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经典读后感10篇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一本由萨缪尔·P.亨廷顿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一):闭门造车的学者梦

  一、我看亨廷顿的观点是:

  “无论谁,在一群人里把屁股坐稳了就是对的。稳就是目的。”在他的逻辑下,仿佛“稳定”就是形而上的善。

  不管他是缅甸、越南、英国、古巴、印尼……

  如果这就是他所谓的“事实”,那么,袁世凯、北洋军阀、非洲军阀、亚洲军阀,乃至所有政治团体,都没啥错误可言,因为他们都在追逐权力,拿到权力,然后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那种稳定。

  所有人都是“善”人,因为他们都在争夺能实现某种稳定的权力。

  二、稳定在哪里?在这些闭门造车的学者的梦里。

  三、这本“书”的观点是个创见么?看看中国民国以前浩如烟海的古籍们,尤其是那些所谓“正统”古籍们。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对于天朝来说,这书兼具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难得肯定我朝体制合理性的美帝著作,而且在学术界如此有地位,无疑给了我们自信以更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如果从深层次去想,无疑也是否定了我们特色的存在基础,因为大量的例子证明,天朝只是寰宇一国,逃不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没什么高明之处,只是在重复。

  我们就产生不了这种经典。只有独立之人格,才有自由之思想。这种思想,可能在诞生之日两面不讨好,但当真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只问是非,不问立场;只问学术,不问政治。

  当然,阅读过程并不愉快。大量并不熟悉的例证、仍显欧化的语言、对于我辈来讲不算浅显的政治理论,都增加了阅读障碍。如果有时间再读一遍的话,应该更好。

  如果亨廷顿只写出这一本书,也称得上大家,但他更为人所知却不是这本了。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三):随想笔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

  引子: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要经济建设发展的好,其他社会问题都会更快更好地解决。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往往发现一国经济发展了,可社会矛盾却更突出、政治秩序更混乱。那么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否一定导致政治稳定?

  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发展既会出现良好的政治秩序,也会出现政治衰朽。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一定政治稳定,经济落后的也不一定必然政治动荡(如20世纪50年代尼赫鲁的印度,曾经的拉美首富委内瑞拉、从发达国家沦为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同样地,在一个国家内部我们往往发现,暴力冲突集中在现代化城市地区,而不是传统落后的农村地区。 事实上,经济发展太快反而可能产生动荡。亚、非、拉美的政治动乱就归咎于现代化进程过快。政治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是这个国家想要致富和发展的欲望导致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渴望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现代化历程(英美等国现代化过程平均花了70年以上,而进入20世纪,有关国家却平均只有29年),这种现代化的追求导致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突然涌现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如亨氏所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经济学中有“后发优势”之说,即认为后发国家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弯道超车”。从亨氏的现代化分析我们可以想到,所谓的“后发优势”其实是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会造成社会冲突的激化。现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起到的所谓“示范作用”,其实不过是吊起后实现现代化国家的胃口,结果却使他们大失所望(雾霾这一环境和社会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亨廷顿得出结论,贫穷不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如果一个国家处于政治稳态,那么无论贫穷、富足,都是稳定的。一国政治的稳态在于政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而这两点无关乎政制形式,美、英、苏(联)均能安邦定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如何实现政治稳定呢?在本书中,亨廷顿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政治变迁理论,关注了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建立政治秩序并实现政治稳定的问题。他认为,政治秩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该国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平衡。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传统和新兴社会势力被动员参与政治活动,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也是最被滥用的标准。一提到政治发展,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民主、大众参政、普选等,但亨廷顿认为,政治暴乱和动荡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履缓慢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越发严重,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化的这两个方面合起来便产生了政治动乱”。 政治制度化。亨廷顿认为,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有几大特点,如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凝聚性,各有其特定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复杂。“随着社会势力日益盘根错节,政治机构必须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稳定来自复杂性。“形式简单的政府最容易衰败”。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最实用的国家政体是融民主体制和寡头体制为一体的政体。君主制诞生极权,民主制诞生暴民。 在这里,亨廷顿尤其指出共产主义对现代政治具有突出贡献,其最大作用不是革除旧制度,而是组建、创造了强有力的新型政治组织制度。共产党既能动员社会势力参与政治、扩大权力,又能通过组织制度集中权力。

