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3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精选10篇

  《命运攸关的抉择》是一本由[英] 伊恩·克肖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一):为什么在二战中,大国领导们一再做出本应避免的错误决策

  历史无比吊诡,一场毫无意义、持续了六年之久的,在全世界经济社会政治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杀戮几乎重新塑造了今日关于人类的一切。

  如果拥有好奇拒绝遗忘美德,并愿意从悲惨荒诞的历史中吸取哪怕一丁点教训的话,我们就必须对二战史重新审视,结果必然会让人大吃一惊——仅仅在1940到1941年之间,世界主要大国、亦即主要参战国的领导人做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般的决策。这些决策如此重要联系又是如此之紧密,以至于如果不能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我们就无从理解剩下的所有决策,更加无从理解二战的所有因果,以及无从理解今日的世界缘何成为其所是的那种样子

  更加吊诡的是,几乎所有这些联系紧密、十万火急的抉择在今天的眼光看来都是极端荒唐与不明智的,似乎所有大国联起手来轻描淡写地玩了一场命运攸关的多米诺骨牌游戏一般,因为无论他们的政体与决策机制是怎么样的,竟都在自己内外交困、命运攸关的时刻发生了种种信息误判、互相误解,最后全部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也本应避免的抉择。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希特勒研究权威学者、谢菲尔德大学荣休现代史教授伊恩·肖克(Ian Kershaw)爵士用他无比高超的叙事技艺为我们讲述了这场蝴蝶效应精彩绝伦、却又无比荒唐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十张轰然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下面,不仅仅埋葬着人类野望、贪婪自作聪明愚蠢,更有他对于英美日德俄五国政治结构极富睿智却又忧心忡忡比较思考,而这效法波西比阿著史伟意的现实与政治关怀,对于国人来说尤为可贵,毕竟因为政治逻辑的判然有别,国人往往既不易理解欧美国家普遍的政治决策过程,更容易完全误读整个二战史。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二):我们如何做,避免大败局

  现在还能打开魔兽争霸和红色警戒的,一定是对游戏的真爱

  作为已经衰落的RTS游戏也就是即时战略游戏,有一个核心的机制,叫做“战争迷雾”:即地图上漆黑的一片,每一个玩家都要面对这黑雾的阻挠,面对着从黑雾中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就会窜出来的敌人,快速反应做出自己的反应和决策。

  可以说,这团迷雾就是RTS的精髓所在——面对未知,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面对已知的敌人,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又能够为了应对这一切做出什么样的准备?这一切又与我们的生活无比相似——除了不能推倒重来之外。

  我们可以通过看高手的游戏录像来更好地打游戏,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高手录像的,这个录像就是历史。最辉煌的决策过程可能就是70年前那场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二战了吧。

  二战欧洲战场始于德军闪击波兰,亚洲战场始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整场战争的结局在1940年-1941年之间就已经确定,因为相关各方在这两年的时间中做出的政治和军事决策,就已经让这场战争大局定鼎,英国历史学家伊恩·克肖通过对六个国家,十项决策的考察,做出了这个结论

回到原点

  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决策就是做选择,在选择中不仅要付出选择的代价,更要付出放弃的代价,而决策的过程则是如何分配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更是在当下条件约束中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不断面临决策,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我们不仅要做出自己的决策,更要理解别人的决策,并作出自己的反应。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矛盾激化的最终解决方式,因而战争的胜败与最初的政治决策可以说息息相关,从决策的角度看,从1940年5月英国决心独自抗战到1941年12月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各国领导人面对着现实中存在的“战争迷雾”,从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出发,做出了一系列相互影响关联重大决策,这些决策让二战迅速扩大,在这些命运攸关的抉择面前,随后发生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不论是之后的开罗宣言,雅尔塔体系还是波茨坦公告,原子弹轰炸日本,这一切都是这10项命运攸关的抉择的演绎和最终结果的体现

  我们需要理解决策背后的约束条件,如果要理解二战以及二战之后的国际环境,就必须回到决策的时刻,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去复盘政治家们的决策背景,并且从中汲取教训,避免自己犯下决策错误。在那19个月里面,这些国家的大人物,面对自己国家、民族危亡关头,是如何进行决策的,他们决策受到什么样的制约,他们决策以后又是如何影响战争和整个世界格局,以至于对另外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决策造成影响的。

  这本书就是在进行这个复盘过程。

  这10项重大决策,每一个相互连接,如同多米诺骨牌,将整个世界铸造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看待历史的角度

  看待历史的时候,并不能以现在的角度和观点去看过去,历史中的决策者并像我们一样看待当时的状况,现在看来是明确的信息,在当时则未必能全部掌握的,更何况他们决策时还受到更多外在因素的约束。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最终导致了很多假设:如果希特勒不入侵苏联,德国就不会战败,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日本法西斯也不会战败,当然,这种判断还存在于对斯大林的猜测上。

  对于这些假设,很多时候的解释往往是脸谱化的,比如“要让敌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这种决定论,而这种论断很多时候和手撕鬼子的区别并不大。当我们回到决策时刻,我们才能发现,决策者们只能大体了解敌人的计划,他们也要看看自己手上的牌的好坏,面对着已知的自己和未知的“战争迷雾”,他们做出了这些决定。在本书之中,分析了在后世看来理论上可行的替代方案,这些替代方案每一个都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是当这些方案嵌入复盘的决策环境的时候,历史仿佛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这些方案,都行不通。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在作者的伴随下,从交战国不同的领导人视角下审视这场战争以及战争迷雾笼罩下的世界格局。每个决策,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替代方案,如果选择了这些替代方案会有什么后果,一个接一个,越往前可供选择的方案就越多,越往后,就越被动,越难以改变。

  历史是条单行道,他们不得不做出历史上已经做出的抉择。

  所以,他们的决定并非那么“英明神武”,也绝非“蠢不可耐”。

难道这就意味着历史存在必然么?

