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10篇

  《角落里的老人》是一本由(英)奥希兹女男爵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一):《我的日常之谜》和《oz的迷宫》的老师

  《角落里的老人》看过的时间稍久了点,能记忆的就更少了。原来想写这篇的时候就因为手头没书,有遗忘颇多,没有下手,现在觉得没太大必要了。

  《芬丘奇街谜案》:这个案子我还有很笼统的感觉,不过大意上就是把一个善人想象成一个恶人,有点像爱伦坡的《你就是凶手》。

  《地铁里的神秘命案》:很多现在的作家也会犯的毛病,就是手抖,一打字就发现打错了,再想改就来不及了,此篇属于这种情况。

  《新新剧院事件》:总之是所谓不可能的就是最有可能的那种类型吧。

  《珀西街的神秘死亡案》:关于老人身份的提示,我隐约猜到了名字,但是名字本身才更像是指代名字吧,就像安乐椅这个模式一样。

  其他几乎毫无印象了,书还是值得收藏的,但是我无法确定是否还值得重读一遍?唯一留在脑海深深的沟壑里的只有老人不断打着绳结,对案件的细密推理以及对法庭以及其他权威的不屑的态度了吧。我也想来这么一套,然后就此隐去。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二):实如其名,已是老人

  中午的时候,在光合作用寻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突然在旁边的柜子发现了《角落里的老人》。极具噱头,封面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我的波洛远远比不上角落里的老人””吸引了我,至于其他的名头在我眼里都觉得是虚名,冲这句话,全套阿加莎小说的脚步放慢了一点。

  一个下午,独自一人端坐在咖啡馆,伴着蓝山的香气看完了这本一开始期望值挺高的小说,期间手机上了豆瓣查了查大家的评论,很少,只有一条,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小失望,作为参考,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吧,于是,埋头继续看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推理小故事。待到合上小说,已是黄昏时候,心里的8个字豁然明朗,“平淡无奇,英雄迟暮”。过了30年,已无法想象当年这本小说现世的光景,不过在今日,这个遍地开花的推理小说界中,实在是实如其名,已是老人了。

  十二个故事都似曾相识,好像在哪一类杂志,小说中读过,丝毫没感觉有自己的特点,这几年看过的推理小说不少,短篇小说如此的不下10部。平平淡淡,没有任何一点眼前一亮或者一丝兴奋之情。评分的话只能当成及格之作,只可惜对不起此书的称号或者对不起封面的那句噱头。无可,现在的书商不都深喑炒作之道么?

  其实是主人公,一个新颖的模式下诞生的主人公“安乐椅侦探”,一个对任何案件都了如指掌却又置身事外的老人。对着其他人表现出的一股傲慢,偏执,实在是让我在看书的时候几次皱起眉头。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这种性格的人,如同小孩子一般,一股脑的炫耀着自己的资本,才能,却又从不承认自己对任何案件的关切度,明明深入现场探查过,还要显示出一股几千里外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这类人,在我看来不是狂妄,而是自卑,极度自卑下衍生的便是一种狂妄。

  或许30年前,它是优秀的,因为它在那个侦探满世界走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先河,然后,放在如今,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毫无内涵的噱头而已。阿加莎的小说,过了几十年仍然是那么多人追捧,我想,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感受的话,那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真的能够把自己置身事外么?要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始终相信是如此的,如果有人能做到老人这般,我想,也足够让人佩服终生的了。诸葛亮尚且被发现,何况一个始终在秀自己的人呢?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三):侦探小说永远的主题

  对于短篇侦探小说来说这一部作品已经是很不错了。其实本人一直对短篇侦探小说不太感冒的,因为很容易能看出凶手和手法,而且一般不会细到会有推理的证据,其实这部作品也是这样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奎因或者是阿婆的作品。其实这部作品真正让我有感触的是——人性。各种各样聪明的花招和阴谋,透露的不是凶手的狡猾、警察的愚蠢或是老人的聪明。老人之所以可以看破一个又一个诡计不仅仅是他的智慧,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了解。自私、贪婪、自负。这让我想到了马普尔小姐。

