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0: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的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译言古登堡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第一个影子

  奥威尔是纪实性的作家,上海译文以纪实为专题组织他的作品,确实有见地。我手上一套九册的文集(译言版)也是证明,包括动物庄园(动物只是标签),包括一九八四。动物庄园几乎可以看作一九八四的先声,在动物庄园大获成功之后(虽然历经波折才得以出版,见他的信件),他就不耐烦戴着镣铐跳舞了,干脆直接地写欧洲最后一个人

  奥威尔最出色小说,都是在纪实的基础上的损益,如巴黎伦敦落魄记(我自己非常喜欢),是纪实的抒情;如一九八四,是纪实的推演,——后来的事实明了这推演的准确。

  一九八四是沉闷压抑的,——怎么可能不呢?它写的是最后一个人的消失,这么厚一本书就为了这个目的,就展现了造成消失的所有条件,以一种必然生硬方式作为一个人的读者,怎么可能会不警惕不压抑呢?

  但这也同时造成了书的局限,纪实的基础曾经给它真实力量,但当基础变迁,它也随之成为历史的附丽。真实的参照减弱了,面目模糊了,它具体而微的力量显得用不上劲了。推演的成分凸显,于是终于可以被视为向一种概念而不是现实攻击。——这或许也是它幸运地方,即得以幸存,广大(更多是以一种戒谕式的价值)。

  自然这并非这本书的过错。应当这样看待:这本书是第一个影子,是无数个序列的开端,而非全部,它开启了工作,而后面的事情需要及时的继承者,重新指向那些现实的变种。

  《1984》读后感(二):愿这一切只存在于消失的记忆

  接到这本书翻译的当晚,我欣喜得跑去苏宁去买kindle。

  时间倒回到2015年3月。

  当时,我初出茅庐,只译过两套童书(其中一套至今未出,出版界的乱象我就不提了)。这本书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属于若能翻好人生便仿佛有了意义那种。

  不过,着手翻译的时候困难压力、煎熬接踵而来

  首先,这本书市面上译本很多,其中有几个版本相对权威,大多数是由于50年版权期到,所以新出的(我这个版本亦属此类)。

  所以我翻译这本书所秉持的原则就是不求一枝独秀、技压群雄,但求站在巨人们肩膀上,把译文翻得更准确、更通顺些。

  比如,文中有提到警察的直升机像blue bottle。有一个“权威”版本中把这个词译成了“蓝瓶子”,但只要稍稍查阅资料,便知blue bottle其实是一种苍蝇名字

  再者,有的版本把telescreen译为电幕,但不论是从词义,从书中的描写,还是之后拍成电影里面的场景来看,这是一块显示屏。电幕给我一种以布制成的幕布的感觉。所以我译为“电屏”。

  还有,有些版本把double thinking翻译成双重思想,个人觉得不妥。因为我们常说,换个方向思考,我认为译作“双向思维”更好。

  这样的细节其实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对于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尤其是我们80后的童年之中,其实是能找到类似的场景而产生共鸣的。

  也正因为如此,翻译的时候异常郁结。还好我只译了前半本(后半本是韩阳学妹译的),不然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把这本书译完。(顺带一提,曾译过本书的孙仲旭前辈终因抑郁症自杀,他的译本在我看来在市面上通行的所有译本中属佼佼者

  由于你我都知道的原因,书的内容不能深入讨论,我只希望我的这个版本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阅读这本书,最终希望书中的一切只存在于消失的记忆中。

  :对于书中所说的“双向思维”,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去年对某个国家超市打砸抢,今年大家又争相去那边旅游了。嗯,点到为止吧。

  祝大家阅读愉快

  《1984》读后感(三):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

  生下来,就被既存的世界价值观教育。最有权力的人来定义黑白,懵懂少年如饥似渴的学习热血青年振臂一呼,跟随党的指令。可是啊我只能看到目光所及,只能想到思维所至。

  你告诉我这个时代是错的,历史已经被胜利者重构,过去被当前最大利益化地修改救苦救难的英社只是一味欺骗和剥削,过去比现在好……你希望我怎样?思想的漆黑夜空划过辩证的闪电,让我发现远方的真实与美丽