  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亨廷顿的理论从经济发展方式到政治社会改革都有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1、2、3略。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四):从这本书联想到的……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特别大,是我极力推荐的一本书。最近一段时间,总在思考中国的改革到底该往何处,民主自由到底能不能在中国实现,而我到底该不该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老师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总是能比一般的人看的更远一些,可是当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总还是感觉到很困惑,一方面很多知识分子在微博里都在呼吁民主自由,甚至总理也在提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说人民对于自由的向往是无法控制的,可是另一方面国家还是在极力的控制网络,控制人民的言论、集会、出版等。这必然会让很多人反感,可是我在想,国家明明知道这会导致人的反感,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而这本书就给出了答案,亨廷顿在这本书里提出用政府的有效程度来划分政治,而不是政府形式。而有效程度则主要指参与政治的程度和制度化程度(指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部协调性。)这样公民参与政治程度高的和制度化程度高的就是强大政府,反之就是弱政府了。苏联和美国在60年代的时候建立的政体就属于强大政府了,这也就为什么当时两国能成为超级大国的政治原因。根据制度化程度和参与程度的比率,亨廷顿划分了两种政治体制,大于1的就是公民政体,小于1的是普力夺政体,普力夺政体是很不稳定的,因为公民的参与度过高,而制度化的水平没有跟上,这样很容易导致社会失衡,而公民政体是比较好的,尤其对于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来说,秩序永远应该是最优先的。

  亨廷顿指出,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中产阶级尤其是知识分子永远都是这个国家的反对派,因此国家的改革不应该迎合他们,否则改革将很可能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对付他们最恰当的办法就是镇压;而农民则是一个摇摆的阶级,因此改革迎合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替代物。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对于中产阶级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各种呼吁置之不理,而不断实施各种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比如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减免农业税等。有一段写得特别好,我在这里把它抄下来,我觉得特别能够反映当今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特别也能反映我的思想状况,“学生尤其对现代世界和西方先进国家推崇备至。在他们心目中存在着两种极大的差距,一是现代性原则——平等、公正、共同体、经济福利——和这些原则在社会中实现程度之间的差距,二是世界先进国家中实际状况和他们自己国内的具体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些抽象的原则成了他们评价自己国家的绝对标准。非把社会加以彻底重建,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愿望。”确实是这样的,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自由民主,可是他们的就好吗?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民主,抽象的那些原则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某个国家的现实情况,也许我们梦想的只能在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实现吧。

  另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形成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也十分有效,因为作为农民工,矛盾就指向了资本家和农民工的之间,如果农民工不满,那么只要资本家改善农民工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就可以了,如果他们呆在农村,才是巨大的灾难,因为土地无法满足他们每个人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无法满足的,因此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农民的暴动。而且农民工作为城市里的底层人员,他们的反动性其实并不强的,他们只是希望这个政府能够给他们更多的物质上的利益,他们对于公平自由民主并不关心,也不希望社会动荡。

  在对改革的方式上,亨廷顿提倡一种集合费边主义和闪电战的战术,该藏就藏,该出手就要出手。这就需要一个节奏的掌握和时机的把握,因此一个成功的改革家比一个成功的革命家所需要的能力和胆识要大得多。

  本书还有一个引起我兴趣的点,即认为列宁思想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贡献更大,因为列宁把政治制度即党提高到了社会阶级和社会势力之上,创立了政党的概念,而在马克思那里更重要的是阶级的概念,而政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使政治制度化,保持政府和社会的联系,动员民众加入组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主要作用。我没有系统的列宁的思想,对于马克思的思想了解也不算多,作为一个马哲的研究生我确实感觉到有点羞愧,但是就我国多年重视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来看,我总是认为马克思思想才是正统的应该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没想到事实上,现在中国政党的这一套完全是列宁主义。而事实上,现在的马克思思想的研究者往往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分裂开来,认为恩格斯把辩证法推广到了自然各个领域,这就导致了各种的教条化,经济决定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改造的作用等等,这是极大的误会了马克思。当然这只是哲学上的观念上的讨论,我不想将自己完全沉沦在思想上观念上的轮回,所以我想我可以从列宁,毛泽东入手来研究。

