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免疫》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免疫》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34: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免疫》读后感精选10篇

  《免疫》是一本由【美】尤拉·比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免疫》读后感(一):德库拉的魔怔

  在英语词典中搜索“保护”(protect),在同义词一栏中赫然写着“接种”(inoculate),可见,在西方文化中,接种疫苗被定义为一种对于生命的保护。然而,对于疫苗的争论,同样旷日持久。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的由拉•比斯,以一位科研人员的专业眼光,更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在《免疫》一书中,展现了美国社会对于接种疫苗的纠结,并其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进行了探讨。疫苗是伤害还是保护?接种是个体的自由选择还是群体的强制义务?比斯以亲身所研所思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面对疫苗,我们需要的更多不是专业与知识,而是常识与理解。

  因此,《免疫》一书不是一本科研论文集,而更像一本短小精悍的散文集,在书中,专业术语与原理会散见于各篇中,但更多的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与比喻。比斯在《免疫》中引用最多的,大约便是布莱姆•斯托克于1897年所写的小说《德库拉》。有着吸血属性的德库拉伯爵,在公众安全感缺失的“免疫之战”之不同时期,隐喻了不同的角色。

  比斯引用了《死者疾行》的作者艾瑞克•努祖的说法:“如果你想要理解任何时代风潮,或者任何文化时刻,只要看看这个时代的吸血鬼文化就够了。”在19世纪末期,“吸血鬼变成了对接种人员的比喻”。疫苗接种给婴幼儿造成的小创口与流血,让人们颇感惊恐,不禁将接种的过程想象成德库拉邪恶体质传染的通道。而在现在,德库拉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比斯自己的父亲这样理解这种影响力:“差不多是人们再出一版《德库拉》的时候了,在其中,吸血鬼应该代表医疗”,“医疗从人们身上汲取走很多东西”,金钱的大量流失与大量非自然预防性抗生素的强势输入体内,却可能最终人去财空,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医疗免疫的颓废情绪。记者玛戈•阿德勒则发现:“现代吸血鬼最关心的不是性,而是权力”。这点用以形容疫苗的处境同样十分贴切。很多人认为,公共措施是为“高风险人群”穷人准备的,强制接种疫苗是为了让他们不把病菌传染给“低风险人群”。接种,成为了一种强迫,成为了一种阶层划分的举措,如苏珊•桑塔格所言:“高风险人群这个概念,复活了那种某个群体被疾病判定为有污点的古老想法。”“接种,就和奴隶制一样,激发了一些关于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力的迫切问题。“

  而在比斯看来,德库拉所代表的,更妥帖的理解是疾病本身,德库拉是一种未知与神秘,就如疾病。吸血鬼拥有不死之身,但不死并非不朽,甚至不属于活着,他们只能在暗夜中放肆攻击落单的个体,却不能在阳光下行凶拥有免疫武器的大群体。在《免疫》一书中,比斯着重讨论了“群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有个隐形斗篷笼罩和保护着整个群体的想法中,显然藏着某些近似魔法的深层机理。”每个人都不能真正独立的存在,每一次接种,都是群体免疫力形成的一次努力,唯有协作,才能铸就抵御“德库拉”的铜墙铁壁。

  《免疫》

  “我想我力所能及的,是让我孩子的身体为群体免疫的防御之墙出一份力,帮助其他孩子预防疾病。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能成为爱的作为”

  《疫苗》不是一本科普书,却让读者对免疫有了新的概念。它没有把观念强加于读者,而是将一系列问题娓娓道来,引导读者去思考。这是一本被分类到散文区域的书,但里面却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理智分析,但凡涉及到科学的地方,比斯会一再确认信源,跟专家核实,以及参考大量科学文献。而作为一本科普书,比斯却浪漫的写到,

  “太阳上爆炸制造出微小的粒子,它们叫中微子。这些粒子们飞离太阳,通过大气。它们微小至极,所以它们能毫无障碍地通过我们的身体,而我们甚至完全感觉不到它们的通过。想想看吧-一束束的太阳光浩浩荡荡地通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体内有太阳光闪耀呢!”。

