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猫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猫眼》读后感10篇

2018-03-09 21: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猫眼》读后感10篇

  《猫眼》是一本由[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4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眼》读后感(一):记得那些隐秘的过去

  “我们所记得的为什么是过去,而不是未来?”这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中的写到的一句话,正是这句充满感性的题记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那是在2003年冬天,一个西风凛冽的下午,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阿特伍德和她的《猫眼》。在这枚猫眼弹子中,浓缩着三个小人物。“她们穿着四十年前女孩子们穿的冬装。她们在朝前走,她们的脸埋在阴影里,背景是一地白雪。”

  书中的主人公伊莱恩回到度过童年青春时代的多伦多举办个人画展,旧地重游,往昔和现实彼此交错。整部小说都弥散在雾气绰绰的回忆中,灰暗的长方形校舍、风雨侵蚀的小山、腐烂的落叶味道摇摇欲坠的木桥、飘着雪花的墓地,几乎所有场景都伴随着阴郁的天气作者怅然若失语言,回忆着那些隐秘的过去。无数段迷人琐碎细节构起了全部的内容,在大量意识流的叙述中,一切都是那么虚幻

  伊莱恩的哥哥是全书最为天马行空人物,她们小时候经常一起在无人的码头钓鱼,他们谈论星空生物或者数学。她爱她的哥哥并引以为骄傲,在她的记忆中哥哥总是充满了诗意睿智。以至于他的死都被诗化了,他在一次出行的途中被劫机者从飞机上推了下去。伊莱恩不想去辨认他的尸体,她执著的认为没看到尸体就意味着哥哥并没有死。事后她为哥哥画了一幅画:一个男子正从天空坠落,手里拿着一柄儿童玩具木剑。

  如果说主人公对于哥哥念念不忘的话,那么对于贯穿全书的发小科迪莉亚就不如说是耿耿于怀了。在童年时代科迪莉亚从无数次伤害过她,小学时候科迪莉亚在后院儿挖了一个洞让她坐进去,然后一点点将洞口填满,她在那一刻第一次闻到了死亡的味道。为了捡回被科迪莉亚扔到桥下的帽子,她险些淹死在河里。在那些年,她知道自己一直处于科迪莉亚的掌控之中,而她也总是甘心忍受这一切。

  正如自己对哥哥一样,一直以来她是爱着科迪莉亚的,尽管这两种爱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对于哥哥的爱是纯洁的、遥远的,而对于科迪莉亚的爱却是隐秘的、暧昧的、甚至是连她自己都不愿接受的。对于而今已经精神失常的科迪莉亚,伊莱恩总是不惜说出很多刻薄的话来。“她的状况愈糟,我得到的满足就愈多!”但这些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女性虚荣心而作的伪装,在这层隐秘的伪装底下,伊莱恩还是怀念着科迪莉亚——“两个老太太,就着一杯茶,在那里开心的咯咯大笑”。她怀念的不是某种已经逝去的,而是那种在不会重来的东西

  ——2009 3 12

  《猫眼》读后感(二):男的不理解此书--这点我很了解

  有男的说这书“唧唧歪歪”这点让我很不爽。好像“那点小女孩事情”不值得一提---实在无知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名言就是名言。精准

  我没有看过译者先生的前言。因为我看的是英文版。我妈妈喜欢阿特伍德,因为之前我给她看过中文的“盲刺客”,所以当得知我看的是她的书,就问我有没有中文的“猫眼”---我实在是不知道。就说没有。

  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我真觉得,我,是我,应该来翻译出这本书来给我妈看---因为我实在太了解小女孩之间那套了,我妈当然更加记得---当然不是因为我自大到以为我能和译者先生比了。

