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9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精选10篇

  《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本由刘子超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一):随便写点感受可能写的会有点乱七八糟

  感觉从小就喜欢看一些和旅行有关节目杂志,书刊等这一类的东西,看这些的时候总可以看到很多很美丽地方,听到很多有趣故事,会对旅行抱着很美好想象。但很多时候他们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让人向往假象,但我还是很愿意相信旅行的美好。

  这本书,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他的旅行,他在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他用故事中的人情冷暖让读者自己体会。几乎大部分文中提到的城市,他到达那儿的时候,都是在午夜或者凌晨,

  而这时正是一个地方最真实状态,不受打扰,像一个人在安眠的时候,最真实,但却是最脆弱的时候。

  长这么大,说句实话,也没去过特别多的地方,没有钱,也没那个胆量说走就走。很多地方都是从别人那里,都是听说怎么样怎么样,会很憧憬,但我只是憧憬,但不羡慕。以前觉得旅行应该就是出去看看美景,吃好喝好玩好,现在觉得旅行是种修行,去感受不同的人,去听那些萍水相逢的人讲他们的故事,而不仅仅只是走马观花,拍张照就走人的这种旅游状态。一直以来都很佩服那种敢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甚至连交流都不方便的地方去旅行的人。他们是真的带着自己内心愿望去的自己想去的地方。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二):《午夜降临前抵达》,何处?

  y / 容庵

  1. 《丹吉尔的韩先生

  偶然看完作家的《丹吉尔的韩先生》,我忍不住跑到刘子超的微博下面留言:“看到你的每一段都觉得可作小说开头,每个开头可写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偶然看完摩洛哥,我已经想好了第一个,主角用布拉德皮特那种漫不经心眼神扫过街头风物。”

  有迹可循的资料显示,刘子超是位职业的旅行作家。短篇《丹吉尔的韩先生》则是讲一段在摩洛哥的短暂见闻,一条叙事暗线优雅地穿坠在对异国风光描述当中。

  他以第一人称视角穿过咖啡厅酒店广场,似是轻描淡写,但又极其巧妙地带历史上出没此地的西方墨客关注点也都像是不经意间的,但那些意象和动词的选择,比如他说有鸽子“在笔直的棕榈树间盘桓…落在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挤出一坨新鲜的鸟粪”,简单几笔,轻快地抖露出满街的阿拉伯景象

  在一片乏善可陈网络旅行专栏中看到刘子超的文字,就如同午后的街头偶遇一位修长矫健男人,淡淡的落寞配上典雅品位眉梢眼角都写着性感。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灵感游记要写得像小说,正如小说有时写得像是游记。“告知”不仅仅是介绍,更引人入胜方式是把风光人物有选择地组合与展现。

  2. 攻略、游记与旅行文学

  近来看“游记”看到头痛。攻略还多少有那么点帮助,免得你在异国他乡面临上车罚款,下车迷路的境地。但不少最吸人眼球的网络游记,倒不如说是一系列风景美人图像的文字说明。在旅行体验影像化之后,深感“旅行文学”这样的文本群众之中没有未来。比起游玩记录,旅行文学更需要文学性的描写,从人物到细节再到广阔背景纵深进去,才支撑得起旅行在文学领地意义。对于大众来说,旅行文学的真正价值已和其他严肃文字一同被边缘化了么?

  按理说,我们这个民族还是有点旅行文学的基因

  文化镶嵌、盘刻在某一处地理空间,千愁万绪则总能在一段物理的位移中被异地风物挑引而出。

  初唐的深秋九月,滕王阁有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王勃把渔舟唱晚的江边暮色写得太惊才绝艳,但风光压不住对“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一叹,恭谨中亦掩饰不住洋洋洒洒的满篇的眼界野心

  又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词句,贬居诗人笔下琵琶调有时是悱恻幽玄的,而另一些时候诗人登楼观山望水,又在风雨晦明中隐隐透出岿然不动冷静

  国外也一早有靠旅行写作声名在外的作家,拿保罗·索鲁来说,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到《骑乘铁公鸡:搭火车横越中国》,是我最羡慕的那种列车旅行。从欧亚到拉丁,火车就像一个释放魔法的铁盒子人们上车下车,起行坐卧,拖着节节车厢在不同的区域间穿越和游荡。

  寄居,同时观瞻,这过程本身就微妙不可言

  3. 午夜降临前抵达,何处?

