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1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精选10篇

  《晚清有个曾国藩》是一本由赵焰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28.50元,页数:200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一):曾国藩心路历程文化解读

  段海

  “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风行,“曾国藩热”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曾国藩的著作和传记也推陈出新精彩纷呈。就曾国藩的传记来说,比较有影响的就有萧一山(梁启超弟子)的《曾国藩传》,马东玉的《曾国藩本传》,刘忆江、董蔡时、黎锦熙、梁绍辉、何贻焜的5种《曾国藩评传》,以及唐浩明的3卷本历史小说《曾国藩》,可谓争奇斗艳、乱花迷眼,在此中热潮之下撰写曾国藩的传记,实在是一种挑战,值得欣慰的是,赵焰先生的《晚清有个曾国藩》却别辟蹊径,给读者带来另一个生动丰富、神采别具的曾国藩。

  与其他曾国藩传记相比,《晚清有个曾国藩》有两个鲜明的不同,一是对曾国藩心路历程浓墨重彩的描写,奠定了本书的独特视角;另一点是充溢字里行间的文化解读,显示了作者思想深度。关于前一点,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家王鲁湘评价说:“这本书描述了曾国藩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中年之后的苍凉心境。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悲悯、无奈的曾国藩。这种心态,也是晚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集体心态。”关于后一点,则正如著名报人程益中所言,归功于“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史学修养”了。有了这两点,这本书当然很好看、很值得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由科举入仕途,因平叛而见功,终至青云直上,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中兴第一名臣”,被后人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的家书、 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毛泽东和蒋介石这对半个多世纪的宿敌,都不约而同地将曾氏学问作为自己枕旁必备之书。我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明显就是滥觞于曾氏的《爱民歌》。

  曾国藩深受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浸志存高远,治学精进,忍辱负重,道德至上,洁身自好一生追求内心圆满。章太炎曾谓曾国藩之起兵“平洪杨”,并非“赞清”,而是为了扶持“名教”。在曾看来,一切治国活动,上至天文地理军政管制,下至河工盐漕赋税国用,乃至军事和外交活动,均属“礼”,是道德实践活动的范围。虽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曾国藩逐渐从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转向学习洋务以图自救,甚至对湘军的跋扈和糜烂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却始终在内心保留着传统和道德的星空孤独而顽抗地承担着中国文化积薪传火的使命,以“求仁得仁又何怨”的心态走完了一生的历程。

  曾国藩晚年,英雄气短,流年不顺,声名虽盛,而成事已难。他生平两件心病,一是剿捻无功,一是处理天津教案失当,使得他晚景凄凉。巧合的是,两件事情都由李鸿章代之,曾与李在交接直隶总督时,曾对李说:“我遇困境,咸赖汝继,汝才胜我。我聊以自解者,汝究为我所荐也。”短短的话语中,包含多少无奈心酸啊。

  斯人已去,透过赵先生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一个辉煌而又苍凉的历史老人背影……

  《晚清有个曾国藩》,赵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定价28.5元。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二):晚晴的理想现实

  刚看到书名时候觉得可能不是一般严肃的书,鉴于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过曾国藩,决定从一本最通俗的读物开始读。结果发现虽然通俗易懂,适合当入门读物,但其实是一本严肃的文笔很不错的传记。

  如果以文武为界,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北京功名 —— 南方与太平天国的战争 —— 战争结束,文官生活恢复

  每一阶段都有一种思想占据曾思想的主要地位(我烂烂的中文!),在书的最后有一段曾的朋友欧阳兆熊对其的评价:

  “在京官时,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及出而办团练,又变而为申韩;至(咸丰)八年重新出山后,则有很浓烈的道家成分了”(pp.208-209)。

  就像是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孟子似青年,孔子似中年,而老庄如老年,在曾的身上,每一种文化的交替影响似乎都合情合理融为一体,—— 可能是因为总的来说还是在中华文明体系下面吧。

