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4: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10篇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是一本由罗杰·E.A.法默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73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一):非入门级宏观经济提纲

  如英文书名一样,这是一本关于宏观经济学的书籍,它涵盖了很多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概念和经济观点。作为想要了解经济如何运行,2008全球经济是怎么一回事的同学也许会有一些帮助,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学基本概念、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书提到的很多观点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并不适合入门读者。的确,想要在一本150页左右32开本的书籍中了解所有的宏观经济概念和方法,实在是太有难度了。但是,反过来,如果通过相关的扩展阅读都理解了书中提到的这些重要概念和观点,也许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们也就能像“经济学家”们一样,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未来的经济走向、应该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砖家们进行一番讨论了。毕竟,宏观经济是错综复杂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总是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宏观经济学总体纲目,这倒是一本很好的书。

  在阐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两者的延伸、扩展、结合所产生的方法之外,本书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让世界经济跳出周期性危机的方法。Roger提出,信心是一个驱动经济繁荣和萧条的独立因素。按古典经济理论,根本面决定经济走向,但它无法解释,在2009年和2008年美国的工厂和设备存量并没有区别的前提下,2008年秋天开始出现大量工作职位流失。“真正使经济体保持在正常轨道上的东西就是成百上千万投资者对经济是健康的共同信心”。记得08年,影帝出席欧洲峰会论坛上的发言吧,那句话应也被全球媒体引用了吧——“信息比黄金更重要”,编写影帝发言稿的文员是不是看过这书或者与Roger聊过天啊。

  市场心里的变化也会导致个股价格的起伏。遗憾的是,市场心理可能很难与真实的根本面的事件区分开来。如何控制未来收益或未来亏损的心理预期、阻止市场的大幅波动,避免这些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呢?作者提出,建立一只涵盖所有上市企业、反映所有的国内财富的指数基金,央行通过参与买卖该指数基金来平衡市场的波动(他说长期看还是无操作成本的,这段没看懂~)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二):发展不论左右

  发展不论左右

  评《经济向左还是向右》

  经济的发展史中充斥着政治和权力的味道,而他们嘴里所说的经济学思想则成为了一种从表面上到本质上有着不同应用、不同效果的区别,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都是这样。当中最大的区别当是“左”、“右”之别,或者说是政府和市场那个应该起主导作用的区别。《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试图揭开“未来经济发展走向”这个论题,在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反思开始,梳理了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并对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作者的“信心经济学”观点。书中对于阶段经济史的发展梳理得很有条理,概括得比较到位。在对于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虽然他在观点的表达上还是偏向于凯恩斯主义。

  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国家和民众的财富,GDP的误导让很多人误解了发展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以GDP为政绩、以政绩图晋升的用人制度下,发展成为了一系列的数字游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增加。发展无定式,讨论政府主导或者市场主导也许容易走上歧途;各国最需要做的,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确定相应的发展模式,而不是纠结于政府和市场的左右之争。当然,更不应该把一些主观因素当做发展要素,特别是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相信“信心”确实可以让我们改变当前的颓势,“围炉夜话”或者是领导的现场莅临指导都可以鼓舞经济发展的信心,但是在计量经济学上,真正经济发展的要素,很难把“信心”当做一个变量和资本、能源、劳动力等量齐观。因此,我比较欣赏该书中对于经济史发展的概括和综述,对于作者提出的“信心”作为经济发展的要求,持保留意见。

  2012-7-16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三):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之一是简明扼要地介绍西方经济学思想史,真的是要言不烦,重点突出。西方经济学史上的关键性人物一个都没有少。亚当•斯密(1732—1790)、大卫•休谟(1711—1776)、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利昂•瓦尔拉斯(1834—1910),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阿瑟•C•庇古(1877—1959)、奥尔本•比尔•菲利普斯(1914—1975)、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弗里德里希•冯

