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精神》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动物精神》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2: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精神》的读后感10篇

  来自: 石头时代(For that moment.....) 2014-08-22 14:09:56

  波斯纳(R.A. Posner,1939- ),1959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6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1968年赴斯坦福大学任教,196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81年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主要著作有:《法律的经济学分析》(1973年)、《正义的经济学》(1981年)、《侵权行为法:案例与经济学分析》(1982年)等。

  一、思想尝尽人间冷暖

  货币政策,即提高利率(因而也就降低了货币流通量,理由是:所谓利息,即为将钱投入流通(而非把钱放在手里)的价格)以阻止通胀,降低利率以阻止经济下滑。这个观念,对于缓和经济周期是很重要的。因而,防范萧条与防范通胀时,货币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可是,这个观点一直都是错误的。联储早就一路降息了,但是,贷款量却依然火不起来,而且,经济活动还在持续地下降——因此,国会最近只好实施了救市计划,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有那787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所谓“刺激”,就是“赤字支出”方案,它试图置换出私人需求的亏损(以及导致的经济活动的下降),这是因经济危机才搞出来的方案。人们试图通过公共建设(如高速公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修建),来使刺激方案发挥作用。设计刺激方案的目标,就是增加就业。刺激方案还包括减税和福利支出,它的目标,就是直接增加收入,通过这种办法来刺激支出。

  1936年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政府应该使用赤字支出方案,用公共需求来替代私人需求,从而,让一国之失业者能够去工作。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开始反对“公共项目上的赤字支出”,因为这会让政府深陷入经济之中,而且,还带来了通胀和未来高税收的风险。越来越多地,经济学家们倾向于使用货币方法,最著名的领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他教训我们道:对货币供给进行正确的管理,才是防止萧条的惟一办法。

  但是,因为货币主义在其死穴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济学界的大部分人,又开始转而支持“财政刺激”的观念了(同时,还正确地批判国会所实施的刺激方案的诸多细节)。这就是说,他们开始支持凯恩斯主义了。在《动物精神》这本书里,有两位杰出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当前的萧条进行了反思,他们将凯恩斯与“行为经济学”结合起来,并将这种联姻的成果,用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取代更广泛意义上的“理性选择理论”。

  他们想找到一个名门家谱,找一篇圣言,向当局售卖自己的这段理论。他们想让自由的凯恩斯战胜保守的弗里德曼。因此,他们所强占的“动物精神”这个词,就来自《通论》的名段:“可能的情况是,人们许多的积极做事的决定(其结果需要许多时间才会展现出真实的面目),就只能视为源于动物精神——这是一种自发性的渴求,人们渴求着行动,而不是坐以待毙。这样的决定,并不来自于人们的权衡,不是用数量概率乘上了数量利益之后得到的加权平均的结果……因此,如果动物精神暗淡无光,自发性的乐观主义渐渐消磨,企业就会衰败,然后死亡……这就是我们天生的行动渴求,它使得事物向前发展,我们的理性自我,尽自己最大能力地,在两种备选方案中选来选去,计算着能力的指向,但是,常常会退却,因为我们会因某个古怪念头,或某个感情思绪,或某个机会遭遇,而采取行动。”

  三、“动物精神”析微

  在可计算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保险溢价的基础)与不能计算的风险所表示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区别,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提出的,凯恩斯继承了他的衣钵。(凯恩斯在1921年时,发表了一篇讨论“概率论”的论文。)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商人们斗胆投资,这个事情,是一个难题。凯恩斯认为,答案就在于“情绪”。你可能不得不勇敢起来,去从事一个代价高昂、不确定性的冒险,就像哥伦布一样。换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萧条中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心理事件,成为了一个经济事件、政治事件?那就是:经济环境变得如此的不确定,以至人们像全部冻住了一样。不仅是商人害怕投资,消费者也害怕消费;代之而起的,就是他们把钱全藏起来了。就在现在,我们的银行也疑似资本抵债了,愤怒的国会给它套上了笼头,于是,它们也开始藏钱了。消费者也在藏钱;储蓄率直线上升。增加的储蓄,全都采取了安全的、甚至是惰性的形式——CDs、货币市场账户、政府债券、甚至是现金和黄金——这就无法刺激投资了。除非动物精神复活,经济是不会复苏。

