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简科学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10篇

2022-04-21 03:30: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10篇

  《极简科学史》是一本由[美] 苏珊•鲍尔(Susan Wise Bauer)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一):改变科学进程的那些点滴

  什么是科学?书中给出这样的答案,事物的生长和改变是自然的进程,是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所以亚里士多德才想问什么,去了解它们。其实,科学这个词看起来很深奥,但是《极简科学史》让我们重新认识科学,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每一次前进都要经过不同的“磨练”。

  作者苏珊•怀斯•鲍尔,超级畅销作家,代表作《世界史的故事》等。本书主要讲述了科学每一阶段的进程,典型科学家的出现给科学界带来新鲜血液。作者在书的预言中也说《极简科学史》是追溯伟大科学著述发展的书籍。在内容上,一方面书中覆盖了从大宇宙到生命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另一方面,本书可以当作寻找科学进程书目的书籍。在编排上,与其他三本简史不同,它有一个阅读相关选节的栏目,里面包含着一些章节的选节,如《变化》中,栏目提供了关于亚里斯多德的《动物志》和《物理学》,让读者可以找到外延的相联系的书。

  在书中,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方向,从“天”到“地”到自然到生命,经过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成长,科学技术、仪器的加强、转变,又会重新研究宇宙等一系列的未解之谜。再一次次的验证,发现,怀疑之中科学又进入新的认识中。在科学进程中,免不了遭到别人的猜测、否定。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直被压倒,他的日心说没有办法论证,但时间是它最好的证明。

  科学可以是在不断的合作中发展的。在《生命的秘密》中,沃森与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多领域合作,可以找到新的方向,关于宇宙的研究就是多领域的合作,数学、物理等。当然,科学也会在相互冲突中前进。《大灾难归来》中布雷茨与查尔斯•赖尔就正面交锋。最终地质学家的调查证实了布雷茨的观点:哥伦比亚高原曾一度遭受过大灾难。就连大科学牛顿也曾与胡克针锋相对,在《推论之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牛顿的恼火,对科学的执着与专注。

  《极简科学史》像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整体上呈现着科学界发展的阶段,解决问题。书中的每一阶段、每一位科学家都为他们的实验、观点进行努力、执着,为科学的进步付出自己的力量。在书中你可以追逐作者提供书籍,一一品读,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能量。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二):极简的科学史

  文:薇薇爱阅读

  什么是科学? 哦! 买噶的,你一句话描述不出来吧? 那什么是科学家? 真心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 这是不是很不科学呢? 那你可以看看这本科学史, 《极简科学史》。

  它可能跟你平时看的科学史有着很多的不同, 首先它用最简练的词句介绍着不锁不了解的。 其次,它不仅仅是一本科学史, 至少跟你读过的大篇幅的生涩词汇有着不同。

  按照时间轴的顺序讲解着人类最早的关于科学的文献, 关于古代的时候人类对于天文地理等等的探索。 还讲述了测绘仪器的产生, 这很有效的帮助了人们探索未知。

  很久之前人们对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这种说法的质疑, 在文中也做了描述。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人们一直认为的是不同时落地, 重的一个先落地, 轻的后落地。 并且这个理论被人们一直信服着。 如何让人们相信同时落地只说呢? 实验是最直接的办法。 当两个铁球同时从塔上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地的时候,人类的科学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篇章。

  当然, 提到科学还会说起,牛顿。 这个人出现在我们所有人的中学物理课本上。 你可能不知道他是哪国人, 甚至不知道他出生于哪年。 但是你不知道牛顿的这些物理知识, 也只能说明, 你物理没学好。 记得之前有网友开玩笑说, 很多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要研究的,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就只有屈原留给我们的是端午节假期。 当然这也只是人们对假期的一种调侃。 不过不得不说到, 这位牛先生给我们的科学的发展留下了不小的一个标志。 由一个苹果开始的地球引力说开始。

  文中还详细的叙述了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道金斯等35位科学大师的传奇人生,36部改变人类历史的科学经典,一段人类2500年科学探索的伟大历程。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青少年非常适合读一读这本书。

  特此鸣谢:拾光书屋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三):此书有趣又好读,带你了解人类的科学发展历程

  如果你对历史类图书感兴趣的话那么不难发现,科学史方面的图书真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是,相当一部分此类型的书,针对的多是专业人士,而如我辈这般的门外汉只能望着那些大部头心生畏惧。那么,有没有哪本科学史能够用简练的文字、清晰的思路让广大门外汉酣畅淋漓地读下去呢?

  美国作家苏珊•怀斯•鲍尔的新作《极简科学史》便尤其适合既想了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但却非常适合地道的科学知识门外汉来进行阅读。

  这本《极简科学史》涉及到的基本是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历程。作者将古希腊时代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发端,书中内容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哲学。

  当然,由于它是一本科学史的入门级读物,自然难免由于受篇幅所限而未能更为详尽地记叙科学史的某些细节,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和阅读需求,从每小节后面提供的资料里继续扩充知识面。

  因此说,这本《极简科学史》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而作者也尽力地扮演好一名讲解员的角色。她引领着我们穿过近2500的岁月,带着我们了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

  但凡是关于科学史方面的书,总是很难克服语言上的索然无味。但,很明显,苏珊•怀斯•鲍尔的文字却是流畅生动、浅白易懂的。这一点,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译者。读这本书的感觉,像极了是在观赏一部关于科学史的纪录片。它画面感十足,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书中的内容不再是干干巴巴的,不再是让人一见便先产生畏惧心理。

  这种流畅生动的叙述特点,得益于作者那种颇为类似讲故事一般的口吻。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在听一位长辈讲述人类历史上的那些“发现奇迹的瞬间”。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的也不再局限于某某科学发现,或者某个数学公式,而是人类不断进行探索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崇高的。

