,几十年的时光不过一瞬。告别的是王小波陪伴我的曾经的青春,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想法,我希望,这不止是老去,其间也有点成熟吧。不忘初心,勿执初心。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三):真实的荒谬

小波生于1952年,我生于1992年,四十年的时间,决定性地改变了我俩的人生经验。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他已然退了学,去了云南。并直到26岁才重新回到了校园。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是我的母校,因此当我在看这部的传记时,总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小波就出现在我上学时长走的路上,仿佛我们就是同学。这不是简单的四十年,一个国家在这四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这种变化的受益者,小波,则是这种变化的受害者。他如此地热爱智慧,却只能依靠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来进行思考,而相比之下,我,却可以阅读几乎整个中文世界的图书。这种对比在我阅读本书时不停出现,我总不自觉的在想,当小波在。。。,我在。。。这种思考使我意识到小波的生命是建立在何等的荒谬之上,他又如何痛苦,痛苦于只能看着这一切。好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支笔,文字的作用很多,其中有一种,我认为,就是可以让人超越现实。
坦白地说,我看不懂小波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不知所云”是我最直接的感受。但我喜欢他的杂文,我喜欢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未来需要有两种人——“敢于单身鏖战的武人”和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小波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当他在漫漫长夜中行走,当他在人生的孤寂、失落中徘徊。他从没想过去改变自己,迎合什么。而是走向了更深的孤独里。他直到近四十岁才决定做职业撰稿人。他的小说生前无人问津。我无法想象,当他骑着破自行车,带着一捆书,在北京的寒风中前进的时候在想什么。但我知道,倘若是我在那样的困境中,可能就不会有坚持的勇气,也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小波没有退却。他终生清醒地活在铁屋子里,并终生试图打破它,而不是成为它的一部分。
小波在我们的时代有什么价值?作者似乎并不乐观,他认为小波的时代局限性已经出现,他的作品未必会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喜欢。在我看来,小波的价值就在于他终生保持的姿态之中。一种决然的,无所畏惧的坚持真理的姿态。为了保持这样的姿态,他付出了代价,一生都在荆棘之中度过,但正是这种姿态,是小波最宝贵的遗产。确实,时代变化很快,但世界上总该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而这些东西在小波身上,在小波终身的坚守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智慧,善良,真诚,美。
真正的精英是确定标准的人。从小波身上,我找到了我人生的规范,这是小波带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四):又一本王小波传

1997年到2015年,持续不断的小波热说明,小波的价值,以及人心对文学体制叙说和叙事的不满。
本书的价值更在于最后一章,神话的诞生与反思。前面八章记述小波成长与生平,都有一条主线:王小波精神特质与文学风格形成的源头所在。应该说,作者言之有物。
下面是一些很个人化的摘抄,作者的这些文字,或者有共鸣,或者触动了我长久的疑问,或者有了答案,或者有了新思路。
对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而言,1957年大跃进运动其实就是一场“预演”。正是由于大跃进的有关“物”的浪漫幻想的失败,有关革命的超越焦虑才变成“人的斗争”。
沉默的大多数,才是无法表达的真实:“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幼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沉默的大多数》
能看见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
现在我认为,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思维的乐趣》
他对许多歌颂农村苦难生活的作品嗤之以鼻,在王小波看了,这些作品的虚伪在于不承 苦难 是个不好的事情,不肯定通过努力,改善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是通过歌颂苦难,获得道德优越感和精神虚幻的满足感。“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种歌颂虽然动听,但多少有些虚伪”--《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山东二插时,王小波以自己的“消极”,展现出他对尊严的维护和对政治的厌恶。
“我怎么能没感情呢,不过要我用这个感情跳出个忠字舞,就是杀了我也跳不出……我们都认为,什么感情要是可以随时表演给人看的必定是肉麻的。” -- 写给李银河的信
女友以知识为高人一等的资本,而看不到知识的乐趣。-- 《一篇不成功的爱情》
