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尘》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0: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尘》读后感10篇

  《尘》是一本由郑宸著作,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16开图书,本书定价:32元,页数:317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尘》读后感(一):长达半天的等待

  缓慢的翻完了《尘》,我承认这是一本超出期望的书。

  知道chen,是在2006年年初,我指着图片姐姐说,看,帅吧,姐姐颇不以为然。那时“毒药”已经颇具人气,网上也尽是网络红人毒药的配搭或者他的身份猜测。然而随着不怎么稳定的space连接情况,那些最初的追星般的风潮已经慢慢沉淀成淡淡的关注。所以说比起纯粹阅读体验来说,读《尘》更像是游历于18岁的记忆有趣却也伤感

  这或许是一本小说,也可能作者真实一角。一方面这个故事又太丝丝入扣而不像是小说,另一方面它又太过离奇的人或事又不像是真的。它可能是过往点滴艺术化提炼,或者是作者醉酒后的幻觉,更甚至是他串联每一篇画作的灵感。我无从揣测,但相信那些细微感受,那些情绪像汩汩流出的血浆从文字中渗透出来,摸得着闻得到。在这个每个人都摆好姿势,时时准备外界呈现最光鲜一面世界,chen翻开了他的内里,有恐惧脆弱或者空虚,让我知道space上浮光掠影背后存在的一个并不完美惊羡但却实实在完整的人。

  这个真实我准确的得到了。

  看着哈瓦那的母亲或者是隔窗的南希与记忆中重合,本该兴奋的我似乎也只是把每个人安插在整个故事中的不同位置而已。我更关心的是那个叫尘的孩子怎么样了。好在后来我有渐渐走出阴霾感觉,一个人领着9岁的尘,画面明快,我希望那个人是杰夫,或者故事里的任何人包括作者自己,如作者所说,那是一个个契机,也可能是所谓强大结局安排。多有趣的说法,一个强大的结局安排你去一步步走向它。

  王小波说,他一生都不会向虚无投降。《尘》对于我出现恰到好处,它更像是我的一个契机,在我杂乱纷纷的生活中引出一条路来,我开始享受那种有目标奋斗的美好感觉。如此无他。

  在我眼中,作者是稍有神经质的也颇有天赋的艺术贩子。他用半盆自己的血书写他书的封面。他给500本书画整页不同的签名版。希望尘和chen继续生活丰富有趣,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无限种可能。

  《尘》读后感(二):chen

  宸的第一本书,在当当网上购买,想应季的去解读他。

  和上最后一页,终于知道这个男人的美原来是如此练就出来的,绝不是我第一眼看到的那样单单是个帅哥而已。知道其中必有得曲折,才第一次不嫌麻烦的以邮寄方式得到他。

  说实话不喜欢这样的封面,虽然是宸拿自己的血来回馈,可不讨巧的是它远没宸的身体一样具有的美感,血代表灭亡,懂吗?宸。血怎么可以让它白白流出来呢?

  网上不少人在抱怨内容里没有插图显得十分单调,甚至有人怀疑是盗版。这次我更愿站在宸的这边,他要讲述的故事里面是不可以掺杂多余的装饰,华美仅仅是他走到最后的一个结果,这么多些年来的生存经历更多的是艰辛孤独,空虚。我喜欢一个故事的结尾,你有用心去收场。

  文字剖白的让我悲痛,一个干净纯美的小孩,非要把世事强加于他,只有接受,不可反抗。但我要说,或许你父亲是对的。

  宸,你启发了我,如果有人说你的这本书是失败的请你一定记得,它不是一无是处,它有感于我,我会让你看到它带给我的礼物,终有一天!

  好吧,其实你知道,网上的评论一致走好,你可以放心的去睡个觉了。恭喜你完成任务,还得到大红花一朵!

  《尘》读后感(三):支离破碎严谨

  郑宸写的尘,写自己的影子

  曾经的网络红人毒药,曾经的红色贵族,曾经的那个博客点击过亿的人

  头衔,是人们给予的希望和光芒.多少人羡慕,透过留言和文字暧昧,崇拜来的那么突然,也来的那么理所当然.