  决策的背后是决策方式也就是制度的对决,对于希特勒而言,进攻并摧毁苏联,并不是他出于意识形态的决策,更是在战略上被逼无奈的选择,而日本的南进扩张也没有其他替代的可能,除了向南扩张,日本别无选择,而德国和日本的精英们敢于冒着巨大风险,从根本上讲,他们认为一定要通过扩张来摘掉自认为“一无所有的国家”的帽子,获得强国地位,英帝国的世界霸权和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是他们认为的最大敌人,而面对着美国的经济实力,他们必须尽快寻求胜利,于是他们就选择了风险极大的冒险行为。

  制度在这里影响了领导人的判断力,法西斯政权不断地在制造民意,通过无休止的宣传和镇压反对意见生产民意,而领导者保留了独断专行的权力,这种制度下,统治者很可能会犯下灾难性的错误,斯大林个人严重误判了形势,而整个苏联并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想法。美英在决策过程中有着与德国和苏联完全不同的表现,丘吉尔并不能在内阁大权独揽,在战与和这个问题上,他需要与内阁交流并共同作出决策,虽然哈利法克斯与丘吉尔意见相左,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维护英国的国家独立和英帝国的存在。美国的制度决定了罗斯福不用在乎他的内阁,但是罗斯福必须注意民意,罗斯福固然是影响民意的高手,但是他不能生产和制造民意,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福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不断地停滞,不断地试探和调查美国的民意状态,不断地确保始终站在民意一边,而这一切实现的是对于政策充分讨论大众对于决策的理解。

  当制度影响了信息的流动和传达,不同的决策方式就必然导致不同的结局,所谓“人在算,天在看”,也就是说不管实力多么强大,在世界格局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强悍事事算尽的地步。任何决策,都需要考虑无法达到目的之后的替代方案,还需要考虑你基于当下信息判断的情况,决策后对方是否因为你的行动而进行了新一轮决策,而制度和决策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这个过程。

历史可以教给我们什么?

  吴晓波在《大败局II》中提出:企业家失陷于两个因素:违背了商业的基本逻辑,企业内心欲望的膨胀,他们的人格模式更多是“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而失控则往往是大败局开始的预兆。

  进行决策的方式正是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法宝

  决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求得最优解的行为,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我们的思想,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做出的决策从买房到offer,都是在这些约束下实现,决策一定是不完美的,能实现的只是最大可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决策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能为外人道,每一个身处决策中的人所面对的情境都不尽相同,对于别人的决策,我们能做的只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并针对决策作出自己的反应,试图理解憋人的决策是一件十分困难事情,整个意识形态碎片化加强了这一趋势

  决策是充满算计和计划的艺术,有一些短期上是正确的决策,从长期看却是千错万错,比如日本的南进政策,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但从长期看却让整个国家万劫不复,面对着重大的决策和计划,不能仅仅看到当下,而应该放到更加长远的历史的眼光中去思索和度量,使之符合我们的利益。

  决策是坚守与放弃的艺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每做出一个决策,相应地都是对其他决策的放弃,英国坚持抗战,放弃了和德国人的和谈,日本南进政策,放弃了与美国人的谈判,虽然有些替代政策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决策并不是像当时一样如此受限,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要更多考量决策背后的机会成本,才能够让我们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更好实现我们的利益。

  决策不是孤立和静态的,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别人,英国坚定不移地坚持抗击德国,直接使得德国不得不再次面对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直接打断了德国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在亚洲战场也是一样,日本人在战前雄心勃勃声称“三个月灭亡中国”,正是坚持不懈地抗战,使得日军深陷泥潭,为了解套,不得不选择南进政策,直接导致了日本人最终的灭亡。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像德国和日本这种打如意算盘的时候,必须要记住这是一个动态的世界,决策时要有Plan B。

  决策是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艺术,不同的国家在决策过程中有着明显不同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式,英国在大的议会和内阁中通过战时内阁实现集权,信息的处理是集中的,而来源而是分散的;德国和日本则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制造和控制民意,信息的来源和处理都高度集中;美国则不得不考虑民意,不停地收集更多的信息,而信息的处理则在这更加广泛的信息中进行广泛地处理。面对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厚重的“资讯茧”和“信息孤岛”,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决策时捅破资讯茧,不断收集更加广泛的信息,才能做出适合我们利益的决策。

  当我们面对“命运攸关抉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反思过去决策的过程,从中汲取决策的灵感,多思考我们决策的逻辑和方式,多考量我们决策的依据让我们每一次决策都能够实现我们的利益。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三):改变世界的“艰难抉择”

  1940年5月到1941年12月,这是一段平凡岁月,又是一段不平的岁月。因为这段时间刚好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段时间既不是二战的爆发时间点,又不是中国 抗日战争的爆发。如果说在这短短的19个月时间里有哪些值得研究的大事,列出来却也很多:从英国决定独自抗击德国法 西 斯开始,到1941年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德国向美国宣战,同时决定对犹太人进行大屠 杀。。。。。。这些事情单独来看,只是二战进程中的一个个节点,但是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对战双方阵营在这19个月里的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尽管在1941年底,战争仍有三年多的进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了。

  伊恩·克肖作为世界知名的20世纪德国史学家,多年以来在希特勒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这一次他没有单独研究德国的二战历史,转而通过对特定的时间段的世界局势进行研究,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的角度来看待这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争的发展。他没有选择对现有的二战史料进行平铺直叙,而是为我们展示了这19个月里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为什么要看这些决策呢?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政治体制、决策机制、意识形态、决策者所能掌握的情报信息、国内舆论、国际环境、决策者的理智与情感……这些无一不影响着“二战”中这些决策的形成过程。伊恩·克肖为我们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这十个决策中的作用与影响,用这十个线索来为我们还原当时战场之外看不见的硝烟。同时,伊恩·克肖还专门分析了被决策者们抛弃的其他替代方案,并合理推测了选择这些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对这些替代方案被放弃过程的分析更是凸显了决策者做出这些命运攸关的抉择背后的逻辑。所有发生过的一切,不是必然,又都成为了必然。

