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慢船去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慢船去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慢船去中国经典读后感10篇

  《慢船去中国》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一):优越感 美国梦及其他

  抽了一段集中的时间读完十几本陈丹燕,上海系列旅欧系列小说系列,看得多了便摸索出书与书之间多多少少的联系,以及作者情感中不自觉身透出的特质。一直觉得这本《慢船去中国》集中了几乎她所有书里的线索,优越感与国外生存状态的描述与剖析是比较明显的两处。

  陈丹燕的言语之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自身的优越感,常倾向于描写自己童年之时如何被母亲带去听歌剧,文革时家中如何被抄出母亲的几大箱旗袍之类。家境殷实家教良好的女子就是这样,无需挣扎攀爬自有阳光雨露浇灌,活得自在舒展,丝毫不会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就像范妮与简妮两姐妹,两个没落的买办家族后代。前者生长在上海,自认出身高贵纯正,心比天高却不求上进,瞧不起从新疆一路奋斗回上海的妹妹;后者野心勃勃,为出人头地拼死拼活,同样也瞧不起孤高自傲不学无术的姐姐。书以红房子西餐厅开篇,处处透出这个买办家族过去的荣耀,身为上海人的荣耀,还有能做美国人的荣耀。

  这种荣耀感常常让人窝火,因为作者写得很透彻、很现实,直抵心灵深处。尤其是在书中所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批量的国人做着出国梦,崇洋媚外并小心翼翼着。如王家那种没落家庭的不甘,明明贫贱主宰,却总爱拿过去说事儿,连与家族鼎盛时期八竿子打不着的姐妹俩也总以那早已不靠谱的过去为荣。明明小市民一枚还要处处高人一等,这是种优越感也是种自卑感吧。亦舒不是说过吗,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玄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王家把去美国当成翻身的唯一办法并为此不择手段。范妮到了美国依然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直到怀了美国人鲁的孩子。想回国堕胎却被家人劝把孩子生在美国,这样就能获得美国籍,王家也会多些希望。范妮直到自己像狗一般被美国人抛弃了,无奈回国,精神分裂进疯人院也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美国梦的牺牲品。王家依然在前赴后继地费尽心机。简妮以熬出头的姿态靠爸爸蓄意制造的车祸获得的赔偿前往美国,只不过多了个心眼而已,凭借着努力还算顺风顺水,可是巴结程度和她姐姐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希望家人的墓地全部安放在美国,毕业回国后觉得中国处处肮脏猥琐,甚至自己的家人也让她觉得不屑,包括为她牺牲很多的爸爸。和中国人也要说英语,还说I was a Chinese.此种事例繁密不堪。

  不过反过来说,书中有些东西说的还是非常实际的。比如中美文化差异,中国党政机关中效率低下的作风让从效率第一的美国回来的简妮无法适应,还有一些让他看不顺眼的共产主义式的革命脸。这些都是启人遐思的东西,对认识当时的社会也有很大帮助。仔细想想中国自古都讲究中庸之道,重情感思维,委婉为上,事情可以耽误感情不可伤。当国人都在觉醒这种处事方式不适应当今急速发展的社会的时候,美国人却开始学习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世界就是个大矛盾体,别处的风景永远最美。

  美国梦是绵延很久的一个话题。现在出国已不是风口浪尖的主题,含金量降低,在外生存奋斗动力不足,海待规模大增,倒是怀念起上一辈的出国血泪史。那是经历过磨难奋斗才沉淀出的馨香,脱胎换骨之后收获了成熟的皮囊,领略了人生的真谛,梦圆异国他乡,显得弥足珍贵。

  一直在极力推荐要去北美的友人们读这本书,清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残酷,准备好磨砺自己的心智。妹妹已飞去大洋彼岸,我自己也被拿到几个offer的某同学游说出国,这种带着驿马命运的事情需要早早地未雨绸缪。虽然一直不喜欢性格过于强硬的人,书中的倪鹰却是我欣赏的。孤身在广阔寂寥的异国他乡,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无论如何,书里还有个很共产主义的结局:中国发展上海发达,兜兜转准漂泊在外,终究落叶归根建设祖国。