  难道我不是这么过来的吗。那点子小女孩天性嫉妒仇恨,是能逼死同龄人,只要她做得狠。

  有时候没有价值观小时候,未免是最残忍的时候。因为愚蠢。就愚蠢这么简单

  没利益冲突,没纠葛,但就是因为幼年的残忍,可能牺牲了别人都不自知。

  若非读到这书,我几乎都忘了:我初中时时怎么给像Cordelia一样的女孩子给折腾的了;而我妈又是怎么样为了我,某一天跑到学校去见老师

  Cordelia至少不问你要钱。而我们那时候的女孩子,是除了精神上欺凌,还要搜出你每一分钱的!甚至发卡鞋子和文具盒一类的。据为己有

  然而这一切果然都会被遗忘光光的。就像我这样。

  直到找到这颗蓝玻璃弹珠子。

  :其实女孩欺凌是普遍现象来着。比如我看过一部美国电影“Odd girl out”(大约译做“怪女孩出列”)--这大约是我看过的最完整表达女生欺凌的电影了(像“mean girls’ 之类的实在是太理想化了。而且极不真实)。而这个Odd Girl Out 实在让当时的我看到心惊胆颤,好像是自己身临其境---其实又怎么能说不是呢。难道我真正逃出当时那种被排挤的恐怖了吗???---在看片子的当中,我居然觉得我没有---这才让我更加恐怖。

  《猫眼》读后感(三):触到时光河流里的石子

  吃完一袋蜜饯,那些浅黄色的皱巴巴的包装纸,大部分揉吧揉吧扔了,有几张在无聊的时候叠成了心形,然而那些心在我本来就过于热闹桌子上继续添乱,最终还是被丢进了垃圾袋。只有一个幸存者,被夹在一本书里充当了书签,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

  最近生活有些紊乱。莫明其妙地在大热天里得了感冒——我以为再也不会得的一种病,它在我整个小学和初中都像一个倒霉的护卫者一样坚贞不渝,无论吃什么样的感冒药都无效。后来,在某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感冒了,不用记得在上学之前往书包里塞进足够多的卫生纸,自己的鼻子也不用再受委屈和戕害。对此我认为一定是自己将所有类型的感冒都得了一遍,终于攒够了所有的病菌作为抗体。

  话说回来。如今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还是采取了点措施,吃了两天的感冒药,于是变得昏昏沉沉,浑浑噩噩,黑白颠倒,昼夜不分。睡眠变得让人流连和沉迷,而梦却更加鲜艳生动。我几乎分不清哪些是确确实实经历过的真实,哪些只是我的梦。

  《猫眼》这本小说就漂浮在我的身边,因为它,我的生活更加模糊起来,因为又加上了回忆——脑子里的那一重时空

  然而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是什么时候、究竟为什么,隐秘的联盟开始形成,我对一个女孩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然后和她一起在家属院的楼墙上写满了大大的“XX和XX坏”——XX和XX是同院的另两个女孩子,当初我们都在一起玩办家家。那些阳光刺眼的午后,我和她游荡在几乎无人的院子里,用捡来的石灰块偷偷地在墙上涂抹大大的字。后来想起这些事就像想起发烧时做的梦,可是那些字至今还留在那里,让人不得不相信

  我能够真切感受书中伊莱恩的童年,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物,那些极其微妙的孩子间的关系。我惊讶作者把那些无法描述的东西都写了出来。也许,这真的是小女孩才有过的体验。从前言来看,译者应该是位男士,因为他表达了自己对这部小说的困惑和不理解。我想要是一个女人肯定不会这样写。我不觉得有什么过于艰涩的情感和突兀的关系。可是他译得真的挺不错,我的直觉这样判断

  这是少有的一本让我觉得自己读得太快的书,在这些天里它像是我的一个寄托,我摸着它的硬皮封面像摸着河流中一颗光滑的石子,感到安慰

  《猫眼》读后感(四):色诱女作家(阿特伍德篇)不算书评了

  色诱女作家

  序

  写作像什么呢?有人说像怀孕,忽然间某种灵感从天而降,你就像圣母玛利亚一样,也可能像跟天使搏斗的雅各,筋疲力尽的一夜之后,作品诞生了。男人们很久以前说写作这回事不该是女人该插手的,写作要用“笔”啊,女人们显然不具备这种“工具”嘛。女作家说写作像是提着灯进入一个未知房间,然后借着光亮一点一点把屋内的事物描绘出来。男人故事似乎是从体内源源不断的流出,女人的故事已经摆在那儿了,写出来就行。从孕育的观点看,女人好像更适合于写作,只是,既然上天已经让女人承受这样的痛苦了,为何不让男人们也体验一下怀孕生产的过程呢?虽然这样说起来有些矫情,但写作这回事本着其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性,像个江湖术士招摇撞骗,所以没人能肯定那究竟是不是一样的痛苦。

