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吃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吃饭》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5: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吃饭》读后感10篇

  《吃饭》是一本由章小东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饭》读后感(一):章小东和她笔下的世界

  正因如此,生长于特殊时代的章小东把自己在“文革”期间的耳闻目睹记录在小说《火烧经》里。由于家庭的关系,她经历了从天堂坠入炼狱的苦痛经历——原本父亲声名卓著,母亲出身富庶,她的童年幸福而安逸。父母洋派的生活方式留给她许多浪漫而美丽的记忆,好婆、小娘娘、干妈、保姆们的宠爱给予她无限温馨,无数名流在她家往来不绝,又给了她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见识。然而,父亲去世,动乱开始,家道中落,世情冷暖一下子赤裸地展现在她的面前,眼见善良的受迫害,为恶的畅行无阻,敦厚的被侮辱,恩将仇报的称霸一时,世界在她眼前濒临崩溃。所有这些,在《火烧经》当中都有真实到近乎残忍的书写。同样也是因为她身份的特殊,她亲眼见证了她身边同伴们颠沛流离的遭际。这些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一朝树倒猢狲散,各自境遇皆有不同,用章小东在《火烧经》里的话说,她的眼睛就像一台相机,把一切真实地记录下来:他们有的从“上只角”流落到“下只角”,一生都想着翻盘;有的阴错阳差到了远离尘寰之地,成了地地道道的“蛮人”;有的远赴边境,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沦落到与禽兽为伍;有的沉溺于残忍暴行不能自拔;有的在荒诞的世界里荒诞地死去……很少有这样一部作品,能够以这样宽广的视角,展示那个特殊的时代,同时却完全依托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都要得益于章小东特别的身份和经历。

  尽管章小东八十年代末就去了美国,但是她与自己的文学故乡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就此中断。初到美国,她在一家华人报社当记者、编辑和排版。五年以后,她学习电脑技术,接着在一家电力设计公司工作了十年。这份工作看来与文学关系不大,但章小东一直在暗自用功,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她就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散文,她的文章散见于《联合报》、《中央日报》、《传记文学》、《明报月刊》、 《香港文学》、《大公报》、《世界日报》、《十月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等。在其中的很多文章中,她深情追忆了自己的文坛老友们。虽说她远在异乡,与他们很难相见,甚至她所记述的对象与她早已阴阳两隔,她还是在这些文章里勾勒出一个鲜活的“昨日的世界”。在书信体的作品《尺素集》里,章小东将那些对于我们来说伟大而陌生的名字再次还原成实在的真人,他们性格各异,各有各的可爱。她讲曹禺:“我在北京见到曹禺,曹禺飞一样地跑过来,喊一声‘我的孩子’,把我抱在怀里。我在心里说:我的万叔叔。”她讲巴金:“你(巴金)坐在门厅里大笑起来,你说:‘门卫打电话进来,我一听就知道你,只有你才能做得出这种无法无天的事情。……’我听了不搭腔,只是一个劲地嚷嚷:‘热煞啦,热煞啦,让我先去冲个冷水澡,我浑身是汗……’你连忙说:‘有热水的,不要贪凉感冒……’”她讲张充和:“你(张充和)还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父亲在听你唱戏的时候,你还没有哭,父亲倒哭出声来了,就好像自己也是戏中的人一样。难怪我在2004年,第一次到耶鲁拜访你的时候,你抱着我和我的儿子看了又看说:‘小东,以后不要叫我张先生,就叫我姨妈……’”她讲聂华苓:“你(聂华苓)一提到你的丈夫,声音立刻变得温柔起来。你指着一张安格尔和一位法国作家的合影说:‘你们看,这两双手,法国人的线条是那么柔软,而Paul则是这样的坚硬、有力度。’你一边说,一边抚摸了一下照片里的双手,又效仿照片,做了一个两手合握的动作。”她讲莫言:“……你(莫言)坐在那里,两只不大的眼睛透过落地玻璃门,久久地注视着户外的景象。终于你站起身来,打开玻璃门,踱入我的院子里。外面有些阴冷,我抓起你的外套跟了出来。我看到你西装革履皮鞋铮亮,笔笔挺的站立在院子的当中,两只脚一踏上泥土地,就好像接上了地气,立刻活泛起来。你对着土地说:‘多好啊!’”《尺素集》还原那些文学史上赫赫有名人物背后的真实,完成个体化的生命记实;其中既有不为人知的文坛秘闻,也有章小东独到的观察见解。