  凯恩斯认为,如果政府让失业者去工作,他们的动物精神就会奋起。那些雇佣失业者去实施政府合约的承包商们的动物精神,也会奋起。尤为重要地,如果失业降低了,还在就业但却害怕很快就会失业的人们,就会重获信心,那些岗位威胁,因此也就退却了。人们对未来倍感信心之后,就会开始支出,商家也开始投资。消费下降、生产下降、就业下降;公司有更好的前景,因而应该会吸引新投资”而做出的。但是,他并没有将投机与“动物精神的无节制”联系起来。

  四、“无理性人”证据不足

  在21世纪初期,因为格林斯潘采取了错误的决策(但是,天晓得是怎么回事!),利率是很低的。而且,因为房子是用借债(抵押贷款)来购买的产品,所以,房子投资的吸引力,就超过了平常时刻。因为住房是耐用品,所以,房地产股票涨得很慢,这样,住房需求的增长,就超过了住房供给(新建房屋)的增长,这使得价格上升。因为几乎没有经济学家,也没有政府官员,提出过“泡沫警告”,所以,老百姓认为房子是一个好投资,就不是无理性的了。即使自1990年代以来,房价是直线上升,也是如此。

  他们犯了错。但是,错误和疏忽,并不是“无理性”的表症。那常常是信息有限的结果。本·伯南克,在2005年10月,就在房地产泡沫开始漏气的时候,还否认房价上涨是一个泡沫呢。他是无理性的吗?因为专家错误,而导致灾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我们却不能得出结论说:只有无理性的人,才会留意到专家的建议。

  五、因果关系岂可颠倒?

  在房产泡沫之中,抵押贷款丑闻的数量,异乎寻常地多,但是,这并不是数百万老百姓过度购买房屋的原因。我们具有事后诸葛亮的优势,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便宜的信用和直冲云霄的房价,是泡沫的直接原因,也是泡沫破裂之后的各种事的直接原因。内在的原因是:金融服务缺乏监管;其余的监管执行时又马虎了事;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不合理;预算赤字巨大无比;金融业的全球化;在缺乏有效监管时,风险借贷具有金融回报,而且,风险借贷业存在竞争压力;在朝和在野的经济学家,都过于自信;政府对银行崩溃采取了摧毁信心的、错误的应急响应。

  在“为与不为”之时所犯的错误,有一些具有情绪的成分。经济学家的过度自信,甚至可以被视为“动物精神”的表征。但是,宏观经济学家们的“职业和回报结构”,以及他们的意识形态上的成见,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学界何以没有预见到这次危机,何以没能对这些危机作出有效的响应,但是,这不能归结到“情绪”上去。

  动物精神在繁荣时蒸蒸日上,在失利时萎靡不振,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人们冻住资产,拼命藏钱,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严重时,是一个绝对理性的应对举措。这就是个人理性行为,尽管不利于经济发展。有钱的女人以为,她们少买点奢侈品,正是在帮助经济;可她们不过只是在增加零售业的失业罢了。

  六、历史不容歪曲

  七、“理性的恐惧”,不是“无理性的”

  无理性,不是指“行动的勇气”。在“认知突变”(cognitive quirks)中,可以找到“无理性”的情形。之所以发生认识突变,是因为人脑在一个极异于当前环境的环境中发生了进化。我们之所以对小概率事件的评估能力较差,那是因为在古代环境(这是进化生物学家的说法)中,人们对此类事件无能为力。商人盘剥——5.99元的价格,低于6.00元,是有意义的——这种无理性感,在“微小差异评估能力”的环境里,价值并不大。这样的突变,解释不了萧条。

  八、何必故弄玄虚地使用术语?