  当然这本书写于苏联还是超级大国的时候,而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所以书中的有些观点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了,但是中国的崛起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了。所以不管怎么样,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尤其对于想了解现代化进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如何处理这些现象的人,对于想了解各国政党,各国社会变化的情况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本百科全书似的书。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五):Huntington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小摘要

  【亨廷顿这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其实应该算是一个论文集,不仅仅事实上很多篇章先行发表过,而且欠缺独著那种系统性,譬如占据极大篇幅、极重要的“普力夺(Praetorian,以军人干政为典型的社会势力干政的社会)”一词居然没有处女秀解释。依据福山所言,亨氏这部著作“为后来被称作‘权威主义转型’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ix)确实,亨氏此书明确指出政治动员与参与的水平超出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化水平意味着动荡和政治衰朽;然而,半个世纪之后来看亨廷顿这部著作,会为亨氏论著中政治道德承诺之缺乏而惊诧:仅仅从政府的有效程度的技术维度,亨廷顿将前苏联和英美并置为良好的政治体制并赞扬了列宁的政党观从政治发展角度的有效性】

  “章1: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苏联和美国是有效的、良好的政治体制,而亚非拉很多国家则为政治无效或政治衰朽所苦。这是因为政治参与和动员超过政治体制所致。 复杂社会共同体形成的条件在于藉着将道德和谐与互惠互利包容起来的政治机构,政治制度化的标准则是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部协调性,而亨氏说“公共利益就是公共机构的利益。”【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页20,下同】 政治现代化包含三个基本内容:1、权威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政治权威,“政府是人的产物而不是自然或上帝的产物,秩序井然的社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来源于人的最高权威。”【27】2、政治职能的划分和专业化。 3、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但事实上,政治现代化常常与政治衰朽联系在一起,因为大众参与实现了,但权威合理化和机构分权和专业化却未能跟上。因此,政治现代化常常带来暴力、腐败、城乡差距也导致绿色起义。 亨廷顿随之区分了公民政体和普力夺政体,后者政治参与高于政治制度化的程度。Praetorian似乎是Rapoport在论文中提出的概念,亨氏居然完全无解释。

  “章2:政治现代化:美国与欧洲之比较”历史地回顾了西方政治现代化的三种类型:美国型、英国型和大陆型。亨氏从不从自由角度看问题,他倒是新颖地说,美国制度其实没有实现现代化,而是接续了古老的中世纪制度,接近16世纪的都铎政体,如更高法、无绝对主权、权力分散;欧洲大陆最现代化:君权神授就是主权理论的通俗化;而英国则在辉格革命的斗争中形成了议会主权。最后亨氏说,17世纪的模范国家是法国的专制君主制、18-19世纪的模范是英国的议会制(容许下层参政)、而20世纪的样板则是克里姆林宫!!!【109】

  “章3: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解说传统君主制推动现代化变迁,在传统派和自由派的反对中君主如何改革;多元化与平等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日本成功中国失败。【140】

  “章4: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以军人干政为典型分析各种社会势力干政的情况。寡头、激进和群众三种普力夺社会。

  章5分析通过革命实现现代化;这里亨廷顿赞美了列宁的组织或政治创建,“实际上,列宁并不是马克思的门徒,马克思只不过是列宁的先驱而已。”【275】

  章6分析藉着改革的现代化。

  “章7:政党与政治稳定”说建立国家不仅仅意味着创建有效的官僚制度,“更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能够调整新集团参与政治的有效政党体系。”【335】在最后总结中,亨廷顿强调了组织的核心作用,“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身处正在实现现代化之中的当今世界,谁能组织起来,谁就能掌握未来。”【382】这一切不仅让人猜测,亨廷顿信奉的不是自由,而是藉着中立科学之名,信奉的是:“尔等先寻觅到一个政治王国,就会获有一切。”【334】

  江绪林 2014年7月5日星期六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六):无关任何道德天理,以纯粹的理性来探讨如何稳固政治体系。

