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1: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10篇

  《哈布斯堡的灭亡》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瓦夫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一):傲慢 是它灭亡的原因

  “奥地利是欧洲的窝囊废。”

  开篇的第一句定下了基调:这个庞大帝国是个欧洲病夫。

  然而看完这本书,对于欧洲而言,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又何尝不是气息奄奄病人呢。

  其实很多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都会发现,当我们忍受着屈辱,以为敌人非常先进发达时候,其实欧洲也是乱糟糟一片:不被重视的军工业,同样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军人,打死一半饿死另一半的战争。坐在现代的书桌前,站在上帝角度来看,一战简直就是人类自杀的闹剧。但就算是当事的平民百姓意识到自杀的行为,战争后期成千上万人放下武器投降即是明证。

  奥匈帝国,政治不明,多民族状态下施行二元帝制,军事混乱,官僚主义下政令不同。然而它居然能够坚持到一战的末尾,原因简单,因为这样的帝国其实是常态,它的敌人同样面对着这样的问题

  一个退役军官多过现役军官的年代,一个大战就把军工厂关闭,把工人们拉上战场的年代,所有的事情都变的野蛮和没有逻辑

  作为帝国参谋总长的康拉德从头到尾都缩在后方,而且居然保持着一个上下班工作状态,以至于他的对手不是塞尔维亚或是俄罗斯,而是他的同事波蒂奥雷克和盟友德国人。令人讪笑的是,俄罗斯的参谋长也是这样一个状态:敌在大本营。

  本书用了两章讲述了一个多民族帝国为缓和民族矛盾所推的愚蠢政策,又概略的讲述了民族矛盾对其巨大影响,接着花了十二章和一个结语描述了一场灾难

  读这本书的时候,如果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20世纪长大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暴动了。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二):似勘误?

  写得很明白. 1. P2 Para2 Line4 一般将Tannenberg译为“坦能堡”吧?简体中文版应注意与港/台版译名间差异的问题 2. P53 Para1 Line4 “德国军士官”中的“德国读着很别扭”,因为读者知道所指并非第二帝国 3. P75 Para3 Line7 不理解“射击在线”是什么

  4. P87 Para2 Line2 “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相比,前者表示向低微事物求道,而后者表示情况越变越坏,所以倾向于“每况愈下”

  5. P109 Para2 Line6 “司部法”应为“司法部”

  6. P261 Para2 Line7 “党派路线”?原文是什么?

  7. P393 Para2 Line12 “;。”中的俩标点至少去掉一个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三):内容有些偏颇,但还是挺有趣

  最开始对于奥匈帝国感兴趣是在友人推荐下看了《好兵帅克》

  之后,看了三卷本的地中海故事,对于奥斯曼帝国险些攻下维也纳一事印象深刻

  1866年的战争对于奥匈帝国是个外部的巨大打击,在外来冲击下,很可能有两条路,衰亡下去,或奋而图强

  奥匈帝国发展出了神奇的二元统治结构结果国家彻底完蛋了

  按作者笔下,奥匈帝国的军队其蠢无比,和帅克视角看到的东西差不多

  然而,在战争中,混乱本来就是常态

  虽然混乱,但其实对手方的俄国和塞尔维亚也都有自身方面的很多问题

  德国人虽然雄才大略,但在沙俄退出的情况下,也未能赢得战争

  觉得作者对于奥匈帝国的军队过于贬低了,至少从内容上看,军队还是很勇敢的,军官带头冲锋,导致伤亡率很大

  而且工业基础效率上,其实俄罗斯可能更差的多

  当然,比较有趣的一点儿,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征服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同化很难,尾大不掉

  作者还应该加强的地方,一个是对后期的奥匈帝国作战可以讲的更多些,另一方面,对于同期的西线战局和海战也可以多说点儿,还应该多少讲点儿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不然对于理解奥匈帝国的作战有些问题。

  作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这本书介绍了一些以前了解不多的内容,可惜留下的空白还是很大。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四):奥匈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有关一战的史书,大多讲的是德国与法国、英国以及后来的美国在西线的较量,如著名的“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马恩河战役”等。但我们都知道,一战是两个阵营之间的世界大战,一方是协约国,包括法国、英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另一方是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但是,我们几乎很少看到奥匈帝国在一战中打过什么像样的战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本书就是从奥匈帝国的角度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了本书,可以解开我们心中的谜团。

  奥匈帝国参与的一战,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4年8月战争爆发开始,到1915年3月为止,这个阶段主要由奥匈帝国自己独立指挥,在南线以两个集团军三次攻打塞尔维亚,但三次均以失败告终。在东线以4个集团军对阵俄罗斯,经过加里西亚战役,包括克拉希尼克、科马鲁夫、伦贝格与拉瓦鲁斯卡等战役,以及后来的喀尔巴阡山战役,损兵折将,丢城失地。两个战线在短短7个月内总共损失了180多万兵力。第二阶段从1915年4月开始,直至1918年战争结束,奥匈帝国解体。由于经过第一阶段的惨败,奥匈帝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无力再继续打下去,只能请求德军支援,并逐渐由德军接管部队的指挥权,由德国人主导战局,甚至主导了帝国的命运

  作者首先介绍了战前奥匈帝国在政治结构、军事实力和民族构成等方面的现状,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遇刺的原因,奥匈帝国的反应仓促、轻率做出的开战决定,以及对战略目标选择等。

  然后,作者重点介绍了奥匈帝国在第一阶段的战斗历程详细描述了南线开展的三次塞尔维亚战争,东线在加里西亚地区、伦贝格重镇以及喀尔巴阡山一线与俄军开展的几次重大战役。

  最后,由于第二阶段的奥匈帝国作为配角仅起从属作用,作者只是对后续几年的战事、帝国的结局做了简单的梳理,没有展开作详细的介绍。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奥匈帝国其实有两次机会,能够以很好的条件结束战争,但最终没有抓住机会,而是继续追随德国,由德军接管奥军的指挥权。