  •哈耶克(1899—1992)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都有简要的介绍。这本书有一个特色栏目《经济学家人物志》,穿插在这本书的相关内容附近,这个栏目用简明扼要的话,把一个个重要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方面的理论贡献都概括了出来。在这本十万字左右的经济学著作中,包含的经济学理论信息密度之大,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西方的古典经济学对于一些特点环境下的经济现象的解释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二十世纪的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出现,使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捉襟见肘,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在这个背景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他提出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是比较有效的,通过政府举债向私有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这种扩大政府支出,通过赤字财政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当时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惜好景不长,二战后长期的赤字财政没用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国家反而出现了高失业率高物价水平。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不再吃香,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再次兴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滞胀出现时候,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理论大受欢迎。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理性预期经济学遭受重大理论挫折。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四):战胜经济危机的老药方

  法默的《经济向左还是向右》的英文版标题是“How the Economy works: Confidence, Crashes and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经济如何运作:信心、崩溃和自我实现的预言)。对于眼下仍未见好转的金融危机,他援引了弗朗西斯·培根的说法:“不愿意使用新的补救方法的人将来肯定会遇见灾祸;因为时间是最伟大的创新者。”

  经济危机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法默首先介绍了两种看待经济危机的思路。一种是古典经济学家的“木马比喻”:一国的经济体就好比孩子的摇摆木马玩具:设想一个孩子在用木棒推打木马。木马会随着冲撞力前后晃动。这些冲击就是一些重要的经济事件:发生在中东的一场战争,美国中心地带遭遇的一次飓风,航空公司飞行员的一次罢工。在每次冲击之后,经济体势必进行重新调整,失业率可能会暂时上升。然而摇摆木马迟早会自己恢复平衡,用古典经济学家的话说,这叫作“自我纠错的经济体系”。

  而另一种,则是凯恩斯的“破船比喻”:在他看来,经济体不是会自我恢复平衡的木马,而是漂在海面上的一艘破船,那些突发的经济事件有如方向不定的怪风,将船刮到不可知的地方去。假如没有外力将它引导回港,它被刮到了哪里,就只能漂在那里。更为直接的说法是,失业率上升之后并不会自动下降,生产力被破坏了之后并不会自行得到补充。假如没有政府加以有意的干预,这艘破船在暴风的驱使下,迟早会触礁沉没。

  这两种不同的假设,代表了两种看待经济危机的思路,和全然不同的救市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并不主张采取过多的调控手段,而是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机能,甚至利用危机挤出泡沫、修正此前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当之处。在他们看来,通货膨胀也好,失业率浮动也好,都同时具有破坏与重建的功能。虽然听起来残酷,但是他们并不在意。而凯恩斯和事实上美国政府多次采取的救市政策,则是更为积极的。通过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扩大公共开支,来恢复市场的信心——在他们看来,救市更重要的是恢复起失散的人心,虽然增发货币容易加重通货膨胀,如果投入的增长点选取不对,还会造成滞胀,但是假如不救市,任由市场自发调节,被摧毁的经济结构注定无法恢复,破产的工人最终会走上街头,将国家推往另一种极端状态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就是一例。两害相权取其轻——尽管这可能会通往另一条包装着福利国家外衣的奴役之路,有如当年哈耶克所预言的那样。

  “在凯恩斯和哈耶克之间……我试图行走在这两位杰出人物之间悬着的高空钢丝上。”作者法默这样承认道。在此基础上,法默选择了一条可能被人诟病为“自欺欺人”的路线:提振信心,以追求预言的自我实现。“企业会根据它们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决定雇佣多少工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财富水平,不同的财富水平导致了不同的失业率水平。家庭的财富水平取决于其他家庭所持有的想法。这样,财富水平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那么,参与者这脆弱的信心从哪里来呢?法默承认,信心是不能独立于政策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他其实是站回到了凯恩斯那里,承认仍然需要采取积极的救市政策。“政策”推动信心,信心提升市场,市场再回报投资者,并兑现救市者的美好许诺。这样,救市预言就可能在“自我激励”中得以实现。

