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印度的呐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10篇

  《印度的呐喊》是一本由【美】阿南德•格里哈拉达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一):走起!!!

  躁动、嘈杂、不安、逆来顺受、胆小怕事、执着……是我脑海里最先浮出的几个来形容印度的词。

  在很多人的眼里,包括没去印度之前的我的眼里,印度都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与世无争的国度,即便是过着最为贫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大家凭借着信仰,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淡然和从容,好像无论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和磨难的内心,只要有恒河水的洗礼,一切都成虚化。

  但这一切,在1947年的一个午夜,从尼赫鲁有力的宣布“一个民族长期受到压抑的灵魂,终于找到了表达的机会”开始,印度就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一个客户告诉我,他来自贫穷的旁遮普邦的一个低种姓的家族,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父母已经帮他设计和安排好了他的人生轨迹—子承父业、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年幼的时候一直在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路线成长,后来,渐渐躁动的社会氛围让他越来越不安分,他有一天告诉自己,我不希望就这么走下去,我想要做自己的生活。但是在旁遮普邦这样一个传统势力强大的地区来说,公然反抗长辈并拒绝已经安排好的生活,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对传统世俗的公然挑战。在印度,没有比明白自己的地位更紧要的事情了,在这上面犯一点点错误都有可能失去生存机会。没有办法,该客户只能离开家乡,去新德里去寻求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客户在新德里的生意已经初具规模。客户说,若不是离开家乡,他现在也许还在地里耕地。

  客户的行为代表了一代印度人灵魂的崛起和时代的到来。

  老一辈的人,往往感觉自己通常都是无能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感觉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两者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现在的年轻人关注的不是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自己的内心。多数的老一辈印度人都毫无怨言、好不抗争的做着自己的本分工作,觉得越是顺应今生的命运,来世就会获得更好的回报。但新一代的人不信来世、不信轮回,他们在关注当下的自己,只关心现在。老一辈的人习惯于依赖,那种依赖让人害怕,就像一个贫穷情人的要求一样令人恐惧,因为它表明你的给予就像个无底洞,如果稍微让步去关心别人,他们就会把你吞没。但是新一代的印度人他们依靠自己,为了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了取得进步和结果,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勤奋工作。老一辈的印度人习惯了等待,没有紧迫感,做事从来都是顺其自然,认为等待是生活的一部分,时间就是用来消磨的,但是新一代的印度人认为时间是用来创造价值的,是用来产生效益的,老一辈的印度人放逐时间,而新一代的印度人追逐时间。老一辈的印度人追求的是结婚对象,他们选择的标准是从一群门当户对同时自己不讨厌的人,至于究竟哪一个,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新一代的印度人追求的是自己喜欢的那一个,至于出身背景,却不那么重要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印度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当然,越来越功利的实用主义在让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崛起的同时,也早就了更多的无以复加的贫穷。孟买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中突兀的偏偏平民窟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管今天的印度还有多少昨天的影子,也不确定明天的印度终究怎样,此时此刻的印度,却肯定是一头正在苏醒的白老虎。而在他的旁边,是一头已经苏醒的雄狮。

  大家睡着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但现在都已经醒来……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二):读【美】阿南德•格里哈拉达斯《印度的呐喊》

  作者将自己的家族经历和对印度政治经济要人的观察结合在一起,越往后越有收益。很多观点完全适用于中国。

  8 印度社会运转的前提是低期望值和近乎超凡脱俗的接受能力(服从)

  57 抛弃了对于命运的相信,而是通过努力去实现。

  96 (抗拒全盘细化,不是效仿西方,而是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一种自信心和信念)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濒临破产,旧的英式官僚统治下的闭关经济被打破了。

  105 信实对于关系的操纵。

  107 (对于关系的注重)1977年迪鲁拜-甘巴尼在英迪拉-甘地落选那天去看她。带着一箱现金,而且当天没人去看她,其它实业家都去找新总理去了。这证明迪鲁拜很有先见之明:她最终卷土重来,信实不会因此而变得更贫困。

  110 (丛林法则和村镇关系,与中国很相似)

  116 孟买的巨大变化,以及底层公务员的被抛弃。

  121 (印度曾经没有拜金的条件,当金钱袭来时,人们无法抵挡。)

  138 (劳动分工让人们丧失了整体感)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三):这样的印度

  最早对印度的记忆源于泰姬陵,初次见到照片,我震撼于她的美丽,以及美丽背后的故事,于是才像去了解更多关于印度的东西,只是,在中国,印度太少被提及,报纸、新闻都很难难听到关于她的消息,也因此,反倒是让我更加好奇。

  喜欢宝莱坞歌舞片,美女、音乐、舞蹈,很是漂亮,可透过这些繁华的背后,是零星看到的贫民窟的肮脏、混乱。后来,在央视一期《金砖之国》,第一次那么清楚地知道了【达利特】这个词,以及背后的含义,是如此的沉重。可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只言片语,印度的全貌没那么容易被看清楚。