  本文试着去捕捉一些经验,主要关于我读过的女作家们。既然是经验,评论的立足点就并非是光明正大的,很多主观成熟想法会混迹文中,逻辑混乱、行文拖沓、文不对题,思想偏激的问题重复出现。“色诱”不仅是个幌子,我也会尝试讨论人性中那些最暧昧的部分与艺术的关系。

  基于以上这些文字,你会明白,我不会傻到去建构评论体系,也不想对女权主义,叙事结构,后现代艺术大放厥词,以下的部分只不过是个人经验而已,权当排解阴雨天里那点湿气了。

  一,荒野没有指南: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

  不过,何必对世界末日操心呢?每一天都是某个人的世界末日。时间像潮水般涨啊涨,当它涨到你眼睛水平,你就淹死了。——《盲刺客》

  甚至那些丑陋的孩子、肥胖的孩子、满脸雀斑的孩子也是美的,因为青春才意味着美丽。这些孩子没一个明白他们是多么美丽,但却年轻气盛,令人恼火………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有多幸运。——《盲刺客》

  人活着的时候生活本来就像一堆垃圾,死了以后就更加如此。——《盲刺客》

  即便爱是藏于内心深处的,它上面还有一大堆东西;当你挖掘下去的时候又会发现什么呢?不会是一件简单的礼物,纯金做的,还闪烁着光芒;相反,它也许是某种古老而又可能毒的东西,就像枯骨上那锈迹斑斑的铁制护身符。——《盲刺客》

  在你年轻的时候,你以为干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你做事没有常性,虚度光阴。你就是你自己的快速跑车。你认为可以任意丢失东西,也丢弃人――把他们一古脑儿抛在身后。但你还不谙世故,不知道他们还会回来。在梦里,时间是凝固的。你永远走不出你待的地方。——《盲刺客》

  忘恩负义年轻人的护身法宝;离开它,他们又如何活下去呢?老年人祝福年轻人一切都好,但同时又希望他们倒霉………如果没有乖戾和无常在进行保护,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过去――压在他们肩膀上的别人的过去――而被摧垮。自私也算是他们的一种长处吧。——《盲刺客

  人们不是第一次认为自己将面临末日。以前也发生过,比如在黑死病发作的时期……世界当然没有走到尽头,但相信它会灭亡的人也差不多是一样的结果。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蓝胡子的蛋》

  同时她也知道自己依靠的,不是可以抓住、捏在手里、能保存下来的东西,不过是一个语言上的意外,因为日出不该是个名词。日出不是一样东西,而只是一种由两个天体之间相互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光效。太阳根本不会升起,转动的是地球而已。日出是个骗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蓝胡子的蛋》

  那是古老的光,且所剩无多,但借它照耀,已经足以——《猫眼》

  自由有两种:一种是随心所欲,一种是无忧无虑。——《使女的故事》

  青春与生命人类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只要你活到足够的岁数,你就会发现,你最羡慕的绝不可能是金钱地位。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挥霍,生命伊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土大款,尽情浪费青春的时间,从骨子里对垂垂老矣白痴们炫耀,但做这些时,我们却是无意识的。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变成那些老不死的嫉妒者。

  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像吸血鬼一样渴求生命的鲜血,永远不停的讽刺却又嫉妒着年轻人。她怀旧,过去的时光总是美好的,人们逃避的是现在,回忆会给所有事物镀上一层金。她尖酸刻薄阴郁嘲讽,但从不过分。她绝不是佩内洛普 菲茨杰拉德那样温婉简单的老太太,可也不像珍妮特 温特森那样锋芒毕露。我承认自己评价阿特伍德的文字缺乏谦恭,但她却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近年来显然要进驻到大师们的神庙里去了,其实就差那么一张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证。当然啦,这没什么要紧,谁叫诺贝尔文学奖这些年一直青睐那些人类无法理解的小众作家们呢。再或者过个几年,阿特伍德会像莱辛那样,过气了足够久的时间,还没死掉,就被搬出来做个活标本,到时评委们会不停叫嚣:“看!我们在等她洗尽铅华!”不可否认的是,即便阿特伍德还没老到要放进神庙供奉,她已然是当前语境下的文学大师了。

  二战方兴未艾年代,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降生在加拿大,拥有典型作家式的童年,她活跃的时期正好是世界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借着这股东风,她转而站在了加拿大文坛的风口浪尖之上。评论家们认为她带动了加拿大文学的兴起,我个人认为,严格说来应该是相互作用。阿特伍德曾经在《生存:加拿大文学指南》中指出了加拿大文学的主题是生存,她自己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也尽量保留并演绎着这个母题。那么接下来,我将会写一写她的作品,说些大不敬的话,触触大神们的霉头。