在匹兹堡大学师从许倬云,许倬云曾谈到知识分子应理性对待“民族主义”:他说他到五十岁的时候才把爱国主义摆在一边。他认为这一点跟抗战被日本人打出的爱国思想是不同质地的。而直接的原因是他理解到很多罪恶都是打着国家之名进行的。这与王小波后来在国内对《中国可以说不》等民族主义书籍的批判,有明显的血脉相承关系。
王小波是深得“现代文明三昧”的,他并不是拿美国来贬低中国,而是追慕一种“健全的理性”。他不是民族主义愤青,但更不是拿着外国时髦理论唬人的“洋务派”。他看到美国的精神根底,比如,他对美国人的理性务实,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精神非常佩服,而这些东西,则属于罗素所说的现代精神常识的范畴。
王小波的同性恋研究,和他一贯的文学主题一脉相承,就是通过性关系来透视社会活动中的意识形态,进而为自由,智慧和尊严命名。《他们的世界》的前言中,李银河和王小波以异性恋的身份,将他们的学术立场概括为“实事求是原则,反意识形态中心主义原则和善良原则”,这三大研究原则,其实囊括了科学,人权与人道主义的多种标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最后以广为传颂的王小波的一句话做为结束: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以他45年的生命,做到了。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五):被革命英雄主义想象的王小波

    王小波在当代的名声是如雷贯耳,主要是其思想之独立和文风之不羁,在文坛普遍压抑人性的年代,王小波开辟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光荣之路。让人们用“高手在民间”的美誉来称赞他的时候,其实也反映了王小波在民间阅读中的盛行。王小波作品的接受史、传播史,是民间沉默的大多数自发推动传播的历史,是沉默的大多数借助其作品宣泄对人性、时代、社会情绪的过程史。因此,其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当代文坛无人出其右。即使拿得了诺奖的莫言来比,即使莫言作品销量不俗,但剔除官方对其作品的收购和支持外,其作品的受众面实际上不如完全靠民间阅读推动的王小波作品,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王小波作品始终热爱有加。
    忘了是那个作家说过,如今这个年代,读一本严肃的书已经很稀有,如果一本严肃的书能读两遍,那是更为稀少的事情了。其意思无非是指责目下人们的文化生活,阅读大部分功能都被聚焦在消遣,流行读物、浅读物大肆泛滥,而主题严肃的作品却难以被认可。这种两分法就不包括王小波的作品,因为,王小波的作品在好读、好玩的同时却往往揭示异常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社会批判。正因为此,王小波的作品才会反复被人们所阅读。
    房伟通过学术研究和口述资料收集,试图还原王小波一生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轨迹,让读者发现一个真实的王小波。实际上,一个作家的传记是十分难写的,其间既交杂着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同时也免不了揭示作家的隐私而隐含着作家对呈现自身生平的抗拒,还必然涉及到一些现实中错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快意情仇、是非恩怨。钱钟书先生曾说过,鸡蛋吃着好,就不用去找母鸡。但同样的道理,作品写得好,是作品本身的魅力,就没必要去深究作者的生平了。但作家与读者想的不一样。正如一个人美名在外了,道听途书者必然有一睹风采的自然冲动。因此,在作家之外,便衍生出传记作家。这就难怪许多文学研究者喜欢去挖掘、呈现作家的生平,一来以此佐证自身的实证研究能力、揭示一些与众不同的解读方式,二来同时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因此,我将传记写作称为个人史料(包括个人作品)的疏爬过程,而传记写的好或坏,关键就在于对作家个人史料的占有及使用程度。从这个角度而言,房伟的王小波传属于王小波个人生命经历、思想变化、文学创作、主题阐释等方面的全图式的开创性著作。
如今,要写好一篇关于王小波作品的具有原创性的论文已经非常不易。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解读,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语言风格分析还是主题思想分析、现实主义还是解构主义、前现代还是后现代,都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解读的文字已经远远超过本源作品的文字。但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常读常新,不同的生命阅历、不同的人生阶段读起来都有不同的新收获,文学研究、文学解读自然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追逐与思考的过程。房伟的王小波传,站在这样一个过度研究的高度,不仅对王小波生平进行了细致梳理,更对王小波作品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中立的视角来审视王小波研究史的是非曲折,反思一些学术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症结,也颇有趣味。不仅是了解王小波个人生平的读物,也是研究王小波作品的指南。