  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可以用来解释萧条时的失业问题,而不必麻烦“无理性”。如果给工人的工资,按企业收入比来支付,而不是使用“统一工资”(flat wage),那么,当工人的工资因萧条而下降时,他好像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但是,如果按固定工资支付,他可能就会视之为稳定收入来源。因为萧条不常见,而且,萧条具有不可预知的后果,所以,他就不能保护自己免受萧条引致的降薪的影响。他将悲伤地发现:自己工作很努力或者更努力,但是,薪酬却降低了。这时,跟他讲通缩和购买力的道理,也不能使他宽心,因为这是他理解不了(或无法相信)的事。鉴于降薪会使所有的工人都不开心,而裁员只会让那些下岗人员不开心,而且,因为这些人离了眼前了,所以,也就不会让留下来的人因为下岗者的悲惨境遇而心生沮丧。雇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降低福利和日常开支来节俭度日、让留下的人更加努力工作直至他们也被裁掉)而倾向于裁员(而不是降薪)。(失业保险,也是一个因素。)

  九、凯恩斯万岁!“动物精神”就免谈了!

  我们会很快看到,奥巴马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复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动物精神。意图当然是好的。但是,缺乏重点、党同伐异、令人昏乱的政策摇摆、行事拖拉、管束银行家,这些事,都是不好的。因为它们增加了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就暗淡了“动物精神”——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时的判断和行动的勇气。虽然《通论》出版了73年了,但是,它依然是最好的指南手册,能让我们从当前的危难中复苏回来,当然,这绝不是因为它里面的那个常识性的心理学名词。

  《动物精神》读后感(二):理性之外还有感性的存在

  说起经济学,你不能不提亚当·斯密,他发现了“看不见的手”。他说如果人们在市场上理性追逐私利,在充分竞争和交换的环境下,市场会实现资源的充分均衡。那问题来了,人们在市场上会不会出现不理性呢? 这也就是作者所谈到的“动物精神”。

  全书的架构很清晰明了,第一部分定义动物精神,第二部分谈及动物精神在八大经济问题中如何发挥效用。何谓“动物精神”?简言之,它就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动物精神包括信心、公平、腐败、货币幻觉和故事。八大经济问题包括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为什么中央银行拥有控制经济的权利?为什么存在非自愿失业?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间存在权衡关系?为什么储蓄的决定如此易变?为什么股票市场波动如此不受控制?为什么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变化如此巨大?为什么少数族裔一直在贫困中挣扎?如果我们重视动物精神,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回答;而现在的主流宏观经济学不能或者说几乎不可能解答这些问题。

  人类的经济决策并非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那般理性和简单,其复杂的心理因素才是整体经济动荡不安的根源,这也就是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原理:人们不仅有理性的经济动机,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精神。

  附:动物精神的诠释

  - 公平:在许多经济决策中,对公平的考虑是一个主要动机。(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表现)

  - 腐败和欺诈: 经济中的阴暗面,经济波动部分归因于腐败的显著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 (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之大是正确的)

  - 货币幻觉: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名义货币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作用)

  - 故事:人类行为的许多动机来自我们生活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产生了人类的动机结构。 (马云故事、大妈炒股、炒楼等等的故事)

  《动物精神》读后感(三):强大的非理性

  关键词:非理性经济学

  复述知识

  1. 人性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而人性中有许多非理性因素。

  2. 人性太追求公平,还经常忽略公平是否合理(具体表现为忽视自己与他人在阅历、教育水平及思维能力上的差异)。

  3. 也就是说,我们喜欢不管合不合理,至少要看起来“表面上公平”。(有时候,不公平是对的,只要它合理)

  4. 创新是对原来规则的破坏,从这个角度看,失败的创新就是欺诈。

  5. 我们会以名义的资金变多变少来衡量得与失,而不考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直白地讲,有时候工资升了买的东西更少,工资降了买的东西更多。我们要看的是购买力。

