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2 02:09: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家书中的百年史》是一本由萧功秦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一):每部家史都是活的近现代史

  与这本书的作者萧功秦先生也算是神交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期《新华文摘》中读到先生的一篇大作,对先生的文章很感兴趣。以后在阅读书籍的过程,就比较留意先生的作品,到现在为止,已经读过他的好几部著作,诸如《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反思的年代》、《历史的眼睛》、《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局》等。上个世纪末,曾产生过报考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念头,去信向萧先生请教,萧先生也给予了热情的回信,至今感怀于心。

  对于萧功秦先生本人的学习工作的成长经历,和一些师友的交往情谊,我已经在他的其他书籍中有所涉猎和了解。但对于萧先生的家族史就不甚了了啦。这本《家书中的百年史》刚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让我对萧先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动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萧先生对历史的兴趣,原来是有家族的传承的。他的祖父是湖南衡阳的一名开明的士绅,家里藏书到万卷之多。从小听家史、历史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对历史产生兴趣,怪不得萧先生有这么多人文爱好和价值取向,这都是事出有因的,从小受到熏染而慢慢形成的。萧先生从事的近现代历史的研究,这样的专业背景来理解和整合自家的百年家史,是别有趣味的。

  萧先生的高祖是咸丰年间发了点小财的前太平天国小军官。他祖父民国初年曾在广东文昌县与广西某地当过县知事,一直是个思想“左”倾的开明士绅,年轻时与徐特立、谢觉哉还是至交。他生前一直担任衡阳市人民法院院长。而他的伯父是是湖南省的中共第77 位入党的党员,1923年就入党了,后脱党,默默无闻过了余生。他的父亲走的是另一个道路,加入了国民党,逐渐成长为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幸运的是他的父亲参加了成都起义,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书中展示的两封朝鲜战争中的家书更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对于这段百年的家族史,萧先生花了不少笔墨,写得让人兴趣盎然。

  虽然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也不是每个家族的历史都能像萧先生的家族史的经历这么丰富多彩,能典型地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但毫无疑问,每个家族的历史可以曲折地反映这段历史,都是大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部家史都是活的近现代史的这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二):家书中的历史记忆

  家书中的历史记忆

  ——品读萧功秦的《家书中的百年史》

  历史记住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场面,却忘记了更多具有丰富表情的细节。萧功秦在《家书中的百年史》一书中,披露了他的家族隐秘多年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它们共同构成一段普通家族的百年沧桑,不但使我们从“巨变的点滴往事”中寻到些许历史的踪迹,透过这些文字,还帮我们恢复了一些几近湮灭的历史记忆,使我们看到近现代中国大历史的缩影。

  家书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家书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情感性,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国家历史的细节,还可以使那些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浮出水面,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尘封的私密家书,不但勾勒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近代中国历史也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家书见证历史。在书中,作者说“在家中一直珍藏着两封1952年的家书”。一封是读初中的大哥萧功平写给在朝鲜战场上的父亲的,一封是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发回来的回信。它当中除了饱含浓浓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舐犊之爱之外,更是对于书写自己的历史,而每个人的历史都有可能写进国家的历史。

  在《家书中的百年史》中,萧功秦开篇即回忆家史,从参加太平天国的高祖说起。其中,以“父亲”为主线,父亲是起义的原国民党将军。“在历史节骨眼上的这一转变,使我们家逃脱了反动军官家属的命运,一变而为革命军人家属。”在父亲从朝鲜战场写的回信中,他要全家自觉进步,“谁人进步的快就向谁看齐”。他说,“现在政府在搞三反,社会在搞五反,这次运动是广大的,意义是深刻的,不少的人是有痛苦的,我们要打通思想……”、“革命的意义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生活刻苦是有好处的,态度老实是有好处的。”从这封信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个旧军人的“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后激情与激进,也映衬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好几代中国人,都把这种激进革命理念当做不证自明的真理无条件接受的……这种理念在二十世纪中国人心中具有了不受挑战的合法性。”