  如果没有好奇心的存在,人类怎能克服外部条件的种种限制,不停地求索、探寻、思考、解决那些有关生死、存在、地球以及外太空的问题?如果没有被好奇心驱使,我们又怎么会翻开这本书,从而感受到那些伟大灵魂的光芒?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带有个人化和局限性,甚至,有些所谓的“科学”也并不能尽善尽美地解答我们心中的所有疑问。但它毕竟是一种态度,即便最终证明某个科学观点是错误的,但它也启发了后人,因此说,科学史上的错误和失败,那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导向。只是,有些错误造成的损失确实无可估量,可在探索的道路上,人类总是难免步入歧途之后才回归到正确的路径上来。

  《极简科学史》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引导人们走进科学的殿堂,回顾人类科学发展历程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科学,从而对人类的好奇心和企图心抱以赞赏和崇敬,它们正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四):极简不简单

  这阵子,北上广地铁站的丢书大作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这是作秀,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重启全民阅读的新篇章。暂且不提这个行动最后成果如何,至少我所知道的是,现如今中国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仍然很低。赶英超美就不用想了,甚至于一些亚洲小国比如泰国在读书数量上比中国都要强。在中国除了读书少以外,另一点就是读书难。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人们,对于大厚本的、有深度的科普类、历史类、政治类书籍望而却步,把更多的读书时间分给了通俗小说、心灵鸡汤、成功学、养生保健这些书籍上。并且在读书时也有急于求成,尽快见效的心理,人们很难静得下心来去读一本与生活和工作无关无用的书籍。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读书喜好和读书习惯,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本的极简系列,包括《极简人类史》 、《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 、《极简海洋文明史》。用有趣、有料、涨姿势为口号,号召人们踏进历史的领地,掀起一场阅读的潮流。

  极简系列虽然号称极简,但是内容却并不简单,作者用极精细的笔墨,勾勒出了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和海洋文明史。历史细说起来讲上一辈子也是做得到的,即使如今已经分出门类,但是要将这一门类的历史讲好依然不容易。现存的史料需要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同时还需要在彼此冲突的史料中做出选择,能够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极简历史除了要做到这些,还需要将语言和时间加倍提炼,这样写就的才能称之为极简,而对于历史来说,只有梗概,没有故事太过于枯燥,而细节多了,篇幅内容必然增加,这里面的取舍是一个大学问,幸好,这个系列的作者们功底都够深厚,这一本本历史读起来,框架清晰,重点突出,在趣味性上也有保留,极简系列将探索历史的门径就此铺就,等待着读者去做更深的探索。

  科学史算来是比较短的一段历史了。开端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科学更准确的形容应该称之为神学。他们研究世界的构成,精神的构成,提出了种种如今看似荒谬的假说,但不可否认,就是当时的那些人,为科学做了一个开端。科学之路发展的既艰难又缓慢,原因主要是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探索。但人群中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依然借助个人的智慧,探索出了一条通往物理和数学的道路,科技的文明因此而有了增长的空间。

  当科学的真正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时光已经流逝了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里,科学的发展几无可谈,直到哥白尼出现,科学开始了他独立于宗教神学的立场,并且在之后的岁月里,急速发展。在哥白尼之前,地心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即使关策所得数据与地心说的计算不符,人们依然固守陈旧的思想,拥护古老的权威。而科学永远没有权威,永远没有绝对的正确,突破宗教的限制为科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生产力的提高为制造更精密的工具提供了基础,而这之前一千余年的积累则成为了科技爆发的动力。在这里,培根提供了方法论,伽利略用实地验证说明了什么才是真理,胡可用实验工具证明人类可以认识更多的未知,的牛顿一手构筑了覆盖宇宙的力学基础。科学终于被人所重视,而我们也在科学的益助下,开始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科学不断发展,人们的研究对象却永恒不变——我们生活的地球,包括我们自身的各种生命,地球之外广袤的宇宙。在科学兴起以前,宗教神学占据一切,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神学家做出论证,证明地球的生命开始于4000年前。但随着化石、岩层的发现,人们开始认为地球的年龄不止于此,但是究竟有多少,人们只能猜测,无法得出准确答案。直到1898年放射性原子的发现,人们找到利用原子衰变计算时间的方法,将地球形成的事件推测至40亿年。

  地球在这漫长的40亿年间如何变化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同样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猜测与研究。起初大灾变理论占据的上风,居维叶认为,世界曾经经历过6次灾难性巨变,他认为巴黎地层发现的截然不同的化石可以证明他的观点,而且这个理论与创世纪6天的故事不谋而合。但是随着年轻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均质论取代了灾变论。世界如今的形貌并非突然而成,而是因为风、水、光的作用,在上亿年的岁月中缓慢改变行程的,而均质论的提倡者赖而也在西西里岛,法国立马涅平原等地找到了支持他观点的证据。然而大灾变理论却又在20世纪80年代重回科学中心,放射性元素铱的异常出现引起了阿尔瓦雷茨的注意,随后他各地寻访调查,找到了位于尤卡坦海岸的陨石坑,证明了地球曾经却是发生过大灾变,而恐龙和其他一些生物的灭绝或许就是与此相关。

  关于生命的科学永远离不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但进化论在当时解决不了靠什么能使子代继承遗传父代的特点,孟德尔靠他的实验得出了遗传的规律,赫胥黎发现的基因则进一步说明了进化的秘密,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生命的秘密一步步被打开,如今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没有能全部解开生命的秘密,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人们对的宇宙认识从最初的想象猜测,到运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变化。从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现在人所皆知的太阳系,银河系等宇宙结构。经典力学也在对宇宙研究产生的量子力学前轰然倒塌,相对论论证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宇宙为我们大开了门,但我们所能接触的依然微乎其微。但人们也尽自己的可能去猜测去推演宇宙的产生和宇宙的变化,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运而生。