  在19世纪初的反法同盟国中,奥匈帝国是绝对的欧洲强国,幅员辽阔,其领土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等,此外也包括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但是,经过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的失败,奥匈帝国已开始逐步衰落。

  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一个二元制的帝国中,民族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匈牙利的强梁及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了奥匈帝国的内耗。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安于现状,缺乏振兴帝国的雄心,无法有效地统治庞大的帝国。面对匈牙利的诉求又一味地妥协。在一个构成复杂的国家,帝国中枢领导乏力,缺乏梅特涅那样的政治家外交家主政。即使皇储弗朗茨·费迪南没有遇刺,能够早日接班,其才干不足与梅特涅比肩。最终,导致奥匈帝国在政治、军事和财政上毫无作为,一路衰败下去,使奥匈帝国成为一盘散沙

  面对塞尔维亚的挑衅,俄罗斯的威胁,奥匈帝国本应迅速解决塞尔维亚,再掉过头来以全部兵力阻击俄军,等德军在西线打败法国后,腾出手来再向东共同对付俄军。但奥匈帝国却拖拖拉拉,错失良机

  但为报复塞尔维亚,奥匈帝国还是兵分两路,一路在南线攻击塞尔维亚,一路在东线阻击俄军。根据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的兵力资源和动员能力,即使奥匈帝国以全部兵力对付俄罗斯,也仍显兵力不足,何况又分兵两路,在战略上已经先输一着。

  在战争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奥军在军事理论战术原则、武器装备后勤供应方面的落后,多民族士兵混编的军队缺乏凝聚力,士兵不知道为什么打仗,语言的混乱也造成了指挥、协调配合困难

  两个战线的指挥官均没有实战经验,且把司令部设在离前线一二百公里之外。作为负责奥军战略决策的参谋总长兼东线的最高司令官,虽说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也算是有名的军事战略家,但其前敌指挥能力明显不足,经常把部队调来调去,既无益于达成战役目标,又把部队弄得疲惫不堪,在与俄军对阵时屡屡败北。作为南线最高司令官的奥斯卡·波蒂奥雷克也是如此,高高在上作风飘浮,既不了解瞬息万变的前线,也不了解士兵,更缺乏鼓舞士气,引领士兵争取胜利的统帅气质。

  总之,本书是对一战史实的补充,值得一读。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五):帝国死于“面子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大概到死都没能想通:我只不过是想要面子,为什么,到最后,连里子都丢了?顺带还坑了一群“小伙伴”。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六):历史写作与历史账册。

  正好上个月刚读过三本塔奇曼,尽管还没读到《八月炮火》,暂时没有办法以两位作者对同一事件的讲法作比较,但读了这本也已经有此计划,以后会回来补上这一课,现在有点亟不可待先要写几句这部作品

  以纯外行小读者的角度,先说两句译文。从天国之秋追过来,我觉得黄中宪先生的译文很讲究,可以说我请这本书的信心有很大比例竟是来自译者的金招牌,当然题材是有兴趣的,但毕竟一点也不熟悉这位作者。这一本坦白感觉没有达到天国之秋的译文那个水准雅致与琢磨;尽管如此,也比去年读过的三本塔奇曼分别找的三位译者的成果水准都要高(《历史的技艺》的译笔应该是其中最好的),这也是塔奇曼那套译著我已经不太想再请齐后面几本的原因。简而言之,单论译文的质量,这一本可能还是比塔奇曼系列好多了。

  然后正题,如题。读了这本大体能够更明白塔奇曼讲的所谓历史写作的自觉意思,历史写作与历史账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目标读者的心神

  塔奇曼在《历史的技艺》里讲过大致的意思,我俗浅回忆一下:写作者要有一种江湖说书人的自觉和紧张感,为了下一餐的着落时刻担心,如果围观的路人在一个个离开,那我恐怕得再卖力一点,那么对写作者来说,是要赶紧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精彩了。

  塔奇曼不啻历史写作者的佼佼者,可以归功于把自己的目标摆得更合情理,也就是一种写作要高于写史的,全程的自觉。在卷轶浩繁的材料堆中找到称手的资源,然后以作家技巧编纂排列呈现给大部分非研究型读者,诱导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结论性质评判。这里有一个前提,史实细节,具象化起来最好的例子就是塔奇曼永不厌倦地在材料堆中抄录的卡片,精当的细节从来不会拖叙事的后腿,而只会加强把读者拉进来共同体验强烈代入感,读进去让你产生踏准节奏的酣畅过瘾,不让电影

  反观这本《哈布斯堡的灭亡》。其实前五章的背景铺陈挺好看的,有明确的观点分析津津有味读过了第五章,已经开始察觉,一些段落基本是废段,比如: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七):病夫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主旋律是两个病入膏肓虚弱巨人之间的慢动作搏斗。在奥匈帝国被背后的小个子塞尔维亚在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之后,另一个巨人俄罗斯以为对手露出了破绽,不料双方根本就是百斤八两:单是勉强站着都大汗淋漓,出拳更是绵软无力。只不过俄罗斯体型更大,稍占优势。每当奥匈不支,德国就要从西线的鏖战中抽出手来,给俄国几记重拳,帮盟友赢得一点喘息之机。终于,两个孱弱的巨人双双倒地。一个现了原形,从笨重的大衣里钻出来一堆大脑袋侏儒,原来这奥匈帝国根本就是一群侏儒叠罗汉叠成的假巨人;另一个倒地身亡,迅速腐烂,腐败液体肆意流淌,污染大地。据说有那么几滴还溅到了中国,荼毒神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