  虽然他的一生可谓精彩,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又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曾有一种封建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气度,可是他只能忠于一个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是孔孟之道虔诚的追随者,但同时也不得不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怎么感觉像是现在?)。他的一生都为同宗的思想所贯通,这使得他即使是在训练湘军的时候,也不忘向士兵们灌输孔孟之道,让士人做军队的统领,然而却只能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中华大地的时候,向持有不同思想试图推翻清朝统治的太平天国宣战。与此同时,在军队中培养谦谦君子想法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在那样的年代里(最恐怖的一段是在湘军攻破金陵时,城里的百姓已经开始卖人肉了),这种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在他的一生中,曾一直向往一种耕读人家的生活,有自己的菜园,自给自足,不问世事,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种简单恬静的生活却一直没能实现。如果说现在异地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曾可以说几乎和妻子异地了一生,虽说在当时可能夫妻感情也就尔耳,但想想还是觉得很悲惨(好吧,小女生的腔调又来了)。他后半生一直为癣疾所累,一旦发病全身奇痒难忍。

  这本书在提到对曾的研究时,大多数资料都来自其家书,奏折,对弟子的教诲,甚至还有他提写的对联,但很少提到他的诗词歌赋和其他文章,也难怪曾在最后要感叹一生都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想了。

  看完了这本书,忽然又对晚晴的历史开始感兴趣,今天从图书馆借了一堆书,幸福充实的读书生活又要开始了。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三):曾国藩心路历程的文化解读

  “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风行,“曾国藩热”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曾国藩的著作和传记也推陈出新,精彩纷呈。就曾国藩的传记来说,比较有影响的就有萧一山(梁启超弟子)的《曾国藩传》,马东玉的《曾国藩本传》,刘忆江、董蔡时、黎锦熙、梁绍辉、何贻焜的5种《曾国藩评传》,以及唐浩明的3卷本历史小说《曾国藩》,可谓争奇斗艳、乱花迷眼,在此中热潮之下撰写曾国藩的传记,实在是一种挑战,值得欣慰的是,赵焰先生的《晚清有个曾国藩》却别辟蹊径,给读者带来另一个生动丰富、神采别具的曾国藩。

  与其他曾国藩传记相比,《晚清有个曾国藩》有两个鲜明的不同,一是对曾国藩心路历程浓墨重彩的描写,奠定了本书的独特视角;另一点是充溢字里行间的文化解读,显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关于前一点,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家王鲁湘评价说:“这本书描述了曾国藩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中年之后的苍凉心境。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悲悯、无奈的曾国藩。这种心态,也是晚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集体心态。”关于后一点,则正如著名报人程益中所言,归功于“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史学修养”了。有了这两点,这本书当然很好看、很值得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由科举入仕途,因平叛而见功,终至青云直上,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中兴第一名臣”,被后人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的家书、 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毛泽东和蒋介石这对半个多世纪的宿敌,都不约而同地将曾氏学问作为自己枕旁必备之书。我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明显就是滥觞于曾氏的《爱民歌》。

  曾国藩深受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浸润,志存高远,治学精进,忍辱负重,道德至上,洁身自好,一生追求内心的圆满。章太炎曾谓曾国藩之起兵“平洪杨”,并非“赞清”,而是为了扶持“名教”。在曾看来,一切治国活动,上至天文地理军政管制,下至河工盐漕赋税国用,乃至军事和外交活动,均属“礼”,是道德实践活动的范围。虽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曾国藩逐渐从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转向学习洋务以图自救,甚至对湘军的跋扈和糜烂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却始终在内心保留着传统和道德的星空,孤独而顽抗地承担着中国文化积薪传火的使命,以“求仁得仁又何怨”的心态走完了一生的历程。