  大爆炸开启了宇宙的生命,进而产生了星系,产生了地球,产生了生命,产生了地球上的主宰——人类。一部极简人类史,就由宇宙大爆炸作为开篇。人类史用薄薄一本小册子讲起来实在不易,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朝代、历史时期的划分都是讲述人类史的难题。在这本书中,作者采用了新的划分方式,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作为断代,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人类史。

  文明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生产力也随之不断发展。在文明初始的时期,即公元前25年,那时的人类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处于采集狩猎时期。当时人类数量稀少,发端于非洲地区,那时的非洲物产丰富,靠采集狩猎人们可以生存。人们组建部族,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社会等级制度尚未建立。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不断迁徙,踪迹遍布如今的各大洲。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稳定的农耕时代逐渐取代了采集狩猎时期。公元前8000年,人类开始种植谷物,驯养牲畜,由于种植农作物带来的财富积累,人们开始渐渐习惯于定居在固定的地方。城市慢慢出现,帝国逐渐形成。在农耕时代,科技进步和交流沟通都十分缓慢,各地因此发展出自己独立的特性。总体而言,农耕时期,社会的根基是农村,人口活力明显加强,社会等级开始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农耕时代以各种不同的帝国文明为顶峰。

  接下来就是科技、文明、社会飞速发展的近现代。以工业革命为契机,因大海航时代的到来,技术文明的沟通交流日益增速,科技改变了社会,帝国崩塌,自由民主平等的世界到来。而这一切首先要归因于农耕时代的积累,而商业的发展,全球交通网络的建成,西欧通过工业革命的崛起,最终形成合力,让世界进入到科技文明的近现代。

  让世界进入近代的因素中,其中的一股力量来自于大航海时代,它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资源、人口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农耕时代的发展和转变。而大航海时代正是海洋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受惑于精美插图,在这一辑极简阅读里,我最先翻开的海洋文明史。精美的插图配合着精炼的语言,海洋文明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上推至公元前四千年,人类就已经开始用原木或者芦苇造船,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但海洋文明史的开始则要往后在推2000年才有明显的进展,其实海洋文明史说穿了就是一场对于世界的探索征服掠夺的历史,中国在初始的时候扮演了一个开拓,创新的角色,自然也收益颇丰,但是中国在海洋文明史至关重要并且也是急速发展的那一时段,竟然默默离席,任由他人坐大,后果自然你我皆知。

  作为中国人,在看这种涉及全球各个国家历史影响的时候,总不自觉的关注着中国,其实在海洋文明史上,中国占得分量真的实在太小太小,中国虽然也曾在唐代,尤其是宋代,建立了广泛的海上贸易,也在明代派遣郑和三下西洋,但是这些行为对于海洋文明史的发展,影响实在不大。真正对海洋文明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推动的力量,主要还是来自欧洲。

  欧洲被地中海分开,地缘的优势让这些国家纷纷进入航海时代。航海时代初始只是为了商业贸易,但随着交流的不断开展,文明、宗教、技术、物产在亚欧非三块大陆上不断交织碰撞,如今世界的雏形因此而成。海上贸易关乎着帝国的经济,也影响着帝国的发展。为了争夺贸易路线,罗马人和波斯人数次战争。而宋朝在北方民族的重压下,能够苟延残喘许多年,必须归功于航海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支撑了王朝的生存。

  海洋文明最浓墨重彩的一段就是大航海时代,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开端,西方文明因此是的航海拓展一举占据世界巅峰。西欧各国在西班牙殖民美洲带来丰厚利益的刺激下,你挣我夺,开始了殖民全球的脚步。他们的步伐在工业革命后不断加快,改变的了美洲这块土地,美国建立。殖民了非洲多年,非洲如今的情况大半归因于次。亚洲也未在航海时代里独善其身,印度沦为殖民地,中国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被迫从封建落后,走向革命民主。

  书写中国历史的笔墨实在太多,哈佛极简中国史是由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主席,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尔伯特•克雷格所著。西方人即使精研中国文化,依然会因为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看待中国史的时候与中国人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我们所好奇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作者并未按照一般惯例上的朝代划分,而是将中国历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成了五段。第一段为早期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开始至铁器时代的周朝结束。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国拥有夏商周三段朝代,发明了青铜冶炼锻造,陶器烧制和丝绸纺织等。此时的中国处于奴隶社会,直至周朝文明。在周朝,技术发展、政治制度变迁等等都不值得一说,周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思想的激荡碰撞,百家争鸣是这一段历史的最强音。这一时期诞生的孔子、老子、韩非子先后建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说。这些人的学说流传至今,它们中间蕴藏的精神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也塑造了中国史。

  接下来的是中国最早的帝国及其后期,也就是秦朝和大汉。秦朝打败六国,统一天下,中国后来帝国的形貌都由此沿革继承。秦朝因法家而兴,却也因法家而亡。汉朝立国以后,为了便于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精神也从此指引中国读书人-更扩大范围的说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汉朝曾经无比兴盛,言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与中亚、欧洲国家开始了贸易上的往来。国家的强盛随着战争对经济的消耗而衰退,在连续碰到即为暗弱无能的帝王,西汉政权为王莽所篡夺。在作者的眼中,王莽的失败在于他不切实际的改革。而在中国人眼中,王莽则是败于他的不义的位置和卑劣的人品手段。

  中国在此时占据文人思想的是儒家与道教,但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近来,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宗教。在此时,中国的科学也有发展,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这与儒家思想对科学的鄙弃有很大关系,另外就是中国对于科学理论的描述过于晦涩难懂。比如相似三角形的描述:“度高者重表,测深者累矩,孤离者三望,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靡所不入。”科学未曾在中国真正兴起,而中国也因此在近现代吃尽苦头。