  毫不犹豫地买了刘子超的集子《午夜降临前抵达》,每天午饭后在书中神游一阵中欧。刘子超的文风非常统一,读来觉得清新中不失深邃。这本书主要是作者两次游历中欧的见闻和感受,中欧本来就是相对小众的目的地,而作者更加剑走偏锋,两次行程中,他先后到达克拉科夫(Krakow)、布拉迪斯拉法(Bratislava)、佛罗兹瓦夫(Wroclaw)、的里亚斯特(Trieste)……这些一般人闻所未闻的地方。

  或乘火车,或租车独行,他究竟去到那里做了些什么呢?要说是“观察”,莫若说是“游荡”,书中作者多次自比为“幽灵”,他进餐几乎从不离“酒”,想要喝酒心愿居然每每被他落笔为一个“渴”字,这种强烈的个人味道和其他部分冷眼旁观般的笔触构成了鲜明对比。我仿佛能看到一个情绪淡泊而略带颓唐的亚裔男性,穿梭在街头、原野森林之中,游荡在一大片似乎被世界遗忘”的地方,在那些并不神秘,也不辉煌的“中间地带”,因而这本文集总体上就隐隐地透出一种独特的、阴郁平缓气质

  4. 缅怀即是一种崇拜

  然而这些欧洲记录和短篇《丹吉尔的韩先生》相比,实在是有些平淡了。作者以一种抽离的视角叙述异国街头风貌,文辞整洁,带着作家小心翼翼的笔调。文中大段地夹杂着有关这几地的历史叙述,但即便是巧心构造,依然免不了令人审美疲劳。曾读过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带一本书去西班牙》,以历史穿坠见闻,实在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了, 何况林达非常善于追问,同时善于煽起读者的情绪,相比起来,《午夜降临前抵达》中所呈现的高幽的品位和有些“西化”的生活态度,则大大拉开了作品和一般中国读者的距离

  进一步说,“西化”可能是这本集子最大的问题,我是说,叙述者看起来太熟悉当地的历史掌故、在欧洲的街头酒吧社交中太过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品鉴食物或图书太过无痕接纳,让他看起来,不像个“中国人”。这涉及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在他文字中,看不到一个作者所仰赖的文化上的主体性,他几乎就像是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自家周边短途旅行的欧洲本地人——而他当然不是。因此,读者很容易陷入一种微妙尴尬境地:无法对这段旅程形成关切。与此相对,前段时间读了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各种回忆中的意象虽然是无规则的、意识流式的被陈列出来,但作者在追忆幼年故乡流露浓烈的“今非昔比”的失落感,是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切肤相关。但对于匆匆而过的旅人,从《午夜降临前抵达》当中我只看到了忧郁画面,却没有听到作者的精神,那种有血有肉情感缺失掉了,没有惊讶,没有喜悦,没有碰撞,没有爱憎,只有淡淡的缅怀。

  欠缺立场的抒情,难免变成对前人观点虚弱重复;而对自己生活经验之外的事物进行缅怀,实在属于一种崇拜。

  不仅中欧已经没落,当今,连西欧也在一连串经济政治理念挫折,甚至自我悖反中,无法控制走向暗淡,但西方文化仍牢牢盘踞在主流位置影响力必然绵延,作者对欧洲文化和风高超的解析能力,反而另这隐含背景难以自觉

  5. 旅行叙事:成为“陌生人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到底,读者想从旅行文学中看到的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在假想中作为“旅行者”的那份共鸣吧。叙事(narrative)是引起共鸣的最有效手段,而旅行叙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那些描述日行千里、文化碰撞、视角转换的种种要素,既一反日常,又充满了毫不做作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对于一本无论是以旅行为写作目的作品,还是以旅行为营销目标的图书,都需要作者在前面先行开路,但如若超越太多,甚至超出了作为旅人的“陌生感”,就丧失了让读者移情的基础。除此之外,从唐宋前人的美妙词章中也可得来灵感:当感怀风物的表象下暗怀深情,或属于作者的动机心境,则更能建立起一篇文字的立体层级,精神如在暗处控制文字的潮汐涨落,有条不紊地掌握着画面中一切景观的起伏节律。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把中欧写给中国人看都是一个挑战,《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本优雅而流畅的行记,但我会期待,刘子超把他对异国文化和生活的理解真正写成流淌的生动画面。毕竟,抛开这个不太讨巧的主题不谈,从作者两次独自游历中欧的经历以及文字中展现出的视野来看,这么酷的男人真是少见啊。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三):旅行和写作,像星辰