  这本书不需要从头开始读起,席地一坐,随手一翻,即可进入比斯的世界。我想也许正因为此,这本书才成为一本没有目录的书。

  书从信任感危机开始说起,

  “一种对科学的信任感,以及对机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等)的信任。”

  大部分的人们似乎更愿意去相信,专家只是“砖家”,是会和政府机构因金钱利益而“狼狈为奸”的一个群体。专家们的一点疏忽很容易就会被无限扩大,或被有意者煽风点火,制造话题。而另一方面,如今不少唯利是图的人会冒充“专家”,为自己制造盈利商机,比如疯抢白醋,板蓝根等。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更快更猛而且难以纠正。

  “以讹传讹的留言如果能找到传播对象作为宿主,就能以成为不死族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得永生。”

  “信任感”并不是一朝一日就有的,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它的瓦解,只需要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或者是旁人的空穴来风。

  其实正如比斯所说,这些机构背后也是一个个有家庭的人组成。他们夜以继日的为研制抵抗疾病的疫苗而工作着。他们的家人也同样在面临着疾病的威胁。机构是由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组成,而不是一个冰冷的大机器。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相信这样的一群人?为了人类健康,付出努力的一群人?当然,正如上面所说,互联网的诞生让筛选信息变的愈加困难,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往往大部分人选择宁可信其有。

  “声音响的不一定正确,而被误导的不一定是愚人”

  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过度的担心所以才选择怀疑的态度。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想,相比于疫苗里的一丁点硫柳汞,外界对我们,对我们的家庭会产生更大更大的威胁。吸烟喝酒,甚至骑自行车所造成的死亡率都比疫苗带来的大,然而我们照样吸烟喝酒骑自行车。

  同样的对于接种问题,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接种是个人问题,接种的个人可以抵抗疾病,即使直面病毒时也可以毫发无损,而未接种的人则有得上疾病的可能。然而,比斯告诉我们,

  “接种不仅仅影响我们单独的个体,还同时影响着我们集体社区的共同体。“

  可是有心存侥幸者当知道“群体免疫力”这个概念时,便会产生可否只享受群体免疫的保护呢?就像那位逻辑奇怪的儿科医生建议他的客户那样,“群体免疫力”这个不要告诉您的邻居哦,否则当大部分人选择不接种,群体免疫力就无从谈起了。

  当这个自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小秘密“其实已经广为人知时,病毒便有机可乘,而往往最先受到伤害的是老弱群体。

  “我想我力所能及的,是让我孩子的身体为群体免疫的防御之墙出一份力,帮助其他孩子预防疾病。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能成为爱的作为”

  (完)

  谢谢您的时间

  《免疫》读后感(三):请信任它们

  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的病毒恐怖,让人窒息,最后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才摆脱死亡危机。《免疫》这是讨论人类关于成长中接种疫苗的故事,请信任它们,它们会为我们带来健康,对病菌免疫。

  作者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本书主要讲述关于免疫、接种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一个刚出生孩子的健康显示着内心的焦虑。从内容上,书中表达了两个部分,一是关于疫苗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种族、宗教等方面讨论;二是作者时刻都在表达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他的小心翼翼,也因为他的出生,比斯开始调研免疫、接种。从结构上,整书有三十篇短篇组成,语言略偏于学术,加入了科学例子,近年来的社会传染疾病等等,贴近生活,使人并不陌生。

  书的开篇竟然是关于神话阿喀琉斯的传说,也是比斯第一次听到免疫力这个词。阿喀琉斯身体的健康、英勇,其实就是免疫力的体现,而他的脚后跟的缺陷,也许就代表着某种疫苗中的风险。比斯因为人们的传闻,在为孩子接种疫苗时,一直在犹豫着,但她还是相信政府,选择接种。

