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腰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腰门的读后感10篇

2022-04-20 03:0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腰门的读后感10篇

  《腰门》是一本由彭学军著作,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腰门》读后感(一):《腰门》里飘出的请柬

  《腰门》里飘出的请柬

  如果你读过《腰门》。

  如果你从这扇童年之门走入,到达了它所指引的

  那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

  那么,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吧!

  在落红成阵的五月北京。

  在书香醇厚的单向街。

  一群或熟悉或从未谋面的人聚在一起。

  因为一本书,因为童年。

  品味,聆听,诉说。

  不是学术研讨,不是文学批评。

  只是一群热爱阅读的人,就着一杯香茗和初夏的熏风,

  絮叨着自己对一本书的感受和感动。

  你会与一些同样珍藏了童年记忆碎片的朋友相遇,

  有本书作者、插画家和你喜欢的作家。

  还能欣赏插画原作和明星深情的诵读……

  如果你希望拥有这样一个令人回味的晚上,

  请联系我们。

  主 办:单向街书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时 间:2009年5月16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单向街万达广场店

  报名方式:致信yaomen21cc@sina.com

  或QQ联系 815329506(腰门读书沙龙)

  5月4日报名截止

  无论你置身何处,届时发送短信至13911898357,您的文字都将会伴着地下300米采集的滴水声,在现场多媒体艺术屏幕上像水流一般滑过。

  《腰门》读后感(二):彷佛经历过一场不可思议的梦境

  2008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沉默内向,不爱说话。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一个人放学以后去回家路上的一家小书店看书。那个时候的我,与黄蓓佳,曹文轩等儿童读物作家写的书为伴。一个小小的自己,把书包放在地上,而我则坐在旁边,一字一句的咀嚼那些美丽童真的文字。

  那家书店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理发店。我至今还记得那家书店的规模很小。格局很紧凑。来的大多数是小学生。那个时候很流行《阿衰》,《七龙珠》等漫画。三三两两的小学生,随手抓上一本漫画书。手边放着饮料。一坐就是一个黄昏。

  那时候的我,像一条鱼一样流走于小小的书店。攫取我喜欢的读物来看。偶然间看见封面是一个扎着辫子,穿着斜褂子的小女孩,靠在两扇矮矮的门下玩耍。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开始阅读。作者描述的湘南古城的民俗,风光。我不由自主的将自己想象进那个情景。可以说,至今我的内心都留存着一份对湘南的向往。我也渴望在临江的吊脚楼推开窗,看古城的万家灯火。这份情结似乎于当年就种下了。

  我平静缓慢地成长,就像我所在的南方小县城的发展一样。不疾不徐。每当我回顾过去的时光时,会暗暗惊讶时光不动声色地流走。留下的痕迹是我这副不怎么长高的躯体里面关于我童年的碎片记忆,这些累积的零星片段,铸造了我的主人格。当我长大如今的年岁时,我的行为还是会留下小时候的痕迹。

  书中的小女孩沙吉,从6岁到13岁,在这腰门之间进进出出,时光也悄然流逝。

  而我,2008年初次阅读,到2017年婷婷生长成一个大学僧。我其实也在跟着沙吉一起成长吧。只是那时候的我还太稚嫩,不太能读懂书中的离别成长。如今,我已经潸然泪下。

  给小孩做梦的窗。

  给小孩做梦的翅膀。

  像是从一场奇妙的梦境中旅行回来。长大的我,疲惫不堪,眼神却也依旧清亮坚定。

  《腰门》读后感(三):来了,又走了。

  书里的故事发生在临江古镇,那些精致小巧的古镇,总会发生纯粹真挚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是个小女孩,有着一个特殊的名字,叫沙吉。用当地方言发音跟沙子的发音会很相近。

  她总喜欢捧起沙子,看它们在阳光下滑落手掌。

  她总能记住生活里的那些人,总是去怀恋那些人。

  其实生活就像沙子,人事物像沙粒一样,随时间从指缝间滑落,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又被风刮得四处飞扬。

  看书的时候,总是想起以前,想起一些人时,很是怀恋。

  现在想起以前的生活,总是感觉亲切与美好。

  但是那些越来越遥远的生活,除了怀恋与记忆,我们无能为力。

  每个人都是在向前的吧,肯或不肯,时间都载着我们继续下去了。

  那些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们,你们都或多或少给了我美好,所以我是怀恋的。

  那些即将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们,我们必定会彼此影响,所以我是好奇的。

  那些现在在我生命里唱歌演戏的人们,你们正在教我一些事一些道理,所以我真的是很感激的。

  你们的到来与离开,我其实都有记得。

  生活充满灵性与机缘巧合,所以扑朔迷离却又多姿多彩。

  《腰门》读后感(四):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与初识

  [是的,这篇评论只有标题是我自己写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先锋派手法或其他任何怪诞的东西。我要说的只是,人生就是一个个难以逃避的告别和久别重逢般的初识:]

