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5:1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经典读后感10篇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是一本由钱文忠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一):姓氏故事

  做为儿童启蒙读物的《百家姓》是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读物,它将中国的姓氏排列成四字一句,辅以韵律朗朗上口。钱文忠解读的这样一本书,讲述了中国姓氏文化的溯源和各个姓氏上名人的故事,用着通俗易懂说法解说,让读者明白自己姓氏的起源同时了解到为什么有着五千年前是一家的说法。

  在当今社会交流中,与人相识我们总会问这样一句话:请问您贵姓啊?外交礼仪中,记住对方姓名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如果不记得对方的姓名或者叫错了名字,那都是一件很不礼貌事情,甚至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而在我国,到底有多少的姓氏没有人能知道,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收集了各种有趣的姓氏,从各种生僻的姓,到多音字姓,再到各种可以连在一起排列有序的姓,比如说上下左右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姓氏组合起来让人们印象深刻,会让人不由的会去探索对于这样有个性的姓在我国还有多少。如此繁多的姓氏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衍化的呢?我相信每一个姓氏都有一番意外深长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同时了解姓氏也是我们了解历史融汇古今重要线索。而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却大多的被人们所忽视了,除了专业人士,大多数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拿《百家姓》来说,大多数说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而接下来估计知道的就不多了。而本书就能让人很好的知道有关姓氏的知识

  钱文忠解读的百家姓详细的讲述姓的来源,以及姓氏中有名人物的故事。其中我比较兴趣的是作者提到三国中的人姓名多是两个字,也就是说单名,而百家讲坛中却没有解释这样的一个事情。作者在这里就解释了这样的一件事,说是王姓的贵族王莽干的,他颁布了一条法律说是去二名,只有犯错的人才会改回两个字。而这样的故事让人不由的就拓宽的知识,也想到了更多。

  虽说现代人们还是会开玩笑的说某某是皇族的后代,某某祖上的贵族,但是关于姓氏的高低贵贱已经没有划分了。唯一有点区别的是可能同姓的人更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可能是源于血缘关系经历过历史演变民族迁徙和改变姓氏的种种的历史变迁,这种血缘也变得非常复杂了。所以现代社会的姓氏名字只是一种区别于别人的代号。不再是古时候官职地名等的代表。而有关姓氏的故事,也在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中只记下了有关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故事。我想其实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二):历代圣贤

  千秋岁*历代圣贤赞

  轩辕肇造 (轩辕黄帝,华夏共祖)

  挥手引弓到(张挥,黄帝五子,得姓祖)

  连横计 (张仪)

  良策妙 (张良)

  持节并峻法 (张骞&张汤)

  仲景留方药 (张仲景,医圣)

  芝草就 (张芝,草圣)

  鹤鸣山中寻仙道 (张道陵,创教天师)

  浑天动地巧 (张衡)

  颠笔龙蛇貌 (张旭,亦草圣)

  枫桥夜 (张继)

  花月好 (张若虚)

  往圣绝学继 (张载)

  武当宗师庙 (张三丰)

  兴亡叹 (张养浩)

  居正气千秋吉兆 (张居正)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三):你爷爷的爷爷贵姓?

  钱文忠先生作为季羡林先生的关门弟子,近来是风头正劲。作为中央电视台热门栏目《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钱先生的面孔已经为大众熟悉,而且钱先生曾经在商场混过一段时间,战绩还不错,还算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款了,故而更是引起大众的关注。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做完一个节目,都会它结集出版,像以前录制的《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样,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也是今年初录制的电视目的讲稿。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钱文忠先生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讲解,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有趣领域,让我们在一个一个故事中学到了很多姓氏文化,拓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

  为什么你是姓李的,不是姓王的?你可能会说因为我爸爸是姓李,你爸爸是姓李的,你爷爷也可能是姓李的,你爷爷的爷爷一定是姓李吗?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一定姓李吗?这个就有点难说了,可能你也搞不清了,如果有家谱的话,就需要查一查才能结论了,甚至也有可能是查了家谱,也搞不清的。