  接种,原来是指植物学上的接芽或者接穗,可当它用于种痘时,它比喻的是疾病的移植,比喻将以接受者的身体为根本,生发出累累果实。英国大使的夫人蒙塔古相信了人痘接种,把它引进了英国,死刑犯做了接种实验,使得活下来,并对天花免疫,这一试验也挽救了当时天花受害者威尔士王妃的生命。反之,天花幸存者伏尔泰感叹说,如果法国能像英国接受人痘接种,1723年在巴黎被天花扑灭的两万人现在还可以活得好好的。

  接种疫苗,信任疫苗,使得身体具有免疫力,才是正确的。书中在《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成为爱的手段》篇中,呈现了一个典型抵抗接种疫苗的事件——脊髓灰质炎运动,发生在尼日利亚。宗教和政治领导者们宣扬接种疫苗是西方势力的邪恶计划,怂恿大家拒绝接种,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尼日利亚侵入到17个国家,后来尼日利亚当局批准使用某种特定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抵制才结束。脊髓灰质炎病毒慢慢消散。

  另外,比斯展示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所有的爱,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手术,她都小心翼翼,为他选择做好、最安全的成长方式。《免疫》也是她作为母亲成长的书,不仅为自己的纪念,也承载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

  《免疫》读后感(四):文学式科普——提升公众对谣言的群体免疫力之新思路

  随着果壳那种不正常文风的科普小品在科普界异军突起,科学式幽默sheldon式段子越来越多,不经意流露的炫智商/炫理性思维越来越少(或越来越萌贱化),科普的受众面也就广了许多。然而,这样的科普还是把一些并不逗逼,不解风情的人们送出了观众席。如中老年,无幽默细胞者,还有初高中时代,那些理科不怎么好,文科也不怎么好,极度讨厌学习的“社会型人才”。

  就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我发现有部分初高中同学,他们并不理解关乎科学的那部分幽默,也对果壳式夹杂着段子的科普表示过看不懂。而我父母那一辈的,就算是自诩博学的那些叔叔,也对耸人听闻的谣言文章兴趣多于果壳/科普世界。结果,一些被奉为今日最佳的幽默元素,或多或少又对另一些人建立了理解屏障。而他们中有些人还会恼羞成怒,反过来说我们不过是中了科学毒,信了科学教。(尽管“信了科学教”这个伪概念很容易被怼杀,但架不住“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当然啦,为一部分人先科普,总比畏首畏尾什么事情都不做要好。

  只是这本书的作者比斯给了另一种“不那么科学”的科普方式,一种位于文理科的中立地位,实打实不夹杂私货的科普方式。书中一个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化科普文章,并不冷幽默,没有段子,但情真意切的文学化的疫苗调查报告,也许能以看起来“并不科学”的方式为那一批不懂科学,甚至于反感科学的人普及医学真相,以及科学式思维方式。

  科普那些关于疫苗的调查结论,与热心科普事业的医疗工作者要做的并无二致(毕竟他们本来也没在骗人),但作者以一个外行,一个母亲的身份,能拢络到的是另一批“你们都是一伙的你说的话我不听”之类顽固保守人士。

  “人们凭借对世界危险性的主角判断,能顽固地抵抗来自专家的证据”——这句话出于历史学家之口,威力远大于出自专家之口。我曾经在组会休息时听到过博士后师哥师姐们讨论对转基因的不信任,也看到过他们嘲笑网络上被断章取义了的“砖家”。而我发现,他们作为物理学方面的专家权威,面对别的学科上,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连所谓的科学思辨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融会贯通的。关于转基因,他们也纠结于“更长期的危害还未知”,就和大部分生物盲担心的一样。