  《印度的呐喊》从作者的视角,描绘着他眼中的印度,或者说如今的印度人,他所选择的人都很有代表性,由此展现出来的东西,比如爱情、婚姻、财富、权利等,感觉很真实。

  印度和中国都有着古老文明,也都在近代,传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冲击,年轻一代所面临的选择、挣扎、迷茫,是如此相似。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四):来自传统的反叛,朝向自由的呐喊

  生活中的地位是根据因果决定的

  家庭中的位置由性别和排行决定

  根据家族声望,婚姻由别人包办

  年长者被器重,而非有能力的人

  一个停滞的国家,停滞在贫困中,停滞在官僚作风中,停滞在旧观念中。

  人们相信轮回转世,越是顺应今生的命运,来世就会获得更好的果报。于是主动去改变命运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老一辈人选择了顺其自然。低期望值+超凡脱俗的接受能力成为社会运转的前提。

  在这重重的枷锁之下,年轻人开始了反叛。

  作者是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印度后裔,是印度经济社会变革的亲历者。

  本书中,作者比较了童年时期(父辈眼中的印度)和现在的印度,从中一窥20多年里印度社会发生的变革。

  身份与道德

  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写道:美国黑人希望自己变成白人,但必须灭除那种渴望,黑人才能真正获得“内心自由”

  这句话对印度人同样适用。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印度人民虽然独立了,但是心理影响仍然残留至今,那就是“自卑”。

  很多印度人都效仿西方,而效仿本身加重了自卑感。幸运的是,新一代印度人正开始从自卑感中走出来。举止更加不受拘束,印度式英语也开始流行。学英语的印度人越来越多,想成为英国人的印度人却越来越少。新一代印度人表现的更加自信和自由,不再为自己身为印度人感到羞愧。

  资本主义

  过去的印度人抱着反资本主义心态,认为资本主义会破坏家庭,使人变得冷漠无情。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中,大家一起共沉浮,共命运,精神愉悦胜过物质享受,因此生活需要的是坚韧的耐力而不是贪婪的狂热。现在的印度人不再用坚韧克己换取来世幸福来欺骗自己了,年轻一代印度人丝毫不隐瞒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金钱成了上帝。

  然而资本主义并不会消除贫富差距。富人可以喝瓶装水,穷人只能喝自来水。富人可以送子女出国,穷人只能上普通学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穷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特点,它可以把蛋糕做大,即便别人的份额多了,自己的份额也照样可以增加。

  在社会变迁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开始另辟蹊径,却造就了选秀比赛热。在选秀比赛中,让观众着迷的不是唱歌和跳舞本身,而是节目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的公平,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由市场来评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中国的选秀热。《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这选秀节目里登场选手的很多都是来自偏远农村。在比赛中不需要你有显赫的背景,不需要你腰缠万贯,只要你尽情发挥,便有胜出的机会。

  关于资本主义的影响,作者有段话总结的很好:

  印度人学会了消费生活,而不是忍受生活。

  不仅是今天消费,明天还债的信用卡的发展,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去赌注明天,相信明天会更好。

  不仅是电视选秀节目有了群新观众,而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大胆参赛具有解决所有问题的力量。

  不仅是可以选择购买封闭式的房子,而是一种在制度之外的选择,脱离印度又不用离开印度的渴望。

  毛派

  在印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实行暴力革命,他们被称为毛派(或称为纳萨尔派)。他们从农村开始革命,控制的村庄慢慢连成片,已形成一条“红色走廊”,贯穿印度的腹地。印度毛派效仿中国革命的路线,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占领整个国家,然后进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资产国有化。面对毛派的威胁,警察不敢去镇压,政府的回击只能是组建民兵,分发武器。

  毛派认为对人类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约束,一种是种姓制度,另一种是全球化。

  种姓制度不把人当人看,它规定某人只能做指定的工作,只有接受这种安排,那么他的灵魂才能获得解脱,获得更好的来世。这种制度扼杀了人的企业家才能,人们被无形的枷锁限所困。毛派反对种姓制度可以理解,但是他们还反对全球化,甚至认为“比较优势”是另一个划分种姓的术语。毛派对此观点是分工的细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人们更难在工作中找到意义。种姓制度把人们圈在不同的小圈子里,而全球化则给每个劳动者一个专门的角色,让他工作越来越努力,久而久之失去对整体的感觉,侵蚀他与别人的联系。种姓制度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共同结果就是将人与人分开,消除了人类的社会性。

