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繁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繁荣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3: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繁荣经典读后感10篇

  《大繁荣》是一本由【美】埃德蒙•费尔普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繁荣》读后感(一):期望太大,所以有些失望

  前段时间要去武汉,3个多小时的动车,虽说并不是很长,但还是想找本书多少打发下旅途中无聊的时光。遇见一本书,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缘分,临走前在图书馆搜寻半日,被这本书吸引,随即决定,好,就是你了。而这本书之所以能一下子吸引我,完全是因为他的副标题“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而之所以失望,大概也是因为最终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吧。

  说说这本书吧。我虽然是经济学出身,但之前对作者埃德蒙·费尔普斯其实并没有多少了解,甚至之前对于费尔普斯和菲尔普斯还处于傻傻分不清楚的状态,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才百度了一下,发现他俩并不是一个人,但这并不影响对这本书的阅读。

  全书应该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试图解释什么是创新,第二部分则是介绍了社团主义的特点。

  费尔普斯的创新,有别于熊彼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就是创造性毁灭,是建立在研发的基础上的,后来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也都是假设在生产部门与消费部门外,还存在着专门的研发部门,而企业部门产品能否实现创新,是完全取决于这个研发部门的投入的。而费尔普斯的创新理论,则完全不一样,他认为创新更多地发生在生活中,比如某位熟练工人对技艺的改进,或者某种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其实,很大程度上,费尔普斯的这种创新理论要更贴近现实,但与早期的熊彼特理论一样,还没能模型化,而且目前来看,这种创新有太多随机性,因此在学术领域想得到进一步推进,还任重而道远。

  其实如果只是被副标题吸引的读者,读下第一部分就够了。第二部分,对于社团主义的介绍,我也是略读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没能解释清楚大众创新的原因以及机制等,而这正是我读这本书想了解的内容,因此有些失望。我也有些怀疑,这本书的副标题,究竟是英文原版就有的,还是中文翻译过来时为了迎合市场,临时加的。

  《大繁荣》读后感(二):经济繁荣根源在理念的成熟

  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的程度已经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这是由丰富而宝贵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所组成的。其实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我看来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科学本身最终是要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方式展开探索,而成果也是以形而上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经济科学依旧是这样的,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本身的不断深化和复杂化,必然要深化到思想层面和精神境界,直白的讲就是经济哲学。《大繁荣》一书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先生发现这一事实的集中总结,费尔普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不断发现和总结问题的症结,在《大繁荣》中试图超脱既有的经济理论,以一种新的经济思想和理念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任何国家的经济繁荣都要以灵活的经济手段作为基础,而非任何僵化的模式。然而现代经济价值以及创新的意识则是灵活经济手段的前提,在经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思想和理念的成熟则逐渐成为不可替代和必不可少的条件。经济学思想和理念博大精深,想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和理念的更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妄图抛开这些既有的理念和思想,甚至是抛弃世界主流经济理论和思想则是过于理想化和不现实的。

  《大繁荣》读后感(三):《大繁荣》——读后感之一

  应该说《大繁荣》这本书,是当时我去三里屯page one书店逛游时,除了感受豆瓣文青高逼格之外,找到的一本好书。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封面设计的风格所吸引,接下来就是被书的前几页内容所震撼,毫不犹豫的交钱。但是很不幸的是,刚刚做了没有20页的眉批、旁批,书就被领导发现,接着就“借”走了。

  但是,这本书明显比其他两本书更长,而且由于缺乏上面很多的背景知识,特别是西方历史知识,要读完确实很困难。特别是目前每天根本挤不出一个完整的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到目前只读到30%左右,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给了我重要的震撼和激励。虽然这本书目前所读到的进度,已经向我展示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即目前的资本主义有着最为适合创新的体制,而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促进创新方面,实际上有着数据上和事实上的阻碍。但我在这里并不想评价社会制度的优劣性,而是更多的是理解和摘抄:

  (1)社会的繁荣,来自于社会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来自于欣欣向荣的社会情绪。而这种繁荣,首先来自于社会广泛的创新参与。社会广泛的创新,其核心并非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创新,而是来自于商业者从资源整合和利益驱动角度而形成的新方法,也就是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的商业活动。

