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乱时候,穷时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乱时候,穷时候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乱时候,穷时候的读后感10篇

  《乱时候,穷时候》是一本由姜淑梅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一):素材来源于生活

  我觉得文笔很一般呀,真的挺一般的,但是老奶奶这么大岁数了,能写出来这么多故事,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我还是要客观的说,文笔很一般,我都快差点读不下去。但是支撑我读下去的动力是有些故事确实还不错。就像这本书的推荐文中所说的,中国的历史绝大部分都是官方写就的,口述历史非常罕见。对于民国我之前所看到的书所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民国,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民国,通过这本书,我才第一次看到平民眼里的民国,平民眼里的建国初期,我觉得这个是这本书里比较有意义的部分。

  不过这本书里有些故事看起来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看起来意思不大,但是多少也还算能增长一些应对日常生活的情商吧。老奶奶活这么长时间,还是没白活的,见识过很多事情,这些素材确实也是文采弥补不了的。

  总体来说,书不如我想象的好看,有一小点后悔买了。现在出版太容易,很多好作品爆发出来的时候,也爆发出了许多看之遗憾不看可惜的书,在书大大丰富的今天,选书更应该上点心。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二):当世界还是穷乱的时候

  重磅推荐姜淑梅老人的这本《乱时候,穷时候》。书以外的故事是,姜淑梅老人其实半辈子都是文盲,到了60岁才开始学写字,70岁写的这本书,光是这一部分,已经满满正能量,非常的励志。这教任何一个想学习新东西的年轻人如何还能找各种借口搪塞自己没有时间?

  姜淑梅老人1937年出生山东省巨野县,一生经过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亲身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这段历史时期。鬼子第一次进村的时候她十个月。如今满荧幕的抗日神剧已经教我们对那段历史过敏,甚至在脑中形成一种可笑的虚伪假象,真实的历史是怎样很难还原,直到读到这本书。经历那个时代留存下来还能写回忆录的人不多,能写得如此客观真实还生动的更是难得。

  看姜淑梅老人写的这本书,很像我们小时候靠在床头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她一点不絮絮叨叨,直击要害。也许是书写的艰难让她惜字如金,也许是时间的淬炼呈现人性的精髓,当这些故事落在纸上,就像国画里白描一样,活了。

  在故事之外,还有一些令人回味的细节。在那样动荡摇摆的政局中,老人一直站在她真实处于的那个位置。她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家里几个哥哥,有参加过解放军也有当过国民党中央军的,其中一个哥哥就在台湾终老。这些并没有造成老人在回忆过往时描述的偏差,她只是站在她一个小小人物的切身经历上,如实描述,如实道来。没有偏倚的还原,更像历史的真实。而真实,一定能够颠覆你对既有历史的感官。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三):很了不起的一位老奶奶

  一位从六十多岁才开始识字,其实多岁就能出书的老奶奶,她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这似乎也在告诉我,只要真的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看我了整本书,我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感受,我只是很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不用饿肚子,不用经受战乱,不用裹小脚,不用被婆婆虐待,不用作为丈夫的从属品,甚至连改嫁都被人瞧不起,这样想想自己真的是很幸福。

  另外,这位老奶奶的娘也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能干善良,胸襟开阔,正是因为这些品质,才使得他们一家人免去了很多的灾祸。

  还有一句印象时刻的话: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四):比历史更有趣,比《活着》更真实。

  这本书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散文集。让我想起了余华的小说《活着》,这就是一部散文版的《活着》。风格刹有当年的乡土作家刘亮程的感觉。简直难以置信,这是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奶奶写的。内容引人入胜,看得时候好像坐在谷堆旁边,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部散文让我们这一代人感慨良多,我们整天叫苦喊冤,却不知在当年的中国,有多少家庭因为饥荒,因为疾病,因为战乱而整天担惊受怕。我们根本不知道,树皮也可以用来吃,我们不知道为了捡子弹壳可以连命都不要,不知道对妇女的压制有多狠,也不知道可以为了金钱弑父。我们不能怪他们的残忍,笑他们的无知,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穷时候”,“乱时候”,我们就无法真正明白那一代人民心中的痛。幸好有姜淑梅这位奶奶,他把历史的真实记录下来,才能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在此向大家强烈推荐,这一本有故事的“故事书”。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五):书评