  本书中,除了引用调查结论外,还引用了不少历史学家,作家的言论,穿插了不少希腊神话,艺术作品,甚至是她儿子正在读的童话小说。在论述人们对“纯天然”和“化工制品”的直觉式二分法思维时,作者就从陪儿子看的童话作品中娓娓道来。一只蝙蝠误入鸟群,问它们为何不倒挂着睡觉的故事,我小的时候也听母亲说过。小孩子们就这样被灌输着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从此有着“科学与自然对立,公众与私人对立,事实与想象对立,男性与女性对立”的本能感受。面对毒理学,本能思维也就简单划分了有毒与无毒之间的鸿沟。“不谈计量谈毒性是在耍流氓”能为一批人科普这个毒理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但作者的文字以另一种平静的力量,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人类思维天生不喜量化,比起数据,更感性,有冲击力的言论或能打动更多的人。与此同时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们已开始畅想着未来人人都是程序员,都能用Python( 或其他)进行数据处理。但即使在那样一个未来,总还是有一批人并不需要数据,依然不喜探究真相,认为医生都是骗钱为主治疗为辅,专家都是大放厥词。而比斯以及她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为那些人提供了科普的切入点。

  在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疫苗方面,作者成功了。她的这本书成了畅销书。可是在别的科普方向,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免疫》读后感(五):信任莫被聪明误

  从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到儿科男神崔玉涛,从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到协和张羽《只有医生知道》,线上线下医者的爆红,既反映民众对健康的关注,也透射着些许无奈:我们需要有人为健康仗义执言,但本可交付生命的医疗行业却面临信任危机。难道真的要闭门造车自学成医吗?

  而更可怕的是偏见和误解,用心至深却未尽如人意,甚或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对化工品谈之色变,那么“纯天然”就一定对健康有利吗?我们质疑疫苗接种时间,那么另类时刻表真的算是优化选择吗?拼命清洗看不见的细菌,就能拥有洁净的环境吗?将某些疾病与特定职业、种族、抑或性取向联系,无来由的优越感忽略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倘若忙碌一场的结果还不如“从众”来得好,岂非巨大讽刺!

  比斯认为,怀疑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的怀疑会让人寸步难行。作为群体一员,我们必须适时信任,尽管信任已成为一种日益稀缺的资源。美国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在《群体的智慧》一书中声称,科学是“巨大的群体协作过程”。事实上,为了我们的切身利益,惟有依靠群体协作,才能化解信任的危机,利己和利他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

  《免疫》中提及这样一个研究: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可有效遏止某一病毒的发病率,包括该群体中未接种者。反之,一个疫苗接种者前往未接种疫苗的地区,他的患病风险要大于一个身处接种地区的未接种者。如果将个体的免疫力喻为环绕我们身体的隐形保护罩,群体免疫就像一个巨大的金钟罩,身体的界限变得模糊,后者的效力无疑要强大得多。比斯总结:“公共健康不仅仅是为了像我这样的人,而更是‘通过’我们,让一些造福大众的措施得以实现。”奔着健康的共同目标,我们微小的行为变得意义非凡。

  那么可否只享受群体免疫的庇荫而不承担疫苗的风险呢?投机取巧的行为极易埋下祸根,因为病毒一旦有了传播的途径,最易感染的将是老、弱以及我们最想保护的孩子。再广而言之,“我们跟地球上所有事物相联相通”,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

  比斯由切身相关的疫苗谈到社会学的关系,原本是爱孩子的母亲个人的执念,不意窥见了广阔天地的自然规则。关于打哪些疫苗、什么时间打,比斯尊重各人选择,只是提醒爱子心切的母亲,莫因信息错漏,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关于飘摇不定的信任感则是立场鲜明:只有胸襟开阔、推己及人才有出路,毕竟“我们都是彼此置身的环境的一部分,免疫力是公众分享的空间”。

  ——丙申年读尤拉·比斯《免疫》

  《免疫》读后感(六):当我谈疫苗时,我在谈些什么?