  (2)繁荣的核心是生活的兴盛:对事业的投入、迎接挑战、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其实,这既是对社会繁荣的定义,也是个人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如何定义成功的基本价值观。

  (3)获得收入可以带来兴盛,但收入本身不属于生活的兴盛。人生的兴盛来自于新体验: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以及从中激发并分享给他人的新创意。这是这个时代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对于人生价值的最好注脚。

  (4)一个民族的繁荣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求稳定不求发展的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现状的最大阻碍。

  (5)态度和信仰才是现代经济活力的源泉,主要是指保护和激发个性、想象力、理解力和自我实现的文化,他们促进了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

  (6)在一个国家中那些希望拥有传统价值观,希望有自己的经济生活的人,应该有创建其个人生活的自由。而那些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也有在现代经济中自由工作的权利,而不能限制在传统经济中,被剥夺参与变革、挑战、原创和发现的机会。

  (7)现代经济的未来是未知和不可知的,容易遭到重大失败、波动和伤害,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种漂浮甚至恐惧的感觉,但获得新发现的满足、迎接挑战的兴奋、走自己道路的自豪以及在过程中成长的愉悦(简而言之,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须付出这些代价。

  (8)即使是资本主义最黑暗的时间,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也是在增长,也比资本主义前期的生活要好得多。

  (9)对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才智,而非节欲。

  (10)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创新最多的国家,其他国家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是来自于对美国的学习。而生产率达到和美国相近似的水平时,其创新不足的问题就能够明显展示出来。

  (11)发明与其背后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些社会变革才是历史上的新事物,才是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

  (12)出色的生产率的秘密在于不断发现新问题而掌握新规律,从而取得新结果,建立新关联。

  (13)经济活力是创新背后的深层动力和制度综合体:革新的动力、必要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宽容度以及有关的支持制度。

  今天先写到这里,但是想起当时在旁批上曾经画过一个图,讲的是思想对于创新的作用。好像是个创新中的四位一体要素,把思想也列到了其中之一,大概是技术、资本、思想、制度的四位一体。毕竟科斯也说过,中国未来的变革,来自于思想市场的开放。我联系起这两本书,还是有些感慨。真想着什么时候事业失意颠簸潦倒时,重回校园,做个经济学博士,专门研究社会思想对于创新所起到的作用,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大繁荣》读后感(四):探讨内容广泛的一本经济学佳作

  阅读难度倒是不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这本书从现代资本主义曾经创造的奇迹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团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性质,其中不乏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溢美之词。

  此后又转回现代社会低速增长和缺乏创新的现状,通过类比和数据分析。突出了,现代经济,经济活力,广泛的大众创新。

  最后,也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哲学主题,就是人类的自我实现的欲求,和经济发展的正义性问题。这一部分内容很有意思,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分配方式(和按劳分配很相似),来实现社会正义。《正义论》此书值得一读。

  总结:全书多角度多方位、横贯资本主义诞生之初到当代时间跨度、利用大量数据试图说明,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景似乎没有实现的方式,社团主义的政府参与方式只会阻碍经济活力。只有自由资本主义(不是完全放弃政府参与)才能真正激活经济活力,实现广泛草根阶层的创新,实现人类的真正多元化的幸福。

  《大繁荣》读后感(五):繁荣的迷思

  大繁荣更多的是菲尔普斯对于西方经济社会走到今天的一种整体的反思。

  到底是什么推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目标以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福祉是什么?这是问题的本源。

  以至于菲尔普斯这位老学究,以严密的学术思维来撰写这本书。

  其中考证,考据众多,更多的展现了他的推理、思考过程,体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思维模式和惯性,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政治哲学主题。应该说质量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却不利于大众的推广和普及。

  从重农主义、重商主义时代开始到工业革命,再到铁幕下的两极时代,菲尔普斯采用比较分析法来探讨经济增长的终极问题。其中有关福利国家的对比,有关社会主义企业制度衰败的研究,有关美国大萧条以及以来的竞争增长的分析,延续了自熊彼得以来对于草根企业界创新的肯定。

  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对于西方经济中目前形成的政府与私营企业形成的某种共同体表达的严重的关心,作者认为这是目前西方经济增长陷入停顿的某种制度因素,这也给出了一种研究方向。

