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20 03:01: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经典读后感10篇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是一本由萨拉·邦焦尔尼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一):傻逼了吧

  不是骂人,就是想起了那首小曲儿而已。

  用在这本书的评论上也还恰当,叫你丫不买中国货,傻逼了吧?最傻逼的是最后还遮遮掩掩的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非要从美国的民族工业上进行反思,何必呢何必呢有用吗有用吗?

  书里面,最傻逼的是孩子们的童年快乐就因为一个主妇自己心中的国家壁垒而遭到了遏制。是的,孩子们通常会玩一下玩具直接就丢掉,但是那种被拒绝的挫败感,会长久的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所以,某种意义上这是个残酷的实验。

  还有,我觉得一个明知犯规的人还非要自己做裁判这种事情很可笑。这枚主妇暗示家人朋友送自己中国货礼物的手段也算是小卑劣了。

  其实,最傻逼的是某些人的心态。这明明就是一个抵制中国货的美国人的气急败坏的哀叹。咱还特得意的拿过来当榜样看:瞧,离开我们你们丫不成了吧?其实挺没劲的。要是谁抵制一年美国货会怎么样呢?您能自己写一系统然后上来写这个帖子摸?这种纠结的世界是平的的年代,还要出版这种中国人看了傻得意美国人看了傻警惕的东西,实在是很无趣。

  就好比一个人说,我爱你 ,你不嫁给我我会死。于是60年后他死了。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二):呵呵,当成一本幽默轻松小说来看吧

  虽然说是经济观察类图书,但也可以当成一本幽默轻松的小说来看,书中有些故事和语言让人忍俊不禁,说实话,对男主人公的塑造和描写得很不错哦,有些大男人气又有些孩子气又有些固执己见又有些气度~~~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三):读《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有感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是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的一本书,主要讲述了萨拉一家过了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趣事。在国人打着“中国创造”的旗号面前“Made in China”是遭到鄙夷的,而在美国人眼中“Made in China”也难以逃离“劣质品”的标签,而且“Made in China”甚至引发了“中国威胁论”的热议,然而,就算是舆论怎样引导群众对中国的“抵制”,美国家庭离开中国制造一年对于美国人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

  这本书除了经济学的角度,也从社会、世俗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了解了美国人的生活,对自己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

  (1)Made in Hong Kong =Made in China=Made in Germany?

  对于我们而言,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但是对于美国人而言貌似并非如此,只有在拒绝Made in China的商品的时候,才会发现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也要一起拒绝,在美国人的眼里香港可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陆还是插着赤旗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只有在大选的时候美国才会关注中国,才会开始骂中国以获得选民的支持。中国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成为了世界人民心中的大国,得到多少瞩目,也没有如我们想象的一样打破了世界人民对于意识形态的偏见,世界还不了解中国,尽管商务部在纽约时代广场斥巨资打造宣传中国形象的广告,尽管新浪、新东方一个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尽管海尔占领了美国市场大部分的份额,中国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我们需要的仍然是向他人学习。

  “Made in Germany =Made in China”本不是一个等式的两端,但是却在某个阶段都遭遇了这样一个标签的尴尬。后来查阅资料发现,1886年,英国钢铁制品重镇雪非尔(effield)生产的钢铁制成品如刀具,剪子,锉刀,锯条和刮胡子刀片,素以质高耐用著称于世并畅销全世界,但是越来越多的商人不再向他们订货,而转向那些产于外国的便宜的仿制品,甚至冒牌货。这些便宜货使用的不是优质铸钢,而是铸铁,把机器生产的锉刀说成是手工生产的,而且这些外国供货商把雪非尔的工厂的名改动一两个字母,标在自己的产品上,以便混水摸鱼。有些干脆就标上“雪非尔制造”的字样。这使得真正的雪非尔产品的信誉受到了极大打击。

  后来英国人发现实际上当时英国的工业均已陷入了假货和仿制品的泥潭,这给英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不少企业为此破产。大英帝国不得不设立委员会,专门来调查伪劣产品对英国经济的威胁。调查结果直指伪劣产品的源头:德国铁车——德意志帝国。