  收到《午夜降临前抵达》是晚上九点左右。拆开包裹,书的硬质封面深沉华丽的午夜蓝,787*1092的开本,比我想象中传统常见的880*1230开本要小一些。当时拿到手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很适合在旅行中或者地铁阅读。这是我喜欢它的第一个原因

  每次生日的时候我总会搜集这样的一本有趣的小书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上一个生日遇到这一类小开本的旅行文学是陈宁的《八月宁静》,而这个生日,走遍书店想找到一本类似的书却很难了。今天却被时光写真馆小站和中国国家地理赠送了一本,所以就更加感谢那些一直在行走,一直在写作的有趣的人们。

  我自己旅行时也会写,但都是很零碎的。除了“由于生活过于平静而丧失了敏感度”的原因之外,约莫我的大半记忆也像一只饲养不善的小猫,在我不留意时悄悄溜走了。读刘子超的书,除了被文字的举重若轻打动之外,我的记忆也如潜伏在湖底已久,因了鱼虾顽皮而被搅动至水面重新呈现绿色的湖藓,一萍一萃地提问道,你在路边喝过的那杯加了热的红酒,到底是在布拉格,还是佛罗伦萨呢?

  这也许就是一部分旅行作家的文字里携带着的纯私人的情感和记忆,以及他们在写作时不惧展现自己的好恶和审美的勇气所带来的一种优雅。优雅总是能够引起共鸣的。

  拿到书后一口气读了一遍,从昨晚入睡前,到今早的地铁上,再到下午工作闲暇时间。和作者从夏到冬,在中欧大陆上游历了一回。文字比我想象中细致,记录下的人物数量之多也让我暗自称奇。我不禁在想,作者在观察那些人物的时候,他是一副什么表情面孔呢?在旅行时,如果看到帅哥美女想要摄影,总要花点时间和微笑征得别人的许可。而作者的惊鸿一瞥却要概括掉那个擦肩而过的人的几乎一生了。他是怎么做到让被观察者不觉得自己是在某个作家的视线之中的呢?

  曾经有过很喜欢吐槽的一阵,我给自己写过“魔鬼词典”,其中一个词条是,“作家:比外科医生危险的职业,把自己的脑袋打开给人看,却从不看看读者脑袋里有什么。”所以,反方面来讲,好的作者,对读者的驾驭,对文字与自身关系的驾驭,都是应该是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

  子超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作者。他的述说让他的经历无限地贴近读者。不管在他的书中你想编制还未开始路线,还是你想重温那些你与他的路线重合的第一手记忆,他的文字都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他的文字里面包罗万千,行文深处却没有例行竖起一面映照出某个特定人物影像的镜子。如作者本人所说,都是幽灵。如此给你的心灵留出足够隐秘的空间。作者和读者都拥有免受打扰的默契

  很多人说,作者的两条路线交叉闭合,像夜空中的星座图。我曾经读过,古希腊人以为,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做出了足够英勇的行为,他的灵魂会上升至天空,变成一个明亮的星座。这样的说法很打动我,这里提起,一来自勉,一来回馈给作者:旅行和写作,像星辰。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四):所有的旅行都应该是私人定制

  读完中信赠书《午夜降临前抵达》,感触良多,作者丝毫没有任何想要提供“攻略”的意识,在商业化如此盛行的时代,还能保持一颗游荡的初心,如此卑微地面厚重遗产,拿出写“旅行文学”的严肃态度来写下这些“私人定制”的记录,这样的倔强让人非常的佩服。

  当然,好书能读,在于能够引起共鸣,不过多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这本书中所要展现的旅行理念,诸多我认同身体力行的,占了职业的便宜,能够躲开人山人海的节假日出行,能够避开堆满了旅行者的自拍神器的热门旅行地,选择“私人定制”的方式,或者说,更符合自己个性的旅行方式,也是我一直所努力去做的方向,只是也会迷惑,走过这么多地方,最后的意义何在?我想,目前我能解答的,大概是:不要画地为牢地理所当然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沉沦,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不断反思自己目前的身份,Diversity is essential to happiness!

