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岁时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岁时记》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岁时记》读后感10篇

  《岁时记》是一本由苏枕书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时记》读后感(一):岁时有你

  看岁时记的时候,正好听到了少年T的爱言叶,这样不经意的搭配却是恰到好处的。“好想让你听听我的这首歌,好想和你一同欢笑,你和我好相似,我和你好相似,不同所以才会相似,相似却又有些不同”不知道陆明听到这些是不是也会想起孟荻呢?却也只记得最后,陆明在偌大的房间里听见窗外窸窸窣窣的落雪声,不觉又想起在京都和孟荻听雪的场景,“能饮一杯无?”

  恍惚间,又看见孟荻问陆明翻译日语句子,看见她们在那个凶神恶煞的巫婆那里买烟,看见她们一起去看银阁寺的月亮,鸭川的流水,奈良的樱花,贺茂桥的葵祭,彼此映照扶持。当我以为这两个惺惺相惜女子会一直这样彼此照顾,彼此依偎的时候,陆明却突然结婚了。原来人从来不是单数,不能只顾自己想法去做,身边有太多各式各样压力,同龄人买房结婚生子,亲友 的不理解,世态生活的不可更改,如此种种,让陆明妥协,放弃那个爱而不能的人,丢下那个视她为生命之光的女子。然而,孟荻却是那个柔弱却遵循自我的人,她其实真的不是思想消极,她只是沉溺在那个与这世界格格不入空间里。

  前段时间看料理仙姬,在这个发展迅速的世界里,很多人开始选择速食,阿仙依旧传承着那个已经要被人们遗弃的老店,用心去做让人高兴的料理。这里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不是被留下来的一个,只是没有改变的一个。现在突然想起来,却发现也应该把这句话告诉孟荻。然而真正要这样做的话,确实一件很心酸事情。陆明回国后,她深知她们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一起在图书馆看书,一起探寻阿弥的故事,一起在故本市淘书...于是她断了一切联系,再次把自己隐藏起来。

  あいことばは、"あいが10=ありがとう。正如这歌里唱的,十分爱你,十分感谢。我想,最后孟荻笑着对陆明说的“多谢你,从前的,今天的,所有”,是发自肺腑的。此生能遇见与自己如此相似,又互相懂得的人本就难得,孟荻感谢她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感谢她如星光般照亮了她的生活。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无论她们曾经多么惺惺相惜,都不能代替彼此生活。

  《岁时记》读后感(二):关于岁时记和流光不许入梦来(一起写了)

  其实书里的人名我几乎要忘了。但我却能在脑里清晰勾画出几个姑娘的外貌和性格安静,简约,温和欲望淡漠,看起来与世无争,在学位上一心执着

  不知为什么,我早先一直抵触读关于日本的文字描写,觉得异族文化离我太遥远作者越是描写细节,渲染情绪,我越是陌生不知所云

  高中读过落落的文字,关于日本,不外乎地铁,日式料理,日漫,少女情结,稍稍扭转了我的偏执己见。

  直到读了枕书的这两本书,我才觉得,原来京都这个地方,原来在日本的生活,原来她们所感恩珍惜的每一处细节,都是我在现实和书文影像里所寻觅的。像是这样的画面,外边是细细索索的落雪,细碎安静,覆盖天地,而我以打坐的姿势盘腿坐在榻上,听门边风铃响动,泡一壶茶,温一壶酒,和闺蜜相对而坐,最好有一锅热汤,我们说许多私密话语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事业,不知不觉临近午夜,道一声晚安,忽觉窗外积雪已深。

  四季变换,植物姿形,神龛祈福,路边的野猫,檐边的风铃,山上的温泉。总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一股禅意,身处其间的女子安定自持的生活,不大声说话,不爆发情绪,在心底决定,然后冷静坚定的去执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觉得每一个主人公的身上都带着枕书自己的影子,她藏在这些名字背后,像一只乖巧伶俐的猫,其实,她也在窥测我们的内心,看书,看文字,其实验证的就是自己的内心,你感动了,你就动情了,那么,此刻你便是坠入了枕书的笔下世界,中了咒语一般附身在这些女子身上。感受她们的悲喜。

  现实生活里未必如这两个故事一样如意顺从,面对变故面对背叛离分,有几人能做到不惊不喜。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情感空白,但我能从许多故事里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处事的参考。我想,枕书也没有太多经历,但她能写,能看,能描绘。我很羡慕。

  就这样吧,不像书评。

  《岁时记》读后感(三):情寄岁时

  我随手抽了把单刀

  走了趟雪花掩月

  无声的月夜

  只有鸽子簌簌地飞起

  ——张错

  还是断断续续读完了《岁时记》

  我心里最鲜明的人居然是顾舟,就像一叶孤舟,错看了他的海,注定了漂泊,可谁又知道他所向往的是否就是流浪。我一直喜欢男人就是能抚琴弄茶的翩翩清隽样,腹有诗书气度不凡,顾舟几乎满足,除了他的为情所困时而懦弱