  只是在这个光怪陆离花花世界里 ,人内心世界的扭曲往往来很隐秘

  不知道他写的是他原原本本的自己,还是他自己脑海中的影子

  书里是一场虚虚实实的宴会

  就像当年透过网络,透过图片,传达的暧昧一般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书中最出彩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内心世界的玩味.就像在看后现代主义绘画,莫名其妙冲突,变异的世界观,潜意识中的自我伤害

  如果,没有当年的网络当红,今天是否还会有购书的趋之如鹜?或者.尘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无尽的好奇和内在窥视的需求,而著此一书,以帮助我们发泄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

  看书的时候,是否总是有那么一个dior boy,DGboy,westwoodboy在眼前回荡.尘像奢侈品,但人们却想回避这个负担不起的好感.

  带着对博客的记忆,这样的潜意识占了多数.这是否增加了你对文字理解的真实感.

  支离破碎的表述,是内心世界的迸发

  就像在今年在伦敦看john的时装show,古典的窒息,现代的滋味,变异的气息,一切都是自然和谐的揉合.时而自由自在,时而悲伤追忆.

  只是读完以后,宸解答了你曾经在看尘博客时的疑惑了么?

  《尘》读后感(四):镜面作用

  我更想这是本自传体形式的小说。

  意味着多为虚吧。

  我不太欢迎那些对女性角色与他之间交汇的一次次矫情描绘。

  那看起来很媚俗,只为谄目大众,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我又不理解,大量对男性肉体的奋力抵抗。

  努力撇清有关他是同志的谣传吗?

  没必要,很不必要。

  这是尘的故事,亦或是他的。

  就同“尘”字一样,翻来翻去还是固执结构

  *他的结局是什么,他是被大伯强暴了?

  *当然,还是本好书。

  《尘》读后感(五):留在第一页

  在此之前 我忘记什么是寂寞

  在此之前 我忘记什么是坚持

  努力 简单 不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 灰色天空 留不下任何美丽

  那些逃避和抱怨 迷失 嘲弄

  我有的只是需要的时候的荒废

  在无数个恶梦迭起的晚上

  原来 我无从选择的只是那一场难耐的磨炼

  苦难换来变身 所谓的值得

  输给谁都不重要 我最怕的是输给自己

  LH:你最希望获得和被带走的是什么?

  ZC:我最希望获得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你不知道那对我有多难。

  被带走什么是我希望的……好像没什么,人总是不知得失、利弊,眼前希望被带走的,转眼就渴求,后悔在所难免,不如都留下。

  LH:你希望人们以什么方式记住你?

  ZC:以保守的方式,在我的思维里:保守,长久

  《尘》读后感(六):宜:远行

  不知道是哪个朋友搬家留下的,放在书架上n多年,久久没有翻开,因为很多原因,一个陌生名字,没听说过的作家(后来知道他其实是个画家),一个简单不过的书名,反印的农历日期,不知道代表了什么,却一直未能吸引我的注意

  毕业在即,想着如果将来搬家这些纸质的书籍肯定不会带走,才勉强从书架上拿出了它。慢慢地翻了几页,发现是一个天生会写文章的人。如何界定天生会写文章?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也许是行云如流水的文字,也许是那些貌似不经意却让目光停留很久的描述,不是刻意地设计桥段,也不是刻意地描写烘托情感,就在那些不经意间,却让我的思绪不能扭转。又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句书评:好书是拍不成电影的。

  童年的很多片段的确决定了如今的生活,那年的那一天,对自己的影响根深蒂固,很多故事都是源于这样的一天,很多人生之所以精彩又离奇也是因为有那样的一天,它改变命运,它引发命运,它让今后的人生都为此斗争,它让你一天记住了,却用后面的一生来忘记又或者是救赎。那些丑陋的,本不应该发生在童年的事情发生了,理解不了,那就只能用一生去抗争伤害。我庆幸,短暂回忆,貌似我的童年没有那样的一天,同伴的欺负,成人世界的荒谬,我感谢上天让我的心智总是更快成熟于经历的事情。所以我可以好好地保护自己,理解并随时找到解决方法。可是,也许是因为这样,我当不了艺术家。我一直执拗地这样认为。