  这本书看到一小半的时候,就觉得很震惊,原因是从小在校接受到的政治学,或者在网络等大众传媒中接收到的政治学,多少会有类似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代表人民利益才能顺势而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道义成分,而政治动荡中,学生和农民往往又被给予了比较正面的评价,但这本书则迥然不同。

  这本洋洋洒洒的政治学大作,通书只字未提道义。连反驳都没必要,政治从来都不是因为道德而强健长久的。政治要的是相当的智慧。所以这本书是纯粹的理智、纯粹的事例、纯粹的学问和纯粹的分析。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去洞察冷战后全球的政治起落,无论读者心中舒服不舒服(身为屁民,谁不希望爱民如子者的天下?),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隐秘的因果联系,境界大开,非等闲之辈能有如此政治方面的真知灼见。

  而本文中,学生和农民也是被纯粹的利害眼观解剖的,没有半点感性评价,而事实上,一旦用彻底的冷静和理性去分析为稳固政治该如何对待这两个群体,其实这两个群体也没有那么悲壮,倒是要很小心的利用或者处理——同样不管读者舒服不舒服。

  与此相对的,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无论是最终的赢家还是输家,书中也没有在感情上置于一词,政治无谓好坏,在讨论一个领导人的政治生涯之后,还加上一句作者认为此人是好是坏,那是《明朝那些事》。

  看罢此书,我印象深刻,并且获益的几点有——

  1、在政治领域中,学生虽然是最激进和不妥协的革命者,但是他们绝对无力建立一个统治团体。所以他们可以作为先锋被想做成大事业的派别利用,也可以被已经大权在握的政治阶级抹杀。

  2、政治上,对于学生,无需施恩。因为施恩对于想造反的学生不仅不会让他们罢休,反而会让他们更和自己作对。(唉,我明明是学生,还写过关于五四运动的小说,怎么不由自主在书评中就站到统治者的立场了。)

  3、农民在政治中也没有那样崇高,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本可以过得和其他群体一样富足,便有了造反的潜力,然而不到底线一般无碍,何况对付这群人,施恩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4、如果你想维持资本主义方式的统治,而你的国家有社会主义革命的趋势,你不仅不能硬碰硬,反而要赶快主动的,有实质性的,去分地给农,分权给民,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倘若你想夺权,而现今的统治者给了你袭击他们的缺口,可以马上将自己的形象根据这个缺口塑造。比如书中那位缅甸的政治家,当局持基督教信仰,西式生活,国人却绝大部分是传统的佛教徒,那么你就要刻意经营自己力图把佛教立为国教、拥戴传统的形象。

  6、军人在政治中的作用强大却尴尬,他们可以左右当权者的更替,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想要独揽大纲,则要么被政党同化,要么便在政治中失败。

  7、多党执政好还是一党执政好,其实现在并无定论,而不像我们平日里诅咒政府所想当然的那样。重要的不是几个政党,而是政党是否强大。就算强大的政党会有种种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垃圾负面事,但他们却可以使得社会稳定少动乱。这样看来,以后诅咒政府的时候都无法那么慷慨气愤了。某党看样子寿数还在后面呢。

  8、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上端清廉而下层腐败,则是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反之则是落后的。但是共产主义社会除外。

  9、当今社会,其实意识形态不同,政治体系不算大不同,是否得力才是关键。比如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其实更像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而不是更像一个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我同意。

  10、马克思始终不肯承认政党和政治凌驾与社会之上,是一股独立的强大力量,他错了。恩格斯在这方面比他强多了。

  11、这本书与其是让平民看了之后找到慰藉和希望,不如是让政治家看了之后更好的驾驭平民。

  12、常去民间听取抱怨的最高领导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治。

  13、关于学生运动先被利用,利用完了就该镇压那段,是否删了我国的相关情况?