  疫苗是一种利弊权衡。在《免疫》这本的书里,那个名叫比斯的作者妈妈几乎开篇明义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不是欲扬先抑,她只是想就此展开,跟那些脑回路丰富一点,不那么好被糊弄的读者人群,开诚布公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毕竟,“保持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而也许,正是这份坦诚,帮助这本书一举成了纽约时报的年度畅销书。

  这本名叫《免疫》的书,对免疫系统的繁复和精妙之处的描述简直少得令人失望,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略写倒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书的易读,让它变得极为适合那些百忙之中抽时间做养娃功课的妈妈们,以及那些日理万机却仍希望尽可能了解妻子想法的的爸爸们。在这本200多页的小册子里,我们坦诚的作者先谈到了她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她没有为孩子注射乙肝疫苗,这是咨询过一位资深儿科医生后的决定。那位医生洋洋得意地告诉她,“乙肝疫苗主要是针对城市贫民区居民,为保护吸毒者和卖淫者的婴儿而设计”,像你们这样的,富足的中产家庭,“不需要操心这个”。然而,仿佛墨菲定律,生产期间,比斯紧急失血,大量输血,一母一子一下子跃入了“高风险人群”——一个仿若复活了那种某个群体被疾病判定为有污点的古老想法。

  接下去,这位懊悔的妈妈提到了乙肝疫苗接种史上那些难解之处,“其中之一是对高风险人群的接种策略并没有降低感染率。”1981年开始,按照最初的公共卫生策略,主要对监狱内服刑人员、医护工作者、男同性恋和静脉注射吸毒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但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并没有下降,直到10年后,将所有新生儿都接种后,感染率才出现了大幅度降低。

  当我们谈论疫苗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那位作者说:“只靠我在业余时间单打独斗的话,在预产期之前都不可能得到什么结果”,而至少在这本书里,作者的儿子已经满了4岁……这确实是个极其庞杂的领域。

  当我们在谈论疫苗时,也许,我们在谈论疫苗里的那些杂质——硫柳汞、角鲨烯,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杂质、毒素、污秽、邪恶,不需要程度、剂量这样的修饰,这些词本身,就是妈妈们眼中的同义词,而那个孩子,他们如此纯净无辜地来到这个世上。然而,事实真得如此吗?“即使在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都并不比外界环境更清洁纯粹。我们已经被污染了。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微生物比我们全身的细胞还多——我们的全身遍布细菌,充满了化学物质。”我们跟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事物相连相通,不会更纯净多少,也不会更污秽多少。

  当我们在谈论疫苗时,也许,我们在谈论“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不过不失的中间地带”。在这里,那位作者还含沙射影地嘲讽了一下那位名叫希尔斯的医生提供的接种建议是多么的缺乏数据依据,以至于,我们得怀疑:真的存在中间地带吗?

  当我们在谈论疫苗时,也许,我们在谈论我们的身体。这书里的作者说:要了解接种,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体。我们们的身体,它不仅是“对污染和侵害非常脆弱的物体”,而且也是,“对社会共同体产生危险的传染源”,即使是儿童那样的小不点儿,传染性也不低。作者还特意讲了个故事,一个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男孩顺利把自己的麻疹传染给了两个兄妹、5个同学,以及医院里的其他4名儿童……

  当我们在讨论疫苗时,我们还在讨论究竟谁有能力控制我们的身体。毕竟,接种,就和奴隶制一样,激发了一些关于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力的迫切问题。当我们在讨论疫苗时,也许我们还在讨论妈妈们,对她们而言,与自闭症源于“电冰箱”妈妈比起来,至少疫苗导致自闭症的传闻更无害一些。当我们讨论疫苗时,也许我们想讲的远不止疫苗,比如在非洲,人民不信任本国政府,也不信任西方政权,觉得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而在那里,关于疫苗的谣言也必须被理解为“在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的生活状态下,由广泛的政治经验结晶而成的评论,其根源也非空穴来风”——这里谈的是信任。

  当我们谈论疫苗的时候,我们谈论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然而,“不管我们如何去认识社会,我们都是彼此置身的环境的一部分,免疫力是公众分享的空间——它是我们共同照料的花园。”

  一口气读完,我忽然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个采访,一位白发苍苍的疫苗专家跟我提到的一个细节:“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山东疫苗安全事件发生后,与去年同期的疫苗接种率相比,某地区的一类疫苗接种率下降了27%,二类疫苗下降了47%……”那位老专家曾是推动了中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重要推手之一。我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在这个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国度,当我们谈论疫苗时,也不过是谈论这些东西罢了。