  广泛存在的公私部门利益“共同体”对某些特定产业的影响,实际上不亚于苏联那种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钳制和阻碍。以至于作者认为要改变西方目前的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革命,否则西方在现代化以来的经济增长可能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

  所以在后面,菲尔普斯谈到了美好与正义的话题,这是很多经济学家不愿意涉及的话题。特别对于欧洲的批评,批判了欧洲的社团主义倾向,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倾向,菲尔普斯认为,目前欧洲政府对于私人资本控制过多,而且在美国这种倾向在某些产业里面也存在,而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固化为某种实际制度潜规则。这将导致就业水平的低下,缺乏效率的经济增长,最终无法导致繁荣。

  所以,菲尔普斯认为,西方如果想回到黄金时代,也就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高就业率的繁荣情况,最终的解决方案,必然需要对现行的保守、传统主义的行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包括某些法律进行改革,以真正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对政府对某些行业的过度监督和补贴性拨款进行限制,减税,并重建财政规则。同时他还呼吁,需要一种社会文化,来保护呼吁这样的意见。在菲尔普斯看来,社团主义和举国体制,无法促进创新,只有草根精神才是经济获利的典型代表。

  他写道,高活力经济特征是从草根阶层向上蔓延,遍布整个经济的永不停息的构想、实验和开拓精神,并在幸运和智慧的帮助下最终完成创新。

  这种草根精神是由现代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信仰驱动的,彻底恢复高活力要求现代价值观再次压倒传统价值观。

  实际上这种价值观在中国也曾出现,80年代公务员下海潮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朱镕基时代的国企改革也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而到今天的中国,国进民退的危害逐渐显示出来。

  在这种程度上,我是支持许小年近期呼吁的观点的。中国领导层也必须持有改革,特别是开放的决心,体制的改革,减少对民营经济的限制和私人资本的钳制,否则历史的轮回必然在中国上演。

  闭关锁国不光在中国明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样,从大繁荣中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时代,闭关锁国给其他的帝国也带来同样的问题,能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一般都是集权体制国家,这就是历史的悖论。

  甚至在苏联时代,对于私人资本的控制,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恶果,缺乏活力,缺乏必要的经济增长,无法实现繁荣和更加可能的充分就业,政府和专制的合法性必然收到质疑,甚至被推翻,这就是繁荣与萧条的历史因果。

  这也是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西方,同样痛恨萧条的原因,更大的层面上来说,对大众的意义就是幸福是那样的遥远和生存的艰难。

  繁荣,需要一个开放的社会和体制。

  =====

  给3星的原因,是不想普通人也看这本书,对他们的智力是一种考验。

  《大繁荣》读后感(六):《大繁荣》读书笔记

  Edmund Phelps著

  第一到五章形成了本书基本的内容重点——从经济社会史角度出发,延续熊彼得、哈耶克的思路,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试图通过梳理自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井喷式发展,找到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轨道的动力何在。回到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社会大发展?

  helps给出的答案是,大众创新或者说是本土创新。同时强调这一动力源泉是来自大众观念里的冒险精神和发挥创造力的愿望。而从十九世纪中期出现的经济发展转折,能使得本土创新发挥作用,能激发大众的冒险精神和创造渴望,是缘于当时欧美社会的制度激励:现代经济萌芽、现代社会开始形成带来了现代观念、社团主义势微、激发想象力、追求个性和自我实现的文化受到保护和发扬。

  Edmund在1-5章的论述中,主要的思路是阐述商品经济不是现代经济,不能形成现代观念,所以传统认为的工业革命不能带来经济的井喷式发展。其次说明现代经济是什么,论证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经济社会的转折不是依靠简单的技术创新,宗教信仰的继承同样缺乏说服力。因此显示出Edmund不会简单继承任何的已有学派观点,无论是哈耶克还是马克思、韦伯。

  观点1:商品经济没有带来真正的经济繁荣

  -1500-1800年,英格兰的人均产出没有增加;劳动力数量却增加了

  -1800年的整体工资水平低于1500年

  观点2:经济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时间点是19世纪中期

  -不是资本的投入带来了增长

  -规模经济出现了地域差异,规模经济不是增长原因

  -科技进步不是19世纪经济知识爆炸增长的推动力:1500-1800年同样的科技进步没有带来爆炸增长;作为“公共品”的科技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欧美世界内部存在差异