  人活得太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对极苦世界的认知,所以我总是被爱我的人说,你过得太幸福了。的确,我的意志不够坚定性格中不够倔强,面对比我强大很多的对手,我不能挺胸战斗,可我却幼稚地往往不这样认为。我不是在一个在农历标注宜远行的日子离家出国的,是在一个逃离温室的情绪下离开的。也许骨子里一直有想经历风雨的冒险因子,感谢相对成熟的心智让我看到只有离开家,离开幸福远远的,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永久的幸福。也许,对于我,那些腻着爸妈无忧的日子都写着,宜:远行。

  《尘》读后感(七):尘——chen——尘

  24号下午五点多,当当订书,25号拿到书,从晚上开始阅读,26号中午阅读完毕。

  不关心三个人的推荐,不关心那些所谓的八卦,只关心文字。很多人都说space上的照片很美,很多人都说眼见为实。我说,有时文字更爱讲真话

  尽管商家建议上写着:文学类,小说类。

  可是,从现实拖出来的“小说”二字,却无法抹杀背后折射出的现实中最真实的感受。你可以把它纯当小说读,也可以纯当自传读,这都无所谓。因为作者倾诉出的感受才是最值得我们分享的。

  如果,你忽略书中间的东西,只看书的首尾,便变认为它只有宿命,只有无法选择。而那中间的部分便一一渗透出作者幼年被无法被选择的结局给他带来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改变可以改变的那些早已被默认结局的过程,抗争,尽管有些无奈,尽管那些抗争也被看做结局的一部分。

  幼年的景山,家道中落,搬到白楼,体育场路小学(读到这里,我还问了年轻时住在工人体育场附近的爸爸,那儿是不是有个体育场路小学,我爸说:“是。”随后,又紧接了一句“好像不太好。”很好的说明了,书中说的“便宜”。)画画,是唯一的消遣。只需要简单的三个理由,就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因为那包含了对这个孩子在童年中唯有的肯定。

  如果可以,我们从这个在学校受尽欺辱,不愿说话的孩子讲起。没有从繁华讲起,是因为,作者在这里只用极短的文字寥寥带过,那只海龟留下了童年短暂的快乐与被人遗忘落寞。比起家道中落后贫困,那些富贵似乎也可以被之后的命运嘲笑的不堪一击

  在学校里总是被学生欺负,一只珍贵的自动铅笔终被夺去。就像被命运夺去的幸福,让他受尽了贫穷洗礼。而那些过程中,我们逐渐清晰的看到了一个叫做尘的孩子从白色的楼里走出,经过那条小径,向我们走来。虽然无助,虽然不和群,但是眼睛依然清澈自然,善良,不同之处便是那洞察冷暖的心,脆弱而又敏感

  乞丐,只有那个煤棚里乞丐了解他的不同,而只有尘知道他是个好人。而只有这个最卑微,甚至被别人认为像蟑螂一样的人在尘的眼里最最高尚,最最令人尊敬。可是,他死了,死在一种叫做静默的暴力中,没人关心,尸体纸被报纸遮盖,世态炎凉,尽进眼底。与此同时,尘学会打架,学会了反抗,可是长久以来的给他羊肉串的那个在尘心中的高尚老人告诉他打架是不对的,于是他去找那个老人,寻求一种安慰,寻求一种宽容。可是,书的结尾,告诉我们,那貌似高尚的老人对尘做了什么。

  吃了的,总是要还的。

  1990年6月30日,是原点,是结局,是宿命。

  尘,永远封存在9岁的记忆里。

  镜头转移,英国。

  南希,除了chen本身,第一个出现在书里的别人。但对chen来讲,是亲人,陪他度过孤独,陪他度过惶恐不安,也许应该说这种依靠是双向的,chen为她找养老院,chen成为她在养老院亲属登记本上唯一的人,养老院的名字很好听,“孩子的家”。这个人,对chen十分重要。chen离开了英国,她离开了人世。

  在英国生活得初段是艰辛而又孤单的,缺乏安全感酒吧,赌场,语言学校的荒废是很多留学生初到一个陌生国家典型写照。就算被人叫做“老大”,也是那么的令人感到陌生与反感。于是,独来独往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和当初刚来到稍显陌生的小学一样,来到陌生的英国,手中的钥匙,有家的气息,思念家,那是与在国内生活唯一的共通点。