  帝制时代的高峰——隋、唐、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国家再次得以统一因为在治国中用力过猛,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大唐在中国史里是中国人心目中的NO.1。唐朝,在内国力强盛,对外文明兼收并包,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盛极必衰,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结束了唐朝的繁盛。作者在这一段写道:“最初,由于宰相李林甫有才能,玄宗不理朝政并无大碍。”有才干的李林甫大约只能出现在西方人的中国史中吧,作为中国人,只要读过唐史,都会知道李林甫是个什么货色,而玄宗后期的乱世,李林甫要负很大责任。

  宋朝基本继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但与唐朝时相比,宋朝贵族实力减退,更多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士大夫阶层占据了贵族衰退的真空,成为社会上掌握权力的一个大集体。宋朝在商业上、技术上、文化上都有创新和进步。但是北方民族刚好在此时兴起,一路打到欧洲的蒙古人自然也征服了宋朝,蒙古人建都北京,史称中都,大元朝开始了他们的统治。

  帝国时代的后期,明清两朝。明朝继续帝国的统治,在统治期间,中国人口由6000万增至1.2亿。人口的增长刺激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永乐大帝时期曾派人出使西洋,但随后因为航海耗资巨大,明清两朝都秉持这闭关锁国的政策,直至被西方的炮舰打开国门。

  对于中国文明的自守,作者这样理解。中国政治的核心制度足以是国家抵御处理内部的事物,比如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等,发生了规模如此浩大的战争,清政府评定内乱后依然延续了70余年。中国的政治、文明核心足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是当面度外来侵略时,中国古老的制度终于崩塌。

  中国被迫进入了近现代。近现代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清朝与各个帝国的战争,民国的内战与抗日战争,国共的战争,直至和平统一。

  历史环环相扣,即使是分割为不同类别的历史在其中总有彼此关联的部分。站在更高的视野,看着曾经的历史,有震撼,有感叹。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阅读这套极简历史,就是为了知道曾经的往事,以此观照这个世界的未来。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五):亲民科学史,启蒙好帮手

  本书有二宝,语言不平也不贫,你看书时不觉得作者是在打着科学的擦边球——写段子,书里也没有冗长的文段和拗口的词汇令普通读者敬而远之。

  第二就是在每个小节后会有相关文献推荐,细致到具体哪个版本,书籍编号,有些还附有短评。本书旨在启蒙,却细心地为“有心人”铺路,也算是一条龙服务。

  读完全书,最喜欢前两部分,“发端”和“方法的诞生”。当科学知识的进度条是0%时,那些推动它的人们到底具有怎样超前的思维?虽然,有些人的理论至今看来简直脑洞清奇。但是作者在文中也表露了态度,在没有证据去验证自己的理论之前,即便假说正确的人,也只可以算是“猜”对了答案。科学史本身的魅力其实不止是理论本身,任何一个追求真理为之探索的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六):科学的发展史

  2018.2.9 从最初的认知和想象,到后来的计算和理论,科学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虽然在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以地球为世界中心的理论下谬误了很多年,到还是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带领我们重回正途。但是如果没有实验方法论的佛郎西斯.培根和伟大的伽利略(包括望远镜的发明),我们无法战胜老权威。 波义耳是实验具体操作的开创者,而他本来的搭档罗伯特.胡克更是天才数学家,善于透镜研究,发明晴雨表(气象学鼻祖),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师和物理学家。 地质学发展经历了缓慢渐进和突变大灭绝的争执,牛顿的地壳融化再冷却与赖尔的侵蚀沉积理论合起来是休斯的热收缩理论。魏格纳的地壳漂移学说被质疑了很久,直到测量证实大陆仍然在漂移。对于外星球的来客改变地质和进化也得到了证实。 生物学,拉马克起个头,林奈的《自然系统》继续前进,达尔文(华莱士)进化论完成体系,遗传学则试图颠覆进化论,《双螺旋》开始DNA之旅(米歇尔发现),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很成功。

  宇宙,在牛顿的理论无法解释后,爱因斯坦相对论兴起,普朗克的量子物理和薛定谔的猫开创了量子力学。哈勃的观测发现星系远离我们,霍伊尔反对大爆炸理论,坚持稳定论。温伯格的《宇宙最初三分钟》将大爆炸理论推向公众。劳伦兹的蝴蝶效应开启了混沌学,格雷克的《混沌学传奇》让其成为学科。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七):科学是伟大的传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军二战时征用了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作为临时军用机场。美军日常使用的诸如罐头、打火机、香烟等,不仅改变了岛上的原住民的生活,更让岛上原住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美军的一切都超越了原住民的认识,为什么铁鸟可以上天,为什么按一下按钮就有火苗。他们最后甚至对美军产生了宗教般的崇拜。美军离开后,酋长的权力标志变成了一套美军丢弃的军礼服;只要有飞机飞过,他们就会集体向飞机朝拜;残留的罐头和打火机成为了圣物。现代的美国人,对于原住民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记得阿瑟·克拉克说过:高度发展的科技与魔法无异。现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在尚处于蒙昧期的原住民看来,无疑就是神迹,就是魔法。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成为人类不断前进的基石。但是,科学是人类文明一开始就有的吗?科学,在数千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发展今天的模样?