  6. 我们看不懂冷冰冰的数学公式,我们喜欢听“好故事”,并因此充满对经济生活的信心。“中国梦”、“中国复兴”就是这样的“好故事”,它们激发了我们这一“非理性因素”。

  由此得到

  1. 各位经济生活中的人存在这些非理性因素——追求不合理的公平且不自知、关注名义上的钱而不是购买力、环境中充斥着“好故事”就激动。

  2. 这是生活中的非理性,而在决策中,我们很多时候是理性的,考虑了成本和收益。(另一本书有提到,书名忘了)

  3. 知道了这些非理性因素后,以后遇到脑袋就要反应过来——“哎,这是不理性的”。

  《动物精神》读后感(四):内容摘录

  动物精神的要素:信心、腐败、货币幻觉、故事

  第九章 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

  人类对公平感的需求?

  1、非自愿失业:在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的劳动力缺口。因为雇主愿意支付的公平工资可能高于劳动市场上劳动力愿意接受的工资--为了激励

  2、对于相同条件的劳动力,很可能工资差异非常大,原因:技能差别、运气、工作环境、行业。

  3、失业率上升时,辞职率会下降。萧条时期人们很少辞职。

  第十章 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

  自然失业率的关键假设是人们没有货币幻觉。但货币幻觉确实存在。

  第十一章 为什么将来储蓄的计划如此随意

  储蓄具有易变性。人们做出储蓄决策具有盲目性,同时容易受到各种暗示的影响。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高储蓄经济-》中国效仿,实现了新加坡式的高速经济增长。而美国的储蓄率是负的。中国和美国在储蓄上的差异,是储蓄行为的两个极端。

  第十二章 为什么金融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易变

  各种类型的反馈可以推动股价变化,动物精神是反馈机制的组成部分,而反馈实际上具有多面性。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关于市场如何运行的新故事。由于人们给自己讲述的有关经济的故事带有夸张的成分,因此我们需要保护人们不再受到这些浮夸故事的蛊惑-》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认同金融市场需要监管的理念-》致力于保护极金融消费者。因为当人们普遍丧失信息时,普遍的衰退也会随之到来。

  新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考虑到常常推动市场变化的动物精神,使其更有效率,并使为走出困境耳采取的事后救援规模最小化。

  第十三章 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

  对房地产的天真认识

  房地产的信息乘数

  第十四章 为什么弱势的少数族裔世世代代在贫困中挣扎

  因为在美国,"我者"和"他者"之间存在差别。对于没有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会将这种情绪发泄出来。黑人和原住民,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生活在独特的故事中的,一个在美国被剥削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些情感因素,使得平权运动的象征意义很重要。

  我们承认市场的作用,但不能把种族问题全留给市场和机遇来解决。

  结语 将动物精神纳入宏观经济学理论

  资本主义不仅出售人们认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还出售人们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在金融市场,这一点导致了相对过剩和银行破产,及更广泛的经济问题。而这一切,都少不了故事的推动。--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政府必须设定游戏规则。

  《动物精神》读后感(五):人在市场博弈中的位置

  因为学习金融专业,所以或多或少都接触了不少经济学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宏观经济(包括应用经济)很多都是在用曲线和模型去解释经济现象,提出解决方法。

  而这本书里提出,人的思想以及其所产生的行为应该成为解释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里面所提到的很多方面,其实就是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和理解的,只是在创造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很多都被有意识的省略了。这样的结果确实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更量化的去理解经济,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过于依赖传统理论体系,解决不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因为人的想法很难被量化,但是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同时也在看耶鲁的博弈论公开课,所以对于“别人的想法”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体会。回过来想之前的次贷危机,当银行放贷,然后转手卖出CMO之类的衍生品给投资者,在这个环节里,最为关键的应该是评级机构,他们应该有责任识别风险。撇开他们缺乏正确的模型和历史数据不说,这些突然增长的财富不可能不引起关注和思考。但是,这也是一个博弈,只要我不戳破这个气球,它就还可以一直飞,大家都可以赚钱,我唯一关心的只是它不要破在我手上;如果我戳破了这个气球,那么大家都没钱赚了。事实上,人们不会允许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大家都只想把这个舞一直跳下去,直到音乐不得不结束那一刻。