  在《吃饭》中,章小东把这本书献给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其中就有她儿子:我的这本《吃饭 》是为我的儿子写的,我要让我的儿子知道 ,“无论在何时何地 ,最要紧的是吃饭 ——民以食为天!”而现在,章小东专门写了一本儿子成长经历的作品《小狮子》,小狮子是她儿子的小名,全书讲述了小狮子从出生到成年的故事,和《吃饭》一样,叙述重心也落在了她和小狮子远赴美国之后。

  小狮子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去跟在美国的父亲团聚,在中国的幼儿园,他被认为是有点笨的孩子,一开始连做操都是同手同脚,到了美国之后,他也因为不会讲英文又没有朋友,被同学欺负讥笑。再大一点进入小学,小狮子也因为调皮捣蛋,经常被罚坐在校长室外的“反思凳”思过,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孩子,长大后进入了耶鲁大学,后来又去牛津大学深造,成为年轻的生物科学家。

  和市面上很多同类书不一样的是,章小东并没有大讲她的育儿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最平实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一个普通孩子最真实的成长历程:小狮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她把孩子送去学武术,因为“要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狮子不喜欢做家庭作业,她是怎样用行动说服孩子,让他主动爱上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狮子参加了学习的拼字比赛,她怎样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一举夺得全校冠军;孩子和“慢班”里的孩子交往,到底要不要学孟母三迁,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爱好”,怎样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兴趣爱好

  上面,这里面是有很多的学问,最不可行的就是“硬碰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这里面首先要花费的是真心和时间。她就是从小培养小狮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让孩子在一次次竞争中脱颖而出。《小狮子》是一个中国妈妈记录的最真实的美国教育,值得所有中国家长们参考学习。

  《吃饭》读后感(二):回家吃饭

  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经过一个快递分拣站,一摞一摞盒子堆着,上面写着“回家吃饭”。再往前走就是一个菜市,迎面而来提着大兜小兜生鲜食材的人们。下班沿着同一条路,除了上班族们在公交站心不在焉地等车,很少其他人。越往小区里走人就越少,却一点不荒凉,因为一路都有油锅翻炒的滋滋声和新鲜米饭的微甜香味。此时一定不要多想,一定要赶快回家,洗净切好,点好烟火,热油下锅,刺啦一声,翻炒两下,起锅装盘,就着刚蒸熟的米饭把每一丝羡慕嫉妒、自怨自艾狠狠吃进去,填满肚子。放下筷子的那一刻,身体和情绪都会是饱足的了。

  这套“心灵保健操”是我最近的领悟,碰巧也被章小东写了。“东东”胆结石发作,“面孔蜡蜡黄、眼珠子发绿”、“小便是茶色的,大便是灰白的”,自己觉着不对劲去了医院,一进门就直接被医生安排按倒在了病床上,恍惚听见医护人员们手忙脚乱地安排着手术,心里想的却是“不得了,自从昨天坐在地上吃了两个红薯以后,到现在我还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呢,不行,死也不能做饿死鬼啊!”就这样她光着脚一路开车回家,利落地洗啊剁啊,做了一锅子海鲜菜泡饭,吃了一碗后才被紧急赶回来的丈夫再送去医院的。结局自然圆满,以病房中的一锅人参香菇大补鸡(不止有鸡肉,还有猪肉和甲鱼)收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饭故事,但真的理直气壮写一本名字俗气到就叫《吃饭》的小说,这勇气着实令人惊叹。对啊,谁不吃饭?谁不会吃饭呢?吃饭又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凭什么你章小东写了二十余万字,写了还有人出版,而且出版了还有张充和题写书名?