  这也该是大势所趋的事儿。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二):10年后在读慢船

  2004年时第一次看的慢船,10年后再读,以前的很多观感已然发生不少变化。书还是那本书,而读书的那个人已从那时的真伪难分女小资变成了如今的已婚已育女屌丝。

  作者的文字依然细腻,但现在看来范妮这个人物被塑造的太过悲催,自视甚高、漫不经心的人生态度,看似没有退路的赴美大逃亡,太傻太天真的世界观,看了让人真心蛋疼。因为总能从她身上看得到自己的影子,自私、无知、傲慢、梦想破碎前活在自己编织的虚幻之中。

  范妮原来在上海的生活,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她就是个女神,可到了纽约各种可能性都出来了,“黄色出租车”、爱慕虚荣的骗婚女孩、让鲁无法不猜疑的未婚妈妈,可她除了一橱子的自尊心,还有什么呢?如果作者不让她一步步疯掉又能如何安放呢?

  而简妮又何尝不是各种别扭于一身,想要跳开自己的出生成长的环境,却也始终无法回避。最终回到上海,“忍受”拎不清的接机小姐跟她讲上海话,看到爸妈在弄堂口接她而急的脸红,无论爸爸一晚给她小公寓打去多少次电话也总是让答录机来接听,这些细处的描写无一不真实的反映简妮想要摆脱那个家的强烈愿望。当她遭遇事业失败之后,多少看清症结所在的她后面该走的路虽没有被指明,但我也能想到那不会是一条有多么难走的路。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三):掉进了故日的时光中

  第一次知道《慢船去中国》这本书还是初中的时候,表姐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我随手翻了翻,记得简妮,记得范妮。只是那时候并没有机会读下去,不过我想那时的我必也是读不懂这本书字里行间的意味的。

  这个假期里,时隔七年,我第一次把这本书从收藏夹里拿出来,没想到一读,就再也抽不开自己来。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范妮、简妮如此有共鸣,也许因为我们呼吸过同一片土地的空气,又或许我透过她们的眼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那些我不曾经历但一直努力去揣摩的、那个过去的社会。

  无疑简妮、范妮都是悲哀的,包括整个王家都是悲哀的,他们一辈子走不出祖辈的阴影,又一辈子不甘于当下的生活,直到似乎每个人的精神都有些扭曲了。但就像我一直说的,一个人的命运受他的家庭所限制,而一个家呢,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影响。故事里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寻错,是爷爷的错误选择导致了这个颓废的现状吧?是爸爸年轻时放荡不羁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导致的吧?是范妮的不争气怀了人家孩子却留不住的过错吗?但冥冥中我们会知道,整个王家的没落,是随着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而发生、而改变的呀,蝼蚁之人,在滚滚洪流中似螳臂当车。

  我想,美国之于那个时代的上海人、中国人就是个乌托邦,是他们的永无岛,是那个黑暗的、迷茫的“老大哥”时代的人们的梦。这个梦的另一面,是人们心中永远恐慌的现实。

  我记得简妮一次又一次在签证官面前被拒的绝望神情,我记得她第一次回国站在虹桥机场入境处却迟迟不敢向前一步。是啊,如果国家突然出了个政策不准再回美国了我该怎么办呀?她的恐惧,她的不安全感,也是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心理投影。

  我想起我的外公,即使如今享受着比较丰厚的、衣食无忧的退休工资,他也时常叮咛,勿忘过去。这个勿忘过去,说的不是要忆苦思甜,而是在告诫我们,永远要有准备,也许下一秒就是个大变化,就回到生不如死的生活。

  即使我相信中国的下一秒将是越来越好,我也一直理解走过那个年代的外公的想法,也懂得他们那一辈的智慧。

  我很喜欢陈丹燕笔下的旧上海,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我却依旧在其中感受到了今天上海的味道。

  从武康路走到淮海路,上海的老马路对每一个静静走过的人都该是一个故事,而如今,简妮的故事成了我脑海中属于这条马路的故事。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些场景都一一发生在我的脑海,发生在我脑海中的武康路上。就像是一段久远的悠长记忆,由一帧一帧的胶片放映在过去的时光,像是上一辈子的记忆,随着跨过奈何桥的瞬间,丢弃在时光的隧道里。

  书还剩最后的几十页,我最后还是忍住放下了,准备明天去逛逛武康路,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在故日的时光里,再放映一遍旧时光的故事。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四):长大的女中学生