  扯远了,回到这本书本身。文字的洗练与独特的视角,让这本书容易读下去,但是也因为太过私有,并不能提供太多“有用”的信息而注定不能拥有太多的读者群体。然而,还是觉得有几个优势值得一提。

  首先,旅行并记录下所历所想,要放下自己原有的身份和顾虑,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不要老是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处理问题,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包括对当地语言、文化、饮食的接纳,要谦卑。不要按图索骥去哪里哪里“打卡”,要尝试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其次,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不是干瘪瘪的表达,而是需要扎实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读书。且不说作者随时随地在读一本书的态度,单说他深厚的中欧艺术史和文学史知识的随意show off,才能让文字锦上添花(否则就跟快餐攻略没有差别了),不读史,如何去理解你要去的地方的魅力呢?哪怕是电影或音乐,也要让片断时刻想起呀。

  再次,不走寻常路,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路线,而非人云亦云,走一条每个人都会“一生中必到的xx地方”去摆个剪刀手拍个照立此存照。你拍的照片写的游记提供的攻略,都很快会被忘记,留在社交网络上的那些痕迹都很快烟消云散,不复有人记起,那些点赞的更是过眼云烟,唯有为自己选择的路线,留在自己此时此地的真实所想,才会一直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才能在回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这本书的哲思性毋庸置疑,值得一读,而我可能不太赞同的地方,在文尾啰嗦几句,独自出行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像幽灵一般游荡当然不是不好,这样有无数的未知新鲜在等待你,但是内心的平静也要源自于安全,这是第一位的。趁年轻多读书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年龄越大,越安于自己的现状,越害怕改变和挑战,越容易变成自己所鄙视的那种人,所以,抓紧机会,走起来。书中所说的“旅行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旅途中的乐趣见仁见智,我当然愿意无所事事地在旅行目的地只是喝咖啡晒太阳写明信片,但是像我这样的飞行常客,还是觉得飞行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也愿意提前预订酒店宾馆,把积分都换作里程继续免费飞,虽然不够随意,但是也有另样的收获哦~

  期待作者下一次的旅行文学,我很喜欢!而我自己,应该很快也要开启下一段长途旅行了。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五):午夜降临前抵达

  充满智慧的佳句:

  我相信,至少是理论上,旅行或多或少会改变一个人,会使那个人朝着更宽容、更理性、对世界的理解力更全面的方向迈进几步。至于到底是几步,那要看那个人的天赋和修养,但毫无疑问,这向前几步就是旅行的意义,也是活着的意义。

  犹太民族总是时刻准备着受难,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未来的忧虑,能做的只有祈祷。

  推荐理由: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它便于携带的size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会喜欢它,读后得到的满足感果然与期待感同步~看游记的时候,我觉得我跟作者一样,像是漫游在中欧大陆的一抹自由的灵魂,脑海里有很多很美的景象。对欧洲初步的认知来源于唐顿庄园的田园风光,一片寂静和安详,我猜,这也许这才是欧洲大陆的旋律,不同于我们想象的那般豪情壮志,更不适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的中国人长期居住。作者遇到的罗马小伙子曾说,“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呢?——那儿有美丽的房子、牛、羊和嘹亮的牧野歌声。”但远行和分离能获得的满足感就正如作者在书本封面所引用的话,“存在,总骄傲地未知着。”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六):游荡在中欧的老幽灵

  收到刘子超寄来的新书时,我正在南亚的小岛斯里兰卡游荡,只好先拿出电子版,坐在慢悠悠的高山小火车里想象横穿波西米亚的列车、跨过波兰和斯洛伐克边境的巴士、匈牙利的土耳其浴室和布拉格的小酒馆、以及维也纳拍过《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百年咖啡馆。

  欧洲大陆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模糊的存在,抛开法式甜品、意式咖啡、西班牙海鲜饭仅有的这几个概念,中欧更是一片空白,陌生到听见塞尔维亚会以为是西班牙的城市,而非一个国家的程度。