  赌场,少妇与恶心商人,只有外表单纯的华人打工女孩,和儿子打架的赌场老板他妈,所有的贪婪欲望隐藏在混暗的灯光下,充满诱惑又让人恐惧。

  从狂赌到10英镑,不只是几场赌局那么简单,那份空虚与那张vip卡一同粉碎,空虚离开,节制回来,chen变乖。

  最终,赌场成为了chen创作的灵感,曾被赌场驾驭的chen,驾驭了这里。

  杰夫(书中我很喜欢的人),尘的老师。非常苛刻,非常古怪,爱梦露,爱欲望,爱自己的坚持与固执。这位不招同学喜爱的老师,却偏爱chen。在大一就当助教的chen也许开始还略显兴奋,可随之而来的便是面对流言蜚语的无奈。随后的日子里,chen故意回避这位老师,这位日后对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人,这位坚决反对他更换创作主题却让他无条件进入圣马丁的人。与杰夫的战争,让chen在作品上丧失了些自我,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在我看来,这也许不是件好事)

  不管怎样,那不自觉画出的杰夫,与杰夫拿走的那半个男孩的背影,便是这种师生关系的句点。爱徒之情和对其的影响一样深远,悠长,令人难忘。

  在英国,邻居,朋友,房东,跳舞的北京女孩,图书店老板,不在英国,哈瓦那,耶鲁撒冷,很多很多都给了chen不同的触动。

  不写了。但,确是阅读中不可以被忽略的。

  去看看,你不会后悔。

  说,女人。

  戮,四次离开chen的女人。第一次和他上床的女人,一个独立自我的女人。太多的欲望分散了久积的爱情,四次离开。如果说chen对戮的爱是没有瑕疵的,那么戮的爱只有第一次是那么真实,而后的回归却总带有无法忍受孤单的成分。这样的游离,让chen的心逐渐黯淡,麻木。其实,两个人都活得很累,很累。

  chen说,我爱上了戮的身体,戮说,我爱上了我的事业。

  你,注定不是我想要的金山。

  那条物归原主的枕巾,只留在曾经,只留在那个叫做开始的地方。结局,一切又回到了开始。

  冥冥中自有天意。

  你若不爱他,请不要亲吻他。

  这段感情,最真实,也最痛苦。

  赤野扶美,日本人,人体模特,学习西式糕点。

  有些放荡,有些任性。似乎和chen班里的半个班男生都有所牵扯。chen喜欢她,chen幻想她是一个可以代替戮的人。毕业典礼上,她说“我只是想让你看到我,完全的。我知道你一直在看着我,从入学后第十三天。我知道的,但是那样不是真正的看到。”“你喜欢我吗?”“嗯?”“......没什么......"交换完联系方式后,在消失于人群中前,她转头说:"我并不喜欢你。”

  也许,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单恋。

  2008年6月的一个早晨,箴改变了一切。

  chen五年后,又一次做爱了。

  爱情,永远写不到尽头。

  尘

  将这本小说献给尘——那被困在九岁的孩子。

  从尘说到chen,再说回尘。在这往返之间又掺加了尘与chen的对话,摆脱不了的尘,成就了chen。

  尘在哪?在开始,在末尾?在封面上的血字上?

  仔细寻找,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尘的影子。

  他干净,通透,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有时喜欢他的单纯,有时又痛恨他的无知,他藏匿了我们内心中无法启齿的秘密。

  不管怎样,我们真的真的真的爱他。

  尘,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

  注:有些文字之前在博客发表过,很多片段都在这本书里被串在了一起。很好!

  总体感觉,文字一如chen以往风格。很敏感,很纠结,偶尔有点小幽默却又略显尴尬。

  写出很多别人有与没有的东西。

  虽然是本小说,感觉上很真实。有些东西编是编不出来的。不过,别用这本书八卦,那样真的很无聊!

  有些文字有点看不懂,看不懂的都是撞击猛烈地内心活动。开始想象一下那被删去的十几万字是什么样子呀?是不是有那几十万字,看不懂的地方也就能看懂了呢?也许吧!

  不管怎样,这本书很特别。

  大卖吧!!!

