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周的灭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周的灭亡》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5 02:09: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周的灭亡》经典读后感10篇

  《西周的灭亡》是一本由李峰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一):谁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读《西周的灭亡》

  小时候翻《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普及读物,谈到西周的灭亡,总能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当时心里就有个小小的疑惑:诸侯兵至而发现没有戎狄来犯,这有什么可笑的呢?但这个小小的疑惑转念又被推翻:既然书里都这么写了,肯定就是没错吧;我的疑惑,大约是我见识还不够广的缘故。

  当时我不知道,有个叫钱穆的老先生,也有同样的疑惑,并把他的疑惑堂而皇之地写进了一部名为《国史大纲》的书里:“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

  再后若干年,我知道了西周的灭亡有着复杂的内外原因,“一笑倾人国”的传奇戏码,不过是酒馆茶肆里佐酒的谈资,戏台影视中博取惊叹的桥段。而就在这谑谈惊呼中,对历史的迷思也在蔓延流播,历史的真相和严肃的思考,也便悄然隐身。

  或许,历史本就有很多种读法。市井贩夫听说书人讲历史所获得的精神快感,与道学家从历史中发现微言大义的满足感,原就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与优劣。然而无论如何,对于跋涉在寻求历史真相的崎岖小道上的学者,都应致以最高的敬意;有了他们,人类才不会失去坐标,历史本身才能保有它坚硬的质地,我们的思想才能更为深邃悠远。

  撇开传说,看看历史学家笔下的西周灭亡是怎么回事。

  周幽王即位时,手下有一位大臣叫皇父,他是宣王时代的重臣,执掌朝政已逾四十年。幽王的王后来自申国,申出于周代最显赫的姜氏(齐吕申许,同出姜氏),有理由相信,以皇父为核心的前朝老臣,与以申后为代表的旧贵族之间,有着利益上的牵连。幽王三年,褒姒得宠;幽王五年,皇父及一批老臣将住所永久性地迁往遥远的东部,离开了西周的政治中心,同年,申后的儿子、王位的正当继承人宜臼也被迫离开都城,前往申国避难。——这标志着,幽王联合褒姒、虢石父,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申后、皇父集团,真正掌握了西周王室的控制权,而完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权力更替。

  随后,为拘捕逃往申国的宜臼,巩固新的政治格局,幽王发兵申国。但是他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可能压根也没想到申国会联络周人的百年宿敌犬戎,从而遭致大败。申、犬戎联军趁新胜之势,顺泾水而下,直破镐京。幽王携褒姒、伯服往东都洛阳逃去,在骊山脚下被追上,幽王、伯服被杀,褒姒被俘。至此,西周遂亡。

  这段关于西周灭亡直接原因的论述,主要基于李峰先生的《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这种基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青铜铭文、历史地理研究而得出的对于西周历史的全新阐释,散见全书。我不敢说李峰先生的观点肯定是正确的,或许不久之后新发现的某件文物会把他的观点打得粉碎。但仅就现在而言,李峰先生对西周灭亡的论述,是最能令我信服的。

  走出“烽火戏诸侯”之类戏说化、传奇化的历史迷思,进入到李峰先生笔下残酷而现实的历史真相,会发现那些看似荒诞、离奇、不可思议,同时又呈单线逻辑发展的历史叙述背后,都有着众多合力的推动,而组成这股合力的每一个角色,所做的选择对他们来说都是基于理性的合理抉择。——申后与皇父的恋权,幽王、褒姒的夺权;幽王之伐申以拘宜臼,申国之联犬戎以自保,犬戎之趁机以破丰镐,所有这些,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理所当然。

  或许,历史真正的吊诡和迷人之处,就在于探索具体历史环境下各个角色的立场与选择,以及看这些选择是怎样把一个王国推进了深渊。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因决定一果”的简单逻辑,每一个结果的背后都隐藏着千头万绪的线索。明了于此,或许我们才不会天真地相信“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之类的说法,才会对历史与现实有更深刻的理解。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二):做學問者當如是也。

  一兩年前看到人家談起這本書的內容時就大為心動,立馬買下,卻拖到現在才看(遮臉),不過好書總是不嫌晚的。

  《西周的滅亡》是李峰先生針對周朝滅亡的研究成果,他最讓筆者讚賞的是,作者不只運用了上古文獻、金文等考古成果外,還搭配了地理學來佐證其論點,佩服之餘,也不由得感嘆做學問真的越來越難了。

