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并不重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设计并不重要》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2 02:10: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并不重要》的读后感10篇

  《设计并不重要》是一本由曹琦 李晓斌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并不重要》读后感(一):李永铨《设计并不重要》沙龙于视觉中国举行(转载自视觉中国)

  4月24日,香港设计师李永铨《设计并不重要》高端设计师沙龙在充满艺术气息的视觉中国集团总部优雅呈现。著名设计师李永铨先生与吕敬人先生亲临活动现场,《设计并不重要》作者曹琦先生、李晓斌先生,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陈建军女士也一并出席,与广大来宾交流创意、激荡灵感。同时,视觉中国网站创始人雷海波先生、高塔设计集团CEO张烽先生、华狮天下品牌策略机构CEO李吉锋先生、北京主语上道设计公司创始人周志鹏先生、品物顾问与设计创始人钟荣先生等多位设计界人士一并做客现场,将本次设计师沙龙演绎成为设计圈的又一场盛宴。

  李永铨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余以不同的性格为灵感的源泉,即使穿梭繁忙闲暇间,心中也自有一片独特的宁静与自由。无论驰骋职场,抑或随性生活,他都可在人群中努力拼搏之时独享自由,它更将将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引入设计中,从自身的丰富设计经验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与现场朋友探讨了如何释放自由灵感,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创造出最适合人类生活的设计。

  更多详情请见:

  《设计并不重要》读后感(二):在不了解设计为了什么的时候设计是不重要的

  阅读这本书,像是一场旅行,向导是“奇文云海”(国内知名艺术设计公司)的两位设计顾问曹琦、李晓斌,他们引导着我们走在香港的设计地图上,带领我们探访香港著名的设计师、建筑师、设计学者,一次次访谈就像一部部短片,似乎读者与被访问者之间也有过了最直接的对话,通过他们耐心而富有激情的解说,相信留在读者心中的映像,除了对话的内容,还有被访问者的音容笑貌。

  那么这本书里都写了什么呢?如果要用最概括的方式来回答,依然是关于“设计是什么?”的思考。相信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每一个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然而总有一些是更为接近本质的,更加接近事实,或许这些成功设计师的经验和反思,会给你很多的启发。

  本书的书名叫做《设计并不重要》,出自与廖洁连的对话,不过她并不是在否定设计的意义,而是提醒设计师,设计为了什么、什么才是设计的根本意义?原话如下:“设计并不重要,活着才重要。如果你懂的生活,你的设计空间就会被充满;但若不懂,设计就变得枯燥和辛苦。” 我这么理解这句话:在不了解设计为了什么的时候,设计是不重要的,当设计无法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时,设计是不重要的。

  我想,这是一本适合推荐给任何喜欢思考的朋友们,学不学设计,都可以读一读,相信作为读者的你,只要对其中提到的问题有过思考,都会有会心一笑的时刻。不过对于学习和从事设计的同学来说,此书还有一个意义不得不提:奇文云海的两位老师所选择的采访对象是一条关于香港设计师的重要的线索。

  《设计并不重要》读后感(三):功夫在诗外——如果“设计并不重要”

  与20世纪相比,设计的地位在21世纪大为改观,原来十分“小众”的设计,开始在各个产业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不再仅仅是艺术领域的专有名词。我们见证了苹果产品在过去十年中的成功——这里的设计,已不仅仅是一种形象,而是深入人心的体验。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与评价,也超越了“好看”“好用”等基于眼、手体验的基本层面,而是转向更为深入的心灵领域——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以简单形象呈现的环保意识,恰恰符合了这个时代对于减法生活的需求;民居等“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也因其质朴而直接地满足了生活,而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设计”成为了社会的流行词汇,不仅相关的图书大行其道,很多产品也因为增加了设计元素,而拥有了更多的附加值。在这个言必称设计的时代,如果颇有建树的设计师们告诉你,设计并不重要,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设计并不重要

  如果设计并不重要,是什么让设计在生活中的影响力长盛不衰?当我们回顾那些深刻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设计时,发现它们并不陌生——看似普通的创可贴、M&M豆,简洁的密斯椅……它们并不奇特,却无一不折射着对生活感悟的积淀,对设计伦理的坚持,或是对细节的专注……有了这一切,才成就了一件件看似平凡却深藏了生活美学的产品。

  如果设计并不重要,那么设计师就不必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设计虽然是个人生活经验的表达,却不必成为个人宣泄的手段——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并利用大众共同的经验,远远好过将个人的习惯与标签强加于人。

  如果设计并不重要,那么就不要忘记设计的“初心”——为了将一件事变得更快,或是更美,而不是迷失在这个过程之中。在一件事情中沉浸的太久,或是迫于压力过分追求结果,往往会忘了我们的初衷。过分迷恋模型的精细而忘记了使用者的真正体验,过分强调个性而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都是把“设计”的表象看得太过重要,忘记了“设计”真正的目的。