  有时小的作品除了能反映作者,更能折射大的社会,我暗暗猜想。《岁时记》里的人都有对生活妥协的一面,除了那位自杀的田姓女子(原谅我忘了她的名字)。我看着她们的无奈,像暮春的落花,追逐摇曳在时间的风里,沉入细腻的漩涡。他们曾漂泊,曾离合,曾在春风沉醉的夜里体会短暂生死,轻柔而孤寂。突然回看到现事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又有几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清傲着不羁着。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我喜欢本书里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生命在依存于碰运气享受方面完全有价值的,唯有它被用于指向某个目的时才有价值。我有一个相对理性朋友,对本书的人物很是不屑,没有功成名就人生仿佛就失了价值。我不赞成,有时真正的价值不过是收获自己能接受的生活罢了——顾舟极好,孟荻也不错,陆明还行。不过冷暖自知,我终究还是个局外人

  苏枕书的作品还是那个立场,女子间的友谊多在惺惺相惜。孟荻和陆明还是如此。书中我最喜欢一句话,是在孟荻写给陆明的信中:那风一阵淡,一阵浓,你撷取春色一片。这句实在惊艳,正是孟荻这样女子才能写得出,也只有陆明这样的女子才会看得透。我曾尝试着想象孟荻对陆明的情感,或许就是水仙临水而照,爱上了自己的倒影。镜花水月,真是虚幻美好而不可触的东西。就像她的来,只为她而来。那是一种宁静安详感情,一阵淡,一阵浓,她们爱上了彼此的灵魂。可惜所有情感都关乎独占,或许那真不是爱情

  读苏枕书的书,我总能想起另外俩个女子——黄碧云,简桢。从前读书,先爱上的是黄碧云,凌厉的文字,一针见血的心,桀骜的女子,思想和气势都让我深刻的觉得咄咄逼人。像一颗锋刃的嶙石,华丽得过于伤人,三刀两下就解决了一条鲜活的灵魂。如今看到苏枕书,同样是文笔不凡,走的也是相似的调调,拿清淡作卖点,实在机智,但笔触比起黄的确是稚嫩些许。和黄比起,苏的文字多温淡如水,染上不少和风气息,有种细腻朦胧味道,藏在清傲的温婉。同样是傲,苏枕书内敛了许多。最后到了我最爱的简桢。三人中她的气质最贴合我的心,前两者在我看来都或多或少寄托的傲气在文中人物身上,简桢则不同,她给予文章灵魂的是大气——性情平淡但怀山孕水,蕴育着天清地气。实在不该多加赘述,阅读本是件私密的事儿,不得随意与他人说。

  最后本想附上照片一张,是我阅读闲时随手制作书签,简陋的随心的,朋友笑称远看销魂,近看实在是丑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不会否认我喜欢上了孟荻这样的女子,喜欢她的手工,喜欢她的坚持和拒绝,喜欢她的若有若无的情愫。还有,我爱上那一句:荻上冷风吹,荻下寒露滴。

  《岁时记》读后感(四):荻

  (不是小说里的内容。是我的YY)

  (有剧透)

  (事实上陆明和孟荻不是这么欢乐的。所以这是YY)

  “吃什么呢?唉。”陆明露出头痛的表情

  荻嗯嗯答应着,却已经走向沙拉台,在盘子里堆上一叠大白菜,一勺土豆泥。

  陆明完全不能理解:“又吃这个?”

  荻继续堆沙拉:“嗯,随便吃点呀,马上就要开始了嘛。”

  “好吧……”

  陆明吃咖喱饭。荻吃豆腐蔬菜沙拉、味增汤、米饭。

  “几点开始来着?”荻吃卷心菜的样子像一只小小的鼠,嘴巴小幅度咀嚼,一时一时掩口,好像很担心会有不雅的动作让陆明看到。陆明笑道:“不是六点么?”

  荻睁大眼睛:“六点?为什么?以前电影会都是六点半才开始啊。六点不是入场时间么?”

  “啊?哦……也许是吧。”陆明道,“我也记不清楚。

  荻很忧愁,看时间已经五点五十。突然又发现陆明的碗干干净净:“诶?什么时候吃掉的?不是一大份么?”荻的沙拉还剩下半盘,汤也没有喝。荻很着急:“啊,为什么你吃得这么快!”说着大口吃卷心菜,又喝汤。陆明哈哈笑:“慢,慢一点,要不我们就别吃了吧?”荻瞪她:“不吃,是会饿的。”

  她固执地要把所有的菜都吃干净。陆明就微笑望着她。

  “为什么老看着我?”荻问。

  “我什么时候在看你啊?”

  荻的脸莫名其妙红起来,恨恨的。

  “啊!真的是……六点开始。”荻远远看到电影会会场落地窗内的幢幢光影与貌似满满当当的人群,轻声叫道,说着小跑过去。陆明叫她:“哎哎,慢一点啊,反正都迟到了啊。”荻抱歉:“对不起,是我记错了时间。”陆明笑:“你记错时间也不是第一次了……”荻挠头。大风吹来,荻的围巾突然被猛力吹到身后。荻抢救不及,陆明帮她围好。荻跌跌撞撞跑路,撞到陆明的肩膀,自己也没有察觉。

  “真好看。”荻侧头对陆明,“我看得很激动。”

  陆明笑:“走,再吃点儿什么。”

  “啊?”