  一个老人六十多岁识字,然后七十多岁的时候写下一本书,这个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都不会太晚。首先介绍下这本书的主要结构,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故事的,首先是乱时候即解放前,那个年代还是土匪当道,各种乱世。之后就是穷时候即解放后,基本上也是她结婚后,在老家快饿死的时候,她和丈夫跑去了东北,生活也是从一穷二白,到慢慢好起来。经历了大跃进、文革等阶段。最后一章节还介绍了她的几位亲人。

  读下来,感觉那样的生活真是很陌生,也是够奇怪的。但是想想当前的社会,几十年后看看当前的情况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例如新闻上报道的飞机失联找不到残骸,新年伊始踩踏时间,查处的各种贪官等等。然后还有个感受是,这位老人写下的东西,想必许多上了年级的老人都经历过。之前听我的奶奶就讲述过她小时也有土匪,以及也有那种之后饿死人没饭吃的情况。如果我奶奶识字的话,让她写自己的故事,我想应该也会很精彩。写作真的不是件困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可以表达清楚,还有就是去做这件事情。我的姥爷也是个知识分子,教过书,他的经历应该也很多,之前也常常在日历上每天写点东西。如果去挖掘,估计会有很多故事和人生感悟可以告诉我们的,可是当时年纪太小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如果每个老人都能写下他们生活过的故事或者说叙述他们的故事(口述历史),这些内容应该可以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中国近代历。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六):写作什么时候都不晚《穷时候乱时候》

  写作什么时候都不晚《穷时候乱时候》

  提到这本书,就必须提到这本书的作者姜淑梅,姜淑梅是三七年出生,比我妈妈小一岁,今年七十多了,七十多岁的老人第一次写书也不算什么,可是姜淑梅老人没上过几天学,六十岁才开始认字,七十岁的文章写得就很老道了。

  姜淑梅的老师是她的女儿,她的老家在山东巨野,后来解放后来到了东北的黑龙江,家人成为了一个家庭妇女,直到女儿长大,上大学,成家,自己闲了下来,才开始跟着女儿学认字。这故事听起来好像韩国的那位老妈妈,也是没上过学,后来跟着孙子一起偷偷认字,并且开始偷偷写日记,后来老妈妈去世了,女儿才发现妈妈留下了很厚很厚的几大本日记。不过要说写的内容,还是姜淑梅写得更好,更精彩。

  这本书出版以后甚至出现了很多姜粉,姜淑梅还加入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这可是名至实归,论写作的功力,姜淑梅可远远超过了很多拿工资的作家。前不久姜淑梅的新书《苦菜花甘蔗芽》也出版上市了,估计内容还是写的老家巨野。

  在姜淑梅的笔下,自己的童年和民国年间的巨野,变成了一个神奇的土地,里面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其实很多很多会讲故事的人都是文盲,就好像盲人善听,聋人善看,也许不识字的人,很少看书,信息量获得有限,所以才更擅长记忆吧。

  而且童年往往是我们记忆最开始的时候,一根草,一朵花都会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再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的发酵,就会变成一坛美酒。

  其实书也写得也不错,在女儿老师的指导下,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姜淑梅老人写的散文或者说写的故事,很有味道。相信老人还会继续写下去,还会有第三本,第四本。

  七十多岁的老人都可以开始写作,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其实写作没那么复杂,只要你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有人会说,我的生活太平淡,没有生在巨野县,那有那么多故事可以写,其实只要你活着,你就在感受和体验着生活,任何一个人都不缺少生活,只是缺少写作的动力。只要你开始写,你就会找到你想要写的东西,你就可以找到你的巨野,找到你的故事,找到你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写出你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是一位作家。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七):小市民的历史往事

  小时候不懂事,爷爷奶奶给我们几姐妹讲起他们那个年代(三年饥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我们只是当故事听完就算。现在长大了,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历史感不断占据心头,想要了解那段历史却怎么也记不起当初爷爷奶奶是怎么说的。现在爷爷坐轮椅了,奶奶老人痴呆了,一度为“错失”那段历史感到遗憾。偶尔看到这本《乱时候,穷时候》,76高龄的老奶奶姜淑梅代替了我爷爷奶奶再向我讲述了那段历史。