  其实姓氏的形成是很复杂的。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姓是以居住地方或是封地封国来命名的,比如赵、郑等。有些姓是以做官的官职来的,比如史、司徒、太史等。有些姓是以职业技艺来命名的,如巫、屠、卜等。有些姓由少数民族的姓氏改过来的,比如拓跋氏改为元氏、钮祜禄氏改为钮等。还有一些是皇帝赐的,比如李唐王朝就赐给立过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就赐一些大臣改姓朱,可见,你爷爷是李的,但如果你上溯二三十代的话,你的祖先是不是姓李,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还有一些姓是为了避讳而改的,比如晋朝的时候,为避司马氏,不是都改成了帅姓。甚至有些姓氏是为了逃避仇杀而改的,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等。所以说姓氏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是在不断演变的,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都是存在的。

  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各个姓氏的名人的故事,这些历史小故事可以让我们认识不少历史名人。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看点。这些历史小故事让这本书阅读起来更有趣味

  这本书是钱文忠先生解读百家姓系列书籍的第一部,我们期待能读到更精彩的第二部,第三部,……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四):百家姓万户命

  对于钱文忠先生的印象,我个人有过一次大的起落。《百家讲坛》有数不清的主讲人,迄今为止,我最欣赏的只有两位。易中天先生与钱文忠教授。从平民学者“沦为”大众情人的易先生就不必多解释了,钱教授上讲坛的时候,百家讲坛的名声已经开始臭了,后来美女官员高级将领悉数登场,什么骡马驴子都跑上来遛一趟,让我这曾经每期不落的拥趸开始只是新换一个主讲人才会听一次,钱教授登台那次真是挽了讲坛的尊,作为同行,站于讲台后的人对自己要讲的东西有没有精深的理解一线教育工作者一望便知,要不是因为时间冲突,《大唐西域记》我也会像听《汉代风云人物》和《三国》一样笔记跟上最后自己还重新誊写总结一番。从后来很多知识分子反馈来看,钱文忠教授确实是帮了臭坛子一把,只可惜后来的《弟子规》导致我对钱教授非常失望,当然这并不是说钱教授讲的不好,只不过身为实至名归的学者,钱教授实在不应该如此充当以愚民为目的的教育系统帮凶(《弟子规》的问题在以往的评论中已有阐释,本文不再赘述)。如果不是这部《百家姓》,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平民估计是很难对钱教授有后续好评了。

  说到这,众位看官也许愈发茫然,这“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弟子规》一样都是古时候的童蒙读物,如今被归为“国学经典”,何以要对《弟子规》与《百家姓》的态度类似于刘备百尺低楼的差别,除了从前对教育部门推行《弟子规》的“阴谋”外,此番剖析一下“钱文忠教授说《百家姓》”的益与利。

  常说“利益”,我却要说“益与利”,这并非对黄庭坚诗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无聊奉承,而是本着国人先“名正”务虚再“言顺”务实习惯而来,总之先装蒜。

  务虚总得说道文化与文明的存亡续绝,据我们所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经过文化部门的大力保护扶持,基本上都失传啦。我们平头老百姓之所以还能自由买卖印刷音像制品,得益于因内部分赃不均导致失败文革现在官方毕竟不能光明正大的再搞它第二回,不过现在看起来也难说了。邓爷爷告诉我们干啥都得先把小娃娃抓起来……不好意思,说错了,是从小娃娃抓起来,既然大家叫嚷着要学国学,官方民意也要顺从,洗脑也不能放松自然要找他们希望小娃娃学到的经典咯,《弟子规》首当其冲。如果我们把童蒙读物洗脑严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显然是弟 三 千 百,所以《百家姓》作为纯天然无添加无刺激文化产品,你不支持他还想支持谁?就钱教授的影响力以及自身学养保证正确解读当然就值得我们为之鼓掌了。名声与能力乃是双刃剑,当用于传播坏的东西时,名声愈大,导致的灾难就愈加惨重,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上是说“益”,不能直接赚钱,而是塑造灵魂良好开端

