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焚书之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焚书之书》读后感10篇

2018-04-13 20: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焚书之书》读后感10篇

  《焚书之书》是一本由(德) 福尔克尔·魏德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4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焚书之书》读后感(一):书为什么被焚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为什么这些人的作品会被焚烧? 作为一个中国人,焚书的记忆只来自于遥远的过去。2000年前,一个独裁者出于某种很难让人理解理由焚书,并顺便坑杀了一些书籍作者传播者。2000年后,甚至有些人开始为这种行为辩护,认为既没有焚掉那么多的书,也没有坑掉那么多的人。 今天,我们可以安全地坐在书房里,再不用担心书被焚掉,也不用担心因写书或者传播书而获罪。因此,在阅读这本焚书之书时,很难理解这些书籍作者的处境事实上,这一百多位被焚书的作者并无太多共同之处。他们中有些人名声显赫,例如布莱希特、斯蒂芬-茨威格、哈谢克,当然也包括高尔基和海明威,而更多的作者并不算有名,至少他们在中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他们有些人观点激进,也有的性情温和;有些人是纳粹坚决反对者,也有一些并无明显政治主张;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贫穷;有些很长寿,有些则很短命。可以说,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作品被焚烧掉了。甚至其中的有些作者如果不是由于这个原因,恐怕他的名字再难出现文学史上。 收集这个被焚书的作者名单并将这些人的作品整理出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作者也因此获得了“图霍尔斯基-文学传媒奖”(瑞典笔会文学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用句老话说,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虽然这些人、这些事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在阅读每一篇段文字时的心情都很沉重,因为在这一篇篇文字后面都是一个人艰辛一生,而更远处的背景则是一个风雨交加动荡年代。 在这本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斯蒂芬-茨威格认为自己被抓的原因是因为纳粹将他误认为是阿诺尔德-茨威格,而后者是一个犹太扩张主义者、一个共产党人。约瑟夫-罗特把他拉了回来,小心地告诫他说:“您被认错的原因不是因为您姓茨威格,而是因为您是犹太人,是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是文明文人自由主义者”。说得再清楚一些:“犹太人被迫害,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什么事,而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

  《焚书之书》读后感(二):《焚书之书》小鉴

  2017年10月初,国庆节假期,读德国作家魏德曼的两部书《焚书之书》和《奥斯坦德1936》。两本书其实是基于同一个历史背景,即纳粹1933年焚书事件。前一本很有意思,后一本是小册子,可以视为是前一本的“外编”,阅读体验较为一般,此不赘述。下面,是对《焚书之书》的鉴识,供读者参考

一、《焚书之书》的主要内容

  《焚书之书》的背景是德国纳粹1933年的焚书事件,但这本书并不是对这一事件的研究分析评论。作者魏德曼是媒体副刊编辑,他根据纳粹焚书时的一份名单,上面有94名以德语写作的作家和37名以外语写作的作家,调查了这些作家的生平,阅读了导致他们被焚烧的作品,并为每一位作家写了少则一两页(中译本,下同),多则五六页的简短评传,然后凑成了此书。

  听起来,这本书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不就是百度百科吗?每个作家一两页的篇幅,还是二手的述评,都没法当作史料来使用。而且,这些作家里的德国本土作家绝大多数是籍籍无名之辈,能称得上名家的,仅有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斯蒂芬茨威格、亨利希曼、约瑟夫罗特,以及作为卡夫卡的“发现者”而出名的马科斯布罗德等人,我敢说,除非你是德国文学专业学生,不然这书里的人名你认识的不超过10个。

  但是,这本书写得挺好看的,除了翻译有些地方不好之外(后面我会详说),这也难怪作者因为此书才声名鹊起

  为什么?

