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5: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10篇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是一本由刘大木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一):闲话《火堆上的晚清帝国》

  这本书可能是大木的转型之作。人们常常笼统地说“文史哲不分家”,但是实际从感性的文学到严谨的史学,是有很长的路途要走的。我记得我最初读到大木的书是他二十几岁时写的《尘埃的独白》,那是一本纯粹的青春之书,有着无尽的感伤,即使是琳琅满目的书评,也是随性而为,并没有严谨的章法,我刚好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读到,立即就引发了共鸣。后来,又读到他二十几岁时写的一些短篇小说,文字漂亮得不像男生的手笔。那时,我觉得这位作者真是十足的感性,甚至有一些优柔寡断,我觉得他太适合去写漂亮的感伤的打动人心的小说。但是好像他早就放弃了自己所擅长的小说写作,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搬弄文字的作家,他对自己的人生有另外的一些期待。在这以后的八年里,我没有看到他的新作,直到今年出版这本《火堆上的晚清帝国》,可以说这是大木由文学而史学的转型之作。从《火堆上的清王朝》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漂亮的文字,但已经不是当初的那种清澈温柔的漂亮,而是一种疾劲而硬朗的清俊。同样,从《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让人拍案叫绝的情节,但已经不是当初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捕捉,而是对历史的秉笔书写。例如写中山先生的英伦之行,在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同时,大木将之写出了历险侦探故事的惊心动魄。这里的“精彩”诚然有历史本身的魅力,但一块精美的布料要做成衣服,裁缝之功不可小觑,若要呈现衣服的贵重价值,裁缝的技术是关键。

  历史的写作,应该是功底与才华共同支撑的。才华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外行人不好妄加评判。而从时间上来看,大木的历史写作算是比较晚的。但是循着《火堆上的晚清帝国》阅读,读者可以看到作者的历史考据之功。在私下和大木的讨论中,我得知,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大木也深入研究过历史写作的方法,司马迁的《史记》、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等书他都曾作为历史写作的范本深入研究过它们的结构、史观、体例、语言甚至标题。印象深刻的是某一段时间,他曾经很兴奋的告诉我,雨果的《九三年》实际是非常好的历史写作范本,不应该单纯当小说来读……从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的时间来看,他确乎是起步晚了,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这本《火堆上的晚清帝国》确实有功力不够的嫌疑,比如有朋友所批评的材料堆砌得太多,让人应接不暇,读起来很有压迫感,但是这本书究竟如何,不妨交给时间去淘洗,看它能在时间之海中浮沉多久。相信即使这本书难逃沉入大海的命运,大木的历史写作也会继续下去。毕竟一切才刚开始。

  写作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终极的疑惑——我写这些是干嘛的?文学的写作很容易就走向虚妄,但历史的写作会落到实处。在这个物质充裕的快消时代,写作者们,尤其是严肃作品的写作者们在承担知识传承责任的同时,其实还应考虑,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走进浮躁的人心?无论从作者写作此书的初心来看,还是从史料的呈现来看,《火堆上的晚清帝国》都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与这种严肃不匹配的是大木用了小说的笔法来写史,使纷至沓来的历史资料变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并细致还原了与读者隔了好多层的历史人物的幽微心理,使历史人物变得真实立体起来,极大的勾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如写到隆裕太后时,他用了“苦命的妇道人家”的标题,诸多内心的白描和处境的刻画,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末世当国太后的悲惨命运。严肃的历史学者当然不会介意去阅读浩瀚的历史资料,但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只面向某一方面的精英,喜闻乐见的普罗大众其实有非常广泛的阅读历史的需求,如果有严肃又有趣的历史著作可以读,是不是比读胡编乱造的野史、看将历史人物扭曲得不成样子的影视作品要有意义得多呢?从这个层面来讲,大木这种与严肃的历史写作不匹配的写作手法是有功德的。

  因有私心,所以会有偏见,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也仅仅是个人观读之感,具体如何,不妨读者诸君自己一读痛快!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二):清末民初万生象

  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一直是近代史研究的热点。这本书中有清廷皇室、北洋派、地方势力、士绅买办、维新党、革命党、挽救帝国的改革,为何成为了社会各阶级的殊死搏斗!这本书讲述了从1894年到1911年的中国,当时是清朝的统治,从政治体制等视角审视了晚清到民国的变迁。

