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越孤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越孤独》读后感10篇

2022-04-21 03:3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越孤独》读后感10篇

  《穿越孤独》是一本由[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 / [美]露西尔•斯派拉 / [美]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孤独》读后感(一):了解孤独,是为了不被孤独所伤

  谁没有过孤独的时候?不管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再怎么充满正能量的人,一定也有一些时刻,也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也许是身处喧嚣的时刻,总之,在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时刻里,无法抵御它的来袭。于是希望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排遣孤独,在KTV里大声唱歌,希望用热闹赶走孤独;在商场里疯狂血拼,希望用购物忘记孤独。改编一句歌词,孤独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正如这本书中所说“孤独可能会披上各种伪装,有时候它张着口子,显而易见,就像一个伤口;有时候它是看不见的,隐藏潜藏起来,就像无声的癌症”。

  正视孤独,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甚至不敢跟别人表达自己有孤独感,怕人家说矫情。少年不识“孤”滋味,为赋新词强说“独”。久而久之,自己也不敢承认这种感觉。人都说婚姻如鞋,其实孤独也如鞋子,孤独或者不孤独,只有自己知道。

  “接纳孤独,并且能够享受孤独,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实我们往往不知道怎么打发孤独。歌手在唱,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电影里在演,不再让你孤单。我们看书旅行聊天,似乎都是为了赶走这份孤独感。有时,不恰当的方法甚至会饮鸩止渴,越折腾越难受。朱自清的散文里说,“快乐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大概也是我一个非心理学专业的人要看这本书的原因。心理学应该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我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从而接受自己,使自己进步,当然,我也希望能借此了解孩子的心理,尽量成为好妈妈。但心理学毕竟是一门科学,如果要谈及到一定的深度,专业术语和门槛一定是有的。所以太浅显的读了没有帮助,朋友圈里多的是打着心理学旗号的心灵鸡汤和营销软文;太深入的又连读下去的兴趣也没有。

  好在这本书是有一定深度又能看得懂的。书中的前几章分析了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里的孤独,中间又有几章陈述了大量案例,甚至有一章专门讲了“为什么梦露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这大概也是为数不多的,让我光序言就读了好几遍的书。里面的一些章节我本打算跳过不看,因为个别是讲专业的精神分析师的方法论,但耐不住好奇读了发现虽然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但看了也还是有收获。怪不得这本书叫《穿越孤独-精神分析师严重的孤独与孤单“,就像虽然我们不必人人都成为医生,但从医生的角度看待病情,的确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和体验。

  既然“孤独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越跟它对着干,痛苦就变得越深刻。”“痛苦跟孤独一样,一定程度的孤独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命运”。

  希望我们如同书中序言所讲的那样“这本书告诉你,孤独是怎样的一种内心本质,接受这种本质会有大的光芒和荣耀”。

  但愿我们都能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在了解孤独,抵抗孤独,接受孤独,与孤独和平共处之后,最终能够,真正的穿越孤独。

  《穿越孤独》读后感(二):孤独像个独一无二的王者

  读《穿越孤独》

  作者:苏术

  我想我是孤独的。

  孤独是什么?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孤独,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如何环境下很平静的独行。

  读《穿越孤独》的时候,看见精神分析师眼中的孤独等字眼时,我竟然有些无所适从。其实我并不认为孤独是看了心理医生就可以痊愈的。因为孤独和其他情感创伤不一样,他是一个人内心的精神状态,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事情。他是一个人思想上的落寞,是灵魂的寂寞。

  孤独是什么?纪伯伦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曾奇峰在推荐此书中写到:也许我们可以把孤独比喻为美酒,偶尔少量地品尝一点,可以使美好的人生更增加一些美好。但是,经常大量地狂欢,美酒就会变成伤害我们身体和心灵的毒药了。话讲到这里,才真真的点到本文的主题。孤独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可以像美酒一样芬芳,可以成就一个人,但是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像醉酒驾驶。

  《穿越孤独》就像警察叔叔,给你播放那些醉酒驾驶的视频,教导你醉酒的危害和如何预防坠入如此深渊而不自知。孤独也是一样。雨果曾经说: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能使人笨拙。很多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或许其中隔着的便是对于孤独的理解。

  百科里说,孤独像个独一无二的王者。王者是什么人,是站在权利的最顶端的那个人,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王者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抚尔称臣,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我觉得王者需要的是正视自己。站在最顶峰的人势必有他的孤独,而这样的孤独很难去给别人展示或表达。可是这样的孤独还是需要一个突破口,那么对此应该怎么办?正视自己。把孤独当成利剑,把孤独变成思想,孤独到了顶峰的时候,也是思想的顶峰。思想是自由的,他可以无限地去延展开来,深刻的去诠释,能在暗夜里发出思想的光芒,能独自面对心灵的自由。

  本书里有很多心理学案例。著名的有:玛丽莲•梦露。书里会先把案例里的个体事件表述出来,然后根据事件进行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的精神分析。对于喜欢心理学的人来说全书是一本很不错的案例参考书。