  14、政治上,学生,太年轻太简单。

  15、大学是一个国家最有造反情绪的地方。

  16、由于此书写成的年份距今已经比较久远,微微担心这些知识是否会过时。

  ========================完=======================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七):现代化转型:中国需要一个高效的政府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力图通过人类历史上现代化转型的现有经验来总结出关于人类现代化转型中政治秩序所特有的规律。亨廷顿的雄心壮志是寻找出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是处在现代化转型国家所需要的。中国建立现代化政体的步骤与亨廷顿书中观点不谋而合,而亨廷顿也为中国当前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亨廷顿首先提出的论点即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政府。亨廷顿在开篇就突破人们惯常的意识形态上的局限,他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政府的有效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专制政体,无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体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体,政府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有效程度才是衡量指标。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政府呢?亨廷顿接着指出,即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组织和施政程序获得公认价值内容和稳定性质的过程,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性四个指标来衡量。而政治参与是指政治制度在同化和吸收新兴的社会势力让他们参与和融入新的政体的能力。有效的政府就是能够在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和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值。据此,亨廷顿提出了他著名的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即政治参与大于政治制度化的政体称为普力夺政体,而政治制度化大于政治参与的政体称为公民政体。普力夺政体是缺乏政治共同体的体现,它的政治参与超过了政治制度化限度,这样政体具有不稳定、易变性、脆弱性。而公民政体具有明确而稳定的制度化结构,足以提供合法的政治秩序的基础和有效的政治共同体,这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普力夺政体就是各种集团在政治上尚未社会化的时候就参与了政治。亨廷顿犀利地指出,第三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多都受到了普力夺政体的侵蚀,原因就在于政府在民主呼声和西方民主榜样的下,让政治参与跑到政治制度化前面了,反倒害了政府自身。亨廷顿在此有著名的论断: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政治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能限制权威。

  亨廷顿的第二个论点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党体系。亨廷顿指出政党是现代政治的独特的特点。政党在广泛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有政治制度吸收新兴社会势力的凭借和渠道。而现有政治体系是否能成功地吸收新兴的社会势力是一个政体稳定和持续的条件。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制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其统治社会和吸纳社会新势力的能力。亨廷顿评价说,在多党制下,社会势力主宰政党,在一党制下,政治领袖主宰社会势力。多党制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两级势力的两党制,两党制有效地使政治两极化成为制度并使之得以缓和。也就是说政党成了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扩大化得到持续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可以看出,建立一个高效的政府是亨廷顿的核心论点,而政党制度则是高效政府的特征和制度保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八):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这是我读亨廷顿的第一本书。第一次听说亨廷顿的名字源起那本大名鼎鼎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这本书梁老师非常推荐,读书会的好多同学都有读过,但目前为止,一直没在读书会找到过。个人认为学者的思想应该有其延续性,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应该也能窥测出亨廷顿的基本想法吧。

  作者的主要着眼点已经在标题中尽显无疑了:对变革社会中一国政治秩序的实证考察及分析。书中第一章讨论了在一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政治秩序的重建和政治衰朽的可能性;第二章对比了欧洲大陆、英国、美国三种政治现代化的模式,集中分析政治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扩大政治参与;第三章讲了传统政体主要是君主制政体的政治变迁;第四章主要讲军人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第五章讲述革命发生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六章讲改革的常见形式及其影响;最后一章讲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在论述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的时候,作者谈到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比值和社会倾向于秩序重构和秩序衰朽有着某种相关度。这样国家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政治参与度高-制度化程度低、政治参与度高-制度化程度高、政治参与度低-制度化程度低、政治参与度低-制度化程度高,这四种类型的国家中,政治秩序的稳定度是递增的。因此,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化程度和其政治参与度不匹配时,其就会成为亨廷顿所言的“普力夺”政体,亦即大量体制外的民众可以借助各种形式在政治领域内活动,而这样的国家往往是不稳定的。这里隐含着一点:即便一国可在经济方面、政治建制方面比另一国更发达,但其未必就比其更稳定,如果其政治参与度远远高于后一国的话,其政治稳定度可能会更低。这就表明,当一国的政治制度化还不成熟的时候,盲目地扩大政治参与度是及其危险的!一些后发性国家在传统秩序崩溃之后,面临的局面往往是制度化程度较低和民众参与度较高(普选)的政治体制,这也就为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埋下了祸根。而事实证明,底层民众和中产阶级相比往往是更加保守的,经济发展程度低和政治制度化程度低的国家建立普选制不仅无益于经济发展,也危机政治秩序。

