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10篇

2018-01-26 21:1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10篇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是一本由马超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双封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一):做一个自己生命的“旁观者”

  马超老师,人很好,非常随和,一直叫她猫超姐姐,最初她告诉我这个书名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脱俗,一定是与现在这个嘈杂的社会所对立的产物,能让你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很快书就到手了,非常激动,封面更熟与名字结合得天衣无缝。在一个稀稀拉拉下着小雨下午,翻开这样一本静心的书,开始了我的“心生活”。

  千金难买的心灵上的自由。若我们静下来,身与心都静下来,做一个自己生命的“旁观者”,而那些弄进自己生命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状况、每一个人,乃至因之而生起的每一种感受,我们都要不加评断和分别地去体验、去觉知。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总是希图跑得更快,却忘记了如何才能使自己身心无惧、平静安然地走得更远。走得太快,就会忽略了身边的景色,并且会使自己迷失方向,偏离了自己最初的目标。心若是迷失了方向,我们还能走到哪里?又能走多远呢?不如走得慢一点,与世界保持距离,与自己保持距离,以距离为“跳板”,对世界,对自己看得更清楚

  冥想中我们是观察者聆听着与觉知者。不必去烦恼外界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痛苦,可以说那些是注定的,也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的痛苦,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执着追求无忧无虑的世界,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冥想随时随地去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境。心中有什么,你便能看到什么,一个人应在心中装满了爱、感恩主动创造生活的意识,而你的信念中却全是怨恨愤懑种子,难道你还能期盼着它能绽放出斑斓芬芳花朵吗?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执着地追求那无忧无虑的世界,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冥想随时随地去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境。

  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即便我们反抗,挣扎,但最终终究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这些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我们不用浪费时间去想究竟为什么,应该做的事静下心来,接受事实想想能从中获得什么。唯有不抗者,才能观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全然如实的接纳生命本来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当一个人的心灵被悔恨挟裹,很难相信他还能有平和宁静的时候,恐怕就连走路都是把痛苦与焦灼深印在大地之上。有一种“放下”的心态,才能得到更多,有句俗话说得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时我们玩命追求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静下来冥想,放下一些束缚,这样才能更加轻快便捷,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这个焦躁恐惧不安迷茫年纪,让冥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心有一场瓢泼大雨般的洗礼,开启人生的“心生活”。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二):冥想,就是让我们活得更漂亮

  话说,马超将书稿发到我邮箱的时候,刚好我家孩子把面碗扣到了头上……那一刻,我正忙得四脚朝天,所以整个画面简直让人要疯掉……一顿胖揍后,熊孩子哭啊闹啊一直到睡着,睡着了,还在一抽一抽吸着鼻子,也就是在她吸鼻子的声音里,我的世界渐渐安静下来,闭目沉思,思其言,思其行——打孩子,真是可以列入人生十大后悔事之一啊。

  这几天看马超的书稿,她写冥想,写静心,写如何在冥想中沉淀自己,写身心的疗愈之道,譬如:“海水的涨落、群星的明灭、四季的轮转、空中秋云的万千姿态……凡此这些,都是大自然呼吸。它们有着各自独特节奏和韵律,为世间生命的轮转变化提供着鼓点和乐音”……

  于是在想,我有多久没有静心思考过了呢?有多久没有好好倾听过自然内心了呢?每天拖着沉重的肉身,一颗心也变得麻木晦涩,看星看月,也不过是关心天气,想着出太阳了可以把被子晒一晒,想着下雨前要不要囤多一点菜……那些对生命万物的感知,那些如豌豆上的公主一般的灵敏之心,哪里去了呢?

  这样的时候,读马超的这本书,便正好可以给自己一个温柔的提醒,亲爱的,你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试着去倾听,去冥想,去发现,生活中依然美好部分,无论现实多么逼仄多么喧杂,一样可以身未动,心已远。我们可以用冥想的方式,去安抚暴动的情绪,然后带着心灵,带着全部的感官,抵达一个安静,祥和,慈爱的状态

  马超在书中写,“爱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冥想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内心枯寂一片,既不爱这个世界,也不爱身边的人,更不爱自己,那么我们的一切冥想训练都是无意义的……虽然生活消磨掉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忘记了心中曾有的温情,但我们依然可以随时唤醒它,唤起爱的感觉力量,然后安住于这种感受之中,进行冥想训练。只是,我们需要一些媒介来激发我们心中那沉睡已久的爱。”