  “你就吃那么一堆大白菜,不饿?”

  “你,你吃了那么一大碗咖喱饭,还饿?”

  “礼拜五晚上啊,回去看书肯定看不进去。要不去喝酒?”

  “范鸣之约了我……”

  “哦哦,那我不打扰你们啦。”陆明的眼睛凝视着她,带着笑意。天上一勾金色的蛾眉月。

  荻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范鸣之的时候自己连笑都觉得很累。不过范鸣之似乎很喜欢和她发生一切有关身体深入接触,譬如,亲吻,就是其中的一项。这个时候,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这件事。他用力得像一种非人类的物体。荻想到这里有些困惑。为什么自己会躺在这个地方呢?

  范鸣之当然发现她的心不在焉。来不及不满,只是发出呜呜的声音指挥她:“吻我。”她象征性地,敷衍地。范鸣之继续:“用力。”她以为自己很用力。头很痛。她想如果现在和陆明在一起喝酒——荻想起陆明含笑的眼睛。

  范鸣之在窗边抽烟,荻洗完澡坐在那里翻一本杂志

  “我给你找了一个新的医生治疗哮喘很专业。”

  “哦。”

  “周日有空么,后天?”

  “啊?”荻似乎没有听清范鸣之方才在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哦,有空的。”

  “你这个人,永远都是这样懒洋洋地生活。”范鸣之抽完烟准备离开,“没事多锻炼,你现在的症状是轻微的抑郁症神经衰弱。你这样不好。拖延症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方式——你知道不知道?”

  荻微笑着,微笑着看他,嘴角有微笑。她脆弱温柔的神色。

  “你爱我么?”范鸣之突然觉得很恐惧。他竟然恐惧一种脆弱温柔的神色。那种神情似乎暗含悲悯、哀怜,甚至有一种居高临下悲哀。他觉得沮丧,且暴躁。他放弃问这个问题,离开。

  寒假陆明和宋景一起回家。他们已经买下房子,在上海。宋景父母希望陆明早些嫁过去。“早点结婚,早点生小孩,你们都不算年轻。”宋景父亲已过六十岁,身体也不太好。他很期待早日见到一个小孩子

  春天的黄昏,陆明和荻去爬山。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山里人迹罕至,空翠染衣,荻很快乐,爬上山头取了若干植物标本。有一处山崖陡峭,陆明拼力托住她,她拔下那株翠雀,开心极了:“看,蓝得好看吧?”陆明气喘吁吁:“好看,但是——喂,你什么时候这么重?”

  “我,我哪里重了?”

  “哼,你刚刚很舒服地被我托着,我都快累死了……”

  “可是你不觉得翠雀很美么?”荻好无辜。

  又走了一段,路边平地上赫然开着一片翠雀。陆明甩手:“喂喂,看,那边有好多,刚刚你还特地爬到山头去……”

  “陆明。”

  “嗯?”

  “谢谢你。”孟荻双眼亮晶晶,十分快乐模样。归途,车窗不断切割的光影,离城市灯火越来越近。陆明静了很久,见她鬓角一丝乱发在夜色中,忍不住抬手为她抿到耳后。每一番同行到了归程,总会如此刻惆怅。不知她是否也有这种惆怅?只见她轻轻抬腕,扶住陆明在自己鬓边的那只手,缓缓牵到身前,就这样握着,用极轻的声音道:“很快乐。”

  陆明微微一怔,心中骤然涌来难以抑止的痛楚,几乎无力呼吸。“很快乐”,正因为她是真心快乐,才觉得很难过。晦暗漫长的路途,只要尚有一丝光亮——她也能快乐。

  荻也许不知自己的声音已成喃喃低语,拂在陆明耳畔,仿佛是对之前的短句作补充:“跟你在一起,很快乐。”她阖目,不知想到了什么,双眉微蹙,肩膀竟至颤抖。陆明环住她,要分担她梦魇般的痛苦。

  不过那天电车突然中途出现问题。有人卧轨——电车停在不知名的小站,很久很久都不走。“对不起,本站发生人身事故。列车延迟发车。对不起。”广播里一遍一遍重复。

  “多久才能好啊。”荻嘴上虽这么说,脸上却带着笑。她坐在那里整理植物标本,又拿给陆明看。

  “人身事故……真是一个微妙的词。”陆明笑,“也许今晚就要宿在这里了吧。”

  “真的?”

  “诶?你这么高兴?”陆明瞪大眼睛,顺便看了看这一站的名字,“果然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站啊。谁会在这里自杀呢?”

  “好困……”荻轻声说。

  “我们出去找个地方住吧。”陆明忽然道。

  “诶?”荻似乎不能相信似的,忧愁道,“你家宋景——要不要紧?”

  “我刚刚给他发过短信了。要不要给范鸣之说一下?”