  本書的重點是放在“滅亡”,但實際上很多國家在到達這個“結果”前,必然都會有段“過程”。於是李峰先運用了地理學,描述了西周初建國的地理環境及情勢,搭配地圖跟親自拍攝的照片,光是這段,就展現了作者充分的功力。接著,李峰繼續討論周朝的衰退,在這之點,不得不討論周的“封建”。有別於西歐,中國上古的這種“封建”是一種“開枝散葉”的型態,出現在各地的諸侯都是周的“複製”,只是在禮法上必須歸順中央。而這樣的分封,標準的弱點就是地方割據的可能,特別是中央一旦衰弱之後。而李峰指出,周政府最大的弱點不在於地方的封建,而是中央的官僚體系,是不支薪水,用封賞土地來買忠誠!試想,王畿又不是無限的,在擴張時期可能還可以靠征服掠奪戰利品補充,收縮之後就差不多只能坐以待斃了,所以周的晚期差不多就是陷入這種鬥爭對抗中逐漸的衰退。而其在西北的宿敵玁狁之間的長期鬥爭,更是加速消耗周的國力。就這樣到了幽王時代。

  傳統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這當然是鬼扯淡,是後世為了替完美的周王朝的滅亡找的遮羞布。但是,其實這也沒有多冤枉了褒姒,幽王的悲慘下場的確跟她脫不了關係。李峰透過金文考證出,幽王早期存在著一位“皇父”的宣王時代老臣,掌握當時王室頗大的實權,這時候當然不免上演一場新王舊臣的大鬥爭。那時候,窺伺著后位的褒姒可能也參加了這場鬥爭,與一些“皇父”的政敵聯手,將之鬥垮。這場政爭的結果以皇父東遷告終,雖然沒有流血,但有不少貴族因之對幽王感到失望,跟著離去,使周王室元氣大傷。

  緊接著就是大家熟悉的奪嫡大戲,幽王廢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伯盤,迫使前者出奔投靠其外公申侯。這邊關鍵就來了,最後聯合西戎打爆幽王的申侯,據李峰先生考據,應該是在平涼一帶,靠近西戎根據地的附近,並跟這個周朝敵人有淵源的獨立勢力。而當初幽王之所以跟他們聯姻,正是想透過關係來達成西北境的安寧,結果如今卻前功盡棄。接著,幽王決定剷除掉宜臼,在索要人不得後,主動發動攻擊失敗,被申侯跟西戎聯軍攻破鎬京,東逃的半路在驪山遇害。

  接下來有一段大家比較不熟悉的地方,那就是《竹書紀年》中記載著,當時還有一個諸侯虢父,擁立了王子余臣為“攜王”,並至少在位11年,才為支持平王的晉文侯所殺。這段歷史其實除了《竹書紀年》外,左傳也有載,但是太史公司馬遷可能以攜王名不正言不順,就沒把他寫進去,以至於後來就被大家淡忘了。

  當初我聽到還有攜王的存在時,是頗為震驚,於是在看完本書後意猶未盡,又繼續追查,赫然發現,其實近年來的一個重大考古發現“清華簡”中,也找到了跟《竹書紀年》同等價值的史書《繫年》。這本著作同樣也是撰寫於戰國時代,裡面有更多它書未提或者相異的史料,足以引起一波新的討論。

  就以李峰先生主要討論的西周滅亡這段史事,《繫年》就提出了幾個不同的要點:

  1.攜王余臣是幽王弟,非其子。諡號:惠。

  2.其在位21年,非11年。

  3.平王在西申以自稱天王,周有一段時間是“兩王並立”,而且這也被推測是幽王之所

  以不能放過出奔的宜臼的緣故。

  4.《繫年》終有兩段說,一說“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又“周亡王九年,邦君諸

  侯焉始不朝于周。”平王繼位及東遷的時間點,都必須重新討論。

  當然,《繫年》同樣是史料,卻也不是百分百準確,一切都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這也無損於這本《西周的滅亡》的價值。只是我想,研究上古史,本來就該有論點隨時被新考古證據推翻的覺悟吧。