  在这19个月里,英国决心独自抗击德国法 西 斯,希 特 勒举兵进攻苏联,墨 索里 尼加入轴 心国阵营出手瓜分世界,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德国向美国宣战,同时决定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在世界地图上的这一点一点火光迅速烧成一片,将越来越多的国家拉入战火之中。幸好,这段时间里,英国没有向德国屈服,美国终于伸出援手,日本终于点燃了“火药桶”,一切的走向开始逐渐明了。

  十个对世界来说“命运攸关的抉择”诉说着那段战火硝烟的历史,也让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珍惜和平。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四):不得不做的选择

  世界大战有两次,这是决定人类命运的两次战争,讲到历史,这两次战争永远都会重点描述。这本《命运攸关的抉择》是由英国著名史学家伊恩克肖经过多年的考察与研究总结出了从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十个决定命运的抉择,这个翻译很恰当,抉择有点经过千思熟虑而得出的最接近正确的选择。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未来可以,只不过要想改变未来,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实力和百分百的把握。

  这十个抉择分别是由六个大国提出来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抉择互相影响,互相联系,最终促成了我们说熟知的历史。在书中出现了无数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有些是我们没有接触到过的,有些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每个国家都积极反应,要顾虑到尽可能全面的影响,一步一步使一个决策成型。文字当然没有真实更有冲击力,这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才更是可怕。当我们冷静看待每一个细节,深知随便一点不同就能够改变结局,但是这些抉择就这么产生了。然而这些选择也不是一开始就被确立,而是有很多备选方案,作者列举出了所有的可能,并且分析了为什么会抛弃其他那些方案。

  战争会使人更加清醒,这不像平常做决定,而是命运攸关的抉择。那时的决策者们要想到最坏的结局,并且在心中不断演示,最终才能够通过一个方案。那种思考逻辑不逊于福尔摩斯破案时的机敏,因为考虑大局往往需要考虑到更多的细节。了解这些历史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思考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战争是恐怖的,但是一味的逃避绝对解决不了问题,一定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多数人做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经得住质疑,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书中的这些人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这种对于政治的敏捷性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

  很多事情的背后都有着我们未曾了解到的,很多历史的由来也都不是顺利的,我们只知道结局如何,却不知道过程,那么这个结局就毫无意义。当看到这些事实的时候,我难免会捏一把汗,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光是想是想不明白的,只有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想得通,原来只有这一种选择。很少有人用这种连续性思维来研究历史,这本书独具特色,我也十分佩服本书的作者。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五):很有价值的对比研究

  蒙后浪编辑惠赐伊恩·克肖教授Ian Kershaw《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的中译本,花了一周时间读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已是汗牛充栋,论述战争期间及其前后,各国重大决策如何作出、决策后果及其关联的书也不少,不过如本书这样,集中选取在1940-1941时间段,并把各国在此期间的十个关键决策的决策过程及前因后果进行对比分析,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这十个决策分别是:

  1:法国崩溃后英国决定独自抵抗,

  2/9/10:希特勒进攻苏联、向美国宣战、万湖会议启动欧陆

  3/8屠犹,日本选择南进、开战

  4 意大利参战

  5/7 罗斯福援助英国,在大西洋和德国不宣而战

  6 斯大林刚愎自用导致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1940年-1941的这十个关键决策,急剧扩大了二次大战的规模,将从传统的欧陆和大西洋,延烧到全世界,并和远东的中国抗战联结起来,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名为世界大战,主战场集中在欧陆和大西洋北部,在中东、非洲、远东和太平洋等地,只是规模有限的的外围性战事;1939-1940年春的的二战,战场主要在中欧和西欧,各方动员并投入了数百万军人;书中,寥寥几十个关键政治家和军人做出这十个决策之后,北极的冰海,浩瀚的太平洋,俄国的平原,非洲的沙漠,南欧的群山,各国的几千万士兵在陆地、天空、海洋、水下舍命搏杀,几亿民众总动员进行生产和后勤支援,最后德国的大小城镇在漫天的轰炸机投下火海后被美苏两家地面部队碾过,日本在两团蘑菇云后屈膝,而欧洲一半的犹太人已化为死亡营里的冤魂,世界进入了联合国和冷战并存的新篇章。说这些决策改变世界,并无虚词。

  全书52万字,去掉前言后记,对于每个决策,作者用四五万字描述了各国领导人做出决策的动机、依据,在做决策中的磋商或者独断过程,决策实行的后果,大胆的what if:如果当时的领导人根据有限的决策参考,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局势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历史没有走向这些what if的分析。

  作者认为,认定当年的这些决策是无可改变的命中注定有点事后诸葛亮,但通过若干分析,作者也揭示出,在当年的种种风云变幻中,这些领导人虽然看似有若干选择,而且也确实在这些选择面前曾经有过种种不人知的犹豫和动摇,但他们最后在历史上做出的这种选择,仍然是最符合当事人思考行为逻辑的选择。例如,对于1940年英国决定单独抗战,一般人往往被丘吉尔豪气干云的回忆录所诱导,以为英国人选了丘吉尔上台后,约翰牛蛮劲发作,就算法国认输,也一意要和元首干到底;本书则披露,丘吉尔上台后,在一段时间内还得倚重张伯伦,哈利法克斯当时还处于核心决策层,并且确实提出了妥协退让的动议,而核心决策者也确实就此讨论过,但最终,丘吉尔在张伯伦的支持下否决了妥协和谈判的选项,决定打到底。这种分析方式,也算是必然?-偶然? - 必然!的一种螺旋式探讨吧。