  就我个人来说,原因有二。

  一是文学上的。恰恰是因为这些作家在文学史上近乎“失踪”,他们的作品只能从网络上的私人手中求购或是旧书店里淘到,连图书馆里都找不到,使得这些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好像真的是被虚构出来的一样跌宕起伏甚至魔幻的人生经历,比虚构的还要精彩;似有似无的禁书作品,令人想起博尔赫斯虚构的人物和卡尔维诺笔下存在城市。作者写下的当然不是百度百科或是维基百科那种枯燥板滞的文字,还真有博尔赫斯的一些味道。这大概是使得本书充满趣味和冒险感的主要原因了。

  二是知识上的。看到“焚书之书”这样的名字,我们或许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书肯定是反纳粹的,这些作者也一定是抵抗纳粹的战士。但事实上,作者与禁书的情况复杂,禁书几乎没有反纳粹的,标签主要是犹太人、左翼、共产主义者、反战人士、魏玛时期都市享乐生活同性恋者、怀念奥匈旧帝国等等,而作者们当然不乏日后抵抗纳粹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但形形色色,有些与纳粹合作甚至成了明星作家,有些远渡重洋从此销声匿迹,还有的奔向光明的苏联结果在大清洗中被杀。历史的复杂性是由这些书与人奇特丰富的经历所构建的,阅读中,我不断的被这些作者的命运所吸引,也不断被命运的叵测所感慨

  因此,这本书并不是那种基于“反纳粹”的意识形态对历史展开的“清算”,也不是纳粹一段早期史料的爬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很有趣,不知道我这种感觉是否有些政治不正确了。

二、背景:德国纳粹1933焚书事件的复杂性

  作者在前言里简要梳理了此次焚书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基本信息网络上很多,我这里不必多说。但是,经过作者提醒,我也注意到了这次焚书事件的复杂性。

  一是上文已经说过的,被烧毁的书并不都是杰作,“有几个作者如果不是因为1933年这场火刑,今天恐怕早就被淘汰遗忘”(p3)。

  二是这次焚书,包括后来在几乎所有德国大学发生的焚书,并不是出于希特勒、戈培尔以及任何纳粹政府官员的授意,而是一个纳粹外围的大学生组织主动积极发起。作者着重指出,魏玛时期德国的大学就弥漫着“反动、排外与民族沙文主义”,这个大学生组织的领导者是纳粹大学生,而且是经过组织民主投票选出来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可想而知当时纳粹具有何等民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到了焚书前夕,德国的大学没有人反对这一行动,包括校长教授和其他学生。当学生或者说青少年背靠民意和政权,采取极端、夸张、滑稽的行为的时候,这种氛围往往是恐怖的。不必嘲笑当时德国的这些硕学鸿儒沉默,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然,并不是说纳粹的官员不为此事负责,恰恰相反,他们是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焚书行为的精神导师。在焚书告一段落后,到了1937年,戈培尔终于亲自制定了纳粹官方政策,并宣称:“现在开始,由我一人亲自裁定一本书禁止与否,绝无例外”(p17)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青少年和大学生也是“受害者”,可直到今天,这种有意纵容年轻人激进的表达观点,并从中获益的现象仍在发生。

  三是焚书书单的制定也很有戏剧性。1933年的焚书书单是由一个叫做沃夫冈赫尔曼的青年图书管理员拟定的,当时才29岁,是一个深受纳粹影响的德国近代史专业的博士。他既不显赫,也没有什么学术地位,他在担任柏林一家图书馆管理员期间,出于对纳粹意识形态真诚拥护,也多少出于自己对一些书籍“陈旧过时”“占地方”的个人判断,拟定了一份书单准备让图书馆以旧换新。但这份名单恰好被上面提到的大学生组织发现了,于是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焚书的书单。

  作者指出,赫尔曼制定的书单的早期版本里还有讽刺、反对希特勒的内容,因为赫尔曼赞赏的是纳粹里另一个后来与希特勒针锋相对并被希特勒镇压的内部派别。换言之,赫尔曼通过这个书单,暴露了自己在纳粹组织中站错了队,这导致他直到1945年阵亡也没有因为这份书单获益和飞黄腾达。

