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丁・伊甸》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马丁・伊甸》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丁・伊甸》的读后感10篇

  《马丁・伊甸》是一本由杰克.伦敦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5.50,页数:3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丁・伊甸》读后感(一):我给自己讲一遍《马丁 伊甸》

  昨天晚上的书有点煽情,哭得我稀里哗啦。当然也是因为我自己矫情。 其实也是名著,只是有些通俗。缘何哭得这么厉害

  它与那部电影一脉相承——《荒野生存》。或者比它更丰富,只是结尾部分与电影一致

  都讲人的正直探索,都讲人的寒酸苦楚。一个天性喜好审视内心的水手要取得给一个富家的受高等教育资产阶级姑娘幸福能力,于是他提高自己的谈吐,发音,学习各种知识,像无尽的诗歌物理,代数,各种哲学,包括进化论,等等,他决心写作实现。他在图书馆以及在家里熬夜学习的结果是他慢慢跟得上上层社会的谈话,或者反而显得比那些人所受教育更高。他慢慢脱离了他原来的劳苦的社会,比他们要文明了,比他们懂得内心的东西了,与他们相比,承认和思考各种知识各种学论的存在

  他的魅力与进步最终让姑娘爱上了他。从一个水手变成富家人晚宴上的一员是如何艰难。

  可是他写作的事情陷入沼泥之中,没有杂志采用他的文章与诗歌。他走的这条路很不现实。一年交往后姑娘发现真正爱上了他。这之后姑娘一直希望他找个真正的职业,做那些资产阶级眼里的上进的事情。

  他一直在写作。也在某天发现上层社会的人根本就把他们的教育抛在了脑后,十分愚蠢肤浅。而不是他以为的,他们那些人一定富有知识,十分有头脑

  他和一个有钱的害病的有社会主义想法的人混在了一起,他们观点不同,但是性情很一致。思考事实,寻找真理热爱写作。那人带他去了一群社会主义者呆的地方,那些人高谈阔论感染了他,给了他很多的新鲜的知识,当然,他依然是生进化论者,个人主义者。

  其中生活有过很多很艰难的时候,刚开始出海弄到的钱用完了,后来极度辛苦的洗衣房工作赚的钱也要消失了。姐夫个体商人吝啬软弱,市侩。为节省开支,他从姐姐家搬出来,在一个洗衣为生的有七八个孩子寡妇四间房子的一间里住。房子里十分拥挤,包括三分之二的床,火炉,打字机,椅子,不实用柜子,很多的书以及他寄出去又退回来的无尽的稿件。有些时候,在他有稿件被采用时,对肉呀,水果与菜呀,面粉呀,小商品呀等等店铺的赊账十分清晰地列了出来,摆在眼前,成了限制生存的重要问题。他第一次被通知稿件采用了,会给他汇钱时,晕了过去。他病了,姑娘也来看了他,仍然很爱他。希望他放弃写作。

  他们常常骑车去山野,在山坡上朗诵他写的东西,那多半是美好时刻,她想到的除了他的进步,还有他两的结婚问题,他没有能力拿出他们结婚的财务。他们还有姑娘的父母都知道这点,父母只是希望姑娘会对这个水手失望

  他写作的经历持续两年,后来陆续有稿件被采用,但他的处境时间推移变得更坏。稿件并没有他想象的贵。在关键时候,他多病的朋友给了他一百快钱。(很多)

  后来他在她家里对某个银行家大人物激烈言行以及外表上显现的他的无可救药使他们生分,他在那个社会主义圈子里一次和那些人热烈的辩论使他上报,利欲熏心的蹩脚记者把他宣传为他辩论的反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头目。这让他尴尬,在资本主义国家,他的这种名声可不会带来友善。他们分手了。他依然只是饥寒交迫的,甚至受到底层民众的歧视,姑娘依然是安静庸俗的。

  这时候来了他最迷糊的一段日子。他勉强饿着肚子过日,写了他最后的小说,一篇写海上冒险的小说。这也源于他以前的生活。

  后来他多病的朋友死了,他把死鬼的诗投出去,获得出版,稿费很多。受到了评论界的糟蹋。再后来,他失恋之后失心人一样机械地把稿件投出去,退回来再投到另外的地方,这中间,他也写了很多迎合民众口味的文章,诗,笑话,给他带来了相对好点的维持生存的财源。