  如果从亨廷顿考察政治现代化程度的三个标准——权威的合理化、政治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来分析欧洲大陆、英国和美国的话,会得出令人诧异的结论:美国是最落后的,英国次之,欧洲大陆最优秀。其实,亨氏在具体用这三个标准的时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权威的合理化就是权威的集中,政治结构的分离就是职能部门的分离,政治参与的扩大就是民众参与度的提高。按照亨廷顿的说法,欧洲大陆在17世纪君主国代替封建国家是一种政治结构上的现代化,原因是其“简洁而统一的政府取代了封建制度的复杂性”。而美国的政治设置则保留了都铎王朝权力分立的特点,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职能是交叉的,当然和亨廷顿的标准——权力集中、职能分立相背离,不过,美国的政治参与扩大倒是当时的英国和欧陆都不及的。美国还有很有很多不同于欧洲大陆包括英国的特点,譬如其司法审查、建国初期以及延续很长时间的民兵制度、地方权力和联邦权力的分立、主权的分立和“法”权的至高无上性。亨廷顿在解释这些不同时,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即英国的清教徒前往美国时带去了当时都铎王朝的有关宗教、政府和社会的观念,同欧洲大陆相比,美国相对独立稳定的环境对于传统制度的保存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当欧洲大陆的政治向集权和职能分化的方向发展时,美国则保存了都铎王朝的传统。

  当然,这是亨廷顿对政治现代化的解释即政治权威的合理化、政治结构的分离、政治参与的扩大,这三个解释角度还是比较可靠的,但是,问题在于,权威的合理化是否意味着权威的集中?结构的分离是否意味着相互制衡的权力分立就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至少我是存疑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九):亨廷顿的写作意图

  此书为亨廷顿奠定其学术地位的作品。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发展政治学这一学科由20世纪50年代的区域研究和行为革命两股潮流汇聚而成并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迅速繁荣,研究有着较强的目的论和对于现代化的乐观情绪,而于1968年出版的本书对此迎头一击。

  本书最具创见之处在于独特的视角,政治稳定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发展的目标而非必然。政治衰朽的概念被开门见山地提出,这意味着对先前发展政治学研究的目的论假设——政治现代化进程必然是一进步的、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的严峻挑战。衰朽意味着混乱、无序与暴力,而这并不仅是《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中描绘的现代化所必须的阵痛,亨廷顿指出,社会可能会在变迁中逐步走向其所谓的普利夺社会,有效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不复存在:旧制度被摧毁了,新的秩序却未形成,政治带来的只有痛苦。

  从政治衰朽这一概念能够看到亨廷顿对政治稳定的关注。第一章中,亨廷顿用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这两个概念对不同的政体进行区分,而只有两者处于一定比例时政治稳定才得以可能,当政体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慢于政治参与的扩大速度时,便有可能成为普利夺社会。第四章详尽地讨论了普利夺社会,描摹了普利夺社会的特点、形成途径和可能的摆脱策略,独到见解在于把军人政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框架下探讨,亨廷顿认为军人政治的实质是各政治力量的无序参与,军事力量只不过因其自身的特点而为人瞩目罢了,而军事力量也同样是走出普利夺社会的关键。

  一个比如何防止成为普利夺社会更基本的问题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何以实现?在亨廷顿看来,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否则政治参与的扩大只会带来无序。当政治制度化被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时,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政治参与扩大的情况下,实现政治制度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第五至第七章。第五章讨论了较为激烈的变革方式,即革命的方式。革命意味着旧制度的迅速瓦解和新制度的确立,亨廷顿讨论了革命的先决条件,比较了中西方革命模式的不同并探讨了原因,讨论了革命过程中的几股主要力量。第六章则讨论了相比较更为温和的变革方式,即改革,几种不同的策略被相互比较,而土地改革被作为问题的关键得到详细讨论,因为亨廷顿认为其“意味着用强力把财产从一部分人的受众夺过来,交到另一部分人手中”(319),是改革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第七章探讨了不同政党体制在政治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围绕政党在政治体系中的作用、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展开,并探讨了政党的几种政治动员模式及其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亨廷顿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讨论中,另一条虽没被提出但仍可见的贯穿头尾的线索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而这和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相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亨廷顿所讨论的政治秩序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迁之中。此外,第二章对美国和欧陆的政治体系的差异的探讨意在说明古老政体和现代社会相结合是可能的,或许表明其对政治发展许不同意见:当下的政制并不必然优于过往,传统仍有可借鉴之处(110)。第三章讨论传统权威和现代权威的关系,意在表明传统权威“前景是黯淡的”(155)而为进一步的讨论奠定基础。

