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撒旦之锤》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撒旦之锤》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4: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拖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编校,这是一部长达42万字,800页厚的鸿篇巨制,人物众多、情节交织,对任何一名翻译和编辑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其中一位编辑就在半途中放弃了。而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新编辑陶子核对原文逐字逐句校对了三个月之久,最后才有完美的译本呈现给大家。

  此致!

  小时候有个凯莉阿姨讲故事的节目,有次讲小行星撞地球,安慰小朋友说这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还提到了假如真的有小行星撞过来,发射氢弹把它炸掉就行了。后来还看到部电影,说有彗星要撞地球了,美国人派了钻井队上去往里塞了颗核弹把它炸掉了,一片乌云散,天下太平。

  虽然这些设想有点道理,比那部造艘大船再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挤上去的250电影强不少,但只要看一下人类目前的能力,且不说天地冲撞,就是对待大一点的地震都极其被动。所以几块彗星碎片撞向地球绝对不会是有惊无险,就像日本将要沉没的时候除了把人赶紧满世界送,也没别的办法。目前人类殖民外星还无从设想,所以如果现在--乃至一二百年后有这样的大难临头,人类除了像书中描写的那样先准备点生存物资然后平静接受文明大幅倒退之外怕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大劫之后人们要怎样对待更加有限的资源,其他受难的同类,幸存的科技成果?

  这本书让人安心的还有:没有让那种只会添麻烦的角色在关键时刻添乱,比如一个遇到危险就呆在原地挪不开步,只知尖叫的小孩子,和天下已经大乱了却见不得自己人枪毙个把匪徒的男女圣母。这书里面的小童子军在山上躲过袭击之后干脆男女一对一组合原地过起了没羞没臊日子。其他个别有这种潜力的也没等ta折腾读者就死了。是不是很好?

  科学主义之魂

  科学主义让美国国民相信科学是可依靠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论更进一步,让美国国家航天学会相信灾难可以预测。这个科学理论就是突变论,它在当代科幻小说中的代表是核灾难和星体撞击。

  突变论站稳脚跟的时代

  1972年,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系统阐述了突变理论。

  1979年,老007主演了灾难电影《地球浩劫》。

  1980年代,撞击坑和铱异常的发现,使星体撞击和生物集群灭绝研究成为显学。

  1998年,两部英雄体科幻电影《世界末日》、《天地大冲撞》横空出世。

  上世纪70年代突变理论、蝴蝶突变论形成,十几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在科技和社会学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科学界的显学。在突变论流行之前,彗星故事是老式的末世题材:人类毁灭,极少数精英学会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技能,幸存下来,生活在继续。而灾变论流行之后,好莱坞制片人纷纷把彗星撞击事件写成可预测事件,而且和英雄主题搭上了关系:彗星向地球飞来,当局研究出最佳方案,飞船飞向彗星引爆核弹,时间地点分毫不差,小人物被委以重任一夜之间变成救世英雄。几十年间,彗星撞地球从老式灾难片变成了英雄叙事,并且放射出令人着迷的保家卫国色彩。

  突变论让人类耳目一新,获得了一种观察宇宙万物的全新方法: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沉闷,世界是由长期的百无聊赖和短暂的惊心动魄反复交替构成。突变论的开阔视野让人类相信,只要具备想象力,拥有远见,及时做出决策,就能预言突变性事件,防止重大灾害。难怪《大英百科年鉴》(1977年版)写道:“突变论使人类有了战胜愚昧无知的神奇武器”。突变论认为,人类能够认识并预测复杂的系统行为,例如证券交易、蝗虫灾害、地震、生物变化、组织行为。当然,也可以预测核灾难,恐怖袭击。

  在突变论的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名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实验者,他能调整决策的有利时机,并把预测变为实际行动。在航天和空间领域,这名想象力非凡的实验者,应该就是科幻小说家。

  科技能否预测国土安全?