  那么这样的媒介是什么呢?一朵鲜花,一阵清风,一声问候,或是一段音乐,一本书,一件私人物品,都可以成为媒介,成为冥想之境的钥匙。而对我来说,那天熊孩子抽鼻子的声音,也是我的媒介。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正好可以契合冥想的主题,“冥想是一种生命艺术,它创造出一种静态的能量。”也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生命才能接受和转化这种能量。

  那么冥想难吗?之前在我印象中,冥想一直是带着神秘气息的,是心灵的瑜珈。而在马超这本书中,她会用细腻又易懂的文字告诉我们,冥想,并不神秘,甚至可以成为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踏上冥想之旅,从中获得安静的能量,然后尽可能地活得漂亮。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三):我喜欢你寂静

  4月24日回家。27日回京。到住处时,发现床铺前的书桌上多了一个快递,一打开,是马超的《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一时欣喜

  封面很淡雅舒适。一个美好的女子似进入冥想之境。左上角有一句简单但是动人的话:静下来,哪里都有美好的东西

  望着封面呆了呆,不禁想到聂鲁达的诗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远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马超之前曾经写过一本书《趁年轻,开间小小咖啡馆》。也是这样的小确幸,充满着趣味。马超喜欢安静,喜欢小小的房子,喜欢有诗有书有音乐的自由生活。研究佛学,心中应有一片净土。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写了冥想,写了人如何面对自己繁杂的内心,写了如何独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都市,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面临的困惑

  书里写:慢,是人生的一种禅法。读到时,我不禁想到曾认识的一位诗人朋友,他送我他的诗集,扉页上留言说:若雪,生命是一种慢。也不禁让人想到木心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书里又写:那么,心,又是什么呢?顶果钦哲仁波切说,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我们执着的,我们在意的,我们心心念的,都只是一堆念头罢了。如此去想,人生的很多困惑也就释然了。

  当心非常安静时,那些念头也就安静了。我们获得的,是悠然而美好的时光,是诗意栖居,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生活。

  就像封面所写的,静下来,哪里都有美好的东西。

  就像此刻静下来,听好的音乐,看看书,写写文字,都是美好的东西。

  如是,多谢此书。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四):受益的是自己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因为一些事情愉快。后来,我找一个有阅历的朋友帮我分析,他说,对方肯定问题的,但是你的方式不对

  其实,我一直推崇与人为善

  每次和别人冲突之后,都在的一瞬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原来一直标榜自己性情中人,但是在稍微思考之后,就觉得自己的冲动是不对的。

  我原来就算有情绪,也是不太敢表达。我说“不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性格上追求稳妥,我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后,从来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在,我开始拒绝一些事。我觉得这是我成长的一个标志。我们只有开始拒一些东西,才能更加明确地知道我自己要什么。

  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

  这恰恰是马超的书,让我受益的部分。

  马超的书,我读了近一个月。每天放在包里,到后来读完,都觉得整本书看起来像我小学时候的课本。你们都懂的,小学的课本很少,基本每天来翻,加上小孩子不懂得爱惜,整本书会从书脊那里形成一个很小的弧度。

  没错,马超的书,我读完之后,就是那个样子。

  这本书中提到的冥想,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全新净化自己的方式。

  我曾经读者书里的每一行字,感受那些文字所承载的意义。一点一点,一个字一个字,一页一页。

  也许换做原来,我都放弃了,但是这次,我看着那本书,竟然开始想要自己慢下来。

  当然,我也知道,单纯读完一本书,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必须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有意识地训练。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的人生关键的便是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我知道我的情绪不能一刹那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但是我愿意去追寻着书中的蛛丝马迹,让自己有一个更明朗的开始。

  最后,我觉得,坚持读完这本书,受益的是自己。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五):一念即世界

  冥想如此令人感觉高大上却又如此虚无飘渺的东西,提到它,首先联想到的是听说减肥时冥想和瑜伽更配哦,还有寺庙里佛家念经打坐以及他们那种与世无争的大境界胸怀;以及一系列关于心理精神方面高深莫测专业名词和著作。然而在本书中,笔者以一种更具体化、形象化、诗意的语言将这事物娓娓道来

  它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高深,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它很简单却很神奇,虽然它无法给你带来物质上的享受,却可以为你带来精神上欢愉,与自己和解。人活一世,心理感受及情绪皆在一念之间,而我们冥想出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没有人愿意与失望焦虑的情绪形影不离,那么试着修习冥想,试着修行一种平定内心,安之若素的力量。我们更加要明白的是,生命永远是美好的,那些负面情绪只不过是生命中的烟雨过客,唱响生命的赞歌,才是活出本真的自我。