  《穿越孤独》读后感(三):我不孤独,只是独处

  我有一位朋友,知道我在翻译图书,领着他朋友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想跟我交流一下,希望能跟我学习翻译。我是半路出家,不敢为人师,讲点体会还是可以的。图书翻译大多是将英语译成汉语,这方面母语是汉语且懂英语的人比较有优势,所以,主要由母语是汉语的人来做。反之则反之。译者的能力方面,首先,汉语的功底非常关键,这是承载金字塔的大地。反倒英语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英语单词记不住是可以查的,不像口译,现翻词典肯定来不及。当然,知识面也要广,因为一本书中可能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逻辑、希腊神话、诗歌、宗教和政治等。有些能力是可以自己多练就能提高的,有些需要有丰富的阅历,有些通过多阅读也能积累,包括读英文原著。图书翻译都是有合同的,有期限要求,它还需要有速度。在短时间内,译者需要集中各种资源,投入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此时,译者能否忍受孤独寂寞,能否坐得住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我担心的就是他可能坐不住。图书翻译是一种孤独的奋斗。很多人坐着读3个月的书都是难事,更别说是翻译图书了。图书译者大都形单影只,一人伏一案,周围一堆书,一台旧电脑,一个半封的网。各人的理解不同,表述方式不同,文字功底不同,翻译理念不同,逼迫图书翻译成为单干户。即使有几人合作翻译图书的,那也必须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通读校译,如果认真的话,那跟重新翻译没什么两样,如果不认真的话,可想而知图书的质量。图书翻译不但从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人的奋斗,而且实质上也是一个人的奋斗,因为你身边几乎没有人懂英语,读书人也不多,更别提翻译图书了。你无从交流,可能谈得来的另外一位译者远在千里之外。此外,你还要忍受冷嘲热讽:又不赚钱,干这个来?这么累,你不能找点能赚钱的事干吗?你怎么老是呆在家里?言外之意,你一事无成,因为中国人认为宅在家里的人都是不成气的人,没有本事,跟人无法相处。更不用说,为了完成合同,你还要减少或放弃社交所带来的孤独。

  有些出版社对待译者的态度也让人欲哭无泪,更觉孤独无助。出版社之于译者还不如嫖客之于妓女。除了少部分民营图书公司交稿即付款外,几乎所有国有出版社和绝大多数民营图书公司都是书出版了再给译者付稿费,而嫖娼都是交货即结算,没有见过嫖客完事之后,说等他挣钱了再付嫖资的。嫌不合理,你可以不干,反正有的是人干;嫌书质次价高,你可以不买不读,能咋的?其实,即便一个不认真的译者,也是得不偿失;认真译者的付出则远超所得。可是如果不认真翻译,何谈尊重作者,何谈尊重读者?该行业还存在其他一些变态的思维,比如译者要价高,说明不喜欢翻译。如果非常喜欢,那岂不要免费?自古以来,完整的交易流程都是:交货-验货-付款,钱货两清,完成交易。可是译者交稿之后,出版社不评审,也不付款,而是想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完全不顾及译者要等米下锅。如果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也罢了,一家垄断经营的企业也担心挣不到钱?竟然把算计译者这点小钱当成惯例,无耻地沿袭,并且变成霸王合同条款,让译者别无选择。是本事不济,还是中国人不读书?且莫说咱是文明古国,且莫说咱是新中国,且莫说咱是人民出版,这种连一个普通商人甚至嫖客都不耻的行为,为什么能在知识分子成堆的文化产业中多年来相沿成习,食之如甘饴?这种核心价值观肯定不是从旧中国学来的。

  从这一角度讲,凡垄断,必轻视,必邪行。

  这一切你往往无从诉说,所以愈发感觉孤独。我总是说我给自己判了个无期徒刑,只是偶尔奢侈地放放风。

  可是,在读了阿琳·克莱默·理查兹等人的《穿越孤独》(Encounters with Loneliness: Only the Lonely)之后,我对这种孤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的模糊认识得以清晰和确认,现在我知道图书译者的这种孤独其实是一种独处。

  《穿越孤独》的目的是从一个宽阔的精神分析视角来探索孤独感的广泛领域,共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写出的18篇文章,分成4部分:孤独感与创造性和艺术家、孤独感的临床面向、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孤独感、生活事件中的孤独感。“这本论文集呈现了一个万花筒,透过这个万花筒,我们看到当今精神分析学界有关这一重要主题的观点。”(P284)在浏览了全书之后,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部分-孤独、创造性和艺术家。

  孤独是一种痛苦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没有人能够免受其苦。(P283)那么,什么是独处?即在身体和心理上从他人那里撤回,这是一种单独和自己相处的状态,无论这是自主选择还是被环境所迫。……孤独是我们存在的背景,独处是自我的容器。(P17)

  孤独者的宿命是悲惨和渴望,它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而独处(solitude)是受欢迎的暂时缓解。……独处即是孤独,也是从孤独之中获得的安慰。(P8)“没有希望的感觉是孤独体验最基本的元素”(P283),而我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不孤独,只是独处。“从普通的生活轨迹中脱身,孤身一人去创造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以某种新的方式向人们讲述存在和生活。不足为奇,独处是一个充满恐惧和喜悦的地方,充满痛苦的自我贬低和狂喜的自我膨胀,而人类的创造(有时是那些最高水平的创造)就发生在这里。”(P19)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说过:“每本书都是一幅独处的影像,都是作者独守空房,长时间在独处中孵化出的产物。”(P27)

  “实际上,虽然他想要强烈地想要一个人呆着,而且十分珍视这种独处,但是他也很喜欢社交。正是这种孤立隔绝和社会化之间的来回拉扯,这种根深蒂固的既需要孤独一人又需要他人陪伴的状态,深深地浸透在他的作品中。”(P9)

