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10篇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由肯•赫尔曼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一):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从始皇遣使者寻仙药,到嘉靖征女练仙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对长命百岁执念。死亡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总是一场灾难。大多数人更多的时候是会想着如何延续生命,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在近些年来,随着安乐死这个话题的被关注,有尊严的迎接死亡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与其在冰冷的医院里,身上连着各种仪器,毫无尊严、毫无温暖的死去,更多的人更愿意选择回到家里。可是这个选择过程往往十分折磨我们的良心——尤其当病人失去自主意识的时候,亲属更难做出放弃治疗的选择。

  在《长远看来》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讲述其自身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经历,为读者传递了一种观点——或者说为上述选择做了合理辩护。一方面,从病患本身的体验而言,选择放弃治疗,可以在临终的过程中更为体面,少几天苟延残喘日子,也许是一种解脱。另一方面,从社会资源角度而言——这个角度未免显得有些无情,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将有限医疗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还有希望可以康复的病人身上,而不是“延长他24小时的生命”。

  我们似乎更容易自己决定。如果是我的话,面临难以治愈的病症,我可以很轻松地选择放弃治疗。但如果是我的家人——做出这样决定对我而言几乎是不可能事情。为自己做出选择相对而言是更简单的,但替失去意识的家人做出选择就会承担更大的压力,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折磨。在《长远看来》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患者自己选择放弃治疗的例子,但家属做出同类决定就显得更为困难。因为医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采取的说辞总会给病人家属以虚无缥缈幻想,总会期待奇迹发生——哦,谁又会不期待奇迹呢,可谁又会忍心自己爱的人遭受无休无止的“治疗”的折磨呢?这真是两难的境地。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安乐死能够被合法化,或者哪怕是停止治疗能够作为一个更坦然的选择,恐怕都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果——实在是看多了太多人性丑恶面。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本书思考面对死亡的问题

  本书中的案例不少,有动人的、令人痛心的,但显然,本书的重点并不在故事。只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传递观点。所以虽然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故事叙述稍显潦草,但读到后来就会明白这本书的重点是要让读者思考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或者说,我们如何有尊严的迎接死亡。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所以,让我们学会顺其自然接受死亡吧。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二):每个人都会死,我以为我不会

  奇葩说第三季以来,我唯一不敢多看一遍的辩题只有这个《该不该鼓励病危者活下去》。这期辩题我一边哭一边记笔记。(我自认为是一个笑点和泪点都很高的人。一个就算看悲剧电视也不会掉眼泪,却因这道辩题里的每一句话而流泪)当马东老师总结时说:“中国人不喜欢生死,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没有告别的文化,我们总忌讳谈生死”。我才发现自己忘了一堂死亡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当有一天你面对自己的亲人即将离去,你变得束手无措,惊慌大乱。

  而我在看了那期辩题后,找过大量的视频以及死亡的书籍。但很遗憾,虽然TED

  视频有讲死亡的演讲视频,而书籍却少的可怜。我不禁感到失落,想着:原来死亡这件事全世界的人都一样,变得小心翼翼和谨慎。一直等到国庆节前两个星期,小编找我约评这本《长远来看,我们都已死去!》。我看了简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约!因为终于有一个人用医生的身份来讲述“死亡”这件事了。

  利用国庆休息时间,我看完了这本书,我不是一次性看完。我有点害怕,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花了3天时间才慢吞吞看完。这本书用大量的现实故事,告诉你死亡这件事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这本书的医生我也想点个赞,也许有些想法不符合一个医生这个职业定位,但却说的很实在。

  当你为新的生命而开心时,必定有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有活着的人必定有死的人,这样才符合时代循环

  看完这本书,再结合以前看过的视频。我只知道这2件事,自认为还不够深刻。因为没有经历过生死,只是最近两年,我的外婆时不时住院,而她的身体随时有可能出现问题。第一件事:没有人是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国庆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广告人被医生宣布只剩三个月,骄傲的她还差一个10W+,你愿帮她吗》。这位广告人她得了胃癌,但她开设公众号不谈自己的病情,反而讨论广告人有关经验,因为不想要同情。 我因这篇文章关注了她的个人公众号。紧接着,10月3日文章中,她又写到“没有人是活着离开这个世界的。”讲述了自己现在一边看医学资料,一边接受治疗,身体不错时再写写文章。我虽然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在哪里,但是我佩服她,因为她敢于谈死亡,并且积极查找医疗论文,用理性思维作出决定。

  其实我们骨子里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论语》里有一句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有多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逃避死亡这件事呢?在没有看奇葩说那期辩题之前,我也逃避死亡,因为从来没有人正经地说死亡。一旦你说死,大家的反应就是“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可是活着的时候说死不吉利,那什么时候说死才吉利呢?非要在重症病房里看到自己的亲人插着各种管子才吉利么?非要在医生给你一份病危通知书时才吉利么?非要在你看到自己的亲人满脸痛苦时才吉利?这个时候你才会说死这件事么?