  很荒谬地,他的大作被发表了。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财源滚滚,几本书出来了,所有稿件随着形式变化都见光了。他大名顶顶了。他这时候再没有动笔,处在失恋后的茫然之中——你要知道,他写作想得到财富只是为了他的恋人,从一个水手到作家这无论如何不会是他这种身材出众,个人主义的人的理念的结果。没有谁为了自己做过类似他做过的这一切——不出海,每天极少的睡眠,从发音开始学习,看无数的书,写作以及走入上层和会。

  最后他回到了他原来的圈子里面,人们照样那么喜欢他,他照样在这里面充满光彩聪明身体强壮意志坚强,跳舞跳得好,宽和。以前一个喜欢他的姑娘对他说,我愿意为你去死。为了你,我一直没有弄坏我的身子。这是他爱过的姑娘来见他,想要嫁给他,他拒绝了,并友好而无神地把她送回家。这期间他甚至发现到,原来爱情并非那么伟大,他没有爱她了。

  这时他已经给不了任何人爱情。他为了爱情而做了一切,爱情没了,这一切就没有了根基。他怀疑任何东西了。他给了他一个姐姐100个金币——他说他会取得的。他给了他房东那栋房子,一个农场——她房东也是租房,他问过她有什么愿望,他答应会实现它们。

  最后他和他洗衣房工作的一个朋友出海旅行,去荒野生存。

  全文完。

  然后我他妈的看后面四分之一时一直在哭。

  12月31日

  《马丁・伊甸》读后感(二):物质精神 苦难人生 磨砺与摧残 生存还是灭亡?——我读《马丁.伊甸》之二

  物质与精神 苦难与人生 磨砺与摧残 生存还是灭亡?——我读《马丁.伊甸》之二

  犬耕地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活着不是全部,如果说屈从于物欲是我们的不得已,是我们人类作为上帝创造的万千物种中的一类的某种宿命。那么匍伏跪拜于过于物质化的欲望则是我们灵魂的堕落,是一个缺乏终极关怀的人类社会的异化。终极意义上的人生价值于人类来说必不可少曾经的共产主义能够如此地蛊惑人心,也正是人这种内在精神诉求的反映。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或许总在寻找着神。按海德格尔的说法:“哲学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本能冲动。”那么宗教或许正是人类寻找神祗的精神乡愁。他们的落脚点都是寻求精神的皈依。当这种终极人生价值缺失时我们的精神便会出现疾病。当物化的生活与抽象的精神相龃龉,相冲突,并发生激烈的震荡时,于个体的人来说,或许便是悲剧的酝酿。这时,生存还是灭亡的疑问便是人挣之不脱,挥之不去的魔魇。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自杀是人类的某种潜在的宿命。一但世情风云际会,它便要震荡激发。马丁便在这种震荡中选择了这种潜在的宿命向现实实现的转变

  鲁迅先生在小说《伤逝》中借主人公之口说:“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可是,当活着已失去归依,当生活已失去爱及一切附丽时,这样的活着还有没有意义?——纵然他已是锦衣玉食!马丁用他的跳海自沉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具体答案。当我们缺乏生活的起码的生存资源时,我们会为这种资源而奋力争夺,不惜鳞伤遍体。而这个苦苦争夺的过程沉淀的苦难却已深入骨髓。在这个意义上马丁病了,他的病是他在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中的慢性中毒。功成名就,财源滚滚后,他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金钱不成全全部的人生,也承载不了全部的人心。”

  基于对爱情的渴慕,对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向往,他奋力向与他的出身和现实社会地位极不相称的沙龙式的资产阶级俱乐部发起进军。当进入这个社会圈子时,他突然发觉这个所谓的上流社会又与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激烈的抵触和冲突,他看到了伪善、虚弱物欲横流,他感到那种强烈物欲支配的生活突然撞碎了他真实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期冀。

  “他回忆起自己当初就是在这张桌子旁第一次跟高雅人一起用餐的。那时他以为那就是高雅的文明气氛,可现在他却对它嗤之以鼻,只觉得厌恶了,他又瞥见了自己当时那可怜形象:一个意识到自己的粗野的粗汉,怀着痛苦恐惧浑身毛孔都冒着汗。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他曾叫餐具的繁文褥节弄得不知所措,受着个妖魔一样的侍者的折磨竭尽全力想攀上这叫人头晕的社会高层,到最后却决定坦然表现自己,决不不懂装懂,决不冒充风雅。”马丁的这种生活态度转变究竟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沉悲哀?!