  鉴定年龄:21岁

  《尘》读后感(八):远行

  当结局过去强大,事情的起因便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结局所左右。我的生活中似乎存在的永远是事情的结局,而起因似乎从未从先。太多时候无须预言什么,所有人都将清晰地看到结局。这样定义成为了我唯一能够争取的东西。

  这是我两年之后在看这本书时最后看到的话,虽然它本印刷在了书的第一页。这几年过去了,前几日收拾书柜,在一堆书里面又看到它,我竟然已经忘记了曾经买过读过,想来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可是查一下出版日期似乎又没有那么遥远,只是我自己将它排除在了记忆之外。

  和太多的人一样,知道他(之前还叫毒药)的时候,是因为各大论坛的纷纷转载,主要是他的图片。那个时候我依然是青涩的学生,没有豆瓣,我不做事情,每天都在网上随便走走逛逛,一个固定的文字论坛写点东西,看着好看的图片就下载下来做配图,不知PS不会摄影,甚至连邮箱有很少使用。周围的世界没有因为网络发生任何变化,那个时候,看到这样的一个男生,异国他乡留学,帅气神秘,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大家一一考证过的我完全没有听过的大牌,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我,从心底是羡慕的。

  当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在网络上已经大红大紫,他的博客、各种资料被随意地转载,很容易就能够找到,我把他的博客放在收藏夹里,隔三差五点开看更新,看之前的博文,我开始慢慢注意起他的动态,开始保存他的图片放在自己那时刚刚建起来的新浪博客中,我开始和好友聊起他,而那个时候,我依然对他的生活一无所知。

  后来有很长的时间,因为他的空间被锁,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网络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人的出现和消失都是那样的突然,当我一次次点开博客都无法显示的时候,最终我逐渐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听说他已经回国,早就换了博客地址,要出书了,我才猛然发觉,原来我曾经还如此关注过这样的一个人。

  他的《尘》在我几日前整理书柜时再次发现,依然崭新,想来当时只是看过一遍就放下了。翻开看其中的字句,依旧是陌生的,仿佛从未读过。随便翻开一页细细读下去,这才找到了曾经的细枝末节,文字的力量开始真正显现出来,曾经一个人关注过的时光和无聊时打发的那份悠闲,才开始默默出现在脑海里,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只是几年过去了,在写下这些话之前,我又通过百度找到了他的博客和他的贴吧,发现他真的再也不出现在这些地方了,就连报告行程的贴吧,最新的信息其实也是很久之前杂志的专访,他现在在做什么,过的好不好。这些问题突然就会出现,而后又马上消失,毕竟,也许他可能还是他,而我却不是曾经的我了。

  我在努力回想曾经看这本书时的点滴,封面上是他的血书尘字,一个日历的图,1990年6月13日,想来肯定是对他意义重大的一天,但我真的忘记书中写到的这一天他做了些什么。看了其他一些本书的评论才渐渐清晰起来。有意思的是日历中宜远行,但忌也是远行。或许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曾经注意过,但现在这份特殊的意义又开始变得陌生。还有那些在书中出现过的人,不在孤独的老房东,很多石块的老人,跳钢管舞的中国女孩,日本人体模特等等,这些人在哪里出现过,和他之前有过怎样的交际,我都不记得了。只能之后重读的时候再去一一注意,重新出现在脑海中的,并非是书中的那些情节,而是当时读完后心中的那份感觉,至今依然萦绕在心中。

  那是怎样的一份感觉,从我最开始知道他,到后来看到书,也是几年时间,那几年里,我看过他的博文,看过他的图片,以为他是如此这般幸运,出生在世家,拥有家产,留学海外,做文艺的艺术工作,走过许多国家,拍下万人转载的图片,写过很多文字,不疼不痒,不偏不诟。我觉得我已经理清了关于他的很多思路,只是想着看完书之后有一个更多的了解。但是在我看完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是很荒谬的错误,我是多么幼稚的人啊,我以为那是多么光鲜亮丽的生活,我以为那是多么奢华糜烂的生活,我甚至一度认为他表现出的远不及他生活的一点点,而最终合上书的时候,一股难以担当的执着与忧伤,就一直在心头。