  在我看来,中国的佛教是对死亡最大的尊重。因为所有的经书都围绕一个观念展开——生死是一件大事。你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修行,惜福,好好做人。而我们绝大数人恰恰相反,用95%的时间想着生再用5%的时间想死。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会不断的挥霍自己的青春,会浪费时间,因为你总觉得自己的时间还很长,死亡离我很遥远。可如果你想着明天就是我的死亡日,你也许对时间,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从你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明白有一天会闭着眼睛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在你闭眼之前你要做什么事情有意义?树上春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正是因为有死在我们眼前,我们才会拼命的找所谓的生活意义

  第二件事:我去的地方需要勇气,你才需要勇气

  看完那期辩题后,我曾问过母上大人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被检查癌症,用再多的药都没什么用,你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母上大人没有任何犹豫说:“放弃”,我问为什么,是因为钱的问题么?母上大人说:“不是,明明已经知道结局,知道吃再多的药都不会再好,与其每天痛苦还不如让我安详地离去”。

  我也问过我自己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也是“放弃”。老实说,跟死亡相比我更怕疼,因为疼的过程就是生不如死的过程。每次跟父母看谍战片,看到间谍受尽折磨,打死也不开口时,我总会说:“我要是间谍,分分钟就泄密”。因为太折磨人了,既不让我死又不让我活。死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疼痛会伴随一生

  明明知道结局是悲剧,还要忍受疼痛,我做不到。那个时候,活一天就要多受一天疼痛。

  你总相信奇迹的力量,但奇迹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爆发。有多少人面对死亡时抱着虚幻的期翼,而这些期翼又在各大医学电视剧深入人心。但现实不像电视剧,现实不是由无数个奇迹组成,而是由一个个平凡而又正常的事情组成的。

  活着的人希望即将死去的人相信奇迹,相信希望时,你扪心自问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缺乏面对死亡的勇气。

  对于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他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活着的才需要勇气,面对亲人离去的勇气。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三):人终有一死

  我们从一出生起就是在等待着死亡,但是死亡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真的是又陌生恐惧的。我们都不清楚自己的生命长度,但终将有一天,我们知道了自己生命所剩无几的时候,我们又会开始思考,我该好好活着,还是安乐地死去,抑或承受接受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尊严有失?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学权威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神秘ICU里的医学真相,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死亡的课。同时,《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深入地剖析了医生的责任抉择困境,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与病人都有责任,作者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反思建议。毫无疑问,赫尔曼在书中的描述真实的、大胆的却又及其感人的。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 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帮助生命回归的神秘病房”,“第二章 谁能给出正确答案——医务人员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抉择”,“第三章 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救护背后的医疗系统”,“第四章 会有天使带她离开——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我感谢第一章的描述让我或多或少的被动地知道了原来重症监护室并非病人的天堂,也有可能是地狱般的煎熬-因为在痛苦中慢慢地死亡,我也心疼第二章关于医务人员的描述,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艰难的做出抉择,然后又每天地不可控制的在面对死亡,他们很想挽救每一个是珍贵的生命,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其在病痛折磨中凋零。关于第三章,我们是真的还未能根据一本书而去了解重症监护室,也无从得知那些昂贵的医疗设施是否真的能够救回,在现下医疗中,我们总是无知地觉得住进了最为先进的设施中就能重获生命?别傻了,好好想想吧。我最感动的是第四章。以前流行着一句话,“会有天使替我来爱你”,如今用在这生与死中,我们也期待着当生命走到最后,要谢幕的时候能有个天使带着我们离开:玛丽离开的时候和家人相拥在一起,安详地离开;亚历山大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被安排回家;“永远得不到的最佳父亲奖”讲述了两个为了儿子付出了许多甚至将自己的生活改变却也得不到嘉奖,既在心痛病人及其家属,无奈医疗,也在谴责挖苦政府事不关己的纳税人,读完实在心中酸痛;人终有一死,请“为临终道别有所准备”。