  最后,本书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亨廷顿对于古典政治哲人的关切(6,15,19,39,43,53,62,123,139,146,195,278,295,327),尤其是马基雅维利。对古典作品的引用在当代政治科学著作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古典政治作品被认为是过时的而被扫入了故纸堆中。亨廷顿大概意在承马基雅维利之传统,重整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十):2017年1月28-2月14日

  2017年1月28日

  年初一比较忙,在车上断断续续看完了序。

  根据目录猜测了一下这本书的知识结构,感觉这本应该会很棒。

  2017年1月29日

  看了半章,感觉很好。所有结论都有观察数据支撑,我很喜欢这一点。一些观点很通透,比如秩序比民主重要,比如最穷的社会往往是稳定的,比如政权的迭代、政治动乱的来源等等——这些观点和《国家的常识》的观点有点像,不过那个作者用的词是“政府合法性”。亨廷顿应该是托克维尔的粉丝,很多观点有引用。

  很多观点想记录下来,不过看的pdf,不方便做笔记。这本书可能会看第二遍,所以笔记先放一边吧。

  中译本序

  前言

  第一章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政治差距

  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洽秩序

  社会势力和政治制度

  政治之制度化的标准

  政治制度与公共利益

  政治参与:现代化与政治衰朽

  现代化与政治意识

  现代化与暴力

  2017年1月30日

  内容很充实,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已确定会看第二遍。

  用专业系统的方法重新看待政治腐化行为,感觉很新奇。有些想法虽然表达不同(关于新生群体的获利模式),不过作者本质上说出了我的观察结论。很惊奇的感觉。

  目录:第三节

  3.现代化与腐化

  2017年1月31日

  √,城市化是一个比大家想象中更重要的现象。然而我很少能遇到专门的文献(确实言之有物的)。即使是在这一本书里,我仍觉得不满足。太少了。

  目录:第三节

  4.城乡差距:都市突破与“绿色革命”

  2017年2月1日

  提到了政党制度。感觉政党制度在中国很微妙…就像震撼西方的中央集权制和主权国家概念,其实中国老早就以另一种名义实现了…

  关于政党制度,我猜测它的核心是按一定方式(选举)组织民众与政府…然后问题来了,其实这件事情,中国从唐朝就开始做了…虽然一个是君主制一个不是,不过老觉得有些地方很像。虽然它们名目不一样,不过有些功能特别像…可能政治来来去去就是那些东西。

  目录:第四节

  政治安定:公民政体与执政官政体

  2017年2月2日

  今天的这一章似懂非懂……跟当时看《旧制度与大革命》一样,就觉得他说了好多我关心的东西,解答了我一部分问题,但愣是看不懂,搞得我很饥渴……

  果然是国情不一样吧,如果说的中国,我觉得我能看懂orz 不过不打算放慢速度,不懂的留着第二轮……(然而喜新厌旧的我可能要过一年才会开始第二轮。)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美国与欧洲之比较

  第一节 现代化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权威的合理化

  第三节 结构的分离

  第四节 都铎制度与大众参与

  第五节 都铎政体和现代化中的社会

  2017年2月4日

  1.关于政治:社会由不同的人群组成,这些人群是未经组织的。他们之所以被统称为某个团体、某个阶级,只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点。而政治只是一门组织的艺术,把相同的人群统一起来,则第一届统治者拥有权力。这种组织方式的本质在于共同利益。但是除此之外,组建国家的最便捷方式,永远是战争和暴力。征服一个国家不难,难的是保持自己的战果。到了这个阶段,重要的事情依然是“组织”和“共同利益”。(我好像见过相似的游戏,下来玩玩。)