  我把这次焚书事件的复杂性梳理出来,绝不是为了辩护什么,而是恰恰相反。在检讨历史上许多类似的事件时,总有一些后来人会以事件的复杂性来否定事件的性质。拿焚书这件事来说就是:我们不应因为被焚书的作家可能是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作家,就认为焚书无伤大雅;也不应因为焚书不是纳粹官方的直接举动就认为纳粹没有责任;更不应说出“赫尔曼自己也没捞到什么好处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之类荒谬言论

  这种言论就是典型的洗地、圣母,现在很常见

三、知识和思想其实是很容易被扼杀和扑灭的

  我们会很乐观相信权力是无法封锁、禁锢思想的,即使打压一时,思想的力量终将胜利。也许,总的来说的确如此。但《焚书之书》直白证明了,知识和思想其实是很容易就被扼杀和扑灭的,我们因为不知道很多思想火花曾经绽放又悄然熄灭,所以才认为所看到的思想就是全部。

  从李斯焚书坑儒,到清代的文字狱,还有古代基督世界宗教法庭,当然,还有现代的各类“文化政策”。这漫长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广义上的“焚书”,包括禁止出版或再版、禁止进口、禁止上架、禁止查阅,还有禁止浏览的网页、禁止下载的文本等等,的确是权力禁锢思想的有力武器

  通读《焚书之书》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作家经历焚书事件后,有些人去流亡了,有些人从此停止了写作,有些人在战后试图重新回到文学界但失败了……总之,绝大多数作家就此告别作家生涯,成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也就是说,纳粹的焚书,确实达到了预想效果;思想与权力的搏斗,笼统的来说思想是无法被禁锢的,但大量的思想的确被扼杀、浇灭,从此杳无踪迹,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权力并不是输家。

  这,才是本书最可怕结论

四、那些禁书作家的命运

  命运殊途,但无非就是流亡、停止写作、合作三种。

  犹太作家基本上都流亡了,有些在流亡期间死去,包括在巴西自杀的斯蒂芬茨威格,有些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德国或是欧洲;

  非犹太的德国作家,有些也流亡了,没有流亡的多数停止了写作。他们有的在战后重新回到文化艺术届,但只有个别的成为了议员、大学校长等名流,其他的无闻而终;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作家弗赖是希特勒的同袍战友,希特勒对他极为宽容真心诚意的招揽他,但他却始终不合作,最终还是被全面封杀,他逃到瑞士,死于瑞士。

  左翼分子选择流亡的较多,有几位还跑到了革命圣地苏联。于是,有些平安的在战后回来了,回到了东德甚至担任了高官;有的则很不幸,被审查、逮捕、流放、枪毙了。比如一个叫做奥特瓦尔特(p251)的作家,和妻子在红场喝酒时吵架被警察带走,后来死于苏联集中营。另一个叫霍托普(p267)的,1934年逃到莫斯科,1939年被捕,1942年被处决。

  当然,最有必要追索命运的,是那些性格乖巧,懂得与时俱进的作家。他们在被焚书后,马上主动捕捉时代潮流调整步伐,成为纳粹的作家。这几位要着重介绍

  作家埃克哈特(p209)因为在一战后写过具有反战思想的书,这本书被烧了。但他本人具有一定程度的纳粹思想,在纳粹统治的12年里出了11本书;

  作家乌利茨(p239)也是在一战后写过反战小说,书被烧了,但他“匆忙摆脱旧有心态,成为大环境的一部分”,纳粹期间,他新写的小说已经被官方出版社专门印刷并赠送给纳粹军队鼓舞士气了;

  作家埃贝迈尔(p270)堪称最典型的见风使舵者,作者称他“任何时代都能成功,纳粹之前、纳粹之后,尤其是纳粹时代”,他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但他的书在焚烧之前,可能被戈培尔抢救出来了,这位剧作家很快成为纳粹“产量最多、报酬最高”的编剧,他虽然是同性恋者,女秘书还是犹太人,但他居然都没有受到影响,纳粹期间还买了一幢古堡,过着奢侈的生活。战后,他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还养了两个年轻男子情人,死前获得国家奖章,颐养天年到70岁才死。

  作家埃维斯(p384)则在自己的书被焚烧八天后的一次招待会上,公开献媚称戈培尔是伟大的作家和演说家,还送了戈培尔一个希特勒的半身雕塑可惜,他大概是因为年龄太大(当时已经62岁),步伐调整不过来,纳粹最后还是把他的全部作品都禁了。

五、两处小错误

  这本书2011年有过一版,我读的是宋淑明版,可能是从台湾译本直接拿过来的。不知道简体版有无删节。但因为我读的还算细,所以发现了两处前后对照的错误。

  我说的错误不是说“译错了”,因为我不懂德语。

  52倒数第二行,“萨克斯贵族”,是不是一般译为“萨克森”?