  “哦,我跟他说。”

  这间有大浴池的小旅馆很便宜,中庭开着樱花。这么便宜——大概是地处偏远的缘故吧。老板娘很周到,给她们泡了玉露茶,放在浴池外间。店里旅客不多,她们独占硕大的浴池,一人一边,热水漫过身体,波浪一般轻轻打着边沿。

  “阿荻。”

  “诶?”

  “喊喊你呀。”陆明朝她拍水,很坏地笑。

  荻也拍起水花:“你讨厌!”

  拍着拍着就离得很近,靠在同一边。不知是谁的身体先碰到对方,轻轻的战栗。荻隔着水雾悄悄看一眼她。似乎她没有觉察,于是心里有小小的快乐。

  荻将身体沉得很低,水面缓缓淹过她的下巴,即将淹得更深的时候,又突然抬起头来,笑得很开心。陆明露出一副无奈又柔和的神色,抬手拭臂。

  “哎——你真白。”陆明说。

  “啊?”荻的脸腾地红起来,但是她还是要装作没有听懂。

  陆明眼神愈发温柔,笑道:“我说,你生得真白。肌肤皎白。雪堆玉碾——听懂了?”

  荻默默静下来,低头泡在水里。这一晚有月亮。陆明像游泳一样划水趋近她,挽着她的手臂,替她挽起湿漉漉的头发。不知为什么,她竟轻轻用唇触了一下荻的头发。荻似乎感觉到了。但她不敢确认。她想大约是陆明的手指。她想到这里不免嘲笑自己:“唉,你到底在想着什么呢?”

  “如果今晚下雪就好了啊。”

  “诶?”荻回过神。

  陆明起来披上浴衣。也不知如何告诉她。只是想起泉镜花的《掩眉之灵》。她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想起那句幽幽的“相公,相公,相公。”有一年去长野县,正是大雪纷飞。有一位老师跟她讲起这个故事。那时她只想与一个人分享当时的寂寞与安静。这个人就是荻。

  “喜欢么?”

  “诶?”荻咯咯笑着,掩着袖子,也不避闪。陆明支肘在一旁,另一只手轻轻掀开荻的衣襟。

  “哎哎,你……”

  “刚刚洗澡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啊。”陆明笑得实在很坏,“赤豆包……好可爱。”

  荻笑得喘不过气,伸手也要扯陆明的前襟:“你……”陆明岂能令她动手,轻轻逮住她的腕。不知度过如何漫长的等待与想象,她的唇落在荻的目上。荻温顺地阖上双眼。喉咙里悄然一喟。

  “哎?”

  “……”荻笑着。

  “你啊……要安静一点呀。你……像只小小的鼠?我明明是猫嘛。一直都是知道的嘛……你呀。”

  “你真邪恶……啊!你……你真邪恶!”

  “……邪不邪恶?”

  “……不……”

  “陆明……”

  “在,我在的。”

  “陆明。”荻觉得很幸福。她觉得这是自己未敢想象的幸福。她觉得自己可以在此刻死去。

  “我在。”

  “让我喊喊你。”

  “唔。”

  “哎——起床了!你上午没有课?”

  荻睁开眼。哦无情的阳光,照进屋中。古老的地板与寝具散发出温存的光泽。是梦?荻怔了怔,坐起身:“……没有课。”

  “我也没有。还以为你有课呢。”陆明梳洗完毕,笑问,“早上想吃什么?这儿附近有一个寺庙,既然都没课,一起去看看么?”

  真的是梦么?荻盯着陆明的眼睛,她清明的眼睛。对,这是梦。她有一种坍塌与幻灭的痛苦,这一瞬。她宁可没有看清自己,宁可一直在混沌的噩梦一般的现实之中。

  很多年后,她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要躲起来,不让她知道,不让她看见。这样是好的。她应有自己的生活。荻这样想。不可以说,不可以有任何一丝情绪的流露。荻想,她宁愿永远不与她相见。她曾幻想自己在她面前流下眼泪,好像可以消尽这些年来所有的颠沛、痛楚、死别、惨痛。这样想着,也像做梦一般。她在这样的想象中再次获得温暖。

  因为是爱着,所以永远不会让你知道。

  《岁时记》读后感(五):临水照花人。

  上个礼拜天和沈小岳从崇明回来直接去了图书馆,把其中的一张浦东图书馆的借书卡换成了上图的。然后惊喜的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苏枕书的这本《岁时记》。

  是期待了很久的一本书。

  因为抱的希望太大,于是一点点的失望也会伤筋动骨。不得不承认,我有些看不下去了。

  或许这样的文字还是适合一个干净的午后,心无杂念。

  开篇写“学校四围的桂树结了细细的蕊,沁得半幅夜色十分香甜。”

