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的阅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10篇

  《文学的阅读》是一本由洪子诚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一):关于阅读的阅读

  阅读是件幸福而自由的事,不过当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往往就开始对阅读的内容有所要求,比如:读哪个译本更好,要不要重读,需不需要找出这个作家过去的作品,亦或是该不该跳出熟悉的阅读领域去开拓新的兴趣范畴,等等。 《文学的阅读》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教学研究专家洪子诚先生关于自己阅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绝大部分文章曾经收录在其作品《我的阅读史》中。说到底,阅读尽管是极其私人化的事,但也很需要适当地与人交流、探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阅读者,阅读洪子诚先生的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若非有大量而长期的阅读经验,是总结不出这样的内容的。读作品时,阅读者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讨论,以及读者和阅读对象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等等,《文学的阅读》中都有谈及。 洪先生引用纪德在《地粮》中的诗歌,来告诉我们,书本就是要“能教你对自己比对它感兴趣——而对自己以外的一切又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简言之就是:读书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走出书本,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培养出观看世界的热情和方法。而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长久地努力的。 至于内容本身,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阅读和阅读史》,有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阅读史的总结方法,以及读北岛早期诗歌的《一首诗可以从什么地方读起》和谈论辛波斯卡的内容。至于对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等诗人和新诗的阅读记录,可能更适合诗歌爱好者参考。 比较意外的是,洪先生的文章中有不少涉及历史和政治的解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不免感到有些“深奥”,反而是“专业跟非专业书籍,有时候不要分得那么清楚”的建议更深得人心。相较于一本正经的技法、流派、思潮分析,普通读者或许还是对“孙悟空的妥瑞症”和“杜丽娘的躁郁症”更感兴趣吧。 说到底,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坚持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阅读可以让我们放慢人生的脚步,获得各种不同的生命体验,进而找到一种平静的心情。而关于阅读的阅读,正是经由他人表达的经验去温习自己的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与借鉴中,不知不觉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二):一个人的阅读史,可能是他的生命史

  《文学的阅读》中的大部分文章选自洪子诚老师之前的那本《我的阅读史》,其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数是洪子诚老师不同时间读同一本之后所做的文章,比如“读巴金”“读《日瓦戈医生》”“读北岛的诗”“读《鼠疫》”。

  这是一场很奇妙的阅读体验,读过似不敢给洪老师的阅读随笔扣上“书评”的帽子,有时候,读者读一本书写的是读后感,有些时候,写的是书评,但是有些时候,是历史。

  所以,洪老师才会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可能是他的生命史。

  当文字已然上升到历史的维度,它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会让我们不得不用庄重的眼神去注视这些文字,它有关于书,有关于个人的思想,同时,它还关乎时间,甚至,它打满了时代的烙印。

  在洪老师的阅读史里,时代的烙印是你不可能忽视的。比如他写读巴金先生,在革命之前,他是用什么心情读的;革命的时候,阅读变成了“命题作文”;些许年过去,巴金老人都作古之后,再读巴金,从文学性和思想性,洪老师又给出了怎么样不同的评价。在不同的时间里,你读的是巴金的书,但是又不是读的巴金的书,就像风天雨天读同一本书,风天会吹翻书页,雨天会打湿纸张,不同的环境是同一本书,但是不同的收获和心情。而你是“你”,又不是“你”,就像一把斧头,经年累月、风吹雨淋,斧头斧柄都换过,你还是不是你?你又怎么可能不是你?你又怎么能还是那个你?

  当这种奇妙的感觉涌来的时候,你会明白,阅读之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又是如此的不同。就像写作,有人只是用文字记录,有人用文字发表感慨,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文字亦是历史。我们读一本书,一时一刻的感触与此时此刻的评论,在时间中,顿时显得渺小而浅薄。像洪老师这样经历了岁月的风雨,特别是走过一些特殊年代的人,或许这句“生命史”是带着生命的刻度说出来的吧。