  “他背着阳光,身体的轮廓被套在一个金黄色的框子里。”“是个小大人,我在心里这么叫他。”

  “水走过来,把腰门闩好,然后扭头冲我咧嘴一笑,笑容像雨后的阳光一般纯净,并伸手在我的额头上弹了一下。”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就觉得额头有点发热,有个地方在隐隐作痛——是水弹的——尽管水从来不会弹痛我。”

  “我喜欢玩她的头发,青榴的头发又浓密又柔顺,梳两条麻花辫搭在肩头,我常拿在手上把玩。”

  “这时,舞台的侧面传来了几声清亮的掌声。是我,我是不会忘记为青榴鼓掌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我当然愿意看到青榴这样,可有的时候,会觉得有点落寞。当青榴身边围了好多人而她们说的话题我又不感兴趣时,我就会走开,走到石桥上,趴在护栏边看池塘里的红鲤鱼。”

  “看得出,青榴根本没有心思上课,她两眼发直地望着黑板呆坐了一阵,然后拿出草稿本,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推到我面前:我要走了。”

  “水救过我的命,蝉也救过我的命,他们都是默默地,不出声。”“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深藏于静默之中的力量会如此强大,并且坚韧。它无声无息,却无可匹敌。”

  “分别的时候到了,青榴过来拉我的手,我没有把手伸给她。‘快走吧,快走吧,车快开了。‘我胡乱地冲她挥挥手。”

  “不该这么快就跑的,看他把画画完多好,或者告诉他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突然明白了,他刚才给我吃东西是要我帮他做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愿意的,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这样想着我有点难受。”“其实,我一点也不懂,我甚至、甚至不是要看他画画,我只是愿意待在他身边。”

  “那一刻,我兴奋得有点坐立不安了,为自己拿对了颜料,突然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想把看他画水车的事告诉他,可最终还是忍住了。”

  “我就想起铜锣在学校的样子,要么飞扬跋扈,要么自卑落寞,和现在立在天水之间的他是那么那么的不同。也许,这里才是他的世界吧。”

  “‘我回来帮你捡!‘昨天铜锣是这样说的。可是,他说话不算数,他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他真的没有回来吗?”

  “他们过了跳岩,没入深巷,然后走上一条新开的大路,到车站去坐汽车,然后坐火车……”

  “我喜欢的人总是不断不断地走掉,头也不回。”

  “原来,他也认出了我。可我并没有太吃惊,好像这是很寻常的事,好像我们一直联系这而且昨天还刚刚见了面。”“那么,不说再见,自然而然,我们还会再见的。无论有多久,无论在哪里,我只要冲他笑笑,他就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我的名字:‘沙吉‘。”

  2013-1-18

  《腰门》读后感(五):五月的相约——《腰门》读书沙龙,大家快来报名吧

  《腰门》里飘出的请柬

  如果你读过《腰门》。

  如果你从这扇童年之门走入,到达了它所指引的

  那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

  那么,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吧!

  在落红成阵的五月北京。

  在书香醇厚的单向街。

  一群或熟悉或从未谋面的人聚在一起。

  因为一本书,因为童年。

  品味,聆听,诉说。

  不是学术研讨,不是文学批评。

  只是一群热爱阅读的人,就着一杯香茗和初夏的熏风,

  絮叨着自己对一本书的感受和感动。

  你会与一些同样珍藏了童年记忆碎片的朋友相遇,

  有本书作者、插画家和你喜欢的作家。

  还能欣赏插画原作和明星深情的诵读……

  如果你希望拥有这样一个令人回味的晚上,

  请联系我们。

  主 办:单向街书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时 间:2009 年5月16 日19:00~21:00

  地点:北京·单向街万达广场店

  报名方式:致信yaomen21cc@sina.com

  或QQ 联系815329506(腰门读书沙龙)

  5月4 日报名截止

  无论你置身何处,届时发送短信至13911898357,

  您的文字都将会伴着地下300米采集的滴水声,在现场

  多媒体艺术屏幕上像水流一般滑过。

  《腰门》读后感(六):童年在别家

  很多人的童年里有那么一段时期,并不是同父母一起度过的,而是交由乡下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之类的人带着,在别家做一段时间小小的野孩子。《腰门》正是一本关于这类童年的书,作者甚至比我们更甚,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由一位之前完全陌生的婆婆带着度过童年,但这个地方这个人,却因为那处处成长的痕迹,那么可爱那么值得回忆。