  夜色撩人,空气里都是初恋的味道。

  后来我知道了,厨房在哪里都是个温馨的地方,不分国界。

  亦舒说若想得到异性的心,先把对方喂饱,酒醉饭饱,一切容易商量。

  碧沉至今不能习惯日本的菜价。可是菠菜,小白菜,卷心菜,春菊,豆苗,韭菜,绿盈盈盛了满筐,她们一致觉得喜悦,好比诗经时代的女人,采采卷耳,终朝采绿,终朝采蓝。还有楚楚可怜的黄菊花,盛在白碗内,孟荻几乎舍不得吃。

  厨房里笑作一团。

  陆明,你已经长大,需要坚强,冷静,哀矜勿喜,要怀着希望,温暖,爱。

  她即要落泪的瞬间,顾舟却总能四两拨千斤,双目一眄,扬眉笑道,想来想去你还是没有庞龄好。

  要的就是陆明的苦笑不得。

  “硬朗些,再硬朗些”他这样教导她。

  陆明在顾舟面前提起孟荻,他的评论是:女孩儿惺惺相惜,大抵是出于自恋。临水照花,世上的另一个你,这才珍而重之,十分难舍。

  她立在楼下等待他。庭院里有三两枝腊梅绽放,天色沉沉欲雪。某个瞬间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少年,也是这样忐忑地等待他,且惊且喜。

  女子之交,最难得这种清明,是少年情怀,两相照应,沉默相许。不似年长后各有家庭、琐事牵绊,与丈夫吵架心情不佳时可以找女友倾诉,而一旦夫妇和乐,就不会想起落魄时女友的陪伴。女友托付的秘密,在丈夫面前亦很难有所保留,或许会当成轶闻说给丈夫听,以示与丈夫的亲密。

  《岁时记》读后感(六):岁时记

  “她们共处的时间其实很短暂,悠长的岁月,无非倏忽几瞬。而她一时一刻都不能忘记,夜雪的傍晚,墨碗的酒盏,星月的归程,寂静的路途,寺庙廊下的避雨,月待山中的绿意,针针缝纤的衣裳,诸多记忆纷沓而来。”

  “她一人在屋中听雪,夜色叫白茫茫的大雪映亮,她分明听见落雪声,清润绵密,一如若干年前在京都听过的雪。窗外星星点点是世上人家,灯火漫漫,雪絮在空中翻卷,又悄然隐匿于苍苍夜色,无迹可寻。她抬手去拭窗台上的积雪,冰凉水滴顺着指尖淌下来。没有酒,没有人,那夜雪妆成的琉璃世界,没有一丝缺憾。”

  “能饮一杯无?”

  “她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说出声音来,而这一句却很分明,也许只是,此刻在心中这样想着。”

  淡的几乎可以大哭。

  《岁时记》读后感(七):逝者如斯——《岁时记》的风物与人

  某一日,定居上海若干年的陆明送走儿子,独自在家。那是一个冬天。她点燃一枝烟,没有抽,眼前恍惚出现了孟荻纤弱的影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陆明喃喃自语,不知这样的邀请,远在千里的孟荻,是不是会心有灵犀呢。或许伊人已无迹可寻,只是她自己依然执念等待而已。

  《岁时记》的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而身为读者的我,却依然记得秋之章的开始,孟荻刚到京都留学,与初相识的陆明讨论如何翻译“一群猫在桂树中趋光而至”的句子

  或许只是一句话,一张明信片,一段旅行被永久封存,就能逃过时光的流逝,如同岁月风干的植物标本,若干年后还存留的过去鲜活的姿态。过去许久的事,仍像昨天发生一般历历在目,这就是记忆。

  京都是一座关于记忆的城市。它承载了太多,中国古典时期未完待续的梦。那些今日安放在建筑、街市、风俗、花木、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于扶桑是“生活的美学”,对于一海之隔的中华,却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长安、洛阳、汴京、临安,那一代代的古都和人,记忆的碎片。岁时之记,银阁寺的月亮,鸭川的流水,奈良的樱花,贺茂桥的葵祭,京都四季的风物承载了陆明与孟荻的知己之情,也令人感叹,千年前的中华,也曾是对岁时之美如此敏感的地方。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多有著录,故不再赘述。

  第一遍读《岁时记》,并没有当作是一本小说。因我素来对白话文小说无甚兴趣,自五四以来,汉语创作已被外来文体蹂躏得面目尽失,和历代古都一样惨不忍睹。 对这本书的期待,倒像是读林文月的《京都一年》,两位作者都是从事中日两国文学历史研究的女性,久居京都,以文化比较的角度写东瀛风物,清淡优美的文字录生活细节。据说当年“云门舞集”首次访台,就是以《京都一年》作为旅游指南。而我的第二次京都之旅,幸有《岁时记》为索引,寻访到当地许多游客不至的庭园,寺庙,精品店,餐厅和咖啡馆。当我在银阁寺的门口与同伴分享抹茶冰淇淋的时候,一抹新月淡淡挂在天际。陆明和孟荻是否曾携手看过这样的月色呢?一瞬的心思,方才发现,我竟以为这两个女孩,是真正存在过的。终究被作者的文字骗走了感情。

  总觉得陆明更亲近些,作者在她身上赋予了许多80后生活的真实细节。生长在沿海城市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从小承受着家庭不吝的宠爱和期待,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想要逃离庸常,却总是在关键时刻缺乏勇气。