  正如笔者所说:“冥想不是把自己关在黑暗地方与世隔绝,而是要通过爱与仁慈,净化我们的心灵。”冥想不是说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交流,而是以自己独到的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和谐与诗意。

  记得刚入大学时,像一个见到新奇玩意的孩子,诧异惊喜,当然也有不甘,和很多人一样来了这所“高分撞车者遇难所”。来的第一天便告诉自己,给自己写下一项又一项的目标,告诉自己四年以后你要成为这样的人。如今一年过去,学业的繁重,复杂人际关系一件又一件的接踵而至,心中的抱负虽然没有被磨灭,但却不能像刚开始心如止水,开始焦虑开始害怕,突然觉得没有终点,自己努力的一切都是徒劳,没有任何意义。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你不能对号入座,你要坚如磐石,冥想思索,令自己的人生轨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学会冥想,学会沉思,想象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淡定从容游刃有余

  从今天起,做一个会冥想的人,心有所向,念有所想,放下一切包袱负担,回归生命的本真,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现代繁乱的节奏,扰乱我们的内心,所以静下心来,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感受,你会发现哪都有美好的事。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六):我喜欢你是寂寞

  4月24日回家。27日回京。到住处时,发现床铺前的书桌上多了一个快递,一打开,是马超的《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一时欣喜。

  封面很淡雅舒适。一个美好的女子似进入冥想之境。左上角有一句简单但是动人的话:静下来,哪里都有美好的东西。

  望着封面呆了呆,不禁想到聂鲁达的诗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远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马超之前曾经写过一本书《趁年轻,开间小小咖啡馆》。也是这样的小确幸,充满着趣味。马超喜欢安静,喜欢小小的房子,喜欢有诗有书有音乐的自由生活。研究佛学,心中应有一片净土。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写了冥想,写了人如何面对自己繁杂的内心,写了如何独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都市,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面临的困惑。

  书里写:慢,是人生的一种禅法。读到时,我不禁想到曾认识的一位诗人朋友,他送我他的诗集,扉页上留言说:若雪,生命是一种慢。也不禁让人想到木心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书里又写:那么,心,又是什么呢?顶果钦哲仁波切说,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我们执着的,我们在意的,我们心心念的,都只是一堆念头罢了。如此去想,人生的很多困惑也就释然了。

  当心非常安静时,那些念头也就安静了。我们获得的,是悠然而美好的时光,是诗意栖居,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生活。

  就像封面所写的,静下来,哪里都有美好的东西。

  就像此刻静下来,听好的音乐,看看书,写写文字,都是美好的东西。

  如是,多谢此书。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七):当我们放下抗拒之后

  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问我这半年来在豆瓣上写书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半分犹豫都没有的说,大概就是把自己曾经喜欢的作者一个个毙掉吧。然后对“文如其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了解越多,自己脑中YY的画面也就越容易破碎。当然,也开始认识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作者,他们让我感到很欣喜。一如,马超。

  如果不是因为《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我大概对马超还是一无所知。因为这本书,我们加了好友,偶尔聊聊天,当对她的了解越来越多,喜欢也就越来越多。一开始,我只是好奇,一个藏传佛教哲学专业佛学研究生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最后的答案是没什么不一样,她也活在生活里,她很真实。这种真实、坦诚,在她的为人处事上,在她的文字里,都可以感受到。曾经那个极易暴躁、敏感、焦虑的她,通过“应该给生命寻另一种活法”之后,过得越发安宁。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里有一段话,我有极深的感触。“我们越是抗拒什么,生命中越是会反复出现什么。这并不是命运要与我们作对,而是我们的内心缺少什么样的品性,命运就要通过同样的磨难磨炼出这种品性。”这让我联想到了曾经一段极其可笑的经历。

  大一那年,是我和T先生在一起的第四年,时有矛盾出现,和许多恋人一样,在分手—复合的把戏里继续着。临近期末考试时,我们再一次因为一些矛盾闹分手,然后我安静地进行复习考试,竟然考了专业第一,拿了奖学金。之后,我们便合好,继续着相互照顾的日子,然后大二临近考试时,我又莫名奇妙地闹起了不愉快,硬要分手,然后不出所料,又考了专业第一,拿了奖学金。如今看来是极其幼稚的行为,那时候我却坚定的认为,只要我和T先生分手了,好好复习,化悲痛为学习动力,我就可以考专业第一,拿奖学金。直到大三,我们彻底分手了。此后,跟他毫无关系,我依然考了专业第一。我才醒悟,其实得不得专业第一,跟他从来就没有关系,不过是自己的执念罢了。在一起快六年后分手,我竟没有多少忧伤,我以为是自己习惯了分分合合,其实不是。