  单纯如果说书中的悲伤和凄惨是不公平的,因为我想既然能够写出来,那么这就已经不在心头。而是在默默讲述着一个关于公平的故事,更确切的说,是平衡。我相信在书中,那么多人,那么多来了又走在他身边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面镜子,镜子里反射出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喜,我们的悲,我们的一切,都在一座天平上,这面多了,就在那面加一点。那面少了,就也去掉另外一边。我们不在同样的一面加减,而是相对在另外一面保持,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悲喜永远是相互增减,而不是一味的独自欣赏。

  而在这份增减里,他的一切就开始变得平顺起来,不管那曾经是多么的苦,多么的难以接受,多么的通,但总归是有一份平衡在其中,也有欢乐和震撼常伴左右。我们也是如此,不会因为自己心中的那份敏感,走失了内心的方向。

  我记着的一些很重要的片段:幼年卖羊肉串的老头,几乎毁掉了这个孩童的童年,影响了他的半辈子。他的老师固执、偏执,却又对他有宠爱,甚至是一份说不明白的情感。那个中国女孩,那位中东的妓女,那场约定的旅行,还有在墓地时的那份未了的震撼。死了还在长青春痘的男人,永远活在9岁的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说曾经我们对他的生活还能够窥探的话,现在我们几乎对他一无所知,他很彻底地离开了网络,消失在我们唯一可以知道他的世界里。曾经那些文字和图片带给的我们这样这样的感受,远不及十几万字带给我在过去某一个夜晚里胸腔迸发出的那种复杂,如果还有什么可以预言的话,我要感谢的是那看似弱小的结局,给予了我曾经一个强大的理由。而在曾经什么都没有的网络里,留下过什么,记得过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记得,那就足够了。

  1990年6月13日,在书的开始,老头在不经意间抚摸着孩童的大腿,之后伸出了召唤的手,回来,回来。而在同样的一天,日历上写宜远行,到了书的结尾,当老头推倒了孩童,地板很滑,油腻腻的,反着黑色的光,之后,倒影中,尘出现了。一场真正的旅行才刚刚开始。

  而真正在我通过网络知道他的时候,又是几年之前我和他之前曾经已经有过一段渊源,只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不再是他,我也不再是我,这便成为了永远的后话。

  《尘》读后感(九):见鬼

  昨天晚上看完,惊魂未定到现在,隔断时间就需要深呼吸来释放压抑着的焦虑。

  前面翻的速度很快很快,死去的,远离的,杯子一次次碎裂,无边的黑暗,男男女女的闪现

  与其说是本散文或者是小说,我更愿意将其归结为一个人的日记。

  所以我看着这些记忆碎片,一边感叹你个神经病

  于是悲剧出现了,看到最后,我自己的灵魂受到了暴击

  将书藏起莱,跑去洗澡,找人说话,在凌晨两点半靠喝白酒入睡

  。。。。。

  那种感觉,就像看个拙劣的鬼片,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吐槽

  结果最后,鬼一转身,是自己的脸

  我很佩服你,可以有勇气,把这本书,那些画。作为那个男孩子的祭奠。

  而我如此懦弱

  我选择把她给锁起来,我知道她一直在,但我装作不存在,也装作无所谓

  我坚定地相信她只是一个幻影来安慰自己

  即使我在自述时候从来都称我为她,遗忘大块大块的回忆,画着颜色沉郁的画,即使我最喜欢画人的裸体,即使我总是有过份的洁癖,即使我也会伤害自己,即使我自己总要独身跑到很远的地方,即使我也喜欢,一切碎裂的瞬间,即使我只和有限的人做爱,并有着障碍,还要反复清洗自己的身体。。。

  艺术实是残旧的内心唯一的拯救之道,那个最了解我的人说,你内心就是空洞,她说,你不该放弃她。

  《尘》读后感(十):误读的感性

  宸的文字魅力是天赋予。

  这个没有办法嫉妒。

  有的人写字如吟诗,有的像狂飙,有的人热衷于唧唧歪歪自己的小事情。也有的人,不可遏止的爱讲大道理。

  宸的《尘》不是以上。读这本书,有如看一幅画。画面感超强,有流动的场景在里面。然而它绝不是一本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书。因为她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赚人眼泪的经典台词和莫泊桑式的结尾。《尘》的意境只停留在文字上,换句话说,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书。