  和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相比,德国在当时还只是欧洲的“发展中国家”。当英国开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分裂成大大小小公国的德意志民族还没有统一。德国当时出口到英国的商品也只是些农副产品,如食糖,土豆和谷物。至于制成品方面能拿地出手的不过是手工织品和产于黑森林地区的布谷鸟自鸣钟。

  1871年,德国统一,消除了内部的关税壁垒,统一了市场,德国人铆足了劲,开始做自己的强国梦。由于世界市场当时已经几近瓜分完毕,为了挤进这些市场,德国人开始,仿造或冒牌生产英国、法国或者美国的产品,然后廉价销售。但仿制或者冒牌生产并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德国产品的名声自然不佳,以致在1876年在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德国自己的大奖评委也只能承认,德国产品“价廉质次”。

  为了打击冒牌产品,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对如何处罚冒牌产品制造者作出了规定,施压要求对德国重启关税,限制德国货涌入国内。后来1887年4月23日,英国议会修改了1862开始实施的商标法,这就是著名的“Merchandise Marks Act 1887”。在这个法案中规定了, 英国国内市场继续对外开放,但所有外国产品, 无论是来自法国,美国或是德国,如果有可能与英国本土产品向混淆的,都必须贴上“made in ......”的标记,以防止英国的老百姓上当受骗。虽然这个貌似公匀的法律是针对所有国家的,但骨子里却是为德国定做的。于是就在一片歧视,白眼和嘲讽声中,一个现代丑小鸭“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诞生了。

  看到这些与现在的德国的对比,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既然同病相怜,可不可以用一副药呢?

  德国为“以质取胜”开始大量雇佣英国技工,派人去英国学习技术,注意培训自己的工人,并且开始舍得花钱购买新的先进机器,仅仅过了十年左右,“Made in Germany”成了品质的代言人,德国成了制造业的神话。

  正如“微笑曲线”表明的那样,中国制造是处于组装、制造的低附加值的地位,利润空间小。如果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则应由中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强调创新,注意人才的培养,其中我们遭遇了体制的问题、外部环境的问题,中国创造在外部与内部的挤压中畸形的挣扎着,其中我们以温州为典型,温州的发展则是以“山寨品”为起点,发家后再打造自己的品牌。可能对于每一个地区、国家来说都要经历一个资本积累、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的过程,我们也希望看到“Made in China”的神话。

  (2)美国是个出口大豆、玉米的国家

  我们初始的想法美国应该是对外输出人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但是通过商务部的一些数据我竟然发现美国是世界上较大的原材料与农产品出口国。除了其出口的军火、飞机、电子产品等是技术主导的外,其他的出口商品如农产品、林业产品、纺织品等也占有较大的出口比例,但这就证明美国不够发达了么?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在对外出口贸易中呈现顺差的优势,但是实际的利润能有多少呢?一台IPHONE经过全国各地的厂商提供配件最后在中国组装,中国赚得的组装费占其整个利润的4%不到,而IPHONE生产后要经过“出口”运输到美国,然后美国再将成品出售给中国市场,这样的一去一回,美国赚取了巨大的利润,而中国则是组装加工费,在再次进口成品IPHONE的时候通过加征关税又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我们应该看到一些数字后面的经济现象,技术强国,只有真正发展了技术才能就算只出口农产品也能有利润空间。

  (3)10美元与60美元的童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历险》一书中,作者最深切的感受是给儿子买童鞋,作为弹性需求为刚性的童鞋来说,其价格肯定高于类似的商品,但是60美元的意大利童鞋与中国制造的10美元童鞋的抉择着实让作者一家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廉价。

  中国制造以低成本的优势占领着美国市场,美国人虽然注重质量却也抵挡不住价格低廉的诱惑,因此中国制造借用国内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再出口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价格的上涨、生产效率的低下等使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并没有以往那样明显,甚至已经没有太多空间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继续玩低价竞争的游戏。而且持续的低价竞争不仅会导致恶性循环出现压迫、剥削工人的状况,还会遭致各国的反倾销制裁。