  如果要真正理解科学,就必须了解科学的历史。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极简科学史》,从神灵崇拜时期的古希腊说起,以柏拉图、伽利略、牛顿等一系列在科学历史上星光熠熠的著名人物为线索,向我们讲述了科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漫长历程。

  《极简科学史》一书的作者是苏珊·鲍尔,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1968 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获费城大学的神学硕士学位,弗吉尼亚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美国研究博士学位。现在弗吉尼亚州威廉与玛丽学院教授文学与写作。除《极简科学史》外,她还出版有《世界的故事》等一系列畅销书籍。苏珊·鲍尔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畅销书作家,她对美国文学和宗教也颇有研究。苏珊·鲍尔从10岁开始学习拉丁语,精通希腊语、希伯来语和韩语。她的作品在多国翻译出版。

  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代表着我们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不懈追求探索。下面,就让我们追随《极简科学史》的脚步,去纵览科学的过去,了解科学的历史。

远古燃起的一缕火苗

  古希腊人受限于当时的物质发展水平,对世界的理解只限于表象,他们对于认知中无法理解的事物总是寄托于神灵。尽管古希腊人、古埃及人在天文历法等方面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但对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古代先哲们一致相信,神安排世间一切。

  科学,就是在对神灵的崇拜中产生的。

  有些先哲,比如泰勒斯,比如希波克拉底,他们相信,影响自然的,除了神明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他们根据自然现象提出了一系列假设,但却没法去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证明自己的判断。这时候的科学,只是看似合理的推断,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补充手段。早期的科学研究者,“只是在总结一些无法证明的结论而已。”

  渐渐的,希腊的先哲们都认同了一个观点:自然是可以依靠物质世界本身来解释的。但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流派: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一方坚持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哪怕神灵也一样;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一方则宣称,神灵才是一切的本源,世间万物,凡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都是神灵早已安排好的。花开花落,日升月起,都是神的旨意。

  当时德谟克利特的学说远远超出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知,当时的科学水平也无法观察到原子,证明原子的存在。所以柏拉图的理论广为流传,科学与神灵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共存,但那时的科学,还是屈服于神灵崇拜之下,仅仅作为人类感受神灵伟大的一种工具。

  柏拉图的论述,统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亚里士多德的出现。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从不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照“剧本”来演出,神灵早已安排好一切;相反,他认为,万物都是运动的,是在不断发展的,自然是一部“纪录片。”

  这时的科学,不再受神灵的束缚,更加专注于通过自然现象总结内在规律。这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数学在科学研究地位中的转变。

  古希腊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几何之美。比如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但当时人们对于数学,还仅仅停留在发现数学之美上,比如一切成比的优美图形,比如几何的各种定理,却很少有人去研究数学之美背后的原因,更少有人用数学来思考世界。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柏拉图,都不认为数学是一种有效的认识自然的手段。而热爱数学的数学家们则努力寻找着数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点。阿基米德成为了集大成者。对几何的关注使得古希腊人很早就有了“比率”的概念,阿基米德从比率出发,提出“要用多少粒沙子才能填满宇宙”。通过构建模型,阿基米德提出了“宇宙中没有人类不可数或不可理解的事物”这一论断。

  数学登上科学舞台,天文学开始走向繁荣。受限于观察工具的限制,长久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地心说”与圣经是如此契合,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推广,在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长盛不衰。关于天体轨道的计算随着数学的兴起而蓬勃发展,人们随着观察样本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修改天体轨道的计算。但这些计算,都是基于一个不可动摇的结果: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计算,都是为了保证能推断出这一点。作者称这种基于结果的计算为“拯救计算”。应该说当时的科学,都可以称之为“拯救科学”:无论是何种理论,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关于自然现象的假设看起来更合理而已。就算是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如此。无论是哪一方,都拿不出绝对的证据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而为了证明传播自己的理论,不得不借助教会的力量。

  科学再次屈服于宗教,远古燃起的这缕火苗,明暗不定。

中世纪的一束火把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燃料:理性。

  培根成为了重新点亮科学这束火炬的人。他建立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思考方法:归纳推理。与古希腊人“提出假设,证明假设”的道路不同,培根完全抛弃了假设,他坚持从具体的实验论证出发,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他坚持先实验再总结,坚持从个体特点归纳出普遍特性,归纳推理这一思想就这样诞生了。科学终于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随着培根归纳推理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有志于探究世界真相的人们开始纷纷展开实验,并由此揭开了科学大发现的序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伽利略证明“日心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天文学的观察工具也在不断升级。伽利略通过最新的观测,敏感的察觉到“地心说”是解释不通的。他通过不断研究潮汐问题和金星像的问题,写下了《关于哥白尼和托勒密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完善了“日心说”存在的不足。尽管当时受到教会的重重阻挠,但这本书最终还是广为传阅,彻底终结了地心说的统治。

  归纳推理最重要的不断观察,不断试验。而当时各种实验、观测工具的进步,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发现离不开望远镜的进步,胡克对微观世界的观察离不开显微镜的出现。而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使用新式工具不停的发现新事物,人们可以将这些作为新思路的开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开始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是,引力是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想出来的。但牛顿思考引力可不是被苹果砸了才开始的。伽利略的日心说体系始终没有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引力和行星椭圆轨道问题。伽利略观察到了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解释不了物体为什么会下落。他只是简单的认为,让物体下落的,并不是外来的力,而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此外,伽利略认为星体都围绕着太阳转,但始终解释不了为什么观察到的行星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形。牛顿提出,引力是一种力而不是物质的属性,而且这股力的大小会随着距离变化。正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有引力,而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并不是固定的,二者之间的力是变化的,在越远的地方越弱,所以才有椭圆轨道。而为了从数学上证明这一点,牛顿还发明了一种崭新的计算方法:微积分。但牛顿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将归纳推理向全宇宙延伸。他写道,“基于具体现象或实验结论的一般性结论应被认为是正确的,除非有新的现象或其他实验结果出现,使得另一条理论更像是真理。”“只要引力存在和作用的方式与我们提出的定律相符,并且能够解释天体和海洋的一切运动就足够了。”

  科学这束火把,通过培根、伽利略、牛顿这些先驱者的努力,正熊熊燃烧,改变世界。

近现代的一座灯塔

  科学,在有了归纳推理这一利器后,通过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终于建立起了完整的思考体系,在近现代迎来了地质学、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的蓬勃发展。