  这本书很有意思的总结了一些观点,同时也试图去解释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和未来有一定的启发。

  我想到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理解动物精神的内涵,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吗?当然这个问题其实也有点愚蠢,就像是对于“理性”的假设一样,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动物精神》读后感(六):“故事”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商学院的基础课程会告诉学生,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理性的商家会考量成本,确定价格,而消费者计算效用,以最大消费者剩余为标准做决定。不管是竞争市场还是垄断市场,都是这样子。这样的理论很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市场参与者”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然而这个理论的主语是“市场参与者”,如果我们真正把眼光放到现实中、我们的身边,我们都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市场参与者”,在定义性的身份之前,我们首先是普通、又眼界有限的人类。

  试想这么一个故事:在北京天通苑的菜市场,或者青岛老式居民区外的沿街商铺,又或者是连云港的某个新“开放式社区”,有一对靠卖馒头花卷和小面点为生的夫妻,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做出来的食物也确实又够分量又干净,但是在这样居民密集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他们这样的食品工作者,每一家提供的商品质量和特性都相近,价格也没有什么差异——毕竟大家的面粉都从同一个批发市场来,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然而——且称夫妻中的女性为李嫂——李嫂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消费者是带着孩子一起,而孩子又会嘴甜地叫“阿姨”,李嫂就会很高兴,可能会给孩子多装一个小豆沙包。孩子得了甜头,之后又会更愿意来这里,于是接孩子放学顺便买晚餐的主妇可能就会在这里更多地消费。

  到这里为止,这只能算是一种靠赠品吸引消费者的普通手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为李嫂加一个设定:她之所以会这么喜欢小孩子,是因为她的孩子生下来夭折了,之后她也因为某些原因,不再能生育,所以当她看到小孩子,就会忍不住想要对他们好一点,仿佛这样能安慰心里对自己从未长大的孩子的思念。

  如果这个故事在周围不胫而走,并且成功让主妇们说出 “她也挺可怜的,我们多照顾照顾她的生意”,这就是一个故事改变竞争格局的真实案例。仅就食品的交易而言,即使李嫂的竞争者也都付出同样多的小点心,甚至李嫂有时太忙忘了送小点心,她也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这个市场上的主妇消费者——我们就先将她孩子的夭折算在营销成本之外,毕竟发生这种事谁都不想的。

  而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市场,都有着无数这样的案例。小到李嫂这样的手工食品贩卖商,大到靠人格魅力就能卖手机的罗永浩。消费者是理性的么?他们会认真地考虑每种选择的效用么?决定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很多交易的收益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动物精神》的作者罗伯特·席勒认为,“故事”在我们的商业乃至宏观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故事”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提供支持,也可以说,是我们接受的“故事”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

  无数年轻人涌向北上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地计算过不同城市的投入产出比(很多计算过的人都离开北上广回老家去了),他们只是相信了“在这里,努力就能成功”、“大城市,一切皆有可能”这样的故事,就造就了我们现在持续研究的经济和社会学现象。

  如果“炒股发财”的故事流行起来,股市就会大涨;如果“学医短命”的故事变得妇孺皆知,几年内学医的人数就会骤降,医疗市场也会跟着在若干年后发生巨变;如果“肉翻大法好”的故事……