  透过萧功秦的《家书中的百年史》,使我们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多了深层次的认识。“文革”中,作者从“怀着一个书生的理想主义激情”,到“退而成为逍遥派”。作者“在困苦中沉思”,“脉脉地重新思考中国的命运”。这种情怀,如同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的那样,“浪漫主义者在推开对人性的种种约束,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和登仙般的飞扬感,这会使他觉得即使为此遭到巨大的不幸也在所不惜。”1976年,命运开始对这个“最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微笑了。在“从工厂到大学”一文中,作者以感恩的心给“恩师们”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一部历史可以涵盖所有的真实,正如没有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囊括所有的知识。萧功秦写就的《家书中的百年史》,堪称“最温情的百科全书”。历史,经由我们的眼睛。一部家书,写就个人经历,勾勒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一部家书,涵盖了对师友、亲人的回忆,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知识分子群像,这就是历史。所以,这一“家书”,不当以单纯的家书视之,实在是作者萧功秦及同时代人的生命转捩点的一个见证,这种结合当时实事为后来者见证历史的史诗。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我们的历史正是由无数回忆录所构成的长河,我们对他们的回忆,既是对他们的纪念,表达慎终追远之情,也是让历史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

  《揭阳日报》9月20日七版

  家书中的历史记忆

  《城市经济导报》10月13日

  浓缩历史的“家书”

  ——读萧功秦的《家书中的百年史》

  历史记住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场面,却忘记了更多具有丰富表情的细节。萧功秦在《家书中的百年史》一书中,披露了他的家族隐秘多年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它们共同构成一段普通家族的百年沧桑,不但使我们从“巨变的点滴往事”中寻到些许历史的踪迹,透过这些文字,还帮我们恢复了一些几近湮灭的历史记忆,使我们看到近现代中国大历史的缩影。

  家书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家书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情感性,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国家历史的细节,还可以使那些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浮出水面,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尘封的私密家书,不但勾勒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近代中国历史也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家书见证历史。家书并不是沉寂的故纸堆,平民百姓的家书,也是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原始记录。它从平民社会关系的书信往来中,反映了平民层面的社会生活,它是一个社会、一个年代、一个阶层历史的缩影,可谓是“一叶知秋”。在书中,作者说“在家中一直珍藏着两封1952年的家书”。一封是读初中的大哥萧功平写给在朝鲜战场上的父亲的,一封是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发回来的回信。当中除了饱含浓浓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舔犊之爱之外,更是书写了自己的历史,而每个人的历史都有可能写进国家的历史。

  在《家书中的百年史》中,萧功秦开篇即回忆家史,从参加太平天国的高祖说起。其中,以“父亲”为主线,父亲是起义的原国民党将军。“在历史节骨眼上的这一转变,使我们家逃脱了反动军官家属的命运,一变而为革命军人家属。”在父亲从朝鲜战场写的回信中,他要全家自觉进步,“谁人进步得快就向谁看齐。”他说,“现在政府在搞三反,社会在搞五反,这次运动是广大的,意义是深刻的,不少的人是有痛苦的,我们要打通思想……”“革命的意义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生活刻苦是有好处的,态度老实是有好处的。”从这封信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个旧军人的“凤凰涅 ”和“浴火重生”后激情与激进,也映衬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好几代中国人,都把这种激进革命理念当作不证自明的真理无条件接受的……这种理念在二十世纪中国人心中具有了不受挑战的合法性。”

  家书,就是这样充满魅力,它让我们魂牵梦萦,不由得就想远离尘世的喧嚣,走进那片宁静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在《家书中的百年史》第一辑中,是作者对自己成长与治学经历的回忆。小学的自由无束,中学的迷茫与癫狂。但是,“中学时代我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对知识的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种对知识的兴趣,“在许多人眼里,早在学生时期就被无情的扼杀了,而我却由于自己的与主流保持距离的‘精神自由状态’而有幸保留下来。”十二年的工厂自学生活,在没有考试压力的十二年里,在没有实利目标的十二年里,享受到远比大学更多的自由,读的书也远比大多数大学生要多,“久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跨越专业的综合性的文科知识结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与自己个性与思维特长相吻合的只是结构,机械刻板的应试教育是无法产生它的”。