  姜淑梅奶奶是1937年生于山东,1960随盲流到黑龙江。而这本书就是关于在山东老家和黑龙江发生的事情。不仅仅讲述自己的往事,更多的是回忆起那个年代大环境下普通老百姓是如何生活,怎样读过那个又乱又穷的时期。如果说教科书上读到的历史是波涛汹涌让人无法靠近的长河,那《乱时候,穷时候》就是平静如画清澈见底的最后汇成长河的小溪支流。

  经历过大风大雨最后归于平静的老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要不然作者在讲述这些历史往事时怎么能做到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呢?“闹饥荒,搞革命”相信这一段历史大家都知道,从宏观上知道那是一段食不果腹,随时能饿死的岁月,也知道因为闹革命丧生的人很多很多。却不曾知道在那段岁月,偷粮食是常事,孩子夭折是常事,连分家也变成了常事。。。现在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打疫苗,预防各种疾病,出麻疹是极少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却是能要人命的疾病。作者谈到同住一间房子的十三个孩子都出麻疹,只活下了一个的时候,我眼睛有点红了。一路看下来,没觉得字里行间透露出半点悲伤的感觉,但这些事情分明就是很悲惨呀。

  姜淑梅老奶奶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人和事,都不是我这一代所熟悉的。听老人说起这些历史往事,都是觉得胸腔内一股热血要喷涌而出,一股历史感油然而生——原来我的先辈曾历经这一切。目及前方之处仿佛就是一副乱时候穷时候的描绘图。在她笔下,任何人物都不再是小人物,都摇身变成了主角。如《王氏大妗子》里的冯家媳妇,面对虐待媳妇的家公家婆丈夫三人,毫不怯懦,打还手,骂还口,看得我大快人心的。可是想想,那年代冯家媳妇的存在只是一个特例,书中大多数的女性角色都是逆来顺受的,被打死,被饿死,被虐死都是常事。看得我咬牙切齿,放在这个年头谁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却不能回避这个历史事实,所以民间小市民的历史往事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只有将历史放大到能看清细节,人才会产生历史感,才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发生。

  突然想起《时间的针脚》最后一段话: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在任何地方被记载下来。也许我们甚至没有存在过,或者存在过,但没有人知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都在历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中,真实而隐形地活着。

  这段话用来作为《乱时候,穷时候》里面每一位人物的内心独白最合适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被姜淑梅老奶奶记载在了书上。民间的记载,小市民的历史往事应该被讲述,记载及流传。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八):客观是什么

  最起先是在《读库》上读了一部分,然后这本书又读了一部分,断断续续的读完了。

  不好,真的不好。

  文笔不好,叙事更可怕。冷静地让我不寒而栗,因为我看不到一点“人”的影子在里面。

  我讲不出多深刻的道理出来,但我觉得真的没必要标榜这本书所谓的多客观多真实,所谓的平民史(一个七旬老人的记忆就那么可靠,书中谈话内容和事件细节丰富到令人震惊)。我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正的客观,客观本身就是一个人为的定义,最最起码我们都是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记录和讲述的。所以客观不是需要你像打字机一样,只知道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哒哒哒“地打出来就完事儿了。

  很多时候,小说和纪实作品都能 感动人心的原因,只不过因为我们都是人,它们也把这个核心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小说对读者进行感情引导是没有错的,而纪实作品就忌讳这个。但套用现在的那个词,”普世价值“,是适用于所有人的。那么纪实作品中体现对人性的歌颂和对弱者的同情都是无可厚非的。不带任何人性的纪实,说到底,似乎就不是给人看的。

  就像村上春树的《高墙和鸡蛋》所说的,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这才是一个作家,一个人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这种对生活苦难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冷静态度,倒是让我想起鲁敏在《九种忧伤》中故事中的一句话,他们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受苦受难的。

  实在见不得有这么多的人对这本书进行歌颂,上班的间隙,来说几句风凉话。

  就这样吧。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九):生活本身具有力量

  蒙友人相赠,最近读了一本令人叫绝的书,书的名字很有意思,叫《穷时候,乱时候》;作者更有意思,姜淑梅老人,1937年生人,1997年才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书,一写就写了这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真是愧煞羡煞天下读书人。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闪过一个念头,图书馆或书店要把这本书分类上架恐怕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咋一看,这书有点像回忆录,作者从她出生前十多年间当地打家劫舍的“胡子”写起,沿着人生足迹娓娓道来,一直写到老年,写得都是作者经过见过的事儿,但读罢全书,却感到似乎又不能算回忆录。如今市面上回忆录不少,作者要么自认“成功人士”,急于掏心掏肺地要把自己的光辉历程端给读者看,要么自认为含冤茹苦,像祥林嫂那样迫不及待地要找人叹苦经。但姜老太太这本书却不是这样。