  毛派这里错的很离谱。首先他们忽视了自由选择的存在。在种姓制度中,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时就被定下来了,低种姓在接受教育,求职,婚姻上都有非常多的限制。而劳动分工下,工作是个人自己选择的。我们没有理由把个人选择发挥自身最擅长的职业视为外界对其的迫害。其次,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歧视才得以消除。你不知道也无需知道手中的商品是谁制造的,又是谁运送的,谁包装的。在劳动分工下,一个人的种姓,血统,肤色,民族,宗教信仰都变得不重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作者与毛派的交谈中,毛派反复提及了“人类本质”这个词语,隐藏在这背后的含义就是要改造人性,而其手段就是文革(印度毛派对中国文革给予了高度肯定),废除印度传统中的糟粕(毛派代表认为印度传统中70%的内容必须抛弃)。

  爱情

  提到印度的爱情,都会想起包办婚姻。西方的爱情是进攻性的,积极地寻求一个理想伴侣。而印度的爱情是防御性的,关注重点是不能跟哪些人结婚,只要不合适的被排除在外,在大体能接受的人里面,人们不关注谁是最理想的。

  年轻人的反叛在婚前并没有停止,他们向往着浪漫的爱情,那种将世界缩小到只有彼此的爱情。在孟买,年轻人经常在夜总会缠绵到深夜,婚前性行为非常普遍。西方国家有完善的性教育,以及宗教和保守主义思想对性行为进行节制,但是印度不存在这些屏障,一旦打破禁忌,却没有约束措施来控制行为便毫无节制。印度人从压抑到激情的跨越的尺度在西方人看来都非常之大。

  然而性解放和浪漫爱情的力量并没有强大到摧毁传统的婚姻制度。年轻人在地位和等级制度方面大胆反叛,但在选择另一半的问题上却心甘情愿地听从长辈意见。即便他们现在乱交,但他们将来仍然要遵循包办婚姻规矩,虽然表现出迎接变化的趋势,但是他们的哲学是“兼容并包”而不是“非此即彼”。也因此,很多人都维持着两个爱情世界,一个是自己交往的女友,但只是约会用的;另一个是父母指定的新娘人选,是结婚用的。女朋友不会成为妻子,恋爱和结婚是分离的。这句话看似不可思议,但就是当前印度的真实写照。

  结语

  印度的问题还很多,种姓制度,民粹势力,毛派威胁,每个都很棘手。

  印度今后会往哪走,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印度,已经绝不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印度了。

  将任务交给印度的年轻人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观察这个古老的国家,哪些还在延续、哪些枯萎了、哪些变异了以及哪些回归了。

  《印度的呐喊》读后感(五):在呐喊背后的

  对于印度,我怀着奇怪的感受——我没有用错词,不是感情,是感受——这种感受,是对印度的好奇心、关于印度的一些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与印度人的接触、有关的报道等混杂而成的感受,有喜欢的一面,也有厌恶的一面。

  新加坡的印度人很多,我和印度人的接触中也有不愉快的经历,比如在小印度购买电话卡差点被骗,印度的轮奸事件、重庆大厦的涉事嫌犯是印度人,直接经历和间接听闻,当然都会影响我的看法。当然我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偏激,毕竟,我并没有实际地深入接触这个国家。我的意思是,印度本土。

  我想去,但没有非常迫切的渴望。蓝毗尼在尼泊尔,佛教在印度其实也并没有重要地位,印度的神庙,我在新加坡已经看多了,所以好奇心已经减退,印度的饭菜,我也吃过不少了,目前来说,我还没有找到一个非想去印度不可的理由。

  读书是了解印度的比较经济的方式。

  我这次到上海,特意带了《一炮走红的国家》和《印度的呐喊》,前一本书中,有提到印度,是摩根斯坦利股票投资负责人的角度,相对宏观,后一本书,是美藉印度学者写的,相对微观,这两本书,倒是可以对照看,我这样搭配,也是一种主题阅读的方式。

  虽然,在读过之后,我也仍然并没有前往印度的迫切想法,但的确,所读到的内容,让我对印度更加了解了一点。其实,那些内容也并不陌生,基本上,中国也曾经面临类似的情况,虽然印度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种姓制度。

  两个国家对照,还是有很多饶富趣味的地方。比如对中产阶级的描写。我觉得中产阶级非常有代表性,不管在美国、中国还是印度。

  是的,很象镜子。

  包括国民性。

  这是奇妙的对照。在印度人的身上,我们看到自己,中国人。

  那些关键词“梦想”、“抱负”、“自豪”、“愤怒”等,也都无比熟悉,它们体现在一代一代年青人身上,不分国界。

  在《一炮走红的国家》中有句话,“旅行就是去发现原来我们关于其他国家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并不清楚这句话对我和印度的旅行想法是不是适用,在《印度人的呐喊》中我喜欢拉文德拉的一句话:

  只有自己拥有某个东西,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你才能真正超越别人,而那才能真正给你带来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