  透过萧功秦的《家书中的百年史》,使我们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多了深层次的认识。“文革”中,作者从“怀着一个书生的理想主义激情”到“退而成为逍遥派”,作者“在困苦中沉思”,“默默地重新思考中国的命运”。这种情怀,如同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的那样,“浪漫主义者在推开对人性的种种约束,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和登仙般的飞扬感,这会使他觉得即使为此遭到巨大的不幸也在所不惜。”1976年,命运开始对这个“最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微笑了。在“从工厂到大学”一文中,作者以感恩的心给“恩师们”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一部历史可以涵盖所有的真实,正如没有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囊括所有的知识。萧功秦写就的《家书中的百年史》,堪称“最温情的百科全书”。历史,经由我们的眼睛。一部家书,写就个人经历,勾勒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图景;一部家书,涵盖了对师友、亲人的回忆,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知识分子群像,这就是历史。所以,这一“家书”,不应以单纯的家书视之,实在是作者萧功秦及同时代人的生命转捩点的一个见证,这种结合当时实事为后来者见证历史的史诗。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我们的历史正是由无数回忆录所构成的长河,我们对他们的回忆,既是对他们的纪念,表达慎重追远之情,也是让历史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

  2014年12月16日《杭州日报》B09:西湖副刊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三):历史即我,我即历史

  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我小时候,下雨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下地干活,常常一家四口搬个凳子坐在屋檐下,一边看雨,一边讲故事。妈妈常常讲她还没出生的时候,日本兵进村,全家人为了躲避日本兵,跑进玉米地里,为了怕日本兵听见孩子的哭声,她的一个哥哥拼命被捂住嘴,差点喘不上气来。到了她小时候,吃不饱饭,有一次姥爷看她饿得直哭,就到地里偷了半筐青玉米,被生产队的人抓住,好一顿批。

  而到了我儿子这时候,他就喜欢听我讲小时候的故事。我现在还记得我小时候吃棒子面窝窝头,过年的时候到姥姥家走亲戚,篮子底下面放馒头,上面放一包蛋糕。那蛋糕我们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还记得,麦子一开始是用镰刀割下来,用小推车拉回家,用那种大石头的碾子碾麦粒。炎热的麦收能持续一个月。后来,小推车换成拖拉机,碾子换成了脱粒机;再后来,就直接换成联合收割机了,收割、脱粒都在地里完成,一亩地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一个麦收季节,最多五天就结束了。那种“我们坐在高高的麦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场景再也没有了。

  如今我儿子已经九岁了,对这些已经陌生到当故事听了。他的童年就是变形金刚、奥特曼、喜洋洋。

  我们家应该是中国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家,家中的每个人都没普通,平平淡淡,之所以还不嫌啰嗦地写出来是因为这几天看了萧功秦教授的《家书中的百年史》。严格来说,这本书中的书信并不是很多,更像一部家族史和个人成长史以及对师友和亲人的回忆。只是,比一般作者更有利的是,作者本人是历史学者、政治学者,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他把自己对家族的变迁融合到历史的长河中,既写出了中国当时的大的变迁也写出了大背景下,自己小家庭的各个成员的遭遇。

  大的历史时期不同,家族的命运就不同,各人的命运也会发生变化。每个家庭,每个各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既被历史左右,也在历史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痕迹。也许因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对历史的影响会有不同,但每个人都会历史的一分子。关键是每个人在历史中怎样掌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在厄运中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并且努力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从萧教授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他小时候曾经快乐的时光,没有作业压力,思想自由,也写到了他从小失去父母,到姑姑家生活的童年。因为历史原因被当了工人,但即使是这样,依然不放弃自己的研究,参加高考,上大学,报志愿又因为老师粗心未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其实,说是命运多舛也不为过,但他不放弃,始终用乐观坚强的心态面对生活,终于有了现在的成就。这成就里有历史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可以说,作者用自己的毅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并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这本书对作者本人而言,是一次回忆的整理,家族的记忆,思想成长的梳理;对一些研究中国现当代史的人来说,是一次以小见大的范例;对普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个了解历史和了解中国新权威主义的机会;对我而言,它让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处在历史中,今天是昨天的未来,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就是历史,历史影响我们,也被我们影响。

  所谓,历史即我,我即历史。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四):家史国史成长史 学人儒人思想人