  首要撞击他灵魂的是露丝,那个他心中神祗一般的女人却和他的内心相去那样距离遥远。她无法理解他的内心和他的爱情。而他也无法接受她的爱情中竟也有世俗的物质的痕迹!有他所谓资产阶级的庸俗。苦难中的年青马丁陷入了对爱情偶像的自我圣化之中!一如当年同桌女生那一双生满冻疮的手在我眼中都会成为审美对象

  造成马丁灵魂痛苦的第二个撞击是:布里森登的死及布里森登关于文学和美的预言。布里森登在书中相当于成了马丁精神上的教父。布里森登告诉马丁:艺术和生活是相悖的,只有艺术成为生活的婢女时,艺术才会辉煌,才会转换为面包。而美成为功利奴隶时,艺术又将死亡。马丁不承认这一观点,并和布里森登打了赌。结果事实是布里森登死了,而他关于艺术和美的预言却实现了。马丁的内心世界也因此被击碎了!

  同样,布里森登关于爱情对马丁的告诫也正中了他的心脏。他警告马丁:“你拿一个资产阶级小姐有什么用?别沾她们的边。找一个嘲笑生活、戏弄死亡、说爱就爱、火一样燃烧的了不起的女人去爱吧,这样的女人有的是,她们会爱你,不亚于任何一个资产阶级闺阁里培养出的娇小姐。”布里森登清楚地看到:被俘获的马丁将会丧失在上流社会小姐眼中的魅力。在上流社会登堂入室的马丁要么会被异化,要么会被扼杀,结果证明:马丁的确被扼杀了。他内心世界的矛盾让他无路可去。死亡成了他唯一的选择,成了他全部苦难的终结

  其实马丁眼中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丑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这可以套用一句佛语:“魔由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此时的马丁是他心在动,而不是旗杆上的旗在动,那个资产阶级的生活圈子没变,那个社会的客观经济分层没变,而马丁的内心世界变了。马丁把这种对物质的渴求的丑恶性放大了!其实他所看到的露丝一家及其生活圈对物质生活的态度并非资产阶级专有的。那是人性的本能。

  一如发达后的他发现莫尔斯家的态度一样:“莫尔斯一家对他发生兴趣并非因为他或他的作品。由此看来,他们现在也不会因为他或他的作品而需要他,他们感兴趣的是他的名气,因为他现在已经出人头地,有了大约十万块钱。为什么不呢?资产阶级社会就是这样衡量人的。”这本身并不是莫尔斯或者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所特有的东西。但他却在发现后受到那样残酷伤害

  是什么让马丁把看到的一切放大了呢?我想这就是苦难!马丁出身下层,这就注定他要承受和经历太多苦难。小说通过马丁的回忆和写作展示了他所生活的那个苦难深重的下层生活:从小到大的血腥斗殴,水手间的拥挤、湿热、阴暗,远洋航行的孤苦,肆虐横行的瘟疫,洗衣房严重超负荷的劳动。。。。。。。而苦难并不全是磨练和砥励,它也是对人生和人性的摧残和蹂躏!

  对苦难的赞美病态的,一如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一如人类总会在悲剧中体味更大的审美愉悦。苦难对人的伤害,尤其是对人心灵的伤害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残酷。“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其实只是深陷苦难的太史公无奈中的自怜自艾。后世却常把读作了对苦难的称颂。诸子百家并非都是苦难中发衽的,也并非所有伟大的事业都起于苦难或者竟于苦难!恰恰相反,苦难可能会永久地摧毁人对美好生活的体味感知能力。

  当作品纷纷发行,金钱滚滚而来时,这时的马丁陷入了心灵的疾病:“他想到,此事若发生在短短几个月以前,他会是多么欢畅得意。他把那可能出现的狂欢和目前这满不在乎冷淡作了个对比。那是他的书,他的第一本书,可是他的心却并不曾丝毫加速了跳跃,他感到的只是悲凉。此事对他已经毫无意义。它最大的作用只是给他带来一点钱,而对钱他又已经很不在乎了。”“他提起露丝的名字平静自如,并不犹豫,尽管他也暗自感到惊讶,怎么竟没有内心的颤栗,没有往日所熟悉的那种心跳急促热血涌动的情绪。”在这里我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哀莫大于心死的那种冷气森森。