  其实读完这本书我很有感触也很容易想起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同事父亲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每天都在承受着高昂的住院费,家人在渴求着付出医疗费用后医生能够竭尽所能地挽救,可是重病终究是重病,他们每一次的治疗,不仅病人,家属同样也是在遭受着折磨。我不敢说,如果明知救疗无效就放弃,我也不能说你应该让他安静的死去,因为那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就是希望能够多陪一天是一天。所以病人和医生往往不能互相理解也难以互相理解。

  所以,就让我们试着互相理解彼此的用心良苦,人终有一死,无论生命以什么形式落幕,让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的生命长度和宽度吧。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四):ICU的反思 - 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真的值得我们去紧抓么?

  一位对患者的死亡和病痛习以为常的的医生,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记录与思考,为我们带来了一本充满了叹息与感慨的书。作者有着超过30年的从医经验,作为一位重症监护医生,通过对自己工作中病例的记录与思考,将生与死的矛盾、医疗系统与患者需求的矛盾、重症监护原本目的与当前用途偏差等等这些问题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ICU的出现,绝对是现代医学的一大创新,随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生命维持设备呼吸机绝对是这其中之最,可以成为ICU的标志。随着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以及重症监护专业的出现,有不少身患重症的患者,通过这些设备支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而挺了过来,重新康复,ICU和呼吸机也被很多人视为恐怖而又神奇的地方。

  随着医学、医院多年的发展,ICU却被患者和患者的亲属当做了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昂贵的生命维持方式真的符合患者、社会的利益么?书中举了很多病人的案例,在重症持续恶化、几乎没有治愈可能的情况下,病人每多活一秒,都是煎熬。虽然希望渺茫,但是由于医学的特殊性,总是有人从ICU康复回家,在医生逃避性的提问“你希望我们尽一切可能救治他么?”之下,”就算几率再小,家人又怎么可能说不呢。

  而其实,更多的时候,医学也无能为力,但却让ICU成为了那根最后救命的稻草。所有的一切造成了目前这样的后果:无论治愈的可能性是有是无,是大是小,临危病人都不得不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花费高昂的费用,把重症监护室从一个为了更好救治重症患者而暂时使用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为了维持生命而维持生命的地方。最终让这个地方充斥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各种各样的神奇药物,患者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痛苦的离开人世或是永远无法醒来。

  重症监护室既是重症患者的唯一希望,也是病人个人的绝望深渊。我们能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非常重要,让病人得以解脱,同样也让家人得到解脱。书中因为肌肉疾病无法说话、职能动动某根手指的比尔,在作者对他解释疾病致命,无法治疗后,选择了卡片上的“悲伤”来表达他的心情,而在停止治疗、注射镇静剂后,他选择了“平静”。有的时候,放手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在思考ICU的矛盾同时,作者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画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男孩在作者的劝说下紧靠在父亲身边,握着母亲的手见证母亲的离开。想起了近些年最喜欢看的美剧之一《实习医生格蕾》,每每遇到感人的地方,都会暗自啜泣。而喜欢这部剧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剧中的这些医生、患者、亲朋好友,不是别人,都是我们自己的心里的影子。

  医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由于其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与神学、哲学重叠;虽然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导,但注定越来越需要以患者的需求为目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的两位亲人相继离世没有经历ICU的痛苦和折磨,在床上安然离世,虽然痛苦,但却非常平静。

  学会对现代医学合理的期待、怀着对生命的敬意生活、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这些都是我们欠缺思考的,而正是作者通过这本书最想教给我们的。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五):勘破生死,才能更好的安度当下

  关于生死的话题,从来都不是那么轻松。当一个孩子降生时,亲戚朋友都是满心欢喜,而当一个亲人将要离世,许多人却无法面对。

  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里,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探究了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

  人在医院中,面临死亡时的恐怖远甚于想象。作者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

  书中,作者交代了医生上门服务是怎么演变为在医院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续生命的过程,还反思了医生作为利益集团互相庇护,而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本来目的。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当消耗大量的成本以维系病人的生命?作为患者、亲属、医护工作者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章前言里,有段话感触很深:在患者心中,医生往往被神话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那些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往往仅是依靠科室的医疗器械在延长生命,他们或许早已失去了意识,更无生命质量可言,全凭家人愿望在痛苦中活下去。病人家属不愿相信病人生机渺茫,也不愿答应主动停止这个人的生命

  身为重症监护医生的作者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拉长离别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沉甸甸。尤其是当这些问题与自己相关,或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需要自己立刻做出决策的时候,我们究竟会如何选择?