  益是想想能明白的,“利”似乎无从说起。一方面直接谈钱中国人都不大好意思,另一方面是确实想不出来这东西除了印成书卖出去还能怎么跟“利”扯上关系。长话短说,钱文忠教授是响当当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上海还有一所名声响全球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有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科院有个bio-x中心,bio-x中心有位非常牛的教授贺林(看样子清楚还是不能短),诸位要知道的几点是,交大很牛,交大生科院很牛,交大的bio-x中心很牛,贺林教授教授更牛,究竟牛到什么程度请自行度娘——且说贺教授在2001年出版了一本《解码生命-人类基因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按照钱钟书先生小时候卡片经验字数越多越牛逼)。里面提到了百家姓与基因的问题,根据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患有同一种病的不同患者,即使吃相同药物疗效差别也很大,而大量事实证明疾病的易感性有着明显家族倾向。既然某些疾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那么姓氏或许就能成为鉴别某人是不是会得某种遗传病的好办法,也许以后人们到医院看病,除了说明自己得了什么病外,还需说明自己姓什么。众所周知,我国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提起“结合国情”多数是放肠道废气,但贺教授的这个研究从提出伊始就注定,如今也证明了正确性与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的务实求真精神。从实证角度来说部分偏远地区外界交流甚少,基因比较“单纯”,利于按姓氏研究遗传病与对症之药,但面对人群广与花费大也是难以克服的。而钱教授为代表的《百家姓》学者们的研究对于贺教授带领团队无疑是有现实有力的帮助的,这便是我要说的现实的“利”。

  衷心期待钱文忠教授的《百家姓》后四个部分顺利完成,并能如期出书飧众。这期待也是既务实又务虚的~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五):姓氏的前世今生

  翻开书,从目录的第一栏刊到最后一栏,在从最后一栏找回第一栏,疑惑且愤愤地想“不可能吧,怎么没有咱的姓?”以为自个儿的姓氏也算大姓,总该属前几讲的范围,不料,连影子都并不见。什么“柏”“凤” “酆”这么偏僻的姓都现了,咱那很大众的姓为啥不讲?

  相信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姓。当然,找不到自己的姓,估计也会出现上述反应。其实,不必在意了。《百家姓》是古人作品,排序也各取所需,总归把本朝的皇帝、皇亲摆在最前,“赵”姓在第一,就是因为成书于宋代,皇帝姓“赵”。

  《百家姓》有多个版本,一直作为启蒙读物。为什么一本没什么内涵的书,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占如此重要的地位?因为咱们的老祖宗,把姓氏看得相当重要,记住别人的姓,是礼节大事,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各种姓氏怎么读怎么写。

  姓的来源是很多人最感兴趣的点,因为可以回溯自家祖先。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姓源头不止一个,一般都有来自国家名称,来自某一职位的名称,来自国君赐姓,因各种原因改姓而来,所以我们常说的同姓“500年前是一家”,对于大多数姓来说,概率要打折扣,说5000年前是一家更准确。只有一个姓“褚”可以百分百保证“500年前是一家”。这个姓来自春秋的一个官名“褚师”,据作者考证,未发现有赐姓、改姓而入列,所以血缘正统

  中国56个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好像还没有权威数字。最长的姓有9个字,里面一头一尾的两个字还是生僻字,我都不认识。不敢想象,若是姓氏长达9个字会有多少麻烦,立马想到眼下用的手机通讯录的名字有长度限制,断断容不下9个字。不过,这也是极端情况,多数时候,姓氏只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三个字的都少见。至少,本人成长至今,同学朋友同事里面没有三个字以上的姓。