  人性,永远是侦探小说的主题。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四):永远的下午茶时光

  这应该算是我的童年之一了,初中时看推理杂志时知道的,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一些情节依然印象深刻。

  当时国内推理起步不久,小地方书店里也比较少,也没有现在这么风靡,接触的推理方面的只有福尔摩斯、柯南和推理杂志上的一些作品,所以也很幸运得没被泄底。

  整部作品平静而充满英伦气息,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咖啡馆,有一种透过窗子观察整个社会的感觉。随着剧情推进,我渐渐对这个总是只身一人、关注着社会上新闻、又拥有者一种睿智感的老人产生好感,却也估计顺了作者的意,在结尾惊讶了一番。作为许多短篇组成的一本薄薄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我认为是很成功,也是很讨喜的。看阿婆小说会看乏的我,也觉得这本书的节奏非常适合午后边吃下午茶边欣赏。像抒情音乐一样,缓缓的,又不冗长。不同于看散文,既身在事件之外,又在世界之中。

  时隔多年,也看过优秀的宏大的诡计,但这本书在我心里依然值5星。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五):角落里的愤青

  本书情节虽然不能叫人击节叹赏,但考虑到创作年代和篇幅所限,就不求全责备了,毕竟有些作案手法还是能被当作经典纳入教科书的。

  角落里的老人被誉为“安乐椅侦探”中的翘楚,但事实上他并非不调查不行动。他精气神好着哪,常常挤人山人海的庭审(而且要挤到前排),时时去现场调查,热衷于收集嫌犯和受害者的照片,最后一篇还直接。。。(防剧透)。可他在实施了这么多行动后,还要跑到咖啡馆里把自己伪装成一部超然世外的“思考机器”,以上帝视角滔滔不绝地阐述案情、发表见解,可真不像躺在安乐椅上只凭灰色脑细胞三言两语就破案的人。最关键的,我认为他的推理没有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只是用排除法作了些推测,给人的感觉是用不可一世的权威才迫使女记者信服。当然了,有几篇实在太过简单,老人推不推理读者都能一眼看穿谜底。

  其次,老人的性格我实在不敢恭维,不但像神经质一样的话痨,而且孤傲自负,否定对他的任何质疑,经常粗暴地打断女记者(这个配角已经很没存在感了,还这样欺负她。。。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公交车上强迫别人让座的老头)。另外,他嘲笑警方的无能也就算了,不干预案情也就罢了,可他为什么没有丝毫的正义感呢,把杀人案当作自己的智力游戏,冷漠地看待死者,推定了凶手也不打算绳之以法。在我心里,侦探应该是像福尔摩斯或奎因那样不计酬劳、不畏艰险地去维护社会正义的人啊。

  总之,老人自以为在角落里洞悉了世事,他的推理就如君王的圣旨一样不容质疑,其实他只是个入世不得,出世不能的愤青,既不能入世伸张正义,又不能出世物我两忘,只好在角落里喋喋不休。

  最后,恕我才疏学浅,为什么作者的头衔要如此被强调,“女男爵”对中国读者来说可是超别扭啊,还是说这才叫“低调奢华有内涵”。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六):角落里的老神仙

  号称安乐椅神探的巅峰作,但看了感觉一般般。

  平心而论书还是不错的,短篇小说受到篇幅和角色数量限制,谜题不可能太复杂,本作收录的12个故事基本上可以称为短篇侦探小说写作之范本,可能正因为它是范本,对我而言里面的案件都太简单了些,过半案件都轻松看破玄机,于是真相大白之时未能带来多少惊喜。唯一有惊喜的是最后一个案件,却总觉得有点说不清楚的逻辑漏洞……整体而言,属于不过不失的作品。

