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袁氏当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袁氏当国》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3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袁氏当国》读后感精选10篇

  《袁氏当国》是一本由唐德刚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袁氏当国》读后感(一):恩

  唐的这本《袁氏当国》个人觉得语言简练,分析独到。带有明显的个人风 格,有老师面对面传授知识的即视感。

  “真理半张纸,闲言万卷书,从何读起”个人觉得唐还是尽量做到了成见较少的“半张纸”之言。不过,中间也有少部分的个人感情的抒发,但我觉得他也借此表明他的史观,也可能想借此影响读者。对于问题的解析是挺独到的,但是个人觉得全文终究算不上脉络清晰那种。他是顺着时间顺序中间插叙重要相关的事件,对于我这种资质尚浅的,终究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整理笔记,转化为自己的思路。

  但是,读完之后,感触最深的大抵就是“千万不要给人贴标签”,因为这会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时候受到很大的影响。读完后,对于袁,比起之前的深恶痛绝,到现在也只剩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客观评价了。

  《袁氏当国》读后感(二):民国初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儿(2009-10-27 21:25:12 )

  读史使人明智,一点儿都没错。最近一段时间,我把自己推进了历史的洪流中,去探寻过往、寻找历史;尤其是民国的那段历史,似乎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在图书馆借了本《邵飘萍与<京报>》,看得津津有味;昨天上课,老师刚好讲到黄远生、邵飘萍这两位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她推荐我们去看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

  也许只有了解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人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怀着敬畏和好奇的心情,我走进了这两本书,如饥似渴(毫不夸张,我三天内读完了这两本书)地读着,体味着……

  对于从小依附着历史教科书来认识历史的我来说,似乎早已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历史观。做学生的这么多年,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大学,一遍遍地学着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用教科书告诉我的一切去看待历史、评论历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有些东西早已变的显而易见,只是我们平时不会去在意罢了。不管怎么说,这两本书还是小小地颠覆了一下我以往的历史观。尽管我一直知道世界上没有非黑即白的人和事,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中间的灰色地带,即使英雄、汉奸也不例外!

  唐先生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史料,用通俗诙谐的语调,为我们展现了袁世凯从当政到垮台的那段历史。同时,以袁世凯为主线,先生还简单地为我们刻画了孙中山、宋教仁、蔡锷等一系列民国初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大大小小的人物。

  跟随着先生的笔调,我也重新认识了这群人,纠正了一些自己之前对诸如“宋教仁案”、京津兵变等历史事件的偏颇认识。还有孙中山先生,这个伟大的国父,现在也许我更能以一颗平常人的心态去看待他了。

  转型时期的民国初年,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那么茫然。为了开辟一条出路,有的人倒下了,又有人站起来了。有的人成了历史的丰碑,被后人永远铭记;有的人却被万夫所指,遗臭万年!

  也许,这就是历史!

  《袁氏当国》读后感(三):贼

  唐德刚的文字还是很有吸引力,看了与众不同。其作品:胡适、书缘于人缘、史学与红学等。

  项城之约,孙去袁来,袁做的不是虚君,其目的直指首相而必得。初谋杀宋教仁起,由此而兴起二次革命浪潮。不成,改造国民党。袁贼欲做终身总统。

  从袁氏帝制兴起到覆灭,读者该思考些什么?从中获取些什么?因其所好、因人而异、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袁氏当国》读后感(四):《袁氏当国》:枭雄袁世凯的悲剧和新政治智能的滥觞

  1.袁世凯也算个悲剧人物,在中国历史转型期,一个政治智能多半离不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封建枭雄式政客(今日之政客亦如此,看来真正的民治智能还未开化,但此必为历史趋势。新政治智能自民国兴。),在一个没有实行民治社会基础的国家,如何能应时代之要求成为这个真正的民主大总统。同时他若回头搞帝王专制或君主立宪,这些形式在当时中国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历史注定他这个边缘政客无论前进或后退,都是失败。

  2.袁世凯是传统中国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个极有效率的行政专才和标准的中国法家,然而他无理想,对现代政治思想更是一无所知。(到此,今人也该扪心自问,我们中又有几人有理想,不是欲望。)

  3.民治时代不只是一种政治现象,它是一种囊括全民族的新的民族生活方式,它是和传统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形态。

  《袁氏当国》读后感(五):『酌墨知素』·《袁氏当国》

  朝代兴衰,过客毁誉,一部中国近代史真够人细细观赏、品味的。

  纵观袁世凯的一生,无论是在他崭露头角的朝鲜生涯,还是在平定“拳匪”内乱的督抚任上,尤其在胁迫清皇退位的关键时刻,他都表现出了一个汉族政治家、军事家应有的机敏与勇气。这种机敏与勇气导致的后果,也可以称作“功劳”吧?

