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处可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处可藏读后感10篇

2022-05-16 02:0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处可藏读后感10篇

  《无处可藏》是一本由[美]格伦·格林沃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处可藏》读后感(一):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毫无疑问是2013年新闻界、政界的一件大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员,国家安全部(NSA)外包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在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等九家科技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工作,包括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之前郎咸平在一期《财经郎眼》—— 4G的点赞之交中提到的中兴和华为进入北美市场一直受阻,以及一直打压中国的网络通信设备,郎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可以这样说,目前美国的公司基本已经掌控了世界范围了科技通讯领域,即便在手机领域可以和苹果相抗衡的三星,系统也是用Google的安卓系统,自身研究开发的Bada系统普及率由始至终无法达到其安卓设备的零头。看完这本书之后,原本对于国产设备和我国自行开发的TD网络,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目前还没打算购买支持,但也不像以前那样抗拒了。世界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造成了我们判断错误。

  最后,还是想用曾经在《郎》节目中韩平的一句话来结尾,“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用国家安全为借口,实际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是否也违反了契约精神,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无处可藏》读后感(二):天罗地网,不疏不漏

  当你打电话时、当你发短信时、当你浏览网页时、当你在网上恣意徜徉时……你享受着自由,可有一天却发现,其实早已置身于无所不在而又悄无声息的监视中。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被一张无形的网络覆盖着,哪里有自由可言。此时,你,会作何感想?

  仅仅是想象一下这种可能,我都会愤怒,伴随的还有生气、害怕、难堪以及种种情绪。这些可都是你的私密空间,可都是你的个人生活,可都是你只想和特定人(群)分享的生活和情绪。任谁都不会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处在随时随地的监控之中。任谁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或大或小,但必须是不被随意打扰,不被任意侵犯。

  可是,美国国安局却暗暗地渗入到了个人空间,将个人的全部生活一览无余。可是,为何读到此,我竟然不反对、不愤怒?甚至于,竟会有种置身事外的默许和认可?这又是为什么?

  这时候,脑海中似乎一直有声音在说。你看,大多数人跟恐怖主义有什么关系啊,即使被监控了,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被监控的又不是一两个人,他们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你这个普通人的单调生活?监视,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所以,别那么在意,别那么小心翼翼,其实没人关心你干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些什么。

  原来,自己竟是作者口中的“自以为不会受到政府权力滥用影响的人们”(第192页)。一想到,自己这些年时不时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挂在嘴边,不免觉得羞愧难当。正是我们“这种漠视甚至支持的态度始终在放纵政府权力的滥用,才使监控远远超过其最初的适用范围,直到权力滥用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第193页)。

  但再仔细想想,即使没有任何观众、没有任何听众,你真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无所保留地储存在某个时点,你真愿意有一天被别人点开了看个一透到底,你真愿意将来你有一天被提醒到某年某日你做了某事说了某话?你有意或无意说过的一些蠢话、干过的一些蠢事、有过的一些奇怪想法,你可不想身边人知悉的一些情感……你真打算让这些可能随时随地被昭告天下?你真的能忍受,有一天,你在网上所有的痕迹都被挖掘出来,你被评论、被定位、被分析、被贴上任何标签,而你却无法反抗、无法辩驳?

  你不得不承认,“总而言之,人人都希望有所隐藏”(第174页),谁也不例外。而我们应该谴责的,我们需要反对的,不是监控行为,而是无差别实施监控的行为,而是对普罗大众实施监控的行为,我们谴责和反对的是对个人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和侵袭。正如作者所言,“反对对大众进行监听,并非是要取消一切监控手段;相反,是要锁定具体监控目标,只针对那些有切实证据表明确有不轨意图的人士实施监控”(第246页)。

  2014年7月3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的一年临时庇护期限到期。下一步,斯诺登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们,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同样面临着迷茫和不解。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否受到监视,受到多大程度的监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跨越那道深奥复杂的技术门槛和权力壁垒,更接近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真相;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独处权利,不受侵犯,不被打扰。我们究竟要怎么做,究竟又能做些什么?

  可悲而伤感的现实就是,目前,我们似乎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无处可藏》读后感(三):极权至上

  斯诺登,“无处可藏”。体制内,在人类阶层永远代表着金字塔尖,极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自911以后,人类希望之国也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头痛的问题,要自由还是要安全?to be or not to be?宪法是米国的根基,媒体的监督是自由的延续,政府和民间舆论的博弈又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主权高于人权居然不是中国梦的专利,米国梦所谓的民主一下子彻底成了谎言,这是颠覆!所以,体制内的一只虫子,比体制外的猛兽可怕多了。我们不知道人民的概念如何定义,却明白所谓人民的敌人是如何下场,棱镜门事件又一次打破了某朝专利。通过控制舆论制造民主假象并不可怕,我认为人类基因工程才是最可怕的隐患,如果通过这玩意让闭嘴问题从根源上杜绝,以后造出来的小鲜肉都会是啥玩意,细思极恐。

  《无处可藏》读后感(四):你我的小隐私,有那么大的运算量关注么

  无处可藏的你我,已经隐藏在那无边的数据里

  斯诺登事件让大家发现,原来实力强大的米帝,早已通过各大互联网巨头脸谱、谷哥、微软等,了解到一切关于我们的信息,如果是美国公民,那连通话的相关信息也都被保存记录.猛一听到,人人觉得自己没隐私,空前暴露在空气里。按照分析,可以根据你跟谁谁通话,查了什么网站,判断出你是不是得了什么毛病或者有什么爱好。一下子大伙紧张起来。

  真的这么恐怖么?难道你我不是挺爱在微博微信中告诉大家,我今天吃了好吃的西餐,明天去海岛度假,对于能上头条、被置顶,被更多人看到,大家都很兴奋很开心。不过,我们管这些不叫隐私,叫晒。我们一点都不反感暴露这些信息,相反,我们很乐意,我们又是文字又是图片,又是真人秀的,希望博取大家的赞同或赞美,并积极回复每个人的问答,把时间地点人物一一列出,乐此不疲。

  但突然发现一个很陌生很强大的组织,竟然能这么居心叵测的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律的记录我们信息的时候,大家愤怒,你怎么能侵犯我的隐私!!