  57倒数第五行,茨威格夫人“贝阿特丽”(beatrice),到了P58第二段第二行,就变成了“贝阿堤丝”。

  类似的译名不统一的地方还有,但我当时躺在沙发里就没有标记。如果我说错了,也请指出来。

  《焚书之书》读后感(三):世界上有很多事从来没有成功过,焚书是其中之一

  1933年5月10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信给他的好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信的开头,他写道:

  我忠诚的朋友啊,我给你写回信的今天,是5月10日,一个光荣的日子,因为我的作品将在柏林被放上柴堆焚烧,地点位于我曾在千人面前发表过关于你的演说的广场上。……没有一个德国作家发起抗议,抗议对韦费尔、瓦塞尔曼、施尼茨勒以及对我所处的火刑!没有一个人!一个人都没有!

  茨威格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惊惧与错愕溢于言表,“我还是同样的人,和14天前一样的那个作家,从那以后我没有发表过一行字。而且,从那以后起,因为我的名字列在那个18岁可笑的小丑的名单上,没有人敢再冒险跟我说:‘亲爱的朋友,你好吗?’”

  这已经不是茨威格的作品第一次遭到焚毁。1933年4月28日,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就从巴黎写信给身在萨尔茨堡的茨威格,告诫他要当心最近的“骚动”,并且告诉他,“您的书在布雷斯劳(Breslau)被焚毁”。信中提到了一份“德国学生组织的宣告”。然而在茨威格眼中,纳粹针对的只是那些明显的政敌、左派人士、共产党人和激进运动的鼓吹者,如果一个人——像他自己这样——安静、本分、管好自己的嘴巴,那么到最后总会有某种理智降临,带来某种对大家都好的妥协局面。

  但是茨威格搞错了,发起焚书运动的主力军不是纳粹官方,而是各个大学的在校学生。1933年希特勒政府上台,短短三个月内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的人数就突破了150万。为了防止所有国民都变成纳粹党员而削弱党的重要性,1933年5月开始,希特勒下令紧急暂停新党员的招募工作。

  但是另一方面,新政权在推行具体政策的时候却并非一帆风顺。1933年4月1日首次针对犹太人的迫害行动就以失败告终。犹太商店的营收收缴到中央的为数寥寥,人民的反应大部分是负面的。所以纳粹当局调整步调,决定近期不再筹划类似的正面反犹行动,而是通过集会、公共演讲、灯会与火炬游行,用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措施将犹太人慢慢排挤出主流的社会体系。

  焚书运动的构想来自“德国大学生组织”(DSt)。早在魏玛共和时期,德国的大学中就弥漫着民族沙文主义的气氛,反犹排外的论调甚嚣尘上。1931年,“德国大学生组织”经过民主投票,正式由“纳粹德国大学生联盟”(NSDStB)直接领导。1933年3月,当政府方面成立“帝国国民宣传教育部”时,大学生们便紧跟其步伐成立了“德国大学生新闻宣传总部”。在“宣传总部”4月6日刊发的“1号通函”上,第二条便是“宣传部组织第一个牵涉全体学生会与德国公办单位的活动,为期四个星期,1933年4月12日开始,5月10日结束。活动详细内容后续公布。”

  在“宣传总部”的第二份“通函”上,更为细致地列出了四条具体措施:

  第一,“由于世界犹太文化对德国的敌意,德国高等学校学生会组织将公开焚烧犹太书籍”。

  第二,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责任清理周边熟悉的人的书架。

  第三,学生会的“责任”是将所有图书馆或书店,从“那种书籍”里“解放出来”。

  第四,每个人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都要“放胆进行教育活动”。

  通知下达到每个大学。德国的大学里没有人抗议。

  学生没有,教授也没有。

  民族沙文主义的浪潮并不限于大学校园,虽然学生年轻气盛、敢领风气之先,但显然并不是唯有他们才自以为担负着国家的文化使命。德书商会也早就跃跃欲试,4月12日商会发布《德书商会实时议案》,宣称“德书商会支持民族主义提升,为达目标极力配合,并将意愿付诸行动。”

  一个月后,这些“德意志文化捍卫者”翘首以盼的焚书名单公布了第一批作者名单,三天后的5月16日,长达131个名字的长名单正式发布。这份名单是纳粹德国禁毁书籍的基本依据。名单上包括94位德语作家和37位外语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约瑟夫•罗特、托马斯•曼、布莱希特、埃里希•雷马克、海明威……

  是谁拟定了这份决定无数作家日后命运的焚书名单?

  他叫沃夫冈•赫尔曼,1933年的时候,据他自己的描述,“是一个29岁营养不良的病夫,徒增父母的负担”。1929年,沃夫冈在慕尼黑大学完成近代历史的学业之后,到布雷斯劳市立图书馆任职。当时,他就已经发表了不少关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言论,攻击“被自由与共产意识污染”的图书馆,反对“购买纳粹刊物摆在市立图书馆阅览室”的犹太负责人。

  然而要沃夫冈一个人对整个焚书运动负责,是不公平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错的。这个可怜的图书馆员早年还写过文章,直接批评日后的“元首”所写的自传《我的奋斗》,“希特勒写的自传是最具权威性的资料来源。但它完全没有思想上的创见,在理论上也没有成熟的想法。”

  如果说对“元首”著作的指摘恰好证明了这个文弱书生缺乏长远的政治眼光,那么另一个事实恰好又坐实了他的微不足道,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原本的无名小卒是怎么在不经意间登上了纳粹沉船的桅杆,又在一瞬间坠到历史的漩涡之中的。1933年四五月间,沃夫冈拟定的“纯文学”黑名单包括“一般”、“艺术”和“历史”等条目,在黑名单的前言中,他“很得体地”解释道:“本名单上列出的所有书名和作者,务必在肃清公共图书馆行动中将之扫除。这些作品是否应该彻底销毁,该清除到什么程度,视新的好作品需要多少空间而定。”

  根据这段话来看,沃夫冈拟定的名单原本只是给图书馆禁书用的,甚至很有可能只是一份出自个人品味和好恶的淘汰书单,除旧迎新,以此为国家图书馆腾挪出更多馆藏空间。但是被民族主义冲昏头的大学生却如获至宝,以之为焚书行动的根本依据。新成立的国民宣传教育部也乐得有这样的“误会”,部长戈培尔此时的权力根基尚不稳固,容不得有什么行动上的闪失。由于4月初迫害犹太人的行动收效不佳,政府当局对焚书的态度有所保留,担心又一次在外国观察者和国内民众的面前下不来台。

  到头来,整场焚书运动不过是一场人为制造的混乱,但带给那些作家的,却是真切的伤害。正如贫民出身的约瑟夫•罗特写给茨威格的信中所言:

  先不看私人方面——我们的文学和物质的存在都被毁灭了——整个局势在往新的战争移动。我们的生活再没有光明。让野蛮人执政,这点是成功了。不要再心存幻想。恐怖统治即将来临。

  所幸的是,世界上有很多事从来没有成功过,焚书便是其中之一。

  1976年,记者于尔根•泽尔克在《星》周刊上发表了焚书幸存作家的专访。读者中有一位46岁男子,他是属于战后一代的德国人,他还清楚记得1945年3月的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德国在战争中即将面临的失败。战争结束后,父亲自杀了,而他原先的世界观也整个被颠倒了过来。那个时刻,在那个时代,在格奥尔格•P•萨尔茨曼的生命里,他所相信的一切,几乎全部瓦解。