  《可以吃的女人》:这位加拿大国宝级作家早年间的作品真的很平庸,如若不是时代以及女性思潮的推波助澜,《可以吃的女人》必然会像大多数自认清高却没什么价值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一样堙没。况且,当时若不是《圆圈游戏》这部诗集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阿特伍德恐怕永远没有机会出版这部小说了。《可以吃的女人》是阿特伍德早期译介到中国的作品之一,相比较于她其它的作品,这肯定算不上什么代表作。

  《神谕夫人》,《肉体伤害》,这两部作品应该是阿特伍德出版的作品当中最烂的两部了……

  《浮现》:叙事方面还没有成熟,小说也没有特别深的刻下阿特伍德的烙印,但必定是二十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小说之一,似乎对《呼啸山庄》荒野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主题进行了延伸探索,对于该如何选择,我相信小说给出的回答是显而易见的。

  《蓝胡子的蛋》:就像这本书的中译者柴妞所说,在这本书之前,阿特伍德好像不知道如何给不合理的情节铺平道路。这本书是阿特伍德创作生涯的转折点,她日后诸多作品中都有《蓝胡子的蛋》的影子,许多主人公也是这本短篇集中人物的延伸。甚至她最富盛名的《盲刺客》中,母亲常说到挨饿的亚美尼亚人,也源于这本书。这些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拥有统一的高度,短时间内无法逾越。

  《使女的故事》:这本小说是我读过的第二本阿特伍德作品,初读时还在上初二,所以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那个年纪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啊。《使女的故事》已经明显展现出阿特伍德的大多数创作技巧与特点,思想深度和对社会道德以及弊端的探讨成熟尖刻一针见血。这部未来小说常被拿来与《1984》或是《美丽新世界》作比较,但它们之间相似的只是外壳,《使女的故事》已经无愧于“阿特伍德式”这样高度的赞誉了。

  《猫眼》:也是初中时第一次接触,后来阅读过多次。有些评论家认为这本书是阿特伍德最好的小说之一,这点我承认。《猫眼》完全称得上是阿特伍德创作生涯中最诚恳最不花哨的小说。她最大化的把个人经历融入其中,又简化了她花哨的叙事技巧,可是个人风格却极其浓厚。其中意识流与绘画意象交相辉映,使得部小说在心理学与人性上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中译者杨昊成真是没什么文学素养,对文学理解程度几乎不如中学生。

  《强盗新娘》:此时的阿特伍德本该是创作巅峰了,但是《强盗新娘》在内容上却退步了一些。这部小说成熟老道,在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评论推敲,叙事圆滑,但未免有些装腔作势了,叙事技巧的成熟是小说成功的关键,只是小说并没有太多的诚意,难免沦为女性观点的牺牲品。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文学小说,而且情节悬念也很不错。

  《别名格蕾丝》:估计是阿特伍德长篇小说中最早译介到中国来的吧,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叙事技巧复杂且灵气十足,各种叙事方法都用到了,但又极为自然。伟大的小说,阿特伍德巅峰时期的巅峰之作。

  《盲刺客》: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之一,二十世纪最后一部获得布克奖的作品,百佳英语小说排在第十四位,阿特伍德最出名的作品。这本小说并不盛在思想或是社会道德观念上,而叙事结构在这部小说中也已经构成一个迷宫。这部作品只能用好来评价,它什么都说了,但又都点到为止,它可以是很多种类的小说但又都不是,这部作品会渗进每一个认真读过它的人的生命里。

  《羚羊与秧鸡》:阿特伍德第二部未来小说,我读到的第一本阿特伍德作品。经历过盲刺客的辉煌后,阿特伍德明显有些累了,《羚羊与秧鸡》是她的休闲之作,写的是她感兴趣的问题,在那些未来幻想中她自得其乐,同时也造就了一本了不起的小说。

  《珀涅罗珀记》:改写神话不是阿特伍德常做的事情。神话原型是文学母题常会探讨的主题之一,阿特伍德改写的神话绝对是充满了个人光辉。

  《与死者协商》:这部文学评论作品很难得,没有充斥着学院派的鸹噪,百科全书一般的旁征博引,有些观点陈旧,有些观点暧昧不清,但是读来趣味横生,文字奇妙典雅,不可多得的讨论写作的书。本文开头的一些观点就来源于这本书。