  马克思曾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项目,也要纠缠着活着的人都头脑!作者说,这本书并非学术著作,也不是戏说历史的游戏制作,而是带有学术思考的思考的通俗历史读本书,史料真实,言而有据,万不敢胡编乱造。作者是刘大木,湖北应城人,曾经在《长城》等杂志上发表过若干小说,2011年开始研究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学术思想史,出版过《新说水浒人物》等图书。

  关于清末民初,坊间的研究专书和论文颇多,通俗性的读物也不少,相关的资料更是浩如烟海,是指是正经事学家的研究文章大多很枯燥,大众感兴趣的细节,他们又语焉不详,而通俗读物一般是业余写手弄的大部分史料也不太靠谱,而且这一段历史因为处在变局的旋涡当中,头绪很多,非常复杂,这样全方位的编制史料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来编写这本书。这本书里呈现的有可靠史料基础上的鲜活细节,平正通达而又不失新颖的史观,通俗幽默而又不失优雅的文笔,各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能够感觉到。好作者必须具备三样东西,一是:历史渊博扎实的学识,二是通俗优雅的文笔,三是服务于大众的精神,英国的威尔斯,美国的庞龙,日本的陈舜臣和盐野七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文学学术著作都为高头讲章,繁琐的考证,加上艰涩的文笔,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如今是高深的学问转化为通俗读物,让大众读者轻松阅读,不失为一项功德。读本书可以归为这一类。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要尽量还清,还原晚清历史现场,展示清朝帝国衰亡的整个过程,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尽力避免脸谱化标签化的倾向,二是为了使清朝帝国,衰亡的原因提供一种解释,供读者去评判,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叙事体例上选择颇费了一番周折,以政治性大事作为枢纽,选取在实践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核心人物,采用人物合传的方式来编写故事,在笔法上又力图接近司马迁和黄仁宇这样能使文字变得更复杂更真实更精彩的内容。

  总之清朝帝国的衰亡史和中华民国的建国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也是这段历史的丰富性所在,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对这段清末明初的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三):以小说笔法写史 以治史态度著文——谈刘大木《火堆上的晚清帝国》

  以小说笔法写史 以治史态度著文

  ——谈刘大木《火堆上的晚清帝国》

  赵立涛(作家、著有《微演讲——一句话抓住人心》)

  我不是书评家,而是大木的朋友。

  不过,作为一个读书人,编过十年文章,写过两本小书,我分辨何为好书的功力还是有一点的。更何况,我“一根筋”,对于朋友更舍得说实话,不会因友废言。

  拿到《火堆上的晚清帝国》样书时,我便备好纸笔,准备一边读一边“挑错”。这是做十年编辑落下的“职业病”。不料,我捧起书,一口气读了好几章。直到幼儿连叫几声唤我吃饭,我方回过神儿来,将思绪从书中拔出。

  品毕全书,我细细复盘读书感受,之所以“沉浸”其中,一来故事引人入胜,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类书籍,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小说。很多历史细节,十分新鲜、真实,扑棱棱迎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二来惊叹大木笔力又进一层,行文绵密,语言生动,幽默与机灵俯拾皆是。这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大木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

  这是一本好玩的书。在我看来,好玩、好读,虽非好书第一要素,却是决定一本书“传远”的重要因素。《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书名耐人寻味、颇具张力,清王朝被置于“火堆”之上“烘烤”,命悬一线,处境岌岌可危。尽管我们已了解基本史实,但仍不免发问:清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怎么样?大木开篇便将清王朝比作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子,在全书中讲述了各色人等如何修补这栋房子、如何革掉这座房子的命。

  好玩在语言。我与大木相识多年,别人追求“日进斗金”,他却讲究“日著千文”,积累手稿估计已达数十万之巨,即使是写读书笔记,也恨不得用上“十八般武艺”,让语言冼练、漂亮,充满画面感。对一本书来说,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便是血肉。语言丰满者,读来则饶有趣味,更能吸引读者,进而引起共鸣。且看大木的语言——“甲午年, 清帝国被时代架上了火堆。清帝国这栋房子确实又老又破。老员工李鸿章干了一辈子修修补补的活。他的徒儿袁世凯不但没继承他的工作,任这老房子在风雨中摇摆,最后还帮着一块拆迁。”话语中充满幽默和机警,处处吊着你的胃口,吸引你继续读下去。