  《腰门》是儿童作家彭学军的一本童年回忆类的小说,讲述她在湘西凤凰的童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零零散散,却也趣味无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六月第一版)

  初读腰门,其实挺为书名所吸引,作者在书的开始就解释,“腰门或许是因为正好是大门的一半,所以叫做腰门”,因这个解释生发出一段关于我童年记忆力腰门的联想,因而觉得这名字特别亲切。大抵读书时有同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吧。

  看到后来,沙吉(主人公)因父母为铁路工程师要到处修铁路,所以被寄养在凤凰的云婆婆家,就想到,原来这也是一个童年在别家的孩子。

  童年在别家,虽说都是童年,却因为陪伴成长的人不是父母而多了一番心境。身边那个看着你成长的人不是父母,虽说也有小孩子独有的亲切与撒娇,却总是要心生一份客气的。那个人与你总有一份距离吗,因为血缘因为亲疏。这个人,也许是上两代的直系祖辈,或是远方的姑婆之类,或者是父母的好友,也可能,是带去做学徒的师傅等等。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的人,童年在别家的。卢梭就是这样一位,他的童年,充满了悲惨的气息,佣人学徒的身份,让他身体里因这个童年,永远的存着了一份自卑的心态。当然,也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因在别家而悲惨的,例如作者,童年在别家,只是多了几分非同一般的滋味,而不是少了关爱,在痛苦与孤独中成长。

  因为童年在别家,主人公沙吉反倒是经历一场美好的童年。在陌生的湘西古城凤凰落地生根,绵绵情意。

  第一天来到这个陌生的古城,她就被吸引了,“我想起来了,是睡在卧房里,而卧房是悬在水面上的”,吊脚楼的夜晚开始了沙吉在古城的生活。“昨天一到这里,就新奇这里的房子。首先是那道腰门”。这是在别家的生活环境,无疑沙吉是幸运的,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展开童年。因不是自己的家,多出来的,是无限的好奇,对这里的美丽,多了几分艳羡与珍惜。而那道腰门,也没有因为沙吉从小就见过,而变得没有魅力,而是吸引着小沙吉,一遍遍开始与之的生活。而此后的童年里,那沱江,那虹桥,那歌声,那小客栈,都在沙吉的记忆里一遍遍回荡。

  因为童年在别家,沙吉遇到的人显得格外美好,格外让人怀念,这种情感,没有像常规的亲情那样不可逃避和命中注定,而是充满了偶然气息带来的浓浓意念。

  水是沙吉第一个朋友,带她走出腰门,看到了小城各处,而这位朋友的离去,也是沙吉第一个伤心的。青榴给了沙吉在学校的珍贵友情,她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欢乐,小沙吉懂得了秘密的美妙,也或多或少体味到朋友也会是过客的忧伤。还有大哥哥和“小大人”,他们是幼小的沙吉心里的光,引领着她成长。当然,最重要的人是云婆婆,这个女子,年岁也不大,这样照顾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爱之深责之切,她没有像其他人来了又走了,而是在沙吉的童年,一直默默关心,默默照顾,为她流泪,或许正因为没有血缘关系,这份关心这份爱,反而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让那个小女孩的童年,那样光明温暖。

  童年在别家,有时候,是真的为童年添了很多趣味的。这样一本小说,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也在乡下的老外婆家度过一段时日,想起来,那竹林里唱歌的少年,给我做玩具的哥哥,淳朴的农民亲戚的关心,还有那腊酒与昏鸦。童年在别家,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许,这样一种体验,是极重要的,那种非父母的爱,非家中的情,那些美丽的风景,将一辈子,留在心中。

  《腰门》读后感(七):《腰门》观后感

  彭学军,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现供职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获得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她的作品有《纸风铃、紫风铃》、《就这样喜欢来喜欢去》《油纸伞》等二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腰门》是彭学军2008年6月推出的长篇新作,讲述六岁小女孩沙吉在边远小城的成长故事。

  《腰门》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沙吉的女孩,因为父母工作的忙碌要去修铁路不能带上她,所以她被送到了云婆婆家,沙吉一到云婆婆家,就开始对那两扇门感兴趣,正因为小沙吉的天真还曾把它们认为是“妖门”, 她以为那是妖精进出的门。她认为有妖精进出的地方一定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她听过彼得潘的故事,那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可爱的小妖精。于是,她常倚在门边等候妖精。可想而知他没有等到,但是他在腰门门缝中,他认识了水,但也是在腰门里沙吉看见了水的离去;水走了,沙吉走出了腰门,走出腰门后她碰到了青柳,每天和青柳一起快乐的玩耍,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青柳也离开了她;后来,沙吉又和巧巧成为了好朋友,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不能在她身上多停留那么一会,她的另一个好朋友铜锣在一次探险中为了救他的同伴永远的离开了他,苇林姐也就是铜锣的姐姐因为不能接受铜锣已经离开的事实也离开了沙吉。一天晚上沙吉回到家里,他看到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来接她回去了,走的时候他看到了边边站在腰门后,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水回来了、、、、、七年,沙吉从这腰门进进出出时间也在它每一次开启和闭合之间流走。