  如果你早先看过《女中学生三部曲》,《绯闻》和《女友间》,而不是通过上海系列认识的陈丹燕,那么我想你老早就该认识范妮姐妹俩了。

  我的青春期的一大段日子,是看着陈丹燕的作品度过的。她笔下的女孩姿色中上,不爱嘈杂,有着敏感的神经。我不是那样的女孩,但是可能想要结交那样的女孩,所以一遍又一遍地读她的作品,去认识那些在真实世界中不知下落的女生。

  这并不是我所喜欢的一本书。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就不喜欢范妮姐妹那样的女孩。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她们充满了漠然,夹杂一点点同情。我喜欢《女中学生》中宁歌那样的女孩,她健康向上,而且有一点点幸运。

  陈丹燕在国外居住了不短的时间,但是因为身份和目的的不同,她的视角与那些真正的留学生是不同的,所以书中这对姐妹的形象没有很强的说服力。那些真正以游客身份去描写的异国之旅反而自然一些。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五):这艘前往中国的慢船,才是我最想搭上的

  1月23日,斯特拉斯堡冬天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降临,我刚刚结束考试,很幸福很舒适的抱着一只暖暖的保温壶窝在书房的沙发里看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同屋经过房门,轻轻说了一句:真好。我问她什么真好,她说:看着你坐在沙发里读书的样子那么惬意,真好。我也觉得很好,保温壶里是中国的铁观音,散发出清清爽爽的香气,外头大雪纷飞,屋里温暖如春,难得的清闲,再看着这样一本书,真是很好很好。

  我第一次看到像《慢船去中国》这样的书,它描述的生活似乎和我的很相似,可是又带着细节里丝丝缕缕的不同,这些不同既让我感慨也让我庆幸,就像你看见比你背景好的人却活得比你差时心里涌起的一点点同情和无法抑制的自豪,你会很想要大声说:即使我们同在国外留学,我和你本质上也是不同的。。。。。Fanny,Fanny,我真的和你很不相同。

  Fanny的家族里都是享受过纸醉金迷的老上海,他们引以为傲的贵族气质被一场浩劫冲刷得不值一文,即便如此,他们仍要撑起优雅的门面,如同催眠一样告诉自己不要忘记曾经享誉上海滩的财富和气度。人活在过去不肯面对现实,是世界上第二可悲的事情。

  Fanny的出国倒不像沿海城市那些居民们不顾一切的偷渡只为多赚一点钱给家乡的父老,她的目的还是很高尚很宏伟的。她要在美国的名牌大学里读书,让自己的血液被美国的文化浸染,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她希望她的下一代能和美国普通的青年一样开着白色雪弗莱,操一口流利的美语,对中文只有一知半解的接触,说话时能挑起眼角耸耸肩,让所有的人都看不出曾经有一个千年古国是他们的故乡他们血统的发源地,她要把自己的未来变成美国的未来。

  我做不到这样的决绝,所以我在论坛上开贴询问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融入了欧美社会,我不确定放弃了一样去获取另一样究竟值不值得,那时候我毕竟年轻得过分,以为必然要抛弃才会有获得。而很多年没有再去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的我竟然开始慢慢了解,我们血液里奔涌的中国背景中国色彩才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东西,融不融入只是一种感觉,走在任何地方,只要觉得畅通无阻、舒适快乐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舍弃什么,强行接受什么呢。

  上海的女孩子总有一些天生的优越感,所以陈丹燕的书会让人觉得从头到尾都在“小资”,就像书里的Fanny瞧不起来自湖北的倪鹰,她觉得她是个带着平等的地位和高贵的气度来美国展开新生活的人,而不是为了逃避国内的环境怀抱着标准的美国梦。像倪鹰那样的乡下女孩,说着带口音的英语,为了一点小钱天天打工,这种低俗的人的人生和她的根本不能比,她理应拥有更美好更优雅的生活。所以她的英语,虽然音准很好,词汇量却少得可以;虽然她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却放不下身段打工;她渴望温暖,却拒绝和别人交流;唯一所剩无几的爱情贡献给了一个不能做出任何承诺的美国男人,代价是怀孕,然后不得不堕胎。