  2.社会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团体,比如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中世纪是不存在的。社会变迁催生了不同的人群。改革一定要寻找利益共同体,而且不能操之过急。另外,在白纸上的改革永远比在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改革容易,比如美国和建国之后的中国,它们的改革一般不会有很大的障碍。(因为没有既得利益者。)

  第三章 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3.1 权力、制度和政治现代化

  3.2 传统政治体制

  3.3 政策创建:改革对自由

  2017年2月5日

  “君主的困境”很有魅力,像玩恋爱养成游戏一样,有选项ABCD,选择接迥而来,会玩出什么结局是未知的。

  这本书一本顶十本,之前看的都像儿童读物了。亨廷顿很务实,中立而无情感倾向,感觉很棒。我再浏览多几本,如果找不到比这一本优秀的,我就开始把这本书一段一段地做笔记。应该会解答我关于社会和组织的80%问题。

  第三章 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3.4 团体同化:多元制对平等

  3.5 国王的困境:成功对生存

  嬗变

  共存

  维持

  2017年2月6日

  目录:第四章 普利夺社会和政治腐朽

  4.1 普力夺社会的根源

  4.2 从寡头普力夺制度到激进普力夺制度:突破性军事政变和作为改革者的军人

  4.3 激进普力夺制度:社会势力和政治技巧

  2017年2月7日

  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

  4.4 从激进普力夺制度到群众普力夺制度:否决政变和军人的护卫作用

  4.5 从普力夺体制到公民秩序:军人作为制度建设者

  2017年2月8日

  1.对于革命产生的原因,说得很棒。

  2.对孙中山和袁世凯的解说比较透彻。孙中山失败是因为没有魄力阻止政治参与的扩大,又没有有效手法纳入新的政治参与。袁世凯和波斯的礼萨·汗处境相似,但是波斯的社会成分比中国简单,比较好处理。袁世凯失去了中产阶级的支持,以至于无法合法化。

  2017年2月9日

  第五章 革命和政治秩序

  5.3 城市与革命(游民无产阶级,产业工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5.4 农民与革命

  城市和农村在革命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细思极恐…仔细一想,原来我之前小看了毛毛…

  最近的章节,感觉看起来越看越容易了呢。进入了亨廷顿的视界,感觉棒棒哒。

  2017年2月13日

  1.觉得自己很机智,在啥都不知道的时候,就问对了土地问题。之前一直都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很重要,不过怎么都查不到资料,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6.3很大启发。

  2.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里提到的那个问题:革命和暴动一般都是发生在情况稍微好转之后,而不是在情况最坏的时候。当时不太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这一章蛮大启发的。因为适当的妥协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而且唤起了底层的政治参与(却无力控制)。

  第六章 改革与政治变迁

  6.1 改革的战略战术:费边主义、闪电战和暴力

  6.2 改革:替代物还是催化剂?

  6.3 土地改革的政治

  2017年2月14日

  ——第一轮已看完——

  1.关于政党制度,有了一点猜测,看了一会资料,无法证实。接下来解决这些问题,大概会有一点眉目:①某国家内,较大的群体有哪几个?②国家内有几个政党,每个政党的党员是怎么选拔出来的?这些党员都是什么出身,他们跟国家内的较大群体有什么关系?③政府成员是怎么选拔出来的?跟党员有哪里重合?④立法机构成员是怎么选拔出来的,他们分别跟党员、政府行政人员有哪些重合?⑤司法机构跟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党员哪里有人员重合?⑥在以上提到的所有机构和所有人员里,谁具有决定作用?⑦军队跟以上机构和成员是什么关系?——先自己找一下资料吧…找不到我就去问专业的…

  2.想想要不要买本实体书来进行第二轮…

  3.我不觉得塞缪尔亨廷顿是保守派,我觉得他是个还算客观的实用主义者。

  第七章 政党与政治稳定

  现代化与政党

  绿色起义:政党体制与乡村动员

  组织的必要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