  是因为从一开始在一起,我就并无太多喜欢,只是习惯,习惯他对我的好,习惯他一直照顾我。而为了内心的安宁,为了减少内疚感,我告诉自己,我也是喜欢T先生的,也是爱着他的。我不停的抗拒着我不喜欢不爱他的事实,在抗争中,在矛盾中,不停的出现分手—复合的戏码,寻找一种维持下去的平衡。最后,却在这份伪装了的抗拒中,把彼此搞得都很累,所以彻底离开,没有太多悲伤。更可笑的是,因为没有悲伤,让我觉得对不起T先生,似乎自己是个“坏女人”,又开始抗拒。

  后来,不出所料的,我又经历了类似的感情。直到开始学习心理学,我才意识到,如果不喜欢不爱,千万不要假装自己喜欢,假装自己爱,然后在一起。因为本心是难以左右的,如果故意而为之,我们只有反复经历这样的故事,或者事故。

  马超所言的,“我们的内心缺少什么样的品性,命运就要通过同样的磨难磨炼出这种品性”,我之所以如此赞成,就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感谢这本书,带给我一整个下午的宁静,如今再想起,内心已无波澜。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八):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正经历着人生一个莫大的变故。我的婆婆经历了一年之久的抗癌之路之后,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的父亲也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去世前的痛苦情形,无法言喻,虽然过了十几年,我依然觉得触目惊心。早在十几年前,我就体会到了人类的渺小,也知道了生命的脆弱,但当我再经历这样的生离死别之时,我的心,依然无法平静。

  当巨大的痛苦袭来,我无处排遣心中的种种疑惑与不安,也无法找到对生命更深入的认知,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抚平由死亡带给心灵的震颤。但好在,它来了——《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

  马超说:“你可曾安静地坐着,不专注于任何事情,也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着?这时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咫尺的细微声响。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没错,我按照这个方法做了,我不再一遍遍地回忆婆婆临终前的情景,也不再逼着自己忘记这种情景。我不再强求自己搜索内心到底希望怎样,也不再暗示自己跟随自己的心。我只是任由它自由自在,静静地坐在那里,安详而又坦然,这时,我发现,或者,你的心中自有你苦苦追寻而不得的答案。

  “生命本是一个相续流动的过程,我们可以时时刻刻都是幸福,平定的,也可以分分秒秒都处于焦躁、烦恼之中。生命的这些缠缚难道是旁人给我们强加上的吗?肯定不是这样。”

  Duang~击中了我的心。

  原来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摆脱一些本来无谓的苦恼与不甘,给自己的心减负,让自己从此变得轻松而快乐。其实生命原本不必那样纠结与辛苦,很多事情都是由于你的心态,才造成了许多的烦恼。

  于是马超告诉我:找到你自己,打开你的心,让它充满爱,在静定中实现心与身的合一,在冥想中与这个世界和解。

  没错,我依照它做了,并发现,是的,我与这世界和解了,我遇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不再夜夜失眠,我不再为自己很小年纪就失去父亲而愤愤不平,也不再因为婆婆的去世而怀疑生命的本质,我只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让它自由地选择,让它每天聆听鸟儿的鸣叫,让它每天安静而平和地接受一切的得失。

  我学会了冥想的法门,在这个不断打开自己,看到自己内心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越来越坦荡豁达,冥想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 我也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爱这种生活方式,亦如我很珍惜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一样。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九):在冥想中与自己相处——评《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

  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很多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想从工作中、生活中逃开,让自己静静地待一会儿,拥有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这样的时刻还是不少的,只是当我们真的独处时,反而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了。

  因为,我们的身心早已被各种负面能量充斥着。我们的生命中本可以有更多的美好感受,但在日常琐事中,这些美好感受也被消磨殆尽了。但如果,我们能在碎片时间中进行冥想,——与自己安静地相对、与大自然默默地对话,然后,我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虽说是逃离,但却让我们打开身心,让生命充满真实的情感。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书中介绍的冥想方法很好奇,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冥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是静不下来的,更谈不上如何与自己相处,虽然在繁忙焦灼中总是渴望着能与眼下的生活“隔开”一段距离,但我就是做不到!