  在现实中,能坦然面对自己命运,直面死亡的人却少之又少,同时,医疗系统本身在制度上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得病人在自主做出生死抉择时,也变得艰难重重。

  很多时候,我们不忍亲人的离去,即使痛苦,也希望延长亲人的寿命,甚至在完全依靠医疗设施维持的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只要人还在。

  在西方社会,安乐死还是一个争议重重的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沉重到甚至很少讨论,因为我们无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无法面对来自周围舆论的压力。

  但是,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一堂必修课,学会淡然接受,总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希望活的有尊严,但是如何有尊严的死去,却值得我们考虑。

  其实,生死都是人生的一个必然过程而已,勘破生死,才能更好地安度当下。

  对于死亡,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恐惧。但是,与其痛苦地苟延残喘,毫无生命质量可言的活着,不如让身体完整,不去承受那些无妄之苦,坦然的面对死亡。

  文中,作者最后分享了一个在斯堪的纳维亚的传说:当一个孩子死去时,一位天使会从天而降,把孩子抱入怀中,并为他重现其生前拥有最美好回忆的地方,直至他到达天堂。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六):向死而生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来谈这个话题是否合适呢?会不会让悲者更悲,哀者愈哀呢?那么,今天我们不会单纯地抒发感慨,而是来试图探讨下“向死而生”,这个哲学命题的真实含义。它劝导我们用面对死亡的态度来积极地生活,让我们用“理解死亡”的方式来“参悟人生”。之所以想起这个命题是因为最近看到了一本书《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作者是国际重症监护学权威肯•赫尔曼教授。书中主要讲述了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而“临终关怀”也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它是如何从保持病人康复前生命体征的作用变成了许许多多人渡过生命最后几天的地方,因而成为“无药可救”的代名词的。

  只有在看《实习医生格蕾》的时候,我会与医院、抢救、生死接触得如此之近。这部追到第十三个年头的美剧,陪伴我度过了大学、实习、工作、结婚、生子……可以说,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会有她的影子。曾经不止一个人质疑我对她的执着:“有什么看头呢?无非是医院里面的各种故事嘛。”而我的答案是:“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伴随着欢喜、祝福。因此所谓生死观,重点还是要落在离开世界的“死亡”时刻上。一个人在面对人生终点的时候,真的会摒弃所有的爱恨、荣辱、悲喜吗?真的会直面心中真正的自己吗?而作为至亲爱人,又会如何面对亲人的“最后一刻”呢?

  虽然在文学作品里,描绘的场景已然十分地逼真震撼,但是现实与影像还是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即便是不同重要程度的角色离开,我们都会感受到深浅不一的不舍,更何况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场景。因此,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我拒绝了所有医学院校,因为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面对。18岁的那一刻我胆怯了,我不敢挑战自己去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开,亦或只是每天去对待“不健康”的身体。莲子清如许在推荐序中说道:“……我的整个心都憋得很疼。”是的,就是这种恐惧!

  你是否体验过,将这种生离死别的感受换算到自己的身上?当然,每个人都忌讳这样的说法,但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最先到来。而书中的场景大部分是卧病在床,依赖仪器维持生命之烛的重病患,这就更加剧了心理上的折磨与纠结。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希望自己是在安安静静的状态下,走完一生的。但在抢救室中各种无序的操作,争分夺秒的救治,与理想的情况似乎完全不沾边。如何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帮助自己和所爱之人坦然面对死亡,减轻病痛压力呢?书中作者再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作为院方,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提供机会让病人与亲人之间分享真爱,跨越生死,使其有机会道出对生活的希望与无奈。

  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向前了一步,离死亡—这一人生的终极归宿近了一点。然后,转身,过好我们生的每一天。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七):重症监护室医生日志