  学弟“一23”在于连与马丁之间看到的是马丁成功手段正当性,因此对马丁更富于同情。而我更注意到了马丁灵魂深处根深蒂固颓废,在这一点上他们没有高和低。都是人世间可悲的告白,飘飘而来,悄悄而去的行走的影子!在充满喧哗和骚动的生活中没有找到生命的质的真实性,而带着绝望和哀泣幽冥般悄悄登场,悄然谢幕。

  这里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对于连现实需要问答的是:他应不应该去改变命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能够选择什么?他能够怎样选择?而对于杰克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财富到来后,作为我们曾经的苦难人生,价值又将在何处得以实现?现实中马丁一书的作者杰克发财后也走上了一条极度堕落之路,乃至比马丁、于连更堕落。并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我想不宽恕于连和马丁,我们更找不到出路。

  我并不想把良心的尺度放宽,因此我无从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哈姆雷特是一种悲剧,马丁、于连也是一种悲剧。

  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

  《马丁・伊甸》读后感(三):爱情已经过季,而我却还在回味

  爱情已经过季,而我却还在回味——终于读完《马丁.伊甸》

  犬耕地

  读罢《马丁.伊甸》,掩卷无语,我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震荡的情绪在冲击着我的灵魂,马丁对我的冲击要比于连更大。毕竟马丁所生活的时代和我们更为接近,马丁的出身和生活经历于我们更能找到某种共通性和相似性。在这一点上我想谢谢那位推荐了这本书的“一23”学弟。

  读马丁我的收获有三:一是重新来怀想和思考爱情,因为我曾经不承认这东西,我曾经反复重复方鸿渐对爱情的揶揄:“世间哪有什么爱情,压根儿就是生殖冲动!”;二是更深沉地理解了马克思关于阶级理论产生的深刻背景,更强烈地体会了十九世末二十世纪初的生产力水平下,庞大的中产阶级没有形成前,下层人民在苦难深重的生活中形成的反抗本能和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必然性,这不仅有马克思的理论,还包括先前的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社会理想;三是更确切地在感受到金钱不成全全部的人生,也承载不了全部的人心。世事乖戾!只是我不会再写论文了——那只是曾经的一种功利,我想随意落笔,力图尽可能完整地传递我内心受到的某种冲击!先写第一部分:

  灵与肉 物与爱 爱情与功利——马丁、于连及我

  《红与黑》中的于连与《马丁.伊甸》中的马丁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下层青年,从外形到内在气质:于连文弱而略带羞怯,马丁彪悍而十足粗野。二人一个文静而单薄柔弱,一个雄劲而孔武有力。马丁身上自始至终洋溢着下层人的野性和暴烈。于连出身下层,却阴差阳错地丧失了下层人的生活,丧失了下层人应有的野性和血性。在这一点上我与于连更趋近!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拥有那样一种天生的心智和良好的文学悟性,在爱情中都有着基于出身而带来的本能的羞怯和深沉的自卑。

  于连面对爱情冷静而功利,每一次都是小生意人似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斟酌、考量和算计,无论是和雷纳尔夫人还是玛蒂尔德小姐之间,最初产生的都是头脑中的爱情。或者不能叫爱情,而是奴役感情的本能。这就是于连眼中的爱情:“一位英国旅行者谈起他和一只老虎的亲密相处,他把它养大,抚爱它,但是桌子上始终放着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

  而马丁的爱情炽热而浓烈,自然而纯真,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大男孩最真实的灵魂,最后灼伤的却是马丁自己。回味自己,我明白:曾经我的感情至为纯正,但却过于冷静,是叠加了未来几十年的估算的负责任的感情,然而那同样没有用,相反成了压迫感情自身的累赘。这就是当年我常常对同桌女生说起的“我是一个冷静甚而近于冷酷的男人”的全部涵义。