  “...只有经济知识(有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额知识)的增长才足以支撑起飞国家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实际工资水平的急剧提升。”

  观点3: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是一次性事件,而非系统性或程序性的变革,不足以解释英国经济的腾飞

  观点4:现代经济指的是高度活力的经济形态

  -活力程度的测量:产生活力的而投入

  第八章

  1.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的社团主义更浓

  2.英美、加拿大社团主义较淡

  4.社团主义更强的欧洲国家,同样不利于发展现代经济,其主要原因不是其他,而是阻碍了创新

  5.社团主义的欧洲国家能够比其他地区的社团主义强的国家经济增长更快得益于外部性——美国本土创新给欧洲国家带来的榜样作用。

  6.对社团主义的考察指标:

  -政府规模,即是公务员的人数

  -官僚作风指数

  -工资标准,看是否是由政府、工会、商会协商制定

  -私营经济的经营环境

  -中央集权的经济范围,即是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宪法、法律对政府职能的限定程度

  7.最后从劳动生产率、市场资本化价值看出,社团主义强的国家经济表现差于社团主义色彩弱的国家。

  《大繁荣》读后感(七):大繁荣:大众创新的胜利

  近代以来,持续的繁荣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与资本主义几乎同时诞生的经济学,自落世以来就一直将其作为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从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还有芒德尔、拉弗等供给学派,这些经济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无一不透着对于繁荣的渴求。如今,在这一长串的名单后面,我们还将加上一个新的名字埃德蒙•费尔普斯。

  作为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是当代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由于长期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让费尔普斯对繁荣的意义和原因有着独特的理解。而这些观点和理念最终浓缩成他最新的一部作品——《大繁荣》。

  “大繁荣”的爆发源于以创新和活力为核心的现代经济

  在《大繁荣》中,费尔普斯从历史角度着手分析人类社会繁荣的原因。他截取了18世纪到20世纪这两百年间的西方经济史,详细展现了现代社会是如何在经济繁荣中孕育成熟的。费尔普斯认为,人类社会最持久的一段繁荣期在19世纪初首先从英国开始爆发,这种繁荣此后在一个世纪内蔓延到了欧洲大陆以及北美。这样的一种现象,被美国经济学家W•W•罗尔斯称为“经济起飞”,费尔普斯则称之为“大繁荣”。

  费尔普斯在描述这段历史的同时,还对历史上的德国经济历史学家和奥地利学派提出了质疑。经济历史学家们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归因于以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现。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所有的物质进步都由科技力量推动。此后属于奥地利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为这种理论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需有企业家把新的科技知识可以支持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出来。这种科学主义的观点加上我们熟悉的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最终构成了人们现在对资本主义大繁荣爆发原因的普遍理解:科技发明造就了两次工业革命,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然而,费尔普斯却直截了当地对这种观点提出反对,或者说他认为这种观点的认识过于简单。费尔普斯认为,科技进步不可能是经济知识在19世纪爆炸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这种爆炸式增长一定是某种经济形态出现的结果。只要这种经济机制能够维持有效运转,就可以长期促进自主创新,最终把国家推入持续迅猛增长的轨道。对于这种制度或经济形态,费尔普斯用了“现代”来给予定义。他认为,正是由于现代主义观念下形成的现代经济,才有可能带来“大繁荣”的历史奇迹,而这种现代主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则来源于草根的创新和活力。

  现代经济的起源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归根到底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复杂演化的结果。这种复杂性在许多人文学者的著作中都曾得到展现,例如英国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经济学家汪丁丁在对麦克法兰的这本作品评议的时候,曾对现代世界出现背后的复杂性进行过分析。他指出,西方的两大思想传统——英美的和欧陆的,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紧张关系,也正是这些张力,使西方社会得以演化。而在《大繁荣》中,费尔普斯则把这种现代经济产生的复杂过程总结为四个方面:以自由、财产和金融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崇尚节俭、勤奋和身份的资产阶级文化、人口和城市的增加。