  人们甚至不会去仔细求证每个故事是否真实,但巨浪就这么一波一波地被掀起。

  一个更贴近,可能也更惹人厌的例子,媒体持续不断地渲染“中国梦”,街头巷尾都是24字箴言,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里的“信心”也来自于故事,只要大多数人相信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工作和消费,不相信的少部分人也会从这个形势中获得信心,并且敢于投资到这个环境里。每当经济崩溃时,比各种需求指数下跌更快的,是投资者的信心。不论投资者拥有资源的多少,大家都在观望着整个市场的环境,而市场的环境又是大多数的普通参与者决定的,增发货币也好、对特定行业的注资救援也好,都是为了让市场信心最终能尽快恢复。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故事”越来越多,唱歌选秀需要故事,卖手机数码需要故事,连歌词里的女同学都必须要有故事。因为没有“故事”,消费者就没有动机。当然,“故事”的爆发也可能从侧面反映了,在这个时代里,确实缺少好得不需要故事的商品。

  《动物精神》读后感(七):我所理解的《动物精神》——信心与公平

  “动物精神”源于古希腊名医的一个术语,定义为“一种纯粹的绝对的精神,一种觉察不到的认知能量,其本质是直觉”。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作为动物,它们并没有思维,或许有思维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对动物的分类,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知道动物的行为可能全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而这个被称为动物精神。但在现代经济学中,动物精神的含义略有不同,指的是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这些元素超出我们所理解经济运转中的一般规律,脱离了无形的手,也偏离了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基础理论。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要阐述一下我的观点。这本书不建议非经济专业的人士读,涉及到很多经济理论以及术语,所以会出现阅读很吃力的情况。本人就是如此。但是我在此要提一提我能够坚持把这本书看完的动力:即我所提倡的“读书精神”。我所谓的读书精神,有三点,首先是要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即“读书好”,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动机;其次要培养出读书的兴趣,这样才会乐于读书,不会出现明知道读书很重要,却容易被其它事物干扰分神,即“好读书”;最后就是“读好书”,现在书籍很多,却很多仅仅只是打发时间,字数很多,读完几百万字,却毫无收获,我的原则是“好读书,求甚解”,所谓“解”,就是解读,解惑,可以说读书一定要有收获,虽然对于某些书你很难达到作者的水平,理解书里要阐述的道理和表达的奥义,但是你能够悟到一些你自己的道,能够有所得,能够学以致用,那么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我的读书精神。

  那么回到这本书,《动物精神》,整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动物精神的5个方面“信心、公平、腐败和反社会行为、货币幻觉和故事”,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决策的。而第二部分用动物精神解释了经济中出现的八大问题“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为什么央行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等等。由于我的经济学造诣并不深,所以我会写出我自己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并不局限于经济学范畴,相反更多的可能是以管理学的范畴去解读,而解读的内容则是动物精神的其中两个我比较重视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会出现在我们周边的任何一个角落,能够解答我们心中的一些疑惑,知之则趋利避害,不知则会深受其害,不能自拔。

  首先,第一个因素是,信心。信心是最重要的动物精神元素,是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良性预期。国家经济的良好运转源于国民及投资者的信心。在好的年景,人们对国家政治经济有信任感,就会自发做决策,放心投资,放心消费,也会有消费即有供给,有供给就会有就业机会,他们把怀疑搁置,而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时候,个体和整体资产价值就会提高,,整个经济则会良好运转。相反,如果失去信心,所有过程就会逆转。在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大萧条,信心严重崩溃,企业大量倒闭,未倒闭的企业也不愿意进行新的投资。信心的普遍丧失是需求下降进而就业下降的主要原因,

  就拿经济中重要的一环银行做比方:民众存钱到银行,银行贷款出去,收取利息差盈利,如果民众对国家或者银行失去信心,就会挤兑,而银行资金放贷出去,无法提供充足现金,挤兑风潮即会愈演愈烈,最后银行无法支撑倒闭,破产清算,即要收回贷款,企业无力支付本息,或者现金被抽掉,影响企业正常运转倒闭,最后出现恶性循环,大量企业倒闭,民众失去就业机会,经济萧条随之产生。