  孟荻则更像中国传统小说里的女孩,敏感、独立、坚定,还有着让人一眼认出的才情和美丽。曲折的童年造成她对陆明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带着病态的依恋,以致在陆明婚后,她只能选择诀别、隐居,一开始或许是懦弱,却终究在痛苦中成长。

  书中的每个人,都带着鲜明的生活印记,是很接地气的。顾舟对事业和爱情的执念,令人叹息又敬重。宋景从小以普世的价值为基准,在这个世界如鱼得水,却也味同嚼蜡。还有罗瞻老师,范鸣之,陆明的父母,庞龄,他们都是真真切切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物。令人惊艳的是,这些原本平凡琐碎的生活,可以用诗意的文字呈现,却又不失其本来面目。

  《岁时记》记的结构相当精巧,以四季为章,每一节对应当月的风物为题,题目又是内容的提示。而每一节的内容,环环相扣,分配得当,恰似一幅浓淡得宜的四时画卷。画中的人,各自悲喜、得失、取舍、进退,制造自己命运的轨迹,从不因外物和他人,而是源自各自心的映照。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世界,各自的道路。无论我们多么心心相印,始终不能代替对方生活。然而,一生中,如果遇到一个或几个人,可以像陆明孟荻一样,之于彼此,志趣相投,全心相待,无论你们是朋友、师徒、姐妹、知己还是恋人,都已不负平生。这是《岁时记》告诉我的。

  2012.1.21 春节前于北京

  《岁时记》读后感(八):存在

  啊.这是我第一篇豆瓣的书评呢。

  昨晚看到《岁时记》终章的时候,看到终章"我只知道,世上有一个人,曾予我最完满的希望,予我最彻底的信赖,予我无二的知心、懂得。"

  本来就感冒鼻塞再加上清泪.一时间情绪乱飞几乎不能续读。匆匆忙忙打开手机发信息给我的那个人,踟蹰的打下问句"我的那个人是你,你的那个人会不会是我?"

  忐忑等了十几分钟,时光仿佛变得非常的缓慢。

  她的回复到了"你是我最特别的存在。"

  每次看书评。总觉得体悟是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是总有一些人喜欢扯到言辞字句手法。这又不是语文考试。

  这本书好看还是不好看,我看了有没有共鸣,喜不喜欢,就够了。

  《岁时记》我看了快两个星期才看完,一是有其他事情要忙,二是里面的言语太情深意重。我读一个章节就常常觉得难以负重。

  昨晚看完之后,幸好我的女子给予我极好的安慰。

  女子之间的知心知意,惺惺相惜。最是难得。

  感激一路有你。

  我们相爱六年。

  亲爱的。你也是我最特别的存在。

  《岁时记》读后感(九):此生此世

  此生此世

  ——写给苏枕书的《岁时记》

  “如果深情令人痛苦,那我宁愿接受,并一直珍惜。”——苏枕书《岁时记》

  谢谢。

  这是我看完《岁时记》之后,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

  谢谢我活着,谢谢我可以感觉到所有的痛苦,谢谢我可以感觉到所有的幸福。谢谢我认识了你,谢谢我曾经可以在很短很短、很少很少的时光里陪伴在你的身边。谢谢枕书笔下的孟荻和陆明,谢谢四时,谢谢天光,谢谢这世上的一切。

  下笔的时候我几乎分不清楚我是在写这部小说的评论,还是在写一封长信。但无论如何,我想写完它。我有很多话,想要说。说给枕书,说给孟荻和陆明,说给你,说给自己。

  那么,该从何说起呢。

  其实我并没有仔细想过,什么是女子之情。对我来说,你是我选择的命运,而我应该沉默,和孟荻一样,沉默地在自己选定的命运之中活下去。孟荻爱陆明,就如同我爱你一样。而我在黑暗中如何说“爱”。

  你就像春天的花,远山,叆叇春云;你也像夏天的萤,夜露,屋檐下温暖的灯。我是活在黑暗中的人,如同孟荻,我们心中隐匿着黑洞,它无声地把我们拖向黑暗的更深处。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孟荻偏偏又遇见了陆明,我为什么偏偏又遇见了你呢?

  你给了我全部的光明和温暖,那些短暂的时光是想起来就会高兴到落泪的。所以我不能说,不能想,更不能忘。那些被南方的阳光温柔覆盖的时间啊,那些春日夜晚骀荡的暖风,还有摇曳的树影,朦胧的霓虹,温暖的手心,低垂的发……那一切的一切,全部的全部,永远,永远都不能大声提起,也永远不能被我忘记。

  “孟荻怔怔望着她的睡容,从未如此刻这般留恋黑夜,她再不必恐惧孤身于黑暗中奔蹈,再不必——”

  是的,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却也明白这是另一种绝望。看见孟荻和陆明,就如同看见自己和你。我明白孟荻的哀愁,明白孟荻的幸运,也明白她最终的诀别。