  东东还是一位妻子。她与丈夫结婚十年,但是聚少离多,儿子出生后即赴美留学,等儿子五岁了才由东东带着他辗转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德市,这才一家团圆。到达当天,行李都还未来得及整理,便为丈夫的二十多个留学生朋友做了两个菜,无锡肉骨头和咖喱火鸡饭。

  最最重要的,东东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一个人拉扯儿子到五岁不说,到了异国他乡,即使语言不通、环境全然陌生,她也没有依靠有全额奖学金的丈夫,而是早早出去打工,都是“不忘本”的工作——起初在每天要倒换两辆公共汽车去相隔两个城市的《科州华文周刊》工作,后来在一个建筑设计公司工作了十年。还有各种兼职,去快餐店包过春卷,也去中餐馆端过盘子,还去儿子所在的语言夏令营当过大厨,为全营一百来号小美国人做饭……工作首先是为了挣钱,挣钱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这些性质各异的工作,为东东观察旅美中国人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书里有很多旅美华人的故事,大多是女人。她们因着和东东一样的“伊登”梦,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到了这里。来了之后,有的做太太(不管丈夫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有的仍苦命打工,穷尽所有方法想拿到绿卡,还有的——“我太太死了,刚刚在大街上出了车祸,被撞死了……”原来这位太太打两份工,中午在快餐店卖快餐,下午收工后去一家中餐馆端盘子。这天快餐店结账时发现少了二十美金,一定要她找到,着急处理完后发现第二份工快赶不及了,于是急忙跨上自行车,一身疲惫、一肚怨气,过十字路口时一不小心,就被一个白女人驾驶的“老坦克”撞到,弹到了旁边路牌的钢筋水泥柱上,立刻肝脑涂地。

  吃饭的故事有苦有乐。有的吃、吃得好时就乐,吃不上、吃不好时就苦,寰球同此凉热。记得几年前有位老人教我分辨港岛与九龙的人:走路快的就是九龙的人,因为他们一天很可能不止做一份工。赶着做工因此也没空在家吃饭,九龙路边的茶餐厅从中午开始生意就格外红火。那阵子无处吃饭,每天到了饭点都发愁,茶餐厅饭菜不和自己口味,酒楼又太贵,经常最后就走进了路边的便利店买盒泡面了事。回想起那段时间,游荡在路边找吃的的记忆,真是刻骨铭心。有了这段经历打底,我更能体会东东的处境与心情。其实,《吃饭》全书洋溢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尽管如此,她依然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它的粗犷和不可摧毁,她知道其他的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一定也爱它,虽然没有人说出具体的理由来。否则我们为什么在无论受到怎样的伤害、遭到怎样的不幸的情况下,仍然奋力生活下去?”同时在读的另一本书中写到这段话,用在这里倒也贴切。

  《吃饭》读后感(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章小东的小说《吃饭》记录了一群为了吃饭而努力的人。

  作者章小东,现代文学家章靳以之女。她出生名门,却命途多舛,在20世纪80年代远渡异乡,在美国端盘子,打零工,努力混口饭吃。小说《吃饭》是对这一段异乡生活的详细记录。

  初到美国,一顿20多人参与的饭食,让章小东感受到了来自留学生群体的温暖,大家在异国他乡彼此帮衬,连一顿接风宴都是各自带着食物前来。同时她也通过这顿饭食了解这些初次相识的人,单身还是已婚,经济宽裕还是拮据,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这些都通过所携带的食物,饭桌上的行为一一展现。如书前引用的法国美食家的话:“如果你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有人提着快过期的罐头,有人烤了一只半生不熟的火鸡腿,也有人花长长的时间耐心做一道精致而廉价的小菜……这种种,让作者感到温暖又百感交集。在那个胖妈(作者的保姆)口中的人人不愁饭吃的美国,吃饱饭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丈夫团聚的兴奋,也因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心而消失了大半。

  与丈夫同学的吃饭过后,是丈夫老师的晚宴邀请,庆祝这对分别五年后重逢的中国夫妻。丈夫的老师在自家院子里举行了热闹的烤肉盛宴,地道的烤肉,味美多汁,蹩脚的英文与宗教信仰又让章小东几度尴尬,中西文化差异提醒着她,这里是美国,别人的美国。

  晚宴快结束时,一个迟到的参与者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带来了她太太去世的噩耗,一个同时打两份工的勤劳女人,在急急忙忙的上班途中出了车祸。

  这出悲剧再一次把吃饭的艰辛展现在作者面前,“天下无如吃饭难。”

  生活不易,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这只是小说。可作者在前言里讲“虽是小说,却都是真实的故事”,虚构的仅仅只是人物。因此小说中的“我”沿用了作者的名字。