  我们忘记深入分析愤怒的原因,觉得隐私被侵犯,自己赤裸于天下,我们有如夏娃一般娇羞,因而恼羞成怒。已经忘记,在海滩上三点乃至全裸的不少呢,只要大家都如此就行。既然大家的所谓隐私都暴露了,那就均衡吧~

  再仔细一想,好家伙,收集这么多数据,得占用多少硬盘空间,一个地方不够,人家还要再盖新大楼。即便这样,每隔几天,很多数据都要被删除,以便存放新数据。

  原来你我的数据不值钱,如果你我不是名人,很快就大家一起因为数据量太大被淹灭删除。就跟从没有人收集保存过一样。嘿嘿,名人除外,其实这世界还是名人的信息值钱。小小如蝼蚁的我们,并没有多少人关注,隐私在暴露的同时也因为普通这一保护色,得以幸存。

  二战催生了原子弹,隐私记录催生什么?

  至于上面说的大数据分析,根据通话记录、微博、微信判断你的爱好,你的身体,你的隐痛,不过是听起来很恐怖的一个事情。首先你自己经常在社交网站或朋友中暴露这些爱好疾病之类的隐私,其次,作为一个小人物,人家的系统运算空间没空为你运算,那需要多大运算的速度,配套得多大机器,然后才能把一个个小人物的信息归类,建模,然后分析,继而推测,得出结论,最后展示给大众。你见过对小人物的分析么。。。。你只能被归类。

  尤记得互联网、核电能源,都来自于战争,各大国为了争夺战中的控制权,加强了对科学家的掌握,也在相关技术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试验,探索基础物理领域,因而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互联网应运而生,核武器应运而生。正是有这些,我们才能在大家面前暴露如此多的隐私,不然,这么多的独家图片、美食、亲子照、养生文章,要发给如此多的人,还真是个大难题。我们才能获取如此多的能源,慢慢摆脱污染。

  而今,米帝收集到这么多信息,存储这许多信息,妄图掌控大家的隐私,也请这个需求激发米帝和世界其他国家希冀了解民众隐私的元首们,请继续发展基础科学把!

  基础科学自上世纪量子力学开拓以来,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突破。基础科学看似很遥远,但真是它的巨大发展,才会带来互联网、核电能源。如果能因为米帝等大国收集如此多信息,需要更大更快更智能的机器进行数据分析,以对如此多数据进行处理,因而带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动相关底层物理或生物技术的变革,那对人类自身的进步,却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人类思维靠的是神经,同样大小的计算机和人脑相比,人脑能做更多的分析提炼总结。

  米帝,请学习!请推动科技进步,让信息的存储、去芜存菁像人类自身大脑那样发展!

  《无处可藏》读后感(五):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

  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

  【《无处可藏》,[美] 格伦•格林沃尔德著,米拉,王勇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6月】

  当你爱机、你的电脑被劫持成告密工具,于是你的通话、短信、电子邮件记录,你的网购习惯、浏览记录直至你正输入字符的屏幕,还有通过GPS所暴露的行踪甚至手机变窃听器记录下你所有言行,一切都暴露无遗……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山姆大叔权力泛滥下异化成为全球监听的工具。换而言之,山姆大叔的耳朵已经延伸到你的床底。这种状况,正如书名,我们已无处可藏!

  格伦•格林沃尔德作为斯诺登事件的唯一真实接触者、美国知名的宪法律师,在这本《无处可藏》书中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一切:从与斯诺登的曲折联系到高度紧张、不亚于谍战片的香港十日,从他作为专栏作家供稿给《卫报》的艰难辗转到《卫报》被迫销毁电脑、其合作伙伴被英国政府借故扣留,背后系列的暗战和角力……一切有如电影般波澜起伏,然而却又着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仿佛置身事中,不免不寒而栗。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海量数据的解读、绝密原始文件的披露,将无须通过网络窃听的“无界线人”、光纤电缆数据窃取的“上游计划”,以及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勾结、直接从其服务器读取数据的“棱镜计划”等等展露无遗,一切正如书中披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终极目标和口号“收集一切”。

  同样,各种美国安全局的绝密数据和统计、美国及其盟友的窃听方式、技术平台以及形式各样、纷繁复杂的窃听代号,对于军迷爱好者、谍战小说创作者以及研读者来说,这都可谓是难得的一手资料,因为相关文件不仅被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中核实,在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几个月的查证后,也证实其针对我国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并未停留在就事论事、平铺直叙的记录层面,更多是作为一个宪法律师对于互联网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价值观的思考。从时代背景和源头而言,“9.11”事件后,美国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脆弱性极大地促进了一种有利于权力滥用的政治气候形成,恐怖主义威胁的概念赋予了美国总统几乎无尽的权限,甚至包括违反法律的权限。

  但从美国宪法角度以及人类的普遍世界观来说,无孔不入的窃听方式显然已经逾越了边界。甚至可以说山姆大叔在互联网面前已经患上了“被迫害幻想症”,这种病情进而发展到处构建假想敌的“臆想症”,但这对于渴求巨额财政经费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且不论斯诺登曝光相关材料的初衷,但格伦•格林沃尔德所追求的目的却已然达到——它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监控与保卫隐私权之间的大讨论,对美国在互联网上的霸权统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激起的涟漪显然不止于此,对其盟友的长期窃听,降低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改变了全世界对美国官方言论的可靠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书中披露出美国政府对我国华为公司提供的路由器有窃听后门的“贼喊捉贼”式的污蔑,斯诺登在我国香港特区滞留间的捕风捉影、不顾后果的肆意隐射,以及所披露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我国无所不用其极的监听,还有事件曝光后所谓第四等级、相关媒介的矢口否认和对披露人员的妖魔化构陷。种种一切,让我们更加看到国家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国人自由的保护、对于我们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于我们国家安全的保护,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我们需要走的都还太远。