  2017.10 书展上遇见的书籍,讲述了重症监护室医生经历的人们面对疾病,面对死亡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和情况。 有些无法复原的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仪器的维持下,无意义的痛苦挣扎。而大多数医生在面对疑难杂症时,会装糊涂或者转移注意力。 重症监护室由于插管的治疗方法,会带来各种感染(呼吸,血液,泌尿),很多病人未必可以抗过去。

  史泰纳(美国的外科医生)在全家经历了坠机事件且妻子伤亡后,立志建立起新的医疗系统(团队为基础)。最后有了全新理念的MET。但是,经历了心肺复苏急救的患者,只有15%活下来,而且活下来的人大多数在一年内死去。

  布里斯托尔丑闻,揭露出来医院为了节省费用,可以隐瞒事实。要想知道医院好不好,最好的依据是医生愿意把家人送到哪家医院。

  重症监护室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折磨,还有精神创伤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和家属都要做好长期打算。

  全书中情绪稳定理智,却心酸难过。讲述了现代医疗中的进步和带来的问题,也探讨了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后半部分对死亡的探讨不够深刻。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八):《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留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文/R郭郭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愿意踏足医院,讳疾忌医,他们害怕踏入医院就意味着有可能被宣告死亡的可能性。死亡是一个深刻的话题,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生命的终点终究会是那一柸黄土,怎么和生命告别,这应该是一个沉重的课题。我们很容易学会接受新生,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学会接受告别。

  澳大利亚的重症监护医生肯·赫尔曼所著的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医生的角度,来为我们解析了他在临床过程中,见证到的那些面临死亡的过程和感想,这本书不仅探讨了他在重症监护中遇到的疾病,也更深层次地解说了医学制度的变化以及他所面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和讨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之一,带着对病患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肯·赫尔曼医生把最庄重的东西留给了生命最后的时刻。

  作为一个医生,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医生,病患家属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于家属来说,医生都是和死神作战的一群人,能否让自己的亲人从死亡线上回来,医生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救命稻草,但肯·赫尔曼医生对于拼死延长病人生命的方法,却不是那么的赞同,因为病人在重症监护室的过程中,不仅得在身体上面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担负巨大的心理重担,或许这其中更多地只是为了满足病人家属的需求,而并非病人自身的意愿。这不平等的关系让肯·赫尔曼医生思考颇多,肯·赫尔曼医生是个极其感性的人,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作者虽然作为一名医生,但他更多地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来描述他在临床中对于生命最后的尊重。

  如果真的是必要的话,如果必须放弃治疗,这诸多的思考不仅是对于医疗系统的经费负责,更是对病患本人负责任。与其忍受痛苦的过程而还没有治愈好的希望,还不如平静地离开,最后的人生应该平静才对,没有挣扎,没有苦痛,而面带祥和地离开,这才是医疗工作者乐于见到的画面,这也算肯·赫尔曼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生死既然都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生下来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要走的路,那么临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怎样结束他。接受生命、拥抱生命、并且尊重生命,我想这是肯·赫尔曼医生想让我们知道的。生命的尊严可能不在乎我们如何尽力地挽留住最后一分一秒的长度,而是在最后的时间里,追悼生活中的每一分美好,可以平静而又庄重的离开。给予生命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才是我们可以留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九):重症监护≠临终关怀

  第一次知道重症监护室是在大三,当时我的老乡R小姐,由于长期的头晕,不慎从宿舍二层的床铺衰下来,当时送往医院并进行抢救。当我去医院时,被告知她在重症监护室,能熬过这一个星期,她就能平安无事。

  那次是我第一次,离死亡那么近,近得只隔一堵玻璃墙。我在心里默默祈祷,期待她能平安度过。同样的年华,她应该跟我一样,享受生命赐予我们的青春,探寻未来带给我们的挑战。幸运不是人人都有,她在第四天的时候情况逐渐好转,后来情况稳定了,离开重症监护病房,继续住院治疗。

  我曾经问过她,在重症监护室里什么感觉?她说不知道,感觉很遥远像飘在云朵上,周围都白茫茫一片,就像做了一个冗长的梦。

  赫尔曼的《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让我再次挺深刻的去感受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最初,重症监护室的出现是为了在短期内能更好的照顾病人,以期获得最好的疗效,并协助病患抗击病魔,维持病人生命。那时,正常情况下的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入住时间也就是几天而已。”后来,重症监护室被迫担负起临终关怀的责任。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绝症患者,甚至因高龄,各个器官衰竭的患者,他们更加期待安静的离开,而不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靠机器,只为在这个世界上多存货几天。当然也有很多患者,明确表示住在重症监护室,维系自己的生命。

