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太平天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太平天国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6: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太平天国读后感10篇

  《太平天国》是一本由史景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平天国》读后感(二):历史在唏嘘

这本书写得真好,兹举一段为例:

太平军虽采疑兵之计,但仍有近两千名将士抵挡清军主力,在撤离途中陷入重围而全军覆没。太平军主力为了给死难的弟兄报仇雪恨,后军作前军,又从山区掉头,冒着暴雨,在官军必经的松软土路埋下更多的地雷,并将大石块装进竹笼里,挂在陡峭山坡的树梢上。官军大队人马挤在那条泥泞的山道,太平军拉响地雷,扯破挂在树上的竹笼,数百名官军或死或伤。太平军于是开火猛打,彻底击溃了官军,留下了近五千具死尸。幸存的太平军将士趁机喘息,往深山老林行去,在一片风雨泥泞之中,也不知那片福地究竟是在东南西北。(第十一章,永安,页199)

纵观太平天国的成败可以看到,凝聚人心是其成功所在,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不能审时度势,以及外界的因素。作者单用了一个章节说明这个外界的因素,就是第二十一章,雪降。

“1862年1月26日下起大雪,历五十八个小时方止,积雪达七十六厘米厚,经过风吹,有些地方的积雪更厚。……”“这场大雪对太平军乃是一大灾难,他们没有足够的冬衣御寒,既不能突破郊区防线,也不能打碎堵塞河道的冰块。”李秀成的不幸遭遇还有,“1863年初,李秀成打算在皖北发动攻击,以转移包围天京的曾国藩兄弟的注意力。几周之后,果敢出击的忠王所部便陷在泥沼和滂沱大雨中。”

额尔金和戈登这两个英国人,以强硬的政策拒绝与太平天国合作,或者可以说,这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一种成功的可能。历史留给了后人太多的唏嘘。容许做个假设:太平天国如果推翻了清朝,又会怎样呢?以其杀人不眨眼的凶暴野蛮和乱糟糟的上层建筑,大概也会被百姓推翻吧。

太平天国中前期,冯云山和萧朝贵死于战场,杨秀清被韦昌辉所杀,韦昌辉和秦日纲被洪秀全所杀,林凤翔和李开芳死于北伐。后期石达开带走了精锐部队,主要将领只剩下陈玉成和李秀成。独木难成林,李秀成一个人难以撑起行将垮塌的太平天国。书中并没有正面写清廷及太平天国的强劲对手曾国藩,却较多的写了太平天国与番国(英、法、美)的交往。

  《太平天国》读后感(五):平淡之中见张力

  《太平天国》读后感(七):亲爱的鱼王

这些血光的人的轻轻,一方面告示了,西方质量并未足以灌进最深的内部,另外就是,蒙古的大血征伐和我们自己的坚硬的水,最终还是后者在彻底的挣扎和保留,我们怎么面临这一千年的质量和甚至两千五百年的内部凝聚,决绝的洁净的心和世界彻底的分离,加强前者,后者要向蒙古服输,要学习基督教的身体和语法,加重我们自己的身体,另外就是借着土地的死亡,彻底进行搬运和抬升;
这种内部的手术洁净,是有父性的原谅保持在这个民族的内部,夫子的承前启后也是应该开花的时候了,若有洁净便可痛苦
由此才来面临世界史和现代的重新动荡,私以为,禅门情教开丰,野礼光地,是可以让语法自由的
不是一个思想的流淌
是征伐的队伍,献祭而成的强度
我们依旧是这群人保持的一个底色,建立的组织世界,他们即将反抗蒙古成功
也马上要投入到现代图景的巨水中,期间动荡美好,不可言说,不如大笑吧
弑父娶母的基督,和在女儿原谅中见父的河北
一切圣洁的河与深渊的风,今夜父都笔直穿过,为青年歌唱,为痛苦舞蹈