  最後,李峰先生有兩個論點也頗有意思,他說,西周跟秦做為中國上古的政治經驗,正好代表著地方分權跟中央集權,各自展示出其優劣,也開啟了一兩千年來的爭論不休;二,西周建立起的貴族文化,隨著封建制度散落黃河流域南北,形成了一種“華夏共同體”,成為後來的文明基礎。說起來,西周確實不枉孔子的推崇。

  總而言之,李峰的這本著作雖然有些觀點必須重新討論,但我依然要給予高度讚賞的,

  是他研究的精神跟手法,真的有“做學問者當如是也”的感受。

  :對清華簡跟《繫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去年中西書局出的一系列第一批研究成果的叢書回來參看。(是繁體字印刷呦)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三):周史札记#1~#4

  周史札记#1:封建制:一个工作定义

  发现不少学者都拒绝承认这个或那个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其中当然涉及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知,但更多是出于对“封建”定义的分歧,这也要怪诸如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这样的经典作家将封建制度界定得过于狭窄;其实,就制度史研究而言,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更适合于分析。

  封建之所以值得被界定为一种主要制度类型,是因为:

  A1)它所适用的社会足够独特,显著区别于部落社会、城邦、集权帝国和现代民族国家;

  A2)也足够普遍,可在多个主要文明中找到;

  A3)用来识别它的那些特征总是一起出现;

  A4)它是制度进化的重要一环,因为它孕育了一些构成宪政与法治之核心基础的制度元素。

  依我看,具备下列几项特征的政治体系,皆可归入封建一类:

  1)政治共同体的权力是地理上分立的,组成共同体的成员实体(领地)有着明确边界;

  2)成员实体之间通过多层契约关系(即庇护/效忠关系)结成共同体,契约不可单方面解除;

  3)这些契约在共同体内(至少在每个层次上)具有同质性,即,整个共同体内具有一套很大程度上普适的封建法;

  4)成员实体的领地权具有私人财产权性质,其主人即该领地之领主

  5)主要成员实体的领地权是世袭的;

  6)成员实体的领主在其领地内自主行使权力,同时对其上级领主承担契约义务,其中至少包括军事义务;

  7)农业生产以集中管理的庄园制形式组织,区别于部落村社或自耕农;

  另一些特征也常见于封建社会,但不必作为识别标准:

  8)领主/附庸关系常因血缘关系而建立,并由血缘/婚姻纽带维系;

  9)契约权利的继承和转让受契约限制,并非完全自由;

  10)当领主/附庸一方死亡时,须重新宣誓确认庇护/效忠关系,为此附庸可能需要向领主支付对价;

  11)契约一方对另一方影响其履约能力的重大行动(比如婚姻和宗教事务)拥有干预权;

  ……

  概括起来,封建制度的特征可以简化为三条:

  1)政治权力在地理上分立,经庇护/效忠契约联合为共同体;

  2)政治权力具有私权性质;

  3)规范政治权力和政治关系的法律具有私法性质。

  按照这样一个工作定义,中世纪早期欧洲和西周社会,我想大概都可以约略归入封建一类。

  周史札记#2:封建关系的几种来源

  1)非对称世系裂变

  一般部落社会的世系裂变是对称性的,各裂变分支相互对等,不相隶属,此种模式下,政治结构必定是碎片化的,各分支之间只能建立短暂而脆弱的联合,无法建立持久的大型共同体。

  一个解决方案是,在每个分支点上,让其中一个支系居于支配地位,其余支系从属之,从而在主支与从支之间建立领主/附庸关系,周之宗法制便是一例,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让嫡长支系(大宗)成为领主,其余支系(小宗)成为附庸。

  这种模式下,只要世系的控制范围内尚有土地可供开拓或分割,世系繁衍过程会自动产生一个封建系统,西周畿内诸伯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2)征服后的占领

  征服一块土地后,消灭原有政治结构,将土地作为采邑授予征服者首领的亲属、部下或盟友,并与首领建立领主/附庸关系。

  这么做,既可为军事合作者提供食邑,也可对新征服土地特别是战略重地实施占领,屏藩王畿,西周畿外诸侯盖属此类。

  3)征服后的羁縻

  征服一个邦国后,保留其政治结构,条件是其接受征服者为其领主,承担附庸义务,比如西周的宋国,陈国和杞国或许也是。

  4)归附的小邦

  周边弱小邻邦或境内土著酋邦,因摄于王威,自愿归附,变成附庸,同时政治结构和制度上也依封建体系之需要而有所改造,西周所谓“子男之国”里面有些大概属于这一类。

  周史札记#3:组织与财政:封建制vs官僚制

  制度进化史上,封建制与官僚集权制构成了一个重要对立,两者的差别,从组织与财政的角度出发最容易看清,对下列四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鲜明对照:

  1)君主找哪些人组成其治理团队?