  其实,阴差阳错,大学时我改学了日语,但很快失去了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只好从高中的基础上自学英语(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感激我高中时的英语老师,李老师当时应该没有想到我现在走到这条路上。研究生时的王老师则教会了我精读)。在我漫长的自学英语的过程中,从开始漫无目的的学,到为了考研而学,再到为了翻译而学,我时刻都处于一种社交和独处的拉扯之中,“渴望陪伴的同时又无法忍受陪伴”(P9)。它牵扯我的精力,也考验着我的恒心和毅力。比如,在政府期间,我可以和同事们打一会扑克,或输或赢点小钱,但只要有人替我,我立刻就能入静,专心读我的《经济学》,而就在同一间屋里,旁边的同事激战正酣。说实话,没有足够的定力,一个人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了。

  独处和孤独是不同的,独处提供了一种存在性,因而是无情感的状态,是一种从痛苦之中获得疏解的孤单。(P12)

  写作对于贝克特来说至少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写作帮助他去探索自我的边界,更好地整合心理和躯体功能。……写作为贝克特提供了一种把对他人的渴望和恐惧(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加以外化的途径,帮助他去应对这种分裂……对贝克特而言,陪伴比孤独要好。不过,独处又更好一些。(P14)

  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认为“个人独处的危险就是个人潜在自由的危险”。(P25)独处也有可能变成一种衰退和破坏,正如作家(或者主角)可能遭遇非常痛苦的阻塞,长时间无法创伤。甚至有的人为了寻求从创作的痛苦中得到解脱而选择自杀。(P18)但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不会给我带来痛苦和极端。我有的只是疲惫和烦躁,不是痛苦,而是快乐;我有清晰的目标和追求,我的时间和成绩成正比,因此我会努力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虽然艺术家通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总是在和他人对话,为他人创作,当然这些人包括读者、观众和听众。(P24)而我在翻译过程中,其实虽独处而不孤单,我几乎每天都要跟作者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他们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还要跟国外出版社的编辑交流,甚至如果作者已经去世,还要跟作者的代理人交流,以期答疑解惑;为了搞准确一个人名或名词,我会跟在网络上联系到的一切人交流;我要与编辑交流,我要跟某些读者交流,我要跟同样从事翻译的朋友交流,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自己心仪的书,还要与网络书商讨价还价……尽管我坐在斗室之内,触觉和视野却是国际性的,没有边界。这是对自由的奖赏。

  艺术家的独处是艺术创作的一项必要条件。(P286)创意就像女神,它只在独处的人面前现身(P15,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从本质上而言,艺术创作是独处的职业(丹妮尔·卡纳夫(Danielle knafo)),对于艺术家而言,自尊和个人满足感的首要来源并非人际关系,而是其艺术产出(斯托尔(Storr))。尽管我不算艺术家,但我在图书翻译过程中有这种体会,当我看到渗透了自己心血的书面市时,心生自豪,感到满足。在得知读者满意、喜欢我翻译的书时,更是高兴得了不得。

  周国平教授说过:独处也是一种能力。“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周国平的这番话支撑着我的心理,让我孤独地奋斗却不至于崩溃和放弃。我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类,一是活在社会上的人,他们的存在感是在别人的眼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如鱼得水;一类是活在自己的天地,追求大多数人做不到也无法理解的目标。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理解、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暗淡时光,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精心选择的这三句词不正是对独孤求胜的写照吗!

  有时,我感到恍惚,这是一种被迫独处,还是一种自愿独处?被迫独处是一种囚禁,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施加的;而自愿独处是自主选择的隐退,目的是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P18)

  强加的独处未必不是一种赐福,比如法国小说家克莱特(Colette)被丈夫锁在屋子里,不写到一定的页数就不许出去。而且,我觉得强加的独处可以转换成自愿的独处,二者并非完全没有交集的。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遭到贬谪的官员,也许有了独处的环境,不再勾心斗角,才使他们静思,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才华,比如以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这首五言绝句。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遭贬谪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作为政治家而言,不能置身于矛盾斗争的土壤,在与人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中影响他人,影响政策方针,影响政局,影响社会及其发展变化,内心是孤苦寂寞的。遭贬谪就一定是痛苦的吗?据我理解,遭贬谪的痛苦并非遭贬谪本身,而是遭贬谪还不能一走了之,还得干,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岗。所以,他们的孤独是被迫的孤独。但柳宗元的这首诗,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它反映的是“独处”之美。怎不见得作者心中想的是: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终于可以独自静一静了。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孤独表达着孤单之痛苦,而独处表达着孤单之荣耀(保罗·迪里奇(Paul Tillich))。我还知道有人说过“正是孤独而不是合群让你变得出众”(It is loneliness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not gregariousness)。现在我知道了,此人所说的孤独其实是“独处”。

  我喜欢独处,却不是“孤独”的精神病患者,我穿越了孤独,而让我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对自己加以解剖的就是这本《穿越孤独》。

  所谓开卷有益。

  《穿越孤独》读后感(四):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

  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

  关于孤独的话题,似乎永远未停止过。艺术家和作家更是这个话题不断地扩展与延续者。关于孤独,我们之所以会对这样那样的文学作品或者艺术作品所感染而产生共鸣,其原由应该是我们都曾体会过孤独。