  首先来看地理的发展。地质学,最初属于天文学的一部分。直到近代化石的发现,人们才意识到,关于地球本身的相关知识,是如此丰厚多彩,地质学开始建立。地质学的诞生,离不开人们对地球的几个思考:地球到底存在了多少年?地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关于地球年龄的问题,最开始当然绕不过圣经的解释:公元前4004年。这个结论到了近代,随着各类化石的发现,人们开始质疑这个解释,并就这个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都认为地球起初可能是一个融化的球体,不断冷却后形成现在的样子,时间“大概需要5万多年”。还有人根据海平面下降的速度推测,地球至少20亿岁了。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X光的发现,人们开始接近这个问题的真相。放射性年代测定法开始流行,最终在1930年,卢瑟福计算出了地球的大概年龄:40亿岁。

  随着化石的不断出土,人们确信地球经历了数次变化。但对于变化的过程,诞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地质均变论和灾变论。这两个理论的斗争持续了整个地质学的发展历史。最开始是赫尔根据对地层的研究提出了地球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随后居维叶就根据“猛犸”和其他已灭绝动物的化石,提出地球可能经历过6次大的灾难,导致不同的动植物种群灭绝。而赖尔通过研究,鲜明的提出了地质均变论。他通过研究花岗岩和火山地区的的变化,确信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地质均变论成为了地质学领域的信条,直到魏格纳“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魏格纳对比南美洲和非洲相对的海岸,提出各个大陆也许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面经历某次变故才分裂开来,向四处漂移,并进一步提出,地球内部可能是液态的,地壳漂浮在上面。这个理论在魏格纳那个年代因为找不到可以支持的有效证据,一直不被主流学界所接受。直到魏格纳死后30年,随着声呐技术的出现,才证明了大陆漂移理论。而恐龙化石和陨石坑的发现,让灾变论重新回到了主流。

  让我们再来看看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是伴随全球地理大发现而兴起的一门学科。生物学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只有两个:生物是不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是怎么遗传的?

  生物学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是从1802年拉马克出版《生物学》开始的。拉马克认为,生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学家不仅需要关注生物生老病死的变化,更要去探究生物为什么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什么。拉马克的理论中关于生物变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用进废退”原则。但拉马克的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生物产生的某些变化可以一代代流传下去。拉马克之后,引领生物学发展的就是达尔文了。他环球航行中的发现,促使他思考有关物种的定义。而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中“有利的变异会保留,不利的会被消灭”和好友华莱士的发现,激励达尔文写出了生物学的里程碑之作:《物种起源》。在这部书中,达尔文提出生命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变化也仅仅只是自然原因导致的,一词以概之,就是“适者生存”。这一观点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不管是拉马克还是达尔文,他们都没有解决生物学的另一大难题:遗传。说到遗传,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孟德尔定律,当年学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时候,想必大家都是咬过一阵子笔头的。孟德尔是生物遗传研究问题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他通过甜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一系列定律,揭示了显性和隐性的遗传机制。但限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和孟德尔本人的身份问题,孟德尔定律直到他逝世后才被认可。而对遗传更深一步的研究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了新的进展。随着显微镜等技术的不断突破,DNA19世纪就被发现了,但人们还是不清楚一点:亲本细胞如何加密遗传信息,子本细胞又是如何解码的?1953年,沃森受威尔金斯DNA的X射线图片启发,通过数次尝试,最终确定了DNA的新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在20年后也终于得到了证明。

  最后,我们来看看近现代物理的发展。

  牛顿的经典物理体系长久以来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但牛顿却从未尝试过用牛顿三定律去解释宇宙中更深远的部分。对宇宙深处的好奇促使一些数学家、物理家开始探索这一未知的理论,其中黎曼就提出了宇宙是四维的观点。而真正在这一问题上有深入研究的,是伟大的爱因斯坦。下面,我会简单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最初提出的,是调和相对性原理和光速恒定二者之间的矛盾。相对性原理认为,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下,速度是不一样的。而光速恒定是指,光在真空中是匀速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用一个例子更好的说明:假设一列火车上空是真空的,一束光从上空经过,那么站在火车上的人和站在轨道边的人,二者眼中的光速是否一致呢?显然,这是一个用牛顿经典物理体系无法解释的问题,二者必须舍弃一个。但爱因斯坦认为,二者是可以兼得的,只要我们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时空观:两个观察者对光速的衡量都是以秒为单位,变化的不是光的速度,而是秒本身。时间才是不恒定的,光是恒定的。尽管两个人都在测量光每秒的速度,但对于站在火车上的观察者来说,一秒的时间比站在轨道边的观察者更长。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第四维,就是时间。这就是狭义相对论。而广义相对论,则是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引力这一因素,引力不是力,而是时空弯曲的结果。

  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发现在微观世界中,牛顿经典物理体系同样不适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轨道没法用牛顿力学去计算。当时流行的理论是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原子核运动。但这个模型无法解释的一点是:卫星如果失去一部分能量会坠落,而电子失去一部分能量为什么还能正常地绕原子运动呢?针对这一现象,玻尔提出,电子的运动轨道不是连续的,而是可以跳跃的:高能是一种轨道,失去能量后又是另一种轨道,两个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就是失去的能量。而薛定谔却认为,电子移动不过是波的某个相位。简单来说,薛定谔的理论可以理解为两束方向相反的波的叠加,波峰和波谷处可以观察到电子,而两束波相互抵消的节点处看不到电子。

  《极简科学史》让我们聆听到历史上不同时期著名科学家的声音,让我们可以通过当时那些科学家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在《极简科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伟大科学家们,用他们的发现和智慧,或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或者完全推翻前人的推论开拓一片新天地,不断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正是这些伟大科学家之间的传承,才推动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时俱进。科学,就是在这种伟大的传承中不断发展,造福人类的。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八):我信,是为了理解

  我信,是为了理解

  评《极简科学史》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我的工具,人类本身就是科学工具的载体之一,这本《极简科学史》严格说来不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本很好的科学书籍的书评;它列举了科学发端以来的重要思想论著,以及当时科学思想诞生的环境和背景,特别是科学家(思想家)对于科学的认识和推动。今天的我们会惊奇于科学的飞速发展,但最开始的科学思想是什么样的?怎么积累的科学认知和理论?