  开局即显出了吃饭的不易,往后唯有更努力地生存下去。

  小说通过一道道食物,串联起了主人公在美国的生活全貌,引出了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人物,他们彼此温暖,又自私冷酷。

  在《新疆烤肉与香槟》一节里,章小东记录了红隽的故事。从小寄人篱下的红隽被哥哥(哥哥在解放前夕被父母带去了台湾)带到了美国,还没得及帮红隽办理绿卡的哥哥突然患病去世,成为“黑户”的红隽决定把美国当做家,在大学里摆摊卖新疆烤肉。她尽心尽力,起早贪黑。她告诉章小东“留学生靠读书和考试,偷渡客靠钞票和拼命,到美国来的目的都是一个——吃饭。”

  红隽是幸运的,为了绿卡而将就的婚姻里擦出了爱的火花,作为一个异乡人在美国扎下了根。

  有幸运就一定有不幸。

  章小东幼时的朋友千红借助一个个男人来到了美国,她坚信过上好生活的法则是“找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做丈夫”,于是结婚又离婚,堕胎,又企图依靠另一个孩子来获得婚姻,她高估了男人,也高估了孩子的作用,却低估了生活的残酷。生活用一场不经意的摔倒帮她打掉了这个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孩子。

  更多的是不幸。

  《坐在地上吃烤红薯》里的大卫,为了摆脱底层的生活在17岁那年离家出走,然而出走只是从一个底层到了另一个底层。他干过各种低贱的活,出卖力气也出卖身体,取悦女人也被男人玩弄,最后带着一身疾病回家。

  《从来也没有免费的大餐》里的毕芦,曾经的大陆右派知识分子,到了美国穷困潦倒,偶尔帮周刊写稿,吃垃圾一样的剩饭,知识分子的尊严在饥饿面前消失殆尽。

  有人放弃自己,有人坚韧面对,都是为了吃饭。

  章小东笔下记录了一代人的海外生活,盘子摆上又撤走,人入席又离座,终至离散。不管未来的生活如何,他们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吞咽下每一口,如顽强的野草,在异国他乡野蛮生长。

  “二十多年过去了,连我自己也记不清楚,我一共请过多少人来吃饭,一共去过多少人家吃饭。我只知道,在无数次的吃饭当中,我把我的爱,我的生命,全部地奉献……”

  作者在前言里如是说。

  这二十多年吃饭的经历,犹如在饭桌上絮絮叨叨的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人沉默,有人拭泪,有人默默的端着酒杯,一杯又一杯。

  章小东的文字简单、朴素,60岁才开始提笔写小说的人更明白越简单越深刻的道理,是一种铅华洗尽后的从容不迫。如这个朴素的书名,《吃饭》。

  这是作者章小东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火烧经》因涉及到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并未在大陆出版,你可要想办法找来读一读,看作者如何书写个人的十年记忆。

  欢迎关注原创书评微信公号“路上书”(aidushu0410)。

  《吃饭》读后感(四):生存 吃饭 生活

  一本写吃饭的书,写的也不仅仅是吃饭。

  作者写出了那个时代大部分前往美国的中国同胞的生活,大都为了吃饭才去的美国。为了生存而吃饭,有些人把原则也丢了,有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千山万水到了另一个国度,只为了吃饭,真的看着也觉得苦。

  而在吃饭中,中国同胞们的相互分享、相互支持,恰好体现着中国长期以来的礼尚往来以及同乡们在外相互扶持照顾的亲切。

  在我看来,作者是很幸运也很幸福的。虽然也因为吃饭而不再迷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总的看来作者的丈夫儿子都是待她极好,出门在外也常有朋友相照。随着时间的流淌,也已经由为了生存吃饭,过上了吃饭追求生活的日子。

  另外,此书容易读,容易读进,期待《火烧经》。

  《吃饭》读后感(五):吃饭

  最近几个月开始读一系列关于吃饭的书籍,因为有次我问大王,即将活过半百,现在觉得生活最有乐趣的事情是什么。他说,吃到好吃的吧,这个算是很重要的了。因为岁月还没有给那么多时间让我理解这个观点,在我现在这个年龄,实在有太多比吃到好吃的这件事情有趣得多的事情。因为从经验上没有办法理解,于是决定从文字里,从书籍里尝试理解这件事情。章小东的纪实性散文,《吃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到的。