  我小时候读《红与黑》,觉得名著也不过如此,不但读不懂还很磨叽晦涩难懂。二十几岁,在异乡求学,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红与黑》,竟然读得一发不可收拾,那时才真正地站在我生命的某些岔路口,读懂了于连。所以,在读洪老师的这本“阅读史”时,心有戚戚焉。阅读是读者的事情,也是作者的事情,就像写作是作者的事情,其实也是读者的事情。这里面微妙的交流,和一层层叠加的生命感触,只有读和写的人知道,这大概就是阅读的奥秘。

  所以,喜欢阅读的人终生喜爱阅读,阅读渐渐变成了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寻常事。只是我们这些大多数的阅读爱好者,还未能将“阅读”提升到“生命”的高度,而读此书,我突然想到,其实,隔一段时间再重新读经典,一读再读,写下来倒是能更清晰地关照自己的生命历程。

  还有感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么幸运。在我们这个时代,《日瓦戈医生》已经不再是大毒草,它是名著,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好而去翻名著,是有很大的几率翻到这本书的,而曾经,读一本这样的书,对于洪老师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还是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呢。

  阅读也是,且读且珍惜吧。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三):极度朴素又极度骄傲 ——《文学的阅读》(洪子诚 著)编辑手记

  (一)

  去年年末参加了一个新诗百年的活动,去这个活动主要是听任洪渊,谢冕和洪子诚三位老师的发言。

  第一次知道任洪渊老师,是在一个诗歌活动上(当时诗歌奖颁给了扎加耶夫斯基和纪弦)。任老师朗诵了一首诗歌,有力。回来读到任老师的两首诗《北京古司天台下》(作于1966)《1967:我悲怆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作于1967)。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一断废城/倒在斜阳(《北京古司天台下》)。二千年的思想,没有照亮黑暗的身体/重新照亮思想的却是身体的黑暗(《1967:我悲怆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任老师在发言中讲到:自由生命中的自由汉语。

  洪子诚老师在发言中讲到一点:1964年读到爱伦堡写茨维塔耶娃的序言,“极度的骄傲,极度的朴素”,很受感动。或许是因为坐在洪老师后面位置的原因,看到洪老师朴素的背影,感觉这句话讲得就是洪老师本人。

  (二)

  一月中旬和洪老师约在万圣的咖啡店见面。见面当天下午,早早来到万圣,猫在书里面晃荡。已过约定时间半个多小时,又苦于没有洪老师电话。不得已和计老师询问了洪老师的电话,电话打过去,洪老师说刚才楼下的几个咖啡店都去了,就是没有见到你。

  不得已,洪老师再次下楼。在请教洪老师的将近两个小时里,洪老师谈了当代文学的一些状况,也谈了个人的一些情况:

  “因为我也看了很多人很容易就表态,而且非常容易就跟着潮流就转换观点,对我来说就可能会比较难,所以我说我是永远跟不上形势的人,有时候一个新的东西,既使这个东西是正确的,或者有生命力的,我也要跟好久才能够慢慢把它消化,或者接受,或者说稍微靠近一点。”

  和洪老师约书稿,洪老师说回去看看。

  (三)

  洪老师发来书稿,他在前言中讲到之所以将这本书取名《文学的阅读》的原因:“这些文字,大多是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阅读者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

  《文学的阅读》共有13篇文章:

  阅读和阅读史

  我的巴金阅读史

  读金克木:“30年代初的孔乙已造像”

  读契诃夫:“怀疑”的智慧和文体

  读《日瓦戈医生》:生活的多个面向

  读《鼠疫》:“幸存者”的证言

  新诗的阅读

  一首诗可以从什么地方读起

  读牛汉:树木的礼赞

  商禽、张枣、许世旭的诗

  纪弦、梁秉钧、牛汉的诗

  种种可能:周梦蝶和辛波斯卡

  与音乐相遇

  (四)

  洪老师这部稿子,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那种文字带来的精神燃烧,是非常独特的。找来审阅稿子时做的一些笔记:

  “生活里有‘不能’的悲剧,也有‘可能’的争取。”(《阅读和阅读史》)

  高尔基在评契诃夫的一段话,“在他这种温和而悒郁的笑容里面,我们看出了一个知道语言的价值和梦想的价值的人的敏感的怀疑……在他对人的态度里面隐隐地含得有一种跟那冷静的绝望相近的沮丧。”(《读契诃夫:“怀疑”的智慧和文体》)