  然而,问题是政策红利与市场信心之间的转换效率到底有多高。适得其反的救市主张,在危机史上并不少见。然而,仍然是那句话,两害相权取其轻。用当时弗里德曼的话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了。”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这句被广泛引用的话,其实还有不常被披露的下半句:“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人再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了。”因此,任何救市者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都是抱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淡定态度。用另一种不厚道的思路来看,假如真的战胜了经济危机,经济学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恐怕要大打折扣。没了病人,医生自然要下岗。所以,经济学家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或许还有着保住饭碗的小算盘在内,也未得可知呢?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读后感(五):懂一点经济学——信心很重要

  (本文可能稍长,但对于经济学的门外汉可能有用。)

  我从未想过从政,对于发财的想法也仅止于安居乐业,所以原本是抱着“经济干我何事”的想法,对经济方面的事情甚少关心。即使居于深圳,我也不炒股,甚至九十年代初,当周围的人们疯狂地四处借身份证,通宵排队领抽签表去抽签买新股的时候,我也只是无偿地把身份证借给人家去追逐发财梦而已。

  最近,自2008年以来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先是投入4万亿引起的让普通老百姓叫苦不迭的通货膨胀,然后最近央行又声称通胀已经被控制到了很低的水平,为了防止经济滑坡又连续两次降息,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要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将来会怎样、我们又该怎么办”这些似乎很世俗又好象很空泛的问题,或许只是由于我无法再淡然地安居下去的缘故。

  于是便有了对于这本书的阅读。

  一、懂一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法默教授的这本书,英文书名的直译是《经济如何运作:信心、冲击与自我实现的预言》,基本上是推广他关于如何走出始自2008年并且延续至今的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解决高失业率问题并从此避免经济衰退的一个结合了哈耶克的古典经济思想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新想法,对象是大众读者,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正合适。如果想要完整而全面地了解法默教授的经济学思想,得要读他的专著《预期、就业与价格》。

  这本书的特点是对于重要的观点会从不同角度反复提及,如此,通读一遍下来,基本上关于经济学理论的由来、观点及最新发展就在我心里有了轮廓。

  经济思想史是关于对重要的转折性事件作出反应的观点的历史。

  古典派经济学家曾认为,没有管制的市场本身是自我稳定的,而政府干预往往弊大于利。

  但是凯恩斯通过对1920年代的英国的观察,开始不再信任自由市场,当时英国的失业率高企,持续了十年之久——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经济受到冲击,经济体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迅速回到充分就业状态才对啊。他于1936年撰写了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认为大萧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不足,私人投资不足所形成的空缺应该由公共支出来填补,可以通过借债来为公共支出融资。凯恩斯敏锐地发现了信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市场可能被信心所驱动,这样,与古典经济学理论相反,高失业可能会持续很久。凯恩斯提出,当私人投资支出过低时应该用政府支出来替代它,也就是说,为了摆脱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应该借债并用于从私有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但是当时凯恩斯的理论并未被广泛接受。

  然后是1929开始的大萧条,它使得全球经济产出倒退了十年之久,给一代人带来了恐慌(所谓萧条是指经济活动处于下降趋势至少一年以上,而且产出比既定趋势下降20%以上)。通过对大萧条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私有部门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政府购买支出的分析(第136页的图表),你会发现并非如同传闻的那样,所谓罗斯福的新经济计划带领美国走出了大萧条,实际上是由于战争期间的刺激将美国拉出了大萧条的泥潭。