  这本书共21讲,第一讲为姓氏文化的探寻,从第二讲开始至最后一讲,每讲涉及4个姓,共80个姓,当然没有涵盖《白家姓》的所有姓氏,作者依据的《百家姓》版本提到504个姓,所以,若本书中不见自己的姓,可以期待在后续的讲座里呈现。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六):想不想知道你的姓怎么来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知识性的短文,说日本人的姓氏比较随意。比如,住在田中央,就姓田中。住在一棵松树下面,就姓松下。翻看家谱的时候,看我们这个村子的人是从哪里迁徙来的,家谱中哪些了不起的人物。平时我也有疑问,为什么村子里的老人总说江西老表。我自然有疑问:我的姓“夏”是怎么来的呢?跟夏朝有关系么?不得而知啊。除了自己的姓,一般而言,母亲的姓不一样,配偶的姓不一样,岳母的姓不一样,将来自己的孩子的配偶的姓可能也不一样,还有同学,同事,许许多多的姓。究竟有多少姓?看电视,看文章,也会见到自己不常见的姓,有时玩味一番,觉得挺有趣的。到底有多少中姓,是不是像日本人那么随意?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百家姓》是本经典的蒙学课本。我也拿着教孩子。可惜,一般的百家姓读本,对姓的讲解非常简短,基本上就是对难读的字注一下音,来历也是十分简短,一些生僻的地名,无法深入了解。我想,许多人跟我一样,对姓氏有这许多疑问。

  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讲过三字经,又讲解百家姓,我认为是很好的基础性的工作。现在,根据讲解的百家姓讲稿整理成书,和我一样,一定有许多错过电视节目的人充满了阅读的期待,我们迫切地想知道,姓氏的来历,也需要知道,具体到自己身上以及亲朋好友身上,这个具体的姓是怎么来的。

  这本书挺好的,按照百家姓的顺序,依次讲解每一个姓氏的来历,迁移路线,这个姓氏中的名人趣事,比较全面、权威的回答了上面的几个问题。

  除了一些非常古老的姓外,一般而言,其他的姓来历都不太单一,不少都来自几个姓,还有改姓的情况。感慨一声,复杂啊。还有这个姓氏在全国的大致排位,人口总数,所占百分比,好自己自己这个姓在全国的大致地位。

  关于姓氏,有不少知识,一些成语、典故我们以前知道大致的意思,却未必知道故事的主角。本书从主角的角度来讲,也增添了对典故的理解。还有一些姓氏的家训,是长辈给后辈的谆谆教导,甚为经典,不仅教诲本姓子孙为人处世,也适合其他人作为为人多的规范。钱文忠教授知识渊博,又深入研究,在这本书中带给我们很多知识。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明我们对姓氏的重视。本书是钱文忠讲解百家姓的第一部分,其余四部会在接下来的四年播出,一定也会集结成书。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些亲人的姓氏的来历,但还没有看到我自己的姓的来历,我期待着,期待着后面的系列。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七):数典不忘祖

  近年来,很多人把各种社会问题归结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我们中国人一直是有信仰的,只不过这信仰并不是神而已。中国人信仰什么呢?答案有三个:祖先、良心、和姓氏。这从中国人做了错事之后的忏悔和做错事之前的自警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最常说,如果怎么怎么样,我就对不起列祖列宗;或是对不起良心;或是对不起我的姓氏。可见,中国人的道德约束就是上述三种。不过,“祖宗”这个信仰早在“文革”的时候就已经被灭掉了。“孝子贤孙”永远是和“反动”联系在一起的;“四旧”也是首先被破掉的。而“良心”这个信仰则在“一切向钱看”的大旗下一点点被出卖光了。于是,“对不起祖宗”这句话几乎没有人再提了,而“对不起良心”这句话则经常作为欺骗的一部分。现在能够剩下的就只有“对不起姓氏”。

  这也就解释了《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什么在《百家讲坛》上会比较火。

  其实,《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开头的那两集之外,每一个姓都只包括如下部分:起源、迁徙、名人典故、排名和人数。我想无论是当时的电视观众,还是现在成书之后的读者,对于和自己无关的一些姓氏,一般是不大会关注它们的起源和迁徙情况的,只是会对名人和典故最感兴趣。而对于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姓,尤其是自己的姓,则会对每一个方面都比较关心。所以,每一期、讲到的每一个姓都会有人特别关注,也会有人一般关注,于是也就成就了收视率。

  《钱文忠读〈百家姓〉》在《百家讲坛》播出的时候,我是追着看的。我个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名不算高,是第一部里所没有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这个讲座。原因前面也已讲过,就是比较喜欢那些名人典故,当然,对于每一个姓氏的起源我也比较留心,因为可以拿来和朋友吹吹牛。在收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钱文忠先生经常讲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某个典故在解放前可谓家喻户晓,而到现在变成了无人知晓。每当听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悲哀感涌上心头:我们的文化被我们抛弃丢失得太多太多了。多得连“家喻户晓”的故事都被丢弃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于是,钱文忠教授东鳞西爪式的讲座就变得相当受欢迎。