  书中的旅程分夏和冬两段,很贴心地夹着一张地图,用黑白两色虚线分别画出路线,投射到封面,更像是新被发现的星座图。相比夏天惬意自得地游荡在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冬季的自驾之旅则把足迹延伸到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显出更多自说自话的寂寥意味来,连文字都带着一层淡淡的雾气,那正符合中欧小城的气质——你从未听说、甚至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镇,曾接纳过乔伊斯、里尔克,历史的飓风曾呼啸而过这里,最终离去。旅人也何尝不像一个幽灵,和过去的幽灵们一起游荡在这里。

  似乎从未把欧洲放入近期旅行计划中,一个是签证太麻烦,更主要还是害怕欧洲旅行的信息量太大。本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比较亲汉字文化圈,欧美这一块严重缺失,负担不起汹涌而来的旅途见闻。看《午夜降临前抵达》时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幸好这是经过筛选的、带着私人洞见的旅程,有鲜活的当地人跳出来插几句话,比单刀直入的文化冲击要缓和得多。我可以顺着他的游走的思绪,不急于求成、只为“抵达的过程”。

  和作者一样,我在外的游荡一般也没什么时间限制,不急于去景点打卡,甚至懒得去。尽管预算紧张一点,也足够我在物价不高的地方过得如遁世超人。“我不再喜欢在旅行指南上画钩,像积攒邮票一样积攒必去的景点。我希望到一个城市随意漫步,坐下,像一个旧地重游的幽灵。”正是我最爱的那一种旅行生活的写照。

  读刘子超笔下的旅行,总能感觉到一种遥不可及的心领神会。

  中欧火车里的场景,活脱脱一个伊洛瓦底江游船的翻版。我很喜欢这种设定,像是去掉了罪案谜团的东方快车。这一段固定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被放置到同一个空间,因共同拥有的时光而产生某种联系。更难得的是它并非小说,而是一场真实的旅行。

  曾有人问我说,为什么要写旅途中遇到的无关紧要的人的事,我们想看的是怎么用最便宜的方式去到那里,车票花了多少钱,住宿条件如何。旅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最火爆的游记往往是由过百美图和无微不至的行程花销指引组成,文字已是“低到尘埃里去了的”程度,也正显出刘子超式游记的可贵之处。城市与历史、与古往今来经过它的人所串联,行走中的精致书写,又或许如作者所说,有时候会等三个月左右,再回过头去看那段旅程,被留下的慢慢浮出来的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自从读了作者有关印度、老挝、缅甸的游记后,默默在心里把他列为非虚构旅行写作的偶像。和共同的朋友聊起过他,对方给我的描述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想象中,“他平时很少话啊,不知道为什么,一出门就跟火车上、酒馆里的人聊得那么high。”加上书中记事拼凑,这样一个作者形象跃然眼前:随身带着笔记簿、一本旧英文小说,穿着休闲衬衫和卡其裤坐在某个小镇咖啡馆里旁若无人地读着书,偶尔会点一杯酒,漫不经心地和邻座搭几句话。带一点令人羡慕的优雅情调,没有背包客常流露出的拮据神态,也不是商旅达人那般来去匆匆,很像过去那个年代的“高等游民”。

  我自己的旅行,大多是前后各挂一个脏兮兮的大包、风尘仆仆,只有偶尔去预定的好餐厅赴约时,才会稍微穿得不那么波西米亚风。然而惺惺相惜的是,当我穿行在东南亚各国的陆路口岸、从勐腊出境到老挝、从友谊关回到广西时,同样十分贪恋于疆界缓慢转换的奇妙感觉。生活在边境模糊地带的人们,会两种语言、可以使用两种货币,固有身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解了,有时会刻意去寻找陆路过境的机会。

  去年夏天,当我从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小镇坐大巴去肯尼亚边境时,看到窗外走过一个个披着鲜艳格子布的马赛人,如苦行僧般,行走在漫无天际的非洲草原上,国境只是一条虚线,这片完整的大地和青山都是属于土著们的。

  如同作者感叹的,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这是我们认知中的旅行的意义,对我而言,再加上远方的食物,帮我得以一窥“别处生活的本质和源头”。

  我喜欢里面短暂的相遇和对话,如同没有结尾的小说,一点儿玩笑,还有浩瀚如烟的历史剧情,都在慎重又精巧的笔下凝成了最终的形状。但愿我有机会遇到这位旅人。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七):旅行的真实面目