  好玩在观点。大木讲述故事娓娓道来,剖析史实入木三分。他分析清末“中学与西学”的命运——“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劣,中国始终处在焦虑当中,心理防御的铠甲随时间一层一层地剥落,如同蛇脱去皮一样,甲午年谈自由民主肯定是不敢想象的事, 二十年之后, 不谈这些才不时髦。甲午年国会是个新东西,十多年之后,士绅们都会弄了。中国最终选择的还是激进的路子,只是披了一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面沾光的外衣。”用看似戏谑的语言,揭示清末“中学与西学”的演变,可谓一针见血。此类见识,在书中比比皆是。对于做学问者来说,到达一定境界时,诸门学问会在某一点上“打通”。我不敢说大木已经达到这一境界,但起码他找到了一条路子,可以多维度考量史实,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这是一本真实的书。在我看来,著书最为要紧的就是“真实”,说真事讲真话,用真功表真情。好比厨师做菜,用料要真,不能以次充好;做法要真,要把真本事使出来,不能糊弄食客。在这一点上,《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一书确是一股“清流”,“干货”十足,货真价实。全书之真体现在所用史料上,附录部分仅专著就有85种,遑论其他文献。也正是有了这些“支柱”,再通过扎实的“考据”,方能稳稳当当地撑起全书。全书之真亦体现在行文上,“无一处无来历”,每一处都有根据,每一处都经得起推敲。如,前文所述清王朝是一栋破房子的比喻并非大木原创,而是出自李鸿章之手。全书之真还体现在创作态度上。最早听大木提起此书构想,是在三年前。书稿完成后又几经修订,如今方才面世。大木著书之严谨态度可见一般。全书之真更体现在人物形象上。在大木的笔下,历史人物仿佛邻居小哥,有光鲜有不堪,有进击有彷徨,形象饱满、真实。人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其复杂程度难以描述。大学问家胡适“表达想法的时候也是害怕的、遮遮掩掩的,在胆气上不如孙中山”;孙中山毕业后行医并不顺利,想走上层路线,“为了弄到推荐信,中山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庚子年康有为从美国回来,筹备资金准备勤王,“他渴望匍匐在虚幻的皇权下面”……人物形象立起来了,全书也因此而丰满生动、真实可信。大木做了一种尝试,尝试用小说笔法写历史,以治史态度写文章,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全书也因此具有了文学和史学的双重意味。

  这还是一本才情之书。书如其人。如果你去过大木家里,满眼望去,宽大的钢铁书架上整整齐齐地码满了书,你必会惊诧于主人对于学问的追求是何等“饥渴”;如果你曾与大木交谈,他能迅速沿着你的话题谈下去,帮你理清思路,从古希腊到现代为你提供论据上的支撑。大木偏安一隅,内心却从不安分,想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地域从来不是决定建树高低的充要条件,心灵的宽度与广度、思考的力度与深度才是。大木教了十多年书,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而自己也百炼成钢,才情尽显。

  总之,如果你想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详尽了解清王朝的秘密,那么我推荐这一本。

  2017年9月18日于北京微光斋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四):帝国的残阳

  

帝国的残阳

中国自三皇五帝而来,煌煌五千载岁月,几乎一直是文明的象征,政治高度早熟,公元前221年建立的秦朝就确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在之后的岁月里,绝大部分时间中国都是盘踞在东方的霸主。直到清末,天朝上国的梦被坚船利炮击碎,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李鸿章、孙中山等人各展风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谋求着中国的富强。李鸿章拼命裱糊的大清帝国,千疮百孔、腐朽不堪,终究在孙中山等人的革命中轰然倒塌,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破灭,空留晚清这一抹残阳。

  清朝的覆灭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军事基础松动。八旗和绿营制度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消灭殆尽,由汉人地主阶级所掌控的地方军事力量(团练)开始崛起,最初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而后是李鸿章的淮军。在太平天国运动,地方军阀化逐渐开启,地方的督抚开始掌控了实权,实质上控制了财权和兵权。

  科举的废除。随着科举制的消失,满清对意识形态领域彻底丧失了主导权,传统的儒教是维系君主和士人阶层的有力的工具,科举的废除意味着这条纽带被斩断,而并没有一种新的东西可以维系两者这间的关系。读书做官是中国人传统的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当科举被废除,又没有新的有效的途径可以实现上下层之间的流动,这种前途的幻灭感带来了巨大的离心力。