  《日瓦戈医生》的“债务”意识,从“重要”的方面说,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历史承担;从“小”的方面,则是对于包括“爱我的人”在内的“生活”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恩这一点,是我80年代完全忽略的。(《读<日瓦戈医生>:生活的多个面向》)

  “诗人,你敢于写出毕加索眼睛里的那种绝望和憎恨吗?你敢于写一首比绝望和悔恨更强烈更庄严的希望之歌嘛?”——(《读牛汉:树木的礼赞》)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的神情给我的感受是,他有某种不愿被归类的,试图追求生命独立性的尊严。他随意而高傲,这是一种‘抵抗’。”(《与音乐相遇》)

  ……

  (五)

  赵园老师在一次发言中讲到:洪先生常会说到自己的“怯懦”、“犹豫”,我却相信他的性情中有较为坚硬的东西,不易磨损,能抵抗外力的销蚀。这种“坚硬”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尤其可贵。把这段话作为《文学的阅读》这本书的封底文字。

  在另外一段文字中,洪老师讲到这种“坚硬”:

  (六)

  去年年初在听何怀宏老师一节课的时候,他讲过:史铁生,洪子诚都问过一个问题:面对严刑拷打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成为叛徒?

  对于当代的状况,从道德层面,谁都没有道德审判的权力。但从本体层面当然有其自身的拷问。例如,文字,若与权力合流,那必定污秽不堪。词语,缪斯歌唱,才会鲜活。语言的死亡,是人最后的死亡。

  面对大历史中的大风浪,去年毕业典礼上张鸣老师引黄庭坚语,“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书缯卷后》)真是吾辈该有的“坚硬”。

  (七)

  洪老师另外两篇文章,谈到了大历史,或许能给你我带来一些启发:

  自然,洛维特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也不是绝对沮丧、绝望。他接着这样说,“……然而对于这持续的衰败,我们或许可以在康德的提示里得到安慰:在这最终的时代里,世界的末日仿佛已经近在眼前,但这时代所提示的‘现在’,其实跟历史本身一样古老。”(《文学的焦虑》)

  1991年到1993年末,我是在日本度过的。回到北京,非常偶然地读到佩里·安德森名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的小册子;它写于60年代“五月风暴”落潮之后。当时触动最深的,是其中有关不可逆的“降落”的叙述,是那种无力感和宿命意味的“悲观主义”情绪。书里引了本雅明这样的一段话:“人是这样描绘历史这个天使的。他的脸转向过去。在我们察觉到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灾难,不断把一个又一个残骸堆积起来,扔在他的脚前。天使愿意停下来,唤醒死者,并把粉碎的一切修复完整。但从天堂吹来一阵暴风;天使的双翅被强烈吹击而无法收拢。这场风暴不可抗拒地把天使吹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骸却堆积如山,升向云天。这场风暴就是我们称为的进步。”(《在不确定中寻找位置——“我的阅读史”之戴锦华》)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四):读书,“重要性在你的目光中”

  第一次读洪子诚先生的书,是新鲜的阅读体验。在《文学的阅读》中,字里行间都是先生的自省,这是在著书立说的作者行列中比较少见的现象。一般而言,作者要么隐去自己,要么强硬自己,这么既把自己放进去,又把自己放低去的人,实为罕见。

  非常喜欢洪先生推荐的《地粮》中的一首与书籍有关的“旋曲”,正如洪先生所推崇的纪德所说的一句话,书本就是要“能教你对自己比对它感兴趣——而对自己以外的一切又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抚掌赞叹。

  “个人阅读史,也可能就是他的生命史”,这样的观点,贯穿了《文学的阅读》全书。无论读巴金、读金克木、读契科夫、读《日瓦戈医生》、读《鼠疫》,读诗还是读音乐,洪先生的虔诚之心铺洒纸上。为了作品一次次落泪的真诚,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压力以及退休后的轻松,先生对读书治学的敬畏之心历历在目。

