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班牙内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6: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10篇

  《西班牙内战》是一本由[英] 伯内特·博洛滕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8,页数:15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一):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

原以为《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一书,是讲述西班牙内战双方攻防较力的鸿篇大作。却不曾想到该书的内容是讲述共和派控制区所发生的事件。虽然没有双方攻防角力的描述,但对共和派控制区的精准描述却足以让读者震撼和填补遗憾。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西班牙内战是一场进步与反动的较量,从没有了解在所谓进步阵营当中所发生的一切-------美好的也好、丑陋的也罢。现在透过该书,我们清晰明了的看到了在那个时候所发生的事件。也许那些在革命一开始就牺牲的人比较幸运,因为他们已经怀揣着他们高尚的理想而牺牲,较之那些生者,他们不用看到他们的理想破灭和残酷而又丑陋的真相。而那些生者呢,当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破灭和残酷而又丑陋的真相时,他们又会做何感想?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三):历史必然的选择

西班牙内战的最终结局是佛朗哥建立独裁主义政权,而这个结果很显然在反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背景下让人无法理解,当读完《西班牙内战》之后,一切问题都会一一解开。本书将还原历史的真相,共和国政府为何失败,历史选择了佛朗哥的独裁主义是必然的结果。

作者伯内特·博洛滕,西班牙内战权威研究学者。本书分为三册,诠释了西班牙内战1936年-1939年的全过程。笔者以共和国政府、西班牙共产党的进程为角度,一步步地展示着共和国政府的兴衰存亡,而这一切地牵动着西班牙内战的前进与转折。在内容上,关于拉尔戈·卡瓦利罗的政府与胡安·内格林的政府,作者剖析的不仅是个人,还有他们对内的政策,外交等。共和国政府给西班牙人民的各个行业带来的冲击,也不可能使共和国政府获得最后的胜利。从写作风格上,书中有很多真实事件的描写,在作者的观点下配上历史材料,读起来原汁原味。

本书与斯坦利·G·佩恩的《西班牙内战》相比,在角度上,本书突出共和国政府的一方,从这个点看西班牙内战为何失败;而斯坦利版的《西班牙内战》更着重于佛朗哥一派,内战最终的胜利。内容上,斯坦利版可以说是简版,梳理着整个战争的顺序;而本书厚达近1500页,不仅宏观地看到西班牙的局势转变,同时细节上,又为读者还原了真实战争的残酷。西班牙内战是二战前夕欧洲不可忽视的战争,它的结果影响着未来的战争局势,对于希特勒与墨索里尼来说,西班牙内战是提前的演练场。

共和国政府必将失败,佛朗哥成功都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书的开篇描绘着西班牙内战前的历史背景。1931年抛弃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西班牙的第二共和国政府。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农村的骚乱、社会各阶层的矛盾重重,农民期待着土地改革,1934年马德里建筑工人罢工等,一系列的骚动危机,政府采取残酷无情的手段镇压。1936年,西班牙重新大选,人民阵线成为新的政府,他们的成分包括社会党共和联盟、劳工联合总会、西班牙共产党等,性质多种,左翼联盟、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极端组织等。而这样多种联合式政府并没有使西班牙彻底走向稳定,相反,佛朗哥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持续3年西班牙内战拉开序幕。

在我看来,作者在局势上指明了共和国政府失败原因的第一点,就是开始的政府内部矛盾重重,派别与派别之间对意见不能统一,造成对人民生活没有实质上的改革,原本社会已是烂摊子,人们支持的政府没有作为,应是失败的重要原因。阿拉基斯塔因承认:导致共和国垮台的一个因素很可能是我们党内的自相残杀,党内的腐败状态。第二,共和国政府也进行过大量屠杀行动,如宗教人士,党内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和派人士等,这样导致着战争后期人民对共和国政府的失望,反向支持佛朗哥。第三,人民阵线的领导人。书中讲述了西班牙内战中的两个政府,拉尔戈·卡瓦列罗时期和胡安·内格林时期。卡瓦列罗为首的共和国政府,因为党派的不同,没有统一的纲领,后来因思想上倾向于右翼,妨碍着战争的前进,同时把政府迁移。在内格林政府中,普列托等社会党人主张投降,资产阶级共和派也主张同敌人妥协,加上战争的屡败,使政府整体消弱。第四,国际众国的“参与”。书中在上册、中册里都提到苏联。在整个战争中,苏联的决策影响着内战的走向。战争初期,苏联给西班牙提供物质上的救助,并援助大量的武器,担任军事顾问甚至参战。而在后期,为了自保,苏联撤出西班牙内战,造成了共和国政府的孤立无援而失败。在佛朗哥一方,马德里保卫战失败之后,德国、意大利加强了对叛军的支持,武器装备、武装力量都更加强大,从而加快了战争结束的进程。英法两国的“不干涉”的政策,消弱了共和国政府的力量,却增加了叛军的能量。第五,军事方面,佛朗哥有一支正规军,掌握着军权,而共和国政府,并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只有警察、人民武装等,还有不执行军令的队伍,使政府的团结指挥能力下降。所以,无论在政府指挥,还是物质、武器条件,战争的结局一目了然。