  《道德困境》:写作的一次尝试,把一个长篇小说拆分成诸多片段,阿特伍德式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

  《黑暗中谋杀》《好骨头》《帐篷》:阿特伍德创造了一种文字小品,由很多描绘梦的碎片的语言构成,难以理解,却带给人梦一般的阅读效果,这三部集子该是文学史上值得一书的特立独行的作品了,无法捉摸,却颇具分量。

  《债与偿》:警示之作,用文学来达到社会目的,阿特伍德的很多观点表露无疑,可是难免有些吊书袋的感觉。读后让人称赞不已的作品。

  《荒野指南》:还没有读过呢,但是其中有一篇《铅时代》后来收录进娜丁 戈迪默所编《爱的讲述》中,双线进行的短篇小说,读起来很有趣,也是早期阿特伍德风格浓厚的小说之一。

  阿特伍德贵在一种中庸的美感。她不是天才,不一鸣惊人,她也不是专才,从不拘泥于某种框架里,她几乎是文学全能型选手,什么都会写,又都写得很棒。她最让我喜欢的也就是这点。她走过了所有作家会走的路,她的作品读来更有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是关乎人性本身的。2012快要到了,此时看看阿特伍德的一些句子很是有趣

  人们不是第一次认为自己将面临末日。以前也发生过,比如在黑死病发作的时期……世界当然没有走到尽头,但相信它会灭亡的人也差不多是一样的结果。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蓝胡子的蛋》

  不过,何必对世界末日操心呢?每一天都是某个人的世界末日。时间像潮水般涨啊涨,当它涨到你眼睛的水平,你就淹死了。——《盲刺客》

  《猫眼》读后感(五):我们所记得的是过去

  没想到《猫眼》成了我看过的几部阿特伍德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创作于1988年,这个老女人近50岁的时候。年龄给予了她足够的智慧和感受去回忆和叙述,《可以吃的女人》中些许的青涩早已不见,但又不是像2000年的《盲刺客》中更为现山露水的写作技巧上的老练和结构安排上的精密,这里是关于一些青春的失落和隐秘的逝去,因而更容易使人感怀,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晚上失眠的时候,总是读几页文字,便套着睡衣踩着拖鞋,在房间里来回抽烟踱步,难以平静。

  《猫眼》讲述了女画家回多伦多举办回顾展,旧地重游,在现实和记忆间来回游走。习惯了阿特伍德那种唠唠叨叨言语风格的人,就会很享受于那些个细节的描写,通篇有着意识流的手法,清冷奇幻如梦境般的氛围,又交织着残酷压抑的现实。时而会在我们也有的童年游戏中感觉亲切,时而又会勾起同样的青春期时的郁闷和惆怅,时而却提前预演近老时的无力和疲乏感。这也许并不是一种在午后阳光下一杯咖啡、一本书,小资式的闲适温暖或快乐体验,却有着无穷的魔力和诱惑。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部小说中体会到全部的刺痛、不安和微妙的感受。比如少女朋友间的那种友谊参杂着莫名的敌意、对峙和冷酷,在我读来却是如此的感同身受。“我”与好友科迪莉亚之间的感情更是如此,究竟是热爱还是仇恨,或者说哪个更多一些?而我更倾向于双生花式的理解,那是两种性格和力量,相互牵扯缠绕又像跷跷板式的上下动荡对抗;或者说同一根源的分裂和异化,可以置于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当然也可以统一包容到一个人格的内部。在某段之前,一直是科迪莉亚占上风的,她表现出应有的强势、残酷和控制力,她甚至想改变“我”;然后,她们的角色互换了,“我”成了力量的强者,而且更为冷酷、恶毒和沉甸甸。当中年以后的“我”回到多伦多,想看到落魄可怜的科迪莉亚,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愿望,这只是延自少女时代而来本能性地期望对手的下坠。对于一个分享着自己共同时光、记忆和秘密的人,一枝早已难以割除掉另一枝,“两个老太太,就着一杯茶,在那里开心地咯咯大笑”,恐怕才是“我”最后真实的念想,然而却是一种“再也不会重来的东西”。就是这样一段曲折的情绪在阿特伍德的笔下着实是精准又精彩万千。