  曾国藩晚年,英雄气短,流年不顺,声名虽盛,而成事已难。他生平两件心病,一是剿捻无功,一是处理天津教案失当,使得他晚景凄凉。巧合的是,两件事情都由李鸿章代之,曾与李在交接直隶总督时,曾对李说:“我遇困境,咸赖汝继,汝才胜我。我聊以自解者,汝究为我所荐也。”短短的话语中,包含多少无奈和心酸啊。

  斯人已去,透过赵先生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一个辉煌而又苍凉的历史老人的背影……

  发表于《时代信报》2009年4月3日。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四):一些摘录

  已经很久做不到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也很久没有读到让人感动的书了,貌似被感动的难度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级别增长的。

  能够读到这本书也算是一种缘分。一直对曾国藩挺感兴趣,图书馆里面曾国藩的书应该在二十种以上,以成功学的居多,翻了几本也就索然无味了。关于曾国藩的书很多,因为今天的人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对于年轻人来说他有着非常积极励志作用,他展示了在一个环境恶劣的社会一个普通人是怎么靠着自己的后天努力攀爬到命运的高峰;对于为人父母来说曾国藩家书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管理者来说曾国藩也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甚至对于相面算命的,曾国藩也可以成为半个“祖师爷”。

  废话不多说,摘录如下: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护?

  ----毛泽东

  至于中文读书写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蒋介石

  评:一个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人,对曾老头居然用了一个服字,难得;老蒋在精神道德方面一直以老曾为楷模,这个就不多说了。从另外一个方面,大概能看出毛重打仗重军事重杀人,蒋相对重文化道德和精神,重杀人的人当了皇帝是一个民族的灾难

  事情平息以后,曾国藩终于有时间开始读书了。

  评:在行将就木的晚年,老曾依然把读书看得很重很重,挤海绵里的水一般挤时间读书。

  曾国藩又一次感觉到文字的留存和昭示作用,以及它背后的神灵意义。(曾给自己的父母和祖父写了祭文)

  评:文字是一个很神奇东西

  张载学富五车,涣然自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情怀,对曾国藩影响很大。

  评:拥有这种价值观的人神一般地存在着。

  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的死是一个标志,那个颇有尊严、文雅、自闭、自给、自享、道德至上、鄙视物质、洁身自好的时代,在曾国藩逝去之后,已冥然消逝。

  评:由此逐渐进入了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切非高妙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张耐心比拼的过程。

  这一年(28岁),这位年轻的湖南进士正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国藩,以示要做国之藩篱,就是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评:名字很重要!真是什么名字做什么事呀。李鸿章的名字也很好听

  哲学从来就不是学习的,而是通过感悟悄悄地潜入的。

  理学的修炼使得曾国藩进行了一系列形而上思考。一个人,只有在经过深入的形而上思考之后,才会显出宏大的气象。

  评:理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当曾国藩觉得自己的烟瘾恍如隔世时,他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力量的支撑。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宏大力量。

  评:改掉坏习惯,靠的是自己的精神力量。难怪自己的很多坏习惯改不掉,根本原因是缺少精神力量。

  任何一个成大器之人,都有一段对于灵魂自觉过程。一个人,只有在这种深刻的内省和反观中,才能成就自己的大象之气。

  历史的进程中,每到重大拐点之时,总会有一些奇异之人破土而出。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动机纯净,拥有理想主义信念实际上,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造就更多的灾难。

  评:文中写的是洪秀全,但我的第一反应却是另一个人。

  曾国藩和湘军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19世纪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这可以说是历史上一致真正由读书人领导的军队。

  评:带了兵以后,就不是读书人了~

  这些当兵的人既不是出于爱国的热情,也不是为了效忠皇帝和追求荣誉,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计。

  评:现在呢?