  “腰门”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意义,“云婆婆用绳子绕住了闩子,我解不开。他不准我出去时就这样。”从而我们不难看出“腰门”其实就是孩童的门,透过孩子的视角,从腰门里窥见世界。小女孩窥视到了成人世界的秘密,小主人公沙吉六岁走进腰门,十三岁走出腰门,书中的七年,浓缩了现实生活中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这种浓缩,符合孩子模糊的认知;她并不了解社会变迁和成人情感中蕴涵的复杂性,却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忧伤。

  《腰门》写的是作者熟悉的人和事。有生活,有原型,有感受,因此好看、灵动和活生生。小说的最后一章是尾声,但我认为真正的“尾声”却是作为“代后记”的纪实散文《水灵灵的凤凰》。虚构的小说和真实的后记,完成了情感和故事的延续:几十年后,小巷里的刨木花依然散发着清香,而“沙吉”和“与婆婆”已经变成作者和她的“小伯伯”了

  在这我还不得不提一下书中的插画,《腰门》插图的构图极富变动,带有强烈影戏银幕的动感成效,纯厚统一的色调胜利的表达了作者对湘西小镇故事的打动。作品隐含着民族、民间的元素,成功的体现了插图与笔墨相得益彰的魅力。假如这本书缺少了插图那肯定最是令人遗憾的。《腰门》用绘画的想象补充了笔墨没有讲述的故事。文中的插图使得文本更加的形象化,更加能吸引住孩子的眼球,让孩子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

  《腰门》读后感(八):我的“腰门”回忆录

  初读《腰门》,大概在三四年前。读后的感觉是,喜欢,很喜欢。似乎能在书中找到许多自己生活的影子,内心也为此燃起一股莫名的冲动,让我鼻子一酸,似乎是要落泪,意识不自觉地掉入记忆深处,回忆起那些美好的岁月。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要推荐《腰门》这本书,倒不如说是在填写我自己的回忆录。

  当然,在开始唠唠叨叨回忆之前,还是先假装负责任地给未读过此书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番。

  “腰门”,是我小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屋前都有的一个东西,它是一扇门,在大门之外,只有大约半个门高,或者说,“齐腰”,所以,“腰门”大概由此得名吧。

  腰门

  《腰门》读后感(九):所有的女孩都是这样长大的

  所有的女孩都是这样长大的

  ------ 一个悲观主义者对《腰门》的体悟

  最后2页,是哭着读完的。对于这样的结局,突然有一种心酸的愤怒----等待沙吉的怎么可以是这样残缺不全的未来。

  这种愤怒超出了对悲苦的同情,对善良的礼赞,尤其超出了对“有些事情,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它。”这种苍白乐观的寄望。

  所有的女孩都是这样长大的。

  ----这是我对这本书最隐隐作痛的体悟,即使愤怒也不能改变的。希望这只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体悟。

  所有的女孩都是这样长大的。友谊的聚散,爱情的飘忽;对悲伤柔软而深刻的体验,对外面的世界朦胧而不安的遐想;从无拘无束的自在,到不得不的坚强...从长于期待,到善于幻想。

  所有的女孩都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沙吉可以从6岁到13岁,也可以从13岁到20岁或20岁到27岁,可以是任何一段她成长所必须跨越的时间。

  《腰门》读后感(十):慢慢的读自己的童年

  这本书是一口气读完的

  和最初的计划的一点都不一样

  没有断断续续

  在阴天的上午什么都没有做

  一气呵成读完了它

  看得人心里酸酸的 空落落

  很安静的一本书

  文笔单纯,看不出过度修饰的华丽的东西

  插图也一样

  那个有着大奔头塌鼻梁的小女孩

  总是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这一切都很贴合童年给人的感觉

  新奇,淳朴,一点都不造作

  调子黄黄的旧旧的

  那些小时候发生的事,遇到过的人

  还有小时候藏在心里的一点点疑问和心结

  像一股暗流起起伏伏 时而缓慢 时而汹涌

  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大起大落

  却在心里留下了很大声的回响

  可能是它勾起的回忆吧

  让我也突然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很像

  慢慢的读下去

  会觉得那个不太起眼有点自闭的沙吉是自己

  跟着他一路又回去了一次自己长大的地方

  想起了很多对于那时的自己分外重要

  长大后却又淡忘的人和事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腰门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