  1992年,几位科幻作家被政府征召参加国家安全会议,他们属于一个叫Sigma的组织,座右铭是“科幻小说为国家利益服务”。

  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袭击事件。

  后911时代,Sigma再次被召集参与国土安全工作,防止恐怖袭击。

  科学主义者相信,人类依赖科技,科技握有文明幸存与否的选择权。突变论认为,远见和想象力是战胜无知的武器。美国政府坚信,是时候让科幻作家们参与国土安全了。

  科学主义的自信和突变论的新视野,让科技正在更复杂的情境中为国土安全服务。

  这大概是幻象文库跳票时间最长的一部书。作为编辑团队一员的我,唯有无地自容地跟大家道一句: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后来我翻了翻天文历,对领导@kylin 说:“有一颗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2036年可能撞上地球——”

  “不行!绝对不行!”@kylin 斩钉截铁地回答,“这书不能拖到2036年!”

  回顾这跳票的一年多时间,小行星、彗星多次造访地球附近。对书中情节烂熟于胸的我,不免心有余悸,如果与人谈论,大概会被笑话是杞人忧天吧。

  我脑子里的拉里·尼文,是额头上写着“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的怪老头,有着像花岗岩一样坚硬的世界观。或许只有这样的作者,才能写出像AVG末日逃生游戏的热血作品:各位“玩家”的身份、性格、技能设定在第一部分就交待清楚,而彗星坠落之后,玩家们迅速组队,逃生游戏正式开始,天灾人祸,过关斩将,就差升级打怪了……

  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玩法:把正文前的人物表做成一个checklist,为二十多个主要角色设3个选项:死于天灾、死于人祸、成功存活。待读完第一部之后,就可以扮演一把预言师的角色,猜猜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结局。

  游手好闲的富二代、呆萌呆萌的家庭主妇、打家劫舍的黑帮头子、精明干练女白领、政客、农夫、警察、记者、银行家、嬉皮士、宇航员、邮差……

  也许你的判断和尼文老爷子不谋而合,也许大相庭径,但无论如何,掩卷细想,大概都会和我一样,生出满腹“世事无常”的感慨吧。

  从6月20号开始读,24号读完。

  尼文以《环形世界》知名,15年获星云奖大师奖;波奈尔与他合作,还当过世界科协会长。两人的《上帝眼中的微尘》也有中文版了。

  当时新星指望于12年出版几本末日题材小说,不过这本实在太厚,编校工作繁重,一位编辑还中途退出;经三个月的校对才算完工(不过还是分不清足球与美式足球?)。另外封面设计也耗时耗力。不过我是借书,没看到华丽的彩虹封面。也见过初稿封面,真是怪异。

  第三四部描写末日降临后各人怎么存活下去。基本分这几条线:杰里森议员王国——威尔森农场,阿力姆帮—胡克食人族-阿米蒂奇牧师“新兄弟军”,还有其他势力如其他居民。普莱斯电站,加利福尼亚外围势力。开头引用的内容可以概括主题:“先进文明的问题将被原始文明的问题取代能快速适应这种转变的人才是幸存者的主流”(瓦卡《即将到来的黑暗时代》)“世上最糟糕的国家是这样的:其统治者的权威不足以令所有人都欣然接受,却足以令一部分臣民压制另一部分臣民。”“就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最丢脸的事莫过如此:建立正义的社会秩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德茹弗内尔《论统治权》)

  杰里森与新兄弟军展开激战,便是文明与野蛮的对抗;而是否保留核电站,则是是否对文明的继承“是继续当个好农民,安稳的农民,迷信的农民,还是再次控制世界,再次控制光明。”当然,“地球这个篮子实在太小也太脆弱,人类怎能将所有鸡蛋放在里面。”(海因莱因)他们还是选择了文明。

  书中有不少有趣的角色,如坚定的提姆,英雄哈维,令人诧异的玛丽,神奇邮差哈利,疯狂的阿米蒂奇,正直·有同情心的拉里。还有亮点:丹·福利斯特教授,他的热巧克力是浩劫;浩劫来临之时,他却镇定地密封书,保留文明(书单亮点颇多)又凭自己的书和知识,跌跌撞撞地生存,还创造军事奇迹,让文明继续。真如克拉克爵士所言,“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难以与魔术区分。”

  这本书表现了末日前后社会状况,个人心理,群体心理,还涉及文明传承、发展,同时涉及的理论知识丰富,够硬,是本好书。不过有些人物线索断了,难不成出番外?