  黑暗是无法消弭的。但我要留存你的光芒。如果真要这么做,诀别是我必须为自己的命运付出的代价。这是我读到的孟荻,也是我读到的自己。

  所有的幸福是那么的奢侈,我必须小心翼翼地将之收藏。周遭都是黑暗,唯有你是有光的所在。

  “我并非耽溺于黑暗,我爱的是暗中的那一缕光芒。”

  那一夜孟荻和陆明看灯,我也想起从前纷纷的往事。有时我愿意从此折堕,不管周遭四季更迭,人情变换。但我不能。因为你,因为你的存在,因为还有那一缕光芒。孟荻和陆明执手看灯的画面一定美极了,清亮,温柔,和陆明有关的世界就是如此,明亮,安静,可以永远不在乎世上其余的风波。

  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有你,所有的山川风物,日月星辰,都是新的。那个世界,是自己此生此世的珍藏,如同朱天文写出的那句话:“我但愿永远在白衣黑裙的时代,为她的一颦一笑惊心动魄,日子是痛楚而又喜悦的,人仿佛整个饱满透明了,牵动一下,就要碎得满地。”

  他人无法给我这一切,而这一切也不能被别人侵扰。哪怕只是一张她和陆明一起看灯的照片也不可以。所以范鸣之是错了,而他也永远不会懂。

  孟荻在病中,倚靠在床榻上,默默地看着面前的陆明,那种心情我也是懂的。希望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却也为这种念头而感到羞耻。为自己的贪婪、懦弱、迷茫心生愧疚。有你在的这一刻太好了,太不真实。而太好的东西,多半都不能持久。

  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她们就把彼此维系在了“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里,只是孟荻想照顾陆明,却毫无办法;而陆明也清楚,她无法护孟荻周全。这纷扰的尘世荒凉无比,笑和泪都显得那么奢侈。你带给我的一切如此珍贵,可我该拿什么给你?

  我什么也没有。

  就好像春天在细雨里看花,满山弥漫着雾气,那样温柔的日子不会太久。也像是夜色朦胧里我们坐在一起,手牵手说很久很久的话,这样的时光也不会持久,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我不能让你看见自己被生活日益消磨,不再光亮,我更不能毫不节制地贪求你的光芒,因为黑暗无有止境,黑洞无法消失。这些,我都不能告诉你,我只能和你诀别,像记住远山上明亮的月色一样,永生永世,记住你。

  孟荻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姑娘,我也是。我和她都明白,自己不是什么幸运的人,只有不断地努力,比别人做得更好,才有可能得到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比如说,爱。

  所以我多么的感激,可以遇到你,可以得到你的垂顾。于是我选择了你,也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其实我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我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爱你这一件事。

  我可以为之奔走,可以为之呼号,可以为之殉死,但这一切也都不可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要自己默默带到坟墓里去的啊。

  “如果深情令人痛苦,那我宁愿接受,并一直珍惜。”

  这痛苦不是你带给我的,不是。你带给我的只有快乐,只有安宁,这痛苦是无常的人世向我索要的,为自己选择的命运所交付的代价。

  是啊,想起你的时候只有快乐。想到那时的光影,那时的琐碎细语,那时甜汤氤氲的香气,还有南方草木生长的声音……还有你。想到这一切,都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哪怕独自一人在夜色中行走,也不会太过怅惘。因为裹紧大衣,回头就能看见光。

  你就在离我那么近,那么近的地方。

  其实我没有给你什么,我没有能力给你什么,你也从来不会作如此想。要高兴,要快乐,要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那么介意,不要那么紧张——这些是你对我的盼望。写到这里又要落泪了,因为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报这一切。

  也许,好好爱自己,沉默地,努力地生活,就是爱你。不一定要在一起,不一定要每天说话每天见面,不一定要让你知道我的喜怒哀愁,连爱也不必说,只要活着,好好活着,沉默不语,不让你为我担心,就是一个无法付出、无法报答的人所能为你做的唯一的事。

  孟荻独自背负了自己选择的命运,沉默地铭记着一切和陆明许下的诺言。要一起看花,踏雪,赏月……“如果我想喝酒,想偷花,你也一直都在……”其实孟荻没有背弃这个诺言,对我来说孟荻没有。她只是无法把生活的磨难和责怪也带给陆明。她不能让陆明陪她一起承受。她不能。我也不能。

  陆明是正常人,是过上了旁人眼中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人。但孟荻不是。她的灵魂是残损的,修补需要耗尽一生的精力。也许陆明会帮她,哪怕只是分担少许疼痛和凄惶,但孟荻又怎么忍心。

  不忍心。不舍得。在黑暗中的人,又怎么能说爱。

  “多谢你,从前的,今天的,所有。”

  这是孟荻对陆明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也是我在这篇评开头说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包孕了一切,所有无法言说,无法付出,无法割舍,无法回头的东西,都在这句话里面。