  最初的科学思想来自于人类的实践和大胆的想象,例如语言的形成和认知革命,我们不知道这里面经历过多少偶然的因素和经验的积累,但从人类真正学会用知识和工具(知识和工具就是科学)去改造自然和建设社会时候,人类强大的统治力就出现了。哲学上的“我信,是为了理解”可以用来解释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因为这种人类思想对于科学的认识和接纳,也是通过实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科学步入20世纪至今才形成一种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阶段,在最开始还处于一种慢慢行走的阶段。

  人类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探索,是一种终极意义。如果说人类已经知悉了宇宙的边界,掌握了人体神经元的组织原理,那么科学就已经到了一种可以自行了断的境地了。科学,是一种对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感知和理解(甚至还有猜想),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认知的更新和实践的反馈得到不断的改进。当然,因为地域和学识上的局限,本书更像是一本西方科学的发展概述,记录的科学家和科学理论是基于对西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极简科学史》中有很多关于科学家认识世界、脑洞大开的高潮情节,这是人类科学史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足以让后人受益;但本书更想告诉大家的一个道理是:要理解科学,首先要懂得它的过去。

  至此,一小套的简明中国史、科学史、人类史和海洋史已经读完,收获有一点,主要是历史中的一些片段和精彩篇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式被概括出来,也可以用一种独特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人总是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底气和勇气应该来自对于过去的回顾总结,对于现状的分析判断。

  2017-7-27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自学经济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极简,叫做《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文中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懂多少的经济学知识,你才可参与社交或专业的经济学谈话?赫伯特•斯汀以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的身份担任多种职务近50年,他曾说:“对公共政策做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只能是专家玩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只要花一部分时间,耐心的学习,就可以在大部分日常经济的讨论中坚持看法,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可够了。学习经济学并非一定要看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者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才算是入门,极简已足够我们日常受用。

  这是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的时代,睁眼已天亮,眼睛一眨便已下班,时间流走的悄无声息,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只能管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采用大部头式学习,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再多的碎片也是没有效率的,因此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极简系列,与上文相似,上文是极简的经济学,而中信则是以人类、中国、科学、海洋文明为主题,分别是《极简人类史》、《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极简海洋文明史》所蕴含范围之大,用简洁优雅的语言,全面精悍的讲述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变化,满足了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了解人类2500年的科学探索历程,认识海洋文明,明白为何在1492年之后为什么影响世界历史格局,感受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突破传统中国历史叙述格局,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读史明智。虽是极简,内容却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者笔墨大开大合,功底之厚,精细描绘了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海洋文明史,这四个角度,从宇宙大爆炸开端至科学人文,剔除了枯燥无味的细节篇幅,精炼的语言,勾出了历史的容貌,极简系列的每个作者功底浑厚,架构清晰。在这之前我看过《极简人类史》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另外一部作品《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前者是后者的精简版,两者相交对比,具有形态上的差别,意识上的对比,并无多大不同,前者相较于后者更适合大众阅读,后者相较于前者具有更多的学术推断与理论。极简系列展开知识全貌铺展历史之道,正如克里斯蒂安所说,有意义的知识不仅涉及对细节的理解,还要能力抽身出来看到全貌。

  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去其糟粕的留下精炼的文字,言简意赅表述事物过往,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把灵魂嵌入画布,让人感受画作之意境。人类史,正是如此,挥挥洒洒两百页,讲述了人类10万年的发展历程,抛开传统历史的盲点,以宇宙大爆炸开端为起始,至推测未来结局末端,作者以宏观的笔风,学术探究的形式来撰写。与黄仁宇观点不同的是,书中涵盖内容之广,涉及了宇宙学、地球、生命科技、人类学、历史学等,人类史试图构建整个历史的时间,宇宙大爆炸、星系演变、生命进化、再讲到早期社会的诞生、农业文明的出现、现代社会与文明危机,清晰的勾勒出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框架。

  2009年发射了研究宇宙背景的辐射,传回的数据是宇宙成型的时间为138.2亿年,作者引用了宇宙大爆炸来解释虚无的开端,但是又有一个无法解释的悖论,虚无之前存在什么,虚无又是从哪里来?现代物理学推测,认为可能存在一个多维度的“多元宇宙”,我们的宇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审视历史的时候,发现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35亿年之久了,相较之下,人类的诞生对于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只是眨眼之间。

  生命因多种因素相结合而出现,恒星、星系的形成和演变、化学元素的诞生、光的出现、太阳系的演变、地球获取的水与大气,无数衔接的偶然创造了生命诞生的必然。生命因自然和环境产生变化,在变化过程中选择适合环境且有助于自身的基因而产生变化,这类型的变化产生了基本的生命体系。人猿到智人的出现时生态圈的一种转折,推动了地球历史的发展。作者打破东西方历史的壁障,采用生产力发展来讲述。随着人口的增多,随即便进入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城市的出现帝国的形成,人类的交换能力与集体学习促进了农耕的发展,科技创新把各个不同时期的文明推上顶峰,这些创新促使人类沿着现代文笔进行发展。

  原始的交换能力是现代商业贸易的基础,航海时代的到来,加深了文明的沟通,工业与资本的发展迈向了现代社会。人类史为我们呈现一副壮阔的历史大图景,帮我们一目了然的看清,人类历史从哪里来,以及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