  孤独与生俱来,我们需要它,又抗拒着。

  我们孤独的产生,源于差异与交流的缺失。无论是个体本来的差异,还有我们的交流的局限。书中说孤独是人的本质之一,我们是单独的一个个体,我们一旦缺乏工具便失去便无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们是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思维与情感的,就算是我们有着语言、文字、甚至眼神,等一系列的工具。一旦这些工具的消失,我们便宛如陷入了独处。交流是重要的,因为交流还是取得与另外一个个体联系的重要程序。所以在科幻电影中总会出现这样的一类生物,他们无需借助工具交流。就如《外星醉汉PK》中的PK和《人工智能》中最后出现的外星人。他们都通过思维交流,所以他们之间没有谎言与误解。他们是分开的个体亦是一个整体,他们思维共通所以没有孤独。然而我们不同,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害怕着那样的缺失感。

  而我们自己,本在某种程度上带给我们无边无际的孤独,我永远无法知道你看到的红色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我永远也无法知道你之所以爱之所以恨的缘由。子非鱼,永远无法知鱼之乐。年轻之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本质上是对想对孤独的摆脱。然而随着年长便渐渐开始习得与孤独相处的能力。当我们开始自主的选择独处之时,我们能发现真正的自己,不被其他关系干扰,更加清楚与冷静的判断。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我最孤独的时候就是无聊和寂寞过后无法排解才让我感到孤独!”我很喜欢这段话中对孤独、无聊与寂寞的定义。我们孤独,因为差异,就像江南的小说《龙族》中的那些主角们,他们有着人类的外表,却混杂着龙的血统,所以他们即使在人群中也感到孤独,因为他们是不同的。而我们有着不同的外表,内里有着不同的灵魂。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孤独时,亦是在正常不过的。我们寻求着心灵的共鸣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灵魂伴侣”的难得。身体契合何其简单,灵魂的契合才困难重重。

  《穿越孤独》读后感(五):孤独——个人存在的底色

  这本书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咨客的孤独,也有治疗师,督导,学院团体的孤独,以及士兵,影视小说,玛丽莲梦露的孤独。在每一个个体,个体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孤独都是如影随形的存在。它没有抑郁、焦虑、悲伤那样的标志性地位,在分析中也容易比隐藏,但确实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命课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既能找到我是谁,又要保持和群体的联结。甚至,孤独是一种丧失自我,丧失关系的体验,在孤独的海洋中,我们丧失了一种位置,这个位置是只有在他人的关系中找见的。但即使有他人在场,孤独也不可避免。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一旦要经历社会化融入一个群体,必然经历妥协的过程。无论一个人心智上多大程度保持主体的自由,孤独、丧失与哀悼是必然的过程。驱散孤独涉及到“在一起”的体验,理解、看见,是生命的星光,在暗夜闪烁。

  正如《吾栖之肤》被换了皮肤和性别的薇拉,潜意识中我们深爱原先的那个我,深深渴望原先的性欲和性别身份。无论这个具有性别、身份、皮肤的自我是生物属性或是社会属性,无论它来自于神祇或是来自于家训,一旦我们认同了它,它就属于自己,我们拥有了一个是,也拥有了说“不”的权力。一旦说“不”的权力被损害,人本性便受到侵害。

  创伤的定义很简单,若某一情境威胁要压垮自我,这一情境就是具有创伤性的。以后从事的工作,一定要有滋养,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1.贝克特:孤独带来的痛苦趋势我们寻求亲密,丧失自我的恐惧又迫使我们逃离亲密寻求独处。(分离又亲密),设想上帝和亚当是手拉着手是多么滑稽的事。

  2.卡纳夫“从本质上而言,艺术创作是独处的职业。”汉娜·阿伦特“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从不孤单”“没有婴儿这回事”独处和关系是相互关联、分层次的状态,他们一直处于动态的互动中。本质上,每个人都是彻底、绝对的孤独的,“趋势我们与他人联结,来应对自己的孤独。因此,创造性不是一个选项,因为我们的存在从根本上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创造,”

  3.孤独的形成与转化。杰弗里·斯特恩“我们的孤独(正如我们面对丧失、面对被剥夺、面对不可能,但仍选择去爱的能力)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足够好的”母亲养育是孤独体验的前提。科胡特:缺乏早期充分共情,个体不会出现真实的孤独体验。早期结构的形成基于婴儿与养育者的积极互动,这是孤独的前提条件。孤独的个体必须有能力与他人形成并维持爱的联结,这样才能体验到对重聚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孤独体验的核心。“艺术是对孤独和丧失的回应”

  4.在你的生活了里,有太多东西被强加在你身上。没有完美,没有什么是一定对的,没有标准答案。欲望使我们成为人,精神病都是在拒绝形成这样的欲望之节,通过消散驱力,去分化,以及自闭症来吹散欲望的线条。自恋式羞辱:感觉不到被爱,也不觉得自己值得爱,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

  在想要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与所欲之物的间隔,开始构建自我意向。精神病是对分离的否认,任何东西都无法在它光滑的表面停泊,没有自我意向,也没有他人。——被见证的幸福

  5.拉康说,爱就是把你没有的东西给予另一个或许不想要这个东西的人。精神分析就是这个不可能的爱的礼物。

  弗洛伊德说,在希望与现实的鸿沟中,精神疾病找到了肥沃的土壤。“如果因为受挫,我们不能去爱,那么我们注定要生病。”

  霍尼:基本焦虑: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感到被隔离和无助。情感依附式人格依靠他人抵挡孤独,内摄式人格更加独立,因为它们是与自我理想联结的。他们期望只要他们努力达到其标准,被内化的客体就可以提供充分的结构式支撑。身份不止是自我界定的,也具有关系的属性。