  觉得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或者游戏(avg,某编辑说)想想用《星际穿越》特效表现彗星得多壮观啊!

  为了不让人们陷入绝望,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但是首先你必须战胜自己,你必须正视这个崭新而可怖的世界,知道它的威力,预测它的举动——然后向它宣战。然后你得努力工作。

  ——拉里·尼文 杰里·波奈尔

  彩蛋;哈利看到萨根,阿西莫夫和夏普斯的访谈。

  额,随便从科哲角度说一点好了,当然只能是一个侧面,这本书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选择了我最熟悉的一个角度简单说说。

  这个点子听起来很烂大街,圈内甚至有用陨石来填坑的梗(故事编不下去就个彗星撞地球毁灭一切吧,当然此书中的彗星其实也不过一个道具,其他类似的灾难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其实仔细一想大多数科幻的核心点子并不新鲜,何况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而此书的故事虽然多角度多人物叙事却和好莱坞末日电影不同,没有拯救地球拯救一切的个人英雄,你甚至可以说它没有高潮(由于此书不是单纯普通意义上的灾难片,不是通常的主角遇难绝地反击,你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几个主要人物里选自己喜欢的人做主角,我选的是个小角色。所以也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火爆高潮,就是冷静的将事情发展中各方表现展示给读者看,当然这种方法读者接不接受是读者的事。),所有笔墨都用在了众多人物的行为心理上,以此勾画了一幅完整的末日社会图景。

  由于此书篇幅很长,四部分从观测彗星到末日重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学构架,科技、道德与文明延续才是本书的主题,所有内容依旧是我们现在的热点:要不要核电站(代表工业文明)、能不能吃人、文明靠人性还是兽性。我仅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部分,抛砖引玉窥斑见豹。

  科学社会学的部分主要在第一部“铁砧”中,后三部虽然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和伦理道德的讨论,但是也有很重要很核心的讨论分布其中。第一部中,以这么几类人为代表:彗星发现者业余天文学家提摩西·哈姆纳(简称提姆),他是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人物,想要获得共同体的认同和个人声誉,国际天文组织(一个强势的科学共同体)给予了其适当的科学地位;记者哈维·兰道尔,科学传播媒介,他和其他新闻媒体报道的科技新闻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萦绕在当下科普工作者心头的问题;天文学家查尔斯·夏普斯,科学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议员阿瑟·克雷·杰里森,科学决策者之一。

  以这几类人为代表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科学决策和传播过程:提姆赞助了兰道尔拍摄彗星纪录片,原因不言而喻;兰道尔也很乐意有土豪提供资金,自己亦有新闻理想,想拍摄好的纪录片,于是采访了夏普斯;夏普斯作为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代言人,直言不讳:“你拍的这东西很有影响吗?能为一个科研项目争取到经费吗?”,接受采访完立马就联系杰里森,询问是否有机会获取科研经费,彼时“阿波罗”已停用多时;杰里森作为决策者需要权衡各方利弊,经费总是有限的,给科研多一些还是给教育或者其他方面多一些,给科研项目又要考虑给哪一个项目,层层分级排列优先顺序,但是当他听闻苏俄将派人升空研究,立马把夏普斯项目提上了议程,并最终促成此事。

  由此可见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研究并不是纯粹或者价值无涉的,反而是各怀心思甚至夹杂政治意图的,整个科学决策和传播的过程中并不如我们想象般高尚,“为人类未来探索未知”不过是科学共同体的征兵口号,每个行业都得说自己的好话不是?这是现实,正如我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他的祖国”一样。其实科学从来就不纯粹(严格的说是大多数时候的大多数人),即便再单纯的科学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得学会如何打点各方关系。