  要说姜老太太的一生也算不简单,往大了说,家国离乱诸般苦,土匪、日寇、内战以及建国后的天灾人祸,一辈子没少遭罪,往小了说,姜老太太年轻时和丈夫两地分居,作儿媳妇的没少受婆婆的气。但翻看姜老太太这本书,却读不到一丁半点儿“成功学”的酸气,更读不到一丝怨女哀妇的苦气,当然也没有倚老卖老的腐气。有的反倒是一个老人家爽爽朗朗的快意恩仇。比如,六十年代,丈夫在东北工作,姜淑梅带着孩子和公婆生活。当时全国人民都在挨饿,国家给的供应粮一个人一天不到一斤,“有谷子、稻子、玉米和地瓜干,有时候按月给,有时候几个月给一次。”公公婆婆和两个小叔子以去菏泽要饭为名,把一家人的粮食和钱都带走了。年轻的姜老太太下定决心和婆婆分家。分家后,公婆继续盘剥她和孩子的口粮。姜老太太忍无可忍,把公婆指名道姓大骂一通。婆婆为难她,故意不给她生活用具,儿子吃野菜拉稀,天天要用土掩,她就得天天向婆婆借铁锨,看婆婆脸色。实在没办法,她就跟儿子说:“你拉屎到你奶奶屋里去,别怕,俺在这儿看着你,你奶奶有铁锨,咱没有。”最终,她成功地从婆婆那里要到了铁锨,解决了孩子拉屎的问题。后来,姜老太太到东北和丈夫团聚,公公婆婆到东北投奔他们,一起过了二十多年,活养死葬都是姜老太太操办。“有好几回,丈夫要跟婆婆算当年的账,都让俺打住:‘都过去了,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再一看,这本书又有点像传统士人好写的笔记小说,“如是我闻”、“姑妄言之”,但细读起来却又绝不是笔记小说。一般而言,笔记小说要么八卦秘辛、谈狐说鬼,要么掉掉书袋、风物科普,姜老太太这本书里也有相似的内容。比如,她写“闹黄皮子”,天黑了,丈夫上夜班,三个孩子被黄鼠狼附身,轮流哭。“俺说:‘俺怕你了,知道你神通广大。俺逃荒逃到这儿不容易,求求你,你走吧。’儿子止住哭声,小手扒开被头,双手一合说:‘不走。’他那时刚一岁,白天不会说话,黑天冷不丁说‘不走’,俺的脊梁骨刷地凉了,头发奓撒起来,不知道怀里抱的还是不是孩子,都不想要他了。”我读到这里,也是脊梁骨发凉啊。这就有点纪晓岚的《滦阳消夏录》的意思了,不过,要是纪大学士写到此处,想来会捋着胡须写上一段什么俗夫村妇之言,虽不雅驯,姑妄听之,亦足劝惩世风民俗之类的话。于是乎,道学先生狡黠的眼神在狐仙山鬼的妖雾中如寒光而过,以鬼神讽喻德化之意自然跃然纸上,让人比见了真鬼怪还心寒。姜老太太则不然,故事在哪里结束,文字就在那里戛然而止,真如古人所说,好文章结尾如撞钟,余音绕耳,回甘不尽。

  姜老太太也写了不少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好比维基百科的内容。比如熬碱,现在大概很少人了解了。她掰开揉碎,细细写来:“这活儿挺简单,也挺累人的。半锅水烧开后,下碱土,锅满了,用棍子搅一搅,用笊篱把草捞出来。坐清一个钟头,就把锅里的碱水舀出来,一盆一盆端到院里过夜。剩下的碱泥挖出来,扔到房后。早晨起来,再一盆一盆端回来,把盆里的水倒出去,把盆子放在热水锅里烫,稍稍一晃盆,就倒出来一个个碱水坨。”十分生动,非亲历者不能言。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十):我也讲讲几个我听到的故事