  《太平天国》读后感(八):写历史与写故事

我想说,这本书的开篇确实很惊艳。通过勾勒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州一代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生活图景,向读者,特别是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以前很难想象的外国人眼里看待近代中国的视角
我读了一百页左右,就很兴奋地向同学朋友推荐这本书,说史景迁善于从不经意处搜集史料,剪裁组织别具匠心,历史故事讲得既有依据,又很生动。特别是以外国人的视角审视近代的清朝中国,对我来说确实很新奇(说明我也是孤陋寡闻)。
不过就刚刚读完这本书的切身感受而言,我似乎稍有些失望。
史景迁的学生在总序中说,老师的特长就在于讲历史故事,而不是专门的历史考据,所以不应以学究之见过分指责。我本来也很认同这种评价,因为既有史学功底,又能将历史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这是难得的奇才,对业余读者来说当然是个福音。不过通篇读完,掩卷而思,却又感到史景迁的笔法确乎有些偏颇和不足(仅就这本书而言,别的作品我还没读过。)
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历史故事”这个概念本身。既要把历史讲清楚,又要保留故事性,实则有一定的冲突的。至少就这本书而言是如此。
史景迁偏好的视角就是以底层社会的人间百态为切入点,再现历史上社会与人物的原貌(据说他写的《王氏之死》更是如此)。所以他着墨最深的地方在于西方传教士的生活点滴与记录,在于西方商人在中国的通商经历和见闻,在于中国底层社会人民在传统封建政府和外国势力的夹缝下千姿百态的求生之道,在于兵燹之下社会的惨状。这种写法和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历史观大相径庭,而带有现代民主时代的趣味。要旨就是引起普通读者的共鸣,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历史时代,感受当时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的生活辛酸。
但就最后的效果来看,过分执着这种视角也有自己的毛病。和帝王将相史学一样,就是历史图景铺展得不完全,甚至比后一种视角更缺陷严重。
史家写历史总是涉及主观的视角和取舍问题。所以任何一种历史陈述都是一种历史叙事,都有笔者自己的观点偏好的影响,所以才有春秋笔法、马克思主义史观等历史哲学的问题。
史景迁写太平天国,实际上应该叫“太平天国与西方人的关系”或者“西方人眼中的太平天国”更恰当。他引用的大量材料都是西方报纸资料的记录,以及来华外国人的见闻,然后才是太平天国自身和中国历史的文献资料。这种写法在视角上固然新颖,但在历史叙述的构建上却容易显得不完善,不中要害。他把太平天国时期中国社会的面貌写的很仔细,大量铺排历史细节(根据当时外国人的记录,衣食住行记录得很细致生动),不过过分注重这方面的描写却显得有些琐碎,不知道其用意所在。有些地方显得为了写细节而写细节,变成有点炫耀自己搜集材料之广泛,知识之渊博。如果明白他写本书的第一受众是西方读者的话,他的有些铺垫解释还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不能因此而遗漏对历史主线的介绍。
《太平天国》(英文名叫“上帝的中国儿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一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围绕着洪秀全个人的生活、革命和思想轨迹而写。另一个是当时的外国人在这次革命中活动和影响。着力写前者,可以像小说一样突出主人公的形象;着力写后者,对西方读者来说有独特的吸引力(特别是他写美国人,比如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和美国外交官员、商人和军队在此次革命中的种种故事)。也就是说,史景迁是从故事性和可读性上来用力的。
但是呢?介绍太平天国的历史,总应该介绍它作为一个地方政权的政治特性吧,也应该把整个革命运动的兴衰线索讲清楚,特别是与清廷的战事发展介绍一番,然后在比较清楚的历史背景下介绍天京里的人与事。本书在这方面却有意淡化,居于次要地位,以至于有时候让我搞不清在一段故事发生时,当时的历史局面是怎样的。特别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大背景没有清楚地叙述。
在本书前半部分,洪秀全起事的过程,历史线索和背景相对简单,介绍起来相对容易,然后辅之以旁枝细节的描写就显得很生动有趣。但到天国建立,太平天国与清廷的政治斗争与军事较量成为主要矛盾时,史景迁仍然着力于写天京的社会面貌,写高层的个人生活方式和思想,写洋人的造访,就显得血肉过于丰满,而历史骨架却隐没不现了。其实这也像所有小说家面临的困难一样,当情节处于前期酝酿时,往往比较容易掌控,可以精细打磨,但当故事情节充分展开时,怎样组织语言叙述,突出重点,就成了一个考验功力的难题了。史景迁为了写故事、写细节和情节,却忽略了对历史本身的发展进程的介绍,使得行文往往有断裂的感觉。(所以我现在怀疑,是不是中译本有删节)。
不过就史料的丰富性上来说,这本书确实是上乘佳作,给个三星比较委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太平天国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