  《无处可藏》读后感(六):ZT 斯诺登事件的新闻出笼记 - 英国《金融时报》 杰夫•代尔

  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的新作《无处藏身:斯诺登、国安局与监控国家》(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Surveillance State)共272页,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公司(Hamish Hamilton)版的售价为20英镑,大都会图书公司(Metropolitan Books)版的售价为27美元。

  格伦•格林沃尔德在荣膺普利策奖(Pulitzer)、得到好莱坞(Hollywood)垂青以及新晋全球最知名记者头衔后,如今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如何差点与这十年间最具爆炸性的独家新闻失之交臂的曲折往事。

  格林沃尔德正是斯诺登(Edward Snowden)有意相中的、爆料美国国安局(US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大肆窃听丑闻的一小撮记者中的一个。《无处藏身》一书就是他爆料整个事件以及相关材料的来龙去脉,正是这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激烈讨论,探讨网络时代政府监控的是非曲直。

  就在整个爆料事件前六个月,格林沃尔德曾收到一封电邮,对方声称手上拥有美国国安局的有关材料,但对方坚持要让格林沃尔德使用种种网络安全措施。格氏对此很不理解,因此彼此之间的联系随之中断。在自己的一位记者朋友劳拉•波伊特拉斯(Laura Poitras)在香港与斯诺登见面后,格林沃尔德再次恢复了中断半年之久的网络联系————发现斯诺登正是当初与自己接触的那个人。

  有惊无险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在香港期间,格林沃尔德向英国《卫报》(Guardian)递交了辞职信,因为他认为主编们会千方百计阻止内容公诸报端。但他的担心纯属多虑。首次报道内容(即美国国安局手头握有几百万美国公民的通话记录)即将付印。由此正式拉开了斯诺登传奇故事的大幕。

  从那以后,在格林沃尔德(去年10月离开《卫报》)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的家门口,就此事要求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笔者本人也是其中一位心存愧疚的媒体记者)。然而,他有能让整个事件保持“鲜活”的绝招。本书的前三分之一娓娓讲述了自己如何接触斯诺登的整个经过。这就好比杰森•伯恩(Jason Bourne)遭遇了《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这个故事的电影版权估计能卖出大价钱。

  斯诺登一步步引导格林沃尔德如何找到自己栖身的旅馆。旅馆位于九龙(Kowloon),地板上放着一条塑料鳄鱼。他手拿(未拼好的)魔方(Rubik’s Cube),然后得回答出预先商定好的涉及旅馆饭菜方面的问题。进入斯诺登的房间后,彼此把手机放进冰柜以防遭到窃听。曾经当过律师的格林沃尔德问了斯诺登整整五个小时,斯诺登承认自己的部分政治理念源自网络游戏,它们教会了他“仅凭单枪匹马,即便是手无寸铁者,也能与强大的非正义力量相抗衡。”

  就美国国安局而言,该书并没啥新东西,但把所有采访内容有机整合成一体后,格林沃尔德活生生呈现了所有信息(相关信息仍在源源不断地披露)的惊人纵深度。在制作水平极其差强人意的幻灯片中,美国国安局曾如此吹嘘自己的工作目标是:“无所不及”、“无所不晓”、“无所不用”、“无所不采”。

  斯诺登相中格林沃尔德作为主要爆料者,可谓经过了精心选择:格林沃尔德一直致力于求索新闻真相,从而确保自己手中握有的大量材料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格林沃尔德还会千方百计保全自己,即便自己最近因“出现”在普京(Vladimir Putin)的电话连线节目中而身陷险境。

  但夹杂着的利己思想的一意孤行,也是格林沃尔德的性格大缺陷。他生活在非黑即白的二维世界,政府官员贪污腐化,独立记者则都充当英雄人物。“一般说来,媒体记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顺从政府威权,要么就是彻底的异议分子,”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因此,该书既引人入胜,又使人憋屈不爽。与其说格林沃尔德乐意回答棘手问题,倒不如说他更喜欢掀起滔天巨浪。格林沃尔德花了大篇幅介绍采集用户电子邮件以及全球知名网络公司相关资料的“棱镜”计划(Prism),而这正是美国国安局海外窃听计划引发全球怒潮的原因所在。但是,对国安局批评最猛烈的美国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与马克•尤德尔,也是格林沃尔德书中常常引述到的人物,去年却说“棱镜”计划帮助美国化解了“诸多恐怖袭击阴谋”。说得轻松点就是国安局只是反应过度而已。然而两者之间的这个界限究竟该如何划定呢?

  尽管格林沃尔德对政府很是鄙视,但他仍非常蔑视那些所谓的“体制内传媒人”————记者、编辑以及节目主持人,他认为这些人对有权有势者极尽谄媚之能事————他们中有些人委婉地污称他为“博主”和“激进分子”。在与NBC脱口秀节目《与媒体见面》(Meet the Press)主持人大卫•格里高利(David Gregory)的较量中,他美美地回敬了对方,大获全胜。对方竟这样问他:“格林沃尔德先生,您为何不该被判有罪?”然而,以正人君子自居的他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颇为蔑视,所以对这些报纸近几年发表的有些所谓独家报道很不以为然。

  在本书结尾处,格林沃尔德轻描淡写地道出了媒体界存在的真正问题。在很多方面看,国安局是恐怖主义过分渲染的产物。去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是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共造成四人罹难,但它也引发了过度反应。足足有一周时间,所有媒体基本只报道这个事件。波士顿整座城市似乎一整天都停止了运转,因为19岁的嫌犯仍在逃。正是公开抨击国安局窃听丑闻的那些时事评论员,他们摇身一变,批评政府对察尔纳耶夫(Tsarnaev)兄弟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