  虽然对于中国制造来说,价格是合理的,但对于欧美各国来说,中国制造的低价是恶性竞争的始作俑者,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秩序。在失去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只有通过提高质量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只有提高了质量才会在同价商品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柱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客观来说中国制造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集中式到开放式的必然结果,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外资一度的税费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在成本低廉、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中国制造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中国的出口贸易打开了突破口,中国制造以成本的绝对优势充斥着美国的市场,尽管美国是一个注重质量的国家,在这样低廉的商品面前也很难说“No”。

  而中国制造在成为经济发展、出口贸易的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富士康为代表的“血汗工厂”压榨中国劳工换取绝对低廉成本、制造业释放的大量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中国制造的产品如轮胎、电器等在欧盟、北美等各地遭到了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钳制••••••

  “中国威胁论”到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这一系列的事件向我们表明了中国制造其实并不繁荣。“四十年以前的‘德国制造’、三十年前的‘日本制造’、二十年前的‘韩国制造’都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与中国产品类似的风波,在战胜这些挑战之后,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总之,如今的“中国制造”所面临的是一个很艰难的处境,很多人都提出要走出“中国制造”,开创“中国创造”的新纪元,然而要实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我国也在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我相信不久的未来现行的举措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

  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未来的十年我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就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力,所以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时我会因为个人的困厄而陷入自己的情绪中,但是在大学校园的这四年,我仍然为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而努力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理想又何尝不是,它更真实,更有实现的可能,它需要你抛开个人的得失,需要你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疯子。家、国与天下,有时独善其身造就了社会的冷漠。现在的我,有的时候仍然为一件虽然结果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热血沸腾,我想这就是理想的力量,我相信虽然中国很大,但是我总会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这个国家的进步,我希望在我见证“中国创造”打开世界市场的时候,我所在的公司或企业是其中的一份子!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四):《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没想到在这么快的时间内,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都在用中国生产的产品了。不仅仅的家电和服装,中国产品几乎遍布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在不断蔓延。作者所谓的离开中国制造,只不过是在一年内不买产自中国的东西,以前家里中国的东西还是一样用的。而这一年内,她一次次地因为各种原因用上了中国。比如台湾的,香港的,既然没写中国也就买了,还有外面盒子上写的是美国,里面写的是中国的台灯,也就留下了。还有些东西上面没有产地,也就没那么问。有时候实在想要给孩子买些玩具,就干脆让自己的妈妈和亲属当作礼物买来送来了。只是不买,不自己买,而不是不用,不用是不可能的!哈哈,看出来了吧,作者不过是想说明一点,就是美国人根本就离不开这些中国货了。当然还有一不小心,根本就没想到的东西偷偷进来了,至于那些别的非中国产品是不是包括了来自中国的原料、零件,那就根本不去考虑了。

  中国已经和世界连接在一起了。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一旦加入,就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生产的要素有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等。其中只有劳动力的移动是比较难的,所以一旦有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比较廉价,资本和技术很快就会跑去,在那里建工厂,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最开始是德国制造、然后是日本制造、接着是韩国台湾制造、现在轮到中国制造,不过轮到中国的时间会长一些,因为中国比较大,先在中国沿海制造,然后搬到中国中部制造,最后到中国西部制造。中国以后呢?呵呵,也许该轮到印度制造、非洲制造了吧。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五):读过后五味杂陈

  这真是一本特别的书,估计只有外国人才能由一个突发奇想去身体力行地做这场实验!

  读过后,感受如下:

  1 真切体会到中国造的产品覆盖之广,连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也会瞠目结舌。以前只是老听中美贸易顺差多少,美国反倾销怎样,国人在国外买非中国造的礼物有多费劲……但是,看完这本书,那种深入生活的体会是绝对难以言传的。不禁想,中国人是怎么一忽之间就到了这个地步?无法想象。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很不了解真实的中国。

  2 对美国人消费的过度和浪费很气愤!中国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产品,就因为便宜,所以美国人频繁更换、抛弃,这回好,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怎样;一旦不能再买了,才顿觉后悔吧?像墨盒,我们中国造的多好,非要买个日本什么的替换,结果没多久就坏了,哼哼!以此警醒自己的消费习惯,要珍惜资源呐!