  说说几个我不喜欢的地方,首先,我对老人“安乐椅神探”的身份持有些微的否定态度,这老人既跑去现场听庭审,又可以从各处搜刮到当事人的资料,相片甚至某些内幕消息,和我心目中的安乐椅神探有一定差距。假设某侦探东奔西走查破一桩案子之后,跑到某个咖啡厅里和朋友把案情复述一遍,这样子他能算是安乐椅神探么?角落里的老人同样给了我这种印象,虽然没必要执着于“安乐椅”的定义,但至少不能在外面跑完一圈甚至数圈之后还能算安乐椅神探吧,咳咳……星期二晚间俱乐部那种形式是我比较能接受的安乐椅模式(见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草》),这位老人就有点颠覆我的看法了。

  其次,那个女记者的角色给人感觉太脸谱化,完全没有主见,彻彻底底的陪衬角色。要说陪衬也没所谓,偏偏在最后一个案件中,这位陪衬突然灵光一现,智慧和领悟力飞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说出惊人之语,如此布局实在是太过刻意和明显,没有从量变慢慢累积到质变的过程,让人迷惑。

  第三,我对最后一个案件还是耿耿于怀,作者好像纯粹为了震撼而震撼,内里逻辑关系并不是很明朗。为了不剧透就不说太多了,总结而言我对这个结局不甚喜欢。

  本书还是推荐给大家看一下的,毕竟写得不错,只是不要太看重它身上的光环就是。最后建议本书改名《角落里的老神仙》,哈哈……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七):读《角落里的老人》之感

  《角落里的老人》的最大特色也就是“安乐椅神探”的模式。个人对封面十分喜爱,很朴素,主题也比较突出。文中12个短篇在我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可言,诡计更是一般。这不禁让我在阅读中感到无聊。同一个模式出现几次那还行,但出现12次,那对读者的阅读恐怕会造成很大影响。我知道我是不该拿现在的眼光去评说《角落里的老人》这部黄金时代的作品,应该用当时的眼光看它。当时它作为推理的范本,推理的教科书是风光一时,它那12个短篇不知为后世的推理作了多少次范例。一想到这些,我对这本书肃然起敬,但也只能说是它的历史价值比较高。唯一一点让我感到不错的就是那个角落里的老人少了大侦探们身上的那极强的正义感,最后那个案子中老人所扮演的角色更是让我出乎意料,这也算是这本书的一个出彩的地方吧。相比之下,对文前的导读感觉比文中短篇好,很不错的导读,条理分明,言简意赅,可以说是这本书点睛之处。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总结就是如下:我向往角落里的老人牛奶,糕点还有报纸的这种恬静的生活,不时还能思考思考,推理推理,很是惬意的生活。但我不向往之后看的推理作品的诡计,解答的水平和角落里的老人一样。俗语云: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角落里的老人》是一个很好的范本,而它的最大价值也就是对后世的推理作家的启迪。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八):他到底是谁?

  昨晚看完了这本被很多人推荐的《角落里的老人》,很爽啊!找回了看福尔摩斯短篇合集的那种惊艳的感觉,熟悉的老英伦风格、明快的叙事节奏(阿婆我没说你慢啊,别瞪我啊)以及幽默的叙述语言,让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我喜欢短篇的故事,因为通常来说短篇的故事会少一点骗稿费的废话和不必要的拖沓情节。但在短篇故事里面能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结局的,却不是很多(以前看过一下一本叫《卖毒的女人》的……简直就是……),不知道大家的评价如何,我只能说故事以及故事的结尾挺合我胃口的。

  每一个小故事的结局几乎都让我出乎意料(可能只是一些经常可以见到的手段,但我的确想不到)。而让我最SHOCK的是最后一下子。

  角落里的老人,他是谁?或者该说,你觉得他是谁?

  我们通常看见的侦探是什么身份的人?

  而这些侦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大部分来说,本质上是好人,或者持有一定正义感的人。

  那么我们这位角落里的老人,这位每天到ABC小店“津津有味地嚼着芝士蛋糕”、“面前总是摆着一杯牛奶”的“那样苍白、消瘦,还顶着一头很滑稽的浅色头发,整整齐齐地从一边梳到另外一边,盖着他很明显的秃顶”的老头,又是一个什么人?

  我当时觉得他是个什么人?