  眼前的这本萧功秦先生的书,是萧先生对自己的家世、自己的成长史、治学历程访谈和师友兄弟回忆篇章等内容的汇总。一共分了两辑。现在笔者仅就第一辑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说实话,这本书的书名有一点歧义,一开始我还以为,萧先生是要通过对百年来的很多不同人的家书来梳理百年的历史痕迹。拿到书后,才发现这本书只是有关萧先生个人的“百年史”。然而,这种歧义与误读并不能妨碍这本书的价值。

  在《回忆我的青年时代》一文中,萧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高中毕业后到工厂工作,一干就是十二年,但在这十二年中,萧先生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他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只有在一种‘为而不有’‘贵在自得’的从容的精神自由的心太重,经由‘知识审美主义’的多年字样,它(知识结构)才会自然呈现出来。”类似的描述,我曾从多为经历过文革的学者身上看到,他们在苦闷的岁月中,要么求助于西方的哲学,要么研读物理学著作,要么以大量的阅读来填补那苦闷的岁月,而这些学着最终正是靠着这种“为而不有”的态度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基础!

  萧先生从工厂到大学之间的故事,颇有戏剧性,他经郑天挺先生的建议报考南开大学的研究生,一路畅通,没成想因为阅卷者粗心,登分时没有加他试卷前面的得分,少加了50分!这样他与南开大学失之交臂。然而时隔不久,他却收到了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来郑天挺先生认为萧先生是他“遇到的最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因此写信给南京大学的韩儒林先生,向韩先生力荐这位从工厂里走出来的年轻人——这是这样萧先生走入了南京大学的校门。从此,萧先生在两所“南大”中有了两位恩师!

  萧先生没有辜负郑天挺先生的慧眼,也没有辜负韩儒林先生的栽培,他在治学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与那些在文革中和文革后完全接触西方思想的学者不同,他有着深厚的儒家思想的家学渊源,又有着西方哲学思想的丰厚陶冶,所治学上既有开阔的眼界,有又对中国文化的深切的同情,从而形成了一种既浑厚又敏锐的治学风格。而最难得的是萧先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社会责任感。萧先生说“仅仅是知识上的自得其乐,仍然不能完全保证我内心的充实与幸福。个体的生命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体的自我完善,他还必须有一个外在的支点,一条能与外在的或源头连接起来的同道,否则他的内心资源也会像古井水一样渐渐枯竭。对我而言,那个外在的活源头,就是社会责任感。”我们从萧先生的言谈之中不难看出,萧先生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以及“为天下立心,为百姓请命”的志向。

  从关注社会结构的《儒家文化困境》到领悟激情与浪漫危害的《历史拒绝浪漫》;从发现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新权威主义”到自承自己是”自我边缘化“类型的学者;从对历史变革的爬梳剔抉到对当代改革的深邃洞见……无一不体现了萧先生治学的成就和风范。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五):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萧功秦的名字,在拿到《家书中的百年史》之前,我尚未耳闻。而当我默默合上这本书时,一位历史学者的形象同他的思想,一齐被刻入我的脑海。这本类似半自传体的文集,描绘出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求学治学与思想发展的历程以及对国家民族前景的不渝探索。全书分为上下两辑,上辑是作者对于自己成长的回顾,下辑是对师友亲人的纪念。