  现代经济的到来引发了人类社会巨大的改变,它把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了“创意者”:金融家变成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也成为弄潮儿。费尔普斯认为,现代经济把那些接近实际经济运行、容易接触新的商业创意的人,变成了主导从开发到应用的创新过程的研究者和实验者。这样的一种体系也就成为西方社会在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两百年内持续繁荣的推动力。不仅如此,费尔普斯还指出,现代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止于经济,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经济的观念和体系在文学、绘画和音乐等同样以创意为核心的领域内,亦结出了“百花齐放”的硕果。

  对个人来说,繁荣是人们本能地追求美好生活的结果

  作为一个极具人文主义观念的经济学家,费尔普斯并没有将现代经济的阐释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大繁荣》里,他把“繁荣”的定义和影响还延生到了个人生活的领域。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我们都知道,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自我实现。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中不仅创造财富,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体系,增长经验认识,发展意识和能力,发挥潜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便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高形式。事实上,类似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提出了“美好生活”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好生活”的意思是,人们在拥有某些生活必需品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会选择的生活方式。进一步的,亚里士多德还指出,“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它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善”。

  接续亚里士多德的阐述,费尔普斯则认为,这种“美好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繁荣”的生活。而当繁荣成为美好生活的流行概念时,美好经济必须帮助人们想象和创造新事物,从而实现创新。也因此,费尔普斯指出,许多企业家创造的财富,其实是他们痴迷于尝试某个新奇创意而收获的副产品,这种创造性的生活比起收获和财富积累,可以给人类提供更高层次的满足和骄傲。

  费尔普斯在对个人生活的繁荣方面的思考,深受到哈佛大学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的影响。罗尔斯在这部巨作中详细论证了,鼓励和支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正义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紧密关系。由此,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美好生活”所拥有具有的天然正义和费尔普斯对“最高的善”的理解不谋而合。

  同时,费尔普斯还从历史上和同时代的其它著名人物那里,寻求到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在《繁荣》中提到,人们追求的是“福利”,而构成福利的要素包括生活满意度、敬业程度、人际关系、生活意义以及有成就的生活;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一定对这个观点表示同意,他在积累巨额财富后,成立了规模庞大的慈善基金会;特洛伊古城的发现者海因里希•施里曼也曾表示,他从事商业活动是为了对特洛伊城的研究提供保障。

  “大繁荣”的挑战在于现代经济在西方世界的衰落

  如同历史上所有陷于低落和挫败的时期一样,人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怀疑孕育了资本主义大繁荣的现代经济和现代主义。上世纪上半叶出现的社团主义和机械社会主义正是脱胎于在类似的发展背景中,人们期望用这些新的经济模式来替代现代经济。这些模式的观点大多认为,要赋予中央政府强大的能力和权威,对经济进行充分的干预,通过这样的经济制度来平滑经济的风险并使人们获得安全感。

  对于这两种模式,尤其是社团主义,费尔普斯认为它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向前现代时期的传统观念退步。依靠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来实现经济生产,在本质上和中世纪教会与君主对经济的控制如出一辙,它们不过是传统主义披上了新外衣后在历史舞台上的再度登台。因此,这样的制度和体系违背了现代经济所包含鼓励创新和活力的精神,自然也就无法带动“大繁荣”的再现。所以,费尔普斯指出,上世纪末以来,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衰退,正是与社团主义的重新崛起有关。在美国,委托和裙带关系在公共部门的泛滥、共同基金的急功近利、大银行大企业和大政府形成的集团造成抵押贷款规模的膨胀,以及主权债务和福利规模的失控,都是这种社团主义势力上位的直接表现。这种思潮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样来看,资本主义的历史实则就是一部现代主义与传统主义的斗争史,对于这场“从19世纪延续至今的没有尽头的伟大斗争”。

  如果说“繁荣”的秘密是所罗门宝藏,那么费尔普斯的《大繁荣》就是寻找到宝藏的地图,而他对现代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强调,就是交给我们打开宝藏大门的那把“秘钥”。为此,在前言里,费尔普斯动情地呐喊,“我要高度赞美大众的兴盛是现代社会宝贵的人文主义财富,呼吁重树失去的精神,呼吁大家不要放弃激发现代社会普遍繁荣的现代价值观。”所以,在《大繁荣》中,我们能读到的不仅是经济成长的诀窍,还有关于人类社会共同幸福的思考。作者将人文主义的精神注入到了《大繁荣》中,于是,这部作品不再只是一部枯燥机械的经济学著作,它还是一部生动的经济史,亦是一部令人思考的哲学书和思想录,更将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巨作。