  于连对自己犹豫而狐疑,在上流社会面前表现出深沉自卑下病态的自尊。在感情这一点上我和于连有相似性,它阻碍了我们平等地去与心仪的女孩建立感情。而马丁对自己的感情有信心,他最初虽然渴慕所谓“资产阶级”的生活并有所羞怯和拘谨,但很快他便焕发了他来自底层民众本能的反抗和极度的自信心。这在后来,表现为即使还没有功成名就的他,也开始对莫尔斯,布朗特法官等人进行极端的嘲弄和蔑视。

  正因此,当同样陷于爱情的绝境,于连和马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于连疯狂地压制自己的本能,把自己快要发疯的情感深深地隐藏到心底,等候着“啊,这个高贵的女人终于跪在我脚下了”那种快感的来临。而马丁放纵着自己在爱情中的快乐,象个小男孩似地无邪地享受着爱情带来的幸福和眩晕。“事实上,就爱情而论,他们俩都是孩子,在表达爱情上也都幼稚,不成熟,”

  于连和马丁最大的问题都在于:幼年贫穷而苦难的生活形成爱情的不对称,在这种不对称的爱情中,他们总是难免会受伤。于连会恋上雷纳尔夫人本身就说明他内心存在伤痕,需要抚慰。而和玛蒂尔小姐的博奕中更显现了他的孱弱和心虚。那种病态的征服欲是可悲的。

  马丁在这种爱情中更是伤痕累累,这种不对称的爱情最终要了他的命。一个人少年时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致命的!在不对称的爱情中,马丁初时作为弱势的一方的确无奈而诚惶诚恐!无论他的写作还是不写作都只是他对摆脱这种不对称地位的一种强烈抗争。最初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吸引了露丝爱情的本能,但地位的差异同时也产生了他们爱情的距离,阻碍了爱情的进一步靠近。生活经历方面太大的差异窒息了他们的爱情。

  从一开始,马丁便疯狂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爱情,而露丝却只是懵懂地在受到吸引。同样的情况是:当年的同桌女生——“阿姨”和我之间与马丁和露丝之间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我疯狂地爱上了她,并自知,陷入了深入骨髓的痛苦!而“阿姨”却对自己朦胧的爱情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出身和条件不同产生的不同结果。但她们却都本能地快感于这种对爱情的占有!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你不可非议它!但他客观上形成了爱情不对称。不同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深不可测,不可跨越的爱情鸿沟。在这种不对称的爱情中,甚至莫尔斯夫妇要将马丁作为工具,唤醒露丝沉睡的女性意识,把女儿的爱情作为一种试验,这倒是我至今无法理解的内容。露丝父母所作的一切,与我所能理解的现实生活太不一致!

  基于爱情,马丁开始了向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攀登。而获得爱情的同时,可怜的马丁也在丧失他的灵性!丧失他对露丝的吸引。这正是他爱情的悲剧!从本质上说:露丝对马丁的爱没有脱离上层少女基于对下层青年身上某种不同的特性的好奇而受到的本能吸引,这种特性表现为:脆弱、敏感、野性、暴烈,并时时刻刻显得与露丝社会圈子里的其它所有人截然不同。这一如当年我的某种病态和羞怯对女孩儿产生的诱惑!一句话:这种爱情没有摆脱玛蒂尔德对于连产生的那种头脑中的爱情!

  “她真地成了个女人了,有了男人爱她,向她求婚了。那是对女人的一切天性的诱惑。她生命的机制、她整个的结构都不禁震动、战栗起来。这想法有如被火光吸引的飞蛾在她心里扑腾着。她甚至还设想起马丁求爱的样子,连他要说的话都为他设计好了。她还排练了自己的拒绝。她要用好意把它冲淡,” 这正是玛蒂尔德头脑中的需要鞭子的爱情的典型症候!但以马丁作为水手的生活经历,而能对露丝怀着如此神圣的情感,据此我认为他应该算作一个高尚的人。

  就爱情的结局而言,对于于连我看不到他的出路,除了十字架下殉难的命运,我找不到他的更好的去处。和雷纳尔夫人的爱情只是灵魂的一种栖息,一场不会有结果的哭泣;和玛蒂尔德的爱情只会是短暂的烟云。我怀疑她们如要成就婚姻将会产生莫大的阴影。对于马丁爱情的悲剧性结局来说,我却更多地要怀疑马丁更负有责任,作为马丁生活的时代和美国那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他完全可以从容地走入上流社会,他不象于连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主要得靠世袭来延续贵族社会。