在细节上,书中描述着影响决定战争走向的典型战役。如保卫马德里,在第三十章中,展示着第五团的英勇,国际纵队的参与等。五月事变,巴塞罗那政治斗争的动力正不可阻挡地导致双方公开交战,导致西班牙革命的流血插曲和决定性的转折点。书的第四十二、三章专门对五月事变详细解读,政府党派的之间战争,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爆发以来最重大的胜利。还有八月危机、加泰罗尼亚地区失陷等。

《西班牙内战》还原了西班牙内战的真相,剖析了战争结果的必然选择,共和国政府失败,佛朗哥的独裁主义政权登上了历史舞台。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四):更合适的名字,《内战中的内战:共和派的内斗》

。书名是《西班牙内战》,但对叛军阵营的军政经济举措,以及双方军事较量着力甚少;一部分笔墨描述了外交算盘,大叔想用西班牙内战诱发德法冲突,英国人绥靖以图祸水东引。作者集中精力描述了共和阵营内部的乌烟瘴气:
不成熟的农村集体化、城镇商业公有化,盲目清洗教会人士。
涣散的民主民兵在叛军面前一触即溃。极端军事民主主义者被战争压迫得不是死、逃,就是成为坚决的军事指挥体系拥护者。
钢铁纵队:(无套裤汉?)
人民民主政权的试验田。西班牙的共和阵营:无政府主义,托派,社会党和共产党的倾轧,俄国GRU和契卡人员的无法无天和彼此内斗,大规模的秘密逮捕和肃反,最后的精神崩溃和推卸责任。
从西班牙内战,俄国军队和内务部对西班牙进行的野蛮干涉来看,抗战期间,由于交通困难,中共拿不到多少毛熊卢布也是好事,钱来了,契卡、军事顾问和内部肃反清洗也要一起来了。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五):历史背后的细节

当我们说起战争的时候,总是浮现起一幅国家之间相互争斗,人民颠沛流离的景象。若是联系起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还能唤起民族主义与爱国热情。倘若,把“战争”的范围缩小,定位到“内战”,对于人们来说,第一个映入脑海的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解放战争。“内战”与“战争”,写起来相差不大,但是人们对于他们的情感则大有不同。提起“内战”,人们不免感到多少有些悲哀与痛惜,抑或是不解与苦闷。当下进行中的叙利亚内战,更是引发了一轮难民潮。让人不禁感叹,明明“本是同根生”,何苦弄得个你死我活呢?

纵观全球,二十世纪最为波谲云诡的内战,大概要数“西班牙内战”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许是二十世纪具有决定性历史意义的一个时刻。意识形态、国际博弈、民主自由……各种各样的力量在这个地方施展拳脚,将这个一开始的政变冲突,逐渐地扩展成一场历时三年的同胞之间的战争,最终以“叛军”佛朗哥的胜利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大家都知道“国际纵队”的存在,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也参与到其中去反抗佛朗哥,例如加缪、海明威、奥威尔。在这样一场形势复杂多变的革命战争中,人们不仅想要窥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这就要提到伯内特·博洛滕所著的《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一书了。该书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和精准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派内部的图景。所谓的“革命与反革命”,不单纯是指这场战争的双方,同时也是指共和派内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派系的争斗。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正如序言中所言,“三十年代,与过去的一百余年一样,西班牙一方面是西欧大国中现代化水平最低的国家,另一方面又是经济落后的南欧国家中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先进的国家”。佛朗哥的国民军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与之相对的共和派,派系林立,有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全国劳工联合会、加泰罗尼亚统一社会党、统一社会主义青年联盟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海外的国际纵队;参与其中的人,社会阶级各不相同,既有工人无产阶级,也有左倾的资产阶级人士。

透过这样的一个“共和派”,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西班牙内战的一幅不一样的光景。