  书中提到一位63岁的女性患者,由于常年吸烟而呼吸衰竭,已处于疾病末期。当时医生既要委婉,也要让病人明白,她的时日不多了。医生告诉她可以安排自己的子女与她团聚,交代一些必要的事宜。而病人明确告诉医生,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陪在身边,自己的其他子女已经与她以另外的方式道别了。当医生为病人注射吗啡后的一个小时,她安详的离世,她的女儿始终握着她的手,默默啜泣,甚至最后女儿还抱着她躺了一会儿。在众多的故事中,这个故事尤其令我动容。母亲是带她来这个世界的人,怀抱她成长,牵着她去认识这个世界,陪伴她成长。到最后,母亲会离开。女儿用同样的方式,怀抱着母亲,感受她渐渐冰凉的身躯,默默的送她离开这个世界。

  在中国,重症监护室对病人的临终关怀并没有如书中所写,相反,很多病人的离开,是在抢救的手术台上,或者家里。在对生命最后的告别这一环节,国人做得并不好。

  长远的看,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感谢【凤凰联动】的赠书!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读后感(十):最该直面的死亡之重

  最开始被书名和内容简介所吸引,因为对重症监护知之甚少,不免有些好奇。加之近几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事故频发,使得我在面对医学方面的知识时,哪怕一点点都想一探究竟。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沉重而又不得不直面的话题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渐渐清晰。读完这本书,对于重症监护室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死亡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医疗现状,更多的是殷切的期盼。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出自国际重症监护学权威——肯·赫尔曼之手,就专业性来讲,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具有三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的医生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也更容易令人信服。一本书,如果通篇都是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那一定会让很多人读的昏昏欲睡。而这本书中医学术语不会特别多,还有相应的注释,加上一些十分形象的比喻,更让这本书通俗易懂。另外,作者大胆直观的描述,把那些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一个一个案例像讲故事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视觉冲击般的真实感,仿若身临其境,直击心灵的震撼。

  这本书,对于作者没有过多介绍,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他的人格魅力:有思想,有担当,敢说敢做,直面错误,勇于反思,不断思考着医疗体系的现状,殷切的盼望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系统更加人性化的改革,并不断努力。

  书的内容分为四个章节:

  一、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在这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揭开了重症监护室的神秘面纱,有医学奇迹,也有生离死别。在这里医生们争分夺秒,与时间对峙,竭尽全力挽救将要逝去的生命之光。

  二、谁能给出正确答案。面对药石无医的重症患者,继续治疗还是终止治疗,谁有选择的权利?法律和道德的冲突中,医生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患者家属的选择,是真正为了病人着想,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孝心,呼吸机延续的是生命还是对家人和病人双重的折磨?

  三、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需要时间的堆积。医生也渐渐从全科医生变成了精通某一器官或者某一疾病的专科医生,接着急诊科医生出现。震惊医疗界的布里斯托尔案告诉我们医生并不是神一样的存在,以及被严格控制下的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新医疗体制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四、会有天使带她离开。尽管医疗体制现状不尽如人意,人们也曲解了重症监护室存在的真正目的,生离死别仍然上演,但亲情,温暖也被唤醒,病人平静的离开,家人安静的送别,互相安慰,天使会带着故去之人重温美好记忆,到达天堂。

  我们常常说“生老病死”,说的那样轻巧,面对生,我们大肆庆祝,可对于死,却常常缄默不语。我们惧怕死亡,害怕消失,不管是自己,亦或是亲人、朋友,我们从不轻易去谈死亡,也总是不能平静面对再也不见。

  可是,死亡无可避免,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疾病,或许是因为意外,亦或许是因为衰老。我们最该直面的就是死亡,我们也该学会面对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坦然面对死亡。面对病床上时日无多的他们,我们总会请求医生尽力去抢救,心脏除颤,呼吸机,尿管各种管子插满全身,我们想要尽力留住,却没有想过这样折磨一个虚弱的身体,也许只是增加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痛苦而已,甚至让他们在最后时刻尊严尽失。走到生命的尽头,身体已然残破不堪,就让灵魂保有尊严,完整的离去。

  死亡,只是身体的离去,故去的人会因为我们的记忆,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着的我们,余生太短,相互拥抱着取暖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