  “午夜时分进入一座陌生城市,就像在玩一场捉迷藏游戏。因为入夜的城市与白天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也好,城市的气氛也罢,都与白天相异。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座城市的地图在午夜都会悄然变异:小巷折叠,大路转弯,一些建筑凸现出来,一些建筑则暗自隐去。”这大约是作者刘子超选择在午夜降临前来到一个全新的城市,开启一场旅行的缘由,他写下这本《午夜降临前抵达》,记录了历经一年的独自欧洲之行,也展现给了读者一份特别的欧洲印象。

  一个人的旅行,应该是怎样的姿态?是行前功课埋头读,临行攻略细细循,还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精彩不期而遇?作者刘子超是一位喜欢旅行的八零后,年轻,敢闯,夏天搭火车,冬天玩自驾,不以详细计划与攻略作为累负,造就了其并非按部就班的旅程。正如他自己所言:“向来乐于自由探寻某座城市,而不喜欢按图索骥地参观景点。”这种近乎游荡的姿态,配合深黑的夜色,掩盖了旅人的身份,“放弃了发掘城市秘密的野心”,反而能更好地融入一座城,最终“因为放弃而获得自由”。他两手空空,忘掉计划,却并非脑中空空,没有规划。背景知识的积淀加上弹性的出行游走,让他的旅行在记录下来能显现出耐读的况味,在一板一眼与天马行空中找寻到与生活趣味平衡的支点。

  “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抵达的姿态,行走的方式,同样是旅行中的重点。抵达的,不是单纯的城市,更不是所谓的景点,而是一座城市对于一位路过旅人的接纳,以及内心的融入于参与感。一年的欧洲旅行,亦可谓渐入佳境,午夜的城市,愈来愈精彩纷呈。一开始,当作者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他脑海中的历史人物便在那里鲜活,就像他所热爱的导演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走在街巷中,流连于酒馆,在内心的小剧场,过去与现在难分难解。而随着旅行的深入,作者的目光从书中的积淀转向了更多现世鲜活的点滴,更接近另一部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在他的笔下,更多的走心平添了更多生活的况味。无论是火车站遇到的有趣的聋哑人,还是吃炸鸡的少年,或是一起举杯共饮的当地土著与旅人,都纳入了更为细腻的回忆与情怀中。这是旅行中更令人惊喜的魅力,不是去求证、去目睹已有的世界,而是去发现,去遭逢未知的人生。

  在本次旅行的终点,作者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不舍,也没有试图将其升华,相反,他的心态极为平和。未来还很长,下一段旅行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八):漫长的告别

  昨天在店里拿这本书的时候,同事问:你好像很喜欢看游记?

  哦对,上次找她要书是拿简·莫里斯的《世界》以及《纪德游记》。

  相比“喜欢”,游记类的阅读更多是“功利”,我在学习一种讨巧的写作手法——首先要先讨好自己,有内容有干货却不是“最好吃”攻略;有情绪私人性却不是一味的“心灵修复”。

  游记是一个大门类,它们有一个严肃的学科名字——旅行文学。

  说了那么多,最心恸的还是那句“之后,回旅馆边写笔记边喝基安蒂红酒”,职业习惯和专业要求导致的习惯性动作。

  在维也纳的德语里,有一个词叫“Ewiggestrigen”,专指的那些永远活在过去的人。当你成了“Ewiggestrigen”,你就会抗拒时间的前进,宁愿成为幽灵,永久地留在昨天。

  旅人的咖啡馆

  -坐在咖啡馆里,感到周围的交谈声和杯盘声渐渐模糊,窗外的天空依然阴郁,雨水淋湿了街面,使它呈现出青黑色。一时间,我怀疑这间大雨中的咖啡馆,就是昨日世界里的一座孤岛。

  ”旅行,就意味着告别,告别,便是一点点死去。

  -所有的桌子都是临窗的,透过宽大明亮的窗子,可以看到街道上来往的车辆和路人。咖啡馆里不吵,但可以听到杯盘相碰的声音,比完全安静更适读书。

  和佛洛依德一样,维也纳人在情绪上,精神上患有不治之症,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精神医生。对他们来说,抵御忧郁的最好办法就是泡在这些年代久远的咖啡馆里。

  人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创造出故事,是把现实中得不到的,通过故事里假托的人去完成。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九):出发与抵达,以及归途