  《免疫》读后感(七):怀疑的精神才是真正可贵的。

  《免疫》这本书还是有点意思的,豆瓣给了8.2的评分。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也算不上标准的科普书,因为作者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而写作此书的出发点是因为她生了娃要决定是不是接种疫苗!我觉得在国内应该不是一种纠结的问题吧,国内只有打进口还是国产的困惑,肯定没有打不打的问题。因此还是很佩服国外关于这个疑问精神的,不过这也是整体环境造成的。另外,作者居然将接种疫苗和神话,政治,移民,战争,歧视,还有吸血鬼都联系在了一起,不得不说看似天马行空,但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书中很多地方用了类比手法,虽然数据不多,但通俗易懂。而且重点说的很清楚,疫苗接种是大多数人来保护少数人的措施,而且接种本身的争议一直争论不休,从政治到社会形态都有关联,而且对于个人的身体和社会集体之间的单体和群体之间的困惑等等都纳入了讨论范畴。归结起来,人和病菌其实一样,在大环境里在度上在协调机制上都有相通之处。

  《免疫》读后感(八):重塑免疫的新观念

  灭菌香皂并不比普通香皂更有用,就是因为没有必要消灭所有在我们眼里都是“肮脏”的细菌。科学家卡尔·齐默说:“我们和它们之间难分彼此。”

  我们对于疫苗并不陌生,从刚出生起就要陆续接种许多疫苗。疫苗到底该不该打,疫苗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这些问题混合着我们的不安,成为网络持续发酵的话题。《免疫》一书是对这些焦虑的探寻和解释,让我们看到在“相对安全”的美国,母亲们也在焦虑疫苗的安全。尤拉·比斯是一名普通的母亲,也是西北大学教授和作家,经常为《哈珀斯》杂志写稿。这本书由三十篇文笔优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构成,讨论了众所关注的“免疫”及“接种”等问题,获得了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的推荐。

  和国内之前出版的一些医学题材非虚构书籍不同,尤拉·比斯并不是医生,也不是科普题材的记者,她通过自己的调查和作为母亲的体验,从神话学、文学、社会学、医学史等角度全面梳理“免疫”这个概念,并试图解释人们恐慌的来源。

  比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发现疫苗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确实很不安全,比如使用病人的脓液来接种健康人,造成的感染危险自然很大。现代的疫苗当然经过严格的灭活制造和冷链运输,病毒已经不具有活性,但是这种焦虑依然延续了下来。人们对疫苗的抵制,还和“纯天然”与“人工制造”的二元对立有关。我们的二元思维让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身体是隔着皮肤的独立个体,纯天然是利好安全的,人工制品总可能带来各种未知的怪病。“毒素”这个词最开始却恰恰形容的是天然的病毒,然后才延伸到化学制品。当婴儿离开子宫进入产道,他的免疫系统就开始接受各种病毒的袭击,新生儿初生时的各种疾病正是免疫系统学习的过程。让新生儿患病的病毒并不是那些新出现的疾病,恰恰是很古老的病毒,每一个新生儿都在展开免疫系统的重新学习。正是多变的病毒,才激发出免疫系统更多样的抵御方式。所以我们和病毒的关系从出生肇始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和互相促进的。更何况我们的身体里还居住着许多细菌,它们无害,只是安静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比斯为了弄清免疫的概念,拜访了不少免疫学专家,一个专家告诉他,灭菌香皂并不比普通香皂更有用,就是因为没有必要消灭所有在我们眼里都是“肮脏”的细菌。科学家卡尔·齐默说:“我们和它们之间难分彼此。”

  《免疫》是结合了思考性、文学性与趣味性的好书,它更是一本刷新了免疫观念的好书。

  《免疫》读后感(九):把它给我的感动,说给你们听 ——《免疫》编辑手记

  出差一个礼拜,没有跟爸妈通过电话。今天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堆着五本《免疫》的样书。这是出差前一直在编辑的、最上心的书。