  历史是什么?不是官方的记载,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这样看来,每个故事都是段历史。过去的纷纷扰扰,对对错错,生活氛围,阶层地位,于我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与其说看此书是了解过去的历史,倒不如说是孙女放假回家了躺在炕头听奶奶唠叨过去那些事儿。

  我奶奶大字不识,到小卖店买东西都是我爷亲自去,哪天老头实在躺炕上不愿起来了,才精打细算算好钱,千叮咛万嘱咐放我奶去。

  我这个人特别愿意听故事,看着岁数大的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要问他要故事听,也不是来者不拒,家长里短不愿听,就愿听有意思、稀奇古怪的。

  一..

  那年,日本鬼子打到东北。爷爷奶奶住在山上,日本鬼子也能摸过来。冬天山上冷啊,有时我奶烧着锅,出门抱个草,回来就能看见几个日本兵蹲在灶坑前可怜巴巴得烤火。日本人瞅着山上的东西好奇,看见啥都想要,我奶家房檐下挂着红辣椒,小日本也稀罕,隔三差五就来瞅,瞅见了,就冲我爷我奶一边比划一边喊:喇刀喇刀喇刀。我爷我奶也是,明知人家要的是辣椒,可因为舍不得就愣是装糊涂:啥玩意儿?喊得啥玩意儿啊?布道布道。勤等着人家上房檐跟前扯,完事还挨顿揍。

  二..

  80年代,东北山上还有很多野兽,家家都有猎枪,我爸也有。我小时候还吃过不少山珍,后来我爸跟我说起过都有啥,嗨,我也记不住,吃都吃了,糊涂点好。我姑说,那个时候家家都没有围栏,出了屋门就是大街。那个时候山上还有黑瞎子,我姑说早晨起来,门口都是黑瞎子来回踱步的脚印子。我纳闷,咋不进家吃人呢?我姑说山上的黑瞎子不吃人,就愿大半夜下山挨家挨户串个门。后来搬家,附近公园里也养了黑瞎子,放在一个超级大的笼子里,说一天公园老头儿下去喂食时,黑瞎子把老头给吃了,然后一跃冲破铁栏,逃跑了,至今下落不明。

  三..

  其实在所有故事当中,我最最关心的就是鬼故事。走到哪我都要率领大家讲讲自己知道的鬼故事。《乱时候,穷时候》里的黄皮子这种事,我听得是最多的。也不稀奇,到是被附体之后成算命的挺好玩儿。

  那年暑假回家,我妈说:你还记得以前老在市场卖馒头那女的么?她坐下了。我问:啥叫坐下了啊?我妈皱着眉头:就是成算命的了啊。说是黄鼠狼仙儿,只能算过去的事儿。

  我们那算命的基本上都是被附体,黄鼠狼仙儿最多了。其中有一个特出名,在市里打车说去XX算命,就没有不知道的。算一次20块钱,算得高兴了就多给一些。他不跟家人住房子,单独在自己地里盖一屋子算。我上学时还经过那,屋前停着诸多豪车,个个穿着时尚、高端。连我们的语文老师也算过,说市里评职称,不放心自己能不能行就去算,算命的说,诶吖,够呛啊。语文老师一听这话就忙撒钱,算命拿着钱说,放心,我给你使使劲。结果下来了,整个学校就我们语文老师评上了。有时经过门口没人时,我便从自行车上站起来,透过后窗抻着脖子往里瞅,看是不是没人时他就幻化成原型。可啥都看不见。

  要不说这些个事儿挺神奇的,我爷有天晚上做梦,他爷托梦给他说:诶嘛屋子漏水啊!我爷一开始没当回事儿,架不住这老头儿天天晚上来我爷梦里念叨:诶嘛屋子漏水啊!我爷白天寻思寻思,咋回事儿,咋还老托梦呢?便叫上我爸等一起去他爷爷坟地看看。四处看看没啥问题啊,结果刨开坟时发现,老头儿骨灰盒泡水了。我爷赶紧给挪个地儿,好了,老头儿消停了,不托梦了。

  像这种事儿实在太多了。听他们讲,往往有不一样的感觉,口语化,充斥着街边巷头的感觉。不像铅字印在白纸上,偏要讲究个主旋律,删删减减、“文明”一下子,到最后发现所有故事好像都千篇一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