  战后,人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如何运行作出了正确的描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开始广泛采用凯恩斯理论提出的方法干预本国的市场经济: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利息率来刺激居民消费进而提升社会总需求(这被称为货币政策),而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借债来提高其支出以驱动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投资于新的工厂和设备,从而稳定就业水平(这被称为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方法在1940年至1970年的三十年间被经营得很成功,美国战后商业周期中稳定性的增加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功的直接证据。但是在1960年代,美国陷入了不受欢迎的越南战争,很难通过增税来获得经费,于是政府不得不依靠增加借款来支付战争费用。凯恩斯主义理论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预期,这些赤字将首先推动充分就业,然后引发通货膨胀。然而,这些赤字政策被证明没有推动失业率的下降,只是推高了物价水平。这种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被称为“滞胀”,滞胀使得经济学者们很快放弃了凯恩斯理论,但是经济政策决策者并没有放弃凯恩斯经济政策。

  随后,理性预期革命用一种升级改造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替代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性预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群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分支“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将自己称作新凯恩斯主义者,把他们复兴的货币数量论命名为新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广泛地任职于全球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且在许多顶尖大学里很有影响力。

  从1979年到2006年这一段时间被经济学家称作大调和时代,在这期间,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水平更低,而且波动更小,经济只受到了很少的大冲击。尽管在1987年股市暴跌(黑色星期一,美国历史上股票市场单日最大跌幅)时,大众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巫师”格林斯潘很快就恢复了市场信心。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了,美联储也好,各国央行、政府也好,似乎都无力阻止也无力自拔,以前很管用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好象都效果不大,直到最近还没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

  为什么曾经很好用的经济政策现在失效了?

  通过分析创下美国历史上股票市场单日最大跌幅的1987年股灾为什么没有演变成大萧条,作者法默教授指出信心非常重要,他甚至认为信心是驱动经济繁荣和萧条的独立因素,是有助于决定失业率的独立的自变量。这其实是对于在1970年代的滞胀后迅速被经济学者摒弃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新发现。凯恩斯认为投资者的信心是商业周期的一个独立驱动力量。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导致大萧条的冲击就是一个对未来信心的集体坍塌。市场心理将会带来对根本面情况的微小冲击,并通过金融市场中的混乱将其放大。

  二、一个初学者的笔记与问题

  法默教授开出的提振股票市场信心的药方子,因为体质不同,我们怕是消受不起,但是从作者叙述的经济学原理里,我倒是读懂了我们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动作。

  1,哪个更重要?GDP还是失业率?

  自从凯恩斯1936年撰写的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被广泛接受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就开始使用两种工具来与衰退作战。一种是货币政策,一种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息率发挥作用,这会使得私人企业发现投资于实体资产(比如工厂、设备和房屋)更有利益,从而通过提升私有部门的支出而间接地增加总需求。比如我们央行最近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这就是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则更为直接但是行动起来更为迟缓,它会通过政府借钱修路架桥或者减税以及给家庭更多的购买力来提升对商品和货物的需求进而发挥作用。比如2008年我们投入4万亿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财政政策。

  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被设计用来提升总需求,从而引导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从这两个基本政策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甘于付出扩大政府职能、规模的代价,目的是为了通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提升总需求,从而解决失业问题。

  大萧条为什么会发生并持续很长的时间?在现实世界里,信心决定财富水平,财富水平决定需求水平,需求水平决定就业水平。法默教授讲述的经济学原理指出,当信心的摇摆或者根本面情况的真实恶化引起人们相信产生利润的设备和工厂等资本品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其价值将会大幅度降低的时候,则引起股票市场的下跌,企业或曰投资者将停止购买新的资本设备,这导致生产资本品的工人失业,而这些工人将停止购买消费品,由此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工人也失业了。

  由此可以看出,失业是引起恶性循环导致大萧条无力自拔的症结,因此,在凯恩斯撰写了《通论》之后,西方国家的政府增加了维持高就业、稳定就业水平的职责。领会到了这一层,我就明白为什么就业问题在西方国家那么重要了,但是我们的唯GDP主义实在令我大惑不解:好象前一段有说法说应该注重幸福感了,这有点靠谱,问题是根据最近我的亲身经历,登记做失业证的時候得先培训,而培训时最主要的方面居然是创业——让失业的工人直接去当资本家或曰投资者,这确实很有幸福感,我不得不承认这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失业的工人最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而不是吉凶未卜的生意,对吗?