  对于任何总统来说,做出恐怖袭击的结论轻而易举。激进式监控或许不得人心,但一旦“遗漏掉”大型恐怖袭击,总统的政治生涯就会终结,而总统本人完全有能力阻止此类恐怖事情发生。格林沃尔德认为国安局是国家永无止境控制欲的明证。然而,它更反映了当今的媒体及政治生态————阻碍开诚布公探讨国家现状以及真正的恐怖主义危险。

  杰夫•代尔是《金融时报》美国站的外交记者

  译者/常和

  《无处可藏》读后感(七):《无处可藏》 一石千层浪~~ 【德国正式立案调查美方窃听默克尔手机事件】及其他

  德国联邦最高检察官兰格4日在国会法律委员会宣布,以“涉嫌从事特务及间谍活动”为由,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事件立案调查。这是斯诺登爆料“棱镜门”事件后,德国司法层面首次正式表示调查,或将影响德美关系。

  【外媒称中国政府推动银行弃用IBM高端服务器】2014年5月27日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应对与美国之间日益升级的间谍冲突,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国内银行放弃IBM公司开发的高端服务器,转用本土品牌。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银行90%的核心系统都是IBM的,金融机具进口依赖度偏高,已对我国货币监管和金融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国内银行转用本土品牌将成为必然。

  英国:中国这动作是史无前例的愤怒回击美国

  摘要: “美国指控中国网络窃密将遭反击”。英国《金融时报》20日以此为题的文章说,美国面临的风险之一便是斯诺登所泄露的文件,将给中国提供向美国发难的机会,中国政府可指控美国的一些行为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索尼将拍斯诺登电影 “007”制片人亲自操刀】近日,索尼影视(Sony Pictures)表示,已买下参与“棱镜门”泄密事件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新书的电影版权,准备把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合同工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故事搬上银幕

  思科CEO致信奥巴马呼吁安全改革

  摘要 : 思科CEO约翰·钱伯斯第一时间公开表示,思科公司不会启用国家安全局的间谍计划,而美国政府必须建立适当的监控政策。

  【斯诺登扰乱美俄困局:美曾监听日本】日本NHK 称曾报道斯诺登事件的记者本月将出版新书,日本也是美国通讯监听的对象。有中国内地媒体分析指,事件或令日美关系出现新风波

  ---

  斯诺登与NSA“棱镜门”窃听事件回顾

  新浪科技讯5月20日上午消息,去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了该局的“棱镜”监听项目,引发了全球各个国家对于美国政府间谍活动的警觉和抗议。以下为事件回顾。

  事件回顾:

  2013年6月5日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将该局“棱镜”(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国《卫报》。报道称,NSA监控了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6月6日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NS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通过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和通话记录等私人信息。

  6月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承认“棱镜”监听项目的存在。

  6月9日

  斯诺登在中国香港现身。《卫报》公布其身份为NSA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

  6月13日

  FBI正式对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

  6月21日

  斯诺登通过《卫报》再次曝光英国“颞颥”秘密情报监视项目。

  6月22日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斯诺登爆料称NSA曾入侵中国电信运营商以获取手机短信,并曾攻击主干网络。

  6月23日

  香港特区政府就斯诺登事件发表声明,证实斯诺登已离开香港,前往莫斯科。随后,他在莫斯科机场滞留一月有余。

  8月1日

  斯诺登离开莫斯科机场,获得了有限期为一年的俄罗斯临时难民身份。

  8月26日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NSA曾长期监控联合国总部,窃听视频电话会议。

  9月1日

  《卫报》再度爆料称,NSA曾监控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墨西哥总统塔尼亚的通信信息。

  9月28日

  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披露,从2010年起,NSA开始准许以海外情报意图分析电话及电子邮件记录,并监控美国公民使用社交网络。

  10月21日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NSA曾参与监控法国国内的电话通讯记录。

  10月23日

  《世界报》爆料称,多国使馆曾遭到美国监听。

  10月25日

  《卫报》称NSA至少监控了全球35位政要的电话,德国总理默克尔名列其中,中俄领导人被指必在其中。

  10月28日

  报道称NSA曾在30天内收集西班牙6000万条电话通讯记录。

  10月30日

  美国白宫否认监听他国领导人。

  11月1日

  斯诺登称愿为监听项目在美国国会作证,并愿意向德国提供美国间谍活动内幕。

  12月11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斯诺登为2013年全球百名思想家榜首。

  2014年1月2日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认为斯诺登扮演的是检举人角色,其揭发的信息具有重要价值,呼吁对他予以赦免或从宽处理。

  1月22日

  斯诺登在莫斯科接受了美国杂志《纽约客》的采访,坚决否认自己是俄罗斯间谍,并称这种猜测是荒唐而可笑的。

  1月29日

  挪威前部长索赫捷尔推荐斯诺登为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

  2月18日

  斯诺登当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任期3年。

  3月13日

  美国TheIntercept网站刊文,斯诺登曝光的最新机密文件显示,NSA能根据用户是否使用谷歌、雅虎、Skype、飞信和QQ等信息来锁定监控目标。

  3月29日

  德国《明镜周刊》援引斯诺登提供的秘密文件披露,NSA在2009年针对122名外国领导人实施监控,并建有一个专门存放外国领导人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报告就有300份。

  4月15日

  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实施“棱镜”监控项目的新闻报道获得2014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5月13日

  《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在他的新书中透露,NSA在美国供应商提供给国外客户的路由器和其他网络设备中设置了“后门”。

  《无处可藏》读后感(八):kindle笔记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59-6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1:52