  已经不记得看到的刘子超的第一篇文章了,也许是《中欧快车》。但记得当时的感觉,在沉沌与茫然中一下子置身异乡,追随着他开始了一趟未经计划的旅程,显然遇到不少困惑,又皆被这位合拍的博学旅伴一一解决。此前并不喜欢读旅行相关文字,介绍性的游记基本只会阅下图片,旅行文学也只看过陈丹燕,写得甚好但于我而言距离感也过强。而刘子超呢,看得下去也看得欢喜,追读完日记后又购买了豆瓣阅读里的作品。

  然后是在到北京找青青玩的某个时刻,聊起现在泛滥的旅行书籍,听书名就没有翻开的欲望,太多将旅行奉为流行生活方式榜首之后的玩弄,难免厌倦。又想起刘子超文章的好,便打开给青青看,她也心生好感,觉得应该出书。而很快,我们就了解到,她的同事中,已有人在着手这件事了。

  八月份的时候,我看到了豆瓣读书里的《午夜降临前抵达》,立即标记上想读,与此同时,青青发来消息:刘子超的书出了,我带一本回去给你。

  ------------------------------以下是不算书评的书评----------------------------------------

  有一件事毋庸置疑:世界的广大与未知,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不是单纯的个人能够全面触及的。全部的人类也不能。

  早先的探险家,在储备了充足的知识、技能和勇气之后,才敢踏上一片还未沾上人类脚步的土地,然后记录不曾有文字提及过的新奇物种,靠着原始的方法制作并不完全精确的地图,在望不到边缘的无知图景中留存下人类所能标度的一笔。而文明进展至今,已经鲜有人把探险当做事业了。也并不需要。抵达一个地球上的地方,成为了一件没太多复杂性的事情。这样说来,抵达的意义在哪里呢?

  对于刘子超来说,也许就在有着午夜之感的书的封皮上的路线图里。如星座般神秘,又并非无法解读,一个专属于他的密码。

  而相比众多目的性强计划周密的旅行叙述,我对他的出发与抵达有着巨大的兴趣。书里写下的是两次中欧之旅,充斥着游荡感十足的个人独特气息。他严肃又无谓、随意但深刻、自然而然地与当地人闲聊、观察一座城市在时间中催化出的脾性。看起来,中欧的个性与气质在某些层面上,与他有着契合之处,有亲切感但不会刻意迎合,好奇里不失清醒的理智。

  非虚构性文学写得像样并不容易,因为真实会拧掉太多煽情、讴歌的戏份。但不夸张得讲,人类真实历史的疯狂与戏剧性,在即使不用任何形容词描述的记录下,也能在个人心头激起寒颤。读《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次多维度的感应与体验,时空交织,你看到一座城市的构筑与形成。对苦难的同情、对人性的思考、对现今点滴的稍许留恋,一些个人化的情绪随着作者的脚步诞生。

  我思索着,用“探索”形容旅行之意味会不会过于学术和装腔作势了,”修行“的境界又有些偏高,“寻找”好像太过莫名,那么暂且搁置吧,就当语虚无以言知。反正,一趟旅程的庞杂与丰富中蕴藏的能量,往往不是旅人所能预知到的。如毛姆所说,它会让我们重新看待缩在庸常生活之壳里、已经对自我厌腻了的自己的。

  当然,你与所抵达之地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单向的。

  陌生城市的晨光,并不会因为一个旅行者的到来而费心变出些惊喜,它与往日一样,从容不迫缓缓而至,带来这个城市并无新事的一天。路上车来车往,早餐店里坐满了人,路边的那棵树,又被昨天的同一群鸟儿占领,拐角的流浪汉接到了一个姑娘的微笑。

  而对于抵达不久的旅行者来说,这全然是新鲜的一天。此刻在他脑子里蹦跶着的,不会是家里要打扫的房间或要与同事协作的工作事务。他沿着可能会迷失的街道行走,就目之所及,轻轻松松便撷取出一处能在内心制造出疑问与了解欲望的画面与时刻。这样的体验是如此的个人化,以至于你觉得,任何文字与图片的作用都无济于事,唯有亲之所至才行。

  你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不知道能不能解决关于生命的困惑,也不知道能不能踏上一片愿意留驻的土地。但你知道,出发就好了。