  作者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后,在本书选用的一则秘辛,笔者读后甚为感慨。第六章,俄国被卷入战争,谈到俄国的反向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时,作者引用了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内容:斯大林对政治局说,“这当然是个游戏,就看谁能骗得过谁了。我看得穿希特勒在玩什么巴西,他以为他能骗过我。实际上是我耍了他”

  ——12年前,同样是斯大林,面对着各方传来的关于蒋介石可能叛变革命的警告,在1927年4月6日克里姆林宫的一次会议上说道,“蒋介石也许不同情革命,但他领导着军队,而且除了率领这支军队反对帝国主义之外,他还不会干别的。……当这些右派被利用完了之后,就将他们像一个柠檬一样挤碎,然后扔掉。”中国人当然知道后来的结果了,仅仅六天之后,蒋介石率先发动政变,南北各地的反动军阀群起响应,血洗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大革命在血泊中失败,蒋介石把苏联像一个柠檬一样利用完了扔掉。

  12年之后,看来斯大林是没想起当年自以为是的他在蒋介石手上的惨败,在场的政治局人员也没有人敢不开眼提的这笔旧账。当年和斯大林就中国革命问题争论的托洛茨基等人,早已在内部惨烈的权力斗争失败后或者流亡海外,或者被枪毙。39年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则多为革命元老被肃清后提拔的后进,大概也没人想得起这笔旧账;于是苏联就在斯大林的刚愎自用中,奔向了战争初期的巨大灾难,付出了比中国大革命更为惨烈的代价。

  本书作者囿于资产阶级国家学者的偏见^_^,在书中把苏联和德日意三国都归类成专制国家。说起来,日本是一群寡头军阀政客无人能也无人敢最后拍板负责,就稀里糊涂带着国家往狂妄和灭亡之路飞奔;德意苏都有一个拍板的老板,虽然都因为政权的专制结构,领导人过于独裁,外界和下层的信息不能有效上达,但也各有不同:

  墨索里尼作为一个头上还有虚位国王的僭主,有时甚至要兼任八个部长,要通过职位的权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正说明他执政时间最长而地位最不稳固,底下的人小算盘也最多。如书中所述,时任外长的墨索里尼女婿齐亚诺个人野心,促成了对希腊的入侵和后续的军事灾难。

  在苏联,斯大林的一波波清洗和个人崇拜,某种程度反而反映斯大林在除掉了那些在革命中与自己功勋、威望、资历相齐的同僚之后,对自己的地位仍然不那么有自信,因此有时更听不得反对意见唯恐有损于自己的威信,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从其他书籍可以看到,在战争初期惨败的当头棒喝之后,斯大林相对能接受一点来自于忠实下属如朱可夫的不同意见了。至于临终前几年又开始的一波肃反,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像墨索里尼仍然有名义上司,斯大林要干掉同僚,希特勒是带挈着攀附他的纳粹党上位,在长刀之夜的一波清洗后,希特勒尽管发动了对国内犹太人和不同政见者的迫害,在44年刺杀事件之前,希特勒倒没有也不必再在权势集团内进行杀戮,因为在1935-1941年间一连串辉煌的外交和军事胜利之后,包括陆军在内的各权势团体都对他俯首帖耳。也正因如此,真正在上层拥有个人迷信和崇拜的希特勒,能收到的参考意见也最少,本书中他所做出的决策,更多是听信自己内心的声音。

  虽然在英美,这些关键决策也同样是在一个寥寥数人的核心圈内做出的,但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之间的差别,直接导致做出这些决策前,核心人员彼此间的是否真正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从书中英美的决策过程还可以看到,两国相对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决策圈之外的中高层人员,也可以用各自的渠道来试图影响领导,社会上的民情民意也能充分表达,尤其在美国,更构成对罗斯福的各种制约和压力,所以领导人在做决策时,也必须更充分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慎重做出决策,最正确的决策。

  下面说说本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最先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作者在第一章中,就二战前那些“被蝗虫吃光的年代”里,英国对德国主动、消极的绥靖行为,开脱洗地洗太狠了。本书的参考文献有绥靖派历史学家A.J.P Taylor很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却没有后来对之批判的特尔福德·泰勒的《慕尼黑--和平的代价》(Teleford Taylor,Munich The Price of Peace);本书附和A.J.P Taylor 70年代的陈词滥调,夸大了战前的英德实力差距,张伯伦很多绥靖尤其是慕尼黑也是不得已而且争取到了时间;却无视Teleford Taylor的细致分析,即慕尼黑其实恶化了英法的军事形势。

  尤其是,英国延续离岸平衡手策略,一直到30年代初期都在拆法国人的台,。35年《英德海军协定》直接促进了希特勒的野心,使其在次年进军莱茵兰并修建齐格菲防线,法国想出兵又犹犹豫豫时,又是英国官民一致在拆法国人的台。这段英国作茧自缚的黑历史,作者轻描淡写回避掉了。

  然后,作者对于军事方面确实不熟。如

  - 认为1930年代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是“毫无希望取胜的原始军队”。实际上,埃塞的几十万军队当时装备有几十万支步枪、近千门火炮(虽然型号陈旧),几百辆卡车,少量军官还在法国军校受过完整训练。埃塞俄比亚之于意大利,类似中国之于日本,严重落后,但说不上原始。1935年的圣诞攻势,19万埃塞军进攻13万意大利军和厄立特里亚仆从军,击退意军,缴获一批坦克、火炮,俘虏数千。后面几次双方动员几万人的主力会战,埃塞军最终不敌动用毒气和优势航空兵、装甲兵的意大利军,国家沦亡,但整个战争期间,埃塞军以伤亡数十万人的代价,造成意军一万人阵亡(和波兰战役期间德国人的阵亡相等),四万人受伤,这个成绩也不比国军对日军的战况逊色了。把这样的军队说成“原始”,只能说作者并没费心去略为了解1895和1935年的两次埃意战争,想当然以为非洲军队就是原始人,呃……