  C.S.刘易斯:“从没有人告诉我,悲伤感觉起来很像恐惧。”

  孤独涉及理解,一旦有人理解了你,你就不再孤独了。对我来说,孤独的对立面是依赖。

  没有希望的感觉是孤独体验最基本的元素。埃里克·门德尔松:自我疏离感或者自我分离感是孤独感的关键成分。(自我异化)桑德拉·布伊奇乐:孤独感涉及一种与自我内心客体的合唱队疏离的感觉。“联结-自我界定”布伦特·韦洛克:围绕着自我界定的冲突和围绕着联结的冲突,孤独/渴望这一情意丛都是至关重要的。

  6.弗洛伊德:对任何听众,我们当然坦然承认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即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次死亡,必然要付出这个死亡的代价。简言之,死亡是自然的,无法否认的,不可比便的。不过,事实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并表现出一副并非如此的模样……实际上很难想象我们自己的死亡。无论何时我们尝试要这么做,实际上我们仍然只是一个旁观者……精神分析可以大胆断言,在内心深处,没有人相信自己的死亡,或者环境局说法,在潜意识中,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不朽的。“

  死亡是孤独之神。

  《穿越孤独》读后感(六):我就知道此刻你又孤独了..

  “在黑暗中虚构一个人和你在一起,在黑暗中虚构一个人和你一起去虚构。”爱尔兰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在他的短篇小说《陪伴》中写道。 孤独与创造 贝克特笔下的黑色悲剧色郁味浓,一个荒诞不经的非理性世界,一种虚无又深刻的悲壮感。“他们低沉的狂欢随着骨肉落地/破碎不带一丝可怕或偏爱的风。”

  《等待戈多》里流浪汉一次次反复的重聚,但又徒劳地回到原点;《陪伴》里作者人为创造出一个声音,专门用来对抗主人公的孤独…而对于贝克特本人而言,自孩童时代起,他就是孤独的,他痛恨参加社交聚会,喜欢躲到房间里不被发现。一直以来他对独处的需要都极端强烈,但与此同时,他又喜欢社交,正是这种孤立隔绝与社会化之间的撕扯,这种根深蒂固地既需要孤独又需要他人陪伴的状态,使得他的作品总是那样捉摸不定,充斥着满满的不安。 在人类经验的核心处,独处是一副承载着不可名状、无法解脱的孤单的重担,这驱使我们从主观性的唯我牢笼中解脱,伸出手臂,寻求与外在世界的联结,无论是经由艺术、爱、恨抑或其他。

  独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而这对艺术家来说尤为明显。当然,有时独处也极具破坏性,你很可能因为这种孤独感而遭遇某种痛苦的精神阻塞,之后许久无法正常的创作和生活。而在我看来,独处是一个充满恐惧和喜悦的地方,充满痛苦的自我贬低与狂喜的自我膨胀,而人类的创造往往就在这里发生。 对此,有人不禁要问:这些孤单的艺术家到底在做什么? 实际上,艺术家回避社会交往或许只是为了借由想象去重新投入到世界之中。 独处与孤独 温尼科特认为正是安全平稳的母亲养育帮助儿童建立了这种独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这使得儿童在独自一人的状态下也能够感到舒适。在这里,独处反倒是某个可靠的客体在场或已被内化的投射,虽然形式上他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但事实上,在他的内心深处,此刻有一个人仍与他保持着某种联结,而这个人多半是母亲。 生活中,我们苦苦探究孤独的起源和成因,可更多时候,却不知它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力量,让我们难以摆脱。 病态的孤独里,我们经常感到自己是被抛弃的,甚至缺乏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信任,从此我们封闭自我,自行建构起一个幻想世界聊以慰藉。幼儿时缺乏母亲的安全依恋,无法忍受社会性联结与分离焦虑间的摇摆不定;过去的挫败体验与创伤经历,这些都或多或少助长了日后孤独的养成。 这本书主要是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切入,关注隐秘的幻想深层、睡眠与梦境的挖掘和探析,借由诸多精神分析师的治疗和理解向我们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孤独”。 进入独处,就好像是在潜水,开始的时候,我们总在提醒自己,要用鼻子呼吸再转换到用嘴呼吸,这样才不会被淹死。起初,我们会感到不适犹豫,甚至是恐惧,而到了后来,我们却享受这种孤身置于水下的乐趣。此刻的我们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把熟悉的世界抛在身后,但也预示着溺水的危险。所以,我们总说,孤独是危险的。 在阿莫多瓦的电影《吾栖之肤》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外科医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女人,为他做了变性手术,希望变性后的女子可以代替离他而去的妻子,可这个创造物却并没有爱上他,最后他还是失败了,他的孤独无法替代。而对于整形者而言,虽然他在生理上被阉割了,但心理上呢?皮肤,是感觉的器官,是真我与非我的边界,正是它,帮我们把潜在的危险排斥在外。正像眼下我们社会中的许多整容者一样,即便此刻,她们成功远离了自己过去的面容,但由此带来的内心疏离感和孤独感却是不可磨灭的。 是什么创造了女性?希伯来圣经里说是因为亚当太孤单了,所以夏娃才被造了出来。恰似我们说的,陪伴往往是孤独的补偿。 独处对于女性而言,往往有着不同的意义。进化和生物学上所塑造的女性多是养育者的角色,至少起初是这样的,之后被期待成为更加社会化、和善、乐于交际并极富牺牲精神的角色。当然,独处绝不能从性别和文化的背景中割裂,但毕竟,在传统上,独处作为一种奢侈的行为,通常和上层社会及男性相关联,因为它往往暗含着自力更生与足够的财富和资源,所以,更多时候,独处的女性总是被或多或少贴上危险怪异的标签。 孤独是什么