  国内的人,有多少是为了逃避高考的压力要到国外去的,数也数不清;有多少人是带着对高雅优质生活的幻想踏上飞机的,更是无法细数;就连我自己,也是为了逃开无聊的大学生活而走上出国的道路。拿到签证的那一刻,许多人喜极而泣,以为从此前途一片大好,全家也能扬眉吐气,殊不知,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最初的新奇过去,问题就开始一一浮现,要吃饭却不会做菜;想读书却读不进去;欲打工没有经验;处处碰壁、处处遭人白眼。身上背着国内亲人朋友们沉沉的期望,进无可进,退无可退,有本事的,找个老外嫁了拉倒,还能有所交代;没本事的,天天醉生梦死,一年一年虚耗下去,心里早就苦闷不堪,还要在旁人面前摆出事事顺心如意的样子,就怕丢了面子让人耻笑。出国这条路,不折不扣是个围城,大多数人只能独自在异乡的土地上品味各自的挣扎。说不出又化解不了痛苦,才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

  Fanny的结局似乎是疯了,她的人生和预期相去太远,也许只有在幻想的国度里她才能摆脱一切不顺心;也许只有梦里她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那样衣香鬓影,那样优雅卓越。但或许在某个神志清醒的时刻,她会突然了解为什么西方人也唱《慢船去中国》这样的歌,在她眼中要不顾一切逃离的家园是许多人终身寻觅的最终归宿,可惜,她背弃了她,最终也被她抛弃。

  与其承受这种沉重的痛苦,还不如疯的好。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六):灯火阑珊处

  我看了书的前半部分,非常的作呕,我对那么丧心病狂的一家人感到非常不可理喻!看到后面妹妹去美利坚的部分,要稍微好点,但是她回上海的那段看得我又开始犯恶心。不过还好这本书的立意没有批判谁审判谁,就是把那个过程赤裸裸的展现出来罢了。我真的很想让某人看看这本书,当时突然的想法,不过也不能实现了,因为估计我和他都是今生不会再相见的人了。

  但是看完之后,我却不可抑制的自怜了起来。我想到了8年前的那个秋天,我远赴异国,孤独寂寞,孤独又厚又冷,能够窜到你的灵魂里。那时候年纪小,好多难关咬牙切齿就过去了,摔倒了就立马爬起啦,打翻了牛奶把被窝弄湿也只有自己烘干,一个人垂泪到天明,躺在田野里头睡一觉,阳光晒得懒洋洋的,台风暴雪,偷东西,不锁车,慢慢的有了朋友,慢慢的有了爱情,慢慢的有了依靠,慢慢的觉得一切都会顺其自然,但是一切都灰飞烟灭。

  过去了这么多年,还是很自怜多年前那个苍白脆弱又一无是处的自己。不过我就是个普通人,我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华服美食,上帝保佑我,用一颗面对万事,同情的心吧。

  我是那么的热爱生活,所以生活才有可能伤害我。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七):到底还是中国人

  其实我非常不理解简妮那一段。

  此书的拖踏与阅读感觉的疲软就是简妮去美国。一个着背付着对国家羞辱的大家庭的孩子,去众人理想的自由之境,除了学习上的获得和生活的自在,居然没有引发关于文化间差异的深刻思考。去美国一遭回到了上海看上海还是三年前的上海。处理事情完全是中国式的。真如老话讲的把牛牵到北京,回来还是一头牛。

  王家底气在叔公爷爷代已是消耗尽殆,任简妮有个趋洋的名字和高校的学历,毕竟王家上辈人做生意的基因与处人的灵活并没在她身上闪光。

  维尼叔叔之死是他们这辈人的象征,爱美崇外一生,最后他们心念的世界并不承认自己。他们总是沉湎于想像,不正视现实生活。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八):令人做呕的虚荣心

  范妮和简妮大概就是一个没落家族的强烈虚荣心产生的两个悲剧人物吧,她们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范妮和简妮如出一辙的看不起中国人,也如出一辙的莫名其妙的超强自尊心,不同的是简妮在碰壁之后知道改正,一如在美国因为个性问题没有成绩的时候她会主动向教授坦白自己的问题,在上海被解雇之后她能直面的面对自己在美国公司和上海公司的桥梁作用并把它融入到下一份工作。范妮呢,她只会自暴自弃,被教授批评被忽视的时候她是通过肉欲来麻痹自己,当其他同学都认真学习的时候,她仍然不肯直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即使她在美国,也是把自己的心锁在某一小方天地,大概这也是她悲剧的一方面原因吧。