  在旅行的途中读完这本书,看到全新的风景,遇到全新的食物,全新的人,脑海里却装着章小东和先生,儿子,全家在美国几十年的经历,当时一下领悟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点滴含义。我们用一张张车票,去到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度,在他人的角落,行走,体会,触摸,品尝,消磨时光,打磨年轮,这是用双脚在增加生命的尺度;而我们翻开一本本书,借助作者的笔,你仿佛开启了多啦A梦的时光机,去了万里之外的远方,去了几十年前的时光里,你仿佛是个幽灵,站在高处,俯瞰这个人一生的经历,她的忧愁,她的欢乐,她的担忧,她的凋零,你不仅能看到表面的烟火,还能看见她心里最深处的灵魂。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冒险家的书,她带你去看文革中,小嬢嬢冒险带着农村杀死的狗回来给心爱的孩子及家人做红烧狗肉吃;带你认识那神奇的老丁,当笔者的咳嗽历经整个四季都不痊愈时,被打成黑五类的老丁悠悠地飘过来让她去剪罂粟壳泡茶喝,而在她喝完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消灭了那株罂粟花;带你看留学的苦学生是如何趁着圣诞节前夜到处蹭饭以弥补平常不能吃上油水的遗憾;甚至,那个每周去给儿童福利院做义工的毕芦,只为了把孩子们吃剩的饭打包回家,让他下周够饭吃,甚至,可以一口气吃掉五盒蛋炒饭;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在书中也表露无遗,你以为的蜜糖,在他人眼里,却是毒药,如果没有这支笔,不能知道有些人的职业是看墓人,在业余时间,兼职天气预报员;也有那中国的音乐家,为了逃避批斗只想嫁到国外,唯一的要求就是对方人品好就行,结果嫁过来见到的美国丈夫是一只眼睛和一条腿的“好丈夫”,却在丈夫不屈不饶的照顾和爱惜中慢慢接受现实,两人一起养出了听着音乐,每天接受按摩的顶级肉牛,开启生活的另一段历程;没有这支笔,我们不会见到那么多有着令人惊叹生命力的人们,他们曾经在这世界上顽强地存在过,也许现在还生活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

  前几年,我一直为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困扰不已,小时候我们因为父母的爱,必须好好长大,长大了,因为爱人的牵绊,或者继续是父母的爱惜,必须更努力地活下去,等老了,为了孩子的孩子,为了互相的心爱,必须好好走完剩下的里程。如果我们没有这些从小到大的牵挂,只为了自己的存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是去看尽风景,尝遍食物,尽情欢爱,我们将人生的画卷铺满了几十年的时光,等待就像青烟一样消失的那天到来。

  这本书,就是一副关于吃饭的画卷,从文革的上海铺到了彼岸的美国,从一位被宠爱的大小姐铺到了去餐馆端盘子送餐的主妇那,从科罗多洲的留学生宿舍铺到了墨西哥大学教授独栋的小楼里,从五岁乖巧的小儿铺到了耶鲁大学医科学院的大学生那,你以为岁月没有留下痕迹,其实,他悄悄地藏在我们吃过的每一顿饭里,所谓生活的肌理在“萝卜黄瓜的雪白粉嫩,咸菜豌豆的碧绿生青里。” 所以,好好吃每一顿饭呀。

  《吃饭》读后感(六):有些失望

  书中确实写出来早期出国热中那些主动或者被动出国寻梦的艰辛,主题虽是想写吃饭之艰难,读后却并没有看出究竟有多艰难,毕竟还有那么多打折的活动,毕竟相比国内的穷人还是多幸福。也许在那个年代能够出去的知识分子毕竟还是有些家境,书中很多人物在国内本就不是中下层次老百姓,有上流流亡作家,有丢掉令人羡慕工作出去寻梦的,很多人都是江浙那些本是富裕之地的人家。因此在他们觉得是艰辛的生活在我看来还是足够幸福了。尤其是作为主人公的作者一家,更没有经受过多大的挫折便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国梦。丈夫从学校出来成为大学教授,儿子又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从书的一开始这样的生活就足够多少人羡慕了。我虽没有看过《活着》原著,但是电影给我的震撼还是足够深刻的,将这本书比作《活着》,不免有些夸张。

  书中呈现的另一番景象便是中国人在美国,生活圈子还是以中国人至少亚洲人为主,那里都有中餐馆,聚会也都是老乡聚在一起。读完全书只有那么几个地方让我对美国向往,其余的和在国内并无两样。那些人情世故,那些生活习惯,处处都是祖国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的这些留学生的美国梦么?