  作者的祖父是以儒家为信仰的同情共产党的开明士绅,而作为最早加入共产党的伯伯最终在文具店营业员的岗位上不再过问政治,这样的家族已经暗藏历史涌动的暗流,而任胡宗南参谋长的国军父亲,无论是在石家庄战役与太原战役的幸运逃脱,还是后来的成都起义,都渗透着作者对国共内战中非嫡系国军的思想转变和最终抉择的反思。这样士绅家族的门第和政治背景,注定让家族打下历史的烙印。回到作者自身,在童年生涯中,由于家庭影响,他极早通过名著进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当时学校里免于应试的压力和自由发展的个性,为其未来的自主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者的求学,可以说是不幸,又可以说是幸运的。称其不幸,是因为政治原因导致了作者在中学毕业后度过了长达12年的工人生涯,而称其幸运的则是由于其小时培养下了对知识的热爱,即便在工作间隙,他仍投入极高的热情阅读、学习、思考。十二年, 每天五小时以上,没有任何功利目标的阅读,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啊。(我即便才过了两年半每天阅读两小时的生活,思想都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更何况作者了。)同时,作者毅然决然的选择全国旅行的浪漫主义情怀,也让受现实所缚的我心生向往。有因必有果,后来作者一波三折的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并最终走上历史学者的道路,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很多人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是枯燥的,常常在发黄的故纸堆中反复比对思索史料的真伪,在只言片语中复原当时的历史现状,通过文字与前人进行一次又一次跨时空的对话。但他们又是伟大的,开启历史的奥秘,将有助于今人和后人更加看清现实与未来的症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他们不仅仅活在过去,更活在当下和未来。作者在详细叙述他的处女作《儒家文化的困境》的创作历程正是最好的例子。这主题并非是来自于任何国家课题,而是作者在历史的教学与阅读中,在新视角的吸引下,借助了多种边缘学科方法的侧面研究,伏案疾书而成。今天我们对于作家的描绘,往往都集中于灵感乍现后的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却未强调作者对于主体的长时期思考和探索,这种脑海里看不见的活动,才是创作的源泉。当我读到作者在完成作品后的感叹——“我相信,这是人生少有的充满欢乐激情的时刻。至少在我看来,人生的其他幸福很少能有和它相比的。也许,被压抑的愤怒感和困惑感,以及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苦思,经由这种对传统文化消极面的理性解剖,从而得到了解脱”——让我对于文人的精神追求又加深了理解。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名拥有达观人生态度、求知若渴精神、充满幸福感和精神自由的儒家式知识分子。在他的治学经历中,总结出三种层次,一是诱导和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这是其面对挫折时的制胜法宝;二是从知识中获得思想创造的陶醉感,这是其自我价值开始满足的条件;三是拥有经由知识与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解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促使其反思,并最终催生社会责任感和打造理想社会的使命感。这与我近年来的思考颇为相似,正是这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在助我通往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的人生境界。我想,这种知识分子类似宗教的精神信仰,能够帮助当今迷茫的人群驱散内心的虚无感与无意义感。也许有人会说改造社会是知识分子的责任,那么普通人至少也可以设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人们至少应学会先理解自己的生活,然后创造快乐和幸福的态度,并进一步实现小我的意义。

  作者曾在书中为知识分子下了一个简明却深刻的定义:“知识分子就是那些对社会困境与难题充满内疚感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内疚感的人们”。以前我对知识分子持有的态度也是认为其故作清高、文人相轻、固执迂腐,总认为他们是脱离实践的学院派,擅长纸上谈兵,但通过了解大量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体系后,我发觉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多是两种态度,即入世从政或出世做学问,但即便是退而结网的后者,仍多数属于身隐心不隐,为天下大势提供理论依据。如今,我也常有自比知识分子的心态,尽管学问上还遥不可及,但我始终坚持在思辨中理解世界,并对社会困境提出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我要求自己秉持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譬如在和朋友的学术讨论或道德评判时,若遇上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错误时,我都会坚决指正那些带着狭隘功利主义观点的疏漏,抱着通过改变身边个人从而促进世界的愿景,在世俗化的时代中坚持精神自由的自我实现。

  本书开头有则谚语:“一个人三十岁以前不是左派,就是没有良心;一个人三十岁以后还是左派,就是没有头脑”,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反复咀嚼和玩味。从作者父亲的家书中,我看到一名旧世界的军人因为对于理想世界的过分渴望,而轻易的不加批判的陷入意识形态的“破而后立”的逻辑当中。正是这种极左的逻辑,造就了现代史上的巨大“人祸”。今天的我们仍应时刻警惕,革命是最具有煽动性的力量,而有效的缓慢推进,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耐心。作为经历了“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年代的作者,亲眼见证了激进主义的惨烈后果,他最终走上以主张渐进与稳定为主旨的现实主义道路,并发展出拥有强有力政治资源保障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新权威主义。这种思路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所成效,在此不做讨论,但应该看到作者思想变化历程中积淀并形成自己对历史规律的理解。所谓“勇者不惧”,正是在痛定思痛后迎难而上,怀揣寄托其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历史使命感,在摸索中不停前进。如今,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从惨痛的教训中,思想由革命观转向改革观,再由改革观转向改良观。可以发现,渐进、稳步地改良方针已成为一种共识。具体如何在既得利益者与建设合理制度中保持平衡、如何圆融上层精英与下层民众的思想观点,都是值得不断探索的。否则,光怀有美好理想,只能重蹈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和康有为的覆辙。