  曾经有一个词很流行,叫“数典忘祖”,那是我们的宣传机构骂李登辉的,是骂李氏的忘本。不过,“数典忘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很多人都在“数典忘祖”,我们的先人有什么典故,我们的前辈有什么事迹,都被我们忘得差不多了。这也是《解读〈百家姓〉》红火带给我们的一种悲哀。

  不过,《解读〈百家姓〉》的走红还带给我们一点安慰,那就是,至少我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姓氏,至少还有姓氏的信仰。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八):百家姓有没有用?

  在说《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之前,请允许我叨叨一下上回在某个群上和人的聊天,话题是今天我们读孔子有没有用?我的看法是,读孔子没有用,因为你读的不是孔子,“当话语出口,话语的解释权也就不在说出话语的人手中”,你读的孔子其实是他人的孔子,你自己的孔子。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它最多让你的生活多一些乐趣,而你读它所发出的思考,其实本身就是你的,只是需要他山之石罢了。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观点,与其多读书,不如多思考。而我依然把那些国学放在了闲书的范围,祛除有用没用,你读它,你感到快乐、有趣,这就足够了。

  所以,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对于我而言,确实很好玩,但你真要让人去背这些,我看真没必要,你所能记住的姓氏,大概一个是你的姓,母亲的姓,妻子的姓,有时候,可能你连你丈母娘的姓都不记得。何况百家姓本身就没有什么逻辑,这也难为钱文忠先生不得不讲些故事来插科打诨一下。

  我记住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李欣。这李姓是个大姓,因此同名同姓的太多,钱文忠就有一个同事,老婆老公都叫李欣,后来生了个女儿,干脆也叫李欣。确实有趣。这也说明,名字本身的严肃性其实是可以打折扣的,不就是一个代号嘛。虽然我多次跟人说,叫我非衣,或者我非衣,但依然抵不住有人叫我非非。这叫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情何以堪。

  我最大的感触还是关于姓的来历。我记得有个笑话是讲日本人的,说日本人不知廉耻,和服脱了就可以野合,因此名字不是叫什么村上,就是什么松下。这多少有点阿Q精神了。钱文忠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了日本人的姓氏由来。对照我们的百家姓,其实自古代以来,并非人人都能有姓,而中国人的百家姓传家已久,证明中国文化确实很早就发展到了一定水平,非他国能比,这应该是我们值得自豪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姓氏文化里喜欢攀龙附凤的传统。比如一说起姓氏由来,可以到姬姓,可以到轩辕帝,而家谱中的各种堂号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所出名人的自豪感。相反的,也有人因为秦桧而“耻姓秦”。这或许也可以值得我们深思,文化传承固然重要,但是抱着老祖宗排位,这不还是一个阿Q吗?

  当然,姓氏变化里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兄弟民族改姓汉姓的,比如拓跋改成元,独孤改成刘的。这说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融合扩展外延的文化。不过,我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掌故,反而想叫一个姓刘的小伙伴独孤,想来其实也说明姓氏本身的魔力。

  你好,我是我非衣。请叫我非衣,或者我非衣。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九):哈哈,张打油

  小时候背过《百家姓》的,现在虽然没有忘干净,但也只记得前四句吧。现在又可以读一读全部的百家姓了,只是再也不用背,我可以了解这些姓氏背后的故事和人物,也挺有意思的,其实是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有吧,历史在这些姓氏背后散发着神奇的光,只是我的姓太普通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班里姓这个的人数总是最多的。于是我老早就知道,我的姓氏是全国第一大姓啊(现在才知道是全国第三)。

  你知道我姓什么么?