  纯属个人感觉

  《吃饭》读后感(七):小东认同‘吃饭哲学’的理念

  “小东认同‘吃饭哲学’的理念,但整部小说却一点也不理念。相反,这是一部最见生活血肉和生活气息的小说。读了之后,我们简直可以闻到包子的香味、牛排的焦味、土豆烧牛肉的美味,甚至可以看到萝卜黄瓜的雪白粉嫩,咸菜豌豆的碧绿生青。用王安忆的语言说,这叫做‘生活的肌理’。章小东的《火烧经》写的是国内的生活,那是动荡的年月,也是连饭也吃不上的年月;而这一部《吃饭》,写的则是海外的生活,这是平常的岁月,也是寻找‘饭碗’的岁月,然而,却又是找到饭碗却丢失了‘吃饭味道’的岁月。小说这样结束:‘我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这是我在异乡的长梦里常常出现的味道,过去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我自己的味道。’年少的时候,在家乡上海,在父亲、母亲、外婆的温馨‘卵翼’里吃饭,哪怕吃不饱,但饭菜样样都飘着亲情渗入的香味。那时虽然清贫,但不知道吃饭的艰难。出国之后,才知道在海外谋生很不简单。谋求吃饱饭,创造一个生活的前提,这是大事。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自由。没有这个前提,什么北美大地,什么温柔之乡,什么美妙理想,一切都不属于我。”

  “章小东《吃饭》小说的精神内涵,其价值正是她在有意无意中捕捉到人类的终极本体。李泽厚肯定这部小说,恐怕也正是他说的‘情本体’不再是被人们所误解的那种抽象的框架,而是紧密地与人的生存(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小说中所展示的生活细节,本身就是价值,它处处都在证明,情背后是一个更根本的绝对性存在,是一个“人首先要吃饭”的真理。”

  《吃饭》读后感(八):海外游子的味觉故乡

  读这本书之前,考虑到章小东是靳以女儿的身份,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本杨显惠《夹边沟记事》似的苦难小说吧?读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体上,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之后,感受移民生活的艰辛,从饮食中追忆老上海的老味道,进而折射东西方文化生活的差异,也可算是移民文学的一种。将它与《活着》相提并论不免高抬,甚至说这是小说我都觉得有点不太恰当,一些随笔式的生活肌理的点滴,融化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仿佛能够近距离地目睹大洋彼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状况,这就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吧。

  中国人向来重视饮食。“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政治理念也好,《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情牌也罢,吃货也分三六九等,梁实秋似的雅舍精食固然是文人老饕的最爱,梁山泊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痛快又何尝不是革命者“土豆加牛肉”理想的一种中国版图景?孰高孰低难分高下,但是一顿不吃饿得慌总归是所有男女老少共同的生理难关。

  饥饿时代,在刘震云的《一九四二》中描绘了这样惨烈的场景:蝗虫漫天、饿殍遍野,树皮吃完了,野菜挖光了,直至出现狗吃人、人吃人的末日场景。章小东也遇到过食不果腹的饥饿时期,《吃饭》开篇《写在前面——红烧狗肉和罂粟花》就写“文革”期间,章小东的小孃孃这些“黑帮”在郊区劳动的时候,乡下农民为了换粮票,偷偷卖给她的一刀狗肉,成为了章小东整个“文革”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美味记忆:“一直到今天,我和姐姐回想起来,那仍旧是最美味的一顿狗肉了,鲜嫩劲道。还有身处逆境仍旧津津有味地带领我们大嚼狗肉的小孃孃,始终不能让我们忘怀。”

  很显然,狗肉之所以美味到让人念念不忘,是与那个特殊年代的饥饿状态息息相关的。正因为食物匮乏,才让家常肉食凸显出它能够让人垂涎欲滴留下深刻记忆的本钱,这在莫言的小说《忘不了吃》中也有体现,只是在莫言这里,食材换成了更普通的猪肉而已。