在战争开始之前,属于左翼的共和派内部,似乎就并非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在《“左派”的分裂与僵持》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党内部的明争暗斗,对于革命控制权以及革命发展方向的不同意见,以至于独立共和派人士萨尔瓦多·德·马达里亚加称:“导致西班牙内战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党的内战……”社会党内部的左派领导人卡瓦列罗、中间派普列托、右派贝斯泰罗意见并不统一,多有暗斗;同时其中的工人与青年成员又不满与自有共和派的合作以及“改良主义”倾向;“布尔什维克”的影响有大有分裂该党的倾向。不同的力量牵制着彼此,反倒呈现出微妙的无作为的平衡。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对二战前的“绥靖政策”不会陌生。而当时政府“无力作为”的情况,倒是另一种状态的“绥靖”。此时,外部力量已经风起云涌——决心使用暴力的右翼党派,以及德国纳粹势力的扩张,使得共和国风雨飘摇,而政府内部却无力团结起力量来抵抗。左右之间的矛盾不可弥合,时任总理的“卡萨雷斯·基罗加眼看着西班牙迅速走向内战而无计可施”。

在《共产党争夺控制权》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共和派的孱弱不同,共产党依托苏联的力量(共产国际与苏联专家)不断发展壮大,表现出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大量的人加入其中,“成为反抗佛朗哥阵营中最大的政治派别”。西班牙共产党,一如早起的各个共产党一样,纪律严明,组织稳定而强大,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内战爆发,社会党还陷入在派系纷争中。共产党人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来吸收左翼人士,壮大自己的力量。然而,西班牙共产党在暗地里实则安插秘密党员,挑拨敌对派系之间的纷争,自身则不大壮大力量,从而在反佛朗哥的阵营里形成一股强势的力量。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以及共产国际所扮演的角色,对于读者来说恐怕并不会陌生。在二战前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或者说左翼运动中,都少不了国际上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处,也得到了共产国际与苏联的支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受到了国际势力的干预与影响。后来,中国共产党逐渐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反倒是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勃勃生机。

时下中国的荧幕上流行各式各样的宫斗剧,人们似乎对历史上宫廷内部的稗官野史、儿女情长以及权力争斗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兴趣满满。然而,之于《西班牙内战》而言,你能想到的争斗,它都出现和发生了;你想不到的情形,它也能满足你窥探的欲望。在这里,你能读到那些让你熟悉的字眼,那个时代特征性的产物,例如共产国际、肃反、秘密警察、法西斯、统一战线、社会主义等等;与此同时,你也能看到在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时期,政治斗争的肮脏与血腥。更重要的是,当你深入到这样“国际性的内战”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并不陌生,一些都似乎若有耳闻,让你不仅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使得作者的描述与你自身的经验暗合。

纵观全书,共一千四百余页,撇开注释以及参考资料等等内容,也有近一千页的正文。实在是不可不谓之详实。考虑到其所面对的命题——西班牙内战,倒也可以理解。庞大的历史命题,往往需要作者抽丝剥茧。不然,其所呈现的作品多少有点像空中楼阁。作者在面对“西班牙内战”这样宏观命题的时候,不断深入历史背后的细节,为读者捕捉到恢弘历史事件背后耐人寻味的蛛丝马迹。一如黄仁宇在解释其“大历史观”时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顾远不顾近。”当然,本书并非是史论性的作品,作者延续其记者的本性,忠实于分析与记述这一段历史中所发生大小事宜,等到一些都尘埃落定之时,只淡淡地写道

共和国和革命都失败了,佛朗哥时代开始了。

  《西班牙内战》读后感(六):对于二战和之后的发展有了更多认识

作者呕心沥血一辈子的一本书, 对于西班牙内战,之前了解不多,只是听说过要保卫马德里之类的口号,但对于战争过程,各方面的作用,了解实在有限 当然,在这本书中,对于战争过程的描写并不是主线,下一步准备再找本侧重点不同的来看看 一,打破了西班牙内战中共产国际的神话 对于苏联和共产党人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批判之词比较多 苏联是正方的主要支持者和赞助者,但对于苏联人发挥的作用,作者认为是破坏性的 而在苏联本地及以后,有很多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故事和传说 二,战争是否可以维持到二战爆发 很多后期的说法都认为再稍加努力,支持到二战爆发,国际进步力量将联手打败法西斯佛朗哥 但看了,二战爆发的契机和西班牙内战的结束也多少有些关联,也是对双方态势的一次检阅 苏联和纳粹德国签订的条约,出乎太多人的意料, 三,对后来的时局影响 二战后及期间,对于夺取政权,发动群众,经过西班牙内战的演练,技巧已经更成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