  (刊于2013.12.7《文汇报·书缘》,刊文有删节)

  《大繁荣》读后感(八):繁荣,源于创新,止于守成

  本书的开头把熊彼得的“科学驱动创新”观念作为靶子加以痛殴。按作者所言,熊彼得的科学主义创新观认为科技是影响创新结果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一旦科技进步出现,实现创新的经济过程(筹资、开发、推广)就是完全可以预测的(无论困难与否)。如此,创新的原动力和不确定性完全落在了经济活动之外。而作者认为,科技既不是经济创新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其直接因素,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存在于经济活动内部。换言之,熊彼得(或其基于的古典经济学)把经济体系看成是一个精确的机械结构,只要对该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则经济活动的一切规则和趋势都是可以掌握的;而作者更倾向于把经济活动看成不断生长演化的有机体,经济活动自身就可以催生新的行为和规则,而且这种演化存在随机性,并无可能精确预知。

  作者的创新定义是“新工艺或新产品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成为新的生产实践。”这里特别强调创新既涉及新事物的发明/发现,也涉及新事物的应用/推广。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创新的经济体制称为现代经济体制、现代资本主义或有活力的经济,以与1800年以前贸易为主导的欧洲商业经济(或称重商资本主义)相区分。“现代经济的特性是给商业创意的构思、开发和推广提供回报,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体验,从而鼓励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并非所有现代国家(哪怕是现代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这一经济体制。不过,个别国家的创新可以被模仿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书中使用了有别于活力(创新能力)的灵活性一词来描述这种模仿能力。灵活性很高的国家也可以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比如当代中国),但最富活力的还是那些生产率领先的国家(比如美国)。

  为什么某些国家(主要是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美国)有效地运行了现代经济体制,催生了大量的创新,并带动了全球的经济腾飞?为什么更多的国家(也包括当代的英国和美国)不能有效地运行现代经济体制,而使得自身经济落入低谷?还有,为了重拾活力,现代国家应采取哪些方法?

  以上,就是作者抛出的命题。

  第一部分(一到四章)首先描述了19世纪全球经济腾飞(或曰现代经济初建)的历史及根源。谈到根源时,作者罗列了诸如私有产权、代议制民主、法治、(股份)公司制、专利制度、城市化、人文主义、现代主义文化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原因。分开来看,这些原因和作者极力排斥的新科技一样,都不是经济腾飞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作者相信这些因素的组合造就了现代经济。

  在第二部分(五到八章),作者谈到了现代国家采用的其他经济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和社团主义经济),并从各个角度比较了它们和现代经济的优劣。在这部分,有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作者一直没有说清楚到底哪些国家是现代经济国家。就前一部分所提出的代议制民主、法治、城市化等硬性条件来衡量,主要发达国家大都能满足,为何作者认定美国、英国、加拿大才是现代经济国家,德国、法国的现代经济成分较弱,而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瑞典等从来就不是现代经济国家呢?还有一些国家,书中没有说清定位,而它们在各项比较中的走位也飘忽不定。实际上,既然作者关于现代经济的定义是从创新性入手的,找一些关于创新性的硬指标(专利数、生产率、新兴公司数,等等)衡量国家经济的现代性,应该不是不可能的吧?恕我卑鄙地揣测一下,难道是没有找到能够得到作者期望结果的方法吗?这么想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作者对数据解读的随意性。比如,在解释各国生产率差异(图7-2)时,作者称挪威、荷兰的生产率在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美国还高“并不奇怪”,仿佛完全忘掉了他所说的“高生产率代表高创新能力”,而把生产率看成随机分布的了。又如,第7,8两章有许多二维图表,列出各国在某些指标上的对比关系。图表中的直线,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种趋势拟合,那么应该满足图上各点到该线段的距离之和(平方和|开方和)最短这类的条件。不过就我肉眼评估,很多线是随便画的(尤以图7-3最为甚)。如果去掉这些线,谁能看出来这里有什么向上或向下的线性趋势呢?说实话,如果经济学家都像这样玩弄数据,那真是呵呵呵了。