  章小东在书中说她写这本书是献给母亲的礼物,在上海见到章小东,她对我说:“我母亲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她是很坚强的人。那时候很艰苦,我们穿在里面的衣服可以很破很破、补了再补,可是外面要很光鲜,干干净净。那时候其实没吃饱饭,但母亲教育我们,你走在外面做人脊梁要挺得直,吃饭要有尊严。”

  有尊严地吃饭,有尊严地活着,一个中国人的吃饭哲学,就是这样朴素简单,还有,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刘震云曾经对我说:“故乡不一样的话,首先是口音不一样,你生在上海或生在陕西,口音肯定是不一样的。另外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比如吃羊肉,我们在河南的话会吃羊肉烩面,陕西人就会吃羊肉泡馍,新疆人则吃羊肉串。这些不一样综合起来就是面对世界的态度不一样。”正因于此,刘震云乃至所有深深植根于故乡土地之中的作家,都会把食物作为其书写的对象,在这些满足口腹之欲的食材背后,是饥肠辘辘的人民消瘦的身影,而在章小东的吃饭故事中,我们看到的,同样是她对故乡浓浓的乡情。一道道家常菜,肋排、风鸡、春卷、萧山萝卜干、葱油饼……是一个海外游子的味觉故乡在她笔下流淌,淡淡的笔触,绝不浓烈,像小溪潺潺,流过你的心田。

  来源:深圳晶报

  作者:河西

  《吃饭》读后感(九):《吃饭》:厨房里的女人,嗫嚅着的乡愁

  吃饭,一种每天三次的全民运动,看似平凡的重复,却在每口咀嚼中埋藏着一段段故事,家庭琐碎杂事,街边巷尾见闻都就着热腾的饭菜或痛快的分享,或嗫嚅的吞到肚子里。章小东笔下的《吃饭》因她异乡人的身份有了意想不到的波折,身为文学大师之后的她,出身名门却命运多舛远渡异乡。不管人走多远,胃永远连着家乡的味道,正如她在文末所说:“我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这是在我异乡的长梦里常常出现的味道,过去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我自己的味道……”

  章小东吃饭的旅程随着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国潮起涌动开来,撇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乌托邦理想,“出去是为了吃饭,回来是寻找味道,但是整个味道已经不一样了。不但是吃饭的味道,文化的味道,社会的味道,都是再也找不到的了。”没有饕餮的酣畅淋漓,也并非细嚼慢咽的品尝,也许从小时候吃饭时手高高地捏住筷子,就注定远行的命运。

  食材如人一般,有着自身的性情,它们在冷暖的世间连接着人的终极存在,相互碰撞出个中滋味。清水涤荡人生的悲苦,小心慢炖出一丝难以多得的幽香,再大火翻炒色泽鲜艳,味道入里,或温热暖糯平易近人,或蛰舌辣心尖锐残忍。《红烧狗肉和罂粟花》中一顿“三六香肉”牵扯出两代人在吃食上的代沟,《请客和吃饭》初来乍到,一场突如其来、手足无措的聚餐就在火鸡腿的宰割上展开,《风鸡和BBQ》里一场欢乐的聚餐最终被一场噩耗终结,也有《蛋糕和春卷》流露出的父子感恩之情……

  《吃饭》中主人公大多设定为女人,也许是因为她所讲的大多数并非出自虚拟的故事,更多的是个人的心得。女人是厨房的主角,也是宴席的参与者,她们观察着食客品尝时细微的表情变化,用以断定他们来自食品褒贬的真伪。

  厨房里总要有一个女人忙碌的身影,才有家的味道。小时候,母亲教导“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临行前,母亲嘱咐“吃饭要吃得有尊严,有目标,不能为了吃饭样样都去做”;出国后,改造灶台时,收拾行李时母亲的身影一次次跃然而出……为了吃饭过着颠簸的生活,在一顿顿餐食中记录着生活,本要讲给母亲的话也被必要的吃饭耽误着,直到她再也不用端起饭碗。女儿还在厨房里围着灶台忙碌着,传承母亲的希冀,也为了嗫嚅到一口乡愁。