  第一大姓,你自然知道了。你自然也记得小学、中学班级里姓什么字的人数最多了,没错的,弓长张。

  挺有意思的是,钱文忠解读张姓的时候,说这个姓的名人太多了,你翻开《二十四史》会发现,处处都是张姓的人在。所以说解说了一个大家不太熟知的人,也是正史中没有的人,这个人就是张打油,打油诗从他而来,巧的是,他是河南南阳人,我嘛,正是地地道道的河南南阳人,哈哈,我的张姓一族原来是地地道道张打油的后代么!

  亲们,读读张打油的《咏雪》吧。“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钱文忠说这可是中国第一打油诗,后来的人们写古体诗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只能写成打油诗的水平,那可是要奉张打油为祖师爷。说实诗,我挺喜欢这种白话诗的,意思多明显啊,一读就懂,想起那些古文言中的之乎者也,真不如这张打油的诗来得实惠。这么白话的诗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奇葩了,如果在当年盛行的话,白话文估计早几百年就推出盛行了。

  张打油就功不可没了。可是他当年应该只是大家的笑柄,人们取笑他的无知浅显,而我们往往自谓清高却无什么大体哦。

  哈哈,我现在才知道我们张姓原来不是全国第一大姓,只是排在全国第三了。有人想猜猜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大姓是什么么。如果让我猜,我用脚趾头想一想,便想出来是王姓和赵姓了。不过谁第一谁第二我却猜不出来了。翻开钱文忠的这本书《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我们自然就知晓了的。

  闲来看看这本书,也挺有意思的。姓氏起源,家族渊源,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读后感(十):把根留住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还总希望能认祖归宗,而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最简便的方法恐怕就是族谱。就是到现在,我们家每到过年还是要挂家谱请家神的,因为这些女孩子是不可以近前去看的,所以我一直感觉非常神秘。所谓家谱,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结所在。

  我们的家谱最多也只能追溯到前五六代,而要认识真正的“祖宗”,或许就要从我们的姓氏说开去——哦,对了,读了《钱文忠讲解百家姓》才了解其实“姓氏”并非单指“姓”,“氏”在一开始也是有其自身意义的,只是发展到现在,好像姓氏就单代表我们的“姓”了。

  《百家姓》是我国古时童蒙读物之一,也就是“三百千”中的“百”。因为它只是一些姓的罗列,虽然为了让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所以辅以了韵律,但因为并没有具体的含义或者情节在里面,所以要讲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只是,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就是因为其可以做到众人认为不可能之事。《钱文忠讲解百家姓》就是一本将枯燥的姓氏排列之书讲得有趣的书。

  其实,对于成人来说,我感觉无论是在百家讲坛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还是利用这本书来了解这些姓,都还是有一种“寻根”的情结存在。至少在我就是如此,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是先找自己的“王”——

  “王”姓,据钱文忠讲,其多半身上都流着贵族的血——甚是得意,自我催眠自己没有在那一少半里面。其实王姓的来源很复杂,总共有三个说法,但这三个复杂的说法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就是“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这也就是王家为什么流着贵族血液的来历了。了解了这个,我们当然都不免得意,但是王氏子孙现在单在国内大概就有9000万,占全国人口7.2%,是我国第二大姓。这其中肯定有不少悖逆了祖宗的人,只是我们了解了自家姓氏历史的,还是要尽量优雅高贵保留点儿皇室的气质才是,呵呵。

  钱文忠讲百家姓为什么还能让人不忍释卷,倍感兴味呢?其原因在于他抓住了人们希望“寻根”和“光宗耀祖”的心理。人们总是想知道自己究竟从何而来,也希望知道自己的祖宗曾经如何了不起,还想知道自家姓的排名情况。钱文忠抓住了这些给你一一道来,让你不看下去也难。

  要想知道自己祖宗的光辉事迹,钱文忠都是用了典故来说,历史本来就是很有趣很耐读的,何况是自己祖宗的呢?而且钱文忠在选择典故的时候大多是用了正面的可以让这个姓氏的人感到自豪的事情,读了之后感觉自己脸上也犹有荣焉。

  读完自己的,周围人的也是希望读一读的,以在聊天的时候吹吹牛也是很好滴。

  这只是《钱文忠讲解百家姓1》,不知道2什么时候出,我家那两位因为第一本里面没提到自己的姓氏颇感不乐,在我王族面前很抬不起头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