  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身美国调查局使用窃听装置以及邮件监控和告密人员对反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人士予以镇压。 无论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0-6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2:39

  无论具体的技术手段如何,历史上的大规模监控都具备若干固定的特点。首先是对国家政治持异见者以及边缘人士会首先中招,导致支持政府的人士或至少对政府漠不关心的人们会误以为自己会与此类事情毫无瓜葛。历史事实表明,大规模监控设施的存在,无论政府是否使用,都足以对持异见者产生震慑作用。当公民意识到自己会常常处于监视之下,自然会俯首帖耳,心有戚戚。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6-6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33:39

  但是监控滥用之苦并非仅仅曾经出现在美国历史上。恰恰相反,大规模监控往往是无耻势力的普遍企图。在任何情况下,此举的动机都如出一辙:镇压异见,强行要求众人言听计从。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176-1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9:52:56

  我们发现保密是权力滥用的关键和推动力,唯一的真正解药则是将其公之于众。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485-48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18:43

  但即使只有瞬间,只要统治我深爱的这个世界的那个联盟能被揭露,那么我就会感到满足,因为它是由秘密法律、不公平的赦免和不可抗拒的行政权力组成的。如果你想提供帮助,请加入开源社区,共同努力保持新闻精神的活力,保持互联网的自由。我曾去过政府最黑暗的角落,他们害怕的是光明。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07-61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0:39

  他解释说整个情报圈都急需专业技术人员。这个圈子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盘根错节,难以找到足够的人员来维持运作。因此国家安全机构只好从非传统的人才库中招募员工。具备高超的计算机技能的人往往年纪不大,有时候还宅在家中,而且在主流教育体系中不怎么出色。他们往往认为互联网文化要比正规的科班教育更让人动心。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18-62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1:48

  “维护电脑系统所具有的权限,使得我接触到很多秘密情报。”他告诉我,“其中有许多事情非常糟糕。我开始明白,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的真实行径与我先前接受的教育中所说的存在多么大的差别。”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28-62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4:37

  “就在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要推卸责任有多么容易,权力越大越缺乏监管,越没有责任。”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45-64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上午11:37:59

  斯诺登告诉我,在中情局和国安局期间,经过一次次的训练,他逐渐变成了高级网络特工,以黑客手段侵入其他国家的军用及民用电脑系统来窃取信息或为发动袭击做准备。在日本期间,训练进一步强化。他掌握了最复杂的技术,能防范其他情报机构获取他们的电子数据,正式成为通过认证的高级网络特工,能不留痕迹地侵入其他国家的军用以及民用电脑系统来窃取信息或为发动袭击做准备。到最后,他被国防情报局的联合反情报学院选中,在他们的反情报课上授课。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681-68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下午1:53:21

  说:“人被动服从的原因是对后果的恐惧。一旦抛开金钱、事业与安全这些身外之物,你就可以克服这种恐惧。”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1355-135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下午11:01:42

  在他执掌美国电子情报机构的8年里,61岁的亚历山大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秘密地掀起了一场提高政府挖掘信息能力的革命。”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075-20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4:14:53

  令人瞠目的是,那些轻视隐私价值的人同时又在不遗余力地捍卫个人隐私。这是一种虚伪的做法,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真正的重点在于,对保护隐私的欲望是所有人共有的重要特点,这一点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人何以为人的关键所在。我们都本能地认为,在私人领域,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行事,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写所做、所选所为,这些都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隐私是成为自由人的核心条件。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091-209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4:18:03

  首先,当人们意识到有人在观察自己时,行为方式就会发生极大改变。他们会力求按照他人的期望来行事。他们希望避免蒙羞或遭到谴责。为此,他们会严格遵守人们所接受的社会惯例,不会越雷池一步,以防所作所为被视为离经叛道,有异于常人。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099-210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07:37

  如果总有人关注着你,并且对你评头品足,那么你绝对不是一个自由的个体。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00-210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08:01

  所有压制性权威,无论是政治、宗教、社会还是家长,都仰仗这一重要真理,以此作为主要工具来执行正统观念、强迫服从并打压异议。要让大家相信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逃不出权威的掌握,这才完全符合他们的利益。剥夺隐私将有效打击任何离经叛道的做法,这远比警察机关更行之有效。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33-213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2:22

  20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边沁的圆形监狱原则其实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机制之一。他在《权力》(Power)一书中写道,圆形监狱是“以持续不断对个人监控的形式,以控制、惩戒、补偿的形式,以修正的形式,对个人实施的一种权力,是依照一定规范对个人进行塑造和改变”。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35-214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3:18

  在《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一书中,福柯进一步解释道,无所不在的监控不仅让权威更富权势,强制遵守服从,而且还诱使个人将监视者潜藏进内心。那些相信自己处于监视之中的人们将本能地选择按照要求行事,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受人控制:圆形监狱使得“在囚犯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种意识,认为自己的行为永远会受到监控,以确保权力自动发挥功效”。随着这种控制深植人们的内心,公开的镇压就会销声匿迹,因为这些已然全无必要:“外部权力就可以轻装上阵,可以逐渐脱离实体的形式,越接近这一限度,则会越持久、深入并永恒地发挥作用——这可以避免暴力冲突,并可以先入为主,因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胜利。”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41-214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4:40

  此外,这种控制模式还有一种极大的优势,即可在同时创造出一种自由的假象。这种强制服从的意识存在于各自的思想中,由于担心自己正处在监控之下,人们会自觉自愿地选择言听计从。这就会完全消除人们被强制的外在特征,使其误以为自己还是自由之身。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43-214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4:55

  为此,每个压迫型政府都会将监控作为自己的重要控制工具。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53-215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8:51