  往事已是陈迹,袁世凯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杨度曾叹曰:“世共和误民国,民国抑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此狱。”

  在梁启超最棒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里,对李氏在晚晴四十余年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与了极高评价。作为昔日对手,梁氏的写作,不仅给人们正确认识李鸿章提供了各种视角,更让后人们懂得,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胡适曾说,“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可终究,历史又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因为无论何种力量,都敌不过时间的威力,无论何种修饰与掩盖、谎言或诬陷,都无法撼动真实的存在。1901年11月,李鸿章临死前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在他的大力举荐下,袁世凯接任了直隶总督。袁称帝,开历史的车,挂倒档---这就是污点。看《袁氏当国》后想起老袁几乎是中学的历史课本中评价最烂的人物,一生耻辱的形容完全抹去了枭雄的功绩。发现很多时候自己也会像历史课本一样对人的评价非黑即白太过脸谱化,一两件事情就以为看清了别人的全部而下定论,然后疯狂地欣赏或是狠狠地讨厌。真的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走极端。

  从16岁到20岁,袁世凯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四年书。有一位堂叔袁保恒时任刑部侍郎,曾带他到开封帮办赈务,夸奖其办事机敏。可惜他读书累到吐血,两次乡试也未考中。最后一次在试卷里,袁世凯写了两句苍凉的联句:“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

  唐氏之言,放之四海而未必皆准,但是言及当时而论在现代却是少有的犀利透彻,只可惜,牵涉时事太多。唐氏论史可以,论今我就觉得是个洒狗血的水平。历史三峡终究走不过那些王八蛋的悠悠岁月,以现在之眼观,观从前之人,从前之事,当事人几多无奈,几多惆怅。在乱世中,皆有匡扶中华之决心,却得那般下场,观之如何不心动!“乱世之奸雄”和“治世之能臣”往往是同一个人,史学家笔下的曹操是这样的人,袁世凯不也算是一个吗?

  但再强大的人也不能逆潮流,否则断不会有好结果。袁氏是一个强大的政客,而非政治家。唐德刚的《袁氏当国》,非常棒的书。严谨清晰、大气、风趣、从容,看到孙先生的十元钱那里,忍不住笑了。风云年代的变幻莫测、大时代里的小掌故,唐德刚这老爷子做学问很是慷慨激昂,读他之文颇觉爽快。袁、汪等人虽历史早有定论,唐还是能冷静的两面感观,剖析谬误,不错。顺天应时,智者不若顺势而上,斯之谓也,反其道必功败垂成。

  《袁氏当国》读后感(六):历史上最值得惋惜的河南人

  历史上最值得惋惜的河南人就是袁世凯 

  可以想象吗 辛亥革命说起来是革命其实几乎没有死人 韩寒或他爹地说革命多可怕 起码辛亥年的革命是相当平顺的 英国人津津乐道的光荣革命也不过如此吧 

  袁世凯后来借机逼清王室退位 建立民国 他本来是可以成为像华盛顿一样的伟人 但还是权力欲 私欲过盛 中国在最关键的历史时间窗口没有建立起坚实的共和民主制度 

  以致于后来内乱频仍 暴力革命的魔盒最终被打开 局面终至不可收拾―――  

  袁世凯到了晚年竟然还妄想称帝 终成独夫民贼 可惜可叹

  死前自撰挽联:为日本去一大敌 看中国再造共和 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袁氏当国》读后感(七):从《袁氏当国》窥探近代中国的民主转型

  对于民国初年历史的探究,从来都是历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议题。同时,对于民国初年的历史,人们各有其迥然不同的看法以及评价。而在众多有关的历史书籍当中,唐德刚先生所著的《袁氏当国》可谓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别于传统观点中的对于民主化过程的失败的哀其不幸、痛心疾首的心态,唐德刚先生用较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段带有戏剧性的民国初年的历史。在该书中,你会发现,很多历史事件的偶然出现却导致了历史必然的结果。在短短的123000个字中,唐德刚先生列出了民国初年的一系列事件,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袁氏当国期间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看法,用一种较为新颖的历史观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大家早已有所了解却很少深入了解并且很难辩证看待的历史。