  3 看完本书,开始习惯关注国货,开始相信中国不会仅仅是制造,肯定也会有品牌崛起。最近检点了一下自己的购物清单:洗衣机——小天鹅;护肤品——佰草集;羽绒服——斯琴……不错,别人不买中国制造,俺偏要支持中国制造,尤其是中国品牌。

  4 中美消费观差异甚大。书中实验的家庭也算是中产了,可是买双68美元的鞋都感到很痛心,过百美元的太阳镜也不舍得,很是精打细算,了解商品的真实价值。可是反观国人,那些不挣工资的孩子都要穿阿迪、耐克,商场里的衣服动不动就是五六百、七八百,鞋子过千的也不少吧?如果拿工资比拟两国消费,真个天壤之别啊!

  这本书还是挺值得看的,看完了也许会改变我们的很多东西。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六):有趣的家庭实验,撇开愤青的极端,还是很值得看的

  是一个美国记者在自己家庭发起的一项实验。

  说起来,美国人真的很有实验精神,这也是受新教文化及美国建国史所影响的,

  所以论理论,美国人比不上欧洲人,不过论实验和创新,美国的确当之无愧。

  作者将一家人在不买中国货的这一年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尴尬,心态的变化,周围美国人的态度都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她写的很有趣~~

  当然要感谢译者,把文字整理得如此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其实面对中国制造的最大问题只是,离开了中国制造,还能上哪儿去买这么便宜的东西呢?

  特别是玩具、棉纺织品、塑料制品,当然,还有工具~~

  日子也不是不能过,只是可能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除了made in China,还要费脑筋去想made in HonKong,made in Macao, made in Taiwan是不是也在拒买之列?

  因为,虽然作者是记者,她也不太清楚这几个地方到底是不是a part of China

  作者本身对中国并没有任何偏见,一个偶然的集会让她萌发了做这个实验的念头,不是抵制,只是面对满屋子的made in China不由地好奇,如果离开了中国制造,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我突然想到在HK的H&M,我也突然很好奇,会不会跑到香港还得继续买madeinChina的衣服?

  后来发现标签上是几个我不熟悉的地名,

  Turkey,还有一个什么堡,忘记了

  跟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可供选择的并不多。

  不过当然,美国人对中国货的依赖还没到真的严重到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他们不会选择中国出产的医药用品,卫生用品,理由嘛,跟我们自己对此表示怀疑的原因一样。

  沃尔玛在美国屡遭公众质疑,因为涉嫌以低价产品进行恶性竞争,而沃尔玛出售的90%的货品都来自中国。

  还有一个令作者十分担心的问题是,也许今天我还能买到来自非中国的某种东西,但很可能明天这个东西也搬到中国去生产了,怎么办?

  那对于我们来说,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只能买到非中国造?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升值,国家限制出口政策的出台,大概会让越来越多美国人更容易地体验到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吧。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七):大家都是老百姓,何必呢?

  话说有一美国主妇在过完某年的圣诞节后,看着满屋子的make in China突发奇想:失去中国制造,世界会怎样?

  她决定试一下。一场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制造运动开始了。

  真是不抵制不知道,一抵制吓一跳。平靓正只有选China(尽管,真正的靓正还有待商榷)。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美国主妇发现,尽管对“中国制造”打醒12分精神,但它们还是在你意想不到的角落冷不凡的冒出来,比如水果罐头,比如棒棒糖。而一双平凡的童鞋、一把荧光塑料件、一些小孩玩过即弃的小玩意。。。那些无需长时间利用,可有可无,想要就马上要,要不到忍忍也能过去的小物件,只能是中国制造。便宜、质量要求不高,刚好把玩几下,有一次性之妙,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花不了大钱。

  内其实,不难给我们一个印象,在美国,中国制造是那样的平凡、粗糙甚至劣质,它们占领着最广泛的平民市场。好听点说,我们为了全世界的普罗大众。相信这个结论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我们大多数粪青们滴民族自尊心哦。你说这个世界究竟是穷人多一点还是富人多一点?中国制造就是低廉啊,专为老百姓服务,市场还是很大嘛。