  权威机构面对如此动荡局面通常有两种选择:通过象征性让步安抚民众,或是加强控制,使对其利益的损害最小化。西方社会的精英们似乎看中了第二种选项,竭尽全力强化自己手中的权力,也许这也是他们想维护自己的立场唯一可行的选择。他们对占领运动用武力予以镇压,催泪瓦斯、胡椒喷雾以及起诉手段无所不用。国内警察力量的准军事化在美国各大城市竞相上演,与巴格达街头荷枪实弹的警察镇压合法集结的大量和平示威群众如出一辙。这一策略旨在让大家不敢参加游行示威,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确实卓有成效。更大层面的目标是让大家形成这样一种观点:面对如此大规模和无孔不入的机构,此类抵抗全属徒劳。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58-216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19:19

  无所不在的监控体系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甚至还有更强的震慑作用。当政府在密切监视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时,仅仅是组织反抗运动都会变得难上加难。可是大规模监控会在更深入更重要的层面将异见者予以扼杀:在思想角度,大众都已经被训练成为只会照章办事的循规蹈矩之徒。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71-21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20:42

  无所不在的监控所产生的危险控制力和由此导致的自我审查已得到一系列社会学试验的证实,其影响远不止在政治激进主义范畴之内。大量研究表明,这类思想动态已经进入到个人和心理的最深层面。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188-21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22:45

  威胁或是政府监控的现状可以在心理上束缚言论自由。”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214-22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34:32

  总而言之,人人都希望有所隐藏。《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巴顿·格尔曼这样表述了这一观点: 隐私是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取决于观众是谁。你不会希望雇主知道自己在四处觅职。你不会对自己的母亲或子女和盘托出你的感情生活。你不会将商业秘密告知竞争对手。我们不会不加区分地将自己完全示于众人,同时我们也会小心地应对谎言,这都是理所应当。在正直的公民中间,研究人员一致发现谎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交互动”。(大学生们每天会经历两次谎言,在现实世界中是每天一次)……全面透明势必是一场噩梦……人人都需要有所隐藏。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230-223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36:07

  在如此机构眼中的“行为不轨”远不止非法行为、暴力行为或恐怖预谋,还包括抱有意图的异见者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这就是权威的性质,无论是政府、宗教还是家族都是如此,他们将不同意见和行为不轨画等号,至少视之为一种威胁。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236-223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44:41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积极保卫自由言论受理了大量案件,其中以布兰登伯格诉俄亥俄州案(Brandenburg v. Ohio)中联邦最高法院全体一致得出裁决而达到顶峰,该裁决推翻了州立法院认为美国俄亥俄州三K党(Ku Klux Klan)首领布兰登伯格在言论中暴力威胁政治官员的有罪原判。法院认为宪法第一修正案非常强有力地保障了言论和出版自由,“不允许政法禁止或限制任何主张暴力的言论”。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289-229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下午11:53:40

  国安局明确表示,这项监控中的所有目标个体均非恐怖组织成员,也并未卷入任何恐怖袭击阴谋。相反,他们的“罪行”不过是他们所表达的观点被视为“极端”,就是这个专业术语成为了实施无孔不入的监控和以“发现弱点”为目的的破坏性行径的正当理由。 在对这些个人所搜集的情报信息中,至少其中有一位是“美国人”,他们的在线性活动和“在线滥交”被详尽跟踪记录,其中包括他们经常访问的色情网站情况,以及与其妻子以外的女子偷偷摸摸地进行色情聊天的记录等。国安局想尽办法挖掘这些信息就是为了让他们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407-240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0:06

  可是衡量社会自由的真正尺度在于它如何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和边缘组织,而不是在于它如何处置忠顺良民。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466-246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7:45

  一旦公民默许了新的权力,相信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那么就会实现制度化和合法化,再要反对则毫无可能。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469-24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38:34

  “这种能力可以随时转向针对美国人,若是当真如此,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再有隐私可言,因为一切均可处于监控当中,电话交流、电报往来,无所不包。普天之下,无处可以藏身。如果政府再由暴君所掌控……情报机构的技术能力就可以使得政府全面实施专制暴政,而且还绝无反击的可能,因为即便是最为谨小慎微的抵抗组织……都逃不出政府的手心。这就是这种技术的可怕之处。”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479-24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下午11:42:34

  美国和其他国家所取得的进步不过是刚刚实现了能挑战权威和正统思想、可以探索思考和生活的新方式。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572-25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3日星期五 下午10:59:01

  制造恐慌是权威机构相当喜爱的一种策略,就是因为恐慌可以有效战胜理性,使得权力的扩张和削减权力变得合理化。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879-288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07:22

  普罗大众大多会认为极端的反对意见体现出一种人格障碍,但其实恰恰相反:在面对严重不公的情况时,拒绝提出异议才是性格缺陷或道德缺失的体现。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920-292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3:15

  相关区别并不在于有些记者存在个人观点,而有些没有——不具备个人观点的记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区别在于,有些记者会坦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有些则掩耳盗铃,仿佛自己并不拥有什么观点。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927-292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4:48

  体制内记者不带观点、毫无色彩和灵魂的工作模式已经极大影响到了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属性,导致了机构媒体的尸位素餐:这不会对任何权威构成威胁,而且还正是此举的初衷所在。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2922-292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15:08

  认为记者不得拥有个人意见的观点,与这一工作长久以来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这实际上是个相对较新的手法,它的效果就是使我们的新闻业遭到阉割,即使这并非出于它的本意。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3198-319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42:40

  联合国大会通过不记名投票对德国和巴西所提出的决议予以支持,确认在线隐私属于基本人权。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3227-322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下午11:47:45

  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欧洲科技公司在推广自己的电子邮件和聊天服务,以替代谷歌和脸书的相关产品,并骄傲地声称他们在现在和将来都不会为美国国安局提供用户数据。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3229-323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9日星期四 上午12:00:43

  此外,为防止政府侵入到个人层面的沟通交流和互联网使用,所有的用户都应使用加密和匿名浏览工具。这对在诸如记者、律师、人权激进分子等敏感行业就职的人们尤显重要。科技社区应继续开发更行之有效且用户友好的匿名和加密程序。

  ==========

  无处可藏(探究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

  - 您在位置 #3242-32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7月9日星期四 上午12:03:16

  即便是最执着的激进分子也会时常禁不住向失败主义低头。当权的机构看似强大无比,悍然不动;传统思想似乎根深蒂固,无法动摇;诸多党派为了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更愿意维持现状。但是决定着我们希望生存于怎样的世界当中的是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私下里行事的精英人物。推进人们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这才是揭秘行动、激进分子和时政新闻工作的真实意图所在。目前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感谢爱德华·斯诺登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

  《无处可藏》读后感(九):互联网:自由的乌托邦or独裁者的戒尺?