  走到这里,并不后悔,因为知道,这样对你是最好的。你是我最不舍得的人啊。

  “孟荻笑着,竟抬手拭去颊畔泪水,为偶遇,为世情,为漫漫月色下的告白,为面前女子的偏执,为彼此剖露的内心。她很感激,可以与之共同分担,可以相与陪伴度过此夜黑暗。但不可说,不可言明,这已足够,她不能惊起更多涟漪,她不忍,且,不舍。女子之交,最难得这种清明,是少年情怀,两相照应,沉默相许。”

  这段话已经写尽了一切,写尽了一切我想说的话。“我们必须隐忍缄默,而不是诉尽衷肠。”我愿意珍藏一切你加诸于我的,我愿意付出一切我所拥有的。在此生此世,来生来世的所有沉默里,你永远是我选定的命运。

  这样就很好,这样也已经足够。

  2011年10月10日夜23:07分珂帆写于武昌

  《岁时记》读后感(十):一岁一枯荣

  其实本来是打算当做睡前读物的,没想到反倒过了困意,清醒了许多,一口气便读完了。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题记页上那段话,“献给那位在潭柘寺许过愿的姑娘”。

  ——潭柘寺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冥冥中不断牵绊的地方。

  待到观阅内容时,才一点点地被吸引进去。

  初初读时,实在不愿把这当做是小说。倒像是物语,京都的风物景致一点点地都铺陈在眼前。四时轮转,看不同的花,赏不同的景,阅不一样的人。

  草木一岁一枯荣,而人生难得轮替,虽然经历岁时轮转,却渐渐地有许多东西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文字实在优美,让读了它的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京都生活一年,走书里两个女子曾走过的路,观她们曾看过的景,和她们一样去淘旧书,观花,饮酒,吃茶。

  思及此,却又觉得人生偏巧少了这样一个可以一道去的知己。

  女孩子间的友情真的很难形容,有时便是一句话,就可以惺惺相惜,就知道那个人懂你知你。你的一切想法,所有踌躇,甚至突如其来的小伤感,她都会明白。孟荻和陆明大抵便是这样的一对好友。真正的相惜,所以在别人难以理解的那些地方,会从心底里想要袒护对方,无缘由的。

  我希望你过得好。这样最普通的话,或许看起来朴实得掉渣,仿佛8点档的肥皂剧。但若是一个素日淡薄一切的姑娘如此说,又当如何?

  孟荻的心情,她心中的那些东西,旁人不懂,即使如范鸣之亦不懂。

  但是陆明懂。

  曾有过的无望而遥不可及的爱情,抑或者说只是心中小小的希冀,在对方的心中,都能够理解。几乎都不需说出来,就能够明了。那是一种温柔妥帖,不触碰到对方底线的一种了解。

  又或者,只是因为彼此都明白,那是一种本身就无望的感情,即使自己明知道,却仍旧从心底里难以放弃。

  忘记是哪个朋友对我讲说,女子有玲珑心其实最是可悲。别人爱便爱恨便恨,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即使头破血流,即使执迷不悟,也依旧是对得起自己彼时的心。但若是一颗玲珑心,早早看透了一切,爱时便料到日后许不长久,将十分的爱收起了三分;若有一日遭遇背叛或是分离,便失落了那七分的心——虽然仍有三分理智,却是不自觉顺着那七分继续错下去。明知道是错还要继续,倒不如什么也不知道,莽撞地一路向前。

  两个女子如同岁月的双生花,相伴、成长,虽然只是短短的这样一年,却让人觉得有一辈子那样就,仿佛今后的每岁花开花落都会有对方陪伴一样。

  很容易想起师太的《流金岁月》,蒋南孙与朱锁锁,世人看来也许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却是一辈子的好友。

  陆明看似获得了世俗人眼中的幸福,而孟荻却仍旧艰难。

  那原因,觉得后面孟荻对范鸣之讲的便是重点——“我愿意做你的女人,妻子,情人,不管是哪种身份。只是请许我保留自己的一部分,那是我至为珍贵的东西。请不要让我全然适应你的价值规范。”

  总觉得,大概,只是因为没有遇到那样一个对的可以将就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即便不认同,也请不要改变。

  也许在你看来是很无聊很荒废的人生,却是我恣意的欢乐,还有生命中觉得弥足珍贵的东西。

  这本书的文字其实更像是随笔,淡淡地,娓娓道来,有景物风情,也有实实在在的人生感悟。但是读完才意识到这绝对称得上是一本小说。里面那样多的人物,一个个,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岁时轮回中写着自己的故事。管窥蠡测,似可看到一段段让人或叹息或欣慰的故事。

  虽然故事结束了,虽然只是故事,却真诚地希望书里的那些姑娘们都可以真正地幸福,希望她们若干若干年后,还有再相见的机会。即便白发苍苍,见面后却仍旧彼此是对方知己。可以“一起去看银阁寺的月亮,鸭川的流水,奈良的樱花,贺茂桥的葵祭,彼此映照扶持,走过岁月”……

  也希望与自己的好友们,还有机会大家一起去看四时的花,听古寺的钟鸣,在福海听风酌酒,去琉璃厂买石尝茶,暑夏时共饮醴泉,冬雪时道一句“能饮一杯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