  这本书里说,“冥想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创造出一种静态的能量。”而毫无疑问,这种“静态的能量”正是都市忙碌男女所缺少的。我们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尤其是在焦躁烦闷时,往往是想要静下来,却又静不下来。于是,我们武断地把引起这种烦闷的原因推给外界,结果,心中的烦闷仍旧继续,同时还伤害了身边无辜的人。

  由此,我想到其实我们并不是要从生活中逃开,而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去创造生活。“冥想具有真实的创造功能,它首先影响到我们的心态、情绪和精神状态,”冥想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会带到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书中说,如果每天坚持进行冥想训练,哪怕只有短短的10分钟,也将能极大地影响到自己一天的生命状态。我们可以在早上、晚上、等人时、工间休息时进行冥想,因为书中介绍的身心冥想修习方法都十分简明而且实用,所以,即便是冥想的初学者也能通过循序渐进的修习而从中获益。

  佩索阿在《惶然录》中写过:“一种深沉的宁静,如同没有丝毫用处的东西一样柔软,逐渐下沉,直至我的内心深处。”在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的心宁静一片。当我读完这本《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心中顿时也朗然起来。于我而言,能够在忙碌之中停顿下来,慢慢地品位生活,以从容之心感受着生命之流,这是一件多么难得又难言的幸福啊。

  冥想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延展着自己的身心,在冥想中学着与自己独处,与世界相处,这种本领是一种创造生命幸福的能力,它与每个人的资质无关,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相关指导中获得冥想修习的诀窍。

  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里,我们总有喜悦、痛苦、安然、疲累等等感受生起,但只有在冥想时,我们才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这些状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每天进行冥想训练,是一种有趣又有用的生命体验。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读后感(十):终于懂得放松的美好

  我刚刚从一种紧张、忙碌、窘迫的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

  在此之前,上班路上出租车转错了路口,我立刻就冲着司机的后脑勺破口大骂,质问他为什么不按照我说的路线走,尽管他的年纪可以当我的老大哥,并且不是故意的。

  为什么会活成这个样子?

  我问自己,心里很痛苦。

  我想,可能是自己的心里装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已经不会与人心平气和地沟通,耐心与善意都被耗干了。

  我曾经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就职的公司,推给家人,推给朋友,甚至推给二房东,在这些直接影响我的组织和个人上面找理由。一有机会就喋喋不休地抱怨是他们给我压力,传递给我负能量,一切都是他们不好,我只是一个被逼无奈的善良小白兔!

  直到我暴怒地冲一位陌生人发火,我知道自己无法再伪装无辜了。

  那天我如常地浏览图书网站,看到一个与我合作过的作者新出了一本书。封面上的姑娘穿着素色的衣服,静静地盘腿而坐,好像待在一个很纯净、很美好的空间,画面定格在她抬起手慢慢拢头发的瞬间。作者本人和封面上的姑娘很像,也是又文静又美,一头长发。其实,这位作者的上一部书稿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迟迟不能出版,但是看起来她并没有放弃,换了一种风格继续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把一本冥想类的书做得如此精美又文艺。我默默念着那本书的书名,“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突然想通了。

  破损的生活只有自己才能修补。所有向善的能量不会消失,它只是潜伏在内心深处,当我将浮躁的情绪沉淀下来,自然就会发现它,开启它。

  我开始读这本书,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关掉所有电子设备,静静地冥想,想那些除了努力工作之外,自己对生活所存有的美好设想。首先回想起自己从春节过后就很想把卧室的格局重新布置一下,于是我就动手去做。然后发现自己想要一块亚麻布的素色桌布,那么就立刻去买。想坐船,立刻就安排一次约会,从西直门的皇家码头出发,坐到颐和园,一来一回足足做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游船,彻底过足了瘾。

  当你紧张兮兮地追逐一些东西时,无论是职位还是恋人,往往得到的都不是最好的,花了数倍的精力,结果可能还不如身边那个游刃有余的家伙做得好。

  而且,在努力向上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好”过”的事儿。时过境迁,回头再看,会发现它们并不是独属于某个人的劫难,很多人都会遇到,甚至比你更悲催,更加焦头烂额。因此解开它的方法就是不跟自己较劲。放松下来,照顾好自己,留出时间给自己,去完成一些对生活独有的美好的小追求。

  用自己精彩生活告诉那些传递给你负能量的人:

  who care you!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