  同理,如果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团队,以及一个领袖,建立广泛的信心就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让客户或者员工建立起充足的信任感,产品优质畅销,购买越来越多,企业发展健康快速,员工收入越来越高,即工作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也愿意服从管理,甚至主动加班的人数也会越多,因为他们知道购买或者付出的努力都是有价值有所回报的;但是如果产品滞销,客户对产品产生疑虑,员工做的大量工作都成无效功,投入产出比为零,那么员工即会停止努力,而这样的行为也会具备传染性,导致团队工作氛围越来越差,如果仅有少数人有信心,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企业和国家一样,必须通过提高客户员工广泛的信任感,让信心相互传递,才能够发展壮大。

  第二个因素,公平。公平的含义是公正, 不偏不倚,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的对待,它是工资和价格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一种合理的经济或者社会状态,但却最容易受忽视,在很多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中,往往不提公平理论,或者把其放在书的末尾。 所谓公平,范围很广泛,书中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为什么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不能发国难财,一个是酒吧里和杂货店里卖的啤酒为什么会价格不一样,这个看似矛盾,却不难理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是交换理论,而公平在交换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价格和价值需匹配。比如劳动者与企业之间亦是交换关系,那么劳动价值须要获得合理公平的价格,即付出的工作成果需取得合理匹配的报酬。

  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就被称为公平理论,“投入=产出”是永恒的公式,经济学里提到投入的价值,仅仅只是指货币价值,而在社会学里,所说的投入所指甚广,感情,尊重,安全感,等等,包括主观评价。

  所以可以解释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差距隔阂会如此清晰:上司和下级之间交往,也能解释,为什么男女之间投入感情少的一方会更强势,而投入感情多的一方会付出更多所谓的“好”来求的对方给予更多的回应。因为交换双方,投入的价值并不会完全对等,当一方无法给另一方投入的同等价值的回报的时候,为了在交换中使主观和客观因素的投入产出相等,他们不得不比地位高的人付出更多东西。

  公平的建立,在于监督、处罚制度明确建立,严格执行,市场才会采用自我调节机制,出现广泛的公平。如果没有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就无法自发的保证公平,就比如在我们国家,排队时插队,送礼获取晋升,裙带关系,皆属于不公平,如果别人插队可以更快的获得服务,取得竞争优势,那么就没有人愿意排队,如果别人送礼可能获得可以左右晋升渠道的决策人或相关人更大的青睐,那么所有人都会送礼,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就此产生。因此现代社会须要提倡公平,建立公平,不仅仅因为公平是一种美德,可能被认为与善意、博爱、仁慈、慷慨、同情不同且更为重要,这些虽然都很重要,但它们与其说必要不如说是额外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同样是一种规则约束的秩序,会使得社会稳定,它无视穷富,贫贵,美丑,黑白,使社会和谐,经济稳定,政治昌明。

  我们再从团队管理的角度去看一看公平的重要性。在企业或者团队中如果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因为个人喜好差异化的对待员工,标准不一致,党同伐异;或者说薪酬体制,收入分配与付出的劳动价值严重不匹配,那么团队里就失去了公平,同样也失去了效率。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气氛会不断的传染,为了个人利益,员工会拼命的讨好,奉承上级,或者员工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旁人,结果收入跟其他人一样甚至更低,就会迅速失去工作积极性。当每个人都精力放在政治斗争而非创造企业价值上、放在抱怨不公平上,有能力的人才迅速流失,能够留下来的也只有同流合污,或者混吃等死。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就连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电信巨头衰败也在一两年之内,所以企业团队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所处的环境充满了不公平的时候就会迅速的陷入衰败,很快被社会和市场所淘汰。

  其实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研读,但是我还是想强调,并不推荐大家(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这本书,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略深。作为一本经济学著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但是如果你是经济学专业的,或者也是拥有读书精神的人,还是可以一读,毕竟这本书也能够给予我们在经济学上所不能理解的事情给予不同视角的解读,并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个人类或大或小的整体组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