  “我没有忠告给现在的设计师。我只能说,设计需要醒觉。近几年我常对设计师说,设计并不重要,活着才最重要。他们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如何活,太重自我(ego)。很多设计人视设计为他人生的全部,是他的一生。其实若不想迷失,你就必须要知道‘设计并不重要’。如果你懂得生活,你的设计空间就会被充满;但若不懂,设计就变得很辛苦。”——廖洁连

  这般平实的忠告,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设计师们没有高调地宣扬自己的品牌与成就,也没有为急于求成的人提供任何具体的设计手法或是成功的捷径。他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悟出了一步一个脚印的重要,更诠释了坚持的力量。对文化的不断学习,对价值观的不懈坚持,对客户的认真负责,往往比炫目的手法更为重要,更有利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to be continued)

  《设计并不重要》读后感(四):设计重要?不重要?问他者,见自己!

  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与9位来自香港顶尖设计师的私密访谈,也是9篇采访手记的真情流露,以及编者所有内心领悟的集结与升华。

  靳棣强、何周礼、刘小康、李永铨、李志清、高文安、麦雅瑞、蔡汉成、廖洁连…当我们看到这些名字时,让我们摒住呼吸,真正感动、顿悟、停下来思考的是不仅仅是ONE SHOW金奖获得者、铜紫荆星勋贤、cityscape大奖获得者、杰出设计师等等行业内顶尖级的头衔。而是9位成功者谦卑的职业体悟、感受他们对于设计及人生、创作与合作、平凡与出众、商业与艺术、个人与社会、责任与坚守的思考。不论你是一名正在就读于美院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一位已经跻身于设计行业的青年从业者,这本书中每位大师富有禅意的创作体会和诚恳的人生倾吐都会给你带来帮助。

  设计重要?不重要?问他者,见自己!

  【设计之道】设计并不重要,活着才最重要

  【设计伦理】合作是平等的、有尊严的;你不可以免费去竞标…

  【设计传承】在这里涉及的每一样产品不一定是最棒的、最好的。但都是有良心的东西。

  【设计幸福感】如果不能再工作里面找到快乐、找到幸福感,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对年轻同业的忠告】第一,要有耐性;第二,要有耐性;第三,还是要有耐性。

  《设计并不重要》读后感(五):【转载】李永铨:设计让人更幸福(转载自视觉中国)

  李永铨,他是把原本几千元的上海手表改造为15万元高档收藏表并于三星期沽清的幕后推手;他是为香港美心集团进行大洗底的“医生”;他是现今国际平面设计界殿堂级组织AGI的会员;他是香港设计人中被禁海报的纪录保持者;他是创意电台Radiodada.hk的创办人;他是五百五十项国际设计奖项的获得者;他是香港、内地、台湾70/80新生代设计人展的总策划,他更是推动年轻设计力量交流的先行者。

  借着在视觉中国总部举办的《设计并不重要》高端设计师沙龙的机会,编辑部有幸在会前有限的时间内采访到了李永铨先生。他诙谐幽默、满溢的人生经历以及大量的成功设计作品,统统让参与沙龙的设计师们为之着迷并广受鼓舞。下面通过简短的采访,让未能参与活动现场的你也了解下李永铨先生幸福而丰富的设计人生以及他所主张的做人做事理念。

  @视觉中国:这本书的名字叫《设计并不重要》,您怎么理解这个所谓的“不重要”?

  @李永铨:在当下,因为很多人把设计看的特别重要,并且设计已经变成生活中最重要部分,但我不赞同这个想法。一个成功的设计背后是有很复杂关系网的,市场、消费群、当时的GDP等等,这些都是很复杂的,所以说最好的设计不代表它一定是成功的,相反,一个很失败、一个很烂的设计也可能在市场里面卖得满堂红。

  @打个比方,比如某些产品的设计可能是最烂的,可是为什么它在市场里面占有率这么高?因素包含它针对的消费群是最普遍的,可能甚至贯穿二线城市以及小农等地方,因此影响力非常的大;也比如大部分人如今很喜欢某些品牌,或许这个品牌在10年前已经在中国有了,为什么当时不喜欢,因为消费群还没尝试到这个水平。所以当你接触一个品牌的时候,不单要看它的设计,你更重要是要看当时的消费群是否可以接受,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考虑的。

  @视觉中国:在品牌设计这么多年的经历,对于品牌设计行业您有着怎样的理解?