  殊不知,要从封建社会真正成功地转型为近代民主社会,无可避免地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民主转型期。而民主转型期,无可置疑是民主化进程中最不稳定的阶段。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新生政权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容易会被旧政权所颠覆,或者说会造成民主崩溃的局面。回溯历史长河中其他国家的民主化经验,民主化从来都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永远不可能会是直线的前进,它总是以错综复杂的曲折发展为表现形式。这就不难理解,民主转型在历史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艰难性。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当时那个时代实在是没有实行民治的社会基础。

  那么,民主的践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而处于民国初年的近代中国又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答案是显然的。

  首先,要真正地践行法治民主道路,社会基础是其中关键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一环。试想想,失去了社会基础,那么,所谓的民主还能有其生长的根基,有其发展壮大的机会么?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帝王不过作为其中一个环节而存在,帝王也不过是一种应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机构。一整套的国家机器还有与之匹配的文化系统、社会方式以及价值系统才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因此,“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度,或帝国制度,转入一个民主代议制度,这种制度转型,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我们所应该认识到的是,建立民主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整个社会上的人们共同的努力,至少说,需要得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这时,大概才可以说,有了民主践行的可能成功性的条件。

  其次,整个社会需要有一定深厚的法制基础,法律才会有效。要是人人都有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也就才会有所谓法治社会的真正建成。而法治社会的渐渐建成之后,自然而然就是民主社会的到来。正所谓,“法治在先,民主在后也”。法治对于民主从来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法治国家里,民主就可谓是衍生品。于是乎,在清末民初的袁氏当国时代,怎么会有所谓法治社会的真正出现?当时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动乱局面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国外反动势力对中国的觊觎,军阀割据一方,刺客横行霸道,社会风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与此同时,民主转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当时的政治家的选择而进入不尽相同的轨道。这也就不难解释民国初年民主转型的昙花一现了。即革命党人欲以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来架空总统袁世凯的权力,这也就与袁世凯抵死不做虚君的坚决要求发生了冲突。于是乎,袁世凯就来了个革“革命”之命,这大概是民主转型时期所不能避免的出现的结果了。因而,民主的践行可以说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观点,“民主转型与巩固的前提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稳定。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在民主转型和巩固的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历史、文化、制度来做出选择,但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也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即要顺利实现民主的转型和巩固。”的确如此,在民国初年,由于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与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全盘套用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于是,中国的民主转型显得尤为艰难。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转型从来就注定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而民国初年也就难以避免这样的艰难局面。所以说,民国初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偶然的,但是却有着不可逆转的历史结果。我们也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国家,要建设真正的法治民主社会,至今还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民主的曙光才会照耀着国家前进的轨迹。同等重要地,要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民主社会。而袁氏当国之年,显然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也就失去了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重要契机,于是,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无可避免地流产了。

  众所周知的是,袁世凯几乎没被正面评价过。他的魔掌伸向我们伟大的革命党人,并且肆意推翻革命党人于民国初年致力建立的共和国,自己登上了皇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窃国者。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袁世凯其实是我们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不幸的当国者。他深知当时的民国形同虚建,整个国家实际上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是为当时的真实写照。于是,他便想通过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方式,只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去一统中国。又加上袁对皇位的贪恋,其操之过急的手段,便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悲哉!其实,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言,一个新的政治社会体制之建立,除旧布新,不断改进实践,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非短期之功,哪可一蹴而就。亦是他所谓“历史三峡”之说:三峡过尽,实验告终;国有定型,民有共识,始可重享太平也。也就不难看出,民国初年政治社会体制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不可忽视的漫长过程。了解这一点之后,大概我们也就会释怀,不会再为当初民国建立的流产而徒增伤悲抑或是悲愤。

  《袁氏当国》读后感(八):袁氏当国

  越来越觉得学校的历史教科书有失公允,扬长避短,涂抹篡改。如果一个人的心胸不能够包容,开放,有什么理由去迎风破浪,一直向前呢

  《走向共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剧,从整体情节到细节之处到做的很出色,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尽可以撇开教科书,重新客观深度的去发现,挖掘这段历史。看了这部剧,对袁世凯多了几分佩服,于是找来唐德刚的《袁氏当国》