  简妮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一直都是很拼很拼,德国战车亦或是爆发的原子弹都是对她的肯定,只是她在回上海的那段日子,不管是对自己的家人还是对公司的中国同事,她的所作所为都令人做呕,即使不是在阶级矛盾严重的九十年代,就是在现在她的做法恐怕也是令人作呕的。

  简妮和范妮是如出一辙的自私,或者说王家的爷爷甄展,甄盛到爸爸辈哈尼,维尼再到范妮和简妮都是如出一辙的自私,这么自私虚荣的一家人让人怀疑却又那么的真实,大概这就是人性。

  对比简妮,也许范妮更让人同情,只是另一方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简妮之所以能幸运那么一点点大概就是她那一往无前的勇气。

  爷爷甄展其实是因为爱国亦或是相信了共产党才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甚至痛恨自己的买办家族,只是即使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依然没有被共产党接受,这大概也是他拼命的想把自己的后代送到美国去的原因,大概他的早年其实是对共产党充满了期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对于爷爷,有一种既爱又恨的情感,不恨他当初没有回美国,恨他让范妮回美国生下孩子,恨他接到范妮生病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能把简妮送到美国去,恨他的反应敏捷又冷静,在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一点爷爷对孙女的疼爱亦或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人情味,但是他在甄盛死的时候又痛哭出声,很矛盾的一个人物,也是贯穿全书亦或是链接一个时代的人物。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九):慢船去中国

  已经有十多年,第一次觉得有华语当代文学作品如此艰涩难懂。后来才知道,这位华裔作家林语堂,最出色的作品均是用英语写就。这部《唐人街》,烙印在我少年时代的脑海中,便只剩汤姆靠近铁轨的居所中,整夜听到的“铿铿锵锵”的火车声了。

  许是苦难的境遇更能激发平凡人的斗志,据说在国外生活打拼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勤奋向上,显少会有不成器的。这方面可能电视更有表现力,不管是此前大热的《北京人在纽约》,还是褒贬不一的《别了温哥华》,抑或是张丽玲的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都从不同角度展现海外华人比较艰辛生存状态。

  而在文学作品中,谭恩美的《喜福会》落笔于早期移民的几位女子,他们几乎都没有太多文化和能力。有的自生自灭,无力抗争命运。有些命贱力茁,运用自己不屈服现状的力量,慢慢获取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严歌苓的《少女小渔》则是受到褒奖声最多的“移民文学”作品,可能是她赤裸裸地扒光了女人伪善的身姿,那个为了留下而不择手段的小渔既楚楚可怜又努力钻营。生命力之旺盛叫人赞叹。

  如果说早些年的“移民文学”像一曲华丽沉重的交响乐,表现大时代之下的大变迁。这几年描写海外华人生活的作品则明显轻盈起来,像一组花里胡哨的华尔兹,大多是安定生活里的小情感。

  《慢船去中国》是陈丹燕前几年的作品。全书有明显的上下部之分,讲述上海女孩简妮和范妮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两个女孩,简妮属于旧时代,虚荣懒惰,单纯天真。范妮属于新时代,干练聪颖,独立坚强。于是他们前后的际遇截然不同。恐怕造成如此差异的,不仅是个人性格和际遇,更与国家的兴衰胜败息息相关。虽然有人诟病其结构的松散和情节的苍白,甚至还有将旧作拼凑的嫌疑。然而陈丹燕作品最大优点是情调悠扬,颜色浓艳,仿佛一张西洋油画。从这点上来说,这部小说已经很美。

  另一部红遍互联网的小说《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则完全将视角着眼于“爱情”之上,连作者吴越自己也说:“这部作品首先是爱情小说,然后才是其他。”于是除了将故事背景换作旧金山或纽约之外,男女主角读书一路绿灯,顺利进入薪资优厚的企业工作,闲暇时间也就是PARTY和度假。那些吃苦,打工,与主流社会的格格不入,在这本书里丝毫不见。我想局促的生活一定是有的,作者只是为了打造唯美爱情小说而“选择性失忆”吧。