  然而关于焚书作家的访谈改变了萨尔茨曼后半生的主题。从那时起,他便利用闲暇的每一分钟,搜集整理了一个自己的收藏库,三十年来已经搜集了12500册焚书作家的作品,涵盖焚书名单上的90位作家。“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萨尔茨曼说,“我并没有把所有的故事都记载下来。我必须要叙述这些故事,每一本书自己的故事。”

  德国文学批评家、传记作家福尔克尔•魏德曼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意,搜集整理了那些曾在人类历史的灰暗瞬间中被付之一炬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品不见于图书馆,只能通过古旧书店和互联网来寻觅。在他的《焚书之书》中,福尔克尔的话听上去似曾相识,“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英雄典范,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以及一次反抗的证明。每一本都是幸存者,原本已经应该被销毁,却仍顽强存在着。”

  毕竟,世上有很多事从来没有成功过,也注定不会成功。

  《焚书之书》读后感(四):书评| 烧掉的是书 烧不掉的是真实的历史——《焚书之书》

  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政府总理,纳粹党开始统治,德国的种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1933年3月,德国政府成立“帝国国民宣传教育总部”,随后,德国的大学生们马上主动成立了“德国大学生新闻宣传总部”,积极配合纳粹的统治思想。

  1933年4月,德国高等学校学生会开始准备组织公开焚烧犹太书籍,他们发布宣传反对犹太精神活动,将“反‘不符合德国精神’的12条纲要”下达各大学。没有人抗议,学生没有,教授也没有,焚书仪式准备工作毫无阻力的顺利进行。

  1933年5月10日,柏林下着小雨,在国家歌剧院和著名的洪堡大学之间的广场上,聚集了数万学生和其他民众。这些纳粹学生手持火把,高唱纳粹歌押送装有即将被焚烧的书籍、报刊等的车辆一路冲向广场。广场上已经有用几米长的木柴堆置出的八座庞然大物,他们把火把扔进柴堆,直至燃气熊熊篝火,他们把书从车上卸下,纷纷扔进火堆。他们欢呼呐喊,书籍越烧越旺,火光冲天。子夜时分,纳粹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博士宣讲:“旧的东西在烈火中消亡,新的事物将在我们心中的火焰里诞生。”

  这一夜,德国文学在全世界的注目下被驱逐,几乎所有人类思想的精华内容,都被纳粹列入了焚毁清单。它们将会从国家的记忆中,从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被熄灭抹去。

  《焚书之书》读后感(五):【台版推荐序】灰烬、身影和动人的生命故事

  这本书虽然以“焚书”为名,但它所谈的,不是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歌剧广场上被烧掉的那些书,而是人,那些书被烧掉的作者们的生命故事。

  虽然这天的焚书是标记德国纳粹恶行的历史事件,但被丢进火堆里的,其实只是根据一个地方图书馆员的禁书建议名单,不是所有作者都赫赫有名,被烧掉的作品未必就是千秋之作,可是经过这场大火照亮,所有的书和人都荣耀不朽了。

  然而一条条温热的生命,不等同于冰冷的历史。对这些作家而言,他们的书被挑出来烧毁,等于是被宣告是体制的敌人,他们的生存,不管物质面或精神面,都面临严重的威胁,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因此失去读者、家园,甚至生命,但也有生命是愈烧愈旺、愈精彩的。

  这份焚书名单,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和共产主义。身为左派犹太人的阿诺尔德•茨威格(Arnold Zweig),还是有人认为他是有“普鲁士狂”的人,“一字一句都在拥护普鲁士”。可是阿诺尔德•茨威格自己却表示,“要驳斥一个制度,就要显现,在这个制度情况最好的条件下,它如何强迫一般的正常人变得不正常。”这位魏玛共和时期的畅销作家,在1933年国会纵火事件后,不得不出走捷克,后来更逃亡到黎巴嫩,过着无法出版德文著作的生活。二次战后,他回到社会主义东德,获得显赫地位,死后在桃乐丝市立墓园与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等名作家为邻,算是善终。