  @李永铨:设计永远给人一种很大的吸引力和魅惑,然而,这二十多年来的经历让我发现原来设计真的是需要“才”的,是才华,是人才,是天才。设计并不是那种每天8个小时,正常做5年就可以升职,10年就可以做科长的工作,而是成就与时间完全是不成比例的职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待遇跟清洁工的待遇是相相似的。

  今天,我们每一次展览就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在每一个地方召开研讨会进行研究,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是整个工业和设计的问题。如果整个设计工业没有充分得到社会的应许,这根本就不是专业的。所以,很多人看到今天这种的情况,越来越多人感觉到很失望,最后慢慢的选择放弃、离开这个行业。毕业以后,从事设计行业几年最后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说明这个行业充满很多内在的问题。我认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这个制度今天是否让设计师本身的能力和影响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很多设计师不能很好的把真正的理念带到市场,真心希望每一个人,特别是有能力的人,应该开始努力共同改观这个现状。

  @视觉中国:在过去,中国设计师似乎很难把自己擅长的在现实商业市场中施展,您觉得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永铨:在过去的10年里,我在圈子内已经算是比较有名气了,但即便在香港,也有99.99%的人根本就没看过我的海报,我的海报只是这个小圈子被知道。在整个同行业去看,联展也是这样,它的展出跟这个社会的发展根本是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设计师做任何的设计,没有影响到社会,它的价值就没有了,这个严肃且重要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真的要改变这个行业,你创造的东西一定要影响社会,否则就没有创造的价值。

  我们许多设计师去参加比赛,但这其中部分设计师可能已经精神有点分裂,我们参加比赛作品做得很棒,水平超过欧美,可是一走进市场,就开始失去自我,就完全没有了光彩,因为惯性的认为客户总是上帝,所以我觉得既要权衡设计与商业的这种关系,也要保持个性。

  @视觉中国:很多比赛中文化作品与商业作品的比例仅仅是6:1,提到文化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力,您表示设计师的地位与价值是社会影响力决定的,对此您能否与大家再详细解读一下?

  @李永铨:10前,我做了很大的反省,我拿了这么多奖,很多人说当时年轻嘛,就说我是香港最有影响力最有声誉的设计师,但我说这么多人没有看过我的东西,我凭什么说我是影响力最大的?于是,我开始把我的设计从文化领域慢慢走入真正的商业领域里面发展,从事零售品牌的包装,通过这样市场的零售品牌,我发觉变化很大,每年我差不多有10个品牌到市场里面,有时只是一个品牌所有的人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我和我的作品,例如,我做周生生,我做满记,我做很多关于这些东西,我一谈,人们都说:“哦,我听过,是什么李永铨”,我说我就是李永铨。在市场做一个好的品牌和做200张的海报相比,哪个作用更大?展现给所有的人看的哪个设计的能力更快?我认为设计师是需要社会责任感与影响力的,通过这个品牌的成长,通过这个视觉系统,让更多人了解到设计的重要性。

  @视觉中国:关于您的“冰山设计定律”,能否与大家再分享一下?

  @李永铨:任何品牌相比较,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化,没有这种个性,给人的印象就会变得模糊,当印象跟你的对手差不多时,就会少了一些竞争力。打一个比方,现在的很多运动品牌大多是同一个DNA,根本没有多少个性。所以我说,品牌第一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就是它的个性,冰山定义就是要从受众群中找一种真正自我的个性,所以如果你在冰山下面去找,就能寻找到这样智慧很高的好东西,这些东西最有自我风格,很多第一手的概念大部分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希望创意与专业,你应该从冰山之下寻找潜藏的新点子。

  @视觉中国:您说过“客户很重要,要寻找理念相同的客户,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空间”,那您认为对于中国的平面设计师而言,面对客户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永铨: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比如做设计,客户要什么我们就要给什么,但我认为选择客户就如同寻找你的伴侣或者爱人一样,如果选错了人,剩下的只有最痛苦的经验。所以你找到一个客户,跟你是两个理念,不同的市场,就是你有最好的点子,他也不可能接受,因为他根本和你市场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找能够接受你这种思维的客户,可能你说,考虑成本的问题,我今天客户也不多还要选择有点冒险,基本上是客户选择我,所以我刚刚开始做公司的时候,我连一个全职的员工也负担不了,但它是慢慢成长的,我只可以说我很幸运。

  @视觉中国:很多设计师表示,电脑令设计举步艰难,您是否认可?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被电脑限制各种构思之可能性?

  @李永铨:电脑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软件,因为过去设计师的能力你可以从他手工作品里面看得很清楚,可是今天电脑软件的存在往往在一个从业10年的设计师和一个从业1年的设计师之间看不出他们的分别,它会给你误解让你认为你已经很棒了。哪怕你没有什么设计理论、不懂设计,你都可以模仿很好的设计做出来很像的山寨东西,这就是电脑现在在设计行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我的工作室,通常我们只可以允许同事们在做最后的方案才用电脑,在此之前的所有东西我们还是需要画在纸张上。我认为保持这种最原始的直觉状态,就会尽力避免这种问题的存在。(编辑:赵娜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