  有时,我们也说,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关系,那就是没有关系。或者说,孤独是自己跟自己建立的联系,自己和自己交流,对于一个内心愉快和谐的人而言,这种交流也是愉快的,但对于一个内心不愉快不和谐的人呢?孤独就很可能会变成痛苦的劳役,各种内心力量的纠葛战争,会把一个人消耗得筋疲力尽.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在探索一些临床情境中人们所遭遇的孤独感,通过几个不同经典的案例,向我们解释生活里孤独感的多重表达和存在特征。借助一些实际的病人案例和精神分析训练治疗过程的介绍,展示了孤独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性格防御结构。最后,是关于孤独感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变化轨迹,比如针对遗孀和士兵这样的特殊群体。 弗洛伊德一度认为潜意识是一种写作,是一块神奇的写作板,书写的轨迹形成了一个由愿望和记忆构成的矩阵。不过这些潜意识中的记忆也是紧紧围绕创伤时刻组织起来的,特别是那些个体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丧失体验。所有始于口腔的性感带都是一个巨大的空洞,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将其填满,就像是人类那无止无尽的欲望。而在欲望中,我们必然会遭遇孤独,因为渴望的同时也意味着丧失,而脆弱的人类在失去面前总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孤独贯穿人类整个生命周期。在生命的早期,在处理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上,如果个体更偏向不信任、偏执、亢奋,那么他很可能在此后的成长中变得隔绝而孤独。此时,他的孤独感更多源自潜意识,被一种警觉的、攻击的姿态所掩盖。而到了后期,如果个体的解决方式更倾向于疏离而非关联,抑或在成年早期无法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就很可能出现潜在的孤独,引发无助或愤怒。当然,强烈的自我主义也可能让我们免于痛苦和孤独之累,幸存于暂时的浮夸的自我满足感之中,但总有一天,这样的美好幻想会被打破,如同那些自恋型的个体一样,他们在现实里展现的多半是种超然的虚假独立。 孤独,就像是无声的癌症,是人类最为普遍的体验之一。说到底,它更像是一种被异化了的状态,无形之中为自我防御支起了一把伞,为经历现实反复撕扯的我们的留下了一块空白的虚无之地。

  《穿越孤独》读后感(七):你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太阳的后裔》另一种打开方式

  在《孤独六讲》中,蒋勋曾这样写道:“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并不等于单纯的寂寞,寂寞是被动的孤独,而主动的孤独则是人类本质的需要。在《穿越孤独》中,孤独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在各位心理学家的笔下,孤独就像一座花园,其中充满了创造力,是灵魂独立自由的独处,亦是跳出关系的自我审视,而书中反复被提及的更为主要的观点则是,“孤独是一种丧失”。

  在阿琳•克莱默•理查兹主编的《穿越孤独》中,身为心理学专业人士的作者们从四个维度探讨了孤独与孤单的主题: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孤独感、创造性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贝克特与卡夫卡的孤独皆成为了讨论的主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则分别呈现了孤独感的临床面向与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独处与孤独,将孤独的讨论提升至更为学术与专业的领域;第四部分最为有趣,分类列举了生活中孤独事件的具体例证,从梦露写到士兵,通过访谈与心路历程的推导,将孤单的感受表现得颇为丰满。

  就在最近,一部表现战地爱情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可谓火遍了网络,以新晋“国民老公”宋钟基为首扮演的特战部队军人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在第一集男女主人公初遇,乔妹扮演的医生姜暮烟与宋欧巴扮演的刘时镇互动便足够犀利:

  “医生的话没有男朋友吧,因为忙。”

  “军人的话没有女朋友吧,因为苦。”

  而军人之苦,并不止于剧中所表现出身入死直面危险,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在灾难前奋不顾身的辛苦与奔波,还包括了直面孤单的痛苦,剧中的风花雪月与他们无关,漫漫长夜的孤独却真真实实地笼罩于他们的心。

  在读完《穿越孤独》第十七章《士兵的孤独》,能更好地理解军人的真实生活,也似乎更能理解《太阳的后裔》迷人的原因。

  在这一章节,作者引用了三位年轻的以色列国防力量精英部队军人的自述,他们所在的环境,与身处“乌鲁克”(剧中设定为位于阿尔干半岛的虚拟国家,实为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现位于伊拉克境内)颇为类似,而其中一位奥利的身世,同为高级军官之后,与刘时镇更多了一层相似。而正是这样一位流淌着军人之血的年轻人,在服役第二天就感受到了孤独的侵袭。在独自站岗与长途行军时,这种孤独的感觉变得更为清晰,他感觉到自己与这个真实世界的疏离,即使与战友们在一起,他仍感到孤单而不被理解,外表强悍,却内心忧伤。为了应对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奥利只能借助于仰望星空,“把夜空想象成母亲或爱人,想象夜空中的笑脸”,或是展望未来,“想象未来的荣耀”,他想扮演好士兵的角色,但代表了逃离思想的《退场音乐》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想起……而另一位受访者波阿斯,在角色定位上更接近于剧中的女二号尹明珠,是一位留守于后方的医务兵,当他的战友们来到前线奋勇杀敌,他感到自己被抛下了,继而则是油然而生的孤独感。