  - 作者把意大利陆军副总参谋长在1940年反对取消马拉炮兵的意见,说成陆军高层军事思想落后;实际上,整个二战,也就是英美方面由于美国强大无匹的工业力支撑,陆军的后勤尤其炮兵的机动可以全机械化,苏、德、日炮兵都使用了大量的军用挽马,以意大利相对更贫弱的工业,1940年就想取消马拉炮兵太过激进了,二战火炮不用车拉用马拉就是落后,作者又一个想当然。

  - 作者说,1921俄国内战结束后,就放弃输出革命的目标。实际情况是,在华沙惨败和里加和约后,苏俄只是放弃了在欧洲策动革命,转向东方输出革命,对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惜工本在苏联开设各种学校培养人员,和孙中山吴佩孚冯玉祥的各种联络,投入几百万的款子,几万的枪支和大批顾问策划推动中国的大革命,直到如前所属,被蒋介石等反动派利用完了一脚踢开后,才转入了全面外交收缩阶段。

  以及,作者对1930年代中期到二战爆发前的罗斯福及美国国内政治也不太熟悉,作者说1938年中期选举后对国会控制削弱,实际是,之前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的企图,在南方民主党人、共和党、最高法院的联手抗争下失败,由此才导致38年中期选举失利和对国内控制的削弱,37年防疫演说在国内引发的一片大骂,更是迫得他在领导美国援助盟国对付轴心国的路途上步步小心。作者在书中批评罗斯福是追随民意而不是引导民意,过于苛刻。罗斯福对他的人民的了解,领导人民的手腕之复杂和高超,似乎并没有被作者所理解,这方面作者分析和描述,甚至远远不如四十年前,威廉·曼彻斯特的通俗新闻体著作《光荣与梦想》,以及赫尔曼·沃克的历史小说《战争风云》。不过,在珍珠港事变对德国的影响上,作者和赫尔曼·沃克殊途同归,认为这让希特勒看到美国决意投入战争后,自己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将要落空,所以做出了宣战决定。沃克的文学比喻更形象直观:12月7日之后的德国,是脑袋里射入一颗子弹的大象,在死亡前使出全部力量在疯狂的践踏和毁坏。那颗子弹就是珍珠港。

  在章节设置上,大概是为了凑“十全”,日本的南进和开战,美国的援英和大西洋不宣而战,都分了两章;其实日、美的这些决策之间,有很强的延续性,尤其是日本方面,大可不必分章处理,相对的,本书的正文少了一章:

  1940年春,法国的投降。

  这是一个应该和同期英国决定继续抗战,意大利趁热吃屎这两个决策并列讨论的决定。法国作为一战的胜利者,为什么在战争早期的脆败之后就屈服了?为什么没有和荷兰一样,依托海外帝国,和英国继续并肩坚持战斗?而是和比利时为伍?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共和国的衰亡》中进行了探讨,几十年后的作者没有在这方面进一步有所阐述,甚为遗憾。

  正文之外,本书没有随附译者序或后记,来作为本书的第一个中文书评,是更遗憾的事^_^。本书的译者顾剑兄,是中文网络上早享大名,军事论述文章水平都很高。很希望能看到他在精彩的翻译之外,对本书也有所评论。

  总之,本书很值得开卷一阅!

  -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六):希特勒的一念之差

  战争总在重塑世界,但人是决定战争的根本。有一些人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而另外一些人的念头,却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历史文明的进程和人类世界的面貌。

  在1940年5月到1941年12月之间的短短19个月里,当时世界上六个主要强国的领导人,用十个闪念,基本上决定了这场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走向。

  《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的作者伊恩·克肖本人是英国社科院的院士,也是研究希特勒的著名学者,而在这本书里,希特勒也独占了三个决定。与英国丘吉尔的决意抗战,日本军方决计吞并远东,墨索里尼、罗斯福、斯大林纷纷加入战局牌桌相比,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可谓人类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决定——这个决定,也使后来的日耳曼民族背上了长久不可推卸的原罪——屠杀犹太人。

  许多种族屠杀,本是源于信仰的纷争而起,例如土耳其人曾在1915年屠杀了百十来万亚美尼亚人,全方面的种族清洗最根源上还是因为宗教信仰的抉择,于是也有两万人因皈依别教而得以幸免。但犹太人,一开始仿佛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希特勒坚定地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怯懦的投降,令人作呕的民族羞辱,都是因为欧洲内外丑恶的犹太银行家,他们是从死亡中牟利的战争贩子,是国家战败的罪魁祸首,是逃避兵役的懦夫,是制造内乱的小丑。这种努力推卸甩锅的病态思想,不止是在他一个人脑海里涌现,许多好战分子,如希特勒的左膀右臂赫尔曼·戈林等人,也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尽力鼓吹和构建种族清洗的蓝图。纳粹领导层主张种族清洗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竭力把犹太民族妖魔化的膨胀热情转化为复兴德国的契机,于是也洗脑了许多当时颇有见地的知识分子,连自由派和左翼圈子里的人也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他们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尽管他们也并不希望看到后来的“肉体毁灭”。

  可怕的车轮正在缓缓前进,德国人民必须清楚“有毒的影响”才能恢复国家的健康,于是开始有一些年轻的学生接受了这种思想,本着一腔爱国热情,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乃至后来的党卫军。这股暗流在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期间,随着他追随者队伍的壮大而愈发汹涌。其实对犹太人偏执的恐惧感,并不是大多数人的抉择,但因为希特勒变形的憎恨,已因德国人民希望复兴的愿望而凝聚成重建国家统一的指令。手握巨大的权力,却怀着病态的想法,使这部正在蓬勃运转的国家机器,走上了一条弯路。把德国人清除出去,已经变成可预见的未来。希特勒的抉择,也迫使许多犹太人做出关乎性命的抉择。《命运攸关的抉择》写到这里,有一段令人读后胆寒的话:“有些敏感而有远见的犹太人,或者幸运的犹太人离开了德国。其他很多人搬到大城市生活,相对容易隐姓埋名。但是对德国犹太人来说,没有安全可言,只有缓刑。”