  2)君主如何供养其自身?

  3)君主如何供养、奖赏和激励其团队?

  4)君主如何为特定治理行动(对外征伐、平息叛乱、处理纠纷、执行法律等)筹集经费?

  封建的方案:

  F1)由特定贵族家系世袭各职位,这是极端情况,更普遍而可行的做法是,从若干特权家系中挑选臣辅。

  F2)君主收入来自其私人采邑、间接税(关税、盐税、酒税等)和各种专营权,没有直接税(土地税、所得税、人头税等)。

  F3)臣辅和君主一样,以自己所拥有的采邑和特权为食;奖赏以授予采邑和特权的方式发放;激励来自保有旧采邑旧特权的保障、和获取新采邑新特权的希望,以及在未来可能纠纷中获得君主偏袒的希望。

  F4)由就地补给和临时征召两种方式解决,经常性事务(处理纠纷和执行法律等)通常在君主巡回过程中处理,其费用由当事和途径之地的领主承担,突发和重大事务(战争和平叛等)的人力和财政负担由受征召的大臣承担,这两项义务皆由封建契约所规定。

  官僚的方案:

  1)由君主任意挑选,这也是极端情况,通常会有某种程序机制预先筛选,但范围远远超出少数特权家系。

  2)君主收入主要来自直接税。

  3)臣辅常规收入来自君主以实物和货币形式发放的俸禄与赏赐,但比例更高的是权力寻租等非常规收入;奖赏主要以提升官职和施予恩宠的方式发放;激励来自提升官职和获得恩宠,从而获得权力和相应寻租机会的希望。

  4)主要由来自直接税的常规税入和平民劳役负担,辅以临时性的就地补给与征募。

  当然,如同所有制度对照一样,现实中存在大量模糊地带和中间形态。

  周史札记#4:周式封建的内在缺陷

  1)所谓周式封建,乃以非对称世系裂变为结构骨架,以血缘为主要纽带,以食邑为主要激励的一种封建制实现形式;

  2)此种模式有两大内在缺陷:一、血缘纽带随代际更替而逐渐弱化;

  3)二、统治团队激励随可分封土地耗尽而丧失;按英格兰经验,领主平均可养大两个儿子至成年,多妻制下这个数字应该大很多;

  4)在两大问题,天子比诸侯更严重,因为——

  5)关内诸伯的分封比关东诸侯早开始三代,因而其共同祖先也比关东的早至少三代,前者共祖须溯至太王(亶父),而关东诸侯在各自侯国内的共祖,即各侯国之开基祖,辈份最高也是武王兄弟,因而血缘更近。

  这样,若不考虑其他选择约束,在任何一代,天子与其公卿(乃臣辅之候选来源)的血缘关系,比诸侯与其可选卿大夫的血缘关系,平均大约远三代。

  6)土地耗尽问题,天子同样比诸侯更严重,因为关内作为周之本土,土地开发和分封开始得更早(至少早三代);而且,天子需要奖赏臣辅的情况更多,频率更高;所以更早耗尽。

  若干可能应对之道:

  1)将某些本由公卿代表天子执行的治理任务委托给关外诸侯代行,代价是霸权侵蚀王权;

  2)剥夺有罪者封地、收回失国或绝嗣者领地,前者可由强化司法而增加,后者可由提高对外征伐频率以提高贵族死亡率而增加;

  3)间或将一些畿内或近畿封国迁往旷远地带,这一措施可以配合王国的整体战略实施,齐、鲁、燕等前方大侯都是此类安排的后果,汉阳诸姬似乎是西周后期第二轮迁国浪潮的产物?