  自然的,我们这位勇气可嘉的美国主妇也得到了很多美国人民的支持哦,啊哈,似曾相识的情景啊!蛋,作为一个为美国某商业周刊写专栏滴财经记者,我们这位美国主妇绝不是冲动的哦、不是没有理性的哦、不是美国粪青哦,嗯嗯,当看到某些美国粪青举着大牌子大标语抵制法国(法国蒸不幸,怎么到处给人抵制)、抵制中国的时候,她诚惶诚恐信心百倍的认为,“我跟他们是有距离滴!你看,我可不是口头说说,我有在行动的哦。更重要的是,我可没有叫别人要跟着我抵制哦,他们要跟着我可没办法哦!”的确,不少她的邻居朋友也跟着抵制起make in China了,尽管没法像我们的主妇那样彻底。

  讽刺的是,当全中国人民发了病似的争着过西洋节日的时候,美国或者说西方,正在过着名义上的西洋节,实质上的made in China商品节。老外就是比我们国人喜欢买礼物,蛋我们比老外喜欢送红包啊。这个哪个更高级更含蓄一点,实在没法怎么辨别。但,奇怪的就在于,为什么在可有可无的商品中,中国制造总比他国制造多呢?如果美国人民横下一条心,面对那些可有可无的小物件的时候,都用忍字诀,哦,天哪天哪!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什么,好在美国人民是有流行性物欲症滴。

  但其实,我们真的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占领了美国人的商品市场吗?郎咸平老师说,我们是要支付版权费滴。所以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很力不从心咯。不然,我今天还怎么在网上胡扯捏?我们的美国主妇很小看中国人的承受力,她看到美国人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就联想到可能又有多少美国人失去工作了,很凄惨了。进而胸怀广大的幻想,如果抵制中国制造,中国老百姓会不会很不好过捏?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八):画外

  难为作者,挺有趣的,但把一边文章扩展成一本书太多东西的重复,腻歪。还有作者明显有强迫症,从这点说,这本书就不是关于中国。

  最宝贵的是美国人的典型的原味的思维,记忆最深的关于她儿子买南瓜什么的那一段,她刻画中那么可怜,然后她想到了第三世界,觉得自己不算太冷酷,但在儿子的可怜下,她最终妥协了,这时候第三世界哪去了。

  不是说美国人尤其虚伪,但人们对于那些可怜人的同情似乎永远不能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所以那些更像是安慰自己的话就假的很了。哪一天中国人也会这样吗?

  一方面希望中国最为强大,但又希望非洲印度能和中国将来一样成为发达国家,这就很矛盾。作者也是这样想法吧。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九):没有中国制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2015年年初从台湾宜兰的乡间书店将它带了回来,吸引我的是副标题——一个家庭的全球化新体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让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那作为享用中国制造的他国民众,他们对这样的状况有何想法和行动,这让我好奇。

  作者Sara Bongiorni财经记者出身,曾经主跑国际贸易,长期观察中美贸易与中国的崛起,她忧心于中国制造的影响力,2005年,决定全家尝试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作者对这场生活实验的初衷如是说:“我想看看,过着没有全世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国家产品的日子,会需要怎样的意志力与巧思创意,以及这项行动是否可以如愿达成。我知道,中国需要像我们这样的消费者,来点燃它的经济火炬。但,我们需要中国吗?”

  这样一场抵制只有一个原则——拒买所有标签上写着“中国制造”字样的东西。为了可以继续生活下去,Sara Bongiorni一家没有拒绝中国制造的礼物,没有放弃之前已买的中国制造的物品,也没有抵制用中国零件在别国组装的商品。这样想来,似乎很简单哦。可作者的实验还是让我大跌眼镜。尽管我也能意识到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但确实没想到,其影响力竟然大到足以让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缺少了中国制造变得举步维艰。

  以破坏环境和压榨工人为代价,以廉价的成本为竞争优势,中国产品以其便宜与速朽,攻城掠池般占据一个又一个市场,让这消费至上时代的臣民,得以享受一场又一场消费狂欢。远在世界那头的消费大国美国,自然不可避免地依赖上了中国制造。从一颗小小的钉子,到衣服玩具,再到节日糖果、家用电器,要想避免中国制造,正如作者所体验的,那简直像一场灾难。尽管他们一家小心翼翼、谨慎行事,还是不免触界,更少不了对所谓的生活品质的影响。我想说所谓的,是因为生活品质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标准,一个4岁的美国小男孩,圣诞节的礼物清单上有二十几项需求,而一家四口的圣诞礼物可以达到五十多件,这样的消费习惯,自然会增加抵制的难度。需要越多,中招的可能性越大,要避免中招所费的心思也就越多。