  1933年,歧视政策正式开始,犹太人被禁止在政府部门任职,从事法律、医生等行业,孩子入学,甚至是全国性地抵制犹太商业活动。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令”于1935年颁布,这就拉开了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把他们贬为贱民的序幕。1938年11月,全德蔓延了对犹太人人身、财产的破坏活动,打砸抢使得德国各大城市主要街道上洒满了玻璃碎碴,被讽刺性地得名“帝国水晶之夜”。大批犹太人此时开始醒悟,企图逃亡,也正中希特勒下怀,此时的德国政府把逃亡者扣押、抓捕,榨干他们的每一分钱才肯放他们走——但德国人其实从来都没有打算过就此放过犹太人——他们的惨剧,才刚刚开始。

  波兰,成为这场惨案的第一个试验场。

  起初,这个试验只是“将境内所有犹太人和3万吉普赛人”集中装车发配到波兰东部的一个保留区——它又名“垃圾场”,计划一年时间内完成。但很快就因为人口过剩和贫穷,演变成了当地纳粹总督的残暴“抱怨”:“死的人越多越好!”他也开始希望他的辖区没有犹太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垃圾场。纳粹高层开始重新构想,譬如把犹太人转送到马达加斯加等可笑的想法。一开始,德国人还只是任凭他们贫病交加而死,后来就逐渐按捺不住种族屠杀的愿望了。1940年12月,希特勒决计在来年春天进攻苏联,在规划了德国复兴的同时,也规划了数百万犹太人的死亡。党卫队甚至预期在未来25年内,将3100万人口迁至西伯利亚,“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在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就会有五六百万犹太人消失在那里”。

  1941年这个可怕的年份里,除了希特勒,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也加入了这个残酷恐怖的屠杀团队核心。他们故意将犹太人、吉普赛人、游击队员和其他党派官员都说成危险分子。他们甚至信口雌黄地强调:“犹太人是布尔什维克的根源,因此,根据元首的意愿将予以清除。”英国的顽强抗战使德国准备将炮火转移至苏联,而苏联的极地荒原能够成为犹太人的死亡地狱这一梦想更是促使他们加快了开战的意愿。1941年6月22日,德军跨过苏联边境,纳粹的暴行升级到新的水平,他们屠戮平民和战俘,并宣称要在这片多年来饱受犹太人和犯罪集团压迫的土地上重建和平与秩序。德军军官内部也有人认为这些屠戮是“不负责任、毫无意义”的,但他们也没能摆脱犹太人是布尔什维克背后的黑势力的信条。于是残酷的大屠杀开始了,他们毫不惧怕后果地开始血洗犹太民族。

  这一年的夏季,驻守东欧的盖世太保首脑直接可以下令枪决上千名犹太人;立陶宛边境的警察营在比亚里斯托克地区屠杀了2000名犹太人——其中四分之一是被活活烧死在犹太会堂中;立陶宛的当地人被德国侵略者授意迫害犹太人,给他们行动自由来为恐怖活动添砖加瓦……有些极端纳粹团队,可以在一个月内杀掉三万至五万人,其中还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很快,在一些区域,整个犹太人社群都被族灭了。这里不能不被提及的是,在此期间,表现最为“奋勇”的希姆莱,他在后世的臭名昭著也与他始终试图躲藏隐晦的“毒气处决”“包括妇女儿童”等残酷罪行密不可分。整个屠杀加速的过程,是一个上下交互的作用,一方面是政权的核心——希特勒的“圣意”,一方面是希姆莱们以及更多积极执行杀戮却拒绝深入思考这件事的下级。

  当德军在东线胜利在望,英国投降似乎唾手可得之时,帝国保安总局急不可耐地制订了宏大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计划”:“整个欧洲都将屈服于德国,是时候把欧陆的犹太人都放逐到苏联去,通过奴隶劳动、营养不良、暴露在严寒气候中这些‘自然因素’,让他们逐渐灭亡。对于无法工作的犹太老弱病残”,建议全部消灭。8月,戈培尔向希特勒提出,应强迫犹太人佩戴身份标志。9月1日起,犹太人必须佩戴黄色的大卫之星,完全暴露在迫害者面前,无所遁形。10月,大规模的毒气营开始投入建造,海德里希甚至扩大了流动毒气车的使用……就算是在进入冬季后,苏联红军更加顽强的抵抗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狠狠地扇了纳粹侵略梦想的嘴巴之后,德国人依然没有放弃全盘屠戮犹太民族的计划。更加大规模的集中营开始出现,后面的故事,无论看不看这本《命运攸关的抉择》,大家也都知道了。

  希特勒从1919年以来,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目标。从历史上推断,只有三种可能才能防止这件事情的发生。第一,防止战争爆发,但西方的绥靖政策排除了这个可能;第二,从内部推翻希特勒,但德国统治精英却缺乏这种意愿;第三,就是苏联击退德国,使希特勒丧失权柄。然而,历史,也没有这样发展。德国的侵略扩张使欧洲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再次陷入战争深渊,而犹太人遭受的这场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从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希特勒不能磨灭的执念的见证,也成为德国人世世代代背负的罪恶与谴责。

  在这被暗沉血色渐染的故事背后,你能说,这只是一个变态的疯狂小念头而已吗?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七):历史可以重新推演,却不可能重新再来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事情,或许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左右一个事件的走向,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兴忘。

  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走到十字路口之时,方向的决定有可能会改变其一生的命运。对于历史的进程更是如此,一个时间的抉择决定着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命运,尤其是当这个世界正在经历重大事件之时。