  当露丝着手改造马丁时,在马丁看来却是:“她无法把他塑造得能在她的那个鸽子笼里生存”,而凭什么说生活就不是鸽笼呢?其实把爱情逐入鸽笼,我看到的倒是爱情向婚姻转变时的必然流程和结果。事实上布里森登告诉马丁的是:所有人,出版社和编辑其实都是把文学当作婊子的。美只是功利社会的一个婢女。马丁最初表示反对,但最后他接受了这个结论。他把美本身忽略了,而留存了附着于其上的金钱和功利。那么对于露丝本能的生活态度反应,他又何必过激呢?其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他自己脑子病了。他苦苦追寻的正是他眼中所谓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当这一切到来时他又产生了厌弃。因此他容不下露丝曾经的背道而驰。

  爱情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我不知道在马丁的内心为什么非要那么苛刻,露丝要求他进入她那个社会圈子,要求通过一定方式攀升到她那个阶层,只是她反对他通过写作这种看来希望极为渺茫的方式而已。我想这没有错,而错的是马丁的苦难生活经历和不能回复平静的心态。

  当露丝力图回到马丁身边时,马丁是那样刻薄和歇斯底里:“叫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为什么现在又要我了。他们肯定不是因为我自己而要我的,因为我还是他们原来不想要的那个人。那么他们肯定是因为别的原因要我了,因为某种我以外的东西了,因为某种并不是我的东西了!你要听我告诉你那是什么吗?那是因为我得到了承认。可那承认存在别人心里,并不是我。还有就是因为我已经挣到的钱,和还要挣到的钱。”

  这话倒让我想起当年自己心理受挫时的一段话来:“是我不该走进你的商店,更不该太久地踟躅在你的橱窗前,我知道我购买不起,我只想把玩,该不会怀疑我盗窃吧?”其实这是过去生活给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的后果。“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本我是虚无的,他必然包括那个物我合一的存在。仔细想来,露丝又到底错在哪儿了呢?是的,是马丁病了,生活让他病了!所有自杀者都是有病的。伤害马丁的不是露丝,而是生活!在爱情这事上我是替露丝抱屈的。

  不得不说到一点的是:不论在于连还是马丁或者当年的我的全部感情中都没有亵渎,没有肉欲,没有赤裸裸!不是时下我们哼哼传唱着的《那一夜》。

  最后还是那句话:生活是平淡的,爱情是本能的,只是艺术赋予了它永恒和魅力!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曾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其实爱情或许只是人性中本能的羞怯。

  正如很多人说的:杰克.伦敦的作品太灰暗、低沉、压抑、颓废,过多地阅读杰克的作品或许会增添人的颓废和绝望情绪!这一点需要注意。

  《马丁・伊甸》读后感(四):你爱的不是她

  看马丁伊甸,总是想到另一个人——盖茨比。两个都是情种,为爱痴狂,无私的奉献出了一切。(读了这两本书,我越来越反感女人对爱情比男人忠贞的故事!!!对爱情的态度在人,不在性别)盖茨比一直在喜欢他认为喜欢的她,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刻;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甸因为发现自己不喜欢自己如此痴迷的她,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选择了死亡。

  曾经有个女孩子对我说:“世界上有许多比死还难受的事”,那个时候的我很不屑,认为既然有去死的勇气,为什么不用这样的勇气去解决困难?现在我觉得,有时候,你确实需要用死亡来解决问题。不要嘲笑自杀的人,因为你没有经历她们经历的一切。

  《马丁・伊甸》读后感(五):马丁•伊甸式的我们

  我在此得感谢同样是上海人的许子东教授的点拨,虽然他是在视频里向广大观众介绍了这本书。但是我这样写可以让不知所以的读者以为我和许教授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之间有的只是每个中午看锵锵时的嘉宾与观众的关系。

  《马丁·伊甸》此书还有一名叫做《马丁·伊登》,而不明真相的豆瓣读友们只告诉了读者两个名字,并未涉及缘由。其实我们翻看孙法理的译者序便可清楚地看到这样一句话:

  “本书以前有过译本,书名译作《马丁·伊登》,而这个译本译作了《马丁·伊甸》一字之差,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希望体现作者也许作出的一点暗示……是否暗示着伊甸园呢?”