  4)通过持续对外征伐获得新土地。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四):昨天晚上看完《西周的灭亡》

  昨天晚上看完《西周的灭亡》

  本来打算在国庆的旅途中看完的,但是

  路边的大风车使得我失去了对此书的兴

  趣,错过了最后的看书的阳光。目的地

  自然是没有太多的闲心看的。只好拖到

  现在。虽然作者是一标准的中国人,在

  国内受完了能受到的最高的学历教育之

  后,才去的国外,先到日本,后到美国。

  读了俩博士。但此书仍旧是翻译本,其

  写作对象仍旧是对中国稍显隔膜的外国

  佬。所以,对日常历史事实的陈述占据

  了相当大的篇幅。如果熟悉中国的历史

  和地理,很快就能抓住作者的论点,事

  实上作者也在结语或者绪论中都已经表

  明了最关键的结论。只对结论感兴趣的

  读者似乎看看结语就可以了。而本书的

  论点也就那么几句话。或许用日知录那

  样的笔记体来写,会更加精萃一点。不

  过,我受益的是,作者对地理和历史之

  间的那种联系考虑的思维,这种思维还

  原历史事件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并

  事无巨细地置身其中来考虑问题。把一

  切的一切想法都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氛围

  里,而不是用现代人的想法来强奸古人。

  此外,作者对于金文材料的精熟,使得

  他能够把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很好的结

  合起来。不过能这样做正和洪老师启示

  的一样,需要很强大的想象力才行。而

  不只是简单的比附。而作者的很多论点

  的建立正是在这种极其合理的想象之上。

  但也因此使得这些论据——作为一切论

  点的基础——显得不那么稳固,而带有

  了一种迷幻的色彩,对历史的解释力就

  在幻想者的迷思之际孕育了。这多么令

  人兴奋!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五):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Your evidence can only be as strong as your weakest point. 以最强之论据,得最弱之论点。

  下面仅谈一些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关于政治体制:

  将西周的政治体制放在整个历史中,它是指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的讨论。西周分封制的最终崩溃,对秦、汉乃至整个中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都有重大的影响。秦以中央集权之郡县制,汉以郡国并行制,唐以中央集权与节度使制度,宋以全面中央集权制,明清则是中央集权制之巅峰。各个朝代中也存在起伏。而“王”虽逐步失去封地,却一直存在,则反映了早期国家的遗存。

  关于崩溃之谜:

  “以恩惠换恩宠”维系统治,西周中央政权从经济上一开始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当然,这是后见之明。遗憾的是,李峰先生并没有对西周时期的生产力作进一步论述。我认为其时的生产力并不能支持产生一个中央集权,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图将一个区域政权的统治方式,并不灵活的骤然铺陈到地域异常广阔的版图上。

  关于治学方法:

  利用考古材料、铭文和存世文献,结合整个时期的地理、地表形态,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提出合理的解释。“以三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为基础:地理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包括铭文和文献研究)。”

  分析和解读丝丝入扣,证据确凿后才提出结论。

  当然,书中一些论述仍有值得商榷的部分;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严谨且有力的学术作品。

  关于作者:

  李峰先生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之发掘。后再东渡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及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数十年之积淀,始有一二论著。

  本书基本上是利用上下班时间读完的,读到最后一章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女生还与我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顿时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当然,我没有搭讪。

  读完李峰先生的《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仿佛打开了一扇治学之门。

  简要总结各章论点如下:

  第一章:

  西周分封与地理的关系:沿泾、渭、汾等河流扩张政治与文化影响力

  第二章:

  政治危机:血缘纽带的松弛,封国自治的扩张,“恩惠换忠诚”的负面作用,封国文化上逐渐本土化

  第三章:

  分裂的外在压力:周—猃狁长期战争对泾河流域的争夺

  第四章:

  灭亡的直接因素:皇父前朝集团和幽王新朝集团之斗争,导致幽王错判形势,统治沿泾河崩盘

  第五章:

  东迁之影响:周、郑、虢、秦的东迁,及对东周历史的重大影响,特别是秦合法地占有了西周西部腹地

  第六章:

  西周的遗产:后世对其政治体制之借鉴;“夷夏之辨”的出现与演变;文化上的一体化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六):西周的灭亡