  学过二战史的人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彻底结束。但是却有人通过研究认为,其实早在1940年至1941的那十几个月的时间,二战的结局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作者伊恩.克肖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学资料以及历史文件总结写出了这部名为《命运攸关的抉择》的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书籍。他分别列举了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以及苏联在那段时间所做出的重大时间抉择以及该事件对当时世界格局以及二战走向的影响。

  每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抉择都不是由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决定的,国家体制、高层决策、人民意识、舆论环境等多种因素无一不对其产生影响。所谓牵一发动全身,战场上的每一个决定决定着一群人的生死,而后方每一个重大的抉择影响的甚至是整个世界,可以说其中一个国家所做出的决定,对当时的整个世界格局都有影响,不管在那时看来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多轻。

  现在回顾曾经的历史事件,总有人跳出来对当年的一些历史抉择进行分析点评,说到群情激奋处只恨自己未曾生在那个时代,未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改变历史。作者也在他的书中就那些曾经被当时的抉择者们所抛弃的方案进行了分析,推测若是当年选择了这些被抛弃的方案,如今的历史是否因此而被改写。不过历史之所里被称为是历史,就是因为那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历史的结局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也有其发生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有些事情或许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蝴蝶效应的影响不过是延缓或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历史可以重新推演,却不可能重新再来。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八):抉择之间

  时隔70多年的今天,回首二战,我们所能够在大脑中勾勒的画面,依然是血色和硝烟笼罩着的瓦砾堆与弥漫着哀伤气息的遍野尸骸。它给我们带来的疼痛,仍旧拷问着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德意日三国作出了看似荒唐的抉择,又是什么造成了英美苏三国举步维艰的合作进程。各国领导人在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中又有怎样的战略思维和利益考量。在这一切表象之下,是否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客观因素在默默地改变着历史的轨迹。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仿佛是为了证明普鲁士军队少将克劳塞维茨的在世界军事史上的荣耀不是浪得虚名一般,等到历史迈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的时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充斥着用常规政治手段和外交协商无法解决的难题,一步步滑入了战争的深渊。德国史学家伊恩•克肖试图从六大参战国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入手,在1940年和1941年中纷繁的历史中寻找历史真相,以《命运攸关的抉择》一书对于二战期间的政治较量作一番梳理。 一.六大参战国的抉择。 1.德国和美国。 无可置疑,德国在二战中总是绕不开的话题,是二战轴心国力量的中坚和国际秩序的有力挑战者,是轴心国集团最主要的联络者和组建者,同时还是二战欧洲战场的罪魁祸首。它的一举一动,对于二战前期的局势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而美国则是改变战争胜负天平的重要砝码,是盟军力量的强力后援和最后希望(罗斯福在一次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必须成为巨大的民主兵工厂”。),还是纳粹德国眼中未来的头号敌人和日本眼中当前威胁最大的敌人。所以,美国的行动,深刻地影响着德日英苏四国的抉择。 德国,纳粹党人的强国梦。 事实上,自从德国在一战的废墟里受尽欺凌的时候,仇恨的种子就被种植在人们心中。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又将这枚种子催化,导致集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于一身的极端右翼势力纳粹党上台执政。而希特勒扩张领土的动力,在于他自身所形成的独特而偏执的世界观,在于德国的先发优势难以持久,在于摆脱凡尔赛体系的制约成为正常国家,在于洗刷耻辱并惩戒英法,在于为“一无所有的”祖国获取生存空间并将其德意志化,在于转嫁经济危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毫无疑问,所有促使德国走向战争的因素,都是为了实现希特勒式的强国梦。于是希特勒在没有使英国完全屈服的情况下对苏联宣战,接着在一年后对美国宣战,并且大肆屠杀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而这一切,世界再一次被希特勒震惊。 美国,罗斯福的暧昧式战争。 大洋彼岸如火如荼的战争和来自英国的求援信号撩拨到了白宫跳跃着的神经,却没能唤起美国人民对于参战的热情。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他们绝不会允许再次把美国子弟兵送上欧洲战场。因此,直到1941年,罗斯福总统仍旧不得不步步为营,用一切必要的战争边缘手段援助盟国,干预战争走向,从而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强大力量的民意保持合作,在避免美国内部的分裂的基础上为反法西斯战场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罗斯福,也因这种明智的做法和经济大危机的出色表现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总统之一。 2.日本和英国。 在二战战场上,日本所起到的作用仅次于德美两国。作为二战亚洲战场事态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法西斯势力,不仅是仅次于德国的轴心国核心力量,是德意对抗英美荷等国的有力牵制者。更是比纳粹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大屠杀制造者和最顽固的抵抗者。它的政策,深刻地影响着德美英苏四国的战略规划。英国,作为仍旧笼罩着光环的日不落帝国,不仅作为抵抗德军的桥头堡牵制德意军队(主要是本土和北非),稳固盟军战线。更重要的是在二战初期德国所向披靡的时候独自苦撑待援,为反法西斯力量注了一剂强心针(包括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力量的积蓄),为最后的胜利赢得了良好开端。可以说,英国的政策对于美苏德三国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本,狂热的“圣战士”。 早在1931年,日本就已经开始了侵华战争,形成了二战最早的战争策源地。随着日本的步步紧逼,中国抗日战争在1937年达到了一个新高峰,至此,日本劳民伤财无数,却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难以自拔。随后,为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不惜挺进东南亚,与美国开战。其实二战中的日本与德国颇有类似之处,同样是为了夺取生存空间以应对匮乏的资源供需矛盾,同样是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无法持久的先发优势(相对于中国和美国),同样是极端的种族歧视和严重的赌徒思维。同样是为了实现幻想中的强国梦。而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行动带有反抗白种人的压迫的性质,更是在“皇道”精神熏陶下整个民族进入投身“圣战”的狂热状态,甚至带有些许宗教色彩。因此,它虽然是唯一一个陷入ABCD四大国战场包围圈的轴心国成员,虽然只能在亚太战场上孤军奋战,但它却毫不畏惧。 英国,和平的守望者 在德国焕发出青年人的朝气之时,风烛残年的大英帝国如同灭亡前夕的清朝,只希望不被打扰地处理好愈来愈力不从心的内政。但是,当希特勒试图让英国屈服时,却没有料到外强中干的英国保持帝国尊严和荣耀的决心如此之大。在1940年那个令人沮丧的春天,随着事态发展,英国越来越多的领导人认识到:英国没有比继续战斗更好的选择,英国只能以战斗保卫和平,以鲜血捍卫荣誉。- 3.意大利和苏联 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屠龙之技”。 意大利是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地,也是欧洲发展较差的一个大国。当希特勒的铁骑在欧洲大陆上驰骋之时,自诩为其老师的墨索里尼深感时不我待,迷醉在重建罗马帝国的梦想中难以自拔,决心和德国并肩作战以扩大版图,获取利益。而遍布全国的个人崇拜和事实上的独裁政府不足以产生能够制约领袖的力量。于是,亢奋的领袖无视部队没有完成战备的现状,带领着没有战争激情的民众向战争进发,将他的政权领入坟墓。 苏联:斯大林作茧自缚。 历史总是出人意料的相似。意大利参战一年后,斯大林在同样的决策环境中坚持了错误的判断,导致苏联在战争初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几近倾覆。所幸运的是,经过战争初期几场严重的失败,苏联很快改进了作战理论,有效地利用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和相对有利的战争环境(主要在于无需双线作战和本土作战)缓缓地扳回了局势,使得胜利的天平一点点向自己倾斜。而苏德战场形势的扭转,再一次证明了苏联的强大。 因此,以德国和美国之间的交锋为主线,以日本和英国为次一级主线,以各自和其两大盟友的联系为支线,可以对二战中六大参战国的政治风貌和战略定位进一步条理化,进而试图把握二战的脉络。 二. 今后反法西斯战争的抉择实质:消除贫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仅仅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也是在各国各地区基本结束了孤立状态之后大规模构建适应工业文明的现代国际新秩序的尝试。而这场惨痛的运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经济上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制往往在资源丰富,人民富足的国家运行良好。而遇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或者是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民往往易受法西斯势力的煽动,将内部危机转化为外部矛盾,给周边国家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实质上是反贫穷的战争。以美国为例,当罗斯福总统带领人民走出经济危机后,内部潜藏的法西斯倾向也就被转化为对民主的信任。基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反法西斯征程的前途是光明的。 各国在二战中所作出的十大命运有关的抉择之间,隐藏着保卫和平的代价和责任,隐藏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和缜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更担负着鉴往知来,防患于未然的责任!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九):隐形硝烟,看不见的逻辑