  好人,或者是持有一定正义感的人。

  印象和形象使然。一个本身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秃顶老头,他爱吃芝士蛋糕,他爱玩弄绳结,他喜欢解谜,还有一种自夸的天赋。我看着看着,甚至觉得该老头理应亲切如我祖父,只是带有侦探通常具备的神经质特质而已。再加上往旧对侦探的基本印象,我基本地卸下了对这老头的疑惑和戒心。

  “只是一个聪明一点的老头而已。只是一个作为作者写作角色需要的老头而已。”

  一桩一桩简洁的案件下来,老头没有告诉警察谜案们的真相,一次也没有,他只愿意在ABC小店对这个看似作为陌生人出现的女记者叙述激动不已的思考过程和查探经过以及最后的谜底。而随着案件一件一件地过去,我也习惯了这一叙述模式。

  直至最后一案。

  正本书,前面98%都是一种明朗的气氛。谜底揭盅,女记者和我都听到了老头极有意思的叙述。我仿佛可以想象,在这样一家小小的ABC小店里,早晨的阳光洒落在店内的地板上,老头带着骄傲的笑容不时奚落女记者思路不清猜错答案的模样。直到最后的谜底猝不及防地被揭开。

  就在女记者想起来了最后一案现场的某个特征之前(甚至是提到那个每一章都出现的关键字之前),我都没有联想到某些事情,当然,最后一案中整个案件也压根没有提到过这个特征,可以想象成是因为作者不想再继续故事而临时给出的想法吗?也不对,临时给出的想法,不会这么SHOCK。几乎完全颠覆了我对“侦探”的理解。

  更何况这是一位安乐椅侦探?(我通常觉得这类侦探是侦探里面最为无公害的)

  可能只是衔接的问题罢了。

  不管如何,我的心情跟女记者是一样的……“我没有胆量望向老人坐的那个角落”。

  就像你一直以为躺在旁边的是尸体,最后却爬起来告诉你说他到底是谁一样。

  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是需要改变的,你以为它是,它就一定是?不对。经常会被这样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这一类人是这一个人本身吗?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是必须要怀疑每一个去扔垃圾的老太太老头子袋子里是否装有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只是也不应该不怀疑每一个上门抄煤气表的叔叔都是好叔叔。还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女孩子所居住的那幢楼白天出了人命,该女孩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在这幢楼周边走过,但没有声张。晚上有一警察叔叔按她的门铃,问其是否看见过可疑人物,女孩怀着“可能不是吧”的心理告诉他说没有,该警察就走人了。结果一关上门,女孩就看见电视里播出今天杀人案通缉犯的模样,正是刚才的警察叔叔。

  抛开上面这一点来说,《角落里的老人》也确实值得一看。但其解密性却不是很强,并不能算是什么本格推理。因为很多关键的条件只有在老人的解密叙述的后半部分中(也就是揭盅部分)中得知,比如说某某人实际上是继承人,某某人实际上在死之前立过遗嘱,某某人实际上是穷光蛋,为了妻子的钱才和她结婚之类的,要经过老头的调查(读者看不到的一部分)才可以得知。但并非所有案子都是这样。

  另外,老头解的每一桩案子里面,实际上可行性也并非十分高。比如说乔装的效果,或是迷晕某人的几率……不可能做到100%成功,总有巧合的因素。

  也就是说,很多件CASE其实可以有别的可能性,因为一环扣不上的话,可能就会演变成另外一种结局。当然,老头也没有将自己的结论告诉警察,警察无法验证书中案件是否正如老头所说的一样,读者也就没有办法得知这是不是“实际的真相”了。所以,其实每一件CASE结局也都是老头的推理而已,你可以不相信他,也可以相信他,他讲的固然有理,推理过程也十分有趣,但很可能并非如此,作者有作者所想,你有你自己所想,就是这样而已。

  说起老头的推理过程,我想起了我高中做选择题时经常用的一种方法——排除法。

  每一件案子里面的角色总是很少,也不可能是没登场的角色作案(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出现,恐怕就会大大减低阅读的趣味性了)。把实行可能性抛开不说,自己做推理的话,可以考虑这个方法。实际上老人也是这么干的吧?谁谁谁最有可能做这一件事,只有谁谁谁能做这一件事,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实施犯罪的完整条件之类的……