  作者萧功秦及其一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虽沉重,却足以告慰先人、造福后人。他的文字和思想,都令我读来心有戚戚焉。酒逢知己千杯少,掩卷沉思,唯余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在灯下跳动。

  文/卢育涛 2015.01.15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六):一朝散记,半部家史

  全书分前后两辑,前者为作者自述背景、经历的几篇文章,其中就有一篇关于作者的长篇访谈录,间或言及一些可谓作者家庭甚至是家族近代史的内容;后者仅占到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所收入的几篇文章则是对那些生命中难以或忘的师友及亲人的悼念和回忆,透过这些人不同的生命轨迹,或可以给我们留下一个已然远去模糊的时代背景更加鲜明的侧写。

  中国古代史出身的学者,最终却走上了政治学研究与现代史研究的道路,作为思想者,不知这样是否算得上是找到了更好的发挥所长的方向呢?说起来,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曾很幼稚的以为历史是离现在的人们很久远以前的事情,也曾懵懂的将历史当作是古时候的人们所生活时候才算,甚至于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了小学时我上的第一堂历史课,听到我的历史老师哭笑不得的解释才明白:原来历史不止有古代历史,还有近现代历史,……甚至,相对于你的今天,你的昨天就是历史。

  其实这些年读过的历史书也不少了,但市面上见得多是些传统历史学的作品,近来倒是发现历史类图书市场上一扫过往传统历史学独大的格局,市面上的新史学著作突然变多了起来。怎么说呢,传统的历史著作一贯所引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其所关注的历史仅限于帝王将相的活动,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民生状态的真实纪录是付之阙如的。换言之,古代史官对正在发生的历史的纪录,是很有局限的。不过,要说只有中国的历史记录方面才对上层的政局朝廷变动与震荡记录得十分细致,反倒底层百姓民生不被注意,这倒是十分值得商榷的。

  毕竟,不独我国才有此现象出现,就连西方以前的历史不也是如此书写的吗?还是要到了十九世纪近代的时候年鉴学派的出现后,西方的历史学家才逐渐摆脱了西方的传统史学窠臼。在该学派看来,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才是真正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因素,历史学应成为一门研究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社会科学。同样与法国的新史学一样,各国的新史学都非常重视普通人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也是在当时,西方的历史学家才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从下往上看的历史”的主张。

  新史学,特别是年鉴学派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从不同角度去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结合中,建立了许多史学的新分支,在社会史、人口史、家庭史方面取得了特别明显的进展,更开拓了许多崭新的研究领域。由于采用了新方法,使政治史、思想史等传统研究对象也出现了新的面貌。由于把眼光投向非西方国家,对亚、非、拉的历史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

  自然,今天《年鉴》杂志的影响已大不如前,布罗代尔的那些认识,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被他的继承者们超越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越来越多的欧美新史学著作所暴露出的弊端,导致了以年鉴学派和计量史学为先导的新史学无可避免的衰落,究其根本也无非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总之,越来越极端化发展的新历史著作失去了可读性,除了少数同行,连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也不一定读得通畅。

  社会史,又称社会文化史。兴起于上个世纪20世纪60年代,关注除政治史以外的所有历史,大多考察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重视非文字材料的器具、口传记忆、乡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之外,同样关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关注普通人物、小人物、小事情。它的出现迎合了一直以来以来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通常认为这种发展趋势最终就是“新文化史学的兴起”。新史学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说来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有关。这类的历史著作基本上是陈述性的,描述性的,缺少思辨,不讲历史阐释框架。著作大都写得没那么学术,可读性也会更高一些。

  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文化史,则以个人琐事为中心,注意小人物的小事情,其写作强调趣味性、可读性,仿佛在写小说。坚持过去和现代之间有一个鸿沟,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复原,既然写出的历史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每个人自然都可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撰写历史。因为认为所有史料都是不可靠的,都不能表现真实的过去,所以写历史就如同写小说,只要写得好看就行了。