  译者将这个问题一抛出,便让读者意识到这本书的结局可能带有某种强烈的追求色彩。当我们阅读完整部小说后,我们开始怀疑那些望洋兴叹的东西,伊甸园是否能给予我们真正需要?对所谓的成功是否真有意义提出了无数次的发问。

  那些饱经风残的艰苦岁月里,马丁为不浪费时间一天只睡四个小时,由于没有杂志接受他的早期作品而有上顿无下顿的拮据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自信的精神,是否给了我们这些还未在事业与社会上得到认可的青年足够的信心去战胜那种可能一辈子也遥不可及的希望?而最终可能变成“无名的裘德”?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伊甸”的胜利,而只是在寻找这这个追求成功的过程与经历而劳心劳力,并将在不远的未来来宽慰自己?

  《马丁·伊甸》的胜利超乎了他的预判,他因为一首连出版商都觉得能卖出一千册便是奇迹的《太阳下的耻辱》而荣登为赤手可热的青年作家。金钱,名声都一股脑地送到了他的口袋里。而他清醒地意识到“马丁并没有变,变的是其他人。”当年视上流社会为神明的他已经通过露丝和家人的洗礼终于体验到了这个圈子的附庸风雅与趋炎附势的小人心。那群“群居的流氓”在他成名后纷纷投来橄榄枝,并宣布要请他吃饭。而每次吃饭的话题都围绕着马丁口袋里的金币。

  其中最甚者当属露丝,露丝在整篇小说里注定了扮演资本教育下的最典型人物。她前前后后对马丁失败与成功的明显态度,如同商品将爱情权衡为个人得失。在马丁忙于创作写作的时候,她并不给予马丁丝毫的鼓励和安慰。而在他名利双收时却要以类似乞讨的方式乞讨马丁对她的爱。马丁此刻对真爱已经产生了渺茫、虚无的心理,他不知道什么才是爱,又是什么带来了爱?看完后,我马上发短信告诉一对情侣朋友,因为男方正在偏远的工厂打拼,而女方已在读研究生。半个月前,他们还在为男方的事业前途而揪心于分手,希望女方不要在男方的生活里扮演露丝的角色。

  相比之下马丁的姐夫那个荷兰佬反倒是一路既往地看不起马丁,即使在马丁同意资助他的情况下,他看了马丁的所有作品后仍然作出“全世界都是傻瓜,这种东西也买的结论”。虽然对马丁的态度可恨,但是也算个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我们现在连“真小人”都要表扬一番,可见今天的君子都已经稀有到什么程度了。

  在我的身边以致我在内,有许多成功前的马丁·伊甸。他们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每晚努力工作,在一个无任何家庭背景的环境里自我奋斗,他们可能有许多自己非常擅长的能力,而因为迫于父母和生计,同时又由于整个社会对于他们的资历与能力的模糊认识而不受认可,不得不放下这些本可给他们带来更好生活质量的优势,转而选择去做一份更加稳定的工作。他们的父母可能没有多少知识,长期的传统思想告诉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走有风险的道路。他们宁可你平庸得走向死亡,也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靠艰辛的努力获得其他领域更大的成功。

  杰克·伦敦在整部小说中没有谈及马丁的父母,可能马丁除了几个姐姐以外再无亲人。或者考虑到,如果描写到马丁父母的干涉对马丁的艰苦创作并非是一件好事。我们在狭小的屋檐下,在家长制的道德重压下呼吸困难。我们想离开这个家庭,做一次逃亡,希望得到自己命运的最大掌控权。但我们都徒劳了,我们甚至比马丁更没有能力与条件来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对于这种横横竖竖的限制。我们再反问没有经历艰苦的奋斗而得到的成功是否有其意义?是否我们会在得到这种轻而易举的所谓成功后反而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我们会为当年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而懊悔,以致放弃现有的所有一切继续追求某种艺术的精神吗?还是我们就把持着这些已经获得的,但并非自己愿意的“职位”而继续压抑自己内心最强烈的创造欲嘛?

  可能这些回答都是枉然,真正成为成功而不自杀的马丁·伊甸总是那极少数。而大多数人可能就是“无名的裘德”。他们一生在某一领域中追求,却一事无成。而那些莫名其妙进入这些圈子的人却还会抱怨这世上没追求的人太多。

  千千万万马丁·伊甸般奋斗的我们,生活正在朝失败逼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