  2,财政政策真的有用吗?

  法默教授的研究认为,财政政策可能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在旧时的金本位制下,货币供应量是自动调节的,后来各国央行开始通过扩张或者收缩国内信贷量来改变流通中的货币量。在1951年,美国财政部希望美联储通过印钞来为其支出融资,美联储担心这会导致通货膨胀,最终,他们的想法被证明是正确的。

  2009年的时候,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美联储在应对经济萧条时向经济体注入资金。在开始的时候,美联储的行动看起来有助于防止经济萧条转变为全面的衰退,但是许多经济学家担忧这些增加的资金迟早会引发通货膨胀。

  由于成功引导美国避免了被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引起的股灾演变成大萧条而有“巫师”之称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发表过以下的言论:“美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年度价格与每单位产能的货币供应量变化显著正相关(有3.5年的效应时滞)。”唉,巫师就是巫师,说的话真有大儒风范,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货币供应量变化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但是会有三年半的延迟。举个例子你就很明白了,2008年我们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出口额急剧下降而在国内投入了“4万亿”,而2011年的通胀让老百姓艰难度日。

  法默教授对于财政政策的看法是,一个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可以成为也可以不成为一个经济复苏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采用了财政政策,那就应该是以对每一个国内居民进行转移支付的形式,而不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作者特别指出,如果唯一的考虑是让经济体回到正常轨道上来,那么行动起来的最快的途径就是给每一个美国居民发放一张2700美元的支票。如果政府担心收入分配的问题,那么这张支票可以计入应纳税的收入金额中,这样高收入群体将以所得税的形式返还一些金额。

  作者认为,对于由社会提供医疗保险、创建一个智能电厂、修路架桥和施行一些新的公共交通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论点支撑。但是所有这些支出都是有成本的,上述的每一项都会以缩小私有部门的规模为代价来扩大公共部门的规模。不知道这可不可以解释我们的私企为什么一直萎靡不振呢?但是我们的4万亿侧重于投入基建,比如耗资巨大的高铁,由于用料过于豪华,票价昂贵,普通民众望之兴叹,实用性究竟如何?大部份普通民众真正需要的应该是“能负担得起的”更快的交通方式对吗?否则下一步我们可能就应该投入巨资发展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了吧?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法默教授的观点都非常强调私人企业、家庭与国内居民这些字眼呢?我发现了两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乘数理论。

  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构建的乘数理论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额与公共支出增加额的比率称为乘数。作者在书中指出,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乐观地认为乘数在3左右,而其他经济学家对此更为谨慎,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公共支出每增加1%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而作者法默教授利用1938年到1942年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复苏第二个阶段战时政府支出突然大幅扩张的经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当存在高失业水平的时候,乘数接近于1而不是1.5或者更大。也就是说,如果经济中还存在过多的生产能力没有被使用,那么政府支出每额外增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增加1美元。一旦潜在的生产能力都得到了使用,公共支出每额外增加的1美元将不会引发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相反的,它将挤出1美元的私有部门支出。

  也就是说,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1月提出的8千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实际上是希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公共支出大幅提升GDP,而法默教授指出实际增长幅度至多只能达到政府预期的三分之二。从我在网上搜索到的我们的4万亿的相关消息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8-11/12/content_16753570.htm来看,与美国政府相似,我们希望这4万亿“充其量三分之一的资金由财政投入就可以了”。那么我们的财政支出可能不超过4万亿的三分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的公告,我们2009年的GDP为340507亿元,简单来说就是34万亿元,根据法默教授的计算方式,考虑到这些财政投入是分批实现的,我们的财政刺激计划对提升GDP的帮助似乎不会太大。