  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爸妈间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时,我刚刚记事,印象很浅,详细的来龙去脉都是后来妈妈讲给我听的。当时我体质不佳,但那个年月,抗生素在我们的小县城并非常用药,所以生病后我只好凭着微弱的免疫力与病原体搏斗,最多用些中成药缓解症状。终于有一次,高烧难退,眼看着愈发严重,妈妈用棉被包着我来到医院,从医生手里接过一张抗生素药方。

  不巧的是,医院的药房里已经没有医生开出的药了。妈妈把我抱到外婆家,想在那附近的老干部诊所配药、挂水。

  医生接过药方,眉头皱了起来:“这是哪里来的药方?”

  “县医院来的。怎么?”妈妈紧张的声音。

  “你知道吗?如果把这些药给他打进去,他很可能从此就聋了。这是毁灭性的。”

  我就这样幸运地没有变成一个聋子。

  第二件事发生时,我已经上小学了。那是冬天的雪后,我跟小伙伴爬树玩,不慎从树上结结实实地摔下来。妈妈把我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蹬上车子直奔骨科诊所。一阵折腾之后,我的左手被用夹板固定好,挂在了脖子上。夜里,只能平躺,左手放在身侧,酸痛不已。我轻轻哼着学校里刚教的《小星星》,妈妈正心疼地抽泣。

  所幸,高中之后体质渐佳,但小时候几次生病的记忆像注射过疫苗后自动产生的抗体一样,永远存在。

  所以,当读到作者尤拉•比斯在《免疫》中的这些句子时,虽未曾为人父母,但确感同身受。

  怀抱着新生的儿子,比斯暗下决心:“我不要用儿子的命运赌博,不让他将来因为我的粗心或者贪心而受罪,我不会随意地对魔鬼说‘你可以拿走磨坊前的一切’,却在话音刚落之际发现那里站着我的孩子。”

  面对从邻州搬来的黑人妈妈们,比斯号召更多有条件的白人家庭为孩子接种,因为她认为“那些单身母亲可能刚刚搬到新住处,还没来得及给孩子们把接种针打完,她们这是情势所迫,而不是个人选择” 。

  ……

  我是一名新编辑,刚接手《免疫》时,只看它的书名,就猜想这会是一本硬朗的科普作品,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科学术语,想到必须严谨细致的语言要求,我没有底气。但是,预审的过程很顺利。译者彭茂宇老师说,他“用一个下午一气读完,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多次重读,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激赏”,我也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全稿,脑子里除了对作者优雅、客观态度的赞赏之外,尽是小时候生病、爸爸或者妈妈带我去医院挂水的场景,尽是从医院回来、外婆在床边守着我的场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慈爱和关切,我能想象,比斯在写作这本书时,看着自己熟睡中的儿子,眼睛里一定也是这种神色。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比斯,之所以会写这样一本书,就是因为初为人母时的心情——短暂的惊喜和持续的不安。她不知道该给自己的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药,说不定一不小心,她的医生也会地给她一张我小时候得到过的药方,而她的儿子却没有我那么好的运气。于是,她开始了阅读、访谈、学习,她大胆地探索免疫这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并就这个领域,以母亲的身份与其他母亲、社会大众诚恳交谈,谈理性,谈信任,谈科学的伟大和有时候的急功近利。初为人母的身份让她的文字在理性之外包裹着优雅,彭茂宇老师在译者序中说她“因为懂得父母心,所以慈悲”。我仔细想想,感动我的也正是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普知识的传播很多时候是以“硬”的方式进行着,我们见识了很多手握权威的说教者,但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体谅我们内心深处那种疑惑和惶恐的对谈者。专家被调侃为“砖家”,教授被恶搞为“叫兽”,不仅因为他们的言论有失水准,还因为他们以一副高傲的面孔俯视着寻常百姓。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免疫》在美国登上多个好书排行榜,甚至受到比尔•盖茨的青睐,也许并不是因为有多少精准的科学表述,而是这份“不忍人之心”。

