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谋杀手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谋杀手段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4: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谋杀手段读后感10篇

  《谋杀手段》是一本由[德]马克.贝内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谋杀手段》读后感(一):过瘾

  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德国的凶案。原以为连环杀手,变态恶魔都是美国生产的,这下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德国也盛产。

  最过瘾的就是德国杀手卡尔登克,把人肉吃了,牙齿和人皮编号登记了。很多案件要不是偶然的疏忽,根本就不可能破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谋杀手段》读后感(二):以这样的愉悦终结所有愉悦

  马克在“致命的罪案 有时是索命的惩罚”一章里剖析杜塞尔多夫吸血鬼一案 无法理解的有犯者对妻子的有爱之举 在血液迸发时达到的性高潮 虐人而不自虐 但却不得不欣赏他砍头时那句“我会在那瞬间听到脖子流血的声音吗 应该以这样的愉悦终结所有愉悦” 他对自己的罪行有着从一而终的信仰

  《谋杀手段》读后感(三):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真相

  不知道原著的名字是什么,至少现在的中文名字还是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的。

  副标题:“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如果你是奔着来看各种高科技在刑侦领域的应用的话,那估计你要失望了。书里提到的无非也就那少数的比较普世的DNA指纹、指纹、昆虫学、人类学,甚至连这些也仅仅是略有提及。而关乎心理学,甚至更多的是在证人、旁观者、目击者对罪案的特定看法的解读。而对连环杀人凶手的剖析,作者除了认为幼年的精力和成长的环境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外,剩下的就是所谓“不可说”了。

  只要这个世界存在,就总有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人、思想、行为的存在。而某些证据即使再确凿,除了当事人,或者就算是当事人,也无法还原真相。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真相。

  《谋杀手段》读后感(四):谋杀手段

  像所有的新知文库一样,这本里头也有足量的知识,不过作者选取的案件基本上又血腥又暴力又变态又诡异。

  所以读的时候,我是又好奇又恶心又刺激又难过。

  你不知道身边都生活着什么样的人,甚至你不知道自己身体里头究竟住着什么人。就像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自己会突然发脾气。你生气着这件事,但只要静下心来回溯,你会发现其实导致恼怒发火的是另一件事,或者另几件事。

  知识量最丰富的要数第二章“罪证”,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案件很经典,不过纠缠上了更多的人性。案件里头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案件的关键因素,而且综述控制得很好,基本上言简意赅就勾勒出了案件的人物,主要情节、办案时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缺乏某些刑侦手段导致的破案无力,有些欲言又止的话也很好玩儿。像读某些三联生活周刊的社会篇。看得我十分干着急,为整个人类着急……

  新知文库选本原则把握得很棒,各有专攻。像是这本《谋杀手段》,绕过了最容易纠缠不清的心理学问题,直接深入到调查取证以及办案中纠缠的司法、人性、突发因素、公众心理等因素,看得人真是欲罢不能。

  《谋杀手段》读后感(五):这些谋杀 不是一般地谋杀 这些罪犯的童年有些有过心理创伤

  首先这本书写得很好 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我对欧洲人以前印象很好男的很绅士 女的很直接 西方人比东方人那残忍的程度 更胜一筹

  我是女性 我不推荐女孩子读这本书 我只读了一个故事 我本是带着好奇 课内容 让我永远不敢读第二遍 我甚至想扔掉这本书 但如果被坏人在垃圾桶里捡到 好吧 我想得太远 我不是觉得它的质量差 而是远远超过我的接受范围 比行尸走肉更恶心 比鬼故事更恐怖 性暴力血腥 嗜血

  我似乎明白了以前德国人 中为什么是会有纳粹 变态的集中营 这个民族中有些假绅士 披着羊皮的恶狼 病态而又强壮的吸血鬼 用尖锐的牙齿慢速的咀嚼着这些年轻的女人 其中有一个案例一个什么杜塞什么的吸血鬼

  长相可以看出罪犯吗 割喉 虐待致死 在暴力之后 他才能得到性满足

  他和绵羊其他动物自慰 恶心 畸形 也无人像他这样自慰 用手指插入小女孩的阴道真的好变态 恐怖 看着惊悚 呼 当然这些是精神病态的体现 我更加意识到有一个和健康的精神 和一个正常的心灵多重要 我们的生活中有好人有坏人 不好不坏的人 女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为什么欧美娱乐圈那么多人吸毒 虽然我们国家娱乐圈也有 一时间顿时失去安全感 没有一个环境绝对安全 就如拥有美丽风景的高山你能保真里面没有致命的毒蛇吗