  但是也有例外,正如其他行业有哈利(书中另一位小人物)这样尽职的邮差一样,书中另一位天文学家丹·福利斯特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他一出场就是一位科学怪才,极强的计算能力,专注于科学,富有想象力又很搞怪,体弱多病,甚至把那个彗星比作巧克力圣代(这个比喻使得彗星在科学传播中广为人知,侧面说明为什么后文大多数人都知晓航天员、彗星发现者,证明了这是一次成功的科学传播),完完全全符合人们心中的天才形象。而当灾难来临,他并不随众人逃跑,只身一人返回家中,将所有重要书籍保存好作为文明延续的火种,他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也证明了其作用,不仅为他们赢得了战争也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文中还有很多相关的思考,比如科学和宗教对彗星事件不同看法的对比,不少人此后反对工业文明(虽然这场灾难其实根本和现代科技无关,纯属天灾,不过大概要归罪于科学没有准确预言,以及导致地球千疮百孔招致上帝处罚),毁灭象征性的核电站就是一例。

  当然,科学社会学只是全书的部分内容,作者对末日来临时各类人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后末日时代的组织架构和社会运作也是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要知道作者其实试图全景勾画出整个社会的反应,所以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书中唯一重复出现的是海因莱因的一句话:“地球这个篮子太小也太脆弱,人类怎么能把所有鸡蛋都放里面。”而想要完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除了科学,别无它途,正如文末说的:“你能飞翔,因为我们掌握了光明。”

  在彗星“路西法之锤”的碎片坠入大西洋、地中海、莫斯科外围、墨西哥湾后,佛罗里达、德克萨斯被海啸瞬间吞没,莫斯科彻底毁灭,来自大西洋的海啸到达印度洋,恒河上飘满了尸体,然后直趋澳大利亚和东南极洲——在这一切发生2小时后,国际空间站的美苏宇航员目睹了苏联的500枚洲际导弹冲破云层,飞往首先发难的东亚地区。

  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都在抢劫杀人逃命,两个小时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互相发射洲际导弹。然而这并不是路西法之锤的最终杰作。

  灾难发生后的第六周,军人早已拿起自动武器,开始吃上了人肉,强迫俘虏吃人肉——然而这些吃了人肉的俘虏,理所应当地会因此而被其他人性未泯的幸存者所抵触。于是,一支依靠宗教狂热、不择手段、强大火力和教科书式作战策略的食人族大军成型了,他们要占领一切,摧毁一切可能使工业文明复辟的东西。

  五个人自称加利福尼亚乃至合众国的新总统,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个心脏病严重的议员能担当重任。那座座落于圣华金的核电站是人类文明重建的最后希望,然而这些由农民、印第安人、政府官员、警察、科学家、宇航员组成的幸存者,要首先消灭那些由前陆军军官/士兵、黑帮、宗教狂热者组成的食人族大军。

  讽刺的是,最后,追求光明、人性尚存的幸存者,用芥子气和凝固汽油炸弹消灭了吃人肉的军队。

  凑巧的是,读到结局的时候我的耳机里突然响起了Moby 的 《Pale Horses》,其中几句歌词不断重复——put me by the window, let me see outside, looking at the palces, all my family died, all my family died, all my family died, all my family died...

  “把光明还给孩子们。”

  看到最后,突然被杰里森议员的这句遗言击中,险些掉下泪来。

  40多万字,确实没有太过明显的高潮,甚至连彗星落下的时刻,作者的笔触也很克制。毕竟全书分成4个部分,落彗星才是第二部分。

  所以我想作者更看重的是描写彗星落下之后的世界,通过多条线索,最终汇聚到山谷和核电站,提升主题,收尾。

  完成的很漂亮。

  *****************************************************

  .S.因为人物、事件线索都很清晰完整,内容也足够丰富,很想看到这部作品被改编电视剧,第一章要适当压缩,或者采取倒叙的手法,重点落在彗星落下之后。其实就很像行尸走肉啊会很好看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