  可以说,新文化史是新史学的一种发展方式,所以它与过去的文化史是不一样的。过去的文化史,一方面是着重于刻画上层阶级的生活,另一方面强调文化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新文化史却着重刻画普通人的形象,特别是,它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认为反倒是文化在决定着政治和经济行为。新文化史的最新趋势是把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许多新的主题系统地包括在文化的概念中。这样来研究文化现象,有人概括为“从社会角度的文化史学向文化角度的社会史转向”,即是说以前从经济、社会为基础的角度来观察文化现象,现在则转而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社会现象。

  自然,新文化史并非全部反对新史学,它继承了新史学的两个重要特点:(1)对心态史,即对群众性心理状态的研究;(2)坚持眼光朝下的研究方法,坚持认为决定历史的是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新文化史也继承了新史学的分析方法,不过它不再使用大量数字和图表来表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完全放弃了束缚人的“结构”,与叙述式的传统历史学有明显分野,采用平直叙述的方法,使历史著作重新具有可读性,得以令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好吧,个人来看这本书便带有很显著的新文化史的作品风格。

  作者正是通过自己家族中不同成员的人生选择和其命运轨迹,讲述了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中国近现代史。以个人命运的变迁所折射出的政治环境对普罗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造成的影响与伤害最令人产生共鸣。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现自身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反而书的后半部分的几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泛泛,尤其是那篇《追忆吾师韩儒林先生》写得实在太肉麻了,倒是之后的《悼念挚友陈文乔》还要好些,至少言语平实,感情真挚!

  阖上书不得不替作者庆幸一下,有时命运这东西真是件很难捉摸事儿,比方作者早亡的父亲,一门心思想当工程师搞研究的人,却阴差阳错的参了军当上了国民党的军官,好吧,且幸他不仅赶上了个反正的尾巴,后来还以志愿军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更是很适时的赶在文革前就不在人世了。只能说,作者说的“在每个人命运的一些节骨眼上,偶然性会起很大作用”是再对没有了。否则,可以想见作者兄弟几人在文革期间的命运,怕是会更加难熬了。

  作者的身世背景的确挺富传奇色彩的。只是,此前刚拜读过一部迄今所见的阐述国人关系学最好的著作《江湖中国》,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不免会将前书中读到的“中国式关系”自动套用到作者的身上……不可避免的就会去想,究竟是作者的发挥真那么令人惊艳,还是对方单纯就是看在了熟人推荐的份上才无可无不可的呢?

  不管是真出于爱才之心,还是却于情面的考量,这事都够值得人怀疑的了。毕竟,多少年下来因为监考或批卷老师的失误,只能重考或者永远丧失机会的莘莘学子数不胜数,与其说作者是运气够好 ,还不如说是有关系更能够令人信服一些。刻薄点说,在这个从来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里,古今一以贯之就是“关系”二字。正因为有了关系,应该重考的人可以不用重考,正因为有了关系,应该死的人可以不必去死,当然了,反之也完全成立。

  纵观本书中所提到的作者周遭人物的悲欢命运,不得不令人心绪复杂的发现,源自于抱团意识的“关系”的力量,哪怕到了文革那种严酷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性狂热的氛围中依旧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说真的,还记得在那本书上看到了国人间十七种可以攀扯上的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乡人、邻居、亲戚、师生、同学、战友的等等,反过来再对照了这本书中各色人物的命运来看,越发感受到了该书作者分析的精微之处。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七):定格的个人家族成长史

  (1040字)家书是家庭成员间沟通的信使,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时期,一封家书寄托了太多感情,也曾留下无数关于“家书”的诗句,一封“家书抵万金”“家书常隔一年通”“欲作家书下笔难”“不忍读家书”“家书想雁来”“苦索家书展转看”“屡作家书欲寄人”“割裳作家书”“千里家书昨日回”“忽接家书心暗喜”“家书反覆看”“千里家书动隔秋”“读著家书坐欲痴”。到了科技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的时代,手写家书已是少之又少,非常的罕见事。一封封家书更是成为写书定格的个人与家族的成长史。