  德国的学者多半会以客观的角度看待曾经发生过的历史,由此,德国的大众心态会比同样有此经历的日本心态要理性平和得多。与此同时,德国民众的幸福感也比日本民众强很多。现今拥有话语权,决策权的高位者,在这本书里或许可以得到些许启示:普通民众到底想要什么?和平安宁健康快乐的生活难道就是那么难以企及的梦想吗?战争的残酷远远不是书中的文字与影视作品描写的那般温情。事实上,战争一起,无一能逃,幸存者也一样,都是战争的牺牲品。战争带来的创伤也会深深影响几代人。一个理性的领导者,不会置民众的痛苦于不顾,而这样的领导者才能真正长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美名。

  在《命运攸关的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一书中,英国作者伊恩·克肖 在纷繁的历史印记中选取几个片断,仅仅几个片断就已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是谁带给无辜者悲惨的命运。

  当时历史的真相,往往淹没在后世连篇累犊的各类著作中。逝云的生命却永远回归不了。看看这短短的一年中发生多么可怕由偏执的狂热的所谓领导者决策层造成的种族屠杀、人类历史的惨剧。德国的希特勒、日本的被神话的裕仁天皇,时代下各高级国家实权者、掌权者、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等,这些反人类者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罪人。正如中国封建王朝里众多的卖国贼,奸臣般钉在耻辱柱上被万世唾骂。

  20世纪是个动荡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便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并未使各国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巨大的灾难况且还是由一些最疯狂的人物胁裹着的灾难,这些因权力、财富而发生的可怕屠杀,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先进意义存在呢?当个体的疯狂理念强加于群体的人类时,悲剧便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而理性永远是人类健康延续的基础。在这本书里,读者会读到当时的世界各国是如何被卷进战争的洪流里不可自拔,不战争不抗争就会亡国。和平的愿望在铁蹄之下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弱者的悲惨呼声又是怎样的不被重视。亿万的生命在战争中消亡。这样可怕的惨剧难道还要重演吗?若想不被欺凌屠杀,国体选进的民众强盛,人人都具昂扬向上的奋发图强精神,才不会沦为如同那个时代一样的炮灰,不要让无辜消亡的生命成为后世的悲惨史的记录。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命运攸关的抉择》读后感(十):1931-1939年,日本侵华时为什么没有国家站出来?

  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日国际舞台上,中国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少了些朋友总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呢?其实不是,所谓的圈子不同不必相容。东方汉语系的儒家文化和西方英语系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注定无法完全融合。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为突出,不禁要问为什么从1931年到1939年间,日本已经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还是没有国家站出来主持公道?

  01

  《命运攸关的抉择》以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为时间轴,作者伊恩·克肖用十个章节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决策,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

  凡夫俗子,常因站位低,格局小,加上信息不对称的致命伤,导致看待问题片面,所做决策偏离真实方向,我深感《命运忧关的抉择》虽以国事为主,细细琢磨倒也觉得传导出普世之真理,一国一人的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