  为什么要平等公正?如果生在权力阶级拥有最大化的特权,干嘛替你们这些小老百姓争取平等呢?为什么要博学深刻?终究社会的小螺丝钉,统治阶级不需要你太广知博学怀有反动念头危险。为什么要有感情性欲舒适物质条件……只需拥有愤怒狂喜情绪,只需爱老大哥爱党。

  可是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见证过历史的虚伪。你知道吗?是你有问题。你幻想偏激,妄图诋毁英社抹黑过去。你以为你道德正义,看看严刑拷打下你事无巨细的招供出卖,这就是你啊和你的正义。你想寄希望于群众期待下一代?寡头统治的恶性轮回將在老大哥的手中得到最好的终止。你甚至不会明白没能意识到你在被压迫,如奴役。

  好啦。和我念一遍我们的口号:

  战争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无知就是力量

  《1984》读后感(四):一九八四 的政治预言

  此刻,不排除此刻就有思想警察盯着我,老大哥在看着你!

  1984解读

  ----------------------------------------------------------------------------------------------------------------------------------

  让我们回顾一下1984讲的东西

  “”掌控过去的人掌控未来,掌控现在的人掌控过去“”

  有人说历史最无情,青史以血写成,殊不知,二十四史只不过是二十四家史,古代史官诸如司马迁之类亦逃不出丑化某些历史之举(有兴趣可以自己了解),其中最免不了的就是写前朝的历史,也许昨天还在殊死战斗,大仇不共戴天,今日却已成黄鹤去,由今朝人写前朝史,免不了羞辱诋毁一番,有些干脆不记载,任其消失在历史云烟中。从古至今,很少有跳出这个怪圈的,掌控现在的统治阶级为了维系统治与合法性,必然会对以前的历史仔细推敲一番,然后标准流水线,消除和浅化一切不利记载,对当今有用者美其曰:“”大力弘扬之“”。对一切反动势力彻底批评,没错,这样的语气和口径很熟悉吧,我也就不点破了。当历史成为了任人打扮小姑娘可笑的又是谁呢?现在经常说日本人不善于反省历史,其实不懂得反省历史的人不单单只是日本人呢,总有一些人不太愿意正视一些历史,这才让人困惑呢?

  -------------------------------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上等阶层似乎牢牢地掌控着权力,但迟早有一天,他们不是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就是失去有效统治的能力,也有可能两者皆有。之后中等阶层就会假装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奋斗,获得下等阶层的支持,推翻上等阶层。而一旦中等阶层达到目的,就会把下等阶层再打回到之前奴役的位置,自己坐上上等阶层的宝座。这时,新的中等阶层就会从剩下的一两个阶层中分化出来,于是斗争就会重新开始......”

  ------------------------------

  爱国主义此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新审视,有时候爱国主义更像是一块幕布,用来转移视线或者掩盖某些东西,利用爱国主义以达到某些目的在历史上早已不是新闻,当国家一集体寡头存在时,爱国主义恰好是统战的有力武器,只是此刻需要明白一件事情,何为爱国?爱的又是谁的国?

  ------------------------------

  为了维系思想控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反抗情绪,这时候为了避免波及“老大哥”,人为树立一个看似人民公敌就十分之明智。目的,只不过是转移视线罢了,舆论需要一个泄压阀和出口,如此而已。

  群众是股很强大的力量,但,没有正确引导就只是洪流,历史往往被那些弄潮儿把握住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大抵就是如此吧。

  ------------------------------

  最后送上三句话:

  不可欺夺他人之信

  不可妄拟己心为天心

  不可在世显称神

  《1984》读后感(五):论思想是如何被改造

  致将来或过去,致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彼此不同且不再孤单的时代,致一个存在真理,做过的事无法被抹去的时代。——乔治·奥威尔 《1984》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的时候,无力和无奈同时袭来。温斯顿,这个被视为拥有异端思想的核心成员,终于从根本上忘记了那些所谓的“偏见”,完全无理智地顺从于核心党。当然,他也忘记了自己。

  我猜读过这本书的, 或多或少都有和我相似感受,尤其是经历过思想控制、舆论控制十分炽热年代。虽然我所经历的类似东西还没有到达那种程度,但是从奥威尔的笔下,我明显感受到那种真相被掩埋,史实被篡改,人与人之间缺乏极度不信任恐惧

  记得读到温斯顿和茱莉亚一起站在阁楼的窗前,梦想着未来的美好时代时,那个冰冷的声音从阁楼房间那幅画后面传出来——“你们已经死了”。竟让作为读者的我,也感受到了背脊发凉,头皮发麻。终于——他们俩被发现了。

  小说的后面开始讲述温斯顿如何被进行精神改造。手段残忍,读起来有些不适。我不知道奥威尔为何能写得如此真实。他的这种逻辑推理能力,真的非常让人佩服。

  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真正的恋人,甚至连父母孩子之间,都存在着“监视”。温斯顿的邻居帕森斯被自己的孩子举报,还夸赞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有前途。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段话: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在孔子说这段话的语境下,还是不太符合现下的道德伦理。可是要是放在帕森斯这样的境况下,孔子的这番话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了。什么时候捍卫国家的利益、什么时候捍卫家族的利益,要取决于捍卫的事情是否有其正义的价值。回溯历史,儒家和法家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相融,以礼入法,成为潮流

  而奥威尔笔下的社会,既不存在法,更不存在礼。只有核心党,只有权力。在这样的极权控制之下,群众们变得麻木不仁,“因为缺少最基本的思维能力,他们只会专注于具体而琐碎不平事,而那些更大的罪恶无一例外地被忽略”。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老师说过目前我们国家的反腐工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避重就轻”。很多东西,抓小不抓大,然而民众却已经觉得大快人心。这种心态已经渐渐地深入人心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权力和身份不对等造成的。可是我们只看到了,并且估计也只能看到表面的那层东西,面对那些埋藏在深部的根瘤,有的人即使看到了,却也无能无力。何况,我们还未看到,并不能做何推断。

  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娱乐极易可得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充斥在我们的身边:视频在线答题、小程序游戏……当娱乐的门槛越来越低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能力渐渐走向了弱化。就像贫富差距的两级分化一样,思考能力也出现了两级分化。

  我自己怀有这样的感觉:奥威尔笔下的群众遭受的是炮弹,而我们接受的是糖衣炮弹。就像现在的我,依旧没法跳出这样的温柔陷阱挣扎在“YES OR NO"的边缘

  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只有工业技术发展使之必须得到更高层次教育时,他们才可能变得危险,但既然军事对抗经济对抗已不再重要,则大众教育水平实际上是在下降。

  群众是否有意见并不重要。群众之所以享有思想自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思想。

  读到这儿的时候,我非常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大不如前。现在的本科生在很大基数上,赶不上之前本科生的质量。读硕,甚至也只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而已。人们总感觉现在的教育y是那么少。所以感觉我们在进步,但实际上,是一种倒退。用一种虚假繁荣在麻痹我们自己:以为自己跨入了一所优秀高等学府的大门,这所高等学府拥有很多优秀的成果,优秀的资源,我们就顺势以为,我们自己很优秀。其实,并没有。以前的本科生和现在的本科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是国家把标准放低了,即,国家退了一步,所以感觉人民前进了一步。这是我对教育这一块最大的感受。读硕士或者说读博士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就跟几十年前能读本科一样。包括所谓的”海龟“,能出去的人,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些人,而很多都是家境条件不错,可以支持其出去的那些人(当然,不是一概而论)。

  想说的还没说完,推荐给大家这本书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84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