  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利用科技网络瞬间可达,科技大大方便了地球人类的生活,但总有一些人坚守着传统的方式,用书写的方式,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认真斟酌每一个标点,每一出情绪,用自己执着的方式坚守心中的“家书”。手中的萧功秦《家书中的百年史》揭示的便是寄予这些家书中那份独特灵魂与情怀。

  《家书中的百年史》是萧功秦先生的回忆录总集。十五篇文章,娓娓道出一个家族的荣衰兴盛的根源所在,这种记录让百里之一的小“家”在历史潮流,社会政治形态下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成为过往历史记忆的“家”代表存在。

  对过往的反思与内省才会让今后的生活趋于完善,萧功秦先生的《家书中的百年史》有自己成长与治学经历的真实回忆。个人如浮萍一般改变不了洪流的方向,但可以努力改变自己前行的道路,如浮萍无根纵将被洪流吞没,但把握不了他人时,也只能内在提升。萧功秦先生抓住了学习上进的机会,正如同那句名言:“万般唯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中出真知,萧功秦先生的用功乃至后来的成就,便是最好的佐证。

  萧功秦先生的书中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普通大从的深入观察和体味。虽然家书的主角们是立于天地间的普通大众,可正是他们作为社会的基石,成为了国之栋梁。他们的民生疾苦,喜怒哀乐若不被人关注与重视,便是“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而美好新天地,需要生活其间的每一个人的积极努力,美好幸福的社会,也需要每一个小家的美好和幸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钧之力,聚于涓埃,微小却最是必须要重视。

  《家书中的百年史》一家一书的真情实露,那些直抒胸臆的真挚感情都让读者动容。如何在时代剧变中安身立命,如何在困苦中破茧而出,人生“万里路上相激砺,万卷书中道友情”,这些家书里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人从普通人迈步走向优秀人士的轨迹,从毫无话语权的下里巴人,走向通过怎样的完善自我,最终拥有了有价值有尊严的人生。这本书无论是对孜孜以求的奋斗人士是很好的励志书,对社会学,对中国人家文化的爱好者来说,也是历史与时代的珍贵记忆。

  《家书中的百年史》读后感(八):历史传承

  佛说:一砂一世界,一叶一天堂。而在历史上,每一个家族的历史就会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一代人影响下一代人,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听着上辈人的故事长大,又讲自己的故事讲诉给我们的下代听。经验、知识、教训,人们就是这样的慢慢的长大,又开始了新的时代。

  百年时间有多长,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可能是几代人之间的故事。不说百年了,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0几年时间,生活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的人们吃不饱,穿不好,现在不说共同富裕,起码四菜一汤的小康生活都有了。楼房一座座竖起,小车也越来越多。BB机、大哥大难得可见的稀罕货也变成了现在常常的手机,而且变的更为的精致实用。仅仅是60几年就已经是这么大的变化了,对比之下百年时间,那是日月星辰交替下见证的新世代的到来。

  家书中的百年史诗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回忆录汇集而成。写了他家里的故事,当时的年代和他父亲的故事。参军、当官、以及命运的转折给家里带来的影响。虽然没多提及母亲,但是通过附上的家书也将逝世母亲的事情介绍了点。在作者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多点历史感,少些教条与政治,然后看出来要比在书本上发现的历史要多的多。

  喜欢作者写的一句话,说人们总是在自己面对的环境中,适应着这个环境,并根据自己的思想与价值,来追究着他所认为的正确目标,人们总是以此来自认为体现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少时的作者也是在文革那个特殊时代度过的,虽然有困难,但是他那读书获得的精神自由让他一直有精神支撑。而跟着姑妈的学习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知识,而他爱书也让他有机会去读研究生,从而开始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他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研究生,而他自己也从学术上劲烈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变成了务实的新权威主义。他用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方法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有想法的经验主义者,而那治学经验的积累也给了读者们带来了新的参照和启示。

  那些从文化大革命中走的人们总是有一种在苦难中追求美的品质。作者写了他所认识的一些亲人和朋友,他们都是能通过内在的精神去克服外在的压力。精神的自由式真正的自由,会让人生活变得丰富。而他们的精神和经历会是我们这些后辈们所学习的。历史的故事给了我们的无限的思索,也会让以后的生活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