  虽然这些作为推理小说里头的BUG会减低它的评分,但有空就看看吧……读着挺欢乐的,很适合作为悠闲时的阅读材料。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九):★★★★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防泄密

  一 芬丘奇街谜案

  杀死百万富翁,但将尸体伪装成凶手的尸体,凶手冒名顶替百万富翁,凶手再出现在众人,面前制造自己为被杀的假象

  二 地铁里的神秘命案

  凶手假扮成嫌疑人,栽赃嫌疑人

  三 达布林谜案

  将真遗嘱取走,制造一个容易看出来是假的遗嘱但假遗嘱的内容是真实的,从而让人们怀疑遗嘱的内容,将遗嘱作废,达到让以前对自己有利的遗嘱生效的目的

  四 格拉斯哥谜案

  凶手假扮成其他人,杀人后凶手顺利消失 PS:和《马普尔小姐探案》里有一个故事类似

  五 利物浦谜案

  合伙人提前知道付款的事,假扮警察骗取钱财

  六 埃利奥特小姐事件

  两个人合伙,嫌疑人离开有了不在场证明,另一人假扮嫌疑人趁机杀人

  七 利森树丛谜案

  11.18日杀人 分尸

  11.19日 假扮老人 制造老人未死的假象 从而有了不在场证明

  八 达特摩尔小巷惨案

  养子的妻子来到家,因为养子已经改名和老人亲生子一样,所以大家都以为是亲生子的妻子,养子杀死养母,把遗嘱偷走,造成来的人确实是亲生子妻子的假象

  九 特里玛恩贵族案

  老伯爵在巴黎杀死亲侄子,被和亲侄子住一起的骗子发觉,骗子以此威胁老伯爵,变成老伯爵的侄子,老伯爵借机杀死骗子

  十 佩玛诗小姐谋杀案

  男爵替夫人杀死了有男爵夫人信件的老人,并写信嫁祸老人的侄女

  十一 新新剧院事件

  珠宝工匠制作一条假项链带在身上,来到剧院掉包真项链,趁机将假项链抛出,从而完成掉包

  十二 珀西街的神秘死亡案

  杀人后,假扮受害者,制作受害者还活着的假象

  《角落里的老人》读后感(十):无关正义的游戏

  角落里的老人,一个安详智慧,言语刻薄,喜欢给绳子打结的老人。当然,这些特点都不如一句话对他的概括有力----安乐椅神探。

  安乐椅神探,看字面给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不参与现场调查,不获取第一手线索进行案件侦破的神探。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推理小说的魅力,我认为,犯罪手法,犯罪心理,侦破犯罪,三一三十一。在黄金时期,似乎犯罪心里的挖掘少一点,那犯罪手法和侦破犯罪的比重就更大。

  而安乐椅神探却自我限定不能参加案情的现场侦破,要是想把案情栩栩如生的介绍给读者,显然需要作者的功力。神探是中心,中心不参与,怎样给读者代入感就不得不考虑。

  作者这部短篇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绘声绘色能力带来的。通过老人的嘴,佐以记者的捣乱和吐槽,让案情显得很鲜活。

  除此之外,作者的另一个开创就是不赋予侦探正义性。因为侦探小说的繁荣发展与宣传资本主义法制的公平正义是分不开的。(外国也需要政治宣传不是,比如今年的<为努十二年>。)作者勇敢地取消了这个似乎是陈规地东西。我就是单纯地推理,至于正义能不能发扬,犯人有没有落网,我不管。甚至,读到最后惊喜地发现,作者也是犯人地一部分。

  其实并不难理解,作者12个短篇读完发现,几乎犯罪动因都是一个------钱。似乎作者有一份黑色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在里面。这个仁者见仁吧。

  深度剧透

  没看过的该绕行了啊!!

  最后一次提醒

  书中关于伪装的诡计很多,例如第一篇和第七篇,都是凶手伪装成被害者。这也体现了本格的一个特点,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这是个游戏。就像你看金庸学不会十八掌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