  和西方的封建制度不同,西周的天子是凌驾于诸侯之上的,拥有行政和宗教权威。西周初年,西周占领了崤函两点一线的要地,同时以血亲和姻亲实行分封,巩固了灭商与东征的成果,极大地扩大了周人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然而,西周的王业自昭王南征后开始衰落,由于采取封土酬职,王室控制的土地不断减少,王畿内部的贵族实力增强,对王室形成挑战;东方分封的诸侯由于血脉疏远,而且由于拥有对封土的绝对统治权,也开始产生离心力;同时,与西北边境的玁狁的长期战争,构成了西周政权的空间危机。厉王、宣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振作,一度实现了国势的中兴,但未能从根本缓解危机。到了幽王时代,朝堂之内党争愈演愈烈,随着各类危机的加深,最终导致西周的全面崩溃。西周虽然灭亡,但东方诸侯却继承了西周的一套政治文化体系,在春秋时代连绵的战争中,华夏的概念最终形成。

  《西周的灭亡》读后感(七):地理空间中的政治

  作者李峰,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考古学的学术训练,又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完成了博士教育,在“早期中国”这个学术领域积累颇丰,采用考古资料、青铜器铭文、古典文献互相验证的方式,并加以亲身的田野考察,推导出自己的结论。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就是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改编而来,几乎每页都有专业著作、考古报告的引用。与时下流行的历史随笔相比,更为专业、学术,当然也更为艰涩。但坚持读下来,也颇有几分收获。

  本书的核心即为:地理环境对于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具体到西周,就是政治企图与地理现实相协调的产物。

  1,周人的政治中心——渭河谷地,远离东方商文明的中心,东西部地缘政治与文化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根据古书考证,当时的主力部队——战车,从丰镐二京到洛邑,需要45-60天。如此一来,一旦东方的商人残余、淮夷、地方势力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鞭长莫及,缓不济急。这从周武王驾崩后不久,周成王初年的“三监之乱”短期之内迅速蔓延,需花费三年时间来平定这个教训,可见一斑。

  因此,出于战略考虑,在东部营建行政和军事中心——成周洛邑,就成为必然,从而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权力中轴。

  为了保护成周,西周国家在东部的平原上建立众多诸侯封国。这些诸侯封国沿着权力中轴呈放射状分布,与其地表形态融为一体。沿着主要的交通线建立从而有效地控制这些道路,并且坐落于山脉与冲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尽享农业之利。

  从而证明,西周诸侯国的分封并不是一个随意赐予土地的过程,而是西周国家精心构建其地缘空间,从而巩固期政治基础的过程。

  2,渭河谷地作为周人的大本营,采取了不同于东部的治理方式。营建丰、镐、岐邑、郑、京等多个中心城市,任命专职的行政官员;在中心城市周围则为贵族的采邑;在采邑周围则为众多的农村聚落。从而形成一个绵密的网络,作为基地可以进一步向邻近的泾河上游地区、渭河上游地区、陕北黄土高原进行扩张。

  3,随着时间流逝,当初进行战略布局时西周王室与诸侯的血缘纽带逐渐松弛,地方分离倾向日益加剧。

  西周中期,王室与东方诸侯的联系已经逐渐中断。甚至地方叛乱时有发生,从周夷王时期即对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齐国进行过讨伐,有力盟友——鄂侯驭方的反叛也曾引发巨大危机。

  而对于供职于中央政府的贵族官员采用的“恩惠换忠诚”,随着王室可支配的土地越来越少,也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反而贵族家族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政府有时甚至需要借重贵族家族的私家武装才能平定地方叛乱,抵御异族入侵。

  从而引出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周厉王出奔并非是由于对下层人民的压迫引起,而很可能是由于周厉王想重整财政,从崛起的贵族集团手中收回权力,遭遇强烈抵抗后失败,因而被迫出逃。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青铜器师毁簋的铭文,如今大家津津乐道的“共和”,也许是一个名为“共伯和”的贵族进行摄政的时代。

  4,周王室的东迁,及其引发的渭河流域贵族及平民的迁徙,算是中国历史早期人口流动的重要时期,并带去了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具。

  同时,尽管周王室的政治权威不再,但对于诸侯的文化、礼仪的向心力犹存。共同的文化传统在各国被广泛接受,甚至在一向与周为敌的楚国,其礼制也慢慢向周礼靠近。从而促成了华夏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意义上,西周留给中国一个民族的核心,同时留下了中华文明长期维系的文化根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