  《猫眼》中涉及一些宗教和科学的思考,显露了作者多向的趣味。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从这部小说中看到全然不同的东西,也许是人生起伏,家庭,心理,哲学……然而,我不得不一提再提阿特伍德的聪明、刻薄和出语“恶毒”,这也是我阅读时的小乐趣。比如“我”小孩子时玩的一些个文字游戏,还有“我”走入画廊那一段,“画主人的名字将写在小小的白卡片上,和我的名字一起放到画的边上,那意思好像是:仅仅拥有作品与创造作品同价。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把自己的耳朵割了,市场价就上去了吗?最好时我把头伸进烤箱去烤炸掉。有钱的艺术品收藏家所乐意购买的东西,除了别的,就是那点点从他人的经验中间接获取的疯狂”,可见一斑。此外,无数的隐语和话语都含意深远,值得让人再三玩味。

  题目“猫眼”是一种小孩子玩的弹子,多年后,“我往这弹子里看,看到了我生活的全部”。这里有着一些童话的幻灭,也有着某种通透,源于时间给予的智慧。这是一部小说,却如此近于生活经历和感受本身,那些关于成长的痛处和不解早已越过文化和时代背景的沟壑,达到相通和共吸,于是每个读过《猫眼》的人恐怕都很难摆脱一个念头:究竟有多少成分就是作者本身。然而,其实只要是自己写过些虚构文字或者读过杨绛给《围城》写的文章的人都应该知道,探究这一问题是一种荒谬,所谓虚构和真实往往就像织物的经纬线难以拆离,而透过《猫眼》本身就可以看到一个画家是如何把自己真实的生活融入画作中的。就这种意义上来说,把《猫眼》看作是阿特伍德自己,亲友,熟人的影子以及对往事的重构交织成的一幅巨大的幻象也无不可。

  《猫眼》读后感(六):一切跟文学无关,跟理性无关

  就在一分钟之前,我终于看完了《猫眼》。这本书陪伴我经历一场旅行,旅行返回后继续陪伴我。终于看完了,比当初看《盲刺客》时还要震撼。可以说是喜欢?是亲切?是恐惧?我现在写的一切,跟文学本身无关,跟理性无关。因为我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不带丝毫感情地根据作家的写作技巧等等东西作一点评论。

  应该从哪里谈起呢。这时的atwood,还没有写《盲刺客》时的过分老练圆滑。尽管还有压抑的成分,但还是在《猫眼》中一览无遗。我喜欢她的真诚,尽管这令我陷入强烈不安的状态。

  小说前部分是对伊莱恩童年、少年时代的大段大段描写。我在不少地方看到许多男性读者的评论,他们大都觉得这些描写沉闷琐碎。相当一部分人还对小说中对那三个女孩的形象提出质疑:这样残忍的女孩儿可能存在么?可能如此持久的存在么?可能对伊莱恩的性格有这么大的影响么?甚至连译林版的译者杨昊成都在译序中流露出了困惑:“……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她也不是对伊莱恩的生活或思想产生过多么重大影响的人,两人之间所有的恩恩怨怨也属正常。”“伊莱恩对她是爱?是恨?是同情?是内疚?”我不经哑然。我是没有资本讨论什么男女之间对情感认识的差异的,我也知道不可能人人都对这部小说有一种理解。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一个人不可能在读《猫眼》时有巨大的认同感和不安。

  是的,琐碎唠叨。但是,这些让很多男读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永无休止的在往事上的纠缠,读起来字字惊心。一切隐藏在深处的阴晦,无论是无意忘掉的,还是有意埋葬的,都在读《猫眼》的过程中被迫暴露无遗。在前半部分,atwood一直在模拟一种孩童的、在我看来几近粗俗的叙事方式,似乎破坏了她在我心目中的精致模样。但就是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让人不由自主陷于一种无害但阴暗的窒息中。

  那三个女孩子,还有史密斯夫人,这样的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虚构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只要有一个,只要出现在最应该烂漫的时候,就足以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记。相当一段时间内也许不能觉察,但它终究会在某个时候跳出来,用磨损感告诉你它的存在。

  写到这里,仿佛伊莱恩,仿佛我成了自怨自艾的人了。这种因为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人和事造成的改变,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决定的。这可能是罪孽,也可能是福祉。上帝同时赐予伊莱恩的是从此孤芳自赏一蹶不振和借助伤痕释放异样才能的机会。