  长期以来,互联网被誉为自由民主的象征,网络技术被赞颂为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数字化时代被认为开启了自由解放的新阶段,人们可以运用互联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甚至隐匿自我。然而互联网真的如此“完美”吗?从“斯诺登爆料事件”中我们看到,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自由,它还可以是一种完美的伪装,用表面的阳光开放掩盖其背后的黑暗控制。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美国国安局联合其他情报机构、别国政府、私营企业,甚至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和电讯公司合作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监控系统。他们进行海量的数据收集和无处不在的监控,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却丝毫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许多被监控的公民自身也并不认为政府做错了什么。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或者说他们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吗?一切只是我们的多管闲事、杞人忧天?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人们看似认为合理、可以接受的态度下,暗藏的是美国政府对公民心理和权术操纵的深刻把握。在“斯诺登爆料事件”曝光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辩解,而所有的辩解都强烈而迫切的想要传达一个讯息:监控与大多数美国人无关。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那些掌控着监控大权的“社会精英们”深谙人心,他们一直试图以监控的人选的特殊性引导公民,他们想要让人们相信只有个别具体的边缘人物的生活会被监控影响,而且会受到影响的那些人是包藏坏心,问心有愧的,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力而可信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你自然不会畏惧监控。美国政府想要的正是通过这种理念的灌输让民众对监控暴行熟视无睹,默认甚至是支持这种压迫手段。那么监控真的只是一个边缘事件吗?它真的无关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表面看来监控的确没有对大多数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但其实私人领域的不复存在便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并且难以挽回的伤害。书中提到的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圆形监狱设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虽然监控并不直接触碰我们的生活,但它一出现就仿佛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每个人的心脏,事实上当人们处于被监控状态时就已从内到外、由精神到肉体完全地掉入了一个坚不可摧地牢笼,自由从此告别他们的人生。这并不难理解,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在独处时和在众人面前时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且有很多事情我们是不愿意与众人分享的,如果我们的私密行为能被他人一览无遗的话,我们会羞愧难当。也只有当我们认定他人不在关注自己时,我们才能获得全身心的完全的自由。美国政府所做的便是剥夺了这种自由,最可怕的是它还试图让受害者为此拍手称快,事实上它也确实做到了,它用地位、财富、权势等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拥趸,当权者给予这些拥趸们好公民的美誉,作为回报,他们忠于政府为其服务。他们也善于伪装,实际上他们本身就是当权者利益群体的一部分,与政要和金融界的精英互为邻里,共同出席盛大的宴会,有相同的朋友圈子,子女也就读于同一所精英私立学校……但表面上这些拥趸们拥有着为公共利益奋斗付出的职业,代表民众发声,从而他们光明正大的为美国政府排除异己,为当权者的非正义举措摇旗呐喊蛊惑众生。在这次事件里,这些拥趸们同样发挥了他们的效力,他们是不会引起当权者负面关注的好公民,不惧怕一个实施监控的政府,于是他们说服自己,并且劝说民众这些压制并不存在。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衡量社会自由的真正尺度并不在于它如何处置忠顺良民,而是在于它如何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和边缘组织。二战时的德国是不错的例子,犹太人被剥夺权利无故残杀的同时普通公民似乎相安无事,但普通公民真的自由甚至安全吗?马丁·尼莫拉的短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不容纳批判者的政府是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由民主的,它象征的词汇只能是独裁、专制,甚至恐怖政治。

  “斯诺登爆料事件”刚刚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是完全令人震惊而难以置信的,美国,一个号称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居然做着和中国封建王朝相似的事,美国国安局,一个现代社会的政府部门,居然干着和东厂宦官类似的勾当。而且明朝东厂不过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美国政府却是对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公民的监视。而对于这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监控活动,美国政府的解释是预防恐怖袭击。书中对美国政府的此种解释这样评价,“制造恐慌是权威机构相当喜爱的一种策略,就是因为恐慌可以有效的战胜理性,使得权力的扩张和削减权力变得合理化。”这使我联想到美国政治悬疑剧《纸牌屋》第四季的剧情,在关于弗兰西斯·J·安德伍德腐败玩弄权术的文章发表后,众人哗然,社会舆论开始质疑安德伍德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只剩下三周就要面临大选,一旦这样的信任危机导致安德伍德落选无法连任下一届总统,安德伍德夫妇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便会毁灭并且无法东山再起。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安德伍德同样选择利用恐怖主义。“我受够了试图赢取人心,我们来攻击人心吧,我们可以利用恐惧。”安德伍德夫妇在交谈中这样说道,于是他们故意夸大恐怖主义的危险并宣称向恐怖主义开战,激怒绑匪处死人质,同时拒绝对绑匪处死人质视频的拦截,而是放任民众观看,他们想要的正是通过制造混乱,战争,残忍,催动民众恐惧来转移注意力为他们解决危机和反击对手赢取时间。《纸牌屋》第四季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安德伍德夫妇的一小段自白:我们绝不向恐惧低头,我们制造恐惧。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安德伍德夫妇的做法似乎与美国政府对待监控事件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制造恐惧,他们将民众的恐惧作为操控人心的利器,他们试图通过对恐怖主义的渲染劝服民众放弃自由,放弃理性,放弃政治权利。然而事实上恐怖威胁的风险是十分微小的,书中提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就“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反恐开销的平衡写过大量文章”的约翰·穆勒教授于2011年解释称:“在作战区域之外,全世界死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基地组织的追随者也许不过几百人之多。这与每年在浴缸中溺死的人数基本相当。” 显然,仅为了这微乎其微的风险就让人们放弃正当的权利,取消对政治体系的核心保护,打造一个监控无所不在的国家是不合理的。