  《讨粤匪檄》的结构严谨紧凑,第一段痛斥太平军的残暴,以地域观念打动长江流域的人,煽动他们联合起来攻陷太平军;第二段痛斥太平军破坏伦理秩序,以护卫理学观念打动知识分子;第三段痛斥太平军毁污庙宇,以神道观念打动一般乡民。

  评:读了确实让人人血沸腾,事实证明这三股力量非常强大~

  读书,在曾国藩看来,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还能克服骄惰、奢靡以及浮躁的性情,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沉静下来。

  评:读书和学习的真谛~

  军事上的比拼,跟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在最关键的节骨眼上,往往浓缩成为个人性格的比拼——在那段时间,一种决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曾国藩和湘军。

  评:难怪有性格决定成败一说。

  在他看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能一味迎合,相反,还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和压抑,应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提升。

  评:懂得压抑自己的人,不是庸人。

  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习惯于将现实生活戏剧化,将历史事实传奇化,让人们在传奇和戏剧中,寻求各自的安慰。

  评:寻求的不是真,只是安慰而已。

  那个腐朽衰败的政权,岂是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只能因势利导,顺着它的水流,做点事情。

  评:老曾一生的写照~

  曾国藩这一辈子最喜欢的植物,就是竹子,他喜欢竹子翠绿的颜色,也喜欢竹子的虚心、挺拔和坚韧。

  评:喜欢风吹竹林发出的沙沙声,不过晚上听着有点恐怖~

  如果要想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适应自己身处的现实环境,适应那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国官场文化。

  战争就是智力和暴力的对垒。

  评:精辟!

  修养身心要以少恼怒为本,立身处世要以不乱讲话为本,治家要以不迟起床为本。

  评:老曾说的都是实诚话~

  政治永远是一种交易。

  评:还是精辟!

  与其蝇营狗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不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像火柴一样划过黑夜,度过闪亮的人生——洪秀全所做的一切,就是那样匪夷所思,从某种程度上,与其说他是一个宗教的实践者和鼓动者,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怯弱无力的哲学家,或者一个杂乱无章的幻想家。

  评:洪秀全一生的客观写照~

  从来就是书生办大事,那是因为书生有着理想,有着不俗的志向。

  评:百无一用的是书生,办大事的,还是书生。

  不是湘军击败了太平天国,而是它们自己击败了自己——是这个政权在文化上的缺失,以及认识上的幼稚和天真,埋没和葬送了远大前程。曾国藩想的是,一场运动,如果广大的知识阶层站在它的对立面,那么,它必定会孱弱而短暂。这一场骚动,可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却以错误的方式所造就的结果。

  十多年的战争过去了,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家破人亡,也让多少生灵涂炭——历时十四年,死亡四千万人口,这就是这场内乱的结果。让曾国藩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一个数千年推崇道德和礼教的国度,所遭受的血祭,竟然如此之多?这个古老国度一直弘扬的道德,在这样的兵灾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评:摘抄这一大段,因为总结得很经典。太平天国的历史,字字都是血!死的人比抗日战争还多,苦难的民族和国度~

  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评:能够在极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急流勇退的人,内心超级强大!功如曾国藩者,能正常死亡的太少了~

  这些与死亡底线接近的人,大约认识人生的方式也与别人不同,他们从来就是精神幻灭者,从来就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稍不如意,他们就烧杀抢掠,赶尽杀绝。如果以这种做生意的方式依托他们夺得天下,那又会有什么意思呢?

  评:这种情况下,人已经变成了半兽人,或者就是兽,必然兽性大发。

  秦淮河畔柔弱委顿之风算是中国文化的老传统了,自宋朝南迁,这里就一直繁荣昌盛,尤其是明亡于清之后,汉族士大夫没能耐复国,只好到秦淮河中去爱国,在美人圈里打滚,在琴棋书画之中消磨时间。

  曾国藩从来就不是一个苛刻之人,他只是对于自己苛刻,对于别人,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

  极度清醒,心灰意懒,晚年的曾国藩就是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痛苦而多虑,让来到直隶之后的曾国藩身体每况愈下。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变得心若死灰的话,那么,他生命的火焰离熄灭也就不远了。