  好书是拍不成的电影的,因为无法用镜头描写。

  如果非要将《尘》影像化,想来想去,也就是公路片了,《逍遥骑士》(Easy Rider )。游荡,片段的城市,浮光掠影的脸。嗯,蛮像的。可是,《尘》却没有《逍遥骑士》那样的显性、叛逆和符号化。《逍遥骑士》高举着摇滚乐、毒品、爱与和平的嬉皮士的大旗。而在我们已经电子化的这样一个时代,已经瞧不起什么旗手了。《尘》不是《逍遥骑士》。他更隐忍。是indie band 而不是rock&roll。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脱口而出:这是一本中国的《麦田守望者》。

  脸红,不可,咱不可追星。不过还是忍不住会产生对照阅读的心。这个有个专称:比较文学。据说是跨民族文学研究。同样是叛逆、疑惑的青春故事。同样是孤独和隐忍的风格。可以确切的是,《尘》绝不是了阅读了《麦田守望者》受启发,进而“蜕化为国有”的产物。两者之间既无继承,也无发扬。只是耦合。这不奇怪。每个少年,都有过这些。你Y没有过么?

  昨天在与朋友聊天,说的是伍德斯托克、法国五月风暴、垮掉一代。以及这些繁殖文化的土壤:欧洲战后的婴儿潮。忽然想到,中国战后曾经经历过3次婴儿潮。第一次是49年建国、第二次是在62年左右开始。然而因为政治的原因,这两代婴儿潮只是造成了人口激增而已。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其父辈相差不大。特别是62年的那次婴儿潮。完全是来自于1个人的鼓励……【没话好说】。而第三次婴儿潮,则是我们主力的婴儿潮潮人口进入了繁殖期而制造的“回声婴儿潮”。 他们是在被经济改革、市场化、互联网奶大的。他们还有另一个比较俗点的称呼:80后。

  想到此:我突然感到一点伤感。靠,我的青春还没来得及全面展开,就被迫收起,因为一群更鲜活的已经汹涌而来,气势逼人,难以理解。你要是想用老一套的思维结构、解构、然后再重建、消解、等你整明白,他们已经踩着你的脸过去了。还是知趣,怀着妒忌和羡慕的心,让到一旁,欣赏吧。别以为他们只会简单的抄袭一下PUNK、和无政府主义。闭上嘴,认真欣赏吧。

  扯远了?不远。

  我爱看书,也爱看书评。

  看过《尘》的人,大多会对于青春、孤独、和幻梦产生共鸣。像个刚刚成熟的少年。然后,我偶然看到作者本人BLOG的书评【这很少见】,看到他很苦恼。他说他写的其实是一个平衡的故事。我笑了。

  嗯,没错。好的书都会被误读。由文字引起的原始的、未经理性引导的冲动,使读者产生了自我的投射。将内心深处的梦想投射在眼前这部作品上,从而产生了二次创作。可以说,同样一个故事,每个人眼中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这是误读的美。

  可惜这种美会造成了作者的孤独感。很多作家晚年选择隐居起来。不是不堪忍受烦乱世界的侵扰,实在是无法忍受狂热读者的善意误读。这样的作者多半是真诚的,比如塞林格。大多数的作者,会选择避而不语。插播个故事:曾见一位苯波教的活佛(俗称黑教),被皈依在他门下的虔诚弟子拉着手倾诉:“师父,我该怎么办?我的基金都赔了30万了,你说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我曾经拜过观音菩萨、也拜过如来佛祖。拜完以后眼前一片绿,我当时本想把基金抛掉的,可惜错信了基金经理的话,你说佛祖会不会怪罪我呢……”(很是祥林嫂啊……)可是、可是苯波教是在西藏存在了3000年以上的密宗。当苯波教在西藏建立寺庙的时候,释迦摩尼还没有出生,印度佛教也不承认苯波教是佛教……苯波活佛微笑的对他的弟子说:祝福你。

  还是不要说破吧,误读也很美啊,也是一种感性。

  好吧,让我试着从平衡的角度,再看一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尘》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