  我想如果一个人想从历史里面得到什么东西,那得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头脑去多看多想想。如果只是看几个类似于华盛顿看樱桃树这样的历史小故事,所收获的是别人给予,这样的东西应该是浅显的,不耐经历的。消化吸收进过头脑了,才能凝结为自己的东西。古人所说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袁氏当国》读后感(九):袁氏当国,无关于袁氏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在社会转型期,在混乱交织的年代,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又是能左右时代的,不过,很多东西就像是命中注定,再伟大的人也超脱不了。

  回看历史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真真切切看清楚一个人,一件事,看见英雄的丑陋(如孙中山的焦躁独断)和丑角的辛苦与委屈(袁世凯、汪精卫)。学历史不是为了对人物评头论足,分出个一二三等,而是理解其中的道理。没有伟人,也没有小人,只有伟大的事,和龌龊的事。

  袁世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动了贪念,总是上帝也救他不得,没有那个败笔,他乃是曹操一样的人物,我真看不出他有什么错误,错只怪他没有跟上大势。

  小心手下人的愚忠和愚蠢,好心干坏事最可怕。

  体谅领导的苦心,乃是多大的学问。需要领导皱皱眉头,就知道要干什么,中国人就是擅长这种察言观色,圆滑办事,拐弯抹角,这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越来越觉得梁启超很牛叉,人才。

  制衡!政治的核心。没有绝对的优势,就要在不同势力只见找平衡,一颗石子也能顶住两块儿巨石。

  当局者迷,身在其中,谁能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历史大潮,还只是史书上不足一哂的逆流呢?如何看清大势,这是个大学问,很容易看走眼的。

  书不错,不过毕竟只是个史书,不是方法书,没有刻意提炼出什么。

  可以再读。

  《袁氏当国》读后感(十):平常心看历史人物 ----读《袁氏当国》有感于斯

  对待历史上的人物,我们很难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每个人都会影响你的观点,何况还有许多有意的隐瞒和宣传上的侧重,对此一个尊重历史的人就要有自己的思考。在思考前不妨多参考别人的历史观。

  黄仁宇认为要有“大历史观”,主张应当广泛地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浓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一定的高度上来比较观看历史。这样的史观气魄逼人非常人可善用。但是这样的线条勾勒式的讲史法岂不像重意的国画,注重的是实力本身的相沿成型的结果框架,却又粗中有细,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不放过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寻找更为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这样的书读来有趣就不能理解黄老的读者之众了。

  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和他的史学写法,“不隐恶,不虚美”更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这种感觉直接来自我读老人家的《袁氏当国》。

  历史的江水在三峡中激荡,曲曲折折的向东流去,有的地方也会逆流向西,这并不影响江水向东,但是江水激起的浪花却有可能掩饰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样,我们更需要唐德刚式的史学家,他长期在海外,有很多资料可以查阅,最主要的是,他有办法和那些亲历事件的历史人物做对面的交流,他也善于挖掘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历史细节,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还原历史。

  在《袁氏当国》中,作者并没有一味的迎合大众的评价而将袁氏写成让人不齿的小人,他力求的只是大家要设身处地的想像历史人物的处境来体会历史的情感。不是站在自认为的人民肩膀上,硬说谁谁是历史的罪人。在现实里,没有洁白无暇的圣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蛋。好人在某种环境也许比恶人还可恨,;坏种在某些方面兴许还是楷模。何以我们对待历史,总喜欢把一个人物黑白化?

  《袁氏当国》一书虽以袁氏为主,但是广泛涉及共和初创时期的那些人,如何把历史的偶然演变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这里面,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人,也不是万恶的。典型如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诸人,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眼界,都曾深深影响历史的发展;政治的斗争,在各方都未必有着纯粹的伟大,也未必有着纯粹的无耻。  

  这样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一个相对最真实的民国,至少我们可以了解初创共和的先贤也只不过是些比你我多些学识、多些本领的人罢了,我们身上的缺点,他们也不曾遗漏;我们身上的欲望,他们更多。

  一部《袁氏当国》,尽显唐德刚的真性情。这个可爱的老头,有着淳朴的儒家善恶观(比如他常常用遗臭万年这类词),同时又自始至终怀有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年近八十还跑去联合国广场游行,扛标语要求日本赔偿道歉),并且,他似乎也不打算努力在作品里掩饰这些。因此,在一堆竭力端着所谓中正平和,追求所谓绝对客观的冰冷的历史家里边,唐老师便难得地让人觉得真实可爱,有血有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