    呈现一个作家的生平,并不是为了简单回顾他的生存过程,而是要通过回顾其生存状态去揭示其写作的起源、生发和指向。房伟在全书第一章,即通过大篇幅叙述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来表明研究王小波整个生命过程中,地理环境的变动、政治气候的变化对少年、青年时期王小波心灵、思想的触动、含蕴、积聚、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的主线是清晰明了的,作者一下子就把所有采访收集到的素材来用起来,串起一个鲜活的王小波的青少年生命历程。
   比如说,王小波在1952出生时,父亲母亲定居北京,且其时父亲王方名因发表了不同于政治主流的言论而受到开除党籍处理。身居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和饱受严峻的政治斗争压抑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逼迫到了王小波的成长过程中,对王小波自主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青少年时代继而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从北京到云南再到山东,这一连串政治气候与地理环境的交替变更,在王小波生命长河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生存困境,开启了他对命运的思索、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主流的存疑,生发出自己独立的呐喊。这就是房伟所叙述的传记的主线“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的建构性想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房伟很赞同的观点,就是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政治不仅极大地左右了人的命运,而且极大地塑造着人的生活和想象,王小波概莫能外。但这种政治的压抑并不是直接就在王小波的个体中得到反弹,而是慢慢地浸入他的生命,政治与个人生命慢慢融合,以致难解难分,直到在政治氛围再次变化之时,才给了王小波一个审视的空间。当然,王小波的作品温情很多,并非赤裸裸地直接展示政治对人性的控制、扭曲,也没有赤裸裸的控诉,王小波采取的是幽默地反讽。这在房伟对其早期作品《黑铁时代》的解读中,就可以看出王小波浓烈的黑色幽默风格。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政治影响,一直成为王小波终身去抵抗的假想敌,在步入中年后开始写的大量散文中,才集中地爆发出王小波对这种政治对人性的控制、扭曲的抽丝剥茧式的批判。
    本书另一条主线,乃是依照王小波创作的历程及作品的原型进行个人史料的挖掘。比如说对《黄金时代》的创作,房伟不断从其生命经历中寻找云南插队的景象和“陈清扬”的原型,这就使得传记的叙事与文学作品的叙事合二为一,增加了传记的可靠性和可读性。这是一个把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再次稀释还原到生活的日常场景中,从而用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融入到对作家个人生命历程中,有种“我注六书”或“六书注我”的味道。这原是传记写作的技法之一,但因王小波离世未久,许多当事人仍在,这种作品解读加当事人口述的传记,实际上是对作品背景的探索、解读,最终还是取决于作品必须成功,并拥有了广泛阅读的受众,才可能形成王小波生命中被不断叙述的一部分。在比如对王小波创作坎坷历程的描述,这件事情就涵盖了王小波青年到中年时期的大部分生命经历。王小波的艰难成名在文学研究界早已耳熟能详,房伟通过多视角地、生动地展现王小波从尝试写作、学习写作到从事写作的艰难过程,因其忠实于“有趣有性有智”的创作原则而对健康的性的描写而迎来了出版社的退稿和“流氓”的骂声,但也因其文字中蕴含的有趣、真性和智慧,让其带着独特风格的文字最终得到文化出版界有识之士的赏识,在九十年代中期依靠自由撰稿而生存下来,并开始俘获了读者的心,打开了当代文学另一篇天空,迅速在社会中完成了集体借王小波文字狂欢的历程。许多人热爱王小波,其原因刻在传记中找到缘由,那就是王小波让社会回归了真实,回到了常识。这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单靠一己之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说,王小波的“伟大”,正在于其在许多常识受到遮蔽的时代靠个人孤独的抗争而发出了最重回常识的启蒙之声。
    厌倦之余,总是要为王小波的艰难成名和英年早逝而感慨。这完全可以归责于时代的悲剧,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个时代启蒙者的受难。房伟说,王小波生平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拍摄于英国莎士比亚故居的一张个人照,他站在阳光底下,还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但从他内心深处对莎士比亚的热爱、对萧伯纳的共鸣和对王道乾、穆旦译笔诗歌的热爱看出王小波内心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这正是王小波作品中最为感动我们的地方。应该说,房伟成功塑造了王小波反革命主义情怀的一面,但对王小波人文主义情怀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轨迹却着笔不多,成为美中之不足。但正如前文说到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常读常新,房伟的遗憾,也正给了后来阅读者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对王小波的阅读,永远在路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