  《谋杀手段》读后感(六):看完最感谢科技的发展。

  这本书还是很好读的,我说的很好读,是读起来不费劲,可以说是用来消遣的。

  书中还是探讨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人在被砍头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迹象,列宁的遗体进行了怎么样的防腐处理,希特勒对基因理论奇异的误用。当然主要还是那些丧心病狂的犯罪手段。让人真是惊奇人性,也让人感叹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这本书收录的事件,都是真是发生过的,很可惜,它不是作者臆想出来的文学作品,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激动人心,有时现实也是很不真实的。书中列举的每一件案例都很详细。从犯人小时候的家庭氛围,到犯罪前的作案动机,都有介绍。所以不难理解,大多数我们眼中令人发指的罪行,都和作案人年少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伯纳多和霍默尔卡的案件。让我最震惊的不是伯纳多和他老婆对受害人做的事情,而是警方一次次的错过可能抓住恶魔的机会。有几位幸存者,目击者提供的描述作为依据,和作案人精液的DNA证据,都没能让犯人落网,看的我真是着急上火。后来平静下来想一想,相对于那些没有结果的悬案,最后的结局也算是比较好的了。

  对于连环杀人案的兴趣,对作案人心理的好奇,都让我对这本书很有好感。故事全面且客观。唯一觉得不足的是,中间会穿插“外篇”,让故事变得不太连续,虽然都是相关的内容,但我还是觉得,放在故事结尾比较好,亦或是相关的内容放在一章?感觉也许会好一点。

  总体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书中会谈论几句对罪犯心理的分析,让我也是很感兴趣,想找几本相关的书籍来看。

  最后觉得指纹和DNA技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早期,犯罪成本可能很低,很容易逃脱法律的制裁,现在公共场合的摄像头,和信息管理技术,都让犯罪变得没那么容易也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

  《谋杀手段》读后感(七):《谋杀手段》

  马克.贝内克博士用大量的刑事侦查案件讲述了大量谋杀手段和侦查手段,我很久没有看到像这本让人有想一口气看完的冲动的书了。里面的案件情节扑朔迷离,但却都是真实案件。面对一波三折的破案过程,我兴奋得不断称绝,但面对罪犯们对人命的轻率,我又感到十分悲哀。我不得不和作者引起共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是环境使然还是生理本质?

  除了迷恋于解决犯罪学的问题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之处。由于作者是德国人,案件中涉及到大量德国案件,这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回德国特色:不管是侦查专家还是作案罪犯,他们做事总是一板一眼,有章可循。

  除了杀人犯做事有章可循外,我不得不关注到德国专家在破案时谨遵地严谨作风。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法庭上的公平正义不代表这就是事实。而专家在侦查中追求的永远不是公平正义,他们不需要判断嫌疑犯是否有罪,而是需要负责寻找事实。因为如果先入为主的认定嫌疑人就是罪犯的话,他们往往会往认定嫌疑人犯罪的方向去找证据。而这种时候,能证明嫌疑人被冤枉的证据将会即使被关注到了也起不来作用,甚至被忽视。试问这是多少冤假错案的源头啊。因此,在真实案件中,看到德国人这种实事求是的破案作风实在让我由衷赞叹。

  最后还要补充一句,可能德国人写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的写文章方式有些不同,所以有些案件看起来会有些吃力。另外,翻译者的水平也有待提升。

  《谋杀手段》读后感(八):纸上CSI故事

  看《谋杀手段》这一类书,是不大需要太费心力的,一篇篇故事被作者马克·贝内克如数家珍地诉说着。他是刑侦科学行业的佼佼者,学富五车,见多识广,专业经验丰富。

  每一篇凶杀案的故事,如同在看纸上CSI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CSI的第一季第一集故事,便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了凶手卡在运动鞋里的指甲而成功破案。本书除了评述对于人情世故的分析,也不乏对于案件里的花粉、蚂蚁、木材的细微考察的记录,都因为其真实性而显得异常生动。就像作者在结语中说的那样:“现实总是比我们能想象出的任何虚构故事都更加激动人心。”除了激动人心之外,本书还不乏一丝惊恐。当我在阅读时,一方面对连环杀人凶手的异乎常人的心态和举动感到理解不能,另一方面也惊悚于令人发指的谋杀虐待行为。

  如果仅仅是靠警察和侦探的拷问、巡查和推敲,案件的破解将变成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刑侦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正义的践行。警察、侦探、法官和科学家们的工作总是不同的,前者要察言观色,要在社会中衡量问题,不免受到人心世态的干涉影响,而科学家则不尽然。他们只需要尊重事实的真相,找寻唯一的答案即可。作者数次提到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名言可以说明两者不同:当排除了所有其他的可能性,还剩下一个时,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边是真的。“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真相只有一个。当科学技术手段破开所有的谜题后,再坚定地粉饰罪行,假装无辜的人也必须要承认自己的罪行。也许,福尔摩斯在小说和电视电影中表现的那种不近人情和超低情商,也说明了科学与社会之差别吧。