  根据法默教授的描述,8千亿美元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三分之一被用于减税,因为这些钱以低收入家庭为目标,而他们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这种税收减免实际上是政府向家庭的转移支付。另外,这个经济刺激计划还包括向州政府提供帮助的条款:790亿美元的州政府稳定基金和87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对医疗补助计划的支持,这两方面的资金将有助于防止在州的层面出现工作职位的减少。计划中的其它剩余金额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和能源。那么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至少一半用在资助低收入家庭和防止失业率提高上面了。而根据http://cjsb.cnxianzai.com/kandian/2008/1128/119611.html的消息,我们的发改委主任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大规模、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的考虑。这个是不是我们的内需一直提升不上去的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法默教授一直在书中强调的信心问题。

  既然是信心的摇摆造成了工人相继失业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经济衰退甚至大萧条,解铃还需系铃人,摆脱经济衰退当然应该通过降低太高的失业率而提振内需,从而重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作者在书中指出,任何给定的刺激计划的成功都将取决于建立私有部门的信心,而并非所有的总需求的增长都会被转化为工作岗位的增加。从最近央行接连宣布降息来看,我们的4万亿没有达到预期的提振内需的目的,经济依然存在滑坡的危险,我们希望通过降息扩大信贷量,从而保持GDP增速。根据作者法默教授的观点,失败可能的原因就是4万亿创造的总需求的增长没有被转化为足够的工作岗位从而建立私有部门的信心。

  法默教授在书中一再强调:任何给定的刺激计划的成功都将取决于建立私有部门的信心,就象它在增加总需求方面所做的那样,原因就在于不是所有的总需求的增长都会被转化为工作岗位的增加。这样看来,刺激计划应该侧重于私有部门,而在我们这里实际发生的是,刺激计划基本完全集中于国有企业,私企难以从国有银行获得融资,从民间融资很容易触及非法集资的红线,而产品扩大内销也几乎不可能实现,私企生存既不易,失业工人必然大幅增加了。

  3,信心与财富

  中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主要在于出口急剧萎缩,这特别伤害了外向型经济里的私企,它们的产能无处可去了,显而易见的是,假如外销受挫,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力促内需或许是避免私企倒闭、工人失业的最好办法了,但是为什么内需一直提振不起来呢?

  作者在书中提出,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二十年的研究显示:消费并不依赖于人们的收入,它依赖于人们的财富。事实上,人们是根据财富水平来决定花多少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弗里德曼1957年展示了收入的暂时性波动对消费只有次要的影响,真正重要的是收入持久的变化,他把它称作永久性收入,其他的研究者将其定义为财富。因而,居民的财富是决定商品和就业数量的关键因素。这一事实对于财政刺激计划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书中还指出:财富在决定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财富下降并长期保持在低水平上时,居民很有可能会削减消费,这样一来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将会下降。正是总财富的持续下跌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时期失业水平。也正是财富的持续下跌带来了威胁,使得2008年的崩盘转化为一个非常痛苦的事件。因为强调了收入作为消费的决定因素的作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被引导着相信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恢复充分就业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我认为他们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观点引导着政府大举借债,我也担心这种错误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我们的孙子辈将背上还债的负担。

  我们这里曾经有一个现象,就是房产急剧升值,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一般生意的利润,这不但引起了很多投资者抽出做生意、做实业的资金投入房产,也使得其它资产无论是存款还是物质资产相对于房产都在大幅贬值,我们大多数人只有一套房子或者没有房子,考虑到只有一套房子的人不太可能把房子变现,因此不看房子的话,大多数人的财富可能是处于下跌状态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内需一直提升不起来吗?