  航海时代是世界历史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代的变化,现代的格局,他给人类历史带来包括西方势力版图的重要变革、殖民的兴起,以及地理的大发现、科学丈量法的蓬勃、香料植物的传播与流通等。海洋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原动力,最早的航海工具起源于可以跨越的单一原木,经过改进把原木捆绑起来而建造的简陋船只,再变成用木板简易做成的船,后演变成帆船、桅杆大船、金属的轮船。1298年后《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情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以及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海和新大陆的发现,自此掠夺的野心种子扎在西方人心间。

  航海时代在演变近代历史上,散发着璀璨的光芒。航海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西方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这里让人叹息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退出了这个舞台,虽然在之前中国扮演者创新的角色,并且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但是在离席的岁月中,缺失的难以弥补,乃至于最后被人用大炮轰开国门。明朝的海禁,清朝的闭关锁国,就在这个世界格局变化的时候,毫不关注,虽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开放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此举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的发展。

  航海时代与地上丝绸之路一样,最初只是商业上的贸易,随着不断发展,进而产生了文明与科技上的碰撞。在海洋文明上,最让人瞩目的一段是航海时代,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为开端,殖民与奴隶交易随之兴起,后面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未来世界的格局也逐渐展开。

  工业革命为开端,科技迅速的、大规模的转化为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科技发生质的飞跃。比起其他历史,科学史算是比较简短的一段历史,它贯穿了整个社会波动与变化,但想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必须理解他的过去。科学开端于公元五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科学进度十分缓慢,主要是当时的环境限制了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即便如此亚士里多得凭借个人智慧,开拓出了一条物理与数学之路,如果说物理是万物的起点,那么数学就是宇宙的真理。

  在哥白尼出现之前,科学的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且地心学说处于统治地位。他的出现,改变了科学的性质状态,独立了其地位在,并在这之后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岁月里,科学急速发展,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智者,从培根的方法论到伽利略的天体,再到牛顿发现的力学基础创造的经典力学,一个又一个真理的发现,奠定了科学的地位,走进的大众的视野。

  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科学是发展史上必然的一个过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单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出发点,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相比其他世界古文明,中国文明能够延续,不被湮灭,其独有的命运,原因何在?要了解中国唯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才能理解现代中国。《哈佛极简中国史》与中国传统历史的叙述方式不同,它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作者打破传统史学叙事方式,建立编年框架进行概述,把中国历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来划分,跨越了朝代的界限。从石器时期到周朝的结束,再从诸子百家到构建最早帝国的秦汉,哲学思想的激烈碰撞,同时还诞生孔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他们先后创建了,儒家、道家、纵横家、法家,学派的不断诞生,创生了百家争鸣的“盛世举况”,与希腊文明不同的是,希腊哲学淹没在了,基督浪潮之下,而中国哲学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秦汉构建了最早的帝国,而隋唐宋元又将帝制时代推向高峰。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推六国,统一天下,因商鞅变法而兴,因法家而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盛世的开始,同时也是意志上的束缚,即便是佛教的兴起,也无法撬动儒家的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科学也因儒家的关系被挤压至社会边缘。

  随着时代齿轮的转动,帝制时代的高峰在明清,无法阻挡的走向衰落,最后步履蹒跚的走向近代中国。一个帝国随着一个帝国的消亡,依旧不变的是,中国人依旧屹立于在这片大地之上,《哈佛极简中国史》全景的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荣辱兴衰,汇聚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了中国史的不同面貌。如果我们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思考历史,我们只会看到冲突的可能,但如果我们理解整个人类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协同合作的前进。

  极简系列各方面的融通,展现了不一样的历史,科学至人文,宇宙学至人类学,这些发展都是在历史的范畴之中。犹如克里斯蒂安在《普斯的回归》中所说:如果历史学要恢复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它可能不得不再次关注它所忽视或压抑的许多隐蔽的历史。

  《极简科学史》读后感(十):【拾光书屋(书评)】科学的历史成就如今的我们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学生们的梦想是什么,一定有人会回答当科学家。毫无疑问,科学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位,那些新鲜事物大多都是需要靠科学家们去实验获得的。科学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还有灵活的技巧,才能完成一个个实验。这些实验成果往往能给人类的进步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不同于普通的小发明,科学实验成果是经过不懈努力,得到权威证实的结果。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史,因为从古到今,各类科学早已有无数的进化史,而本书是一本简史,也就是说不可能把所有细节都讲述一边,但也奠定了这本书中所记录的都是那些经典的科学史。科学这门学科虽说学术性很强,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结果可能很吸引人,但是追求到过程,可能很多人会力不从心。不过这本书的读者不用担心,因为哪怕是门外汉也能看得懂,本书不仅涵盖了科学的历史,还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帮助人们轻松入门。

  本书由科学的起源讲起,任何事情都会有个来龙去脉,科学也是如此。无论是研究什么,一定要从它的过去开始了解,就像股票一样,没人会买一个没见过的新股票,都会看它以前的走向是如何。可能有很多青年科学家正在努力,有些人的确是有天赋,这本书中的有些知识他们也一定接触过,但是有些历史看似对科研没什么影响,但是了解一下一定会对结果的良性的帮助的。

  文中所节选的文献都是经典文献,并且附有网址,可以进行对比与参考。毕竟这是一本历史书,而不是单纯的科学教科书,所以有些科学实验仅仅是有名称,如果遇到感兴趣的项目,完全可以自己去研究,如果本书过多的加入学术性篇幅,反而会改变本书的本质,显得笨重。有些理论看起来就像哲学一样,仿佛只是通过一种思考得来的,其实其过程是十分曲折的,这也和哲学的美一样,无法轻易被人琢磨透。

  书中所表并不是全部都有完美的结果,有些项目还在不断进步当中,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加速被科学家们解开,人们总把科学家当成一个梦想,把它复杂化了,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一个科学家,只是每个人的眼光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最重要的还是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要总是想着提问,只有自己实在解不开的情况下才能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段科学史是激励我们进步的基石,从此对科学产生兴趣,为我们的世界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