  除了案件描述外,本书在各章节增加了许多轶事和知识解读专栏,都已”外一篇“的形式穿插在书中。特别值得读者去关注的,有”列宁的遗体“,此文详尽地介绍了列宁的遗体是怎么被保存下来直至今日的;”希特勒和基因进化“篇,从评价希特勒的基因和人种学观念入手,对于人种和基因知识做了一个普及。

  看这本书,除了对于CSI的联想,在第二章中,所提到的“尸体农场”及其研究人员,总让我想起《识骨寻踪》的科学家团队,他们的工作与尸体农场的科学家有交叉的内容,包括对人面貌的修复,对于腐烂尸体上昆虫的分析。而在第四章,个个血腥残忍的杀人狂魔故事则和《犯罪心理》中的变态凶手们很相似,家庭不幸、性格偏激,手段残忍。最后再补充一下,个人认为第四、第五章的故事比前面都血腥残忍得多。

  故事较重口,阅读需谨慎。

  《谋杀手段》读后感(九):身体、大脑和内心:现代刑侦学的铁证

  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周克华终被击毙,本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一切罪孽都已随同罪恶身体的陨灭而宣告结束。然而,对于刑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疑点公众和媒体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引发了全社会的再次沉思。网友们煞有介事地贴出分析贴,从技术角度来对刑侦细节品头论足一番,分外热闹。这似乎是继药家鑫案之后“全民法官”们再次发动的一次全民破案和全民审判。公众对于司法事件的频频介入,会否干扰正常的程序,导致公正和真相的被人为破坏?人们对于刑侦细节的关注,是源自于他们从书本、课堂亦或是媒体宣传中所受的教育?总之,在这个信息爆炸且言论相对自由的网络时代,罪犯和警察之间斗智斗勇的僵持不仅是刑侦学和犯罪学中的专业课题,也是普通人津津乐道的谈资,这或许会提升刑侦专家们的责任感,也可能会给他们日后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当越来越多的潜在犯罪者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如电视节目和网络论坛的公开讨论、揭秘)知晓了种种侦破手段后,他们有可能采用更加高妙的反侦破手段逃脱法律的惩罚。不可否认,近年来,张君、周克华等要犯之所以罪宗等身,在各地犯下滔天大罪却又一时不能落入法网,皆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熟稔一定的“反侦察”技能有关。

  在人类历史上成千上万、令人毛骨悚然的刑事案件中,有一部分也是具有生命的。不论时间如何流逝,它们都可能激发着大众的想象,催生着大众的恐惧。毕竟,它们就像一个待解的迷局,挑逗着人们的好奇心,既令人困惑,又令人着迷,终极原因是人们期待通过这些犯罪行为以及它们最终如何被发现、侦破以及被处罚而来观望我们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谋杀手段》里所例举的各个案例就像一把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为我们一一陈显出人类各种可能的罪行——或无奇不有,或令人发指,或匪夷所思——实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和心理承受能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带有某些身体标记,这些标记就是他的签名,他的生理上的亲笔签名,既不能被伪造,也不可能加以掩饰或隐藏,这些签名由细小的条纹或褶皱构成,它们乃是大自然在人们手掌和脚底所留下的标记。指纹、皮肤、牙齿、骨头碎屑、毛发、足印、血迹、体液……如果说罪犯在现场留下的是这些轻易不能为肉眼所发觉的蛛丝马迹,那么,对于所有刑侦人员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沿着这些蛛丝马迹来搜集和归总珍贵的“证据”,通过物证间的检验和对比,以此确定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否以及大小量级。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刑侦学所包括的各种手段便有医学、心理学、法医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对于一个成功的刑侦专家来说,他无疑必须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心思缜密、学识丰富的全才。20世纪80年代,《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中那个胖胖的,走路甚至有些迟缓的比利时侦探给人留下极深印象的时候,这个行当所特有的高素质和高风险也令人惊叹。

  从更高层面来说,犯罪分子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是比那些肉眼可鉴的物证更高级的“证据”。一个人成长的背景和历程如何最终成为他们犯罪的引线?一个人生来就是罪犯吗?怎样理解他们的犯罪心理和动机?人的人格如何从规范走向失序?这是更有趣味也更富挑战的课题。《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好莱坞影片便成功地使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这一角色深入人心。

  纵观古今中外,包拯、狄仁杰、柯南、李昌钰、福尔摩斯,不管他们真实存在,还是被虚构,总之,他们在搜寻犯罪证据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有的人类智慧、勇气、满身正气和道义,以及一切以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实在有助于匡扶社会正义,也令人称道赞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谋杀手段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