  2013.09.23 Timeout消费导刊

  http://beijing.timeoutcn.com/ShowArticle_12098.htm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吃饭》读后感(十):有关伊甸园的贫瘠想象

  对中国人来说,“吃饭”始终是最大的问题,是萦绕在统治者和老百姓心中最长久的噩梦。如果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百姓就要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继而揭竿而起、天下大乱,统治者也就坐不稳江山。所以,大凡政治家和文学家给统治者和平民百姓勾勒的桃花源,无非都是能吃饱饭的景象罢了。无论是孟子见梁惠王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还是《红楼梦》中黛玉替宝玉做的颂圣诗中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亦或是大跃进时期让社员们敞开肚皮吃的公社食堂等等,都无一例外。

  作者章小东在文中多次提及“伊登”,也就是上海话中的“伊甸”。她千里迢迢赴美,就是认为美国是一个人人可以吃饱饭的“伊登乐园”。这也许也是所有那一代刚刚走出国门的人,对于伊甸园的贫瘠想象吧。到了美国之后她发现,这里满足了她的一半想象,人们完全不用忧虑食物的匮乏,然而另一半的情况是,不劳者不得食,这里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艰辛的吃饭故事依然在不间断上演。

  曾经深居闺中的上海小姐也不得不挽起袖子到餐馆打工,每小时只有4美元的工资;一个大陆来的学生在送披萨的途中撞上一棵大树,前车盖上还有一块从他嘴巴里喷出来的、没有来得及吞咽下去的带血的馒头……尽管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可是对饥饿的恐惧依然如影随形,章小东写到自己一定要把冰箱和食品柜塞得满满当当的才有安全感,在胆结石发病要做手术的关头,她还溜回家做了一顿海鲜菜泡饭,坚决不要当“饿死鬼”。超市里西瓜降价到九十九美分一个,她一口气买了二十个,全家人天天吃西瓜,吃到后来都烂在地毯上,臭气熏天。她用轻快的笔触娓娓道来这些逸闻趣事,读来却是笑中带泪,颇觉苦涩。

  无怪乎美学大家李泽厚先生要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冠上一个通俗的名字“吃饭哲学”,贯穿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中的政治智慧,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找寻百姓和“吃多少饭”之间关系的平衡。很少有人思考过,为何以平原地势为主的中华大地,却始终盘旋着饥饿的阴影,饿肚子的恐惧一代代传承下来,几欲成为烙印在骨子里的DNA。因为统治者发现,只有让老百姓始终在半饥不饱的状态中煎熬,才能保证他们的眼光一直钉在地上,为了吃饭而日夜操劳,无暇去思考,更无力去质疑统治者的合法性。

  只有始终保持着民众对饥饿的恐惧,才能让他们对吃到肚子里去的每一口饭都感恩戴德,而且保证他们可以为了吃饭放弃所谓的道德和尊严。书中写到蹲了二十多年大牢的大右派毕芦,如果有人叫他大名他就会条件反射的跳起来,给你来个立正,大叫一声“有!”,七十多岁的人了,每周一次到孤儿院做义工劳动两个小时,报酬是可以把孤儿们吃剩的饭拿回家。作者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背着一个巨大的垃圾袋撞进办公室,打开口袋一口气吃了五盒蛋炒饭。章小东不禁感叹:“吃饭实在是人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为了吃饭许多人甚至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而我不也是违背了自己吗?”

  吃饭的确日常生活头等大事,然而视野里若只有吃饭,必将难逃精神上的庸俗化与市侩化。作者记叙自己工作的公司因为911的影响大幅裁员,可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老板依然号召大家多多支持快要倒闭的老牌商店K百货,她却想自身难保还要去帮助别人,真是天真的美国人做派;看到有同事在总统大选期间义务为演讲中心维持秩序,就认为他不过是想过把指挥别人的瘾,宣泄下底层小职员的压力罢了。她完全无法理解他们口中的“民主、自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她只能用她的吃饭哲学将一切功利化。

  她不懂的是,不仅让人吃饱饭的,更让人抬起头来思考自己和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伊登”。也许还得多吃几代饱饭,我们才能最终超越那些有关伊甸园的贫瘠想象。

  (刊于10.21《深圳商报》,转载请豆邮,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吃饭》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