  第三部分(九到十二章)分析美国近几十年经济衰退的原因,并意图给经济增长开出药方。作者给出的阻碍创新和增长的核心原因有:一、大公司病,包括企业内部沟通不良、股东更关注短期收益和投资银行的投机倾向等;二、对金钱的过分痴迷,导致重金融、轻实业、重享乐、轻奋斗;三、政府的过多介入,包括监管、行业保护、专利壁垒、补贴等等。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改头换面的新社团主义:由万能的管理型政府承担各种责任,期望以没有付出、没有风险的方式实现一切目标、满足一切需求。

  最后的一章是药方,如何重拾创新的能力,如何重现繁荣的景象?如果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放弃皆大欢喜(和谐社会?)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拒绝讨好、平衡所有人的制度设计原则,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希望建立在被充分释放的个体创造力上,并坦然承受这一过程中必定伴随的风险和失败。如果我们承认不确定性内生于经济活动中,如同它内置于众多自然现象中那样,那么接受以上结论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具体的创新激励方法,作者的建议包括不强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官员提供创新|经济活力相关的 培训、避免对特殊利益群体进行特殊照顾、削弱工会和鼓励资方|管理层关注长期利益,等等。

  《大繁荣》读后感(九):大众的兴盛源自创新

  作者埃德蒙•费尔普斯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把繁荣第一位生活的兴盛,即对事业的投入、迎接挑战、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把国家的繁荣定义为大众的兴盛,它源自命中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它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 ;把具有创新活力(即具有开展自主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尤其具有激发和包容草根阶层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并强调现代经济并不表示目前的经济。他以理论逻辑、历史验证和数据实证阐明了现代经济能够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实现美好生活,符合公平正义。而现代经济带来的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是追求美好生活必要的成本。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活力与体验》,第二部分是《鲜花与荆棘》,第三部分是《衰败与重生》,第四部分是结论。

  前四章,也就是第一部分,从经济学史分析了,现代经济的活力之源,没有止境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整个论述涉及非常多的经济学历史,因为我对经济学史不太熟悉,阅读的时候书的倒数第二部分的《大事记:现代主义与现代性》(记录了从50万年前到2011年的经济学大事)还有书里的注释,大大的帮助了我。

  第五章到第八章是,也就是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和社团主义的体制进行论述,分别是新社会主义的诱惑、第三条道路、新社会主义与新社团主义经济、各国的满意度。作者还特别分析了国别差异的制度原因和国别差异的文化原因。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是第三部分,第九章和第十章分析了经济衰败的原因和衰败的表现。涉及了经济数据、政策、社会表现等等。后面两章则阐述了美好的生活的定义还有体制中的正义。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点阐述了,创新对于现代经济社会重建的重要性。

  书的开头,用了卡尔·波普尔的话开头“为了是由历史条件预先注定的。”我想这话说国家合适,说个人也合适,我们现在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读了一遍就写书评了,回头多读几遍再来补充。

  《大繁荣》读后感(十):一本不可不读的发展启示录

  创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就业?

  经济如何增长?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大繁荣》一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

  大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有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作者深入分析了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某些国家取得大繁荣的根本原因。

  费尔普斯指出,这种兴盛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经过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但是,作者所指的“创新”并非源于少数人的、精英的、从上而下的推动的狭义的创新,而是一个基于大众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进程。或者通俗点说,现代价值观崇尚的是草根经济活力带来的广泛意义上的全面创新。大多数创新并不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新发明,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它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草根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一本不得不读的中国发展启示录

  费尔普斯教授在书中深入探讨了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经济增长出现以来,先后领跑世界经济增长的英国和美国的创新动力源泉和激发这种动力的制度环境,这两个国家都经历过繁荣,而现在却开始衰落和迷茫。大国的无论兴衰的历史,都极具借鉴意义和价值,读西方的经济史促进我们不断思考中国未来变革问题。

  当下的中国一直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但是如何健康发展,怎样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作者写西方世界的历史,其实对中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技术引进、投资和贸易,中国今天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很早以前,英国和美国也曾处于类似的阶段。中国要实现高度的经济活力,就必须确立现代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摆脱社团主义的影响。而中华民族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从民族根部开始焕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将创新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个人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中国才有实现全面的繁荣的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