  相对而言,和阿诺尔德•茨威格同姓,而且约略同时的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就没有那么幸运。他是出身维也纳富商的犹太人,与同是焚书作者,出身贫困的犹太人记者罗特(Joseph Roth)之间的伟大情谊,是这本书中最感人的一段故事。斯蒂芬•茨威格是二〇年代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罗特则是《法兰克福日报》名记者。罗特早在1933年3月间就告诉斯蒂芬•茨威格要看清楚纳粹的真面目,可是后者仍然必须等到5月10日这天,书被烧了,才在写给法国文豪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的信中,表达自己对此事的不可置信和惊惧。罗特和斯蒂芬•茨威格先后出亡,罗特先在法国病死,斯蒂芬•茨威格则是1942年在巴西自杀身亡,留下一段到今天还时常困窘巴西人的经典名句:“巴西是未来之地,永远都是。”

  一个最心酸的故事,是有关阿明•T.韦格纳(Armin T. Wegner)的。他曾经是德语区最有世界经验,写过无数精彩游记的作家,却认为“移民等于死亡”。1933年,全国性破坏犹太商店的灾难刚过去,他写一封公开信给希特勒,希望他禁止暴行,结果是被秘密警察殴打刑求,然后送进集中营。两年后他被释放,接着移居义大利,从此无法写作而封笔。二战过后的德语作家大会上,他被认为已经死亡。七〇年代,《星》周刊(Stern)寻找和报导还活着的焚书作家时,在罗马找到这个“身负无法解除的孤独重担”的人,一个痩长、充满无尽忧思、手握极长手杖的老男人,不停地叙说,“我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为什么你们没有早一点来?”直到声音黯哑。

  不是所有焚书作家流亡后都像韦格纳这么凄凉。上世纪德国最畅销书《西线无战事》的作者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流亡美国后,受到美国人真正的爱戴。他在美国好莱坞写小说和剧本,周旋在好莱坞最知名的女星之间,成功的故事像传奇。可是,翻开日记,里面却是无尽的黑暗、孤独和忧闷。

  同样在美国发光发热的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他的一首诗〈当独裁政权下令〉描述,一个最好的诗人读着焚烧名单,却发现,自己的书被遗忘。他愤怒地说:“我命令你们:烧了我!”当然,布莱希特的书不会被遗忘。有共产党员身分的布莱希特选择流亡美国,他在这里,还有后来回到东德,都继续写作,达到一个戏剧导演所能想象的最高成就,是流亡作家里的异数。

  我们不能期待所有焚书作者都能够腰杆挺直。恩斯特•格莱泽(Ernst Glaeser)是其中迷失,甚至投机的代表。他造成轰动的小说《1902年生人》,描述的是一整世代的失落,作为一部写实作品,很伟大,作为自己的现实生活,在一个需要做决定的年代,却很可悲。他一度逃亡,当思乡的愁绪来临,又接受“再教育”,投靠纳粹,被流亡在外的人指责是“巴结、自欺欺人和有意识的投机”。1947年,格莱泽又转化为民主人士,向德国人民演讲,呼吁“不要顺从”、“反对机会主义”,完全成为滑稽的悲剧性人物。

  我在德国语言课堂上,第一个读到的焚书作者埃里希•克斯特纳(Erich Kastner),则是当天唯一亲自在焚书现场的人,而且还被群众发现。他并没有出逃,可能是为了老母亲,可能是为了柏林友人,也有可能是为了留下来记录历史。直到1958年,在焚书25周年致词里,他才说明为甚么要加入忏悔者行列,他说,“因为我们之中,在事情真正欺压到我们头上之前,没有人能回应这个勇气问题。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这种资质,在这样的时刻成为一个英雄。”

  在焚书的原始黑名单上,共有131名作家。后来实际遭焚书的,共有92位德国作家,35位外国作家。当然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是德语作家。这本书的目的,显然不在荣耀英雄,而是要捕捉那些在灰烬上扬起的作家身影,以及幸存者动人心弦的生命故事,这也是这本书特别好看的地方。

  先驱媒体社会企业(新头壳网站)董事长 苏正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