  在真实的士兵生活中,更多的不是诗意的罗曼蒂克爱情与轰轰烈烈的生死搏杀,而是一种缺乏陪伴,只能依靠内心巨大力量去对抗孤独的修行。对于更多士兵而言,心上人是虚妄的,枪支似乎才是他们的伴侣,而同时,他们又深深感受到了自己无法真正掌控武器,如士兵尤里总结的那般,有一种“虚假的控制感”。在《太阳的后裔》中,热血的爱国情感与坚定的信仰让军人的职业显得闪闪发光,而分分合合的爱情又为军人平添了令人艳羡的主角光环,与现实中的无奈与孤独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孤独与正常生活的丧失,是军人真正的日常,而这种忍受孤独奉献自我的大爱,恰恰是军人伟大之处。

  然而,生活中的不完满,在剧集中得以实现梦想。这大抵亦是《太阳的后裔》存在的意义之一,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籍由精英军人的形象得以表现。而当我们沉迷于刘时镇们的颜值与威猛的同时,如果能体悟他们的孤独,也许体会亦会更为丰富而有层次感。

  《穿越孤独》读后感(八):每个人都是一座孤独的岛屿

  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出现孤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既独立又有限制的自由,就很可能导致孤独。

  在《穿越孤独》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精神分析师眼中的孤独与孤单,为我们展现了很多孤独的实例。让我们了解了孤独,渐渐的接受自己的孤独,承认孤独,理解孤独,同时,理解我们自己,接纳自己的脆弱。

  只要是有思想的人类,可能都会面临孤独的境地。孤独是一个人类的普遍经验。如何与孤独相处,可能是人类一生的课题。它跟我们的身体,心理,客观的,主观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会品尝孤独的滋味。

  通过《穿越孤独》这本书,我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孤独感的原因是什么?孤独的人是在渴望谁或者渴望什么?哪些人更容易遭受痛苦的孤独?孤独的人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应该怎样面对孤独?

  《穿越孤独》这本书的作者们向我们展现了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以及艺术作品怎样通过加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来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和疏离感。这些文章有助于阐明孤独感的诸多层面,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协助自己及他人找到属于个人的处理孤独感的方式。

  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从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角度认识孤独,就像书中说的,这本论文集呈现了一个万花筒,我们看到当今精神分析学界有关这一重要主题的观点。

  孤独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有害。他只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种现象。当然过度的频繁的孤独肯定是不利的,这是我们只能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才能摆脱孤独。

  认识它,面对它,我们应该读读这本书。

  《穿越孤独》读后感(九):咀嚼生命中的孤独与独处

  咀嚼生命中的孤独与独处 正如庇拉尔·特尔内拉对阿尔卡蒂奥所言,“不用说了,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布恩迪亚家的人”。而她断言的原因就是:深埋于每一个布恩迪亚家人眼眸背后的深深的孤独。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情感状态的体验。孤独,亦如爱情与死亡,是作家、文人、诗人,尤其精神分析师眼中永恒的主题。由阿琳·克莱默·理查兹、露西尔·斯派拉、亚瑟·林奇主编的《穿越孤独》一书,从一个宽阔的精神分析视角来探索孤独感的广泛领域。其中,既探索了艺术家身上的孤独感与创造性的关系,又探讨了独处与创造性和个人转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孤独感的临床表现、孤独感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变换轨迹等。

  《穿越孤独》读后感(十):孤独永远都不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说实话,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害怕,作为一个基本零基础的心理学小白来讲,这本书完全在我的阅读舒适区之外,又是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甚至有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史之类的说明……

  翻开扉页,脑袋里顿时出了两个小人,一个说别读了,看的头疼;另一个说,好呀,好呀!就在真的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刚学来的理论——帕列托理论(28法则),我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就可以吸收这本里百分之八十的知识。

  下面就分享一下两周以来的一些感受吧!

  什么是孤独?

  有一个叫马克思的老头儿说: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现代心理学的客观关系理论认为,人是被他所处的关系所造成的。没有关系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

  对一个个体来说,他可以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之中,一种是配偶、亲人或者朋友在一起,享受交流情感和观念的愉悦;另一种是“没关系”关系,没有与他人的交流这种特殊关系,被称作为孤独。

  所以简单点理解就是没有联系的关系叫做孤独。

  所以孤独就分了两种,一种是主动孤独,另一种则是被动孤独。

  什么叫主动孤独呢?你不想和别人“联系”,“自我封闭”就是主动孤独。那对应的别人不理你,不与你产生联系,那就是被动孤独。

  举个栗子:失恋了,没人理,自己抽烟、喝酒、闷声不说话、藏在被窝里抹眼泪儿、痛不欲生、生无可恋就算是被动孤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太阳的后裔》不理任何人就算是主动的孤独。达尔文写进化论的时候,公孔雀的长尾巴让他痛不欲生,因为这个玩意违背适者生存的原理,自己盯着孔雀尾巴看的时候也算是主动孤独。当他发现这个长尾巴是为了吸引母孔雀繁殖交配延续下一代是符合进化论的时候,他被宗教嫌弃、封杀,心里不爽的时候也是被动孤独。自闭症、抑郁症、闭处综合征等疾病、监禁、变故等造成的孤独也都是被动型孤独。