  评:活得越清醒,越痛苦,所以有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人必须时刻以自己的意志来对待自己的惰性,探求神明,不能松懈。否则,在这场战争中,愚蠢就会重新占据上风,自我就会败下阵来。这场战争,就是人与某种规则的对抗,是自觉地争斗,也是人性的迷藏。如果人的存在带有着某种使命的话,那么,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某种使命,它的过程,会让人生更有意义。

  评:就以这句摘抄结尾吧~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五):佩服曾文正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如是说。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至始至终是沉重的。

  在曾公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是道不尽的无奈与悲凉。正如作者所言“历史赐予他使命,却不允许他享受个人的喜乐;赋予它重担,却不给他健康的身体;让他慷慨激越,却不将他置于那样一个时代。”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夺走了他太多东西。亲友的亡故,身体的摧残、生命的消耗,让他深深感到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后来的天津教案一事,使他名声扫地,黯然神伤。客观来说,理屈在国人。而外国列强仗势逼人,将舰队开到大沽口加以威胁,硬要清朝交出几十人命。一面民怨汹涌,决策层难免被其裹挟。面对如此进退两难之境,他不在乎自己的一世英明,最担心的自己处理失当,从而招致战争。清国早已经不起战争的消耗了。最后无路可退,不得不妥协,贬裁地方官……

  少年得志,博览群书,对于先人之教是勉力而行。以中人之资,建不世之功,可谓大智慧,大阅历的人。但曾文正人生的道路却是如此坎坷,在命运面前竟是如此无奈。使我不禁感叹:人的努力,能力即使如此,终究难敌历史。

  看完全他的传记,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巨人已矣,往者不可追。曾国藩的大才识、大功名,大丘壑,断为我辈所难以企及。但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原则方法,他的思考感悟,对人生人世的洞察,却可以为我辈带来思想营养和前进的动力。在心中默示自己:如曾文正公般叱咤风云位极人臣的大人物都是忧苦远多于安乐,我等之事业挫折人生嗟叹又何足道。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六):认清自己是个啥很重要。

  读完《晚清有个曾国藩》,羞愧难当,羞愧与自己的无知、羞愧与自己的无能,羞愧与自己的无为。但仍有一丝庆幸,至少不是在临死前在认清自己。

  曾国藩很伟大,对与我,他的伟大不在于位极人臣、不在于文学才能,而在于他时时的“自省”和“谦卑”。

  【摘入书中他的“日课十二条”: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没日需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觉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读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决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摘入书中一篇他的日记:

  “静下新来细细思考,古往今来已有亿万年,而且没有穷尽,人在其中生存,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仅仅一会儿功夫罢了!大地广阔几万里无法知道它的边缘,人在上面生活,睡觉休息,活动游走,白天只需一间屋子,晚上只需一张床,古人和近人写作的书记,浩如烟海,人的目光所能涉及的地方,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世事千变万化,有各种途径的美名,而人一辈子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不过是太仓中的一栗!懂得了时间的无限而我所经历的时间极短,那么碰到了忧患逆境,就需要稍作忍耐,等它安定。知道了大地的宽广而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窄小,那么碰到了名利争夺之事,就应退让隐忍。知道了书籍是如此的多而我所看到的书是如此的少,就不因为稍有心得就沾沾自喜,而应当考虑选择其中好的去持守。知道发生的事情很多而我处理的很少,就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名,而应该考虑推举贤人来进行图谋。如果这么做事情了,自私自满的偏见就会慢慢的消除了。”

  做人如曾国藩,对自己如此苛刻,做事务求“忠”“孝”“勤”“检”,到最后仍像一滴水消失于河流之中,像雪花融入冰冷之中,一切都悄无声息。或许,能做的仅是过好今天。

  不知道下一秒我会怎样、不知道明天、明天的明天我会怎样,只希望能如他一样遇到好的“去持守”。

  感谢作者:赵焰写出这本书,感谢生活让我读到这边书。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七):既立业,尚读曾老先生

  市面上有很多以曾国藩为噱头的成功学书,初不以为意,觉得现今的传记都太“捧脚”了。可读到一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士为将为相一完人”,忽觉这评价甚高呀,是个大人物。经朋友推荐《晚清有个袁世凯》,听着他讲袁世凯其实是个才气很高的人,开始猜想那曾国藩是不是还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点呢?