  为一本自己的书,出版社定价38元,先生心下惶惶,直至看到一份送餐菜单,鸡蛋炒饭的定价也是38元,方才放下心来;旅行坐船无事拿出《俄罗斯思想》来读,学生看到大喊:“老师,你太夸张了吧!”先生由此自省,自己读书、兴趣的偏狭,在公众场合似乎在故作高深。举这些例子的目的在于使大家看到,一个勤于自省的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他的读书姿态。而这样的姿态,影响和贯穿了书中一系列的作品。

  读《巴金》,从第一次“遭遇式阅读”的完全投入,为鸣凤的自杀泪流满面,到第二次“引导式阅读”的追求正确,对楼适夷、曹禺、林默涵先生的登门讨教,到第三次“职业式阅读”的深刻反思,而这个段落,是让人触动深刻的部分。结合《随想录》以及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不是堂吉诃德”一文,洪先生提出了三个极有见地的问题,一是造成巴金先生完全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悲剧是怎样的性质,是怎么发生的?二是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的问题,三是历史观的问题。最后,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巴金的存在是不能替代的”,“他的作品会有失误,艺术上也肯定有其欠缺,但是他的生活和著作绝无欺骗”。这个结论,是掷地有声的。

  在对契科夫的解读中,洪先生提出“怀疑的智慧”,当人们要占据确信的、正确的、道德的制高点的时候,“精细、复杂、怀疑”就可能被看做是一种病症,而契科夫以复杂和怀疑构建了一个“微弱的空间”,文字当中弥漫的是矛盾的牵制的含混的情感和态度,而这样适度的温和的怀疑恰恰成为了真切的探察和表达。

  我在想,适度的温和的怀疑这样的语句用来形容洪先生的阅读,似乎也是妥帖的。在适度的温和的怀疑之下,有先生内在的坚持从未改变。换句话说,表面上,他也许是契科夫。骨子里,他可能是巴金。读书的重要性也恰恰在此,以谁的目光来看,就看出了谁的气味。

  《文学的阅读》读后感(五):文学阅读唤醒冷漠的灵魂

  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怡情,可以改善气质,可以提升人的内涵,好处多多,可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眼里,起到的成效却截然不同,归根结底在于每位阅读者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惯性思维使然。洪子诚教授的这本《文学的阅读》或许会让阅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获得不同的体悟与心得。

  洪子诚先生的这部书共十二小章,每一章创作均是真实的感悟,对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会让阅读者将未曾想到的肓点厘清,从而对作品有新的认识。很简单的语言却组合在一起形成沁人心脾的温润力量。

  在《种种可能:周梦蝶与辛波斯卡》里,人生本就有种种可能,何必为不存在的未来而焦虑?过好此时,不忘过去的教训,如此的人生态度方能不虚度,不狭隘,不局促于隅。随意而简朴的生活方式,只要时间够长,也便成为传奇的力量,正如周梦蝶,在41岁已值壮年时默坐繁华街头祈佛习禅,成为台北知名的藝文“風景”,“偏爱读诗的荒谬,胜过不读诗的荒谬”(仿“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辛波斯卡)。幸或不幸,也在于各位观者的自身解读。

  我们可能会遇到两类不同的诗人:有些需要联系他们的身世,有些则更具自足性,作者称前者为“有故事”的诗人。周梦蝶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诗人,诗、人生、心性、行为、自白、灵魂互为注脚,彼此印证。“我偏爱我对人群的喜爱/胜过我对人类的爱”,敢于自言者,便有了最初的勇气。

  自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两个极端融于一体。洪子诚先生为文并未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绝望过多展示给读者来审慎,可是全书十三篇著作无一不体现了民生、民之所愿,这种大而化之的理念更显露出洪子诚先生是个心系普通民众的有情怀有良知的文人作者。没有了这些肯为普通民众疾呼的知识掌握者,没有他们字里行间的呼吁,不知这世间诸多苦难是否仍要掩饰在华文美乐之下。

  就如洪子诚先生在《读契诃夫:“怀疑”的智慧和文体》里所言:照亮我的灵魂......敢问世间有几人有勇气去相信灵魂深处的回响,又有谁有勇气将这灵魂深处的回响付诸实施。

  冷漠已然成了社会通病,文人之笔在于将冷漠的灵魂唤醒。最后,就以辛波斯卡《在一颗颗小星星下》中一句诗为结吧,“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因为我便是我自己的障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