  还要一种比较好的孤独叫主动享受型孤独,比如失恋后冷静下来思考人生就算是这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搞发明,写艺术作品拯救人类什么的都算主动享受型。这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不是搞学术的,请原谅我的浅显。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

  这是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希望找到答案的地方,因为钢蛋儿(朋友化名)因为租的房间里的马桶盖一年没放下这个理由离开了北京,问他理由他说:太孤独。我就特别想搞清楚孤独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兴许可以继续再拉着他和我一起在北京吸雾霾,死的时候好有个垫背的。

  两句话直接灭了我的希望:“孤独是一个人的普遍经验。”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普遍经验、本质、特征,这代表着,孤独是一种人类属性,换句话说就是无论钢蛋儿单身与否是否性福他都将是孤独的,并且死亡才是孤独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钢蛋儿即使死了也不会再回来和我吸雾霾了。

  其实挺绝望的!

  书里是这样解释孤独的原因的:“在生物进化史上,从低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到单细胞生物的飞跃成就了伟大(括弧加粗)的孤独!细胞膜的出现,为个体与外界隔离创造了条件,也就是为孤独创造了条件。”

  膜儿即是孤独。

  从细胞膜出现的那一刻起,交流和孤独拥有了一种相爱相杀(书里写的是“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的特殊关系。

  作为一个个体人,就也变得孤独了。躯体是孤独的,皮肤就是边界。然后是心理上的,不借助语言、肢体、文字,人就没有办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相对于大自然而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个体。

  也就是说从基因的特性上来说,也就注定人是个矛盾体,注定会孤独。那孤独就没办法解决了吗?

  当然可以解决,就看如何解决了。

  怎么解决孤独这个大难题?

  1.树立正确的心态

  孤独不可怕,怕才最可怕。谁都会因为在陌生的城市只身一人、失恋、家庭变故或者同事排挤而觉得孤独难耐。那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上厕所,一个人面对电闪雷鸣,一个人面对只能一个人才能面对的一切感觉,谁都不会喜欢。但是往往越是这种孤单和困苦的时刻,越是磨练一个人意志的时刻。当你痛苦的战胜孤独过后,迎来的绝对是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骄傲的女王或是一个勇猛的骑(咳咳…)士。当你微笑着回首那些难熬日子,你会发现自己能挺过来,是一件多么牛逼的事情。

  2.提高自己,直到强大到可以战胜一切

  孤独没有那么恐怖,也没有那些邪恶,我们不必去逃避,也不必去刻意去战斗。孤独不是我们的敌人,懦弱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敌人。当你通过学习,通过努力,通过进步,了解很多事情放在整个生命的维度上去思考的时候,你在意和痛苦的一切都会变成一件小事,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无论是孤独、痛苦还是幸福、喜悦都只是你生命长河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必去抹灭,也不必去铭记。万事不能过的再着急,男票会有的,女神会有的,面包更会的。当你光芒万丈之时,一切的不快乐都将被你的光芒所掩盖。

  3.学会享受孤独

  书里说,接纳孤独,并且能够享受孤独,是一成熟的重要标志。

  现在想想大学一年级和高中一起考到大学的女友分手后那段孤独的日子,走一个人的路,过一个人的节,听一个人的音乐(张玉华——原谅),看一个人的书,做一个人的笔记,写一个人的剧本。我试着在长春零下30多度的寒夜里思考我该如何走完一个人该走完的路。

  所有的孤独综合症都在拿到省级的剧本创作比赛证书,获得人生第一笔稿酬,在社团认识现在爱不释手的妻子后得到了彻彻底底的治疗。现在写不出东西,完不成工作,和妻子辩论到底谁刷碗的时候我还习惯锁上门,听一首歌,享受只有孤独陪伴的时刻。我也会矫情的像个姑娘一样,在最难过的时候,蜷起腿,拥抱拥抱我自己。

  再说个励志师姐的故事,和她认识在大学里学校组织的一个大型中国风长篇动画电影的策划和剧本创作工作室里,非常开朗,专业技能过硬,创新能力突出(这些用词真不得不浮夸),后来我们老师组织我们给动漫公司写系列长片的动画剧本(大学的时在央视动漫频道播出),我们班就我自己中了一个,她自己中了四个还是五个(一个本子稿酬两千)。后来和她的同学飘来北京,在微信上时长看到她和朋友们聚会,在简陋的院子里玩露天KTV,再后来好多人都回去了,当老师的当老师,回家养猪的养猪,她只身一人在北京游荡。

  有时候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就给她打电话:姐,北京好没劲啊!压力大,工资少,不够活,还那么孤单。

  她笑笑,能熬着就熬着吧!我接着说,最近还写本子吗?她发了个无奈的表情:学弟,我以后的工作能跟笔扯上关系的恐怕只有人来买理财产品时候替人家补充信息的时候可以用的到了。

  那句话,是我来北京听到的她嘴里最悲观的一句话吧!她一直没有找男友,后来她基本在微信上销声匿迹,偶尔发发自己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日式料理的照片,还有一个人往返在北京的动车上的只影……

  再后来,看到她参与策划的《爱上超模》上了热搜,各种在朋友圈里推广,各种去澳洲的照片,我就默默的给自己打气,后来她好像一个人去了沙漠,具体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跟团队还是自己。

  孤独在一个光芒万丈的女人面前真的不算什么!孤独永远都不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