  曾国藩是个摩羯座,难怪那么“别扭”。本以为是个极尽圆滑之人,在朝堂之上如鱼得水,细看来却是个跟自己较劲,一生都在矛盾中挣扎之人。曾国藩一生都在追求内心达成一种境界,不说是孟子主张的“内圣外王”,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也八九不离十了。本书基本是以曾国藩思想体系的变更或者说是丰富为主线,以编年体的形式徐徐道来曾老的生平。曾国藩的朋友欧阳兆熊曾经评价其思想体系的“一生三变”:在京官时,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及出而办团练,又变为申韩;至(咸丰)八年重新出山后,则有浓烈的道家成分了,世事洞明,智慧而阴柔。随着曾国藩对内心升华的不断追求,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发严明起来。比如早年间他为自己定下的“日课十二时”,看这每一件都是严苛自己、虚耗心力的课业,我的内心倒是颇有同感。不过,伟人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知行合一。除了一些心性上的感悟,这本书也让我对太平天国起义有了一个稍微详细的认识。本以为曾国藩只是文臣,没想到这个书生竟统领着其他书生创建了晚清史上至关重要的湘军,并在将近16年的镇压起义运动中担当大局。但是比较让我发笑的是,曾国藩并不全是为了拯救清王朝而全力付出,应战的更多因素在于想要守护这百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代贯穿古今中外思想的杂家,曾国藩终其一生都想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军旅生涯是被迫的选择,是万分不想涉足的选择,但为了守护自己的真正追求又不得不让自己一头扎进去。讽刺的是,正是自己所憎恶的东西成就了他。其实读到这些,我真是又发笑又心累,这天下摩羯一家人啊。大学四年这万分憎恶的学生工作让我每每心力交瘁,就想读书做公益的我却碍于人情又苦守着。但真正滑稽的地方,又在于捻北结束后朝廷宴请百官,曾又为自己位于汉官之首而颇为得意,我又何尝不是?哈哈,呵呵。

  读这曾国藩,心里总闷着一股气,叹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大概是像极,心里怕着了。我达不了那样的成就,也请饶了我,别让我太跟自己过不去。毕竟现在的我,依旧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依旧不知道“我”该是怎样的我。这本书中,还是可以撷取很多的妙言佳句以作警示语之类的。还是忍不住讲来一句,“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曾经说:一个人一生所构成的图表……是由三条弯弯曲曲的、无限伸展的、不断汇聚又不断散开的线条组成的,这就是:一个人曾以为是的、曾希望是的和曾经是的那种东西。”

  最后,用一句话来描述对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曾国藩的印象,“一切非高妙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耐心比拼的过程。”曾国藩,真的寻到自己了吗?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后感(八):自醒节制的人格 小说式的描写

  用小说体的描写,躲入曾国藩的内心来叙事,让人很容易读进去,也很容易记住,比一些东拼西凑,力求旁引博证的历史性文献记载要好很多,不枯燥,人物鲜活,个人读了以后也从曾国藩的人格中受益匪浅。

  作者主观性肯定是有一点的,但历史就是这样,本来就是无从完全考证得清楚的,更何况是对一个人的研究?我们自己都无法完全自知于己的,何况是些别人?

  书就是这样,看了各人有各人的评判和体会,无需一争是非,而不同见解的体悟及争论也便是思想火花的碰撞,至于对错,那是不必要也无资格去评论的。

  古人有云:读尽书不可尽信书,尽信书不如不读。 这便是阅读的乐趣,别人写,你看,你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