  书中还提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财富水平,不同的财富水平导致了不同的失业率水平。家庭的财富水平取决于其他家庭所持有的想法。这样,财富水平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信心的低迷能够导致资产价格的低迷,信心的缺乏能够变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这将导致非常高的失业水平,而且很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换句话说,物质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市场参与者所认为的它们在未来的价值。

  法默教授在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对比说明。

  1999年网络公司泡沫破灭,股票市场财富的价值开始下跌,但是2000年在股票市场下跌的同时,美国却进入了一个房地产繁荣时期。尽管美国家庭在他们的股票投资组合那里受到了损失,但是他们从房地产那里得到了收益。看起来是房地产的繁荣帮助了家庭保持消费水平,其原因就在于当股票市场财富下跌时,房地产财富在上升。

  当美国的房价在2007年秋天开始下跌,抵押证券的违约率突然变得比任何人预计的都要高时,全球的金融机构发现他们持有的资产原来潜在价值要远低于它们的账面价值。但是它们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开始出现疑问,在2009年1月波及到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全球的工厂、设备和住房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愿意出多少价钱购买。如果这些资产一直被低估,那么美国和其它地区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就会很高,而且一场产权价值的灾难性的下跌将是自我实现的。当财富下降,需求就会下降,全世界的工人们就会失业。

  所以,2001年的经济衰退只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2008开始的经济衰退则由于美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2007年同时达到了顶峰开始下跌,所以至今也难以自拔。由此看来,我们的房产是否能一直保持坚挺就很重要了。

  凯恩斯指出了大多数人并不是通过买卖股票长期投资,他们买卖股票是因为他们觉得其他人在将来会认为这些股票值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钱。这对于股票和公司所有权是如此,对于房地产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基本上,所谓房产的“刚需”很可能只是因为各种资金除了购买房产并期望其不断升值以外几乎找不到可以抵抗通胀的方式而已,这一方面造成了泡沫,而泡沫总是与经济衰退如影相随,另一方面,上涨的总是会下跌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房产走入下跌通道之前找到给民众提供信心的更好的办法,那么届时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4,货币政策的作用

  法默教授对货币政策的看法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要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那就需要一个正的利息率水平,所以短期的利率应该尽可能快地提高。在将来央行应该使用利率工具抑制通胀,而不是用于阻止经济衰退。

  书中指出:通过印制钞票向纳税人发支票等手段启动经济刺激,一旦经济开始复苏,那么美联储应该对外宣布提高利息率以达到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从而从经济体系中抽走过度的流动性,这就有助于降低刺激政策将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可能出于这一点,我们宣布现在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比去年同期仅增长了2.2%,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央行最近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宣布降息,需要注意的是降息意味着扩大信贷量,这会在将来再度导致通货膨胀,而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的降息引起的直接反应是楼市再度升温,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投资者还是没有找到比投资房产更好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信心似乎并没有建立起来……

  法默教授认为,美联储能够选择降低利率战胜经济衰退,但是既然衰退是暂时的,这一政策只会产生短期的收益。当美联储在经济衰退时降低利率来推动经济增长时,结果就可能助长通货膨胀预期。一旦经济从衰退中复苏,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长期的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

  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它们的支持者所宣称的那种效应,但是前提是居民和企业对经济前景重拾信心,这样才能使企业再次开始投资于工厂和设备。没有充份的经济学理由认为,这样的过程会仅仅因为政府借债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发生。如果我们无法重拾信心,经济也可能会再次开始增长起来,但是私有部门将不会创造出为重新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么多工作职位。

  法默教授一再强调:除非这些政策也会恢复股票市场的信心,财政和货币政策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这种政策并不一定能改变市场信心。

  法默教授警告,当美国政府提高支出时,居民储蓄增加。他们知道,如果政府在未来有巨额的债务需要偿付,政府将不能为他们提供养老金。这种储蓄的增加部份地抵消了公共支出提高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财政政策能够帮助经济走出衰退,但是它并不像凯恩斯派学者所认为的那么有效,这样做的成本是政府规模永久性地扩大,而这样的大政府所产生的费用将由我们的子孙后代来买单。

  我只能建议有心人,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这本书,祈祷我们能顺利度过眼前的难关,或者储存营养准备过冬。

  真正使这个经济体保持在正常轨道上的东西就是成百上千万投资者对经济是健康的这一方面的共同的信心。

  信心啊信心,你有信心吗?如何才能让我们变得更有信心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