  这本书倒是很生动活泼地呈现了美国家庭的消费与生活情景,看到他们家小男孩总在无休无止地索要工业玩具,看到他们一家成天开着车去购物,我不得不为地球捏把汗。作者对中国制造的反思比较多是在关心中国制造的崛起抢夺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机会,她还没反思到正是因为那难以满足的消费欲望与对廉价商品的巨大需求,才催生了如此大规模的跨国贸易,更别说在这样的欲望之下对环境的掠夺。其实不管是哪里制造,我们都需要探究为何制造,怎么制造,有何影响。今天的中国不仅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们更需要拷问自己,在消费和生产里是否付起了对人对环境的责任。

  前段看了一部纪录片《我的诗篇》,讲述中国工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他们写青春与出口玩具:“我青春的五年从机器的屁眼里出来/成为一个个椭圆形的塑料玩具/售卖给蓝眼睛的小孩。”在读《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这本书时,每当看到描写小男孩要玩具的片段,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诗。而造就中国制造之廉价的,是无数工人的血汗。“我写过断指/写过他们缠着带血的纱布/像早产或夭折的婴儿/躺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产床上”,工人这样写断指,形象却酸楚。富士康工人诗人许立志,则这样描写他们的生活:“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管它叫做螺丝/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锈水的生活/我再咽不下了/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耻辱的诗。”最终,他选择纵身一跳,结束自己24岁的生命。

  如果这就是中国制造,那我宁愿不要这样的中国制造,那些鱼贯而出琳琅满目的商品,扭曲了人性,也破坏了山河大地。我们为什么要给世界输送这些消费一下就变为垃圾的物品?我们能不能停下盲目的脚步,不要追赶什么GDP,也不专注于那些贸易外汇,而是好好想一想,怎样的生活更富于人性尊严,更能让山河久远?至于遥远的美国人,他们也需要想一想,为什么可以如此轻松廉价地买到中国制造,或是越南制造?要知道,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对非现代化或次现代化地区物资和能源的剥夺上。如果以牺牲别处的环境和人力为代价来获取自己消费的欢愉,这样的欢愉怎能持久。去年到访深圳的工厂区,听说因为中国人力成本的升高,好多外资厂商开始撤离中国,去到其它人力成本更低更不发达的地方。这样的消息听来甚是悲凉,资本的逻辑如此强势残酷。可无论哪里的兄弟姐妹,无论哪一片山河土地,不都是同样需要尊重,需要珍惜吗?

  拒买中国制造是一种勇气,但更坚决些,或许我们可以抵制不必要的消费,让那些将来会变为垃圾的产品被生产得少一些,更少一些。不要担心没有工厂工人就没法活了,我倒觉得,人类应该把污染环境盘剥同类的那些精力,用在如何创造更在地、自主、幸福的生活上。

  (P.S.我读的是台湾繁体版,翻译者跟大陆简体版不一样,但最近无法在豆瓣上成功添加未有书籍,只能暂且在这里标记了。)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十):让我们近距离来观察美国

  从晚上8点到9点半,跳跃着看完了本书。前半部分看得比较仔细,中间往后内容基本雷同,于是就挑了几章节看。乏味的翻译是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国外作品的原因之一,在老美看来幽默的表达容易被翻译成平淡的语句,再如果遇上一个不那么幽默的译者,就更郁闷。本书的翻译算是比较平淡。

  总体来说,本书近距离展示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威胁论会盛行,也就能理解某些美国人对中国的责难了。我们该看到的,不仅仅有美国妄图通过各种途径控制中国经济、中国金融的企图,也应该看到,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也担心自己的生活会被中国这个东方国家所打扰,比如就业机会,比如逐渐消失而转移到中国去的产业。人都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忘了说了,作者有很多可爱之处,比如她一再强调自己的曾曾祖父来自中国,她也会看着女儿头上突然冒出的黑头发而激动,毕竟,这个遥远的国度,和自己有那么一丝丝的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