  从“斯诺登爆料事件”到美国政府的反应与处理方式,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独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回看到互联网,在同样号称民主、自由、独立、解放的光环下,它又是否真正理想呢?作为美国政府监控全球的重要工具,它又是否“有罪”呢?我认为在此还并不能下一个决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史相较与人类政治的发展史实在短暂,现在的它仅仅只能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既然是工具便无所谓其自身的善恶属性,究竟是“自由的乌托邦还是独裁者的戒尺”在于使用它的力量和人类加诸在其身上的规则。当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有一天互联网也会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暂时而言,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其的运用,而如何限制互联网背后的黑暗控制,最大化其对人类的效用便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的了。

  《无处可藏》读后感(十):No place to hide

  《无处可藏》

  ——格伦·格林沃尔德,米拉

  o Place to hide,这话和“偌大的一个中国,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颇有几分相似。无处可藏是因为没有地方隐藏,还是可藏的原因不被许可?放不下安静的书桌,是因为中国不足够大,还是容不下书桌的存在?对于当今世界的美国,没有任何盲点是可以被忽略的;其技术的厉害,和谋虑的深远,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思维边缘。一个想要揭秘美国最为核心的军事丑闻的人,能隐藏在哪儿呢?这是一个问题,也需要斯诺登付出生命的代价。按照现在了解的新闻等信息,斯诺登29岁的年纪的智慧,超越了一般人;而其勇敢、睿智和清晰的认识,给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冯诺依曼是熟悉的。冯诺依曼最出名的可能是其“计算机之父”的荣誉称号,但不为人知的冯诺依曼为兰德公司的美国军方原子弹的建造而付出的努力,和其“博弈论之父”最高赞誉。冯诺依曼作为军方最高计算机杰出人才,已经深深印象了美国的军方发展方向。在博弈论发展方向上,其作用无异于管理学上的F .W .泰罗和彼得·德鲁克。所以一切谈论计算机发展、安全和管理发展方向的话题,都离不开对冯诺依曼的了解和认识。

  美国军方一直是全球互联网的最资深的原本,各种各样的系统、方案和策略都来自军方的需求进而有了今天的互联网。今天我们能在互联网上有所发展和有所自由,美国军方作为互联网发展基础和原本的作用是需要肯定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对军方网络和互联网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看法。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创新和基础软件、服务均来自美国,众所周知的公司如微软、因特尔、甲骨文、IBM、SKYPE、GOOGLE、CISCO等均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这是我看完《无处可藏》后最为担心和苦恼的。在《无处可藏》中写道美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司参与了军方的信息提供和协助,对于我们每次安装和使用的来自这九大软件前点击“同意”的协议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切的协议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无情打压。

  《无处可藏》非常完整的介绍了整个斯诺登时间的始末,整个书的介绍框架非常清晰。全书总共分为五章,结识斯诺登的关系,见到斯诺到面谈,给出各种劲爆的消息,监控的各种危害,和对新闻等级的观察与思考,非常符合我朝对写作文章的要求。这样读起来文字熟悉,再加上文字内容劲爆,这本书大约5小时左右读完(火车上刚好6小时)。在《无处可藏》的第一二章中,和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差不多,各种不安全和各种的加密工具交流;在第三章给出了非常劲爆的文字、数字和图片、PDF举证等,虽然我们只能从书中看到部分的举证材料,但那些不为人知的行为和监控措施、能力,确实让我震惊!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信息获得渠道和丰富采集、存储渠道的政府,其做出来的各种决策一定是最接近事情发展规律的。这一点相当可怕,因为人最不能决定的是两件事情——时间的过去和未来。在《无处可藏》的世界里却在不断显现着NSA拥有着这样的能力:他们预测未来的能力超越所有机构和政府。

  目前我国政府也在做“去IOE”的各种政策应对,但其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目前现状对美国软硬件依赖太严重,从软件到硬件再到芯片等各个方向上,美国都在非常早的时间做了布局和策略。就设备来说,我们曾经大量购买过IBM,CISCO,HP,DELL的从PC到小型机、大型机的全系列设备;就系统来说,微软的windows系列,Linux各种版本和Android手机OS;就应用软件上,如微软的office,google的QuickOffice,skype,oracle等;就芯片来说,因特尔举世无双,AMD后来居上,高通则是在移动市场的霸主已成。通过目前种种现在的分析和了解,完全在技术上无法战胜美国,也不能保护自己国民的信息安全。再目前最牛X的互联网公司中如BAT,其资本市场也都定位美国的NADQ,这样看来资本市场我们也是完败的。所以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没有给中国人创造财富,却给了他国人民更多的盈利分红和利益共享,这是一个不健康,也不是安全的继续发展方式。

  读完《无处可藏》,其实最大的感触是对安全的重新理解。以我之前对计算机安全肤浅认识,也不至于那么被动和无奈。读完这本《无处可藏》给人震惊的感觉: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连接了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数量,而且被连接的人都是中高端的社会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安全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部分政府单位和组织越来越依靠互联网去完成(比如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种资格考试全部需要互联网操作,各种政府招标等重要政策内容均需要网络工具)。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全体人民的信息安全,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不影响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效率,都是使得这一项任务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无处可藏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