  有个叫“毒药”的网络红人,MSN空间数月点击百万。一个草根的号召力丝毫不亚于辛苦经营的明星。究其风靡互联网的原因,不外是外型优质,服饰昂贵,气质文艺,生活优渥,留学于英伦名校这些背景。“毒药”一改留学华人艰苦营生的大印象,百分百国产贵族的形象引得无数人追捧。却有人揭发“毒药”花光学费添置几万英镑的衣衫,实际入不敷出,困窘不堪。不知道他是不是把博客当小说写了。毕竟,小说是写给人看的。而生活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慢船去中国》读后感(十):上海的怀旧

  陈丹燕的书,我一直觉得写上海的那一部分要胜于写欧洲的那一部分。

  刚开始看《慢船去中国》时,只觉得陈丹燕的小说实在不如散文游记有韵致,然而当渐渐深入这个故事,又实在佩服她真的写活了一个上海。这个上海,不同于“风花雪月”“红颜遗事”“金枝玉叶”那三本中,上海只流于一种抽象的感觉,《慢船去中国》中的上海,深入到了每个细节,历史的每个角落。上海人,上海事,上海的一点一滴,缓缓的在小说中铺陈开来,扯成了一个大背景。

  历史和城市在小说中永远有着无比的魅力。

  上海的女子,像张爱玲、苏青、王安忆、陈丹燕,包括安妮宝贝。聪敏、细腻、小资、风雅、能敏锐地觉察出内心细小的波折。张爱玲该属于民国穿旗袍的那一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从四十年代写到文革后,写出了上海的气质,王琦瑶是普普通通上海弄堂长大的女子,在时代给上海的重创中注定是个悲剧。陈丹燕的上海更完整而精细,从1850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百四十年,她是个怀旧的上海人,不断在追寻上海的过去,想找回上海昔日的风韵,今昔的对比,给了她消逝的痛,也在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中将她的痛抚平,她不得不带着点欣喜接受今天的上海。

  上海,站起,倒下,又重新站起。

  改革开放,上海的弄堂,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老洋房上写下醒目的大红“拆”字。

  上海要新生,也许否定过去是一种必然。但生活在这中间的上海人不愿意忘记过去,他们死命地,亦是骄傲而感伤的,揪住自己的根。

  小说结尾王甄展的落寞,亦是上海人的落寞吧,淡淡的感伤,触及时会疼,但怀旧在新生面前,终归是弱者。

  范妮和简妮是很典型的上海人。上海小市民的刻薄小性和买办家族后代的骄傲融合在一起,跟随着时代的“Go West”的潮流。其实她们都是随波逐流的人,她们轻视着上海,殊不知只有上海才能包容她们。最终回到上海,她们依旧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

  王家的美国梦是疯狂的,为了“重回”美国,爸爸竟然狠心毁弃自己的女儿,甚至竟然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而简妮,这个被爸爸用生命的赌注送出国门的女儿,回国后竟然千方百计回避着自己的家。正是这样的疯狂给了范妮太大的压力,也正是这样的疯狂阻断了简妮去商学院的道路。

  倪鹰的出现,是个很好的对比。她没有范妮姐妹身上的那股大买办后代的骄傲和自尊,反而能认清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范妮姐妹割舍不掉这份骄傲,拼命辛苦如简妮,也没有成为倪鹰的对手。这样的自负心理,也是很典型的上海人心理。

  但简妮又是不同的,在上海的转型中,简妮也渐渐在转变。毕竟是上海女子,有那样的聪明伶俐和变通。简妮若是能平和地接受当今的上海,那么王家的故事,也许不是一个悲剧。也许陈丹燕在心里想要简妮能变为倪鹰,也许那也是上海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但陈丹燕不舍得这样写,整个王家都是怀旧的,是怀旧铸成了他们的悲剧,但这样的怀旧毕竟是美的。陈丹燕也在怀旧,于是简妮的转变没有完成,故事戛然而止。

  而今的上海,也许又是一个“小纽约”了,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中,上海的过去难觅踪迹。

  记得《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汉芙写过这么一句话:

  “我说,我想去英国追寻英国文学,朋友告诉我,它就在那儿。”

  说出这句话的朋友该是多么骄傲啊。

  可是,我想去上海追寻上海的记忆,那已经是不可能了。

  只有从文学中,去寻觅一份怀旧。

  只有那一层淡淡的怀旧,在继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