  如作者所说,清帝国这栋房子又老又破,李鸿章修修补补一辈子勉强支持了一些时日。立宪派空有想法,却缺乏实践的能力。革命派缺乏实力,虽然取得的胜利,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的北洋派窃取。至此,千年的帝制的最后一抹残阳也消失殆尽,属于共和的蓬勃朝阳徐徐升起。

  星云敬上

  2017.11.25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五):历史的可能——《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书评

  历史的可能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书评

  吕明光(作家、著有《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诗传》)

  在我看来,历史所展现给世人的,有三种面目:一种当然是胜利者书写的,一种是民间口口相传形成野史的,还有一种,就是永远不可还原的真实场景,但事后回想起来,就连当事人也容易陷入罗生门,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只有上帝才拥有俯瞰历史全貌 的视角。而文字等语言信息,比如承载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神学等思想,是认知这个世界的工具。可是,在认知的同时,人类就被语言工具束缚了。倘若能跳出这个逻辑,或许一切豁然开朗。就像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其实都是宇宙选择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不是本 原。那么,感知到的时间也是一种被选择、被强加的东西,时间的真相,只是人类引入的一个度量单位。

  有物理学家认为:时间的概念只是一种人类记忆的幻觉,曾经发生过和未来会发生的一切 事情都在现在发生。他的依据是,如果时间存在,那么过去一小时在哪里?如果把所以物理常数放在一起,得出“宇宙是虚拟的,人们只是活在梦中”的,那么一切 问题迎刃而解。就像“月亮在你不看它的时候并不存在”是一样的道理。

  若如此,读历史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学者刘辉的新作《火堆上的晚清帝国》很显然给出了一个答案:既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追 逐真相更是一场徒劳,那么不妨,去享受历史。尤其是,离我们近的的这段时间的中国史。读者将会看到一个个裹挟在历史泥石流里的鲜活的人物,那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活在祖辈都经历过的那个时代,触手可及,但又非常敏感,这个文字的边界很模糊,游刃有余,才是智慧。很显然,作者做到了这一点。文字是诙谐的,语言引人入胜,文字结构举重若轻,看似自然天成,实则匠心独具。不乏 历史细节,就在那些容易被历史烟云遮蔽的地带。当然,江湖险恶,不如相忘于江湖。历 史本就是稀松平常的,只是过后一看,原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初全是传奇。

  龙应台有段话:“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 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 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 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胡适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说,他说的是历史作品,不是历史。是的,历史作品可以有多种维度去解读,去进入,但,历史也不只有一个。历史的从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充满了无限可能。学者刘辉的这本书,就是其中的一个“平行世界”。相信读者翻开这本书,走在幽暗时空的交叉小径,必定会有所发现,恍若隔世。

  2017年9月20日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六):求真求解共徘徊:《火堆上的晚清帝国》

  历史的诡异之处,正是历史的可爱之处;历史的真实之处,正是历史的释疑之处;时间的沉积层越积越厚,谜团沉入时间和空间的深渊,真实的原因没入历史人物的心底,真实的动机似有却无,求真求解,是历史的使命,更是研究者的目的任务,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刘大木的《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以生动鲜明的史料给我们呈现出另一种精彩的历史面貌,以鲜活的文字有趣的表述为我们再现由“老屋拆迁”到“共和月饼”的全方位无死角的精心博弈,并为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作出了阐释。

  “一切是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如是说。作者刘大木有自己切实的感悟与体验,更感受到来自“生命存在的绿野”;兰克学派的实证主义,与他来说更是“心有戚戚焉”,史料的真实性是史学界的“铁律与共识”,刘大木《火堆上的晚清》努力去做了,究竟史料的真实度有多高,读者自有评判;奥古斯丁、黑格尔、马克思、布克哈特、克罗齐、斯宾格勒、科林伍德、破普尔、布罗代尔、汤因比……刘大木先生也有清醒的认识,究竟其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晚清,又在多大程度上阐释其历史动因,读者也可以做出评估;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使刘大木先生获取了言说历史的新勇气,追溯整个中西方历史抒写的源头,古希腊也好古代中国也好,从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希罗多德、修斯底德,“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写从来都是源于个人”或者说是“一种文学表达”。