  说到科学表述,比斯的科学表述也是人文式的,充满诗意和激情。她这样形容免疫系统的运作:“我脑海中所想的免疫系统的景象,几乎像是一片浪潮,你能理解吗?那种张力,还有那些起起落落。”她这样描述纯粹的科学现象:”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我还记得当救护车飞驰过我们汽车旁边时,我爸爸兴致勃勃地向我解释鸣笛声音变化所展现的多普勒效应。当我们闲坐在家附近的河边,欣赏阳光在河面撒下的散金碎玉时,他会向我传授瑞利散射的原理,是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让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程度的散射,由此产生了红云,并且让暮色中的草地绿得更深邃强烈。在森林中,爸爸曾经为我拆散过一个食物残渣球,那是猫头鹰消化不了吐出来的东西,他利用其中残存的骨头重新组装成了一个小老鼠的骨架。”读到这样的文字,很难不联想到小时候缠着父母问这问那的时光。说到底,比斯能写出这样的语句,仍是因为懂得父母心,知道珍惜这些难得的亲子时光,并用这些唤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把自己的观点说进读者心里。

  将这些美丽文字精彩呈现的译者彭茂宇老师,也是一位生活中的趣人,常在微信中晒出靓照,硬朗的脸部线条配上稀疏的胡茬,穿一件休闲T恤,背景是健身房或者咖啡厅,怎么看都像是在片场休息的电影明星。其实,这位看似休闲、慵懒的文艺青年是一位作风严谨的科学家, “科学松鼠会”成员。对把这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他充满了热情。他几乎是逐字逐句地与我讨论一些关键章节(比如论述群体免疫力的章节)的译文,制作了十数页的译词对照表,还为译文撰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称赞这本书是“在文学和科学的接壤处生长”。新书付印后,他更新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说为了庆祝新书出版,特意买了一身新西装,还配了图片,一身笔挺,依旧像一位电影明星。一位严谨、风趣的科学家,是这本《免疫》的绝佳搭配。

  作为编辑,看到自己编辑的书走上书架,是小快乐;看到读者喜欢自己编辑的书,是大快乐;如果这本书恰好是自己喜欢的书,那就是幸福了。作为编辑方面的新人,能够遇到这样一本书,是一种幸福,我小心翼翼地享受这种幸福:算着时差、用微信拍照的方式跟洛杉矶的彭茂宇老师对译文的细节字斟句酌;捧着纸样跟初为人父的设计师修改N次之后确定封面设计方案;在稿件上留下由涂改液和各色笔记组成的纠结再三的修改痕迹……因为我不能辜负为这本书付出过努力的人们——作者、译者、设计师,更重要的是把作者给我的感动告诉别人,把书里的慈悲说给人听。我觉得这应当就是编辑最大的成就感了。

  《免疫》读后感(十):医学题材书籍的一股清流

  感觉是医学题材书籍的一股清流。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竟是久久回味,思之良久。虽然乍看书名让人心生一丝抵触,怕又是充满学究气息和医学术语的学术书籍。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这本书不仅没有上述所及的学术知识,反而作者的描述之精彩,文笔之优美,让人读之如沐春风。并且,这股“春风”有着润物细无声般的感化作用。

  作者尤拉比斯作为普通母亲,她所关注、担忧的问题,也正是千千万万的父母所关心的。如孩子是否该进行疫苗注射,以及在不断变化的、充满了危机的外部世界对孩子的威胁等问题,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以她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现如何理性地、不带偏见地判断和抉择这些牵动人心的问题。

  书中也关注了现代人共同忧虑的问题。传染病、纯天然、免疫系统、抗生素等等,这些影响我们健康的种种,与我们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问题,尤拉比斯用富有洞察力的眼光开展了一场历史性的研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其精妙的思想和见解,让人赞赏。

  不可否认,人类对于医学问题的研究是一场经年累月的历程,我们探索,思考,最终,我们关注到的是自身。这本书虽然讲的都是与人类相关的问题,但其核心和焦点,始终聚焦于人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