  译者反反复复强调,伊莱恩的情思,尤其是对科迪莉亚的情思是“一个谜”。忍不住说一句,也许他是个好译者,但成不了一个好作家,他没有让人无可奈何的细腻。

  书里也有让人唏嘘感动的温情。那“三位缪斯”,史蒂文,让整本书的前半部分不至于压抑的过分,也不至于流于虚假。好了,又有人跳出来说,始终无法理解“三位缪斯”在伊莱恩心目中地位高大的原因,觉得是作家在小题大做。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恰恰体现了atwood对敏感心理把握的精确性。

  谈谈伊莱恩的父母。他们之间尽管也有代沟(如果没有就显得太虚假,作家太心软),但终究是在关键时刻帮了伊莱恩一把。父母关键的言语不多,但总是及时(不是恰好)出现。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伊莱恩想向一个健康的方向成长,需要独自背负多少艰辛。

  书的后半部分是高潮,也是atwood擅长的抒情和处理结构的展示。细细留意的时候会心,但笑不出来。

  喜欢她的内敛,她的聪明的适可而止。阅读过程中哀而不伤。她不是个只顾自己痛快不顾读者感受的作家。

  还有她的一如既往的讨人喜欢的刻薄。也许可以从小说中关于伊莱恩对自身变得刻薄的那一段心理活动中找到原因?

  atwood书中总是塑造略带疲态的女主人公形象,这也许跟她年龄的变老有关。有些疲态,情感丰富压抑于心底,才华不凡,过去沧桑但又仿佛什么都不是。

  一口气写到这里,总算是平静下来一点。atwood不愧是出色的女性文学的代言人。我不了解她,无法妄下评论,说《猫眼》跟她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多大关系;她的长篇小说也仅读过两本。我唯一自信的是,我认为我懂她。尽管很稚嫩,尽管不知天高地厚,我依然努力透过她的文字窥探她的内心,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尽管这种窥探可能带着血泪,往往不为人所知,但毕竟我还是在成长。尽管atwood是一个至今仍活跃的多产的作家,但我还是会溯流而上,品读她更早些时的作品。

  《猫眼》读后感(七):又一次陷于M.ATWOOD的文字魔力

  M.ATWOOD已经令我对别的作家提不起兴趣了。这样一个带一点点恶毒与阴郁的犀利女人,又一次用她那低调冷漠的笔触,不厌其烦唠叨浅吟的文字,誓要揭开我们心头上那块结痂已久却始终不肯褪去的伤疤,让它流出红红的鲜血,并用干涸的嘴唇吮吸干净,让伤疤的疼痛提醒我们它一直以来的存在。

  《猫眼》里的回忆实际上没有一点跟我自身是一样的,然而读的过程却总让我有种曾经身历其境般的错觉。当然,加拿大与中国两国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让我不可能经历过书中所提到的任何细节情节。然而,我又真的没有经历过吗?那些童年青年时期的小女生团体,那成长过程中对世界人事的种种领悟,甚至是一些作者也解释不来的忽然而至令人莫名其妙的行为动作……这所有都重重地锤着我身体地某个部位,一幅幅画面忽然闪过我脑海,那些是一直不知道潜藏在哪里的我的记忆碎片。

  与《盲刺客》不同,那是一部叙事方式巧妙文笔干净老练的一次先锋式试验;而《猫眼》则是一部能深深激起人共鸣完全沉醉于(耽于?)回忆的自传式作品。

  至于说M.ATWOOD是女权主义或后女权主义代表什么的,正如书中做画家的女主人公,她根本无意去套入这些标签那些标签,她做的不过是真实还原那些一直缠绕着她的意象。这也是M.ATWOOD的意思。甚至有时候,ATWOOD那样恶毒而又无比准确地讽刺书中的女性角色,像剥洋葱皮那样层层剖析她们的内心,糜烂或者发黑。她是一个对女性弱点一清二楚的人,她做的是不遗余力地去揭开这些伤疤,让女性的某些脆弱赤裸裸地面对一切不怀好意的公众,这是所谓的女权主义代表吗?或许再讨论这样的事情已无意义。

  原来以为会花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唠唠叨叨的书,结果所用时间比精于情节安排的《盲刺客》更少,看来精巧绝伦的情节安排也比不过我对细致而纠结的女性情思描写的钟情。

  六颗星(要是有的话)用力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猫眼》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