  你会看到一些存在。也不是这个城市故意让你发现的。

  ”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此番温柔,真正的旅人必会感同身受。对于人类生活结构的巨型、神秘与精巧,只有持观赏与接纳的态度,你才能幸运地找到在这颗行星上属于自己的宝贵之事。

  然后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

  有些散乱地写,还未讲完关于这本书所有想说的话。慢慢补充。

  跟作者说,以后有机会,会带上这本书走一遍这个星座般的路线的。

  当然,也有更多自己的路线要走。期待在某个点的某个小酒馆里,看到边与当地人闲谈边饮酒的作者。

  《午夜降临前抵达》读后感(十):午夜降临前抵达

  我很喜欢这个书名。这是最早和朋友聊起《午夜降临前抵达》时我的第一反应。它包含了时间,包含了动作,隐去了地点,模糊了时态。可以是即将抵达,一种未完成;也可以是已经抵达,进入新的开始。这种多义性,就像面临未知的旅途。

  这本书的归类是人文旅行文学。市面上旅行类书籍很多,在书店随意逛逛这个分区,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巨大:工具类的指南手册,旅游达人的攻略参考,网红的风景画册……即便在讲述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被展现的面貌都极其不同。所以,旅行从来都只能是主观的。

  在热爱说走就走的当下,旅行也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刘子超所写的旅行文学,在国内旅行类书籍中仍属少数。

  《午夜降临前抵达》收录了刘子超在欧洲大陆的数次旅行,分为夏、冬两章,夏以搭火车的方式,冬为自驾。至于为什么是欧洲?“我想,除了这一地区本身的魅力,中欧对于我的吸引还在于它始终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执拗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它至今仍有一种强烈的撕扯和游移感,而这让当时不到30岁的我感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契合”。

  文章从柏林开始,他正要从柏林离开。当我看完开篇第一段描写,我想它如果是一篇小说的开场也毫不违和。接下来你会慢慢习惯。

  在任何时间拎着酒瓶的年轻人,爵士酒吧与沿街餐厅,上一次旅行残留的回忆,与初到柏林时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这些不同时间空间的人与事,都被织进了柏林的这场雨。

  离开柏林后,作者乘坐过境大巴,带我们驶进了德累斯顿的历史里。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辨认它在文学里的形象,是一个人文旅行作者的自我修养。从1945年二战末期大轰炸的天空,再降落回满是蒜香味的大巴车,从阅读中能获得丰富性是一位读者的幸运。

  你会渐渐习惯,随着阅读的过程,进入他的表述语境。

  抵达布拉格,步行在夜晚的街头,所有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学幽灵一一闪现。卡夫卡在午夜的布拉格构想着故事,哈谢克伏在小酒馆的吧台写着《好兵帅克》,而聂鲁达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那里。布拉格的老灵魂在哪?走进本地人去的地下酒馆,和陌生人喝酒聊天,“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布拉格的幽灵,如果这颗行星上没有小酒馆,他们将无家可归,而我也一样”。

  在一间地下的酒吧里,在某一个时刻里哪怕短暂的,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是旅行作者渴望的状态。尝试更加体会这座城市,它需要比常规旅行更长的时间,需要辨认出具有本地属性的去处,也需要历史与文学的储备沉淀。当然,更多的闪光点往往属于那些不期而遇。

  把一切预设抛诸脑后,在自由散漫里遇见不同的人。你会在这本书里看见很多不期而遇的人们。那些详尽的对话段落,让他们如此鲜活。有一瞬间,我甚至在揣测或是期待他们能发生点什么?抱歉这不是小说,虽然我已经在阅读途中乐于模糊这些边界。好的讲述者将你带入场景之中,令你虚实难辨,甚至想问出一句:那么,接下来呢?

  接下来又会是一段新的旅途。除了这些鲜活的人们,我也格外喜欢书中关于路途中的描写。雾中开过平原的列车,夜晚独自驾驶的高速公路,这些抵达的过程,让旅行有了前情后事,也让每个城市有了情绪基调。

  作为一名游荡的旅行者,他深知,“这一身份赋予了我既可置身其中,又可超然世外的特权”。刘子超的文笔有着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他既是诗人,也是作家,同时还是位译者,这些构成了他在旅行写作中的丰富性。

  “没人知道我是谁,而我可以成为任何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