  是的,确实如此,历史在一定意义上看,就是一种个人的言说。《火堆上的晚清》就是刘大木历史研究的一种言说,一种带着探索与实验性质的尝试,这种尝试与探索,激发起读者个体,从自身和现实出发,对逝去不远的历史(从1894到1911年,从基本史料出发,层层剖析,步步透视),重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这和官修的历史有了差别,这与当下胡编乱造的野史有了区别,更和影视剧的生硬概念化拉开了距离,这正是《火堆上的晚清帝国》促使我进行精读研究的基本原因。

  记得有个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是的,是中国的现在是由无数个中国的过去组成,中国的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影响如何,正是史学家研究的重任所在,也是众多思想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并不是所有历史都值得研究,并不是所有历史现象都需要解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就是这样神奇的统一了。在我看来,甲午清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关捩点,影响到中国的历史走向,历史的关键处往往就是“那一步”、“这一点”。

  刘大木先生《火堆上的晚清帝国》,就是抓住了“这一点”、“那一步”,“从政治体制等视角审视晚清到民国的变迁”,为我们重新认识研究晚清迈出了具有前瞻意义的重要一步。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对袁世凯的认识,更是天翻地覆的。教科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袁世凯,是什么样子的,以及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有差异的。枭雄的袁世凯,英雄的袁世凯,人性的袁世凯,小站练兵的袁世凯,既通情达理由谙熟世故的袁世凯,这种颠覆性的观念,来自于史料的准确和史料的运用,可谓体现作者的史学观念。

  对历史书写的综合过程的积极尝试。纪传体、通鉴体、纪事本末体、通俗体、新历史主义,都是作者借鉴学习的模本和范本。一方面,中国历史典籍的借鉴,《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以及张萌麟、曹聚仁、李长之等;另一方面,启蒙和革命以来的思想家影响下的伏尔泰、爱德华·吉本、休谟、麦考来、米诗莱、泰纳、蒙森、伯里等,这也是一个曲折的复杂过程,更是作者所一贯追求之“史家三长”之所在。

  历史真实的文学性诗意表达。在重视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的文笔是文学性的,真实的史料,夹杂文学性的心理刻画,栩栩如生再现历史环境中的真实人物,在真实历史事件中塑造人物形象,这可能有损历史的真实;但是,文学性的形象化描写,克服了官修历史的枯燥无味之感。这可能就是作者追求史学文学化、文学史学化的一种效果。

  常常梦里希望有这样的一部历史著作问世,现在,不是就在眼前吗?期望本书的问世,带给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深刻理解晚清的那段历史,影响中国未来走向的关键点……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七):二十年晚清众生相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建立将近二百年的1840年的的那一年,它终于走向了它的末端。西方列强强行用枪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由此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也开始了它的晚期统治。

  风雨飘摇的时局、内忧外患的国家、层出不穷的事件以及多方派别的角斗。历史好比一出出的折子戏。在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的晚期,着实是上演了一出出的精彩剧目。

  对于《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这本书的题目,个人认为是十分形象的。以当时岌岌可危的动乱情势来看,无论是当权的统治者,还是力主维新的改革派,或是一心要推翻帝制的革命派……他们的日子应该都过的不算舒心,甚至真的是会有一种被架在火堆上烤的感觉。

  我们对于历史的初步了解,往往大多都是由上学时的历史课本而来。但是教科书上碍于篇幅所限往往只是讲个大概。就像是晚晴将近百年的历史,课本上也就是几个章节便匆匆结束,绝不可能如同此书这般用三百多页的篇幅独成一书来讲述,更何况此书只是讲述了晚清时期的1894年至1911年清朝最最末期不足二十年的历史,其中所含的料更是要丰富的多了。

  从前读清朝的历史总会有一个不太好的认识,那就是当权者、非革命者统统都是大奸大恶之人,是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不过后来慢慢时间久了,也渐渐开始学会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是非曲直善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讲的清楚的,对一个人的评判,也不是仅仅通过一件事情就能够下定义的。

  此书的作者刘大木参考了众多历史书籍,尽可能的将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真实的再现,历时将近五年才完稿。在此书中他对于每一个曾经出现的人物都是以一种尽可能客观的态度来讲述。不因个人好恶对历史人物进行判断,只是将其在历史中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扮演的角色为读者介绍开来,将二十年的晚晴众生相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虽说是历史自有人来评说,终究也不能够是太过于妄言。作者已经将历史尽可能的真实还原于读者的眼前,至于其中的真解,就由读者自己去感受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